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311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兀良哈首领进京时,几艘木船在松门卫靠岸。

  船上之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均着明人服饰,说一口汉话。领头之人言是朝贡使节,有上国赏赐木牌为证。

  卫所指挥得报,令人取来木牌文书,木牌确是朝廷所赐,上有正德元年字样。文书则十分古老,盖正统年间印,上载番邦之名,琉球。

  与此同时,镇虏营中,杨瓒得朝廷诏令,安排专人照看玉米,打点行囊,准备还京。

  收拾文书时,忽听长随来报,有人请见。

  “来者何人?”

  “回佥宪,是个二十许的书生。未有拜帖,只递上一块腰牌,言是佥宪故人,姓闫。”

  闫?

  接过腰牌,见上刻安化王府,杨瓒骤然瞳孔紧缩。

  

  第一百五十五章 密信

  

  闫璟有备而来。

  怀揣安化王意图谋反的证据,递交朝廷,举发藩王罪证,堪谓大功。

  先帝下旨,三年不用,今已两年。如事情顺利,明年会试之后,朝廷选官,定有他一席之地。

  投奔宁夏,本欲遵循父志,助安化王成事,以从龙之功,洗血前辱。

  未料想,安化王志大才疏,燕雀浅薄,偏立鸿鹄之志。

  因勾连江浙海匪,市货走私,安化王府右长史奉敕进京,即被捉拿下狱,至今生死不明。

  这个关头,身为其主,本当安抚家眷,以示德行,借以收揽人心。

  闫璟为安化王出策,将右长史之子接进府中,改名换姓,陪世子读书。即便朝廷追究,右长史家人被拿,大可以他人顶替。

  如此一来,右长史一家遭逢大难,也不会生出怨恨,反会对王府感恩戴德。长史司上下亦会明白,安化王不弃臣属,是可效忠托付之人。

  结果却是,计策不被采纳,出计人更被斥责一顿。

  回想当日,闫璟仍气愤难平。

  “护其家人,保其幼子?简直荒谬,休要害本王!”

  当日,承运殿中不只闫璟,王府左长史,审理,伴读均在。听闻此言,众人的脸色都很难看。

  强忍郁愤退出殿门,闫璟心下清楚,安化王府人心已散,大事难成。不出三年,安化王定当被朝廷问罪。

  如此险境,实非久留之地。

  思量出路时,京城传报喜讯,天子喜得两女一子,赏赐藩王宗室,安化王亦在其列。

  闫璟留心打探赏格,心中又是咯噔一下,预感更加不妙。

  相比一个铜板都没有的宁王,安化王还算“安全”。但比对临近的晋王,这点赏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再看楚王府和鲁王府几位公主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乃至镇国中尉,闫璟双手发抖,冒出一身冷汗。

  王府之内,非只他看出异样。

  奇怪的是,无一人提醒安化王早做防备。更无人劝其同宁王断绝往来,仿效晋王向朝廷服软,摆正态度,誓言为国朝守疆。

  根源很好找。

  右长史一家,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面前。

  忠心为王爷办事,未必能得好。舍去性命,家人也不可保。与其如此,不如另寻出路。

  船将沉,不想法保存自身,等着一起丢命?

  自己死,只当是眼瞎耳聋,未能识得明主。

  家人何辜!

  心念生出,便如草生沃土,逐日疯长,盘踞整个脑海。

  闫璟明白,必须加快动作。

  王府左长史与大同府推官有旧,早暗遣家人同对方联络。王府纪善,教授,良医同样四下活动,各寻关系,希望能保全一家老小。

  闫桓已死,朝中关系再不可用。

  闫璟入宁夏时日,为躲避朝廷耳目,少有外出走动,遑论同边镇文武结交。

  如今,身在蓟州的杨瓒,竟是他唯一能仰赖的“关系”,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父死之仇,终生不忘。

  然而,如不能保全性命,何言报仇雪恨。

  离开宁夏之前,闫璟避开王府护卫,借出入承运殿之机,潜入右廊书房。小心搜寻暗阁,果然找到几封密信,有宁夏文武,亦有远近宗室藩王。

  时间紧迫,来不及仔细挑选,干脆连同木盒抱在怀中。

  将暗阁恢复原样,小心查看廊下,确定王府护卫刚刚经过,立即推开房门,急步跑回厢房。

  半个时辰后,闫璟借口出府会友,向典宝领取腰牌。

  “城中会友?”

