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不夜天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883 KB   上传时间:2016-04-02 14:23:53

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眼看就要出征了啊,前两天英国公还活蹦乱跳,好吧,快八十岁的老人说活蹦乱跳也不太可能,但是看上去很健朗啊,怎么这两天……就死了呢?

事实上,李绩虽然看上去硬朗,但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打滚一辈子的人了,身上打伤小伤陈年暗伤不知道多少,平时不闹毛病的时候看起来还好,一旦闹起来就很难过,最近李绩还要操心出征问题,结果就……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无论是朝上还是军中气氛都瞬间低迷了,李显突然想起了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现在还没出师呢,主帅死了,对大唐上下都是个打击。

这个时候姜恪站出来了,奏请领兵出征,姜恪的奏请大家都不意外,在李绩去世之后,朝上能够跟李绩的战绩勉强一比的也就姜恪了,实际上姜恪的资历比李绩差远了,他虽然也是一员名将却比不上李绩的赫赫战功。

现在大唐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人才断层,文臣还好,武将就非常难得了,在那批开国将领一个个的逝世,小一辈的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真的是太让人发愁了。

朝廷的决议是姜恪为丰州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

因为之前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虽然让李绩出征也不是让他一个人拿主意的,姜恪也跟着出谋划策喝酒,所以姜恪的接替也不算太猝不及防,基本上就是姜恪的奏请一被准许,很快就领兵出征了。

在出征的时候,太子李弘代替李治为大军送行——李治倒是很想自己来,但是他的身体实在是支撑不住,所以只能让太子和诸亲王率百官相送。

说实话,大冬天的李显看着那些士兵们他都觉得特别冷,唐朝没有棉花只有木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显总觉得木棉一点也不暖和,当然啦,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也不用木棉填充做的衣服,他都穿貂裘的。

可是士兵们……他有点发愁,寒冬腊月越是往北走越冷,万一大家经受不住怎么办?

结果他的担心还真担心对了,打仗这种事情高层和平民百姓或许只是看最后的一个结果,所谓的战损有的时候也就是一堆数字而已。

在行军的过程中,虽然朝廷已经以就近的原则在北方调兵,可还是有很多士兵在中途寒冻而死,李显看到之后心里也叹了口气,穿越什么的……其实有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因为你可能明明已经预见到了某些事情,但是根本无法改变。

就拿军备来说吧,李显知道棉花好啊,知道怎么样保暖啊,但是……他做不到啊,一个是棉花如今还在遥远的印度和阿拉伯那边,是啦,旃达钵的婆罗国是地处后世印度境内,但是婆罗国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地方,李显也询问过那里有什么作物,但是都没有听到有棉花这东西。

大唐境内没有棉花但是有木棉,可是木棉纤维粗保暖性不如棉花,也不如棉花柔软,更何况……朝廷缺钱啊,士兵用的武器衣服都要发下去,这一度让财政吃紧。

大军走了之后,因为通讯不方便,大家只能望眼欲穿的盼着消息,只不过过了几天之后,李显发现其实……很多人的生活已经回到了轨道之上了。

沛王李贤奉命去李绩葬礼上致奠,而解决了出征问题之后,对于李绩的一系列的追赠也下来了。

李治为了表示他对李绩逝世的悲痛,一连辍朝七日,同时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堪称是死后哀荣了。

而李绩的功绩也配得上李治这样做,当然最主要的是李绩一直都是站在李治这一边的,当初哪怕那么多人反对立武氏为后,李绩也坚定的拥护李治的主意,他的态度也影响了很多人。

不过就李显看来……他总觉得李绩这是在变相的报复唐太宗李世民——谁让李世民老糊涂的曾经压着李绩那么多年呢?

李绩的葬礼过后,朝堂上的气氛就渐渐的归于平淡了,姜恪的消息依旧在传来,虽然没有太好的消息但是也没有坏消息,而这个时候……大家也都开始准备过年了。

唐朝的年在李显看来十分有年味,他记得后世的时候除了大年三十晚上放炮的时候让他有一种这是过年的感觉意外,其他时间哪里都冷冷清清的一点都没有过年的热闹劲儿。

而现在……别说皇宫里了,就他的王府都很热闹。是啦,王府主人就他一个没错,但是整个王府的运转需要很多人的啊,不说那些伺候的下人,就是有编制的就一堆。李显看着他们忙活着准备年货,前一阵子因为打仗而稍微抑郁焦躁的心都慢慢平静了下来。

第一次在唐朝过年李显是看什么都新鲜,只不过宫里不需要他帮忙,府里……他的那些下属略能干,也不用他插手,最后他思来想去直接手一挥,就给自己的小班底发了超厚的红包,整个王府就更喜庆了。

