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第一权臣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钟晓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77 KB   上传时间:2015-12-17 18:25:47

  殊不知,李长治宠幸赵金燕,亦与她的出身有关。李长治自小便一直被高家压着,他身为天子,举国天下却惟知有高家,不知有李皇,他心中如何能平?为压制高家的权势,他便开始有心扶持赵家的势力,以改变高家专政的局面,两方势力相制衡,他才能掌控。

  高嫱道:“许后为你诞下皇长子,为天家开枝散叶,此等功劳,你尚未曾嘉奖许家,却在国宴上让赵妃之父居于尚书令之前,皇帝,你这心偏得厉害了吧?”许后李长治诞下的皇长子李骜如今已有六岁了,只是这六年来李长治始终冷落许后,因此许后并未有新的子嗣。

  李长治道:“前年赵贵妃亦为孩儿诞下龙子……”

  高嫱高声打断道:“正因如此,你才更应该重许家才是。许后为你生的是皇长子,又是嫡子,是未来的皇帝,你尚未立储,国宴上还要将平阳郡公的位置放在许尚书之前,天下人岂不是会对将来的储位产生疑惑?另外,皇长子已经六岁了,国宴之后,就该开始着手办立储之事了,早日将骜儿立为太子才是。”

  李长治一惊,道:“骜儿只有六岁,未免太早了。”

  高嫱道:“早?那你要等到什么时候,难不成,等到日后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闹得头破血流,成为天下笑柄之时才立储吗!你身为天子,通读史书,身担国之重任,合该比哀家更明白道理才是!”

  李长治隐忍道:“若如此,唯恐得罪了平阳郡公,他手中握有重兵……”

  高嫱勃然大怒,拍桌呵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许后为李家诞下的是皇长子,于制于理都该立为皇储,他赵家难道为了赵金燕之子,还打算造反不成?!”

  李长治忙道:“母后息怒,是孩儿说错了话。”

  高嫱骂道:“哀家看你是让狐媚子用猪油蒙了心!去,把礼部的人给哀家叫来,国宴的位置还按原先的排!赵金燕若敢有异议,便是失德,哀家看她这贵妃也不用当了!”

  二十五岁的天子让太后骂了个狗血淋头,只得将名单收起,悻悻道:“孩儿听母后的,位置改回去便是了,母后息怒,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高嫱道:“你还不去,还有什么事?”

  李长治小心翼翼道:“母后……孩儿想,趁着此次平阳郡公入京,正好赵贵妃又给孩儿生了皇子,国宴之后,便擢升平阳郡公的官爵……封他为国公……”

  “你!”高嫱瞪大了眼睛,又要拍桌子。封为国公,那赵金燕之父岂不是就和她高太后的亲哥哥安国公平起平坐了?!

  李长治忙道:“母后,孩儿此举,也是为了安抚人心啊。毕竟赵贵妃诞下皇子,其功可嘉,若是不加封赏,孩儿唯恐平阳郡公心中不忿。他为孩儿守卫重镇,若他怠慢了,盗寇匪徒四起作乱,岂不伤了国运。孩儿封赏他,他或尽心为孩儿守卫疆土,此乃百姓之福啊。”

  两人僵持片刻,高嫱冷冰冰道:“此事再议,你先让礼部改了名单,你的建议,哀家会与众大臣商量的。”

  李长治无奈,只得毕恭毕敬地行礼后退出了仙居殿。

  李长治一走,高嫱立刻着人将安国公高元照召进宫内,与他共商对策。

  高嫱将方才诸事说与高元照,高元照听后连连摇头:“他这是有心要分我们高家的权势了。”

  高嫱咬牙道:“哀家一心栽培他,为了让他登上皇位,哀家吃了多少苦头,手里积了多少罪孽!如今他翅膀硬了,让一两个狐媚子吹吹枕边风,竟就想我们高家撇下。他也不想想,哀家是他的亲娘,你是他的亲舅舅,这天底下,对他而言难道还有比我们更亲的人?那些女人,不过图他的权势罢了,一旦真让赵家上位,他必叫那群豺狼虎豹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高元照道:“是啊,那赵贵妃不过是个贵妃,竟打起了皇储的主意,可恨皇上已被她魇住了。真让赵家得了权势,岂不是第一个对付我们高家?这后宫之中,哪里还有妹妹你的立身之所?”

