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驸马爷_分节阅读_第109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15-06-15 16:04:09

  在姚鼎言看来,假如所有皇室都能像端王这么安分,那他根本不用出面当恶人了。

  姚鼎言叫姚清泽去拜访端王。

  姚清泽领命行事,抵达端王在京城的府邸时却被告知端王出去了。门人说:“王妃爱收集墨蝉,殿下去给王妃买去了。小世子也快到识字的年纪,殿下会顺便去拜访几个人,给小世子请个厉害的夫子。”提起端王,门人脸上满是崇敬。

  姚清泽有些失望,但还是有礼地递上拜帖:“那劳烦先把我的帖子收下,我改日再来拜访。”

  姚清泽回到家中,见姚鼎言面色不太好,不由问:“阿爹,怎么了?”

  姚鼎言说:“秦老太师还真是了得,居然劝得陛下临时改了主意,今年科举维持原来的考法。”他叹息不已,“徐君诚竟也认同秦老太师的看法,这次科举怕是选不出我们想要的人才了,还得再等三年……”

  姚清泽说:“这老东西着实可恨!”

  要是在平时,姚鼎言肯定会斥责姚清泽。可一想到自己特意在孝期赶回来,却只差这临门一脚做不成,姚鼎言心里也颇有些怨气。他恨声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姚清泽冷笑说:“阿爹你正当壮年,三年对我们而言不算什么,对秦党来说却没有多少个三年了。”

  姚鼎言颔首。

  父子俩齐齐计议许久,准备在县学、州学、太学大刀阔斧地整改一番。

  秦党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不拿出点真本领来他们永远能找到借口阻挡新法推行。

  与此同时,远在边境的恭王也接到了赵英手书的旨意。

  恭王拿着茶去找谭无求。

  谭无求从谢则安那里学了画地图的新法子,笔下的地图变得详尽了许多。北疆的草原和荒漠广阔无垠,谭无求一直在思索该如何把这一块地方逐渐消化掉,越是繁华的地方人越多,良田越难求,而愿意到北疆这边定居的人少之又少——谁愿意来到这么个贫瘠之余又战乱频起的地方?

  谭无求的想法是“同化”。设法让异族定居于边境,用华夏文化和礼仪同化他们,教他们开拓土地、种植粮食、养殖家畜,卖给他们布匹和其他商品,到时狄国来袭,他们自然会抄起武器保卫家园。这种想法风险极大,毕竟古往今来都有不少养虎为患的例子摆在那儿,但大庆总不能永远守在这小小的一隅。

  想要拥有更广阔的领土,必须有更多的丁口。丁口不可能凭空冒出来——就算有也不能占了一个地方就移居一批人过去。

  让他们打从心底彻底认华夏为宗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至于那些不认可的,打得他认可便是了。

  谭无求正琢磨着怎么培养一批能言又敢言的使者,却见恭王撩起门帘走了进来。

  谭无求说:“殿下来了。”

  恭王点头,见外面艳阳高照,他绕到谭无求身后将谭无求推到屋外。

  刺目的阳光让谭无求微微眯起眼。

  恭王说:“皇兄让我回京一趟。”

  谭无求说:“那殿下您快去快回,这边有我守着就成了。”

  恭王说:“这个季节水草还算茂盛,狄人一般不会南下,我倒是不担心。”他替谭无求理好一绺挂在轮椅旁的头发,“不过你不回去吗?”

  谭无求说:“我走一趟得花不少时间。”他淡淡地答道,“从北上的那天起我就没想过要回去。”

  恭王说:“皇兄可能快不行了。”

  谭无求静默无言。

  恭王盯着谭无求的表情。

  谭无求的目光平静无澜:“生死有命,福祸在天。”

  恭王静静地看着他,仿佛想探知他真正的想法。

  谭无求眼睫低垂,喊了一声:“赵渊停。”

  恭王一颤。

  谭无求说:“我知道你曾经想证明我是错的,或者说,你认为我不选你就是错了……”

  恭王说:“对,我曾经这么认为。”

  谭无求说:“我一直在提防你的野心,你也一直在猜测我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恭王一顿,说:“你知道我想谈的只有一件事。”

  谭无求抬眼看着恭王。

  恭王绕到谭无求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是的,我一直想向你证明你是错的。”恭王双手撑在轮椅两侧,俯身与谭无求对视,“在你死去之前,我都一直想向你证明这件事。我明明比赵英更适合,我明明比赵英更出色,你为什么不选我。我一直在怀疑,怀疑你是不是对他有不一样的感情,怀疑你是不是铁石心肠能对我的努力视而不见,怀疑很多东西——做出很多想要和赵英一较高下的事——直到赵英做出那个选择。”

  谭无求微滞。

  恭王说:“那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你早就将所有事都看在眼里,你早就将所有事算得一清二楚。赵英比我更适合,真的,那时候我彻底服气了。因为赵英能狠得下心,我不能。假如是我在那个位置上,我一定不顾一切折返救你,我会让麾下所有人跟着我一起给你陪葬。你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你选他,不选我。”

  谭无求在恭王的逼视之下闭上眼。

  恭王说:“你已经不是身不由己的‘临均’了,是不是该给我一个答案?你成亲时选了别人,你辅佐时选了别人,你一直都选别人……”他一点点凑近谭无求的鼻端。

  谭无求说:“……赵渊停,不要这样。”

  恭王说:“既然你不愿意回答,那我就不让你选了。”他再也忍不住那快要要了他的命的欲念,低头狠狠咬住谭无求的唇。

  轮椅被他这么一使劲,重重地往后一退,抵在了石柱前。

  谭无求没作抵抗。

  恭王餍足之后才离开谭无求的唇。

  瞧见周围的士兵眼观鼻鼻观心,一脸正直地守在原地,恭王笑着说:“我会尽快回来。”

  恭王隐隐有预感,回京之后面临的将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赵英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正如恭王猜测的那样,赵英亲笔写信让两个弟弟回来,目的就是交待“后事”。他身体的病根是在多年征战中落下的,早已是药石无效的死症,能撑这么多年全凭太医院用无数名贵药材吊命。

  赵英很清楚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他本想再撑两年,把姚鼎言的急进心态扭转过来,但不久前他几处旧伤突然复发,连平日里处理政务都很艰难,更多的,他根本做不了了。

  听说端王回到了京城,赵英很快召见了他。

  端王见赵英脸上俱是疲色,行礼之后直言问道:“崇昭没替皇兄你分担一二?”

