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平安便将自己的计划说了,“这件事不算太着急,但最好也不要拖太久。你们先回去考虑一下,哪些人可以派出去学点东西,去哪里,报上来给我。等到外面的驻军将名单送上来,就可以进行了。”

“有时间限制吗?”天璇问。

平安摸着下巴想了想,恶趣味的道,“最迟不能超过秋天,学校必须开学。”

然而这个时候的学校几乎都是全年无休的,所以这些人全部都不能领会到平安对于九月开学季的强大怨念,听见平安这么说,立刻答应了。

天枢又问,“我们的人去的地方能选吗?”

平安知道他们肯定都想把人送到西北和河北去。毕竟其他地方哪比得这里有仗打?他微笑着,斩钉截铁的回答,“不能,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之后平安回去找来开阳,跟他说了这件事,“我打算让你来负责,你意下如何?”

开阳有些意外,道,“我还是希望继续跟着你。”

“跟着我没有前途。”平安说,“再说你做这件事,难道就不是跟着我了吗?你们七个人都是殿下身边最优秀的人才,只不过各自侧重的地方不同。现在其他人都已经有了正事,就你一个人跟着我,像什么样子?跟着我的人,可不能比别人差。”

“那好吧。”开阳只好答应,但又道,“可是我只会练功夫,其他的事情都没办过。”

其实他心里是很激动的。虽然跟着平安也很好,但是那是在外面的时候,现在平安回到了京城,基本上就住在天乾宫里,不需要他保护,基本上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段时间都无所事事。

虽然并不羡慕别人,但如果有事情做,感觉应该还不错。

只不过开阳的才能侧重在武学上面,所以才能成为优秀的暗卫,至于别的,不是说不能做,他只是怕自己做得达不到平安的标准,令他失望。

“会这个就可以了。”平安笑眯眯的拍着他的肩膀,“到时候来的人都是各地优秀的将领,大家聚集在一起,势必会彼此不服,较起劲来。到时候你就要用你的个人武力,将他们全都压下去。这样他们才会听话。至于其他事,我给你配个副手……”

说到这里平安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想起来了一个人。

曾经领着一队人去给涿州军送补给,用炸弹坑了地方上千人的小队,最后成功将粮草送达,接应涿州军回到大楚。战后却自愿继续留在西北,打算运作和平解放西北的冯玉堂!

又是几年时间过去,平安因为种种原因跟他的联系并不多,不过想来以冯玉堂的能耐,那边的事情应该安排得差不多了。

也是时候让他回到京城来帮助自己了。

他兴奋的对开阳道,“我有人选了,冯玉堂你记得吗?你觉得让他来跟你一起管理这个学校如何?”

开阳在西北的时候跟冯玉堂也见过,虽然彼此之间基本没说过话,也并不熟悉,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冯玉堂的厉害。他想了想,实事求是的道,“我来做他的副手。”

让冯玉堂来辅佐自己,实在是委屈他了。以对方的能力,就算没有自己,估计也能将学校管理好吧?

平安笑了起来,“这个先不急,到时候再商量,我得先给他写一封信。好在西北的路早就修好了,现在消息传递比以前更快,应该来得及。”

毕竟筹备一所学校并不是小事,虽然平安提供了场地和生源,甚至教学方案也可以给与指导,但还有许多其他事情需要忙碌。

说起冯玉堂,平安又不免想到徐文美。

熙平帝驾崩的消息现在应该已经传到江南去了,但是徐文美并没有写信过来问的意思,平安自己也就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跟他提一下这件事,说一说先帝临终前那片刻的真情。

但是后来他又想先帝帝到最后放不下的,其实也不是徐文美,而是这大楚江山。大概在他心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其他的一切,不论是他的妻子儿女,还是他心里曾经倾慕过的人,跟万里江山相比,都要退后一射之地。

既然如此,又何必再提?

况且徐文美是亲自经历过一切的人,他不会不知道。

不过,先帝既然已经驾崩,徐文美也就不需要远远躲在江南了,平安打算什么时候有机会,问问他愿不愿意到京城来。

他也跟普通人一样,喜聚不喜散,希望所有自己亲近的人,最好都留在身边。

不过在给冯玉堂写信之前,平安得去跟赵璨通报一下进度,得到他的首肯。

听到平安在西北的布局,赵璨便问道,“以前条件不成熟,所以我也没有问,你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听说草原上日子不好过。在我们的印象里,草原人都是骁勇善战的。但是几乎没有人深思过这种善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习惯了掠夺,而掠夺是为了生存。”平安说,“为了活下去,一个人当然可以爆发出最大的战斗力,令敌人畏惧。”

赵璨闻言若有所思,“这说法倒是有些道理,我也听过,草原苦寒,往往一年所出不足以度日,所以才常常要到南边来打草谷。其实每年虽然我们的将士有所伤亡,但草原部族却也不是毫发无伤。”

“对。”平安说,“不过他们的劣势也是一样的。他们习惯了草原上的游牧生活,很难像中原人一样安稳度日。另外他们的技术也不行,重地也好,各种工作也好,他们都做不好。所以打下城池也守不住,最后只好劫掠一番就离开。”

“对付这样的人,只要消磨掉他们那种为了生存所爆发出来的锐气,自然就没有问题了。”平安道。

赵璨问,“你是说,我们大楚来为他们提供粮食养着他们,养到他们失了锐气,自然就会归附我们?”

