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士_分节阅读_第137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16-11-14 17:53:32

王济是大将军,理论上可以调动天下兵马,但也就是理论上而已。晋惠帝在理论上还拥有全天下呢,你让他动一下世家的私产试试,看世家弄不死他。

“临行前,我和二郎讨了一道‘便(bian)宜行事’的旨意。”王济冲卫玠眨了眨狡黠的眼睛。

所谓“便宜行事”,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者临时的变化,不必请示,便自行决定如何处理。从帝王口中得到拥有这样承诺的圣旨,以王济的无赖性格,基本可说是他想干啥就干啥了,回京之后别人还挑不了王济的理。

枣哥耸肩:“要不你以为我是怎么来的?我要是随随便便离开益州,单车刺史第一个就不会放过我。”

晋朝的刺史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省长,有“领兵”和“单车”之别,领兵就是能够领兵的意思,单车则是不能领兵。晋初的时候,晋武帝偏好把兵权分给自家人,领兵刺史基本已经名存实亡。到了晋惠帝时期,领兵权才慢慢重新从藩王手中回到官员手上,卫老爷子的下一步是打算设立同等级的军职来与官员抗衡。

益州刺史因为成都王的存在,即便这位王爷并不在成都,而没能得到领兵权。所以很多时候他说的话,还不如卫璪这个郡守来的重要。

这样的现状,很容易引起上下级混乱的矛盾。更不用说这位刺史并没有多少容人之量,所以他对卫璪百般的看不惯,总是在试图找卫璪的茬。

枣哥在卫老爷子的运作下,已然要高升回京,就没与之计较,因为他懒得和这位新调任的刺史玩。

“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错误认知,让他觉得我不要的刺史之位给了他,是因为我惹不起他。”卫璪都不知道是该笑对方天真,还是该可怜他竟然能那么傻。

卫璪到地方上做官,是为了学习、磨炼,不是为了走底层官员的升级之路。

也许对于旁人来说,刺史太守就是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了,但对于卫璪来说,他为什么要白白浪费在刺史任上的六年?有这时间直接入中央好不好?

“虽然回去的时间,比我预计的早了点,但也没差啦,早回去,早准备。”枣哥一个人把所有人的话都说了,根本没给卫玠和王济留时间。他两手交叉的放在脑后,乱没有形象的依靠在栏杆上,反倒是透出了那么一股比小时候强行装逼时更加自然的名士风度。

“准备什么?”卫玠有太多的问题了。

枣哥一笑:“别闹,当然是你阿姊,我阿妹的婚事啦,她终于要还俗嫁人了。”

“什么?!!!”卫玠一脸震惊。

“你不知道?”枣哥也一脸震惊。

唯有王济用他随身带着的小木棍,轻轻抽了抽卫璪的小腿,提醒他:“还不快跑?”

“对对对!”枣哥立刻起身,足下带风般推着王济舅舅就一溜烟的跑了,明显不打算面对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桥豆麻袋啊,熠姐要嫁谁,你倒是说清楚啊!卫玠果然炸了。

安静陪伴着卫玠的拓跋六修,终于找到了他的存在感,他揉着卫玠软弱无骨的小嫩手,享受着情侣之间的应有福利:“这不是很明显吗?”

“求兄台不吝赐教。”

“你姐姐身边都有谁?”拓跋六修耐心启发。

“我哥和石勒。”说完,卫玠自己就悟了。擦!石勒!怎么能是石勒呢?卫玠不是说石勒不好,而是,而是,那可是石勒啊。“我阿姊到底看上石勒什么了?”

“那你看上拓跋六修什么了?”武贤法师一身僧袍,从门口出现。

枣哥刚刚当然不只是很没义气的逃跑,他还不忘把武贤法师本人叫来,请她亲自面对她留下的烂摊子。至于枣哥本人嘛,他知道搓衣板在哪儿,就不劳烦他妹妹亲自动手了。他真心不是故意说漏嘴的QAQ他以为拓跋六修那个大嘴巴早就剧透完了,毕竟他那么喜欢抢别人的活儿干!