  王府典宝皱眉,目光中带着怀疑。

  府内人心不稳,长史司属官频繁外出,借口五花八门,真实目的为何,彼此心知肚明。唯有王府之主被蒙在鼓里。

  不知该言可怜,还是自作自受。

  闫璟虽得重用,却无官身,勉强算是幕僚。长史都在谋求生路,一介书生,想离开王府另投他门,无可指摘。

  典宝没有阻拦,直接取来腰牌。闻闫璟要用马车,犹豫片刻,也答应下来。

  前路未卜,此人既能离府,必有靠山。与其卡着不放,与其交恶,不妨结个善缘。

  典宝意外干脆,闫璟出府的计划,比预期更加顺利。

  接过腰牌,套好马车,离开王府百米,即以半吊铜钱打发车夫,由家人挥鞭驾车,直奔城门。

  手持王府腰牌,城门卫自不敢阻拦。

  闫璟绷紧神经,抱紧木盒。为免怀疑,行李都未敢多带。直到离开城门,奔出十余里,仍不敢放松。催促家人策马,扬鞭飞驰晋地。

  路途之上,担忧追兵赶至,不敢留宿客栈,只寻村屯农家,假言寻亲,以铜钱换取衣食,借宿一夜。

  翌日,天未明,又继续赶路。

  待到晋地,知晓安化王府护卫不敢轻入,方才放松些许。

  换上儒衫,进入太原城,寻到一家中等客栈,沐浴用饭,总算睡了个好觉。

  原本,闫璟可持盒中密信,直接投靠晋王。进入太原城,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未料想,翻看信件时,竟翻出两封晋王亲笔。盖有晋王私印,写于弘治十八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朝廷不满,对孝宗怀怨,对少年天子难服,隐有举“贤能”取代之意。

  这样的信,落到世人眼中,唯四字可以形容:大逆不道。

  哪怕送粮送羊,开私库支援边储,也会被夺爵,贬为庶人,甚至终身囚困。

  晋王府重要,不代表“晋王”一样重要。

  晋庄王长寿,儿孙着实不少。更活过儿子孙子,王位交给曾孙。

  朱知烊是庶子袭封,长辈叔伯,堂兄堂弟,四个巴掌都数不过来。这些人貌似安于现状,焉知不会盯着王府爵位,希望能取而代之。

  看过盒中书信,闫璟十分清楚,投靠晋王的路,完全被堵死。

  即便烧毁信件,对方也不会放心。

  说句不好听的,死人才最能保密。

  闫璟只是三甲进士,生父获罪戍北,朝中关系全无。本就是私逃宁夏,无声无息死在晋地,谁又能知晓?纵然知晓,岂会冒着得罪晋王的风险,全力追查?

  想了整夜,闫璟终于明白,摆在他的面前的,唯有一条路。

  蓟州,镇虏营,杨瓒。

  一笑泯恩仇?

  盯着烛火,闫璟冷笑。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借其起身,当是先讨还些利息。

  隔日,闫璟早早起身,同家人至太原东市,新购马匹,重换车厢,扫去一切宁夏王府标志和线索,用过饭食,再度启程。

  马车离开半日,宁夏王的追兵方至太原。行动不秘,被守卫发现,逮入王府。

  晋王闻讯,立即着人审问。

  得知闫璟携密信潜逃,其中即有早年书信,当场惊出一头冷汗。

  “该死!”

  负着双手,晋王在殿中踱步。

  猜不透闫璟会逃向哪里,只能派人至客栈打探,寻到东市。

  因不能大张旗鼓,速度自然拖慢。

  等查明闫璟去向,派人追拿,前者早换过两辆马车,飞驰延庆州。

  属官一路追到大同边界,失去闫璟踪迹,恐引来朝廷注意,不敢继续再追,只能调头回报,人追丢了。

  “丢了?”

  “依属下推测,其人怕已过延庆,前往蓟州。”

  蓟州?

  闻听此言,晋王犹如五雷轰顶,站不稳,后退两步,倒在椅上。

  “王爷?”

  属官担忧不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3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