大年三十那一天,李显……没在家里吃饭,饺子什么的就更别说了,他要入宫领宴,是的,跟后世过年那一天所有部门放假让大家一家团圆不同,在这个时代这一天挺有象征意义的,新年帝后是要赐宴的。

皇帝在前朝宴请朝臣,皇后在后面宴请外命妇,作为一个未成年但是参与到政事中的亲王,李显是必须要出席的,别说他了,就连他的弟弟刚刚八岁的李旦都被弄过来一起参加新年大宴了。

李旦是个长得很漂亮的小正太,虽然对这个弟弟李显不太感冒——李显总觉得在历史上中宗是个失败者,他这个疑似可能会倒霉的失败者对上胜利者的时候,总会觉得各种别扭。

再加上李旦还小,跟他也没啥共同语言,而且还在宫里住着见面甚至还不如他和李贤见面时间多,感情自然也不那么深厚。

但是没办法,李显是个颜控,在看到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出现在新年大宴上的李旦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把弟弟带在身边多加照顾了——没办法,他家爹和哥哥们都太忙了,爹忙着跟文武百官敬酒,哥哥们也忙着跟各自党羽联络感情,也就他没啥事儿干。

李旦倒是挺亲近李显的,虽然说八岁还很小,但是在这个时代八岁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皇室子弟就更不要说,所以李旦远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

李旦现在介于孩子和少年之间,对于人的情绪变化正是敏感的时候,他很轻松的就发现他家七兄是真的担心他照顾他,于是一双眼睛就笑的更开心了。

李显……李显更加扛不住了,照看李旦就更加细心,时不时的让宫人上热汤,说实话能够参加新年大宴说出去是很荣耀的一件事情,当然这是对文武百官而言,但是在李显看来……这事儿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所有的菜品都是大锅菜,味道就……别提了,最主要的是尚宫局司膳距离被赐宴的麟德殿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大冷天的,菜端到这里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很热了,再加上还要祝酒以及和别人偶尔交谈一下,等吃的时候基本都凉了。

更坑爹的是……这年月用的油都是动物油,新年大宴的菜品还是荤菜为主,这一冷……油都凝住了,那口感简直了……

李显自己没多吃也没敢让李旦多吃——怕小孩子吃这么油腻不好,而且还是冷的,于是就吩咐多上热汤,想了想让宫人也悄悄的给沛王也上一份热汤——圣人和太子两个是没人敢怠慢的,当然沛王也没人敢怠慢,不过李贤带过来的侍从不多,恐怕就没那么细心。

然后就是……郑玘,他怎么可能忘了郑玘,在朝堂站队的时候还不明显,但是等领宴的时候他发现他跟郑玘就隔得特别远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让身边的承保关注一下郑玘——前些日子他才被参过,李显生怕自家老师被欺负。

实际上……郑玘在哪里都能混的如鱼得水好吗?前一阵子弹劾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他一点事儿都没有,固然可以说是御史没有证据,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郑玘本人的水平啊,他要没点本事,圣人会这么护着他?

好不容易将新年大宴混过去之后,李显依依不舍的把李旦送到了武后那里,本来还想看看萝莉妹妹的,结果妹妹这会睡着了,他只能回王府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王府的新年宴才刚刚开始,时间还不算晚,大家放放烟花爆竹,然后跟下属吃顿饭,这一晚上就差不多了。

不过最让李显大开眼界的是唐朝的爆竹,那可是真爆竹啊,把竹子扔进火里听响←_←这个东西虽然比不上炮仗过瘾,但是安全系数倒是高了很多,李显手欠的扔了好多竹子进去听响听的特别开心。

而与此同时,郑玘家里的年夜饭就不是那么热闹了。这一年郑玘过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当然这是他本人想的,在别人看来他也挺倒霉的,一年里死了两个未婚妻,虽然第一个是意外第二个是命不好,但不管怎么说都挺引人同情的。

郑娘也着急啊,郑玘过了年就十七了,年纪不小了改成亲了,可是一连两个准儿媳都……所以过年出门交际的时候,她就特别注意看哪家的女孩子能娶来当儿媳——家世什么的也不用太挑了,差不多就行了,反正郑玘本人也没想着高攀。

结果过年的时候有一小世家的女孩子在绣楼里给长辈做手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走了水,被烧死了,然后就传出了流言说那个女孩子是郑娘相中想要娶来做儿媳妇的,结果……然后郑玘克妻的名头也就传开了。

