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贤妻难当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凔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75 KB   上传时间:2016-02-21 13:29:55

唐越眉头皱了下,模糊地说:“留在这里也好,反正明天就出发了,省得你来回跑。”

等他和太子昭成亲,肯定也是要住进来的,张淳这个人虽然有些二,但留在太子府肯定没问题。

张淳看到王鼎钧阴险的笑容就浑身发毛,“我不怕麻烦,真的,明天一定一大早就来,唐哥……你不会丢下我不管吧?”

唐越无语地看着他胆小的模样,真想说自己不认识他,好歹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鲜人类,怎么可以对着古人犯怂?

他无情地将张淳推给王鼎钧,“那就拜托王侍卫了,他年轻不懂事,还得你多教教。”

“您请放心,殿下叫属下教授他武艺,属下必然要十二分认真地完成。”

我可以求你不那么认真吗?张淳欲哭无泪。

唐越挥挥手,不带一片云彩的走了,留下张淳在这座有心理阴影的宅子里过着自娱自乐的生活。

王鼎钧也没有在第一天欺负他,用他的话说:“来日方长。”

唐越离开太子府后,便让车夫带他去乌太医的府上,他的药铺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坐诊,要聘请名医和药童,肯定是走太医署的关系最快。

乌太医是真正的杏林高手,至少在这个朝代来说是顶尖的,博大精深的中医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唐越现在急需这样的人才。

到了乌太医的府外,唐越让人递了帖子,门房还算客气,请他们到了内室等候,自己去通报。

唐越等了一小片刻,就见穿着一身短揭的乌太医走了进来,双脚沾着泥,头上还落了几片枯叶子。

他一进门就吼道:“唐家小郎,你无事登门作何?”

唐越忙起身行了礼,和和气气地说:“晚辈今日有空闲,特意来讨教前辈几个问题。”

“哟,今日怎么如此懂礼貌?该不会是有求于老夫吧?”

唐越讪笑,这求人办事的态度当然要放低,不过也要看对象,这大爷恐怕吃软不吃硬。

“您严重了,晚辈一直仰慕前辈的医术,本该早点来向您学习的,只是之前事忙,才抽不出空。”

“哼!”乌太医吧鞋子一甩,光着脚丫子走到主位上跪坐下,让人上了茶点,根本不答话,显然不信唐越的话。

唐越也不和他打机锋,开门见山地说:“晚辈开了间药铺,不大不小,还缺几个坐堂大夫和药童,不知乌太医可有推荐的人选?”

乌太医甩了他一枚白眼,“这种事为何来问老夫?你堂堂侯爷之子要开铺子,还愁找不到人?更何况你还救了太子殿下,完全可以找太子殿下帮忙。”

乌太医这些日子都关在家里种植草药,还没听说唐越马上要成为太子妃的消息,否则估计更要奚落他一番了。

“这怎么能一样?您才是专业的泰山北斗啊,对医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是太医署之首,自然是找您更适合。”唐越拍了一记马屁,对方虽然不至于被收买,但脸色总算好看一些了。

“药铺不比其他行业,当以救济百姓为重,不可重于商利。”

“晚辈不缺银子,自然不是为了牟利才开的药铺。”这话唐越可以说的斩钉截铁,哪怕他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不会愁吃穿了。

他不是个对钱财很执着的人,只要有个中等的生活水平就心满意足了。

乌太医听他这么说,态度又好了些,他们之间其实也没有仇,只是老人家被一个小年轻超越了,有些心理不平衡而已。

唐越见他有些松动,再接再厉地说:“您有所不知,晚辈这药铺主要是为了能给战场上的伤兵提供药材,战场环境险恶,缺医少药,许多伤员都是因为得不到救治才死亡的,您若是给晚辈推荐人才,可得保证他们的人品,晚辈可不收医德不佳之人。”

“果真如此?”乌太医到此才真正动容,正儿八经地说:“太医署虽然不管军医的事,但每年都要送一批医者前往边境支援,能回来者少之又少,没有足够的药材,他们在边境也束手无策。”

太医署年年都在培养学生,能出师的都会被分配到各地实践,送到战场上的也不少,最终能活着回来的有所进步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太医署成为一名太医,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实习生,只是条件更为严酷,考验更加险峻而已。

