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不夜天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83 KB   上传时间:2016-04-02 14:23:53

“七兄,阿爹到底是什么意思?太子真的放心让你领金吾卫?”李轮快要好奇死了,他怎么都没想明白,李贤怎么没有动作,在他的印象里,李贤应该是不遗余力的打击他七哥才对。

李显微微一笑:“不过就是个虚职而已,他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李轮不算太笨,瞬间就悟了,然后他就十分生气的表示:“阿爹怎能如此偏心!”

李显嘴角一抽:“你这又是怎么了?”

李轮有些生闷气:“七兄明明比谁都不差,阿爹为何不重用七兄?七兄为我大唐做的贡献还不够多吗?太子有什么好?阿爹居然为了维护他不惜放置七兄!”

李轮就差张口说李显做太子比李贤合适了,说真的,李轮从李显不远千里带兵一路过关斩将的来救他那一刻起,就成了李显的脑残粉,更何况李显做出来的东西还真的很新鲜很好玩,在战场上也非常有用。

李显明明哪里都比李贤好,李贤有什么作为?李贤对李轮严格上来说并没有多么不好,只不过就是相差年纪大了点,然后还有一层竞争关系所以不太亲密罢了,李轮之所以这样还是因为李显的缘故。

李显有些惊讶的摸了摸李轮的头说道:“这样最好啦,我都没觉得什么,你生什么气?”

李显有些内牛满面,穿过来这么多年,终于让老子混到了一个脑残粉啊qaq,不过这个脑残粉身份太敏感了,别人是一粉顶十黑,他这一弄不小一粉顶一千黑啊,说不定还要因为这点事儿小命都要搭进去。

李显哆嗦了一下,决定好好跟李轮谈谈,要不然多少条命也不够这么折腾的。

李轮仍有些愤愤不平:“七兄好性,有没想跟他争什么,他便如此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还有点储君气度?”

李显认真的说道:“防患于未然总是比较好的,当年孝敬皇帝还在的时候……你还小,可能不知道,那时时局混乱,今天是朋友明日恐怕就是敌人,如今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切不可因为党争误国,太子文采斐然礼贤下士,多次监国连阿爹都称赞不已,必有其过人之处,你也要多学学才是。”

李轮嘲笑道:“那个时候我是小却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想来他当年做过的那些事怕报应到自己身上,便要变着花的防着你罢了。”

李显有些无奈:“好啦,我自己都不想要那些,你也不要生气,你已娶妻,就是大人了,不要再任性。”

李轮听了之后低下头来,李显以为他听进去了,殊不知李轮正在替他难过,他自己娶妻之后日子过得不错,刘氏固然没有太显赫的家世,但是李治也不会坑亲儿子,相王妃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李轮得了个妻子的同时还得到了一朵解语花,婚后生活别提多开心了。

只是如今李显依旧单身一人,虽然他隐隐也知道李显和郑玘的事情,但是在他眼里,李显为了阿爹牺牲很多,结果阿爹还是偏心太子,他都替李显委屈!

李显在相王府吃了一顿饭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王府,突厥反叛的事情固然让人惊讶,他却没怎么担心,大唐打仗已经打成习惯了,这样说虽然或许不太好,但是久战之师必有过人之处,薛元超和刘审礼想必也有过人之才——这一次又没有人陷害他们,所以李显一点都没担心。

然而就在薛元超和刘审礼带兵而走之后,又有消息传来奚和契丹果然跟突厥人勾结到了一起,他们开始攻打营州!

一时之间长城内外烽火狼烟,朝上都多了一丝凝重——不凝重也不行啊,这一次二十四州反叛,牵连到了很多朝廷大臣,以前都是别的国家或者部落来犯边,哪怕被屠城了,朝廷之中也不过就是得到一个数字,说实话很多人对于屠城什么的没有太大的概念。

大唐内部的反叛更多的是集中在那些蛮族自治的南部,现在忽然一夜过去突厥反了,一下子就挑起了二十四州的战火,这二十四州都在大唐版图之内,而且也不是自治地区,很多朝臣家族里也有人在那里当官的。

突厥人心狠手辣,合作的就留下,不合作的就杀了,还有一些不管合不合作都杀了,这一下子不管是世家大族还是寒门新秀都结成统一战线了,先把这帮突厥人弄死再说!

