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驸马爷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16 KB   上传时间:2015-06-15 16:04:09

  谢则安说:“那您的意思是我不能拜姚先生为师?”

  谢季禹沉默了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摇头,对谢则安说:“不,他是最适合的。”

  谢则安迷糊了。

  谢季禹说:“要是他有意向收你这个学生,你就拜师;要是没有,你也不要主动提。”

  谢则安问:“为什么?”

  谢季禹说:“因为他的脾气。”他见谢则安还是不理解,唯有把话说得更明白,“他是一个固执的人,他想要让你拜在他门下的话一定会不达目的不罢休。与其闹成那样,还不如直接答应了。而且你是他学生的话……”他皱了皱眉,还是没把更长远的事说出来,而是含糊其辞地带过,“到时你就明白了。”

  谢则安明白得比谢季禹想象中更快,直接问出口:“您的意思是姚先生还有点刚愎自用,一旦身居高位必然会排除异己,我是他学生的话也许还能避开这种祸事?”

  谢季禹惊讶地看了谢则安一眼。

  他沉声吩咐:“今晚的谈话不要和别人提起。”

  谢则安点点头。

  谢季禹说:“这只是我自己的推测。”他看着谢则安,“姚先生有大才,陛下却始终不肯大用,原因很简单,就是时机还没到。陛下觉得需要磨磨他的拗脾气,或者说给他找一个剑鞘才能启用。”

  谢则安安静地听谢季禹解释。

  谢季禹说:“可现在他在士林中声望越来越高,想找一个能让他抗衡的人实在太难了——而且,陛下已经年过五十。陛下一直想给太子留一个平安盛世,在位期间恐怕不会再有大动作。在这段时间内他都是最适合你的老师人选,可一旦换成太子即位,你应该已经知道太子殿下是什么脾气吧?”谢季禹少有地叹了口气,“他们碰上的话……”

  谢则安接话:“他们碰上的话,就是关了很久的猛虎被放了出来——还是两头一起被放。”

  谢季禹说:“你明白就好。”

  谢则安心里除了“服气”两个字之外没别的想法了。

  姚鼎言果然是个牛人!

  瞧瞧,人家当官当到让皇帝既舍不得弄走又不敢重用、既想把他留给太子又怕他会把太子带偏,只能煞费苦心地留在身边观察。

  天底下有几个人能让皇帝费这种心?

  这样的人即使最后失败了,应该也算是不枉到人世走这一遭。

  谢则安顿了顿,老老实实地向谢季禹坦白:“其实他已经提过收我为徒的事,不过我拒绝后他就没再提了,应该是顺口说说而已。”

  谢季禹眉心一跳。

  他怔愣片刻,苦笑摇头:“三郎啊,看来这个师你是拜定了。照着这位姚先生的脾气,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肯定还有后着。”

  

  第28章

  

  事情果然如谢季禹所料,很快有了后续:谢老夫人迎来了她人生中最震惊也最头疼的一天。

  她收到两份拜帖,一份来自太子太傅徐君诚,一份来自大名鼎鼎的集贤院大学士姚鼎言!

  更要命的是,两份拜帖字里行间透着的意思都是“我想见见你们家三郎,见完后要是合适的话就直接让你们家三郎拜我为师好啦”。

  谢老夫人这才意识到这个“便宜孙子”到底有多不寻常!

  徐君诚和姚鼎言在士林的地位相差无几,两人同年中举,那会儿彼此之间也颇有些交情。可惜后来徐君诚投入秦老太师门下,两个人对很多事的见解渐渐出现分歧,到如只能算是有点头之交了。

  这两个曾经交好又分道扬镳的“士林领袖”居然同时想收自己孙子为徒!

  饶是谢老夫人比一般妇人眼界更开阔,还是被这种事震住了。

  原来自己儿子没说大话。

  连这两个人都来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即使宰相亲临也不会让她吃惊。

  谢老夫人赶紧让人去通知谢季禹。

  谢季禹早就料到姚鼎言会上门,可徐君诚的到访却在他的意料之外。人都来了,想逮住谢则安问问他怎么会把人招来也来不及了,谢季禹只好理了理衣服出去迎客。

  徐君诚和姚鼎言都坐在正厅喝茶,两个人都是成了精的人物,面上带着笑你来我往地客套,言语间不忘试探对方的来意。

  姚鼎言向来直接,大大方方地把自己来跟谢季禹要徒弟的意思说了出来。

  徐君诚心里咯噔一跳,暗道不好。

  本来姚鼎言自己就已经能说善道了,再让他收个伶牙俐齿的学生,太子殿下肯定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徐君诚知道姚鼎言帮谢季禹推广“拼音法”的事,一下子明白自己这次肯定收徒无望了。他在心底叹了口气,隐去自己的来意不提,讪讪然地说:“我是来给季禹道贺的,我与他相识多年,怎么都该亲自来一趟。”

  这时谢季禹出来了。

  徐君诚上前把刚才的说辞又说了一遍,留下贺礼走了。

  姚鼎言是什么人?徐君诚的说辞根本没法在他这儿蒙混过关。

  等徐君诚离开,姚鼎言用鼻子哼了一下,对谢季禹说:“我就是瞧不惯他藏着掖着的脾性,做什么事都不敢明言。连自己要做什么都不敢说出口,做什么事能做成?”他瞅着谢季禹,“季禹,他应该是冲着你们家三郎来的吧?”

  谢季禹说:“姚大人别让季禹为难了。”

  这等于是承认了姚鼎言的话。

  姚鼎言说:“既然他先放弃了,那季禹你可以把你们家三郎喊出来了。我想让他拜入我门下,季禹你应该不会反对吧?”