  高嫱在后宫多年,见过多少人情冷暖,她心中十分明白,女子的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夫君和孩子只是个工具,真正能让她在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她的地位无可撼动的,是她背后娘家的势力。因此无论如何,她必须保住高家的权势。

  高嫱道:“我们必须想个法子,除掉赵金燕那个贱人。”

  高元照道:“只怕除了她,也不能将皇上的心抓回来。皇上究竟是因为宠幸赵贵妃,才如此提拔赵家;还是为了削弱我们高家,而提拔赵家?若是后者,只怕去了一个赵贵妃,还有王贵妃,李贵妃。”

  高嫱被戳中痛处,怒目圆瞪,咬牙切齿地将桌上的东西全都扫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高嫱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道:“咱们是该抓紧提拔一批高家新晋子弟了。”

  高元照道:“是,子辉他年已十八,今年就可让他出仕。”

  高嫱道:“我记得元青的孩子高展明也是个能办事的,前阵子他不是刚把他舅舅关进了大牢吗?”

  高元照一怔:“他啊……”不语。

  高嫱道:“总之此事你多放在心上。”

  高元照道:“是。”

  高嫱沉默片刻,又道:“元立的长孙女,如今也有四岁了吧,与李骜年纪相当,是咱们高家的孩子,出身倒也合适。”高元立是高嫱和高元照的亲兄弟,为同安候。

  高元照吃惊道:“骜儿才六岁,这么早便订下婚嫁,未免……”

  高嫱冷笑:“只是说说罢了,好歹还要等几年。若是皇上他果真让哀家伤透心……哀家好歹还有骜儿这个皇长孙。若是天子幼年继位,为稳定国势,早些立后,也是情理之中的。”

  高元照大惊。高嫱此话,便是有心要重立天子了!这可是谋逆之举啊!然而……若是当真走投无路,这也不失为一步保全高家的好棋,小皇子今年才六岁,无法当政,必然还要他们这些老臣辅政,太后继续垂帘听政,如此一来,高家的权势也就更加稳固了。

  高嫱疲惫地摆了摆手,道:“尚且未到那一步,若是麟儿能回心转意,便是最好不过。罢了,哀家疲了,你先回去吧。”

  

   第二十九章 天下大局

  

  学中的课停了,高展明得了空闲,便带着引鹤去京城闲逛,顺便看看他新开的几处生意。

  刘大办事很得力,与高展明商定好细节后,立刻把原先空闲出来的铺子改了改,就成了球馆。风华楼的女伎被安国公放出国公府,为感激高展明,便免费来他的新馆为他比赛蹴鞠。新馆开了已有三五天了,正赶上最近京城十分热闹,因此新馆红红火火,开张第一天慕名而来的客人就排了两条街。

  高展明来到球馆外,看见自家的新生意如此火爆,自然十分高兴。

  引鹤观察他神情,道:“爷,要不我们进去坐坐吧。”

  高展明道:“也好。”

  两人走进球馆,原本馆中已无位置,然引鹤悄悄给掌柜看了令牌,掌柜得知来的人是主家少爷,恰巧此时又有一对客人离开,掌柜便忙安排高展明与引鹤到楼上入座。

  这球馆是由酒楼改造的,搭制的有些像戏台子,蹴鞠队在一楼竞赛,一楼大堂熙熙攘攘围着的是买了赌票入场围观的百姓们,楼上则是雅座,租给有钱的公子爷们,既能看见底下的比赛,位置也更宽敞清净一些,还有酒水饮食提供。

  高展明带着引鹤进了雅间,刚坐定,抬头一看:巧了,对面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景若和苏瑅。

  李景若和苏瑅看见高展明,也十分吃惊,李景若率先扬了扬手里的酒杯,做了个敬酒的动作。

  高展明忙又站了起来,绕到李景若与苏瑅所在的包厢,与他二人行礼:“没想到竟在此地遇到李兄与苏翰林,当真是巧了。”

  李景若照旧十分热情地站起来向高展明回礼寒暄,苏瑅虽不比上次那般冷淡,却依旧不甚热情,客气地问了两声好。

  高展明道:“我原想给二位备一份见面礼,可惜两次见面都十分偶然匆忙,来不及准备,实在失礼。你们今日的花销便记在我的账上,我做东请二位。”

  苏瑅不冷不热地拒绝:“不必……”

