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不得不说,齐王府在这上面做得其实还算不错。至少东南的百姓大都十分认可齐王府,否则的话,齐王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底气。

既然如此,让这些百姓过得好是齐王的责任。

当初他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才采纳了平安的建议。但是现在,东南的确是开始富裕起来,却出现了更大的隐患。事到如今,不管这事平安的计策还是意外,除了向朝廷低头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齐王也算干脆,既然都是要去低头,那派人去跟他亲自去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一样都是没脸。

而且他在场的话,赵璨也不好做得太过。如果只是派人去,像现在这样受到冷遇,已经算是好的了。

崔玉君皱着眉头,“即便如此,王爷也不需要亲自前往,不如让下官先行前往,打探一下消息,再做筹谋。”他说着看向齐王,“王爷须知,去京城容易,再要回来就难了。”

这么多年,京城那边就等着找机会将他们弄回去,好将东南重新掌握在手里。若是现在齐王自己主动送上门去,皇帝那边怎么可能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齐王何尝不清楚这一点?但他更知道,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

赵璨在京城收到齐王要来的消息,便对平安笑道,“事情成了。”

“这么有信心?”平安问。

赵璨微微挑眉,齐王那个性子,肯主动到京城来,必定是服软的意思,怎么可能没有信心?只不过,“他这样识趣,反倒有些难办了。”他皱着眉道。

平安知道他是什么意思。这一局,原本是为了削弱齐王府一系的势力,将东南重新纳入朝廷的掌控之中。之前倒是十分顺利,但是现在既然齐王服了这个软,赵璨下手的时候,就难免要有些顾忌,不能太厉害,否则很有可能会让人觉得皇帝没有仁义,他这个当皇帝的不讲情分。

毕竟齐王府严格说来,并没有做过什么很过分的事,之前局面变成那样,反倒是皇室之前纵容的结果。而且现在齐王又那么识趣,世人都会站在比较弱势的那一方。再说齐王在身份上还是长辈,闹得太厉害了,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

如此种种,赵璨都不由怀疑,齐王是不是已经猜到自己的意思,所以才主动跑过来示弱的?

这也不是没可能。虽然他看着始终觉得齐王没有聪明到这个份上,否则也不至于会落到这个地步,但是也不能否认对方有可能聪明一次。毕竟,那也是跟他有血缘关系的皇室宗亲,带着赵姓皇族的荣耀,在名利场中打滚过来的人。

“这倒也没什么,”平安说,“如果他真的这样识趣,咱们也可以免去许多麻烦。有些手段,用出来之后毕竟就不同了。”

虽然说千古之后,功过自有人评说,只要赵璨足够优秀,即便身上有些瑕疵也不会影响他的成就,但是弑亲的名声也实在是太难听。赵璨连那些曾经想要他的命的兄弟们都能容下,自然不需要对齐王动手。

毕竟齐王说到底没有做过什么事,并且在平安看来,且不论他其他方面如何,但在治理东南一地上面,还算得上合格。至少没弄得当地民不聊生需要朝廷去收拾残局。

其实平安还想过,如果齐王的确是有这种治理一地的才能,未尝不可以将一些事情交给他去做。也算是为赵璨分忧了。

只不过这件事并不适合跟赵璨提起。因为对于皇帝来说,首先要堤防的就是自己的宗族。因为别人想要推翻他,还可以冠上谋逆、篡位的名声,但如果同样是姓赵的人,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正统”这两个字,有时候可以很清晰很明确,但有时候又会变得十分含糊,端看需要的是什么样的。

平安既然知道那是赵璨的底线,自然不会轻易提起。

“好吧,就照你说的。”赵璨想了想,道,“若是有他主动配合,咱们的确能省许多事。”

因为两边都做好了准备,所以等到齐王真的来到京城之后,两边的接触几乎没什么烟火气。彼此都大略知道对方的底线,试探起来都不费力气。

齐王在谈判一开始就直接将自己能接受的条件给出来了,“我以后不会再插手东南的事。”

他的想法很简单,自己不管了,朝廷自然必须接手东南。其他的条件不需要自己去提,这边也一定会办到。毕竟到时候东南的百姓也是赵璨的子民,他不可能弃之不顾。

所以他只需要表现出这样的态度就可以了。

但这也只是开始。因为赵璨显然不会满足于这样,他很快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齐王府一系要迁回京城居住。”

这就是彻底将齐王府跟东南割裂开来了。

毕竟就算有齐王的保证,但有句话叫做“山高皇帝远”,齐王继续在东南住着的话,他究竟有没有插手那边的事情,就很难说了。赵璨这里鞭长莫及,很容易被钻空子。

除此之外,齐王府在东南世代经营,自然也有一些死忠心腹。而平安则要求齐王将这一股力量也彻底交出来。

这倒不是他有多忌惮,毕竟当年在洛州的时候,他就已经试探过,齐王府应该没事很么特别厉害的人。但他所需要的,也是这样一个态度,表明齐王府彻底的对他臣服了。

饶是早有准备,齐王也没有想到赵璨居然如此犀利,一下子就给出了两个让他根本不愿意答应的条件。

“欺人太甚!”他当着传旨官员的面咆哮,“孤绝对不可能答应这两个理由!”