郑娘:……我就是多看了她两眼啊,家世差不多的女孩子她都很关注啊,她没想这么快就给儿子定下来啊。

郑玘这次是真躺着都中枪。只是哪怕是假的说的人多了之后也就变成了真的,而自这之后凡是郑娘出席的宴会未嫁女几乎都从她面前绝迹了——哪怕再不心疼女儿也不能把女儿扔进火坑啊。

于是,前前周王傅现太子詹事兼司列少常伯兼鸿胪寺少卿郑玘郑清澄就以尚未弱冠的年纪在长安城成了个婚姻困难户。

第57章 57

过年大家都处于半放假状态——因为封笔了啊,除了紧急事务,政府部门基本不办公了,当然这个紧急事务还是因为现在外面在打仗所以破例的。

这个新年对李显来说很新鲜,但对朝廷来说却是阴云笼罩——因为这一整个冬天到现在都没有下雪!眼看着就要开春了,那么今年的气候恐怕依旧不是很好。

作为朱门酒肉臭的一员,李显一开始还在遗憾没有下雪不能堆雪人玩,还有这个时代的冬天其实也不是很冷,只是在无意间听郑玘叹息今年只怕气候又不好的时候,才猛然想起来,尼玛……不下雪要出问题的啊。

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冬天降水量够了,到春天各种农作物才能长得好,可是现在……老天爷他不下雪啊!

过完年就要面对各种糟心的事情,李显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穿错了——说好的大唐盛世呢?说好的世界一流国家呢?冬天旱成这样,明年的收成肯定不会太好,而每年国家的大好江河以及沿海地区都有可能遭遇洪涝灾害,这就要赈灾,国家还要打仗……这都要粮食啊。

李显忽然很怀念做小市民时候的日子,身居高位看上去不错但是也要肩负相应的责任啊,他是什么事儿都不管,但是……看着李治发愁他也有点着急,李治对他是真的不错,至少作为一个父亲李治是非常合格的。

粮食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就李显知道的那些比较高产的农作物现在……都还在遥远的国外啊!李显终于有点坐不住了,冬天旱成这样明年小麦的收成几乎是可以预料的前景不太好,而且冬天干旱的话,说不定整一年都不会雨水太丰沛,那么这个时候一个抗旱的粮食作物就非常重要。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粮食作物要产量大才行,而产量大又耐旱的粮食作物在李显的印象里也就只有玉米了。

李显记得很早之前南美洲那边就开始种植玉米了,所以这个时候玉米这个作物是有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要怎么去南美洲将这种作物的种子给带回来?从大唐到南美洲的距离不近,想要快速到达那里就要走海路。

后世闻名遐迩的海上丝绸之路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雏形了,李显让府僚找了一些资料过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到目前为止航海距离最远也不过就是到了马来半岛或者称为马六甲半岛。

可哪怕是马六甲那边距离南美洲几乎也隔着一个太平洋!依照现在的航海技术想要横跨整个太平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顺着大陆板块绕弯行驶。

这样从亚洲到南美,就要绕几乎半个地球,李显觉得……略头疼。首先唐朝的航海技术……呃,他还真不了解,最主要的是船能不能够撑得住,当然除了船以外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补给怎么弄,虽然都是沿着大陆板块航行,中间肯定有港口可以补充补给,但是问题就在于会遇到什么国家啊,语言通不通啊,在外面会不会跟当地人起冲突啊,这些都是问题。

遇到巨大的困难就畏缩不前是很多人的毛病,李显也有这样的毛病,以他那个被周围人精秒成渣的智商都能预见这件事儿的难度,这事儿绝对不好办。

可是李显又有些舍不得放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他可以发光发热的地方了,跟御史台掐架……其实在他看来跟小孩子打嘴仗也没啥区别,就是用词看上去高大上了一点,实际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没啥技术含量。

不管怎么样都努力一把,首先要收集各种资料,或许李显还是应该庆幸自己穿越到了唐朝,如果跑到闭关锁国的清朝,他就算收集到了所有的资料估计都没啥用。

大唐境内的外国人其实还是不少的,不过美洲那边的人基本没有过来的,李显能收集到的资料都是距离大唐比较近的地方。

李显手下的人不停接触外国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当然这也跟李显压根没有想藏着掖着有关,他就算再藏能瞒过他的boss爹娘?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最先找上门来的居然是郑玘!

这个新年李显过得有些忙乱,就算事先对新年各种习俗做了再多的了解,没做过的事情头一次做也是会手忙脚乱,再加上过年的时候去别人家拜访是正常的,不过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李显还是不用去给郑玘拜年的——前两天他才让武后削了一顿,大过年的还是老实一点吧。

好在郑玘在折腾完自己家的事情之后转头就来找李显了,他们两个够熟悉见了面也就不用太过客套,郑玘直接就问了李显最近到底在折腾什么。

李显早有准备的拿出了一沓资料告诉了郑玘有关于玉米的消息,郑玘在听到之后连问了三遍:“你确定?”

