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君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三无斋主人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4 KB   上传时间:2015-06-17 16:30:18

  尽管楚昭已经做得足够好,但谢晋却想得更加深远,他略带忧虑地说道:“如今不争眼前,而在于日后。”喻王已经投降,按理说楚昭登基已是顺理成章之事,不知谢晋何出此言。

  楚昭握着谢晋枯瘦的手,轻声问道:“那孙儿现在该怎么做呢?

  谢晋兀自感叹:“喻王此人雄才大略,只怕心思还在庆正帝之上。寄奴之前那次引帝都贵族杀薛振之局布得极好,若是能够借安靖帝之手先诛杀一批士族,想来喻王对你的偏见、对我们谢家的偏见也会小很多。唉——也只有铭儿那个傻孩子,才会傻乎乎以为人是不会变的。”谢晋不动声色地点出楚昭说漏了的地方,技巧性地刻意模糊了楚昭营救寒门大臣之事。

  楚昭惊讶的抬头,薛振一事只有自己和韩起知道,从来没有向他人提及,想不到谢晋病重之中,依然能够从蛛丝马迹里还原真相。

  “傻孩子,外祖活了这么久,什么没见过呢,难道是那样狭隘的人吗?有些士族的确不像话,大楚要中兴,必须下狠手,挖去脓疮,但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是脓疮,寄奴,你要记住这一点。”谢晋枯瘦的手紧紧抓住楚昭。

  楚昭郑重允诺,谢家既然付出了忠诚,自己必然不会相负。

  王震升作为考官之一,在旁边听了半天,意识到自己面前的少年日后绝非昏庸之辈,皇权和世家发生冲突几乎是必然的,心里头并不像好友崔阶或卢三那般焦躁。

  王震升其实并没有什么野心,且认识到世家继续这样下去不行,就问:“国库空虚,军费沉重,不知道世子若是登基,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楚昭精神一震,终于到小抄上的那道大题啦!!!

  这群老家伙出的题,果然道道直击根本,可见其利害之处。现在朝堂上闹得风生水起的一代,似乎有些舍本逐末,和老一辈相比,到底还差一点火候。

  面对几个老头子犀利的目光,楚昭丝毫不害怕,口中吐出两个字:“屯田。”

  “什么意思?”谢家一个长着鹰钩鼻的长老皱眉问道。

  听完楚昭对屯田的构想,老头子们都深深皱起了眉头。好在前些日子皇帝已经拉了许多奴客去参军,有前头两任皇帝对比着,楚昭这个只是想要吸引流民的屯田计划,勉强也算能够接受。不过老头子们心里依旧不乐意,因为大家都是人精,知道这屯田之策若是实际执行起来,只怕世家日后便很难再到处圈人圈地了。

  不乐意也没关系。

  楚昭本来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而已。

  卢恒的悄悄话和崔景深的小纸条都只有两个字:军屯。

  就目前而言,明显是一举两得,双赢之策。

  本来军队里就有很多从世家土地上拉过来的农民,现在统一编在罗致队伍里。这些人虽然听话老实,但是打仗不行。不如让他们去种地,且耕且守,以农养战。这些军人本来就是政府直接控制的人口,当然不会损害世家现有的利益,另一方面,楚昭也能成功地把这些拉来的壮丁永远变为自己的人。

  如果说这是一场毕业考的话。卢恒就属于天赋型选手,而且家中颇有门路。崔景深属于全能优等生。楚昭这个废材,因为得到了两位的帮助,连系统这个金手指都没用上,就顺利过关。

  楚昭刚才的一番话已经让这群世家里的鸽派放了一大半的心,而且楚昭在此轮面试中,答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突出,简直可以打满分。老头子们都表示佩服佩服,十分满意,这种结果,自然也叫暗地里的某些人扼腕叹息。

  谢晋欣慰地笑了起来,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开楚昭的手。死神的脚步已经在窗前徘徊,谢晋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交代,他急促地喘息着,说道:“寄奴说的对如今皇帝将北疆大营和玄武营都留在京中,北疆空虚,我只怕犬戎……世子殿下,答应我,如果犬戎南下,你一定要亲率大军迎击,我们几家都……都会倾全族之……之力支持你的。世子也……也可以在这一战中彻底收拢军心民,这一战不可避免,我……我只怕小人作梗,世子殿下切忌……要记住帝王之策是堂皇正道,奇谋只能作为辅助,争夺天下的时候偶尔为之,可是总揽全局之时却不能总是剑走偏锋,否则就有大的祸患……那些寒门儒生里,如果有谁巧言引……引诱你,寄奴一定要杀……”一句话再次将四大家族往小外孙的船上拉,谢晋对楚昭,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友,该服药了。”乌见禅师送上一盘丹药。

