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帝师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来自远方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68 KB   上传时间:2015-12-14 13:22:50

  程文瞥一眼王忠,道:“尚在襁褓之中!”

  李淳哑然,不知该作何反应。

  王忠故作镇定,昂着头,单臂负在身后,似在表示:我实为好意,尔等不领情,日后必当后悔。

  杨瓒失笑,这还是个妹控?

  如此一番戏谑,四人关系更近。

  一路返回福来楼,掌柜亲自在门前恭迎,包子似的圆脸笑出十八道褶子,当真是见牙不见眼。

  “四位老爷,快请上楼!”

  闻听客栈里出了四位贡士老爷,掌柜立即坐不住了。令伙计吩咐厨下,鱼肉菜蔬均要备妥,更打来好酒,只等杨瓒四人回来。

  “今日文曲星高照,小店也是蓬荜生辉,与有荣焉!”

  掌柜一边笑,一边引四人入座。

  “小老儿特备下一桌酒席,还请四位老爷赏脸。”

  杨瓒落后半步,并不出头。

  王忠隐为四人之首,开口道:“店家好意,我等心领。然酒水不能白用。”

  唤书童取出一方银角,沉甸甸入手,足有五两。

  能在客栈上房安置两月,三人俱和杨瓒一样,不差钱。

  其中,王忠家中更有良田千顷,茶园两座。同族有迁居宁波府的海商,与本宗从未断了联系。得族内看好,王贡士向来不愁靡费,称得上“土豪”二字。

  话至此,掌柜自得接下银角。

  见他迟迟不愿走,似有话要说,杨瓒心下微动,隐约察觉其意,却不急着开口。李淳几番试探,王、程两人一直在暗中观察,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在官场立足,需拓展人脉不假,然也要了解“人脉”的性格。一时不察,被坑到南半球也不是不可能。

  与其将来懊恼,不如今时防范。

  杨瓒始终坚信四自字:防末来非。

  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纵有千般阻碍,也终可顺遂。

  果然,李淳也注意到了掌柜的神态,思量片刻,出言道:“吾观店中挂有前科先进诗文,店家必是好文之人。若不嫌弃,我等愿赋诗提字,以飨老翁。”

  “如此甚好!多谢四位老爷!”

  掌柜大喜,欲要行礼。

  四人见他须发花白,不敢全受。后掌柜唤出长孙,与四人作揖,杨瓒等方才坐下,领了全礼。

  酒菜送上,杨瓒亲自执壶,为三人斟酒。

  四人兴致大起,均不需书童伺候,令店家另上饭菜,由他们去用。

  “李兄善体人情,在外必造福一方百姓,在朝亦能大展拳脚。”

  “杨贤弟所言甚是。”

  “李兄当为我辈界楷模。”

  酒过三巡,四人均已放开。王忠心情最好,李、程也不遑多让。三人欲行酒令,杨瓒不擅此道,连续三杯酒下喉,脸颊染上晕红。

  “三位兄长见谅,小弟实是不胜酒力。”

  李淳知其昨日大醉,不好再劝,转道:“既如此,贤弟不妨先与店家题诗一首,容我等一观。”

  杨瓒连连摆手,道:“小弟不擅诗文,怎敢班门弄斧。还请三位兄长执笔,小弟一旁磨墨,最后留个名字。他日有人问起,也好有个拿得出手的谈资,不致被叫个‘拙人’。”

  李淳目瞪口呆,王忠笑得前俯后仰,程文一口酒喷出,半晌说不出话来。

  杨瓒只得以袖掩面。

  他非是故意藏拙,实是不会做诗。拿别人的诗词来用?更加做不出来。

  不想,三人偏以为他是谦虚,拉住不放,硬要他做。店中用饭的客人看得热闹,随之应和。唯有靠坐角落的几名举子脸色阴沉,握紧竹筷,手背暴出青筋。

  “不过三甲之流,竟如此狂妄!”

  “黄口小儿,不知天高地厚!”

  “如此无能之人,怎配东华门唱名!”

  几人均未压低声音,李淳等当即止住笑容,循声望去,旋即嗤笑。

  “我当是谁,原来是足下。”程文冷哼一声。

  “是我如何?”

  一名蓝衫举子拍桌而起,脸色通红,分明已有了醉意。

  “王炳?”

  王忠皱眉,认出是搭伴进京的同乡,心道不好,忙对程文道:“此人乃我同县举子,县试乡试均名列前茅,此番落榜,定是不甘。其自视甚高,为人最是狭隘,莫要同他多做争执。”

  言辞虽不过分,含义却相当不客气。就差指着王炳的鼻子,告知同坐三人:这是个眼高手低,心眼不比针尖大的小人,随他去耍猴戏,我等只当看个热闹,不要理他。

  杨瓒等意会,正要揭过,忽听王炳一旁的举子怒声道:“来日方长,汝等莫要张狂!”

