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养家之路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渔小乖乖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357 KB   上传时间:2016-11-10 17:48:36

沈灵眼睛都没有睁开,像只小猪似的哼唧了两声。

“灵灵要是困,就让他去床上睡吧!屋子里有过堂风,这么睡容易被冻着,万一感冒加重了呢?”张明说,“小孩子恢复能力好,说不定等他睡够了,明天早上起床时已经活蹦乱跳的了。”

张明这话却是说错了。沈灵虽然一直吃着感冒药,感冒的症状却并没有缓解多少,总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窝在被子里。一连这么过了两天,虽然沈灵本人总是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没事没事的,但张明和沈真都有些着急了,恨不得能立刻瞬移带他去镇上的卫生院看看。

沈灵摇头拒绝了:“我真的没什么事情……睡够了就好了。现在外面那么冷,路上也没车,我们得自己走到镇上去,这一路的冷风吹着,说不定我的病情会更严重。我还是继续吃感冒药吧。”

沈真把感冒药递给沈灵。

沈灵往嘴里一塞,就着温水咽了下去。

沈真用自己的额头贴着沈灵的额头,感受了下他的体温,说:“好在你一直都没有发烫。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总不能病病恹恹地过年吧?你明天要是还没好起来,无论如何都得去医院看看了。”

沈灵不想反驳沈真的话,便含糊地应道:“等到了明天再说吧。”他钻进被子里闭上了眼睛。

等沈真离开了屋子,沈灵睁开了眼睛。他的手上还紧紧攥着一枚感冒药。原来他刚刚只是做了一个把药放进嘴里的动作,其实他并没有真的把药吃下去。或者说,其实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吃药。

沈灵的书包就放在床头柜上。他从书包里抽出自己的小手帕,把感冒药裹进了手帕里。

这些药先就这么藏着吧。等他找到了机会再将它们毁尸灭迹。

第二十六章

大概是真的不想上医院吧,第二天,一直睡不醒的沈灵终于在十点前起了床。

马上就要到大年三十了,家里事情多,所有人都忙得团团转,沈真已经在厨房里帮了一上午的忙了。大姑来过一次,见他把活儿做得井井有条,羡慕地说:“这文曲星下的凡就是不一样!我家那个皮小子比着真真还大几岁呢,吃过早饭就出去疯玩了,到现在也没见着个影!”她家有一儿一女。

沈真被大姑夸得非常不好意思。他觉得自己真是对不起文曲星啊,除非画画也来个科举,否则他哪怕再活两辈子也当不了状元啊。明明他家的小孩才是真正的文曲星下凡嘛,读书成绩那么好!

沈灵见大家都在做事,便也想帮忙。可他大病初愈,谁也不敢给他派活啊。张倩就拾掇了些不甚新鲜的菜叶,装在篮子里递给沈灵,说:“你去院子里喂鸭子吧。小鸭子可好玩了呢,好好玩!”

一秒钟后,张倩淡定地把自己说错了的话咽了回去:“啊不,我的意思是,好好喂鸭子。”

沈灵:……

似乎是被当成不懂事的小鬼头来对待了呢!_(:з」∠)_

沈灵一边喂着鸭子,一边打量着农家的小院。他刚来小窝村就病了,现在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张奶奶是个能干的,家里不光养了鸡鸭,还养了几只鹅。院子的左边僻静处还砌了一个猪圈用来养猪。

沈真从厨房里拎着一桶泔水去了猪圈。

不多时,他拎着空桶从猪圈中走了出来。

人呐,一旦偏心起来总是无可救药。沈灵眼中的沈真一直是带着光环的。在沈灵看来,沈真配得上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汇。就好比现在,哪怕以猪圈为背影,沈灵依然觉得沈真的一举一动可以入画。

“能入画的美少年”被冷风吹得直缩脖子,都可以直接COS缩头乌龟了。

沈真走到院子中央,忽然从左边的柴堆里蹿出了一只大公鸡。这只大公鸡正值壮年,有着漂亮的羽毛和矫健的英姿。它挥着翅膀虽然不能真的飞起来,但“跳”到沈真的大腿高度还是没问题的。

也不知道沈真是哪里惹到了大公鸡,它攻击性很强地追着沈真。

人和公鸡的体型差异摆在那里,按说人是不会被公鸡吓到的。但这只公鸡它不要命了啊,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发狠地扑着沈真。它能啄到的部位对男人来说又特别重要……沈真都快吓疯了。他下意识地拎着空桶满院子地跑了起来。公鸡追了一会儿,眼看追不上了,这才停下了它的攻击行为。

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秒。

围观了一切的沈灵:……

“真险!吓、吓死我了。这鸡发神经了吧?”沈真抹了抹脑门上的虚汗。还好冬天裤子穿得厚,否则就凭公鸡刚刚那种疯狂的攻击行为,说不定真能伤到他未来要给老沈家传宗接代的玩意儿。

“你没事吧?”沈灵忍着笑意问。

沈真虚弱地摇了摇头:“没事……”某个瞬间都吓傻了好吧但为了哥哥的形象还要保持微笑哦。

张倩在厨房里听到动静,拎着一把菜刀就冲了出来。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张倩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她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说:“这公鸡确实欠揍!它也追过我,差点啄到我下巴。”

