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滴漏轻响,足足过了一刻,朱厚照才道:“杨先生,此事关乎更大。皇庄之下还有两宫庄田,每年所出子粒,输内库之外俱奉孝两宫,实不能轻动。”

  双手负在身后,朱厚照面现焦躁,开始在暖阁内踱步。

  “朕登基以来,承运库太监屡次上奏,库银入不敷出。往年存下的谷物多充军粮,所余不足三成。”

  朱厚照停下脚步,下颌紧绷。

  “此前,朕令龙大伴细查内库,自弘治十四年,皇庄宫庄上交银两便逐年减少,勋贵功臣田税常年积欠,查抄犯官银钱稍可弥补,相较输出银粮,实是杯水车薪。”

  “朕无法,只得再设庄田。”朱厚照面上的焦躁变成苦笑。

  “朕为皇太子时,即有庄田千余顷。彼时只好玩耍,不喜读书,不知政务,更不知农桑。庄田出息多少,每年输入库房数额,全不在乎。现今……杨先生,朕的内库,当真快要见底了。”

  早朝之时,朱厚照之所以暴怒,一是朝臣妄图插手皇家私产,侵犯皇家威严。二是想起皇庄减少,功臣拖欠田税粮不交,内中猫腻,锦衣卫查得清清楚楚。

  弘治十六年的田税拖欠到正德元年,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不交全数,上交五成也是照顾天子颜面。

  结果呢?

  一粒麦子都不交!

  北直隶的皇庄由太监管事,纵使有贪墨,也不敢太过分。各地的功臣庄田,几乎是明着逃税。朱厚照正缺钱,如何不生恼怒?

  查功臣时,锦衣卫顺带查了朝中文武。看到指挥使牟斌呈送的簿册,朱厚照差点拆了东暖阁。

  “杨先生家中可有祭田?”

  “回陛下,有。”

  “可有私田?”

  “亦有。”

  “可交税?”

  “回陛下,杨氏族中田产数俱在官府有案,每年夏粮冬税不敢少交半斗。”

  “杨先生可知,满朝文武又是怎么做的?内阁三位相公,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家中田产几何?每年交税多少?”

  “这,”话题转到这个方向,杨瓒实在没有准备,“回陛下,臣有耳闻,然知之不详。”

  “杨先生耳闻为何?”

  “陛下,臣……”

  杨瓒苦笑,这是又给他挖坑?

  知道熊孩子不是故意,可踩进去当真要命。

  “杨先生不说,朕来说。”

  朱厚照握拳,狠狠磨牙。

  “无论多少田亩,全部不交税!”恨声在暖阁内回响,带着无法压抑的怒火,“一分银子不交,一粒粮食不缴!”

  朱厚照脸色涨红,对朝臣的不满,飙升到新的高度。

  “盯着朕的内库,妄图插手皇庄,就差明着说朕纵容内官盘剥小民。却不能照照镜子,看看自己脸皮有多厚!三日自省,都省到哪里去了!”

  “陛下息怒。”

  “息不了!”

  “……”

  还是别劝了,越劝火越大。

  估计这段日子没少受气,否则也不能这样。

  杨瓒垂下双眼,决定保持沉默,等天子第二波火气发完再说。

  “不提旁人,单是去年查抄的犯官,田亩数便与官衙存档对不上。”朱厚照咬牙切齿,双眼冒火,“弹劾厂卫无法无天,滥造冤案,好!朕让刑部大理寺彻查。结果能?罪名不变,报上的赃银和田产全都对不上!”

  “他们怎么敢?当朕是聋子瞎子,还是仗着法不责众,以为朕不敢抄他们的家?”

  “寒门学子,为官数载即有良田百顷。自身贪墨不算,更托庇族人邻里逃税。半点不念国事艰辛,只顾中饱私囊,妄称什么国士良臣,说什么一心为国,全都去他……”

  “陛下!”

  杨瓒不能不出声。

  天子发火无碍,气急了,让锦衣卫拿着驾帖抓人也是无妨,爆粗实不可取。一旦成为习惯,离开乾清宫,在朝堂上喷出一两句,事情怕会不好收拾。

  换成圣祖高皇帝或者太宗皇帝,盘腿坐在龙椅上爆粗,对着朝臣的脸喷唾沫星子,也没人敢出言指摘。

  这两位马背上的皇帝当真会杀人,而且一杀就是一片。

  朱厚照肖似太宗,到底不是太宗。

  即使要骂,也不能过于粗俗。读书人之乎者也,骂人不带脏,杀人不见血,或许该找个合适的时间,给天子仔细讲解,深刻剖析一番。

  至于事情传出去的后果,杨侍读耸耸肩膀,全无在乎。

  虱子多了不怕痒,已经登上言官的黑名册,名次提升几位,也是无妨。

  被杨瓒止住,朱厚照没有继续说,却也没有半分窘态。

  “朕口不择言,杨先生就当没听见吧。”

  朱厚照的行事风格,杨瓒早有体会。自发现包着《论语》封皮的《莺莺传》,对这位的脸皮厚度就不抱希望。

  “陛下怒从何起,臣能理解。”杨瓒道,“然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还请陛下戒骄戒躁,徐徐图之,必有得偿所愿之日。”

  朱厚照点点头,闷声道:“杨先生的话,朕不是没想过。只是心里憋气,痛恨表里不一,渎货无厌之徒!背地里受赇枉法,殿前还敢振振有词,真以为朕不知道内情,拿他没有办法?”