李显刚开始还是有点心虚的,不过等郑玘问到最后,他就十分肯定的点头了,他清楚的记得玉米的产地是南美洲的。

郑玘又开始问有关于玉米的各种问题,在得知玉米耐旱产量高的时候,就算是郑玘也心动了。只不过正如李显所想这件事儿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哪怕是郑玘也无法更多的完善这份计划——因为他也对沿途的那些小国没有什么了解啊。

只不过郑玘也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真的派船队去的话,那就不仅仅要派船员,甚至要拍军队去保护船队才可以。

李显一拍脑袋,他就说有哪里不太对,派军队保护是必须的,毕竟这个年代还不是后世的文明时代,虽然文明时代很多国家也很流氓很无礼,但多少还有点制约,现在好多国家说不定还处在蛮荒时期,讲道理是没用的只能武力制服。

只是这样的话,这件事儿就不是他们两个能搞定的了,必须上报才行。

李显有些发愁:“大唐的船真的行吗?”

郑玘侧目,这浓浓的不信任感是怎么回事儿?不过他一想李显曾经三言两语透露出来后世的发展,他就又不想说话了——担心有什么用?你又不能改进。

结果还没等郑玘吐槽,李显就来了句:“船体设计什么的,我不太懂,不过我曾经玩过好多模型还记得模型的各种装配,不知道有没有用啊,回头试试吧。”

郑玘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这两天老实点,让你的人别再去接触那些胡人了,我让人去打听吧。”

李显茫然的看着他:为咩?

郑玘刚刚看到李显的那一沓情报统计的时候还欣慰这小子总算是进步了许多,结果李显分分钟就现原形。

“你是不是忘记了你的身份?跟那些胡人打交道……也不怕御史台参你里通外国?”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忘了你刚得罪了御史台台院部的大部分御史?他们正等着收集你的把柄呢,你这是要主动给他们送上门?

李显一听瞬间坐不住了,连忙说道:“那这事儿你也别管了。那群嘴碎的御史前一段时间还在参你呢。”

郑玘冷笑:“你以为我是你?”

李显:莫名的……又被鄙视了……

不过被郑玘鄙视李显已经习惯了,等郑玘走了之后,李显一拍脑袋,他本来想要问问郑玘最近怎么样的,咳咳,那什么拜他身边有个小八卦狸奴所赐,李显隐隐也听到了流传于上流社会的各种八卦,最让他关注的一条莫过于年少有为的郑少常伯克妻这个传言了。

当然,在李显看来是传言,在很多人看来这事儿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毕竟已经死了两任未婚妻了啊,再加上传说之前夭折的那个姑娘似乎也……是吧?这样了就不用说了吧?

李显听到之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心情了,有些替郑玘委屈,又有些替自己开心,没人嫁郑玘的话,是不是他就有机会了?

为了这个,李显还暗搓搓的去弄到了郑玘的八字,恩,这事儿还要从头说起,其实李显本身是不太关心八字相不相合这种东西的,只不过春节过后,李显没事儿闲的在外面乱逛的时候偶然碰到了郑家爹娘。

郑娘到了京城之后还没有好好逛过街就过年了,然后忙着去各家拜访,累得够呛,直到现在缓过一点来了,才有心情出来逛街。

本来李显也不认识郑娘的,但是他身边的狸奴认识,他走累了往食肆的二楼一坐之后,正好郑家夫妇也来这里休息吃饭,狸奴看到之后就低声告诉了李显。

李显早就想要去拜会郑玘的爹娘了,说实话他特别好奇得什么样的父母才能剩下郑玘这种妖孽啊。现在终于碰到了还说什么?刚快请过来吧。

狸奴走过去轻声细语的将郑家夫妇请过来,郑家夫妇一听是周王先是惊了一下,然后略带一些紧张的就走了过来。

为了给郑家夫妇留个好印象,李显将自己装逼指数提升了好几个百分点,装的各种华贵大气,事实上他那一身狐裘就已经很能说明情况了。

郑家夫妇一过来李显还没说话,郑玘的父亲郑临江就过来微微行礼说道:“见过殿下。”

那姿势……略狗腿。

郑玘愣了一下,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郑夫人杨氏,结果正巧看到了杨氏伸腿狠狠踩了郑明山一脚。

李显:……

#总觉的有哪里不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4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不夜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