  谢晋吞了一粒金丹,似乎来了点精神,被谢南扶着坐了起来。老头子根本吃不进东西,只靠着参汤和丹药吊住性命,其实已经相当虚弱了。

  楚昭注视着谢晋枯瘦的手臂,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他知道,谢晋最后这几年,完全是因为放心不下自己在挣命。

  喘了一会儿,谢晋继续道:“祖父的钱物,给寄奴和那两条小牛均分。至于你外祖母和母亲的陪嫁,全都留给寄奴。卢氏那里,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她若是太过分,你也不必过于退让。若用孝道压人,寄奴可去寻莲花庵主持求助,我与她已经打过招呼。”

  交代完,可能是那粒金丹起了作用。谢晋虽然行动困难,却饶有兴致的让楚昭把他扶起来,用一片没有香味的香皂花花瓣洗手。

  洗完手,谢晋还低声打趣楚昭:“外祖也……算是享……享寄奴的福了。”说完,谢晋还笑着环顾四周,吩咐要给自己的陪葬品尽量简薄,但是香皂得来一打。

  吩咐完,谢晋用极其低微的声音命令身边的几位老家人把他放进一张软榻之中,抬到正堂的上方。

  接下来,便该处理谢家的家事了。

  楚昭跟在谢晋旁边。妻子卢氏,大房儿媳王氏、楚氏,孙儿孙女以及侍妾庶子管家等一大帮子人,则屏气凝神地站在他的下面。

  当是时,天地间都洒落着一层清辉。谢晋便当着谢家众人的面立下遗嘱。

  这个睿智的老人,终于放心地交出了对谢家的掌控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仅立下了遗嘱,而且坚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亲自宣读,命令谢家人都需听楚昭的命令,若有违抗者,家法伺候。这一点大大出乎卢氏的意外,也叫她打着孝道名头压制楚昭的计划再也进行不下去了。就算卢氏在后宅享有尊荣,但是谢家得跟着临淄王走,而这个家,到底还掌在谢棠和谢棣手中的。

  几位大长老走出来,对着楚昭下拜叩首。

  谢棠和谢棣也奔出来,拉着谢晋的衣角大哭。

  谢晋虚弱地笑道:“好孩子,谢家这副重担就交……交到你们肩膀上,祖父……祖父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似乎看到什么渴盼已久的事物,谢晋安然地闭上眼睛,微笑着叹息道:“阿蘅,阿蘅,你终于肯来见我……”

  一个我字还没有说完,死亡已经攫住了这位智者,他的手无力的垂落下去。

  “外祖——”楚昭等人忍不住大哭起来。

  可是这一次,无论孩子们怎么哭号,都不会有一道睿智的目光注视着他们,如同一座大山般矗立在前方,替谢家庭院里这些玉做的小树苗遮风挡雨了。

  

  第92章

  

  临终之时,晋传王入内,议屯田之策,遗命葬于故土,旋即御风而归。亲王乃亲服齐衰,与谢棠谢棣并谢氏诸子扶灵归,会葬者十万余众。谢家阖门守孝,不交当世。

  时谢铭守玉门关,恰逢犬戎叩边,力战而亡。

  谢氏满门可称忠孝贞廉,世家无出其右者。

  ——《史记·谢世家》

  谢晋过世了,楚昭要守齐衰之孝。穿上粗麻布丧服,服一年的丧。

  礼法废弛的年岁里,盗墓成了行业,贵族中也有这种爱好的人,所以谢晋遗言要薄葬,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塗车。嘴里不含珠玉,身上也不穿玉襦,正是为了防盗墓的掘子军。

  虽然是薄葬,然而谢晋的丧事还是办得轰轰烈烈,建业城中自发前来会葬的人就达到了十万。

  因为前夜陈参的一席话,以及谢晋临死前的提醒,楚昭忽然想起线报里传回来,说喻王身边的首席谋士就姓周……虽然天下不止一个姓周的,但是这样多的巧合撞在一起,就很难再用巧合来解释了。

  鉴于此,楚昭找到来参加葬礼的王震升,请他尽快回北边,镇守北疆。同时也让暗探尽出,多方打探边疆形式以及北汉动态。

  听完楚昭的请求,王震升哑声道:“喻王也好,今上也罢,王家与太祖有过约定,决计不会加入皇族的内耗之中。但若是犬戎入关的话,却又另当别论,世子殿下大可放心。”谢晋被王震升视作唯一的对手和朋友,他的死自然对老王将军打击不小。

  楚昭微微点头:“如此便有劳世伯了。”

  王震升道:“何必这样客气。我王震升可不是不识大体之人。王家这么些年戍卫边疆,也是为了大楚能够安定,百姓能够少受些苦。王爷这些日子做的事情,解决瘟疫,安定民心,救民于倒悬,对于大楚实在是鞠躬至伟啊。”