齐王以前就不喜欢赵璨,现在更讨厌了。

他原以为自己啃示弱,这件事就算了结了,万没想到赵璨居然会开出这样的条件来,死死掐住了他的软肋,让他进退两难。

崔玉君眉头紧皱,“王爷,臣之前就说过,朝廷这边态度不明,咱们不能表现得太弱势,免得被他们轻视。如今果然被我说中。陛下哪里是在谈判,分明是在辱我齐王府!”

“孤知道!”齐王心烦意乱的看着他,“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现在该怎么办?”

“要不就……拖着?”崔玉君道,“这几日我在京城里也打听了一番,原来朝中如今的情形也不乐观,就算王爷你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他们也未必就拿得出粮食来给咱们!”

“什么?”齐王大惊失色,“快仔细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崔玉君便将自己打探来的消息说了。今年正逢灾荒,江南那边又出了事,所以朝廷现在的存粮大部分都调到江南去,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来给东南了。况且,接下来这整个大楚的人也还要吃饭,粮食又从哪里来?

“朝廷如今的存粮,是绝对坚持不到明年夏收的。”崔玉君道,“即便咱们示弱了,他们也拿不出粮食来,王爷还请三思啊!”

齐王闻言踉跄着后退了几步,面色煞白的盯着他,长长的大红色衣摆拖在地上,就像是风雨之后委顿在地的残。他口中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

“所以,还请王爷三思,朝廷的条件绝对不能答应!”崔玉君连忙高声道。

然而齐王的反应却跟他所想的截然不同。他飞快的摇头,“不,不行……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王爷?”崔玉君不解。

齐王这时候才终于渐渐缓过神来,面上的神情也由茫然转为坚定,“事情不能再拖,我们要在朝廷还有存粮的时候将事情定下来,亲眼看着这些粮食运到西南去!再拖下去,东南百姓便没有活路了!”

崔玉君愣住。他没想到自己劝了半天,反倒是让齐王的心思更加坚定了。只是他也不可能说出那些普通人管他去死的话,只好沉默不语,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不赞同。

但是齐王现在已经顾不上他的态度了,直接转身出门,他要去见赵璨,向他说明自己的态度,最好明天就有粮食运往东南!

赵璨挺说齐王求见,也是满心的不解。毕竟这段时间齐王一直避免跟他正面相见——赵璨倒是有些明白他这种心态,无非是觉得在自己面前低头很丢人罢了。所以一直都是跟礼部和户部的官员周旋。

这冷不丁的跑到这里来,的确是让人十分意外。

等到齐王被请进来之后,态度全然没有之前的桀骜,神色中虽然还带着几分不自在,但是低头是毋庸置疑的了。赵璨也不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不过毫无疑问,这是对他们有利的变化。

所以他朝张东远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带着人离开。毕竟接下来说的话,最好还是不要有外人在场,免得齐王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等人都走出去了,他才开口,“齐王叔这般急着进宫,可是有什么事?”

齐王一言不发的盯着赵璨看,仿佛想要从他身上看出来些什么似的。

赵璨这才注意到,一向十分在意形象的齐王,如今看上去竟有些狼狈。衣衫褶皱,鬓发微乱,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事,迟疑不决的样子。

“若是……”

“你的条件我都答应了。”他正要开口,便被齐王打断,“我留在京城,我们在东南的人手也都留给你。”

说完这句话,他陡然松了一口气,就像是终于挣脱了某种枷锁一般,面色虽然苍白,但眼神却渐渐平静下来了,他看着赵璨,“但是明日我就要看到前往东南的运粮车!”

电光火石之间,赵璨忽然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了。恐怕齐王是知道了朝廷现在的状况,才会做出这样的妥协,为的就是要为东南争取到足够的粮食。

一时间赵璨心中颇有些不平静。

他想起平安对齐王的评价,说他看上去虽然十足的纨绔,却是真正会为东南百姓考虑的,并且也一直在这样做。说明他身上也有可取之处,用得对了或许对赵璨也有好处。

当时赵璨不以为然,毕竟以齐王府的豪奢,这些钱财从哪里来?无非都是民脂民膏。除了不以为然之外,他心里还带着一种平安居然会为齐王说好话的气闷,所以对齐王更是不屑。

但是现在他不这样认为了。

“好。”赵璨点头应下,“朕相信,齐王叔不会后悔做出这个决定。”

“那臣就先告辞了。”齐王脊背挺直,硬邦邦的道。说完也不等赵璨的反应,就转身离开了。

赵璨盯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片刻,张东远和平安从外面进来,平安问,“我看齐王的脸色不大好,你们说了什么?”

