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308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这是要闹哪样?

  无视宫规,喂碗面就算了。难不成还要亲自给媳妇接生?

  最终,是清宁宫女官劝住太后,给稳婆医女让出位置。

  夏福额头浸满汗水,双手抓着锦被,脖颈鼓起青筋。

  “啊!”

  两个时辰过去,王太皇太后和吴太妃愈发坐立不安。

  扫一眼滴漏,方才想起,该给天子送信。

  “这事闹得!”

  拍了下手,吴太妃唤来女官,正要开口,屏风内又传一声痛叫,继而是响亮的啼哭。

  生了?!

  两人同时起身,差点踩到裙角。

  没等片刻,独唱变作二重奏。

  双胎?

  王太皇太后和吴太妃抢步上前,惊喜难掩。

  刚要绕过屏风,二重奏变成三人合唱。

  三……三个?!

  惊喜到极点,甚至有些惊吓。两人互相扶着胳膊,差点没能站稳。

  等候许久,不闻有“新声”加入,才缓缓吐出一口长气。

  热水剪刀早已备好。

  屏风后,床榻前,三个红彤彤的娃娃,头顶胎毛乌黑。被大红锦缎包裹,正响亮的哭个不停。

  夏皇后疲累交加,昏睡过去。

  医女诊过脉,确认没有大碍,记录下脉案,往外殿寻院使院判。

  张太后满脸喜色,拭去额上汗水,小心抱起一个娃娃,轻轻摇晃,方才交给奶嬷嬷。不错眼的盯着,连声道:“小心着点!”

  二月中,内府便开始精挑细选,经东厂西厂查验,六名身家清白的妇人,被送入坤宁宫。

  定额本是三人,为防万一,才多出一倍。

  现今回想,负责的中官和女官擦过冷汗,暗道一声万幸。

  双胎本就少有,竟是三胎!

  皇帝陛下霸气,皇后娘娘威武!

  “这是长公主。”

  一模一样的三张小脸,两位公主,一位皇子。

  公主为长,皇子最幼。

  比出生时间,公主居长。

  比个头,公主更大。

  比嗓子,公主更响。

  好在姐弟一样健康,吃过第一顿饭,咂咂玫瑰瓣似的小嘴,很快沉入梦乡。

  王太皇太后,张太后,吴太妃,一人抱一个,笑得合不拢嘴,喜欢得不想撒手。

  坐在内殿许久,方才想起,该给天子送信。

  “哀家怎么忘了,快去皇庄,请圣驾回宫!”

  中官领命,退出内殿,一路飞跑。

  好在天子在新置皇庄,位于皇城郊外,飞马疾驰,半个时辰能到。换做通州附近,来回至少要两日。

  中官离开后,夏皇后醒来一次,看过孩子,用过一碗热汤,经太医诊脉,确定一切安好,又睡了过去。

  抱着孙子孙女,两宫舍不得放手。

  皇子和公主的奶娘在一边着急,到底不敢和太后抢。

  稳婆医女指点宫人清理内殿,移走旧屏,关好槅窗,避免殿中进风。

  诸事安排妥当,回身见到奶娘表情,难免生出同情,心有戚戚焉。

  遇上这样的天子一家,除了认命,还能如何?

  飞跑进坤宁宫,朱厚照满脸兴奋。

  “朕的长公主在哪里?”

  中官宫人匆忙上前,依太后懿旨,拦住圣驾,请皇帝陛下到偏殿换身衣服。

  “陛下,三位殿下禁不得风,万不能受凉。”

  在皇庄翻地,紧接着一路策马,龙袍上都是泥点,如何能抱孩子?

  朱厚照心急,也知新生儿脆弱,到底听进劝说,换衣洗漱,焐热双手,才走进内殿。

  彼时,皇子公主好梦正酣。

  榻前重立屏风,按规矩,皇后做月子期间,帝后不得相见。什么诞下皇子,夫妻携手泪眼,都是传说中的神话。

  太后可以无视宫规,偶尔为之。天子万万不行。

  记录到起居注中,被史书引用,就是一生的“污点”。

  “陛下。”

  朱厚照走进内殿,宫人中官跪地行礼。

  两宫终于将娃娃交给奶娘,却是不错眼的看着,恨不能直接抱回仁寿宫和清宁宫去养。

  令众人起身,朱厚照向两宫见礼,看着三个娃娃,搓搓巴掌,道:“哪个是公主?”

