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224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从天子登基至今,不合规矩的事还少吗?

  张永交好杨瓒,且不想惹天子不耐,自然应诺。

  遇到杨御史,再稀奇的事,也能习以为常。

  谢丕顾晣臣互相看了看,同时道:“臣请伴驾。”

  自被杨瓒坑过几回,两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直线攀升。经倭国朝鲜之事,视野更加开阔。

  现如今,在两人眼中,天子偶为之举,算上太出格。况且,数月未见,对杨御史,二人也极是“想念”。

  唯有张铭觉得不妥。

  但旁人都不出声,张佥事也没兴趣做出头椽子,主动讨嫌。

  本就资历浅,再让天子不喜,回家之后,必会被老爹的马鞭招呼。

  金袍玉带,金翼善冠,番邦进贡的良马,明白昭示朱厚照的身份。

  马队穿行,路人连忙闪避。

  天子在南城的消息,迅速传出。

  酒楼茶肆中的客人,在饭馆吆喝的伙计,正卸下货物的掌柜,闻听消息,当即瞪圆了眼睛。

  “天子在南城?”

  “我亲眼看到的!”

  “果真?”

  “我还能骗你?”

  传消息之人,说得天花乱坠。更拍着胸脯保证,亲眼见到天子。

  “如有半句假话,脑袋拧下做夜壶!”

  确定消息属实,众人顾不得其他,全都丢下手中之事,第一时间冲到街旁,盼望能一睹龙眼。

  逢年节,天子登城楼与万民同庆。

  城墙高达仗余,守卫严密,又有云盖云伞遮挡,费尽力气,也只能看到一个明黄色,穿着龙袍的影子。

  别说五官长相,个头多高,都只能靠猜。

  不知何故,天子纵马驰过南城,完全是鸿运从天而降。

  反应慢的,眼睁睁看着马队过去,捶胸顿足,懊悔不已。

  这样的机会,平生难得,竟然错过!

  反应快的,仅来得及看两眼,也足够对人夸耀:“老子见过龙颜,距天子不到十步!”

  消息越传越广,更多的人聚集而来。

  从南城往午门,道路两旁很快观者蝟集,挨肩叠背,人头攒动。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顺天府府尹先后得知消息,俱是大惊。

  “天子不行仪仗,在皇城策马?”

  无论多吃惊,指挥使和府尹都是当机立断,立即遣人赶往南城,维持秩序。

  “天子万乘之尊,不容半点闪失!”

  无论如何,必须挡住人群。以免有歪心邪意之人,趁机引起混乱。

  近日,内阁请旨续修玉牒。奉召,藩王府长史接连进京,往宗人府递送王府生卒婚丧。

  逢万寿圣节,众多番邦使臣入京朝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有心怀叵测之徒,藏匿使臣之中,趁乱谋刺,后果简直无法想象。

  遇此情况,无人会言天子任性,只会斥指挥府尹无能。天子未伤毫发,失察怠职之责也会落到头上,容不得任何辩解。

  最后,不仅前途无望,儿孙都会受到连累。

  “快!快走!”

  想明前后,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率先出发,策马扬鞭,留下一地烟尘。

  顺天府府尹未乘轿,抢过护卫缰绳,纵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年轻时,奉旨巡察蓟州府,他也曾亲上城头,与边军一同抵御鞑靼。

  战场上磨练过,即便身为文臣,身手也着实不差。

  官兵衙役赶往南城,闹出的动静委实不小。

  得知消息,京城文武均十分诧异。问明缘由,不只一人跌碎茶盏。

  按照杨瓒话,天子熊到一定境界,非常人可以预测。

  内阁三位相公同被惊动,第一时间派人探查。

  家人效率很高,离开不到一刻,即有消息回报。

  “陛下出了宫城,未去武学,正赶往南城。”

  自豹房竣工,朱厚照三天两头跑出宫外,群臣轮番劝过几回,都没有效果。

  次数多了,天子不烦,多数文武耳朵生茧。想办实事的官员也开始厌烦。

  早朝之上,不谈国家大事,不言鞑子扰边,不议地动天灾,不说安抚百姓,赈济灾民,抓着天子出宫,谏了一次又一次,到底有完没完?