“六修人好啊。”卫玠脸不红心不跳的平铺直叙道。

拓跋六修反倒是因为这样不加掩饰的赤裸夸奖而红了脸,这么多年了,他还是抵抗不住来自卫玠的情话。

卫玠说情话了吗?对于拓跋六修来说,卫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情话。

“世龙(石勒的字)人也好。”武贤法师顺杆爬上,顺便甩了个眼刀给拓跋六修,你怎么还在这里?不觉得此时此刻应该留点私人空间给我和我弟弟吗?这个弟媳妇还能不能有点眼色了?!

身高一米九的弟媳妇,因为这一句承认身份的话,欢欢喜喜的离开了。

武贤法师再一次表示,简直辣眼睛,说好的一刀能够划破苍穹,不负北疆狂名的拓跋将军呢?他弟到底找了个怎么样的奇行种?!

奇行种出门后在心里盘算,该给卫玠做点什么好呢?回京之路旅途漫漫,不能委屈了卫玠!

是的,奇行种同学在卫玠沉睡的这两年,不仅在北疆刷高了声望值,顺便还点亮了一些他这个身份、这个地位所不应该点亮的技能,好比厨艺。

拓跋六修:只要卫玠喜欢!

“阿姊,你和世龙来真的?”卫玠还是有一点点的小抵触,他姐姐那么好,长的好,性格好,武功好,反正什么都好,谁都配不上他姐!

“我还觉得谁都配不上你呢。但依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找了个傻大个。”武贤法师和卫璪那种把什么都写在脸上的性格不同,她从不会让卫玠在他喜欢的人面前难堪,但那并不代表着她就喜欢拓跋六修了,“我想你有个正常人的生活。”

“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呢?”卫玠反问。

武贤法师怔了一下,然后笑了,是啊,什么是正常人的生活呢?和大家一样的生活?那她早八百年前就该嫁人生子了。不要说战场,她估计连洛阳城都走不出去。她给弟弟倒了杯酪浆,笑着说:“正常人的生活,就是你高兴就好的生活。阿姊不会阻止你和拓跋六修的。”

“你别想我说‘我也不会阻止你和世龙的’,得外祖母看过了才算数。”卫玠比较迷信他外祖母钟氏,总觉得老太太点头了,阿姊就会和母亲一样,得到永远的幸福。

“好,一定先带给外祖母看。”当年差点将就了裴修,让武贤法师也挺后怕的。

不一会儿,晋疾医来了,他也是枣哥给卫玠叫来的,生怕卫玠的小心脏承受不了醒来后翻天覆地的信息量。

卫玠的心疾并没有好,只是若他能尽可能的戒骄戒躁、平心静气,坚持吃药,不放弃治疗,说不定也可以拥有一个正常人的寿命。晋疾医一边给卫玠诊脉,一边道:“行了,没什么问题,再接再厉,我看好你。别真的应了你小时候的那句话。你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咱俩大概要绑定一辈子了。”

拓跋六修进门时,恰好只听到了这一句话,看晋疾医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第187章 古代一百八十四点都不友好:

此间事了,卫玠等人终于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离别那日,魏兴郡的百姓倾城来送,巍然壮观。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咳,开玩笑。

不少百姓都准备了东西,希望卫玠能够带上,毕竟山高路远,总是很难让人放心。

卫玠也没推辞,这种时候不收,反倒是会伤了送东西的人的心。

而且,魏兴郡民风淳朴,送东西从不流行华而不实,他们大多送给卫玠的都是很实用又不昂贵的物品,好比放得住的干粮、土仪什么的,妥帖又窝心。

郡守府的婢子们一个个哭的梨花带雨,不是卫玠不带她们回京,而是她们大多都有家人在魏兴郡,或者已经在魏兴郡成家,故土难离,只能依依惜别了美如画的卫玠。并纷纷在心里安慰自己,等老了,这也能当做一桩故事讲给儿孙辈听——为了你们,祖母我可是放弃了那么好看的人呢。

