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 MB   上传时间:2016-10-12 13:35:37

赵璨深吸了一口气,坚定的道,“我不会让你失望。”今夜特意将平安叫出来,在他面前说了那么多话,固然是因为心里的事情太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更多的恐怕也是为了能够得到平安的支持吧?

现在赵璨已经不会像以前那样小觑平安了。自己的路还有好多年要走,也许平安就是那个能够在关键时候,推他一把的人。

平安并不知道赵璨心里所想,他只是在琢磨如今的形势。既然跟赵璨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一步,也就实在是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况且能够毫无顾忌谈话的机会毕竟很少,这时候自然应该抛开顾虑。

所以他直接问道,“京里的形势,你应该都知道吧?”

赵璨虽然在江南,但毕竟这里还有官场,天一书院又是消息灵通的地方,平安不相信他会不去关注京城的消息。只要有心,想知道这些,其实并不难。

“当然。”赵璨道,“何猷君三年前致仕之后,当上首辅的人竟然是张君奉。他无非是又在搞平衡那一套,从前何猷君和许悠互相牵制,如今没了何猷君,许悠却也不是好相与的。内阁恐怕早就是一片混乱了吧?”话已经说开,他连父皇都不称了。

“差不多。”拜司礼监值房的工作经历所赐,对于朝廷的动向,平安恐怕比皇帝还明白些。毕竟许多奏折送上去,皇帝未必会亲自批复。可是他这里,却是都看过的。经过三年的锻炼,平安的阅读能力又有了长足的进步,每天将值房里的奏折全部看完对他来说并非不可能。

“赵瑢和赵璇到现在都尚未娶正妻,这件事将整个京城的水都搅混了。现在的形势……热闹得很。”赵璨道,“所以他是为什么要召我回去?”

“或许是为了将水搅得更浑。”平安想了想道,“大皇子的亲事已经定下了,是信州张家的大小姐。张家虽然不算根深蒂固的百年士族,起家也就在这几十年内,然而却也是信州豪族,在西军之中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二皇子虽然还未定下,但有传言说他要娶许家的女儿。如此一来,京城很快就会形成新的平衡。”

两位皇子的婚事搅动整个京城和朝堂,但是随着事情尘埃落定,彼此的支持者水落石出,新的平衡自然就会发展出来。毕竟皇帝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谁也不会过分活跃。

但如果赵璨说的都是真的,皇帝只不过是在替某一个人铺路,那么他就绝不会坐视这种新的平衡出现。因为那样会给两个进入朝堂视线的皇子发展的时间和机会。一旦让他们发展坐大,将来再想压制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原来如此。”赵璨没有评价这件事本身,而是道,“赵璇不会娶许家的女儿。”

当初皇帝借了许家的力上位,却连皇后都容不下。如今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再娶许家的女儿?“除非他不想要那个位置了,否则许家不能出第二任皇后。”

赵璨说得相当笃定。因为这些话,曾经是赵璇亲口告诉他的。至于赵璇所选择的亲事——

脑海中灵光一闪,赵璨忽然笑道,“平安,你说,我把赵璇的亲事抢过来如何?”

“怎么抢?”平安有些发愣。赵璇要定的是谁都不知道,这要怎么抢?

况且这是能够抢到的吗?虽然一样都是皇子,赵氏家族的血脉,可是地位也是不一样的。赵璨没有强大的母族,也没有皇帝的宠爱,凭什么去跟赵璇争?

赵璨微微一笑,“这就不必担心了,我虽然没有强势的家族,但是我想……郑贵妃和大皇子,会很愿意帮忙的。”

毕竟赵璇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而赵璨,却是从前的盟友。虽然这个联盟本身就很脆弱,过了三年效果还有几分十分难说,但赵璨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平安想了想,道,“如果能成功的话,那你就去做吧。不过,你真的决定要搅进去了?”