  闻得此言,杨瓒尚未如何,李淳程文登时大怒。

  “汝”之一字,于唐宋时可有骂人的含义。

  所谓读书人杀人不见血,骂人不带脏字,盖莫如是。

  几人春闱得中,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被人当面辱骂,如何能善罢甘休?

  “你……”

  程文就要拍案,李淳、王忠也是怒目。杨瓒连忙起身,一把拉住程文,这事有些蹊跷,不可莽撞,稍安勿躁。

  斗文不错,斗气亦可,斗殴的名声传出去,着实不好听。

  即使大明的文臣向有此风气,不以朝堂武斗为忤,四人毕竟还没做官,连进士都还不是,实在没有做个斗士的本钱。

  “怎么?”见四人仅是怒目而视,没有过激举动,王炳等人更形得意,高声道,“黄口小儿,不学无术,凭运气得中,兀自不觉羞耻,反沾沾自喜,觍为读书人!”

  怎么着?

  杨瓒目光一厉,这竟是冲他来的?

  

  第四章 挖坑

  

  “无话可说了?”

  王炳等气焰高涨,面容得意。更有一名举子扬声道:“乡试末流,如何能跻身春闱百名?此间必有缘故!”

  这句话打击面实在太大,已然超出“界定”范围,话题扯偏,与王炳所言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后者只针对杨瓒,此人却几乎将今科贡士一网打尽。

  非但杨瓒四人咬牙切齿,领头发难的举子亦是皱眉。

  缘故?什么缘故?

  秋闱高中,春闱亦可落第。乡试在后,谁言会试不能一鸣惊人?

  深究起来,今科贡士,多数都有“嫌疑”,都会牵扯在内。

  事情闹大,恐又是一场“舞弊案”!

  每逢科考,舞弊都是悬在考官和学子项上的一把利刃。尤其春闱,稍有不慎,引得流言四起,必锋锐加身,血溅三尺,局面再无法挽回。

  本朝早有先例。

  弘治十二年,己未科舞弊案前,倒下的不只唐寅,更有曾为东宫讲学,时任礼部右侍郎的程克勤。

  该人只为将杨瓒彻底踩死,却未想过,不经大脑,无事生非,将为自己招来大祸。

  此地不是保安州,更不是涿鹿县!

  京师重地,刑部衙门,顺天府,锦衣卫,东厂,哪处不是睁大眼睛,盯着这些春闱的举子?被前两者关注,尚有喊冤的余地。遇上锦衣卫和东厂,不死也要脱层皮!

  牵涉到科场舞弊,深为帝王所恶。若遣官员详查,没吃鱼也会染上一身腥。

  程文脾气最为强硬,猛的拍案,指着出言的举子喝道:“口出此等恶言,可有真凭实据?若无实据,便是心怀叵测,污蔑今科同榜,狠毒已极!我便拼得这身功名,也要与尔同上贡院,道明是非,同敲登文鼓,争一个清楚明白!”

  李淳、王忠同是满脸毅色,昂身而立,怒视王炳等人,大有对方不给出个满意的答复,必将事情闹大。

  杨瓒同三人交好,更是同榜。

  若是杨瓒的成绩有猫腻,三人岂能独善其身?

  事情传出去,捕风捉影者必不在少数。纵是一身清白,入朝为官后,也多会为上峰不喜,升迁困难。

  三年后又是春闱,既有先科,又有后进,哪里还有自己出头之日?

  杨瓒本想出言,却为三人拦在身后,一副保护姿态。

  书童杨土趁机凑过来,低声道:“四郎,最先说话的我不认识,他身边的那人我识得。”

  “你认识?”

  “是闫家人。”

  闫家?

  杨瓒微顿,问道:“你可看准了?”

  “绝不会有错。”书童道,“进京之前,我得爹娘吩咐,特地记过,那是闫家大郎,亦是今科考生。”

  杨瓒不语,扫过半隐在王炳身后的闫家大郎,眉头微皱。

  说起闫家和杨家,实属结亲不成反为仇的典例。

  成化年间,杨家同闫家交好,发迹之后,依祖辈约定,杨氏族长嫁女入闫氏,以辈分来算,恰是杨瓒的伯祖母。

  涿鹿县大姓结亲,本为一桩美谈,县中典史亲来道贺,两家同摆出三日流水席,喜闹非凡。

  谁料想,回门之日,杨氏女是哭着回家,只求不要再回闫家,宁愿上山做姑子去。

  杨氏族长大怒,见女婿未一同前来,更是怒上加怒。逼问随嫁的仆妇家人,方才得知,新婚之日,闫家子大醉不醒,留新媳独宿。此尚可揭过,其后宅竟藏有身怀六甲的妇人!新婚隔日便登堂入室,当着新妇的面出言相讥!

  富养之女,怎堪如此羞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帝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