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君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三无斋主人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4 KB   上传时间:2015-06-17 16:30:18

  看来因为天象的原因,本来只是几个寒门小臣小打小闹的死谏吸引了更多重臣的加入。而且斗争矛头也不再是那条荒唐的诏令,而是要求“清君侧”。

  大臣们的说法既有理论支持,又有现实证据,无可辩驳。

  安靖帝闭了闭眼睛,缓缓呼出一口气,道:“朕还记得安靖元年,初登基之时,因为重用李尚全父子,当时的尚书令是父皇给我留下的顾命大臣杨复,也是我的太傅之一,杨尚书率领九卿‘伏阙’,列出李尚全十大罪状,要求朕将其罢黜,可朕当时听信太后和国舅之言,坚持己见,杨复便“乞休”明志,终生未再出仕。如果杨复在,如今朝廷绝不是现在这个模样。”显然,安靖帝已经有所松动了。

  楚昭趁机劝道:“伏阙这种事可大可小,有时候可以不去理会,有时候却必须要谨慎。这一次与天象纠葛,还望皇伯父三思,事缓则圆。”

  伏阙很可能是臣子们最后一道杀手锏,一旦不成功,臣子就会对皇帝彻底失望,或者归隐,或者转为反对者。比如谢晋和崔阶两位,年轻时也做过伏阙这种事,反对立楚旭为太子。那时候还算是庆正帝和士族关系的蜜月期,伏阙抗争失败后,天子与士族的关系急剧恶化,谢晋和崔阶两位也挂冠归隐,成为庆正帝的在野反对派。

  眼见着在楚昭的劝说下,安靖帝目露彷徨之色。

  事关自己的安危,卫霁心中暗恨,面上却只做出一副忠诚像,趋前恳切地谏道:“陛下既然打定主意要重整河山,这一次就必须强硬到底。”顿了顿,他又道:“陛下且放宽心,便依早先计划而行,些许小事,交由微臣与金吾将军处理即可。”

  安靖帝还是拿不定注意,他原是和卫霁等人商量好了,这是他们夺权的第一步——用割唧唧的缺德法门测试出哪些是真正的忠臣,哪些人有私心。原本都商量好了,凡是参与到这次静坐示威活动中的人,五品以下者悉下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及司务等官姑令待罪,等时机成熟之后再一个个谪戍。

  从这个角度来看,看似荒唐的政令背后也有其合理性。毕竟,楚旭只是精神有问题,并不是白痴。

  不管多么可笑,在安靖帝握有兵权的前提下,只是阉割新任进士,最后还是很有可能实现这出人间闹剧。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场白虹贯日之后,参与伏阙的大臣比预想的要多得多,而且数量还在持续上升中,许多举足轻重的老臣也加入了这一如火如荼的运动中来。

  思索良久,安靖帝声音沉重地下了一道命令:“今日提前落锁。巨卿,你带一路御林军前去把手宫门,没有朕的令牌,谁都不能任意出入。至于那些臣子……”安靖帝犹豫片刻,道:“只要不闹事,要跪就跪吧。”看来楚昭刚才的一番话,安靖帝还是听进了耳朵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因为先前楚昭的奋不顾身,安靖帝对他更信任了几分。

  “诺。”薛振领命而去。

  好容易熬到日落时分,安靖帝在侍卫的环绕之下回到寝殿,楚昭紧紧跟谁在安靖帝身边。这个时候他自然是不能出宫的。

  崔景深的眉头深深蹙起,心里忧虑起来。如此大好的形势,若自己是喻王就不会错过。如果喻王起兵反叛,世子便危险了……这么想着,崔景深便稍微落后了一些。

  一行人出了昭阳殿,三十六人抬着的步辇刚升起,又听到应天门那边传来咚咚作响的声音,群臣忽然爆发出一阵哀哭,声震阙庭。

  “皇……皇上……,翰林编修马怀撞死在宫门前了。”刘顺和跪地禀报道,吞了一口口水,他战战兢兢说了第二句话:“薛将军和大臣们……打……打了起来。”

  也是薛振这货欺人太甚。本来皇帝都说让群臣爱跪跪,可是薛振打算把事情办得更漂亮一些,于是他仗着有皇帝的谕令,居然呵斥群臣,让他们立刻滚。

  马怀就是上次那个被皇帝阉了的倒霉蛋。被阉之后,他虽然被降了品级,但皇帝并没有撵他回家,所以他还继续在朝廷任职。想不到当日忍辱负重的活了下来,今日被薛振推攘几下,居然一头撞死在了宫门前!

