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朱厚照先是微愣,旋即蹙眉,隐约有几分明悟。

  杨瓒再接再厉,继续道:“今鞑靼势弱,瓦剌兀良哈联合出兵,草原生乱,局势打破。朝中上请陛下安抚,亦是老成之谋。不若顺势而为。”

  “如何顺势?”

  “回陛下,鞑靼诸部为小王子强权收揽,定心存不服。今随阿尔秃厮生叛,多各揣心思,如散沙一盘。独伯颜部及其附庸,凝聚力仍在。臣请陛下下旨,封其附庸部首领为额勒,并赐草场。”

  念头闪过,琢磨出杨瓒的用意,朱厚照嘴巴张大。

  “臣闻可延汗儿子不少,孙子更多。如朝廷下旨,许其为首领,可每年朝贡,纵有人能够识破,亦有人会动心。”

  财帛动人心,权利更甚!

  “至于瓦剌,臣听闻,其首领年迈,长子次子接连战死,仅余不足弱冠的幼子,切体质孱弱,轻易不能服众。而首领的几个兄弟,却是能征善战,均为壮年。”

  说到这里,杨瓒忽然停住。

  接下来的话,不用多言,朱厚照自己就能想明白。

  自幼跟在弘治帝身边,接受帝王教育,通读史书,见多尔虞我诈,如何让瓦剌乱起来,当是得心应手。

  朱厚照身为独苗,没有亲兄弟,堂亲并无野心,尚有藩王预备造反。

  可延汗的儿孙,瓦剌首领的兄弟,岂会甘心屈居人下。

  草原部落的汗位更迭,向来不缺杀戮。

  手段用得好,无需明朝派兵,草原的战斗自将升级。

  此消彼长,明朝边境,至少将得三十年太平。

  更妙的是,此举能堵住朝臣的嘴。

  请朕安抚,朕照做!

  只不过,安抚的是谁,用什么方式,都是朕说得算。

  “善,大善!”

  杨瓒的提点,给朱厚照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名义上,草原诸部都向明朝“称臣”。

  自太宗朝后,这个“称臣”已成鸡肋。不过是各部要钱请赏的借口。

  然而,换一种眼光,另选一种方式,鸡肋也能砸出骨髓。

  朱厚照盯着舆图,视线从瓦剌转向鞑靼,再到兀良哈,乃至女直各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杨瓒立在一旁,没有出声打扰。

  历史常偶然同必然掺杂。

  找对施力点,轻轻一推,貌似不可撼动的墙垣,也会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崩倒坍塌。

  杨瓒此计,技术含量并不大。不客气点说,完全是摆在桌面的明谋。

  偏偏准头极好,直中对手七寸。

  知道是陷阱,是圈套,是深坑,仍会前赴后继,冒着崴脚断腿的风险,闭着眼睛往里跳。

  对此,杨御史唯有摊开双手,无奈表示,权势动人,实非小生之过。

  正德二年,十一月癸卯

  天子下旨,敕封瓦剌鞑靼诸部首领。并遣行人司行人往草原,宣示上恩。

  此时,距鞑靼遣使不过两月。

  待使者抵达草原,宣读旨意,伯颜小王子握紧拳头,扫视帐中,看到众人表情,心沉到谷底。

  不只附庸部落首领,几个儿子都明显动心!

  小王子后悔。

  往日的雄心,此刻都变成带着弯钩的长针,一下下扎在心上。

  血肉模糊,痛入骨髓。

  知道明朝皇帝耍阴谋,玩手段,偏偏上下为难,进退无措。

  当真是憋屈,憋屈到想要吐血。

  如果可以,小王子会欣然拔出弯刀,将来使砍成肉泥。

  问题是,不能砍,更要防着别人砍!

  气归气,终没到昏头地步。

  可延汗清楚知道,一旦使者殒命,无论是不是自己下手,必招来明朝报复。

  大军麾师,整个部落都将灭亡。

  忍住怒气,客气送走来使,可延汗坐在帐中,一夜未睡。

  熬得双眼通红,终于下定决心,拔营,西迁!

