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士_分节阅读_第55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16-11-14 17:53:32

所以……

“你可以开始考虑想当哪地的亭侯了。”

“啊?”

第78章 古代七十八点都不友好:

枣哥同意走了,却不是一切迎刃而解的开端,反而是麻烦的开始。

因为全国那么大,二十一个洲(省),一百七十三个郡国(市),数不清的县(乡),枣哥偏偏选了两个历史上最容易发生战事的郡,哭着喊着要去那里当太守(基本等于市长)。

去哪里当官,对于卫家来说,其实都不是难点,只要枣哥想去,他们就能操作;但问题是,他们不太想让卫璪去卫璪选的那两个地方。

“并州的西河郡,离五胡乱华里的汉赵政权起兵的西河国,近到了仿佛不分别你我;益州蜀郡,离成汉政权起兵的成都只需要跨条线。”拓跋六修在【幻境】中给卫玠变出了一张比较直观的西晋末年战事图,将枣哥想要去的两个郡用红圈重点标了出来,“你能替我采访一下他是怎么想的吗?我真的挺好奇他的幸运值的。”

卫玠全程黑着脸。如果他知道,他就也不会这么愁了。如果不是确信蠢蠢的枣哥没有那么强的演技,卫玠都要怀疑枣哥是不是也有什么他们全家都没发现的金手指,所以才一心想去这两个郡去实现英雄梦了。

“你祖父没有替他规划一下?”

“这是祖父的考验,想看看枣哥选择就职地点的眼光。如果枣哥选的还不差,并且他本人真的很想去领略一下那个地方的风光,那就满足了他,作为把他外调的补偿。”

卫玠以前看过很多小说,里面主角外放,总有一个理论,越穷的县越容易出成绩。

但……其实这是很,呃,怎么说好呢,很脑洞大开但毫无卵用的想法。

西晋延续的是汉朝的官吏考核制度,是“上计”+“监察”+“选举考课二合一”,这三者合一的“仕进制度”。

全部说就太复杂了,只拿其中的“上计”制度来举例好了。

“上计”其实就是各地的税收情况。始自春秋战国,操作方式大致是这样的:各地县令将该县的户口、钱谷出入等编为计簿,呈送到郡国;郡守(太守)进行汇编后,将赋税收入的预算一式两份,其中木券副本送入中央审核;审核通过,木券一分为二,皇帝持有右券,臣下持有左券;到了年底,等真正收到的税银送入中央,两者一对,官吏一年成绩的优劣也就出来了。

再加上正身、勤民、扶孤、修人等民意口碑,三年任期小满,六年为秩满,由总和来决定官职的升降。

简单明了。

看上去再公正公平不过。

但实则隐患满满,好比年初送上的预收,这其实并不是郡守真正能决定的数字,而是由上面根据一年国家的支出而给各地摊派下来的数字。能完成自然好,完不成也要努力完成。虽然朝廷会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适度斟酌一下要求的数字,可一旦扯上“适度”这种根据人的主观臆断来决定的东西,就准没有好事。

这么说吧。

一个富裕的郡,能承受的税收极限(算上各种压迫盘剥啊什么的)是100,朝廷一开始要50,后来要打仗了,增加到75,无论如何,郡守都能满足,甚至对百姓心狠一点,就能超额完成。

而一个穷的郡,能承受的极限只有50,朝廷一开始要40,后来要打仗了,增加到55。

说起来好像还是朝廷对穷郡的照顾,你看,富郡那边我们增加了25,你们这边我们只增加15。可那25对于富郡来说不过是洒洒水的小事情,这15却能逼得穷郡的太守上吊自杀,真的是拿不出一点余粮。

穿越者金手指开的再大,也不可能今年改良土壤,明年就能收入翻番吧?怎么着也要个过程,那在不翻番的这些年里,待在穷县的穿越者的业绩怎么办?等穿越者好不容易搞好了,穿越者的任期却满了,平调到另外一个郡从头开始,而他之前种树结的果子,却正好被他的继任者摘走了。

事实上,这种不考虑发展眼光、只看当下的官员业绩考核问题,在现代也是充满了隐患的。

多少地方的官员,都是只考虑的是他任期内的业绩的,为了求快这里拆一下,那里拆一下,最后他业绩满了,拍拍屁股走人,却根本不考虑他走了之后有没有可能留下烂摊子,毕竟那已经影响的不是他了。而再自私一点的,甚至有可能明明手头有好项目,一看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不了,就搁浅了,因为不想白白便宜继任者。

这已经算是比较浅薄的,适合卫玠现阶段了解的了。更多的官场厚黑,拓跋六修都没忍心讲给他。只是在让他心里大致有个谱之后,就点到即止了。

选择穷郡不现实,但选择富郡其实也不一定好,因为未必能斗的过地方上错综复杂的门阀豪强。

所以当年卫家大伯卫密外调时,就直接被卫老爷子送回了卫氏的老家河东郡。河东郡只有三个世家,一个是本家卫家,一个是姻亲裴家,当占大头的两家都站在卫密这边时,另外一个世家也就不重要了。再加上早有准备的螟灾,这才成就了卫密的好官声。

枣哥并不适合复制这条路,因为这是卫老爷子给不需要有什么大出息作为的庶长子准备的路。枣哥若是贪图安逸,选择了河东郡,大概会被卫老爷子抽的连爹妈都不认识他。

卫家正在不断上升,需要的不是守成之主,而是有魄力、敢拼搏、能斡旋于诸人中的家主。

但卫老爷子怎么都没想到,卫璪的拼搏精神有点拼搏的过了头。

“你知不知道你选择的是两个什么地方?”