  因为安靖帝早前发布的律令和如今的天现异像,群臣的情绪本来就在爆发的边缘。众人心中都充斥着一种国将不国的悲观意识,儒臣们不敢怪罪皇帝,自然将所有的愤怒集中到薛振和卫霁二人身上。偏偏这时候薛振还要出去找死。

  够了,真是够了!我等受到士族蔑视也就罢了,你薛振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爬到我们头顶作威作福。

  也不知道谁最先开始的,愤怒的群臣扑了上去,就像地痞流氓打架那样,用手中的朝笏劈头盖脸朝着薛振打去,接着,众大臣一哄而上,扯头发的扯头发,抓脸的抓脸。

  薛振也被马怀这怂货忽然之间爆发出来的烈性震住了,大臣打他,不过是些花拳绣腿,他也怕自己下手重了,再打死几个,不好交差,于是只好扔了刀干捱打。

  这时候,有个叫牛竑的侍卫站不住了。他本来就是薛振上位后提拔起来的小兄弟,一直对薛振忠心耿耿,此时见老大被群书呆子打,自然不肯袖手旁观,要上来帮忙。

  一旁的御林军早看不惯他二人,见牛竑加入战团,便在现场乱哄哄的氛围中拉起了偏架。挨了牛竑几下后,干脆抄家伙加入战团。御林军可就和文臣不同了,而且他们的身后隐约有四大家族的影子,下手更加无所顾忌。

  政客也是人,请不要把他们想的多么高大上。虽然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确城府很深,但是某些场合中,他们也会暴露自己的本质——流氓无赖。

  一时间,威严庄重的应天门外混乱不堪,场面颇类斧头帮和大刀会街头互殴。

  “开应天门。”楚旭听了内侍哆哆嗦嗦的禀报,面上好像覆盖着一片片厚重的乌云。

  楚昭本来要劝,可是他看了看楚旭的面色,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安靖帝被气晕了头,双手乱抖,手指不停的弹动着,下御辇时还差点摔倒。

  楚昭想要上前搀扶皇帝陛下,却被他一把推开,喝道:“去你的侍卫身边。”目光扫过韩起几人,安靖帝又嘱咐了一句:“好好护着你家殿下。”

  韩起也知情势危急,便与罗致等人牢牢将楚昭护在身后,一行人往宫门内行去。刘顺和知机地跟了上去,给他们带路。

  回头看着远处的那片乱象,罗致叹了一口气:“实在可笑。若是那条荒唐的律令真的变为现实,莫非我大楚的朝堂,日后居然真要掌握在一群没鸡巴的玩意儿手中了?那还不如趁着还是个男人的时候,最后英勇一番。”这番话有道理,很可能大部分朝臣就是这么想的。

  反正都是要挨一刀的,不如辞官或者流放之前疯狂一把。老子不伺候了!

  韩起冷冷的瞟了罗致一眼,警告他此处不能乱说话。

  楚昭低下头,心里也颇为赞同罗致的说法。不过有一点他说错了,安靖帝发出那条律令的时候,虽然行事实在太过偏激,有精神不正常的嫌疑,然而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皇帝他是想要培养一群毫无负担的战士,也是他对士族集团以及文官集团一次极端的反抗行为。

  朝臣今日的确表现出了颇似流氓的大无畏勇气,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自己面对的,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君主。再加上诡异的天相,给这盘棋局又增添了几多变数……