这也是这一次薛元超和刘审礼的任命非常痛快下达的原因,虽然二十四州反叛,但是朝廷的目光不可能都放在这上面的。现在大家松了口气的是吐蕃被他们打残了,这一次突厥反叛他们不用担心吐蕃也过来让大唐腹背受敌了。

不过哪怕吐蕃被打残了后续也十分麻烦,吐蕃人到底要怎么做?按照大唐一贯的方法都是要把他们牵走的,反正不能把那些人留在故土,但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吐蕃人太多了,而吐蕃……虽然地大,但并不物博,那边的各种自然环境跟大唐差远了,大唐想要派人过去也不容易,谁没事儿闲的放着自己家的地不种跑到自然环境不如自己家的地方去垦荒啊。

更重要的是吐蕃人迁走的话要迁到什么地方?这都是要商议的,如果是以前,大家还会说让流民去垦荒,政策优惠一点,那些流民会愿意的。

可是所谓的流民其实就是在天灾人祸面前没了房屋土地的人,如今李显连年祭祀,祭祀之后年年风调雨顺,大唐已经很久没有遭过灾了,连流民都不多,这事儿……不太好办啊。

李显想了想提出了一个建议:做人口普查!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大唐如今天灾骤减,人口当增,然观户部计数增长之势尚未达到预期,只怕其中另有隐情,且,若无流民,罪犯亦可行。”

“不可!”李贤站出来说道:“罪犯品性堪忧,若一地皆是罪犯,怕介时此地不稳。”

李显想了想好像也是,不过……岭南那里都可以作为流放之地了,吐蕃……其实也可以啊。

朝廷诸公为了吐蕃的问题也很头疼,其实主要是吐蕃人太彪悍了,不防着不行,如果不好好安排的话,说不定就成为了下一个突厥了。

看看大唐收服了突厥都多少年了,这帮天生反骨的家伙打不过了就投降用大唐的物产来养活族人,等养的差不多了转脸就反叛,养只狗都比养他们强!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突厥实在是个太广泛的定义了,本身突厥就有好多部落,有些部落是铁了心的跟着大唐走,比如说阿史那道真,有一些部落就非想要弄个独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大唐在突厥身上吃了太多亏了,在吐蕃身上也吃了不少亏,当初文成公主入藏带过去了多少好东西,结果吐蕃那边经济发展上来了之后就开始各种跟大唐不对付。

前车之鉴,吐蕃不能在弄成突厥那样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吐蕃人先迁一部分到岭南一带,岭南那边构成各种复杂,有蛮族,有犯官之后,还跟骠国接壤,吐蕃人过去之后就让他们内斗去吧,蛮族肯定看不上吐蕃——当初吐蕃入侵大唐的时候也没少打这些蛮族,至于犯官之后就给他们一点甜头,如果能够镇压吐蕃反抗,就有机会提为良民,相信他们会努力的。

就在吐蕃这边的安排工作做的差不多之后,薛元超那边突然传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薛元超和刘审礼两个人兵分两路,薛元超主抗突厥,刘审礼带人驰援营州。结果……去驰援的那个人被契丹人俘虏了!

消息传来所有人都惊了,刘审礼身上挂着左卫将军的职衔,之前谈起兵事也是头头是道,怎么就被俘虏了呢?

李显在最初的惊讶之后就默默的低头不说话了,他看得出来李治的脸更黑了,而李贤的表情也不太好——刘审礼他是铁杆粉丝啊。这一次本来李贤还高兴自己人终于能够在军队有一席之地了,结果转头就被打脸!