“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事。平安。”赵璨轻轻一叹,“我也只不过是顺着某些人的心意罢了。但如果他真以为我是一把好用的刀,我想……他也许应该知道,有时候刀是好刀,用不好却肯恩恶搞伤了自己。”

“你如果决定了。我自然尽力帮你。”平安道,“不过皇城司如今什么都没有,恐怕帮助也有限。”

“你不必自谦。”赵璨道,“你在司礼监的值房三年,听说奏折往来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流程?你总有办法让混乱的东西重新有序。我想,皇城司也不会例外。”

皇城司的职能就决定了这个位置的敏感。平安即便什么不做,只要坐稳这个位置,将来对自己就是极大的助益。况且平安一看就不像是墨守成规的人呢。

平安微微一笑,“既然七皇子殿下这么信得过我。我就跟你说说皇城司的职能吧。”

“这个我知道……”

“不,你不知道。”平安打断他的话,“别着急,你先听我说。”

“在我的计划中,皇城司是这样一个机构它的属员遍布大楚每个角落,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受其监察。有独立办差的能力和权力,直接从属于皇帝,向皇帝负责,独立于其他任何衙门和机构。它会成为一张密密实实的网,将整个大楚笼罩在其中,而掌握这张网的皇帝,就像端坐蜘蛛网中间的主人,任何动静都逃不过他的掌控。”

他转向赵璨,“你觉得如何?”

赵璨一时没能够说出话来。其实他心中无比震惊。平安也就是跟自己差不多的年纪,但自己是在皇宫长大,他却是在民间。他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学会那么多东西,生出那么多奇思妙想?

这一瞬间,赵璨竟然有些……怕。

因为他终于清晰的意识到了一个他一直都在发现,却始终不愿意去面对的现实:平安恐怕不是他能够掌控住的人。再继续这样让平安发展下去,他最后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赵璨竟然有些不敢去想。即便是对他来说,平安也妖孽得有些过分了。

站在几千年巨人肩上的平安并不知道自己给赵璨带来的震撼。如果赵璨真的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恐怕会被他激起无限的热情和渴望,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掌控这张网。但赵璨毕竟不是。他有着更加丰富而复杂的阅历,也更明白,事情恐怕没有平安说的那么简单。

首先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张网,那么能够掌控它的,究竟是自己这个网的主人,还是一手将网搭建起来的平安?

当然,目前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平安还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但是自己能保证他一直站在自己这边吗?况且赵璨现在还不是皇帝。平安答应帮助他,但这跟效忠于他,终究还是有些分别的。他能够分辨出来。

万一最后这张网掌握在了现在的皇帝手里,或者不管平安转交给谁,那他赵璨,恐怕就是第一个要被捕捞起来的猎物。

况且即便一切顺利,他登基了,掌控了这张网,万一将来他跟平安之间发生了龃龉,君臣失和呢?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到时候,他再想处理掉平安,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虽然现在就想这个,难免有些远。但赵璨心思之缜密,却是片刻之间就将思绪发散到了这里,于是越发难以安心。

但是不可否认,另一方面,对于平安所描述的那张网,他也万分期待。

最后,赵璨深吸了一口气,慢慢的吐了出来,“好,你尽管去做。”

虽然他沉默的时间有些长,但平安并不以为意,笑着道,“这只是我的设想,完成的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最后的结果有没有偏差,谁也说不准。希望我也能不负你所托。”

对平安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稀奇的东西,所以也真的不是太当回事。他只是不确定自己能把这个怪物给还原出来罢了。毕竟他又没当过锦衣卫,怎么会知道具体怎么做呢?

他所拥有的知识看似丰富而奇妙,但其实都是浅尝辄止,甚至绝大部分都来自不可尽信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

简而言之。平安也是在瞎胡闹,做试验呢。

赵璨如果知道他心里所想,恐怕会疯。然而毕竟没人有读心术,于是他就只能继续这么误会下去了。

既然说到了自己的构想,平安就不免跟赵璨说了一下自己现在的情况,“我突然上任,年纪又轻,恐怕不能服众。最初的底子,只有跟我一路过来的这些人。但即便是他们,也不是全部都有用。总之……我现在的情况不怎么妙,真能给你的帮助,其实很少。一两年内,你在京城都没有帮手……没问题吗?”

“当然。”赵璨并不在意。在他决定回京事,本来也没有将平安计算在内。

该说的话题都说完了,两人便掉头往回走。回去的路上平安实在好奇,忍不住问道,“你说把赵璇的亲事抢走,可你怎么知道,那么多的传言中,究竟哪个才是他想娶的?万一到时候他反过来利用你……”

“放心吧。”赵璨说。赵璇想娶的人是谁,他太知道了。而且……自己现在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去抢都对不起赵璇上辈子对着自己炫耀了那么多次!