  如今君臣矛盾就好像一个炸药桶,只差谁点一点火,就会发生爆炸,将整个大楚王朝炸到天上去。

  白虹贯日的天象出现之后,帝王历来会以宗室镇灾。而鉴于楚昭的迅速反应和良好表现,蓝田王和喻王是最佳选择,太后还活着,皇帝不可能选择蓝田王,那么,镇灾的人选不出意外就是喻王。

  以剿匪为名手握十万大军的喻王很可能趁着这个机会,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这么多年来自己都没有见过这位父王,父子关系极为淡薄,况且这位父王又给自己添了不少庶弟,没准打着牺牲嫡子的主意麻痹安靖帝。加上谢晋已经处于冥留之时,喻王有谢铭这大傻子千里追随,还怕操纵不了北府军?到那时,中央军和北府军必然爆发大战,北边的犬戎今年受了灾,很可能趁机南下……

  尽管这些只是启用乾坤独断技能后,系统给出的某种可能性,但是楚昭却不敢冒险。他时刻不成忘记,自己的最终目标是要做明君,而不是一个只顾着内斗,不关心子民死活的阴谋家。

  楚昭深深的明白,这时候做了缩头乌龟,任由安靖帝诛杀在场的大臣,大楚的皇族将失去天下读书人的心。西边的犬戎还在虎视中原,南边的叛乱尚未平定,士族豪门的势力也需要寒族去平衡,况且,大楚的国家机构运转,也靠的是跪在应天门外的大臣。

  刚才楚昭就感到安靖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他必须要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阻止安靖帝,同时还要保证自己能够平安出宫,离开安靖帝的势力范围。

  系统已经推演出了这次事件的种种影响,楚昭扫过系统面板,当机立断对崔景深说道:“阿深,你去联系王将军,请他带兵入宫护驾。”

  接着,他又转而对刘顺和说道:“劳烦刘公公去请太后。”

  然而,崔景深却没有动,他深深地看着楚昭,说道:“属下身上的确有一块出宫令牌,但是世子殿下必须和我一同出宫。”

  韩起修长的手指玩弄着一把匕首,懒懒说道:“请殿下随其出宫,便由我来断后。”

  楚昭看了他们两人一眼,摇了摇头,又轻又坚决吐出一个“不”字,就好像拒绝一场秋日的饮宴或者诗会那般随意地拒绝了这个看上去风险最小的计划。

  世子殿下大部分时候还是愿意讲道理的,接着他立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楚昭的话很简洁,语气很平淡,却有一种奇异的说服力。而那副任性摆头的样子,或者被反驳时皱起的眉,又蕴含着一种王孙公子独有的,动人的傲慢。

  罗致最先被说服,他像得到鼓励和信任的孩子一样热血逆涌、激情澎湃,恨不得替主人去死。

  韩起是个很顽固的人,并且冷血无情。但天生万物俱有妨克,楚昭就是韩起此生的克星,只是被小世子信任的目光郑重地望着,韩起的心里便软成一团,再也不忍心违逆他的任何一个指令。

  崔景深最难被说服。权谋的游戏已经深深融入他的血液,可是即便如此,崔景深也不得不承认,世子殿下想得非常周到。在情感泛滥之前,理智先帮他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

  昔日的小殿下已经长大了。赤星将落,长夜未央。

  

  第55章

  

  古代帝国的交通和通信都无法和现代社会比拟。大楚的道路情况非常糟糕,驿站也大半废弛,传递公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尘土飞扬的黄泥路上,一匹价值千金的西域马奄奄一息地躺倒在路边,马上的骑士毫不留情的换了一匹马。

  “咴——”骏马注视着主人头也不回地背影,发出悲鸣之声。

  靠着这样不停的换马,毫不吝惜金钱,李石鉴终于在喻王谋反的第十日,赶到了都城门口。

  于此同时,被围困在总督府里的李尚全已经自焚而亡。这位曾经权倾天下的外戚在最后关头,派了宫中的精锐势力全力护送侄儿突围。将喻王谋反的消息提前送了出去。这是外戚李家姗姗来迟的忠诚。