  还没等楚昭想清楚该谦虚还是该大方接受,就听见老王将军继续道:“不过,小王爷啊,边关苦寒,我听麾下的军需官说,你名下的布坊里做出来军装,穿上精神又暖和,可惜只供应黑骑军。你王伯可是要带兵北上,贤侄能不能通融一下。再有,听说黑骑军的刀剑也出奇的锋利,唉,南边的刀剑和蛮人的一拼刺,多有断裂的,如此途耗兵力,难免叫人心痛。贤侄你说是不是。”

  一个二个都盯着黑骑军的装备,庸俗不庸俗?楚昭觉得自己对世家的固有印象完全都被打破了。不过大家既然都在一条船上,楚昭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主公。没有说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卖军需给王家的兵马,多少也是一笔收入。

  见楚昭点头答应,王震升才迈开大步,端着一副高冷不近人情的贵族范儿离开了。

  看着老头子笔挺的背影,楚昭不由摇头笑了。

  就个人而言,楚昭虽然并不信任世家,但对世家也没什么恶感。倒也不全因他被世家养大的缘故,还有其他考量在其中。

  首先,作为中央和地方唯一成形、具有组织能力的政治家族,实际上在封建社会中具有政治支柱作用。到清朝,中央集权到了顶峰,而封建制度也走到了末世。世家被打击得一阕不振,自称奴才,依然少不了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纨绔子弟,少不了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权臣。可见世家根本不像某些寒门子弟宣称的那样,是大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祸根。

  其次,虽然丧失竞争的环境导致世家子弟堕落腐化,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世家的影响不但行于庙堂之上,也及于江湖之远。每每能在朝纲解纽,国家基本丧失教育功能的衰世里,发挥其教育子弟、保存文化的功能,使得中华的文化得以在黑暗时代不绝如缕,等待下一个光明盛世的绽放。

  楚昭读过历史,知道直到清朝,虽然几经起落,许多古老的世家依旧保持着传承。而世家真正断脉的时候,恰好正是中华文化自绝经脉之时。狂热过后,人心没有归属,文化的内核实际上已被掏空,整体的思想出于混乱压抑和迷茫,许多新的思想趁机进入,却更加叫人无所适从。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切实拿在手上的东西才能令人心安,真正的品格和气节都成为笑话和可供消费的娱乐产品。

  清亡之后,再无世家。社会的总总问题皆自此始,影响绵长而令人心痛。

  性格使然,楚昭并不想有太多的流血。反而希望以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收回权力。只有拉拢一部分世家,才能用更加温和的手段解决那群不听话的好战份子。

  正思量间,一群世家子就围了上来,小侄儿虎头更是蹒跚的走过来,蹲在楚昭的脚上,仰头眨着大眼睛,甜甜地唤他:“小叔。”然后咿咿呀呀和楚昭说话,也不知道说的什么东西。

  这孩子虽然被药傻了,但不愧是谢家的种,继承了爹娘的好样貌,小小一团十分惹人怜爱。楚昭忍不住俯下身将脚上温热的团子抱在怀里亲了亲。

  谢棠一身素服,过来接过傻儿子,谢棣身后亦步亦趋地跟着一群大大小小的谢家公子。尽管穿着简朴,面色苍白,但是一眼望去,依旧给人珠玉在侧目不暇接之感。

  难怪那些寒门对投靠楚昭有所疑虑,和这些世家子相处久了,真是很难对他们狠下心肠啊。

  楚昭便和表兄弟侄儿们一起,待在谢晋曾经住过的厅堂天井旁守孝。

  谢棠如今算是谢家的明面上的宗子,自然很多事情需要他出去处理。虎头除了他,又只认楚昭,所以就交给楚昭带着。韩起最近也加紧操练黑骑军,并不在楚昭身边。

  守孝是很枯燥的,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也不能吃好穿好,总之任何让肉体舒服的事情都不可以干。好在还有呆萌的小侄儿可以玩一玩。

  楚昭抱着小虎头坐在天井的栏杆上,头顶上方飘过一层层云絮。

  不多时,小虎头就指着天上乌黑的云朵呀呀直叫。楚昭抬头一看,也觉得不对劲,云朵变幻出各种很奇怪的图形,一律从天井上方疾驰而过。

  崔景深从半月形门洞里走进来,低声对楚昭道:“我这几日观看天相,只怕有什么大的灾异会发生。今日云朵变幻这般奇怪,只怕会有异象,殿下不妨带着这群世兄们先去屋子里呆着。”

  楚昭知道厉害,抱着小虎头带着一群少年避入屋中。

  崔景深看他安顿好了,转身就要走。

  楚昭急忙问:“景深,天相这样奇怪,你不过来暂避一下吗?”古人对于奇怪的天相,通常以躲避为主。若是日食一类的,楚昭也不担心,可是稍微有点常识的现代人都知道,云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所形成的,其实就在空中悬浮并成团聚集的微小水滴或冰晶,而云朵的变化,多半会带来雨雪,崔景深身子弱,楚昭不能不担心。