  苏瑅的拒绝刚出口,李景若就压住了他的手。李景若往楼下瞟了眼,底下一支男人组成的蹴鞠队和女伎组成的蹴鞠队正在比赛,女伎的队伍正是风月楼的那些姑娘。李景若笑道:“这家球馆是这两日刚开张的,听说比赛的花样十分新鲜,我便约了苏大学士来此观看。我还是头一回见人把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比赛蹴鞠的,规则也改得复杂了。女子蹴鞠,胜在身形矫健,男子蹴鞠,胜在力量大,两相比较,可是真十分有趣。不知这球馆的主家是什么样的人,竟能想出这样有趣的主意,我倒真想见他一面。”

  高展明顿了顿,笑道:“二位千万不要和我客气,我是晚辈,合该由我请二位。”

  李景若道:“这番情形,又让我想起当日君亮兄弟请我们比试马毬时的情形了。改变规则,便能叫原本已趋平淡的游戏变得更有乐趣,这球馆的掌柜说不定也是受了李兄的启发?看来这经商也是门大学问。做人做事也是这样的道理,我来京城这一趟,可真是受益匪浅啊。”

  高展明笑道:“李兄谬赞。”

  这经商的事一般由掌柜打理,高展明虽是主家,但毕竟不是商贾,无端的也没必要往自己身上揽。李景若先将这球馆的主家夸得天花乱坠,他此刻再认,倒显得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三人寒暄了几句,高展明道:“苏翰林,我对你的诗文仰慕已久,改日若有机会,想请您看看我写的文章,若能得您指点一二,实乃我三生之幸。”

  苏瑅淡淡道:“一定。”

  高展明得此承诺,十分高兴,三人又说了几句客套话,高展明便回自己的雅座观赏蹴鞠去了。

  底下的比赛热火朝天,攥着赌票的客人们呐喊助威响声震天,楼上的雅座里却有几人的心思不在球上。

  李景若道:“苏兄,这高展明当真有趣。我听说这球馆原身是个酒楼改建的,那酒楼就是高家的产业,这新的球馆,八成就是高展明开的。”

  苏瑅斜睨了他一眼,道:“你好像对他很感兴趣。”

  李景若微微一笑,用手中的折扇挑起苏瑅的下巴,道:“凡是有本事的人,我都有兴趣,我对苏兄也很有兴趣啊,苏兄该不是吃醋了吧。”

  苏瑅因他的轻浮而恼怒,打开了他的扇子。然而他已清楚李景若的臭毛病,这人不过是嘴上油滑了些,其实他的城府很深,绝不是他所表露出来的那样寄情山水。

  苏瑅轻声道:“我说,你真的打算一辈子辅佐你弟弟?你没有入朝为官的打算?”

  李景若挑眉,笑得讳莫如深:“苏兄看人颇有一套,你以为呢?”

  与此同时,高展明也在偷偷观察着对面的两个人。

  引鹤道:“爷,您怎么不看球,却总是盯着苏翰林看?”

  高展明道:“我不是在看苏翰林。”

  引鹤奇道:“那爷是在看那位李公子?他长得确实英俊,比二爷都好看多了,嘿嘿,不过比爷您还差了点。”

  高展明乜斜了他一眼,翻了个白眼:“瞧你这点出息。”

  引鹤偷偷吐了吐舌头,道:“那位李公子倒也真是奇了,像他这样的王族子弟,奴才还是头一回看到。听说他连世子的资格都不要,却喜欢在外面游山玩水。”

  高展明道:“的确。古语云,君子不必士,不必不士,必士则忘其身,必不士则忘其君。他并非忘君之人,又怎会必不士。说他寄情山水……他看起来也不像是如此风雅之人。”

  引鹤摸了摸头脑,尴尬笑道:“爷说的好深奥,奴才都没大听懂。”

  另一边,李景若问苏瑅:“苏翰林,你对如今朝中的势力是如何看待的?”