  赵英说:“崇昭平时也有帮忙批阅奏章,只不过最近在忙筑堤的事,这会儿没呆在宫里。”赵英示意端王坐下。

  端王说:“我回来的路上见到皇兄你提到的三郎了,确实是个机灵人。”

  赵英眉头一挑:“你和他见过了?”

  端王说:“没说上话,远远瞧见了。他在士子里挺吃得开,许多人似乎隐隐以他为首。皇兄你是准备让他参加科举?”

  赵英点头说:“虽然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也没有明律说不能参加。”他抬头问,“你觉得他如何?”

  端王说:“皇兄你看好的人当然是好的。”

  赵英说:“我准备把‘劝君尺’留给他。”

  听到“劝君尺”,端王吃了一惊。劝君尺是太祖开国之初传下来的东西,劝君劝君,意味着持有劝君尺的人有着“劝导君王”的责任和权利。有这东西在,在位者必须听从他的劝导,若是不服的话持有者可以狠狠揍他一顿——而且可以免受罪责。

  端王犹豫地说:“……这个三郎会不会太小了?”

  赵英说:“这几年我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教导,他比崇昭聪明得多,领悟得也更快。他的心性绝对不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能有的,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绝对用好劝君尺。”

  端王说:“我听说他和崇昭感情极好,万一他拿了劝君尺而不作为,皇兄您的苦心岂不是白费了?”

  赵英说:“正是因为他和崇昭感情好,他说的话崇昭听得进去,我才会这么决定。”他笃定无比,“我知道三郎绝对不会让我失望。”

  端王无言。

  赵英说:“但光靠三郎当然不行,我把你和渊停都找了回来,就是为了再好好商量商量。崇昭脾气太横,必须有人能在某些时候拦得住他。”

  听出赵英话里的含义,端王心中一凛,说道:“皇兄你正当盛年……”

  赵英说:“这句话我不信,你也不信。九弟,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希望你能帮我,也希望你能帮崇昭。”

  

  第111章

  

  谢则安并不知道风雨将至。

  他见到了一位有过一面之缘的朋友。

  第一次见面时那人还是开书肆的穷酸老板,老婆是个屠夫的女儿,有这一把厉害的杀猪刀。

  这次再见面,书肆老板的气度已大不相同。他是带着县中寒门士子来参加科举的,瞧见特意为士子而设的“四时居”,书肆老板一下子想起了当初那个半大少年。仔细一打听,便知道“三郎”如今有多了不得。

  书肆老板辗转良久,还是登门拜访谢则安。

  谢则安好友虽多,这样正正经经递帖子的人却少,他想了半天才想起当初的萍水相逢,连忙把人迎进院内。

  书肆老板说:“小谢官人果真不一般。”

  谢则安见到书肆老板也有些唏嘘,不知不觉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六年多。那会儿他想看书识字还得去书肆里头“白蹭”,根本买不起书。他说道:“您给我送的几本书我还留着呢,您没被您家娘子骂吧?”

  书肆老板说:“她也只是恨我没出息,我按你教的路子去做,万事都顺利多了。”

  书肆老板说:“我来是想叫上三郎你一起去拜访我的老师,希望你不要觉得我提得太冒昧。”

  谢则安讶异地问:“您的老师是?”

  书肆老板说:“我的老师姓古,自号野翁,目前定居在南山脚下。”

  谢则安吃了一惊。

  这位野翁先生可不是什么小人物,他在先帝在世时就极为有名,先帝每年都会下诏让他入京当官,但他一直住在南山脚下不挪窝。有次来了个想讨好先帝的横人,带着人直接去逮这位野翁,结果他比对方更横,举刀往自己小指狠狠一剁,说道:“古某身有残疾,不能为官,请回吧。”

  这架势把先帝吓住了,再也没有派人过去。

  赵英登基后曾派人去请野翁先生出仕,野翁先生倒是客气了不少,但还是推拒了赵英的任命。这些年来前去请野翁先生出山的人前仆后继,可惜这些人算盘打得再好,最终都是徒劳。

  据说连端王都慕名去拜访过野翁先生,结果连人都见不着。

  谢则安由惊转喜。

  他说道:“您若是愿意带上我,我当然要去。”

  谢则安正要和书肆老板出发,忽然想到还没和家中交待一声。他请书肆老板稍候片刻,亲自前往主屋找晏宁公主。晏宁公主精神不错,正拿着本书倚在窗前细读,瞧见谢则安来了,晏宁公主放下书喊:“三郎。”

  对上晏宁公主温煦的目光,谢则安心中一软。对于晏宁公主而言兄长和江山更为重要,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他不应求全责备。赵崇昭能那般忍耐恐怕也少不得晏宁公主居中调和,一个身体孱弱的女娃娃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谢则安伸手揉了揉晏宁公主的脑袋,说道:“今日有位故交登门,他的老师是野翁先生,我随他一起去见见这位奇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1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驸马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