  “报——驿外有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新亭驿新上任的小吏安成匆忙跑出门去,眯起眼睛一看,只见黄土路上有一匹马儿绝尘而来。

  马上的骑士满脸是血,奔到自己面前后,马儿人立而起,那骑士便滚落马下,手上兀自紧紧攥着一张红纸。

  安成眯了眯眼,他认出来了,这个狼狈不堪的骑士就是李尚全的侄儿李石鉴。他手里的红纸,约莫是鲜血染红的。

  “立即……送……送进宫。”

  安成将血书接了过去,李石鉴便力竭晕倒。

  血书很快被一层层递了上去,因为安靖帝不在宫中,百官都去伏阙,没人管理此事,因此,李石鉴用生命送出来的血书便搁置在了堆积如山的公文堆中。

  虽然只是一个小吏,但是作为最先接触到血书的人,安成很快就通过特殊渠道,将拓本送到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崔大人面前。

  崔景深进去的时候,看见楚昭正在宫殿七弯八绕的走廊上,用老豌豆喂一只青灰色的鸽子。常用来送信的那只胖鸽子委屈地停在一旁,小心翼翼等比他大一倍,看上去却瘦很多的青灰色鸽子吃完,才走过去拣点剩豌豆吃。

  那只胖鸽子崔景深认识,是楚昭的宠物。

  世子殿下从小就精灵古怪,五岁那年突发奇想,别人都养鹦鹉,偏他要养鸽子。谢铭宠爱外甥,还真去山上猎了些被称作“水咕咕”的野鸽子回来。

  野鸽子其实很容易被驯养,这群野鸽子孵化出宝宝之后,小鸽子们在谢府仆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之下,很快就对离家出走失去了兴趣。家鸽驯养成功。

  小胖和小灰就是第一代信鸽中的佼佼者。小胖承担世子殿下在帝都内部的通讯工作。比它看上去威武十倍的灰鸽子是他媳妇,谢铭离京时带了一只走。如今千里迢迢回来寻夫,顺便送来主人他爹谋反的消息了。比跑死五匹大宛马的李石鉴来的还要快那么一点。

  要不是小灰路上迷路迷了大半个楚国疆域,这消息还能更快。

  “殿下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楚昭转过身,点点头,苦笑道:“舅舅说了,他也只能给我争取到三日时间。”

  喻王忽然起事,把自己的嫡子抛入了一个危险至极的境地之中。虽然和这位父亲没有多少感情,但是楚昭心里依旧有些闷闷的难过。

  很快,这样的情绪就被压了下去。从喻王的角度来讲,他做出的是最正确的选择。但凡历史上成功的造反者,他们的心思好像都不能用常理来推测,比如汉高祖刘邦,如果不是项羽手下留了情,刘邦的爹妈、大老婆和嫡出儿女,估计早被他作死了。再比如他的后人刘备,也是能为了天下欣然抛妻弃子的狠角色。

  想到这些历史名人,楚昭心里对素未蒙面的父亲犹存的模糊期待便彻底消失了,以后就是君臣上下级关系。指望老板对自己好一点,不如努力让老板离不开自己,或者干脆炒了老板自己干。

  没有期望也就无所谓失望,楚昭顿了一顿,很淡定地继续说道:“因此,在这三天里,我们要尽快的收拢中央军,还有朝臣。景深阿起,你们有何想法?”