  崔景深回过头,斜飞的眉眼深深看着楚昭,道:“属下自有分寸。”然后就高贵冷艳地走了。

  哼,最近都古古怪怪的。楚昭看着崔景深的背影,有点闷闷不乐,担心崔男神有外遇……不,有二心。不过一查看忠诚值,楚昭又很安心了。

  “小叔叔,你笨笨的。”虎头趴在楚昭手臂上,拿小手指戳楚昭的脸。

  臭小鬼,楚昭拍开虎头的小胖爪,把他提溜到榻上,命令道:“睡觉吧。”

  这个院落是谢晋的故居,如今已不再住人。有种人去楼空的寥落,虎头在榻上滚了两下,忽然起来抱住楚昭的腰,问他:“曾祖父什么时候回来看我。”小孩子不明白什么叫做死,但他能够感觉到那种少了点什么的空荡感。

  楚昭一时语塞,觉得自己鼻子酸酸的,心里很不好受。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刮起一阵大风,然后天空就下起了冰雹,小者如珠如玉,大者如鹅卵石,乒乒乓乓地一起乱打下来。

  站在房间里的仆役一时来不及关窗,不知打碎了多少贵重瓷器,玛瑙碟子,玉石摆件,急的谢南几个管事直跺脚,床榻正放在窗边,楚昭急忙抱着虎头退开,可是虎头已经被一小块指甲大的冰雹砸到了。

  这孩子傻乎乎的,也不知道痛,反而抓起那一小块冰疙瘩,献宝一样给楚昭看。

  然而,楚昭却忧心忡忡。开春时候就有倒春寒,把早苗全都冻死。如今各处刚补种上,又下起了冰雹,难道今年竟要颗粒无收?只不知道种在王师父庄园里的高产农作物怎么样了,可千万别被这该死的冰雹砸死。再有一点,气象系统是个整体,建业这边出现了诡异的冰雹,只怕其他地方也有异常变化。

  楚昭担忧地握紧了拳头。

  谢家的小公子们可不知道自己效忠的殿下心里在想什么,男孩子们纷纷凑到窗前,新奇不已的看着外面的冰雹落在土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坑,看得津津有味,一副少年不知愁的模样。

  虎头看了一会儿,就有点害怕,缩到小叔叔怀中,依赖的抱着他,将小脸贴在楚昭脸上,轻声问:“外面是天上的神仙发怒,用石头打人吗?”

  楚昭在心里暗暗叹口气,抱着小兔子般的侄儿,哄道:“虎头不怕,是祖父的魂魄要回到天上去,所以天神要搞出很大的阵仗欢迎他。”

  虎头向来对小叔叔的话深信不疑,并且暗地认为小叔叔也是天上来的神仙。如今便真的认为,这场冰雹是因为祖父要回到天上去了,怪不得会弄出这样大的动静!

  安抚好自家的傻侄儿,楚昭就被陈参派人请去议事。

  陈参面色略带苍白,眼下呈现出淡淡的青色,似乎一夜没睡的样子。桌上乱七八糟摆满了各种情报。崔景深正在看墙上楚昭绘制的大楚地图。

  见楚昭进来了,陈参从满桌乱堆的情报里抽出一张递过来:天象突变,北夷受灾,牛马冻死不计其数,瘟疫横行。幸臣卫霁通敌,私赠奇药与犬戎,北地瘟疫乃止。犬戎左贤王部蠢蠢欲动。

  楚昭看了倒不怎么吃惊,反而有种狼终于来了的感觉。

  崔景深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抛出一个爆炸性消息:“陇西豪右本来打算借着喻王打一场翻身仗,给趾高气扬的都城世家一点颜色看看,谁料好好的兴兵谋反就被一场瘟疫搅和了,自然不甘心,犬戎恰好想要借道,便是一拍即合。”

  楚昭接过情报,迅速地看了一遍,有些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崔景深:“陇西那边的世家,不会这么蠢吧?”

  崔景深逆光站着,显得面目十分的温柔美好,他对楚昭微微颔首:“倒也不是他们蠢。大约是权利动人心吧。世家以政治为业,其教育传统、经济条件和礼法门风使得读书子弟成为治国人才,练武者跻身帝国主将。以各个世家大族为核心,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官僚派系。而陇西豪右百年以来一直被关中士族的核心政治圈所排斥,鲜少有够资格被列传的人物,如果继续下去,再过几代,陇西的世家便名不副实了。如果被降格,或者在百家谱上的排序被一降再降,都是这些世家所无法容忍的。是以他们才会如此孤注一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