对比起刘审礼,薛元超稳扎稳打,虽然并没有碾压突厥人,却也正在逐步夺回被突厥人占领的地盘,两边对比也太明显了点。

好了现在不是心塞刘审礼怎么被俘虏的事情,现在应该商量的是让谁去营救。李显盘算了一下,现在大唐对外战事基本都结束了,就跟突厥死磕,所以能够派出去的将领还是不少的。

李治果断就派出去了娄师德前往营州讨伐奚和契丹营救刘审礼,然后转头又让将军曹怀舜率兵往恒州守卫井陉,崔献往绛州守龙门,防备突厥突袭。

李治吃一堑长一智,对突厥做到了全方位的防备,但是万万没想到……突厥不仅勾结了奚和契丹,特么的他们还勾结了波斯!

仪凤三年冬十一月戊寅朔,波斯派兵攻打安西都护府。

李显:尼玛,突厥还真是下了一盘大棋啊!这种有点忍不住想要带兵去揍他们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儿?

第138章 138

对于波斯突然的入侵举动,大唐民间舆论那是要多愤慨有多愤慨——能不愤慨吗?前些日子他们刚把大食打跑,把大食占领波斯的地方还给了波斯,结果转过头波斯就跟突厥勾结在一起进犯安西都护府!简直连白眼狼都不如!

其实不仅仅是这样,从贞观年间开始萨珊波斯就开始受到大食的侵略,贞观十三年,贞观二十一年,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萨珊波斯的国王伊嗣俟都曾经连续遣使入唐寻求帮助,后来伊嗣俟战败逃到吐火罗的木禄城被人杀害,他的儿子卑路斯避居吐火罗在永徽五年的时候再一次遣使入唐告难并请兵救援。其时大唐尚未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也就无力出兵葱岭以西。龙朔元年,卑路斯再次遣使唐朝,请兵救援。

大唐此时已击破西突厥汗国,葱岭东西原属西突厥的各个小国的宗主权转归唐朝,唐朝设置羁縻州府来加以统治。于是在同一年,派遣王名远到吐火罗地区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同时以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设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为波斯都督府都督。上元元年,在大食的侵逼下,卑路斯无法在西域立足,逃入长安,最后客死中土。

卑路斯去世后,大唐册立留在长安的其子泥涅师师为波斯王,之前打退大食之后李治就任命裴行俭为“安抚大食使”,发波斯道行军,以册送泥涅师师为名,实际是在途中袭击西突厥余部与吐蕃残余联合的军事力量。

大唐对波斯可以说的上是非常够意思了,结果呢?果然好人还是当不得的,当初还不如把大食占领的波斯土地划归到大唐名下!

其实李显觉得在伊嗣俟逃到吐火罗的时候,萨珊波斯其实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他们自己守不住自己的国家,凭什么让大唐来帮他们打?打完了还要还给他们?

只不过这个年代讲究一个传承,也讲究名望,那片土地时代都隶属于伊嗣俟的家族,那么只要他们家还有一个或者的子孙,这片土地就依旧是他们的。所以大唐将泥涅师师送了回去。

不过在李治而言,将泥涅师师送回去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泥涅师师去跟大食扛,大食这个国家雄心勃勃,虽然这一次被大唐打了回去,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又来进犯了。波斯和大食的刻骨仇恨那简直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泥涅师师肯定不会投降大食的,然而让李治都没想到的是泥涅师师居然会转过头来跟阿史德温傅联合!

民间的愤怒情绪并没有影响到朝廷,或者说朝廷也不是不愤怒的,当即就给波斯发了国书,然后就开始商讨怎么对付波斯,在这个过程中朝臣们都挺冷静的,说实话连李显现在都冷静下来了,他看的也够多了,明白了对于国与国之间而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有那种非常感恩的国家,比如后世的巴基斯坦,不过至少现在大唐周边没有这样的国家。

国书上大唐可以谴责对方不知好歹,但是却不能寄希望于波斯看到国书之后能够真的诚心悔过,所以打还是要打的,问题是……派谁去?