乌太医深思熟虑了一会儿,皱眉问:“小郎的医术老夫自愧不如,老夫所学所教完全不同,小郎怕是用不上。”

“您过谦了,晚辈的医术确实与当下的医术体系不同,但论水平,自然是您更胜一筹,医者不分家,只要能治病救人即可,并无用不用得上之说。”

乌太医顿时觉得这个晚辈还不错,之前的成见都烟消云散了,他对唐越的医术是佩服的,但对于这种未知的医术也是敬畏有加甚至是好奇的。

这些日子以来,太医署的人没少聚在一起研究唐越医治的手法,但也没得出什么好的结论来。

乌太医起身,一把拉住唐越往外走,“哈哈……这话说的极是,医者不分家,那正好,老夫这有个疑难杂症,小子来帮忙辨辨。”

唐越小跑着跟着乌太医的脚步,进了一间书房,满屋子都是书架子,摆放着凌乱的竹简,地上还散落着不少摊开没看完的书籍。

“有位病人,年逾六旬,平日身体健康,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发生上腹胀痛、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最严重的甚至曾闭过气去,可是休息几天又如常了,到底是何病症?”

“可有发现心律失常?”

“从脉象上看,确实有心跳不稳的情况。”

唐越初步诊断为心肌梗塞,这是老年人常有的病症,但也有可能是心脏功能衰竭。

最好的检查方法自然是心电图和检测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不过这些目前没有仪器可以检测。

唐越又问了他一些病人的日常生活习惯问题,越发肯定是心肌梗塞。

一般形成心肌梗塞的原因有几种: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情绪激动或者是寒冷刺激。

“暂时也没有太好的治疗办法,但是有几条是病人一定要做到的,前辈可以转告病人。”

“请稍等。”乌太医忙跑去书桌上拿了笔和竹简,严正以待地坐在唐越面前。

唐越发现他用的毛笔,看来这种笔的扩散性还蛮快的,他多嘴问了一句:“毛笔用着可好?”

乌太医顿了顿,随即大笑起来:“好!甚好!用这笔可比刻刀快多了,老夫年纪大了,手也不稳了,用刻刀实在没力气,用这个轻便多了。”

唐越也开心地笑了,原来能做出别人想要的东西,真的是件很自豪的事情。

“殿下发明的此物真是百姓的福音啊,往后习字就便捷多了。”

唐越知道,真正改变文学地位的还是纸张,那才是最重要的发明。

“您记好,从饮食上,这样的病人应忌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不可食用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也不可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饮酒,可以多食用些药粥。”

“等等,何为……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乌太医一头雾水。

“简单来说,就是油炸食品,肉类食品以及一些腌制的食品,吃多了容易……加速病情恶化。”唐越本想说高血压,不过有些难解释高血压的定义,便直接略过了。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些西医上的药物治疗,像阿司匹林肠溶片,唐越暂时没说,打算回去后试着收集几瓶氧气给这个病人备用。

第109章 再好的美味也止不住他忧伤的心情了

“你小小年纪就能习得如此医术,应越发勤勉才是,万万不可骄傲自大。”乌太医捋着胡子叮嘱唐越。

“您教育的是。”唐越做了个揖,笑着说:“晚辈此行还有个不情之请。”

乌太医好脾气地听着。

“晚辈想拜您为师,学正统的中医之术!”唐越的这个想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这个时代,西医想要发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首先科技要跟上,其次才是医术。

所以,最适应当前国情的应该还是中医,在辅以部分西医的知识,中西合璧,才是最好的。

“……”乌太医的脸色顿时变了,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他刚才说这番话就已经有些倚老卖老的感觉了,这要真收了唐越当徒弟,太子殿下会怎么看他?邺城的百姓会怎么看他?南晋人民会怎么看他?

这不是往自个身上招黑么?

“你为何有此想法?你的医术已经在老夫之上,老夫自问教不了你什么。”乌太医摇头拒绝。

唐越和他面对面坐着,问了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您觉得伤寒该如何治疗?”