“它这不是逼我们把它宰了吃吗?竟敢挑战吾等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沈真没好气地说。

张倩忍着笑说:“你要真想吃,我马上烧热水,等会儿就让爸把它逮起来宰了。”

“那还是算了,饶它一命吧。我们准备好的食材已经够多了。”沈真摇了摇头。附近这方圆百里的年夜饭吃得早,怕当天来不及准备,很多食材在头天就准备好了。沈真一上午尽和食材打交道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

年夜饭是张明带着张倩、沈真一起做的。辈分最大的张奶奶和中了虚弱不良状态的沈灵嗑着瓜子只等着吃就好了。按照这边的习俗,据说年夜饭吃得早,福气就多。于是,有些极端的人家在下午三点就开始吃饭了。张明家倒是没有这么极端,但下午四点半时,他也开始在大门口放起了鞭炮。

放完鞭炮,张明一脸喜气地关上门,扬声说:“开吃!”

这里的年夜饭是需要拴起大门闭紧门户吃的。沈真不明白这习俗的意义是什么。

张明给他解释说:“以前穷啊!关起来门来吃饭,就没有人能看到你桌上是什么菜了。于是,你夹一块番薯,就可以摇头晃脑地说,啊,这瘦肉真香!再夹一块冬瓜,又可以得意地说,啊,这肥肉真带劲!门外头人一听,哎呦,这家可了不得了,咱们都在吃糠咽菜呢,他们家好几大盘的肉!”

“真的啊?”沈真听着觉得好玩。

张明嘿嘿笑了一声:“逗你的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关门的习俗是为了什么。”

沈真:……

老实人骗起来人来的时候真是太可怕了,因为根本没有人能想到他是在骗人!

张奶奶拿出了自家酿的米酒。这种酒度数不高,女人和小孩也可以喝。沈真抿了一小口,觉得味道极好,直接把酒盏换了小碗,抢着说:“我用碗喝。来来来,把酒给我,我来给大家满上。”

屋外的鞭炮声就没断过,屋内的欢声笑语也没有停过。

沈真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他小时候有阵子不爱吃饭,每次吃饭都能剩个碗底。沈淑来在这方面是绝对不会纵容沈真的,只要剩了饭,她肯定会严厉批评沈真。唯有大年三十晚上,就算沈真剩了饭,沈淑来也会喜气洋洋的。不过,她会要求沈真说一句:“吃不下了,碗里的都留到明年吃。”

“留到明年吃”这就是一句好口彩了,预示着明年也会丰盛有余天天能吃上好的!

妈,我会好好过日子的,不亏着自己,也不伤害别人,你就放心吧。沈真在心里说。

吃晚饭,洗了澡,换上新衣,拴着的大门就可以打开了。小孩子们这时候就可以跑出去炫耀新衣服了。沈真和沈灵肯定不做这种幼稚的事情。张倩倒是扭捏了一会儿,然后跑去大姑家找表姐玩了。

“你记得准时回家看电视!”张明冲着张倩的背影喊了一句。

这时候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看。沈真觉得早年的春晚虽然舞台效果差了点,但内容却比日后的好看。虽然有些节目他上一世看过集锦了,再看时还是津津有味。

张明是家里的顶梁柱,晚上需要守岁。沈真想陪着张明熬个通宵,不过在他扛不住要打哈欠的时候,张明还是赶他睡觉去了:“再过十年肯定就让你守了,那时叔都老了。现在嘛,还是叔守着吧。”

沈真和沈灵一起回了房间。两人脱了衣服躺在床上,沈灵侧过身想要去关灯。沈真赶紧把他拦住了:“今晚的灯要亮通宵的,为了图个吉利。你要是亮着灯睡不着,咱们就用被子捂着头睡吧。”

“能睡着……就这么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沈灵连打了两个哈欠。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家家户户都是四五点钟就要开门放鞭炮的,放完鞭炮后则全家人凑在一起吃面条,喻意长长久久。沈真起床时全凭自己的意志力,心理上虽然醒了,身体还挣扎在梦乡。

两人先去老太太的屋子给老太太拜了年,老太太笑眯眯地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

在堂屋见着张明后,张明又给了他们一个红包。

老太太的红包不大,一人十块钱。这也不是她小气,其实她给张倩的红包也是这个数。这年头还有人给红包只给一块、两块的呢!再说,沈真和沈灵也不图这个钱,他们要的是这个喜庆的意思!