按照现在的形势而言的话,裴行俭去是最好的,毕竟他对那边的地形比较了解,然而……之前李治曾经要严惩萧嗣业,因为他身为单于都护府长史不能守卫国土,那要他何用?

也就是说,当了什么官就要负起什么责任来,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安西都护府大都护现在是李显。

在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显,不知道是不是李显的错觉,他总觉得大家的表情都十分的意味深长。

李显清了清嗓子淡定的说道:“若有需要,大都护一职让与裴将军亦无不可。”

不就是个大都护嘛,他多这一个职衔也不过就是多一点俸禄,然而他并不缺钱也不需要给儿子留家产,所以这个职衔要不要都无所谓。

李轮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李显,李贤也有些复杂的看了一眼他,李显忽然觉得……他也想要出去做刺史了,妈蛋,郑玘到底是怎么在朝廷中枢这种地方混的如鱼得水的?

当然啦,郑玘有经验啊,更何况他是臣,只要不抱着造反的想法,就算他再怎么努力也不会让皇帝忌惮,除非真的功高震主了,然而……郑玘现在还到不了那个地步呢,更何况李显觉得就算他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或者说把自己的位置让给郑玘做,对方也能做的很好。

李显这么干脆果断的要放权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一开始李显退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嘀咕,觉得英王殿下这是以退为进呢,这不他退了,圣人和太子一点都没怀疑他,待他更好了。

如今却发现,人家不是以退为进啊,这压根就是真退啊,退的还干干脆脆一点犹豫都没有,真是一个大奇葩!大家都觉得这个世上大概没有人不喜欢权利,然而横空出世了一个李显让大家觉得所有对李家皇室的认知都喂了狗。

其实李显曾经也想过要权利,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是想要保护郑玘,如今郑玘大概不需要他保护,而且他也已经给大家留下不好惹的印象了,如果真的惹毛了他,重新出山也不是不行的。

于是李治决定让裴行俭简直安西都护府都护,去讨伐萨珊波斯——他到底还是让李显继续当大都护了,这也算是对儿子听话的奖励。

结果还没等诏书下去,那边就有军报过来,说薛元超和娄师德都不同程度的吃了突厥人的亏,娄师德那边暂时还没把刘审礼救出来,并且突厥人已经开始开赎金单子了。

李显知道了之后着实吃了一惊,薛元超怎么样他不知道,娄师德的水平他是知道的,阿史德温傅居然能把娄师德逼到守城不出的地步?这样看来阿史德温傅敢反叛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李治正要写诏书的笔直接就被他丢出去了,他虽然看上去脾气好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发火,相反,越是平时看上去老实脾气好的人发起火来越恐怖,他真能跟你死磕到底!

在场的人不是跟李治相处了很多年的老臣就是他儿子,对于他的性格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于是在李治扔笔的时候,就齐齐跪了下去喊道:“天皇息怒。”

息个屁怒啊,大唐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样的亏了,恩,原本应该给大唐亏吃的吐蕃先是被郑玘识破了诡计,后来又被李显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唐在军事行动方面的确已经很久没有收到挫折了。

李治在上面来回走了两圈消了消气而后说道:“擢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接应薛元超娄师德!”

至于营救刘审礼这件事儿李治没有说,大概意思就是能救就救,不能救……就给他一个体面吧,毕竟不能为了他一个人再浪费更多的兵力,普通士兵的命就算不值钱也要谨防生怨。

裴行俭是当时名将,他的成功是用敌人的鲜血书写的,就分外有力,然而……这却打破了李治的计划,裴行俭去东北那边了,那西北那边的波斯谁去收拾?