江南温家的三小姐温成碧,这就是赵璇真正的目标。如今京中那些种种传言,都不过是障眼法。

温家在江南的位置非常特殊。这是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族,出过好几位大才子以及学究天人的大儒。温家人不喜欢做官,所以极少有人出仕,但是在士林甚至朝廷中的名望,却是别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如今江南大部分的名士,都曾经受过温家的指点和教导。据说天一书院,正是温家首倡创办。

只不过温家人低调,平日里极少听说他们的动向罢了。但在江南提到温家,那是连普通百姓都能开口说上几句渊源的。

其地位若此,但却从不被朝廷忌惮,因为温家人十分知情识趣,从来不会有逾越之事。所以朝廷的表彰几乎年年都有,就是为了笼络江南的人心。

温成碧是温家这一代的独生女,其受宠程度就不必说了,更教养得蕙质兰心,据说连身边的丫鬟,也都是出口成诗下笔成文的。

她曾经放言,只会嫁给能够赢过她的男子。不过直到如今,这人也还没出现呢。赵璇当初能娶到她,多半还是靠许家的帮助,在隐瞒身份的情况下跟温成碧相处。他才气过人,又风度翩翩,小姑娘虽然说过那样的大话,但到了这时候,输赢反而已经不重要了。

赵璨要做的,不过是……捷足先登。

因为温家老宅,正在崇州。

赵璨并没有告诉平安他要怎么做,平安想了想也就没有追问。两人一路走回客栈,然后各自回房休息。只不过谁都没有真的睡好,而是一直在反复的回忆今晚发生的事,说过的话。如果他们真的能成功的话,那么这一晚的谈话,或许就是一切正式开始的标志,让人怎么能不期待,怎么能不心潮澎湃?

第二天他们继续赶路前往崇州。因为赵璨在,所以没有骑马赶路,而是弄了一辆马车。其实这时候的马车也不见得有多舒服,毕竟路况是在太糟糕了,走一步就要颠簸一下。——但无论如何,对平安来说,比骑马要好得多了,所以难得没有抱怨。

给他们赶车的是队长钱成,王从义也在车厢里伺候。所以平安和赵璨仍旧表现得十分生疏客气。

到了崇州城,赵璨说自己有几个好友住在这里,要去辞行。他开了口,平安和王从义自然不敢阻止。反正皇上并没有要求具体哪一天回去,他们来的时候赶得急,现在的时间就从容许多。

正好平安也在这里见见自己散出去的人,以及他们发展出来的线人。

不过他着实也没有报几分希望。在天一县那里,他那般点拨了,最后大家的表现却仍旧差强人意。——之所以不是十分糟糕,还是因为有钱成和冯玉堂拉高了平均分。这两个人的表现,在其他人的衬托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抢眼。

好在平安也只是想用这件事考验一下这些人,筛选出自己能用的,所以只抱着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的态度,即便结果再差也可以接受。当然,心情就未必很好了。

让他惊讶的是,分散在崇州的这十二个人,做得倒十分不错。收集的消息都很有侧重点,另外还真的发展出了几个有用的线人。

平安在心情宽慰的同事,又觉得有些不解。他原以为最后能跟在自己身边的,应该都是能力不错的,怎么反倒不如这些派出去的呢?

第54章 闹乌龙赵璨气闷

他重新拿出之前的资料,一点点研究,然后才发现了端倪。

——究其原因,是因为皇城司打探消息,多半还是集中在官员身上。因为平安没有说要什么消息,所以大家仍旧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这是平日里做惯了的事,虽然换个地方,但效果也不会太差。反而是天一县那里,平安想要的其实是赵璨的消息,大部分人未能领会,送上来的都是县城官员相关。

说到底,皇城司的人并没有那么不堪使用,但他们的确是已经有些僵化了。毕竟长久以来做的都是这样的事,突然要他们灵活起来,自己掌控方向,本身也有些苛求了。

将资料放下,平安将心中关于皇城司的规划打了个叉,也许自己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来到皇城司之后,并没有深入了解他们,就贸然的进行考察,结果当然不如人意。那么这份规划,当然也要重新去做了。

因为研究资料的缘故,平安并没有关注赵璨在做些什么,只是让王从义跟着他出门。赵璨对此并没有异议。见到平安他就猜到王从义是怎么回事了,有他跟着,对自己的计划更为有利。