  说话间,楚昭将从小灰腿上取下来的蜡丸捏碎递了过来。当时还没有人驯养信鸽,所以也没有士兵会着意射杀信鸽。小灰旅途中的危险虽然很大,但还是从战场上平安返回了。

  崔景深并不急着看信,他感兴趣的围着小灰转了两圈,道:“我知道犬戎那边有人饲养老鹰或者大雕用来勘探敌情以及传讯,想不到这样小小的林禽居然也如此通人性。真是神鸟啊。我少时读古书,大周崔太祖时期,有两青鸟如乌自西方来,送来青丘氏的信件。现在看来,说不得就是这种鸟儿了。”

  楚昭额头上滑下两条黑线,周朝时期的确留下来许多灵异神怪故事,和山海经一样,每个大楚幼儿都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不过,崔景深一向心机深沉到叫人害怕,想不到居然真的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还唤信鸽做青鸟,可见他还是很有些世家子弟的浪漫情怀。

  楚昭不由觉得这个腹黑谋士有点可爱了。

  “这不是什么神鸟啊,我只是利用他们恋家的特点而已。”楚昭无奈道。

  “可这些小鸟儿如何能够准确找到回家的路呢?”刘顺和公公平生爱好就是养鸟斗蛐蛐,所以也很感兴趣地插了一句嘴。“便是人,忽然被带去陌生之地,也常常会迷路。”

  这就涉及地磁场的问题了,不过楚昭并不打算在古代传播现代知识,便没有多做解释,只说:“大约就和老马识途是一个道理吧。景深若是喜欢,我可以送你一只。都养在清凉寺中,景深自去挑选就好。”虽然崔景深有字,但是楚昭基本都唤他的名,因为崔景深非常憎恶伯父取的字。

  崔景深兴奋地满脸通红,居然一反素日老成持重的模样,像个小孩子一样抓住楚昭的袖子,连连追问道:“真的吗?这样贵重的青鸟,真的可以给我一只吗?”

  自从世子殿下搬去山上住之后,这群鸽子基本都是韩起在照料。

  见楚昭如此大方,韩起在旁边听了,就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心想:送吧送吧,反正迟早都会飞回我的身边。

  楚昭完全不觉得一只鸽子有什么稀奇,他心思不在这上头,兀自担心地沉吟道:“中央军历来效忠皇帝陛下,恐怕很难说动。”

  罗致和韩起同属于寒门武将,天生有种亲近感,加上在一起混熟了,难免排斥崔景深这个新加入的士族公子。见主公送这货传说中的青鸟信使,罗致心道:老大也就算了,送这个阴阳怪气的痨病鬼都不送我,主公偏心。

  不是后宫嫔妃才会争宠,武将也会,不过他们的手法更加直白和光明正大。

  罗致心里吃味,因他知道世子殿下素日最是亲和,便主动请缨道:“中央军多任用寒门子弟和没落士族,我在那里也有几个好友,甚至于怀远的二公子于应龙就是我的铁哥们儿。他与卫霁有旧怨,或能说动。鹏飞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只是宫里宫外传讯不便,希望主公也赐属下一只青……青鸟。”

  罗致的各项素质都不错,当年于应龙就将他推荐给自家老爹,于怀远也有意要让他入中央军。只是天意弄人,那年罗致老娘忽然死了,他回家奔丧,便错过了当时的中央军遴选。于应龙之后倒了霉,此事便没人再提。不过罗致很讲义气,并没有因为于应龙落魄,就和他断了来往,两人依旧三不五时出去喝酒。

  楚昭历来非常大方,马上拍板道:“这个好说,回寺之后,鹏飞也自己选一只即可。不过,于怀远的公子和卫霁能有什么旧怨呢?”

  “寄奴居然不知此事?”崔景深挑眉道:“正是因为卫霁打了于怀远的脸,以这样的事情为舆论所敬佩,才得到了士族的支持,成功地重新打入顶级门阀的圈子里。”

  卫氏流落在北方的时候,生活过的很艰难,当时于应龙在玄武营中做到了下镇将的位置,可说手握重兵。此人是个多情种子,见了这位没落贵族的言行举止,简直爱得不行,三番五次邀请他去自家家里做客。

  好容易请来了卫氏兄弟,于应龙特意准备了酒席,菜肴非常丰盛,卫霁却不屑一顾。卫彦的年纪小,又熬不住饿,就对卫霁说:“聊以充饥嘛。为什么要拒绝呢?”

  卫霁大义凛然地说:“我们是卫家人,饿死也不要跟兵家子打任何交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