“伤寒?”乌太医坐直身体,严肃地回答:“风寒之症是最普遍的病症,也是较为复杂的病症,若是患者浑身发冷,头疼,咳嗽多白痰,鼻塞,无汗,脉浮紧或浮缓,则可用葱白、生姜煎服,若症状为发热,头胀痛,咽喉肿痛,咳嗽吐黄痰,舌苔薄白或发黄,舌尖红赤,浮脉数,则要服用桑菊和连翘,但老夫还见过更为严重的伤寒,患者恶寒发烧,热度不高,伴随呕吐腹泻,头痛,四肢酸痛,无汗,浮脉,用了以上两种方子都不见效。”

唐越默念了一遍症状,“这应该是胃肠型感冒或者暑热感冒,可用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生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干姜汁熬制成藿香正气水服用。”

“感冒?”

“咳,感冒即是伤寒的另一种说法。”

“小郎年纪不大,懂得的药理却超过了老夫一生所学,一生所研究的,老夫佩服!”乌太医叹了口气。

唐越眨了下眼睛,赶紧圆回来,“乌太医过奖了,晚辈只懂一些简单的中医药方,认识的草药也只有常见的几十种,像半生夏,厚朴这些根本不知道长什么样。”

乌太医继续摇头叹气,“不怕小郎笑话,老夫几十年了也未曾听说过此等药材,但天地之大,还有许多药材是我们没有发现的。”

唐越也无奈了,好多中医药材的别名一大堆,一两千年下来,东西还是那个东西,名字却可能换了好几种,所以对方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

“晚辈是真心实意想向您求教的,您望闻问切的本事,针灸的技术都是晚辈不会的。”

“你若真想学也不必拜师,我们可以相互学习的嘛。”乌太医老眼一眯,散发出一种精明的光芒。

他肖想唐越的医术已经很久了,可惜一直拉不下脸去请教他,如今他自动送上门,岂不妙哉?

唐越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搞定了乌太医就等于搞定了半个太医署,以后有啥不懂的就不愁没人问了。

这个时代可不是二十一世纪,不懂的可以上百度,可以查阅书籍,还有各种专家在线,这里可怜的连本医术都难找。

唐越望着这一书房乱糟糟的竹简,笑眯眯地说:“晚辈看您忙的很,不如这屋子就交给晚辈收拾吧?”

这里说不定都是失传的古籍啊,肯定能有那么几个小偏方。

乌太医无视他的小算计,点头说:“既然小郎有此兴致,那就麻烦了。”能让堂堂神医给他整理书房,说出去多有面子啊。

两人心里打着小算盘,总算达成了一个美好的协议。

唐越于是家也不回了,直接在乌太医家里暂住了下来,当天就把一屋子竹简收拾的整整齐齐,那效率惊呆了整理无能的老太医。

别看这里竹简多,但其实册数并不多,只是占地面积大而已,唐越背了十几个没见过的药方,准备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第二天,乌太医就给他带来了十个年纪不一的人,其中三个是经验丰富的医者,其余的则是刚学了几年药理的药童。

“这三位都是与老夫相识多年的老人了,医术没话说,可惜得罪了贵族,被赶出了太医署,小郎若是不嫌弃,就收下他们吧。”乌太医没有隐瞒,将他们三位是得罪了那户人家都说了。

唐越倒不觉得这有什么,当医生的难免会得罪人,治不好病的,误诊的,各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唐越给他们三位行了礼,唤了声:“前辈,若是不嫌弃晚辈的药铺小,便屈就来帮忙吧。”

“郎君严重了。”三位医者正是怀才不遇的时候,能有人还信得过他们的医术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何况这位唐家小郎的事迹他们也听说过,古往今来被奉为神医的人不是没有,但真正被认可的却不多,许多都是以讹传讹杜撰出来的人物。

而眼前这位,确实实打实治愈过整个太医署都无能为力的病症的。

“多谢郎君赏识,若是给您带来不便,您……”以为黑瘦的老大夫欲言又止。

乌太医在一旁给他介绍:“这位姓陈,名江,擅长……妇科,三年前,鲁国公有位爱妾难产,请了陈太医去,结果没能保住大小,国公爷一怒之下便要斩了陈太医,还好老夫及时赶到,才勉强保住了他的性命。”

陈太医感慨道:“多谢乌大人的救民之恩,哎,老夫当年实在是……选错了道了。”

在这个时代,男子主攻妇科实在是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也没什么人敢请他们上门诊断。

虽说南晋民风还算开放,男女大防也没那么严重,不过妇科几乎都是要脱衣服脱裤子的,再开明也没到那个地步。

就是在现代,也很多女病人不喜欢男妇科医生,怪尴尬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5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贤妻难当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