  谢季禹有些犹豫:“这得看三郎自己的意思。”

  姚鼎言把那天和谢则安的对话说了出来,对谢季禹说:“这小子聪明过人,可也得多加管教才行,事事由着他只会害了他。”

  谢季禹唯有叫人去把谢则安喊出来。

  那晚和谢季禹聊完以后谢则安就知道自己躲不过了,事情真到了眼前,他也只能在姚鼎言的注视下行弟子之礼,乖乖地喊一声“先生”。

  姚鼎言越看越满意。

  姚鼎言知道徐君诚为什么来和他抢“学生”,因为他也看到了赵崇昭送到赵英那儿的折子,更知道那主意是谢则安出的。

  徐君诚明显是见谢则安脑筋活络又能影响太子,生出了收徒的心思。

  可惜他来晚了一步。

  姚鼎言说:“三郎,明天卯时一到就在大门前等我。”说完他竟没再多说什么,直接起身离去。

  谢则安和谢季禹面面相觑。

  谢季禹说:“照你先生说的去办。”

  谢则安觉得苦不堪言:“卯时就得起来!”

  卯时就是凌晨五点,他还睡得香沉。

  谢季禹说:“卯时都早朝完了,什么叫‘就得起来’?你先生说得对,你这性子不成,太疲懒了,是得让你先生管教管教才行。”

  谢则安:“……”

  再怎么不乐意,谢则安第二天还是早早爬了起来,候在门口等姚鼎言出现。

  姚鼎言准时来到谢府前,接了谢则安前往刑部。

  谢则安看着那威风堂堂的“刑”字,不由问道:“先生把我带过来没关系吗?”

  姚鼎言说:“带你来确实不太适合,不过没有人会说什么。怎么,你不敢进去?”

  谢则安的回应是跟着姚鼎言大步往里面迈。

  姚鼎言说:“我负责审查刑狱案件,看看有没有什么冤假错案,我知道你是识字的,帮我记点东西。”

  谢则安为了图省事自己就“栽培”了两个“秘书”,没想到这活儿也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老老实实地说:“没问题。”

  姚鼎言叫人把他们带到存放宗卷的地方,领着谢则安审查起来。谢则安本来已经背下了刑律,看到刑部那些无奇不有的案件后又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实在不够,因为在正经的律法之外还有着各种皇帝签发的“补充”诏令,断案时需要把它们也考虑进去。

  谢则安跟着姚鼎言看了接近两个时辰,已经快被绕晕了。

  姚鼎言明明已经四十多岁,精神却比他还好,一个早上忙下来都不见疲态。见谢则安在一边可怜巴巴地捂着脑袋,姚鼎言笑了起来:“坚持不了了?”

  谢则安由衷夸道:“先生您太厉害了。”

  姚鼎言说:“你已经很不错了,去外面讨杯水喝喝,休息一下再进来吧,我接着把刚才挑出来的宗卷过一过。”

  谢则安从来不喜欢死要面子活受罪,一听姚鼎言这话就如蒙大赦地跑掉了,找人要喝水。他歇够了后才提着水壶回去找姚鼎言,没想到屋里多了另一个人,是个长相老实的中年官员。

  那中年官员正在和姚鼎言说话,神色颇为激动。他走进一听,原来是在说一桩颇有争议的案子。

  那是一桩“命案”:一个女人遵从长辈的意见和未婚夫订婚,结果发现未婚夫长相丑陋,拿起刀想砍死未婚夫。由于男女的差距,女人没杀死未婚夫,只砍掉了未婚夫一根手指,案发后女人投案自首,诚心认罪。

  中年官员是当地的知州,他见女人谋杀未遂又主动自首,从轻判了女人服刑数年。

  没想到案件转交到审刑院和大理寺之后,这两边都以“谋杀亲夫,罪行恶劣”为由改判女人绞刑。

  最终刑部这边也认同了审刑院和大理寺的判处。

  中年官员知道这天姚鼎言会过来,特意来找姚鼎言为女人鸣冤。

  谢则安听完后啧啧称奇,对眼前的中年官员另眼相看。同为男人,他能理解执意判那女人死刑的原因——“谋杀亲夫”这种事,谁听了都不能忍啊!而且理由还那么荒谬。

  这种情况下,这位知州居然肯为对方鸣冤,实在是耿直得可爱。

  谢则安看向姚鼎言,想看看姚鼎言会如何判定。

  姚鼎言翻完了整份宗卷,直截了当地对中年官员说:“你是对的,他们错了。不过光凭我一个人没法改掉刑部先前的判处,得找陛下裁断。”

  中年官员咋舌。

  这种案件也要闹到赵英面前?

  姚鼎言说:“你要是不想继续出面,那就算了。”

  听到姚鼎言这话,中年官员又坚定起来:“这判处是错的,不能草菅人命。”

  姚鼎言说:“那好,我会把宗卷带到陛下面前。”

  送走中年官员,姚鼎言眉头终于皱了起来。

  谢则安忍不住问:“这事很麻烦吗?明明只是很小一案件啊。”

  姚鼎言瞧了他一眼,说:“朝堂上从来没有小事。”

  谢则安决定夹起尾巴多学点东西。

  第二天谢则安就明白什么叫“朝堂上从来没有小事”了。

  赵英居然让徐君诚和姚鼎言重审这一案,徐君诚和姚鼎言之间本来就已经泾渭分明,这事儿一出,就变成支持徐君诚的人和支持姚鼎言的人你来我往地争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20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驸马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