为了耍帅,卫玠在走出魏兴郡时,特意换了身丰神俊逸的骑装,骑在四肢健壮的军马之上,一点点走入了阳光里,只留下了一个仿佛永远不会消失的、卓尔不群的背影。

齐声阵阵的“卫郎”,如山呼,似海啸,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永远的回忆。

年少才非洗马才,珠光碎后玉光埋。江南第一风流者,无复羊车过旧街。——《卫玠台》,宋 杨备。

“好可怕。”卫璪心有戚戚的和武贤法师咬耳朵,“魏兴郡人少都是这般模样了,回到京城该是何等的光景?”

“你多虑了,”武贤法师撇了一眼自家兄长,“咱们能不能安全回到洛京还在两说之间。”

“!!!”卫璪吓的汗毛都立起来了。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大概是妹妹在吓唬他,他壮大了胆子,声音却依旧有点底气不足,“你肯定是在骗我,我、我才不会上当呢。”

武贤法师无所谓的耸耸肩,在一抽马鞭跑到前面之前,给卫璪留下一句:“爱信不信。”

然后,卫璪就眼睁睁的看着刚刚还对他如寒冬腊月般冷酷的妹妹,去给他人比花娇的弟弟送温暖了,二月春风轻轻拂面的那种温暖!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得到的待遇差距怎么就这么大?!

果然是远香近臭吗,叹。

拓跋六修在一边默默看着,很想安慰自家大舅子,根本没这回事儿,无论卫玠在不在武贤法师身边,她都一直很喜欢他。至于你……你要是远了,说不定武贤法师还真的会高兴一下,只要你别再回来。

卫璪给了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的拓跋六修一个鼻音“哼”,然后也走了。

拓跋六修:“……”你知道全家目前只有我还会因为求认可,而友善的对待你吗?

石勒拍了拍拓跋六修的肩,他理解他,作为食物链的低端,他俩还有得磨呢。

武贤法师没吓唬卫璪,她真的只是出于兄妹情在提醒他。这一趟回京之路,注定是没办法平静的。不敢比九九八十一的西天取经吧,但也可以凑够八十难了,只比取经的难度少那么一个妖怪而已,而且他们还没有可以请来漫天诸佛的挂比孙大圣。

只劫囚这一项活动,就让疲于应对的众人应付到了麻木。

一个月后。

挡在车队前的是又一批的杀手,磨磨蹭蹭,眼神犹疑,一看就很业余。卫玠坐在马车里,收起书画卷轴,业务特别熟练的问了句:“他们要劫囚,还是要杀囚?”

“劫。”

“哦。”一个音结束对话。

劫就劫呗,赶紧着弄,完了好上路,不要影响下一批来劫(送)囚(死)的盆友,好伐?只这一趟,卫玠觉得他差不多就把还在江湖中行走的百分之八十的游侠儿都见遍了。有来劫囚的,也有来帮忙的,还有……单纯来看热闹的,到底是看打架还是看人,不太好说。

多灾多难的上京路,在如今终于艰难走到了司州地界的时候,依旧是那么“精彩纷呈”。

司州是洛阳所在的州府,一共有十二个郡,都可以算得上是天子脚下,最起码司州上下都是这么说自己的。本应该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哪怕装也该装出个样子。但现实却与理想相互违背的厉害。

越靠近京城,此行越是艰辛,几乎到了一步一停的夸张地步。敌人就像是灯蛾扑火般,一波波悍不畏死的朝着这支进京队伍蜂拥而上,已经无所谓暴露不暴露了,干脆就是摆出了“不说话,埋头干”的架势。仿佛对于这些敌人来说,哪怕弄不死人,多耽误一下队伍的进程也是好的。

卫玠和王济被分别安排在了外表相同的不同马车里,这样的马车还有很多,将队伍里的重要人物都保护的密不透风,包括几个身为政治犯的胡人将领。

反倒是真正的囚车里,那几个与胡人身形相仿、披头散发挡住脸的“囚犯”,与胡人首领没有半毛钱关系。他们是最后的劫囚保障,纵使有人能够突破外围的层层防护,得到的也不过是所救之人的一刀封喉。