然而王从义很快来向平安汇报,说是赵璨并没有去访友,而是整天在街上闲逛,也不知道究竟在想什么。

他的意思大概是想让平安催促一下赵璨,如果没事就赶快出发。虽然没规定时间,但他们出来也有段日子了,路上风尘仆仆,还要顾着赵璨和平安,谁都休息不好,回了京城交了差事,自然就好了。

但平安一听,就知道赵璨又在酝酿什么事了。

所以他只是对王从义道,“他是主子,他要做什么咱们不必过问,只管跟着便是。况且毕竟在这里求学三年,有些不舍之情,想要盘桓几日,也并非不可理解。”

当面这么说,但他转头就去问赵璨了,“七皇子留在崇州,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办?只管差遣臣等便是。”

“你来得正好。”赵璨道,“明日有个诗会,你跟我一起去。”

“殿下说笑吧。”平安道,“我什么诗文都不会作,去了也是煞风景。”

“哦,怪我没说清楚。”赵璨道,“说是诗会,其实是游园会。有个本地豪绅修了一座新园子,据说美轮美奂,巧夺天工。他儿子正广邀文士前去赏玩呢。之所以说是诗会,乃因这园子建好了,却还没有名字,各处匾额也未曾题写,说是等着大家一展所长呢。”

平安秒懂。就跟《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似的,宝玉游园的时候取了不少名字,还写了楹联。后来元春省亲,还让弟妹们按照各处的特点作诗。估计就跟这个差不多吧?

“那我更不能去了。”他推辞道,“我的身份殿下也是知道的,想来到时候在场的,都是名士文士,我去了不合适。”

“我说合适就合适。”赵璨拦住他,“平安,你可是说过要帮我的。”

虽然不知道赵璨究竟要做什么,但这话说出来,平安还能说什么?“去也可以,若是扰了殿下的事,殿下可不要怪罪。”

于是第二天他就跟着赵璨出了城,依旧扮作赵璨的远房堂弟。说到这个平安忍不住问,“殿下为何要化名姓齐?”天下的姓氏那么多,赵璨却偏偏姓了齐,平安不敢说跟自己有关系,但也觉得挺奇妙的。

因为平安跟着了,所以王从义就没来。他这几天跟着赵璨,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了。眼看平安派出去的人都回来了,而且各有斩获,自己这里却丝毫进展都没有,他岂能不着急?所以今日便主动留在了客栈里。

没有眼线,平安和赵璨说话,当然就少了几分顾忌。

“随口取的罢了。”赵璨瞥他,“莫非你还以为与你有关不成?”

平安连忙赔罪,口称不敢。赵璨也不是真的要为难他,所以很快换了个话题。两人说笑着便到了地方。平安远远看了一下,这园子别的且不说,占地的确是很广,可见主人财大气粗。又请了那么多士子来,想必还附庸风雅。

看来古往今来的暴发户都差不多。

这里的人平安一个都不认识,自然跟在赵璨身后亦步亦趋,看着他自如的与人寒暄,没一会儿就留加入了一个小团体。别人问起自己时平安就笑笑,绝不开口说话,没一会儿大家就都没兴趣了。以为平安只是跟着赵璨来长见识的。

看红楼梦的时候,倒是堂堂皇皇的富贵景象,但是真的身处其中,平安却只觉得周围吵吵嚷嚷,让人不胜其烦。至于那些人争相做出来的诗文,他虽然不好评价,但私心里觉得大部分也都写得不怎么样。

——这其实是必然的,古往今来那么多人,每年都有几个考中秀才,没三年有一大批举人……然而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才有多少?

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也就是学习了之后勉强能够应付罢了。若说做出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诗,那是不可能的。

赵璨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离开了之前的那个小团体,挤进了第一梯队里。走在他身边的,是个身材矮小,眼神灵活的少年,一路上左顾右盼的样子,很像是没有见过世面。平安再想想走在赵璨另一边的自己,表现似乎也并不怎么样。一瞬间忽然有些同情他。

恐怕在别人眼里,赵璨跟出门玩还要带孩子的家长差不多吧?还带的是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这么想着,他不免对那个少年多关注了几分。然后平安发现了一点端倪:赵璨似乎对这个人十分关注。有时候少年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加快脚步,赵璨会立刻跟上去,一直站在他身边。虽然还没搭话,但平安却已经明白了,这人就是他的目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御前总管升职手札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