  此处不是善地,年轻的皇帝,比他老子,甚至老子的老子,都更难对付。

  与其坐在这里,眼睁睁看着部落分崩离析,被仇家捡便宜,不如趁着人心还在,踏汉时匈奴步伐,迁往西方之地。

  金帐汗国、白帐汗国都成为历史,鞑靼骑兵的荣耀仍在。

  心眼玩不过明朝,干脆去揍欧罗巴白夷。

  可延汗下达命令,态度极其强硬。

  蠢蠢欲动的部落首领,慑于威严,没能当面反抗。

  有聪明的,撺掇可延汗的几个儿子,反正要走,这一去,几十年内不会再往明朝。不如趁机再打一回谷草。

  众人意见一致,可延汗终被说动。

  同明朝的关系,已然不能“修复”,西迁路上,总要备妥“盘缠”。

  不如破罐子破摔,最后抢一把!

  决心既下,伯颜部当即拆卸帐篷,聚拢牛羊,吹响号角。

  “留一半勇士保护部落,余下随我来!”

  伯颜小王子亲自领兵,目标是大同太原交界处的老营堡。

  “嗷——”

  鞑靼骑兵发出狼啸,马蹄滚滚,直向关所冲去。

  因防备不及,关碍地堡年久失修,边军未能挡住骑兵,关口很快被冲破。

  堆积在此处的谷粮布匹,大半被抢走,余下尽被焚烧。

  边军拼死阻挡,掩护边民百姓撤走。

  至河边洗衣的二十余名仆妇,逃跑不及,被鞑靼骑兵抓上马背,当场掳走。

  多数仆妇惊吓哭叫,拼死跌落马下,殒命途中。

  纵然是死,也要死在家国!

  唯有三四人不声不响,即便腰腹生疼,也不敢哭叫,似已经认命。其中,便有逃出晋王府,被巡检视为流民抓捕,充入军堡的刘良女。

  得手之后,鞑靼骑兵不敢停留,同留守牧民汇合,急速西行。

  刘良女两度“易手”,从骑士马背,改同帐篷绑在一处。

  中途,队伍休息,刘良女缩在羊圈角落,小心打量着走过的鞑靼人。

  听不懂对方语言,仅能从衣着辨认。

  很快,目光锁定一名身材壮硕,地位明显不同的男子。

  垂下眼,刘良女咬着嘴唇。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犹豫?

  没有户籍,沦为仆妇,被鞑靼掳走,情况不可能更糟。

  不想死,想要活下去,唯有一个选择……

  闭上双眼,再睁开,刘良女迅速沾湿衣袖,擦去脸上灰泥。

  见男子走过,距离不到五步,故意打翻水碗,动静引来牧民。在鞭子落下前,拼命向前扑倒,跪在男子脚下,抬起头。

  水眸盈盈,面色憔悴,仍是丽色难掩,楚楚动人。

  “大人,求怜惜小女子……”

  嘴唇干裂,声音却如黄莺。

  当下,男子喉结滚动,眼中燃起两团暗火。

  刘良女更加大胆,试着抚上男子长靴,颈项微扬,愈发显得酥胸饱满,纤纤细腰不盈一握。

  被她“求助”的男子,是附庸部落首领。

  借此人,刘良女顺利从羊圈脱身。因柔媚善舞,被献给可延汗,很快获得宠爱,几乎要压过地位最高的可敦。

  在鞑靼西迁,劫掠欧罗巴的过程中,使用心计,几次挑动部落仇杀,接连成为三位可汗之妻。更为继任者出谋划策,压服反对声音,灭亡数个小国。

  她在世时,鞑靼在欧罗巴的势力,能与阿提拉时代的匈奴匹敌。

  后因行事过于狠毒,被侍女以带毒匕首刺杀,重伤不愈,香消玉殒。

  三十三载,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粒微尘。

  人生虽短,却在鞑靼和欧罗巴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在后世学者眼中,她的身世和生平都极其神秘。

  从仅存的文献中,可以推断出,这位艳名极盛,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海伦”的鞑靼可敦,出身明朝,在正德二年被鞑靼骑兵掳掠,随之西迁。

  至于其他,则化作细碎流沙,沉入岁月长河,为流水侵蚀,土石掩埋,成为永久谜团。

  正德二年,十一月己酉,冬至节

  天子停朝一日,诣奉先殿,奉慈殿,敬奉祖先。后至仁寿宫,清宁宫行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