这个时候李显站出来从从容容的说道:“高侃高将军行兵有术,足以胜任总管之职。”

高侃也东征西讨很多年了,只不过他比起裴行俭和刘仁轨多少还是差了一点火候,所以跟李谨行一样总是在做副职,这一次对付波斯也用不着多厉害的人——波斯那点兵力说实话大唐根本不放在眼里。

高侃听了之后有些感激的看了一眼李显,作为一个将领,高侃到了如今就差一个统领三军的机会了,他的资历够了,但是因为头上一直有老将压着导致他不能独当一面,如今刘仁轨基本上算是神隐——这位已经年纪太大了,已经快八十岁了,就算李治是黑心资本家也不能让这么一个老人再披挂上阵了。

李治对于高侃在满意与不满意之间,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高侃和李谨行在打新罗的时候拖了太久了,最后逼得李治不得不让刘仁轨去统领三军,现在波斯的国力跟新罗相比参差仿佛,让高侃去总觉得有点不放心。

最后李治有些无奈的看了李显一眼,想了想还是无奈的妥协了:命安西都护府大都护,英王显为逻娑道行军元帅,以伐波斯。

李显:我特么就是逃不掉了是吧?

其实李显一点也不想出去带兵,眼看着马上就要过年了,郑玘也要回来述职,郑玘能不能在洛阳呆到过年谁都说不好,如果不能的话郑玘一共回来那么两天,结果他还要出去带兵打仗不能见面,怎么想怎么觉得太虐了。

李显有些郁闷,李轮过来恭喜他的时候眼见李显不开心不由得问了一句:“七兄不高兴?”李轮一瞬间就脑补了是不是李贤给他穿小鞋了。

李显有些哀怨的看着李轮说道:“清澄回来我恐怕就见不到他了。”

李轮:……

李轮给自己念叨了好几遍这是哥哥不是姐姐,这才满头黑线的嘱咐道:“七兄一路可要注意一些啊。”

说完之后他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资格嘱咐李显,上次出征还是李显来救他的,李显摸了摸李轮的头说道:“不要担心,我会很快回来了。”

要么就不做,要做了就认真一点,这是李显一直以来的习惯,他可以退,但是如果退无可退的时候,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当然李治是不可能让李显一个人带兵去扛波斯的,李显上次能够打下吐蕃……是因为他身边还跟着别人呢好吗?!

李治果断命高侃为逻娑道行军综管,高侃再一次当上了行军总管,然而这一次与上一次一样,他头上还有一个行军元帅。

当然了,这一次跟上次也有不同的地方,上次李显是带着十二个总管一起去的,那一次虽然有行军元帅,但是真正做主的还是刘仁轨这些老将,而这一次只有他一个总管,可是那位元帅已经升级成有实权的元帅了。

高侃颇有一种自己生不逢时的感觉,只不过转念一想,英王到底年轻,经验不足,他一个人跟着总比之前容易出头,当然他也不敢给李显挖坑,这位本身就够神的了,家里还养着一只真神兽,敢坑他就要做好死的觉悟啊。

而高侃的好基友李谨行因为是靺鞨人,所以被扔过去给裴行俭打下手了,恩,李谨行也更想去揍突厥——突厥人已经盯上他的地盘了,再不去揍他们难道要眼看着自己族人被突厥人欺负吗?

定下了对付萨珊波斯的人选之后,大家的目光更多还是放到了突厥身上,然而李治到底还是把李显给叫了过来。

“七郎,此次出征要多加小心,不要太过冲动。”说实话当初李显掉头去打吐蕃的行为差点把李治的心脏病给吓出来,这一次他希望儿子不要这么干了。

李显老实的说道:“儿子知道了,儿子一定会和高将军商量的。”

你和他商量有用就有鬼了,上次这货还不是跟着你去转头就去揍吐蕃了,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你敢这么干?

李治心里嘀咕了一句然后又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大唐战事又兴,纵然前些年一直在休养生息,想要支持多线作战也并不容易,若是可以……你尽其所能吧。”

李显有些摸不到头脑的看着李治,这意思是让我就食当地吗?可是……亲爹啊,你这话应该是去跟裴行俭说的吧?别的不说,河北东北那边的各种作物总比西北那边的强吧?他们就食当地更能吃饱肚子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不夜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