“不止。”平安道,“除此之外,就像是对付东南那边一样,草原不出产粮食,但是某些药材却正好只在那里生长,另外皮毛,马匹和一些矿石,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用粮食跟他们换取这些东西,等到他们习惯了这种交易之后,自然就不会对大楚用兵了。”

或许小的摩擦还是会有,但是大规模的战争却很难发生了。

“这个我们之前谈过,”赵璨说,“当时我还对父皇说起,但其中最为难的,就是如何让草原人答应这种交易。两族交战多年,他们对大楚十分警惕恐怕……”

“这就是我让玉堂留在西北做的事情了。”平安说,“只要让他们知道这种交易的好处,自然不愁他们不答应。”

怎么让他们知道这种好处?自然是让安插在那边的间谍去宣扬。

自己人总是更好说话。

第169章

其实就算平安没有想到冯玉堂,冯玉堂这边也打算给他写信说一下自己这边的进度了。

布局多年,冯玉堂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他的才能正体现在这种前期工作之中——情报搜集,整理,统筹安排和规划。至于具体的行动,让他去做反倒是一种浪费。

所以接下来的事会交给其他人接手,他也能腾出功夫来做别的事情。

冯玉堂还记得当初平安跟他约定过,给他几年时间完成西北的布局,然后就会让他去江南帮忙。这个时候,也差不多了。

所以收到平安让他回京的信,对于冯玉堂来说,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从熙平十七年离开京城到现在,冯玉堂已经整整八年没有回过京城了。当年被平安一手教导出来,还尚显稚嫩的十五岁少年,也变成了如今坚毅果决、能够直接插手军国重事的青年。

再次回到京城,冯玉堂原以为自己心中会有许多感慨,然而事实却是,他表现得相当平静。

其实京城虽然是他生长的地方,是他的家乡,但是对冯玉堂来说却并不友好。当年他之所以那么小的年纪就进入皇城司,说到底也是因为家中门楣无人支撑,父母俱亡连失怙恃,为了活下去,别无选择。

如果平安没有出现,他可能就始终是皇城司中一个普通的亲事卒,跟无数的前辈一样,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回奔忙,碌碌无为半生,娶一个平凡的妻子,生儿育女。

如果始终处在那样的环境之中,或许他自己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吧?但是现在冯玉堂已经从中跳脱出来,再回头去看,便觉得那种麻木、庸碌的日子令人头皮发麻、难以忍受。

在这种心情之下,纵然如今掌控着西北秘密的力量,几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冯玉堂也没有什么衣锦还乡感慨。

因为他已经站到了足够的高度,能够看清楚更多的东西,自然就少了几分市井红尘之间的计较和羁绊。

打马入城,冯玉堂没有作任何修整,直奔皇宫而去。

其实他现在的身份有点尴尬,论到重要性,几乎可以与西北巡抚并肩,但真正的职位,却只是皇城司下属的一个副指挥。这个身份太低,不是特别宣召的话根本没有面见帝王的资格。

所以他回来之后,按理说是要先去皇城司那边报到,修整一番,再传消息给平安,等待召见。

但平安已经将这些都提前想到,信中让他直接到宫门求见,便会有人替他通报。

果然冯玉堂才刚刚递上自己身份凭信,值守在宫门口的侍卫队长便立刻指派了人进去通报,然后又将冯玉堂给请到了旁边的房间休息。

身为皇家禁卫,这些侍卫们当然也有自己的骄傲,平日里眼睛张在头顶上,只用鼻孔看人已经成了常态。尤其是值守宫门,就算是宰相,没有事先安排的话,也要等他们通传之后才能入内。

管着这么重要的位置,他们也有骄傲的道理。

但是今日他们对冯玉堂的态度,和善得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冯玉堂还好,虽然心里狐疑,但想到平安的能耐,既然让自己进宫,想来就不会让自己在这里受到冷遇,应该提前打过招呼。

他能理解,但旁边同样在这里登记,等候传召的官员们不能理解啊!

一样都是外地回来的,看对方的身份估计官职还不如自己高,却能够得到如此礼遇,怎不令人惊讶?