  杨瓒没有出言。

  官久自富,不说百分之百正确,却能概括现下庙堂风气。

  严刑峻法,灭不除贪婪。

  举起屠刀,杀不尽贪官。

  圣祖高皇帝杀了半辈子,照样没有多少效果。若泉下有知,知道满朝文武身家,估计会被再气死一次。

  “说朕纵容内侍无法,朕就一切依祖宗之法。”朱厚照哼了一声,道,“杨先生不在京中,应不晓得,单是上月,就有不下二十名京官及家眷违法,被下诏狱。”

  “陛下欲复行圣祖高皇帝之法?”

  “对。”

  “为给朝官一个教训?”

  “杨先生果然知朕!”

  “……”

  杨瓒忽然发现,自己遇到的坑还不算太深。

  “对了。”

  朱厚照忽然转头,“杨先生要和朕言皇庄之事,怎么会说到这里?”

  “……”是他愿意的吗?

  “如朕先时所言,内库无银,皇庄实不可废,更不能交由户部掌管。”朱厚照道,“朝中文武多不交税,库房里的金银怕是比朕都多。将皇庄交给他们,朕等着要饭吧。”

  杨瓒苦笑。

  朱厚照说话当真是百无禁忌。前头拦住,后头又出岔子。好在殿中只有两人,刘瑾丘聚都在门外守者,否则,天晓得明日早朝会是什么情况。

  “陛下,臣之意,并非裁革皇庄,是请宫中重新调派庄田管事。”

  “哦?”

  朱厚照起了兴致,顾不得发火,忙道:“杨先生快说。”

  “臣遵旨。”杨瓒道,“皇庄内管事职责,臣并不十分了解,只知一人独管,不如两人共管;两人同理,不如三人分权。增设两名管事,不敢言万全,彼此牵顾,总会有些作用。”

  “三人分权?”

  朱厚照眸光微闪,没有急着发问,让杨瓒继续说。

  “荀子语,人生而有好利。”杨瓒道,“世人皆有好利之心,为名,为权,为钱。”

  防意如城,人己一视,正因少,才显得珍贵。

  晋身朝堂,在仕途中打滚,能达到这个高度,不能说没有,实是凤毛麟角。

  “庙堂之上如此,山水之远亦如此。”

  “臣年少之时,终日苦读,不知田亩稼轩,若将稻麦放在眼前,恐都分不清楚。如要臣做文章,可几息书就。下田耕种,实在是为难。分不清种子,不识得节气,待秋收之日,怕是会颗粒无收。”

  “杨先生分不出稻麦?”

  杨瓒诚实摇头。

  “朕却是知道。”朱厚照很是骄傲,昂着下巴道,“每年年初,父皇都要祭祀先农,下田耕种。朕捡过稻穗,扶过车犁。今年起,将亲祀农神,杨先生随驾,不妨仔细认认。”

  “是。”

  杨瓒无奈。

  和朱厚照说话,稍不注意就会被带歪,当真要小心。

  依朱厚照的形貌,幼时必是个白胖娃娃,玉雪可爱。穿着缩小版的大红盘龙常服,提着竹篮,跟在弘治帝身后捡拾稻穗……不能想了,掐皇子什么的,很是大不敬。

  “臣举此例,实为禀奏陛下,读书人善笔墨,习武者惯用刀枪,管农桑者本应识田。如臣一般,不识稻麦,不认稼轩,必不能管理农桑。”

  朱厚照收起轻松神情,面现沉思之色。

  “皇庄出产逐年减少,天灾是一则,管事不识农事,未必不是因由。臣相信,派遣至皇庄宫庄的中官,为天子信任,必也对天子忠心耿耿。但是,”杨瓒话锋一转,“如其不能识人,不晓稼轩,被庄头等欺瞒,纵有赤城之心,也愧负身担之任。”

  “杨先生是说,管理庄田的中官被下人欺骗?”

  “臣只是做比。”杨瓒道。

  管理皇庄的宦官不贪?

  杨瓒脑子发抽才会作此保证。但他相信,再贪也有限度,大头依旧属于天子。

  宦官不同朝官,后者事发,还能在刑部大牢挣扎一下,千方百计保住性命。前者惹来天子怒火,诏狱都不用过,分秒被捏死的命。

  杨瓒举出此例,目的不是为让朱厚照治贪,而是为下边要说的话做好铺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