这些都是在路上见招拆招一点点准备起来的手段,连王济和拓跋六修都没想到敌人会如此丧心病狂,穷追不舍的一刻都不肯消停。

于是枣哥就提出了“让敌人来猜猜马车里都有谁”的游戏。卫玠、王济、晋江疾医以及重要囚犯等,傻傻分不清楚的坐在不同的车上,每天都会更换乘车顺序。武贤法师、石勒以及拓跋六修则骑在马上,负责前前后后的警卫工作。

卫璪机动。想坐车坐车,想骑马骑马。

卫玠小声问阿姊:“是我的错觉吗,还是枣哥的智商真的涨了?”利用计划之便给自己谋福利的既视感扑面而来啊,可以理直气壮的累了坐车,闲了跑马。

武贤法师耸肩;“你知道一种东西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吗?”

卫玠有点迷茫,这话他知道是知道,但好像并不太适用卫家,除了迫不得已请家法以外,他们家的大家长们一向是不主张以武服人的。卫玠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性,也不想知道。

“我也不知道。”武贤法师耸肩,“但我验证了棍棒底下出脑子。”

卫玠反应了一下,这才转过弯来:“诶?诶??诶???”

武贤法师大气一笑,捏了捏卫玠粉扑扑的脸颊:“安心吧,你脑子够用,我不需要如此对你。”

“……”所以说如果我脑子不够用,也是逃不了的吗?突然好担心我未来姊子的教育问题啊,给他/她提前点蜡。

拓跋六修也觉得枣哥的智商有所上涨,这主要体现在了这次的护卫安排上。拓跋六修是护卫队伍里的主要战斗力,是的,他也参与了进来,因为他在魏兴郡受的伤已经好了。伤口本来就不大,再加上他自打长睡起来之后就变得更加变态的身体素质,一刀两刀对于他来说根本就不叫事。

但枣哥却用“你要是护在卫玠身边,傻子都能看出来这车里坐着谁好吗”的理由,把拓跋六修远远的打发走了,每天都要拓跋六修和卫玠保持至少半个车队的距离。

牛郎织女都没这么惨的。

拓跋六修知道卫璪一定是故意的,因为卫璪根本就没掩饰过对拓跋六修的不喜欢。这么说吧,卫王两家人中,最抵触拓跋六修的,唯有卫璪这个大舅子。这与拓跋六修是不是在和卫玠搅基没关系,而是在于拓跋六修给了卫玠一个卫璪根本没办法再超越的爵位,拓跋六修破坏了卫璪小时候的梦想之一,这仇比天高,比海深,不共戴天!

卫璪对拓跋六修看不顺眼的程度,甚至让武贤法师终于从当年的兰陵关外侯事件里解脱了出来,不再被卫璪钉在“耻辱柱”上。她亲自对拓跋六修表达了感谢。

拓跋六修:“……”

于是,拓跋六修就只能一边默念“那是卫玠的亲哥,你不能砍死他”,一边将有限的愤怒,投入到了无限的战斗里,砍瓜切菜一般的收缴着敌人的头颅,每次都很辣的仿佛对面那人长了一张卫璪的脸。

这天,他们又一次全歼了敌人。

己方有伤患,无死者,只要一点参了万物草粉末的特效药下去,晋疾医就敢和阎王叫板抢人。不过晋疾医是个死抠门,对药物中万物草粉末的配比是越来越吝啬了。

他本人对此痛快的给出了三个相关解释:

“一,药方总是不断改进的。随着我对万物草药效的掌握越来越清楚,我肯定会更加有效的利用起万物草的价值。尽量少的粉末,发挥出尽量大的药效。这是好事,你该心存感激。

“二,万物草基本就是用一点少一点的不可循环再生的物品,我们是不是该省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1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7/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