张明一人给了一百。这是非常大方的了。

按照小窝村这边的习俗,大年初一需要给祖宗们上坟,因此不能用来走亲戚。其实这习俗和汾水镇上的习俗一样。不过,对于不是这地方长大的人来说,大年初一去上坟这种行为就显得很奇怪了。

吃过面条,张明用塑料袋兜着鞭炮和香烛带着张倩去给祖先上坟了。

张奶奶找出一个烧纸用的铁盆,递给沈真,说:“你也去路口给你妈烧一点。”

沈淑来葬在了汾水镇,沈真没法立刻赶回去给她上坟。但老人们都有说法,说是岔路能通阴阳,只要找个岔路口,心里念着亡者的名字烧了纸,就算没有亲临亡者的坟墓,他们也能顺利收到纸钱。

沈真谢过了张奶奶的好意,拎着铁盆和纸钱,打算去村头烧纸。

沈灵把外衣的兜帽扣上,将手插在了兜里,说:“哥,我和你一起去。”

其实沈灵和沈淑来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虽然同村,但因着沈淑来常年在外打工,沈真怀疑沈灵都没见过她几面。因此,见沈灵要和他一起去祭拜沈淑来,沈真心里觉得微微有些诧异,以及感动。

“我都已经上你家族谱了,给你妈烧点纸也是应该的。”沈灵认真地说。

沈真瞪大了眼睛。

沈灵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赶紧解释说:“我是指户口本。我们在同个户口本上!”

第二十七章

大年初二回娘家。

大姑一大清早就带着大姑父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到了老屋。大姑父穿得有点时髦,虽然这种时髦在沈真看来非常土。表姐和表哥都是性格外向的人,进了门就哄老太太说话,嘴巴别提有多甜了。

大姑看上去不显山不漏水,但其实家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她和大姑父两人并没有像大多数年轻人那样出去打工,而是选择了靠山吃山。春天挖草药,夏天捕小型的猎物,秋天收庄稼,冬天进山烧炭,每年都能攒下不少的钱来。不过,这种生活其实非常辛苦,真算起来其实比打工还要更累一点。

村里没什么娱乐活动,大人都选择围着火炉打扑克。所谓的走亲戚就是换个地方继续打扑克。

大姑、大姑父、张明以及张娟巧(大姑的女儿)四人摆起了牌局。他们一边打牌一边聊天。沈真这些孩子则坐在一旁看电视。不过,沈真的注意力并不在电视上,他还留心听着大人们的聊天内容。

“你明天就走?哪有这么急的?还有那么多家亲戚没走。”大姑问。

张明无奈地说:“单位里忙,本来就没什么假。我年前是提前走的,年后自然也要提前去上工了。”年前张明因为计划着要跑一趟嘉城,所以不得不向单位请了几天的假,年后需要提早去报到。

“这也太赶了……巧儿今年也要去安城找工作,本来还想让你带巧儿一起走的。”大姑说。

张明闻言看了张娟巧一眼,问:“巧巧打算去安城了?之前在厂里不是做得挺好的吗?”

“这死丫头自己想往外面跑,说安城那里机会多。哎,老弟你帮我看着点啊。巧儿啊,在外头凡事都要听你舅舅的,知道不?别和社会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大姑豪迈地扔出了一副炸弹。

张娟巧随口应着:“知道了知道了……我都十八成年了,你还不放心我。”

“就你那缺心眼的样儿,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着数钱呢,我怎么能放心?”大姑恨铁不成钢。

张明笑着打圆场:“巧儿那是耿直,这点随我。咱不兴那些妖魔鬼道的。”

“巧儿要是个小子,我什么都不说了,偏偏是个丫头!现在外面的小伙子多坏啊?我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姑娘能让他们欺负吗?听妈的,巧儿你就长点心眼吧!在外先别急着谈朋友啊!”大姑说。

沈真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在上一世,沈真在张倩的婚礼上见过张娟巧。那时的苍白妇人和现在的清纯少女瞧上去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沈真曾听张明无意间感慨过,只说是家里人把张娟巧耽误了。

张娟巧在外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她那时已经有点心动了,但记着家里人说过的话,并不敢轻易在外面谈朋友。她只能隐约给家里人先透露出这个意思。可是,张大姑的公公很喜欢孙女,不舍得把她远嫁,怕远嫁了被人欺负家里人都不知道。于是,他们立马把张娟巧叫回了家。

张娟巧回家后,第二年就照着家人的意思嫁给了邻村的一个年轻人。嫁得倒是近了,偏偏她的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那年轻人头两年还有个人样,后来竟然开始赌博了。而那年轻人的父母,明明村里村外都知道他们的性格挺不错的,谁也没想到等他们做了公公婆婆后竟然是个恶公公和恶婆婆。

张倩结婚的时候,张娟巧的日子已经过不下去了。她想要离婚吧,却又舍不得自己的儿子。

张家大姑那时真是后悔啊,怎么就任由自己的公公给女儿说了这样一门亲事啊!早知道如此,她还不如早点想开些,让张娟巧远嫁呢!他们打着为张娟巧好的主意,偏偏就让她的生活陷入了泥沼。

当然,现在的张大姑还算不到日后的事情,她这一把牌抓得好,心情也很好,说:“要不是巧儿她舅舅你就在安城,我也不放心巧儿跑那么远。结果你出门这么早!本来以为你能在家过元宵的。”

“都是为了赚钱啊!我签的是临时合同,要是不努力表现下,单位说开就把我开了。”张明说。

“这个我知道……瞧不起我们农村人嘛,正式合同只给他们城里人的。”张大姑不满地说。

张明连忙否认:“没有这回事,说白了还是我自己没文化,怪不得别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养家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