“他说答应我们的条件。”赵璨说着不由摇了摇头,“事先绝不会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这么顺利。”他原以为还要拖几个月的。

不过,虽然齐王已经应承了这件事,但实际上,真要将东南接手过来,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想要平稳的过渡,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好在如今朝廷拿着东南百姓最想要的粮食,而且齐王又主动配合,让他们归心会更容易些。

赵璨很快召集宰执们过来商议此事,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会有正规的程序去办,他只需要稍微盯着些就可以了。

等到议事结束之后,平安过来问他,“凤楼,你打算怎么安置齐王?”

“怎么安置?”赵璨有些惊讶,“赏赐些宅邸田地,跟其他宗室皇亲一样便是了。”他顿了顿,又问,“你有别的想法?”虽然是问句,但他用的是肯定的语气。

“嗯。”平安说,“你应该也知道,先帝在时我就提起过,要将皇室宗亲之中有所擅长的人都组织起来,让他们将发挥自己的所长,著书立说。

“著书立说?”赵璨微微挑眉,“你觉得他们可以?”

“当然。”平安十分肯定的点头,“事实上,一个真正强盛的时代,需要的不光是文治武功,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陪衬。这个时代的衣食住行,宴饮游乐,甚至杂艺制作……这一切被正统读书人斥为‘不务正业’的东西,才是一个时代的血肉与脉搏,让它显得真实。”

而轮到这些吃喝玩乐的东西,还有谁会比这些以此为人生目标的宗室皇亲更拿手呢?

他们因为被皇帝忌惮,所以不能从军,不能入仕,甚至不能经商,朝廷会发给钱粮,将他们供养起来。

有钱有闲,可不就得给自己找些乐子?这乐子还得是皇帝不会忌讳的,那自然就只能是那些让人享受的豪宅美食华服,或者被主流所不屑的戏曲、杂技和那些“奇技淫巧”的精细玩意儿。

这些东西,虽然从前的书里也会时有提到,但是系统的形成书本显然并没有过。而且平安之前在图书馆组织的那些人手,很显然不会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从根本上,他们就不承认这些东西也可以像是“圣人言”一般传承下去。

所以平安索性另外立一套班子来做这件事。须知玩乐做到极致,也是一项非常了不得的技艺。那些自诩正统的读书人虽然看不起这些,但平日里享受起来,也丝毫不会觉得有问题。

再说反正朝廷也是要花钱养着他们的嘛,找点事情给他们做,这钱才不算是白花了。

赵璨对此无可无不可,正如平安所说,给这些人找点事做也不错,免得他们生出什么心思来。他想了想,道,“你想让齐王来领头做这件事?”

“在这一项上,我没见过比齐王更精通的。不过如果你那里有,换成别人也无妨。”平安道。

“罢了,就是这样。”赵璨想了想,摇头道,“按你的意思来吧。”

“那我就去找齐王谈谈了?”平安试探着问。他之前就已经察觉到了,对于自己为齐王说话这件事,赵璨似乎有些不高兴。——说起来,自从当上皇帝之后,赵璨的心眼好像变得越来越小了,自己跟人多说一句话他就能不高兴似的。

然而这一次赵璨却没有表露出不悦,而是道,“过几日再去吧,等他缓过来再说。”

平安想想也觉得有道理,这个时候齐王刚刚将几代经营的心血交给朝廷,虽然说是早就有所准备,但是恐怕还是跟割肉一样的疼吧?这个时候去找他说这些,无疑是雪上加霜,说不准还会让他觉得赵璨这是要继续侮辱他呢!

“我知道了。”他点头道,“现在江南和东南的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改良粮种是不是也可以发放下去了?”这会儿要是动作快的话,江南有些地方还能再收一季庄稼,多少能缓解一下。”

赵璨沉吟片刻,道,“也好,此事宜早不宜迟。张东远!”

“奴才在。”

“这件事一直都是你在负责,这一次也交给你吧。”赵璨道。

张东远激动的跪下来谢恩。他知道赵璨的意思,他现在这个位置,本来就是要留给平安的,不过是让他在上面过渡一下罢了。现在赵璨将这一份泼天的功劳给他,等做完这件事,他自然便可以功成身退了。

到时候赵璨自然不会亏待他,会赏赐许多财物,说不准还会给他封个什么恩荫官,放他回乡养老。

对于一个太监来说,不能当官不能从军,身份如同仆婢一般,人生走到这一步,便是极致了。纵然以前他最羡慕的大太监王立心,也没能够做到这一点。

有了这件事,说不准史书上都要给他记上一笔,让张东远怎么能不激动?

第174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