  有效果还成,没有效果,还谏什么谏!

  事情到了最后,朱厚照没发表意见,文武百官先各自对立,争执起来。

  每日升殿,都能见到一场无比精彩的口水仗。

  吵不过瘾,直接动手。

  朝笏奏疏,凡能用上,都可为兵器。

  朱厚照稳坐钓鱼台,咬着硬糖,吃着米糕,心情极是舒畅。

  每日一场好戏,不看白不看。

  乍一看,朝堂之上乱糟糟,天子无力管束,压不住文武,有昏庸之相。

  事实上,少年天子鼓着腮帮,轻轻落下一子,就能搅乱整个棋局。

  藩王府长史入京,一为禀报王府情况,助礼部宗人府续修玉牒。另外,多奉藩王命令,暗中刺探京城情报。

  远在封地,自不比人在京城消息灵通。

  打探数日,各府长史送出的情报大同小异。

  “天子年轻好玩,无人可以管束;不识民生艰辛,耗巨资修建豹房,供己游乐。不好读书,专好莽夫骑射击,屡劝不改。”

  “虽早、午朝不辍,于政事并无见地。仅凭一面之言,即罢黜朝官二十余人,引起众怒,君臣渐有水火之势。”

  “群臣不服天子,内阁相公袖手旁观。”

  “其顽劣之举,实不必赘述。”

  可以想见,收到这样的消息,藩王会作何感想。

  安于一隅者,多会摇摇头,叹息一声,弘治帝后继无人,仍歌舞取乐,醉生梦死。心怀大业者,例如安化王和宁王,不说拊掌大喜,也控制不住嘴角上翘。

  好啊!

  登上大位,仍不改玩性,不纳臣谏,不是混用还是什么?

  这样的天子,如何能坐稳皇位,安抚万民!

  王府长史的动作,锦衣卫和东厂皆一清二楚。

  送信人出京之前,信中内容便已送到牟斌王岳案头。

  看到密信所写,两人都觉可笑。

  牟斌是厚道人,摇摇头,嗤笑两声便罢。

  王岳没那么厚道,当着戴义等人,点着安化王府长史的密信,讥笑道:“愚人之见,何等可笑!”

  简直是蠢得冒烟。

  手下都是这样的蠢材,还敢觊觎天子江山,想着垂统万民?

  做梦去吧!

  不过,朝中的假象,长史的误会,倒方便锦衣卫东厂动作。

  秘密遣人出京,潜入藩王封地,有针对性的搜集情报,凡心怀不轨,别有图谋,必会被查得清清楚楚。

  物证在手,人证押入京城,事发之后,想抵赖都不成。

  当日早朝,就天子三天两头出宫,往豹房游玩之事,奉天殿中又吵得热闹。

  持反对意见之人,并非全无正心。

  天子年少,性格不定,好武爱玩,有宠信奸宦之忧,于国于民,都将成为隐患。纵观历朝历代,稳重的未必是明主,爱玩到不理政事的,百分百都成昏君。

  奏疏送入内阁,刘健谢迁生出同样的担忧,欲成谏言,却被李东阳拦住。

  “天子不喜读书,然绝非顽劣。登位至今,除最初两月,无有懈怠朝政之时。此封奏疏所言,全无根基,多为揣测,实不必担忧。”

  朱厚照是什么性格,李东阳摸透八分。

  群臣吵得热闹,都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非真正下棋之人。

  棋局走向,最终胜负,均操于天子之手。

  碍于年龄,经验尚浅,手段稍显稚嫩。然观其行事,李东阳确信,不出五年,朱厚照对朝堂的掌控,绝对会超过弘治帝。

  届时,文渊阁,奉天殿,都将大有不同。如要保存名声,留几分君恩,老臣必得主动让贤。

  李东阳之言,将刘健谢迁彻底点醒。

  天子已非太子,登基一载,行事如何,三人都看在眼中。

  纵然是先帝托付的大臣,也不能事事插手,句句出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2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4/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