  得知有两个,登时喜上眉梢,笑得嘴角咧到耳根。

  至于小皇子,直接被亲爹无视。

  经张太后提醒,勉强扫两眼,点点头,一腔热情又倾注到女儿身上。

  “朕的长公主,真漂亮!福儿真会生!”

  继张太后和夏皇后,皇帝陛下也开始不着调。

  宫人中官垂首,不停告诉自己,习惯就好。

  身为大明宫人,自当临危不乱,遇事坦然,见多识广,见怪不怪……默念到最后,脑袋换成一团浆糊,全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朱厚照抱着连个公主,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有目共睹。

  对儿子的忽视,同样显而易见。

  高兴之下,竟要给女儿赐封号,不是太皇太后拦着,封地都能当场划出。换成儿子,等钦天监算过再说。反正有祖宗规矩,起名不愁。

  有这样一个偏心眼的亲爹,小皇子的童年,注定惨白如纸。能够茁壮成长,扛起大明江山,继续中兴之治的辉煌,当真是不容易。

  或许,正因为亲爹偏心,度过惨淡童年,积下一肚子怨气,才会一朝爆发,向海外喷火。

  无辜被牵累,成为出气筒的番邦国王,贵族领主,被揍趴在地,仰望星空,泪水长流,想破脑袋都不会明白,自己落得这个下场,不过是熊爹偏心,熊孩子气不顺而已。

  正德二年,三月丙寅,中宫大喜,诞皇长女,皇次女,皇长子。

  天子临朝,群臣上疏奏请天子,此乃国朝大喜,当降敕谕,万民同庆。

  “瑞气祥云,玉燕投怀。麟趾呈祥,儿女成行。实为吉隆之喜。”

  潜台词,陛下,您看,自圣祖高皇帝立国,从未有此大喜。纵然是儿女双全的徐皇后,也是先有儿,后有女。

  陛下威武雄壮,既有弄璋之庆,又有弄瓦之喜,堪谓双喜临门。

  逢此祥瑞之时,大事之事,是否当有所表示?

  大赦天下不敢想,先时发落之人,可否罪减一等?恢复圣祖高皇帝之法,能否再想一想?

  俯视群臣,朱厚照既没点头也没摇头,直到退朝,都没有明确表态。

  群臣心焦,很想说一句:陛下,您答应还是不答应,至少给个准话?

  至群臣散去,三位阁老都没出言。

  刘健蹙眉,显然忧心不减。谢迁想出声,却被谢丕请走。

  李东阳轮值文渊阁,翻开案上公文,许久没有落笔。最终叹息一声,忽生出告老还乡的念头。

  翌日,天子临朝,当着群臣宣布,以宫中大喜,减蓟州几地冬税,免除江南水患州县夏粮。

  北疆边镇,指挥以下俱赏银布,赐有功边民肉食胡椒。南疆卫所,卫军赏银绢铜钱,土官赏绢布宝钞。

  “许辽东开三地互市,江浙广东设市舶司,与番邦市货。来贡使臣,得朝廷许可,持牌至市中买卖。”

  这还不算完,朱厚照大手一挥,又开始赏赐皇亲宗室。

  “封皇亲都督同知夏儒为庆阳伯,岁给禄米千石。升皇亲夏助为锦衣卫佥事,夏臣为锦衣卫千户,俱世袭。”

  “赐晋王银二十两,丝绸百匹,宝钞万贯。以支粮备边之故。”

  “赐安化王丝绸十匹,宝钞千贯。”

  “增楚府镇国将军禄米十石、鲁府富国将军禄米……”

  夏氏外戚,各地藩王,王府世子,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乃至镇国中尉都赏赐一遍。或赐金银丝绸,或赏绢布铜钱,或增几石禄米,最低也有百贯宝钞。

  偏偏有一人被落下。

  宁王!

  旨意宣读完毕,两班文武齐齐屏息。

  无人再想高皇帝之法,包括阁老尚书在内,脑子转着同样的念头,天子此举,究竟是疏漏,还是刻意?

  蓟州,镇虏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3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8/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