这些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各有心思盘算且不提,冯玉堂这里到了侍卫们休息的屋子,落座之后,才道,“有劳队长。”

“不必客气,”队长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冯玉堂,“上头交代过要好生接待,我们自然不敢怠慢。”

他打量的视线虽然隐蔽,但冯玉堂是做什么出身?在这方面如今整个大楚恐怕没有能胜过他的,自然将对方的表情都收入眼底。他之前原以为这些人如此礼遇是因为平安的缘故,现在看来却不是。

冯玉堂心里琢磨着,莫非其中还有什么别的缘故不成?

事实也的确是如他所猜想。今日值守的队伍属于骁骑卫,归属骁骑将军天枢管辖,得到的叮嘱自然也来自于天枢。

这位队长名叫曹彰。家中是累世勋戚,在禁军中能够管理一队人,勉强够得上中层武将的边。所以他之前就听到了风声,朝廷打算开设一所武学堂,招收中层军官将领前往受训。

更具体的章程曹彰虽然不知道,但是之后天枢亲自交代他要接待好冯玉堂,就让他琢磨出了一点东西来。

听说四位将军最近都在忙武学堂的事,将来他们也会成为学堂里的教师。冯玉堂在这个时候回京,又被天枢如此看重,曹彰自然猜测他跟武学堂有点儿关系。学员现在都还没有定下来,那现在来的还能是什么人?

想到自己将来也有可能会进入武学堂学习,而眼前之人很有可能就是教师之一,曹彰对待冯玉堂的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隐隐打量冯玉堂,也是因为心里有些不敢相信。——原本他对自己的判断是非常自信的,但是见到冯玉堂之后,就有些不确定了。

冯玉堂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四岁,因为赶路回京又是一身风尘仆仆,再加上多年的职业习惯,总会下意识的隐藏自己的锋芒,所以看上去极不起眼,让人很难相信他会是什么大人物。

虽然四位禁卫军的将军年纪也不大,应该不到三十岁,但是看上去却都极有气势,让人不敢忽视。跟冯玉堂却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曹彰心生疑惑之后,便不免想要试探一番。

于是片刻之后,两人便已经相谈甚欢,曹彰还主动拿出了自己放在这里当值的时候打牙祭的小食来给冯玉堂吃。

等到去通报的士兵回来时,两人已经有相见恨晚之态,曹彰竟隐隐有些舍不得冯玉堂就这样离开了。

然而等冯玉堂离开之后,他再去回想两人刚才到底说了什么,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从冯玉堂那里打听到半点有用的东西不说,险些将自己八辈祖宗的老底都给掀开了。

这是什么人?曹彰又惊又疑的看着冯玉堂离开的方向,这才明白对方究竟有多高明。

这边冯玉堂终于见到了平安。

见他满身风尘,平安不由拍了拍自己的脑门,“是我昏头了,应该让你先回家修整一番才对。”

“我倒没什么,”冯玉堂低头扫了扫自己,笑道,“只是待会儿恐怕要觐见陛下,这幅样子有些不合适,万一冲撞了……”

“不会。”平安连忙摆手,“陛下不在意这些。不过我还是安排你先去梳洗一下吧。正好陛下那边有些事忙,暂时不得空闲。你先休息一下,我们再去见他。”

冯玉堂忍不住多看了平安一眼。

之前在西北的时候,虽然他跟平安可以加见面,但是毕竟人多眼杂,那个时候也不太适合高调,所以每次都很仓促。虽然当时赵璨也在西北,但他并没有机会见到,自然也不知道平安跟赵璨是怎么相处的。

但是现在虽然才刚刚碰面,但从平安几句话之中,冯玉堂还是听出了一点古怪的意思。

平安在天乾宫里,倒像是主人一般。而且提起赵璨的态度也非常的微妙。——绝不是下属对待上司甚至奴仆对待主人的态度。

虽然冯玉堂没有打算分析平安的意思,但职业习惯让他在发现疑点之后就下意识的进行了分析。而这一点端倪,也已经足够他看出很多东西了。

冯玉堂没有深想。虽然平安不掩饰,就是对他的信任,但正因为如此,他反而不能肆无忌惮。

沐浴更衣回来之后,他已经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面对平安时态度自然,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现一般。

平安笑着招呼他坐下,“趁着陛下还没回来,我先给你简单的说一下……”

“等等,让我猜一猜。”冯玉堂说,“这次让我回京,是要开办武学,吸纳各地中层将领进入其中学习?我想大人的意思,应该是要通过这种办法加强对各地军队的掌控吧?毕竟这些中层军官,将来或许就能执掌一地军队。另外,年轻人心思活络,学习起打人教的东西也更容易接受,如此潜移默化,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实行变革,自然能够一举功成。我猜得对不对?”

平安惊奇的看着他,“全对。你是怎么知道的?莫非真是才出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