  苏瑅眯了眯眼,不做声。

  李景若心知苏瑅的性子,自己若不开口,他是不会先吐露半字的。于是他挥开折扇掩住嘴,冷笑道:“要我说,我那皇帝哥哥也是个糊涂人。他今年二十五岁生辰,并非大寿,却特特将赵贵妃的亲爹请进京城来,看来是要给他升官了。前几年他还知晓忍着,这几年是越发忍不住了,一力提拔赵家,糊涂,实在是大大的糊涂。”

  这雅间原就是为有钱子弟预备的,地方宽敞,两边皆有格挡,兼之外头又吵闹,他所说的话,便是身边的苏瑅亦要凑近了才可听得略清,更不怕叫旁人听去。

  苏瑅的神情很淡定:“李公子说这话,可真是好大的胆子。”顿了顿,又道,“高厦倾颓,不过朝夕。”高厦,指的便是高家了。

  李景若轻哼一声,道:“苏兄,那可未必呐,依我看,他们的气数还有些年头。然而日照当空,转眼即落。原本鹿死谁手,还可未见,可皇帝如此心急,倒让这天下局势更分明了。怕只怕,逼急了,赔进去的就不止是……”日照的照指的便是赵贵妃的赵家了。李景若说到这里,犹豫片刻,竟将后面的话吞了回去苏瑅一惊:“襄城永王,不是亲赵的么?”

  “哦?”李景若气定神闲地笑道:“这棋,还有得下呢。可是苏兄,我从前和你说过的话,不是违心,也不是奉承,而是我真心所言——这天下的制度,早晚是要变的,就像这底下的球赛,旧的规矩疲乏了,新的规矩便应运而生。最优者,制定规则,次优者,顺应规则,末者,负隅顽抗,墨守成规。从前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由科举入士者便是顺应规则者,而那些豪门望族,便是末者。这治国治天下的重担,早晚是要交到你们这些举子手中的。”

  苏瑅默不作声,过了良久,举起酒盏,轻轻碰了碰李景若面前的杯子:“我敬你一杯。”

  那厢,引鹤对高展明悄声道:“不过爷,奴才还是劝您一句,别和那位李爷走得太近。虽说那位李爷不怎么搀和朝政上的事,不过奴才听学里其他几位爷的伴读说,好像襄城永王这些年和赵家有往来。爷为了避嫌,少和他打交道罢。”

  高展明微微蹙眉。这些天他参加了不少宴席,也见识了各方权贵,对朝上的局势比从前更加了然。皇帝这些年的确对赵家十分提拔,他有心借赵家势力压制高家之心已昭然若揭了。

  高展明对高家的情绪十分复杂。他实则并不怎么喜欢高家,况且高家的权势地位几乎全靠高太后和安国公撑着,这两人业已年迈,又能再撑多少年?若是高家祖坟上的青烟能再冒一会儿,高家兴许还能撑上十年二十年,若是运数不够,怕也就几年的功夫了。

  可是他如今的身份是高家子弟,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物极必反,高家如今权势极盛到了这个位置,若有朝一日他们要从天下大势中抽身而出,必然不是平平静静地离开,怕是会闹出一场血光之灾!他身为高家子弟,又怎能幸免?他要保全自己,就不能让高家惨败,可要撑起高家这个庞大的架子,一则是他未必有这个能耐,二则他亦不情愿。他或许还有一种保全自身的方法——那就是改变规则!

  高展明举起酒杯,遥遥地向对面的苏瑅和李景若敬了一杯酒。

  三人表情各异,相视而笑,纷纷干掉了自己杯中的酒。

  

   第三十章 文章

  

  高展明在外逛了一天,回到红梅苑,正准备进屋的时候,遇见了也刚从外面回来的高天文。

  高展明和高天文打了招呼,高天文道:“你今儿上午就出去了吧?”

  高展明道:“是啊。”

  高天文道:“中午的时候高亮来找你,恰好那时候我去餐堂用午膳,和他撞上了。我告诉他你一早上就出门去了,他说到你屋里等着你,我说你一时半刻定然回不来,他却执意要等。我用完午膳回来他才刚从你屋里出来。”

  高展明奇道:“是么。”

  自从李绾让高亮和他在下学之后还能一起到书房看书之后,高亮对他的态度突然来了一个从地下到天上的大转变,原先高亮没少跟着那群子弟们对他冷嘲热讽的,现如今对他却是一口一个“君亮兄弟”叫的亲热,仿佛高展明是他的亲哥哥一般。高展明倒也没怎么将他放在心上,毕竟这世上墙头草顺风倒的人太多太多,有人来巴结他,倒正说明他前阵子的努力见效了。

  高展明道:“李教授让我和他一起读书,大约他又有什么不懂之处请教我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第一权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