“知道啊。”卫璪兴致勃勃的给卫老爷子讲了一下原因,他不是知道这两地会发生起义才去的,而是觉得有可能会发生起义,所以才去的。

是的,卫璪其实就是奔着镇压起义的目的才去的。

“农务我不行,”枣哥觉得地里的庄稼涨势好不好,那是老天爷的事儿,他决定不了。所以他想要做出突出业绩,那种能一鸣惊人的业绩,就只能剑走偏锋,“我仔细打听过了,并州西河国的匈奴蠢蠢欲动,而益州有氐族,两族领袖都是很有野心、不可能安心的主儿。如今他们已经秣马厉兵,就差那最后的一推了。有可能是天灾,有可能是人祸,若我能将其掐灭在萌芽状态,这便是实实在在的军功!”

枣哥分析的头头是道,谁说八卦没有用来着?他这都是从各种八卦里归纳整理提炼出来的关键信息。

“……你考虑过若地方出这等事,郡守也是有责任的吗?”

“我肯定考虑过了啊,所以我选择了旁边的郡。这就和我没关系了吧?而且我还有理由出兵去帮忙。”卫璪说要给他弟弟用军功换爵位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如今天下太平,哪里来的军功?自然是通过别人闹事他去平息。为了找到这几个隐患点,他容易嘛?他还要磨合与地方掌兵之人的关系,很累的!

“你能不能把你的脑子用在正路上?!”

据说卫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吼出这句时,声音高到院子外面里的人都听到了。

卫玠在心里默默给他无知者无畏的亲哥点了个根蜡烛。讲真,连他都不敢惹卫老爷子这么生气的,毕竟卫老爷子一般不生气,生气之后的结果从来都是直接neng死你,斩草除根,不留隐患。卫瓘肯定不会neng死卫璪,却也可以整治他的觉得自己还不如被直接neng死。

“只希望阿兄能有那个不继续作死的觉悟了。”

卫璪有吗?很显然,他要是有这个觉悟,也就不需要被外放锻炼了。

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卫璪鼓起勇气,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祖父道QAQ:“阿翁,我推测错了吗?”

“……”所以你反思半天,觉得自己错了的点,只是推测错了地方,完全不觉得对自己那一套立功理论有错?卫老爷子只剩下了原地运气。不是卫璪推测错了,正是因为他推测的太对了,卫老爷子才会担心。他是送继承人出去锻炼的,不是送继承人出去作死的。

就在卫老爷子准备再说点什么的时候,有下人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不得不打扰祖孙俩的谈心,敲门来禀报,二娘出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古代官员考核系统其实很复杂,魏晋那段的历史因为太混乱,传到如今的记载有限。

第79章 古代七十九点都不友好:

二娘是谁?

卫家叫二娘的,其实有三个。

一个是卫老爷子卫瓘的二女儿,怂爹卫恒的姐姐,卫玠的姑母,就是历史上在卫家惨遭灭门后,为卫家奔走、上书、最后翻案的那个彪悍卫氏女,这辈子她没有那么多心需要操,富态又安详,去年连孙子都抱上了,一心希望嫡孙能长的多像卫玠一些;另外一个是大房伯父卫密的二女儿,鱼哥的亲姐,卫玠的从姐,也已经嫁人,丈夫外放,她已经有些年没有回京了;最后一个就是枣哥的老婆了。枣哥是卫家二郎,他的娘子庾氏嫁入卫家后,就随丈夫的排名成了二娘。

如今下仆说二娘出事了,最有可能出事的自然是卫璪的老婆。

下仆也证实了这件事,大房小何氏的月份越来越大了,肚子就像是吹气球一般,一天一个变化的就鼓了起来。随着临盘的日子将近,卫家的女眷都去看小何氏看的比较勤快,一是闲聊解闷,让小何氏不要胡思乱想;二是顺便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这里具体指的就是卫玠媳妇里还没有怀过孕的二房庾氏,王氏这个婆婆倒是不着急催着小年轻要孩子,却也觉得庾氏多来见见没什么坏处。

事实也证明了王氏的前瞻性。

庾氏真的挺害怕怀孕这档子事的,她一害怕就容易紧张,一紧张就爱吐,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毛病,明明平时看着和卫璪一起作天作地作的挺胆大的。

今天小何时误以为要发动了,全家都慌了,这可是卫家第一个第四代,谁不稀罕?

结果……是假警报,反倒是庾氏干脆就直接晕了过去。

“韶华怎么了?出事了吗?谁欺负她了?受伤了吗?严重吗?你到是说话啊!”卫璪一听说出事的是自己的娘子就急了,根本没空听细节,只一个劲儿的摧残来报消的下仆,“你这吞吞吐吐的是想急死谁?行了,快说,她在哪儿?!”

面对卫璪一连串的问题,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好的下仆,顺着本能决定一句话说完:“在大郎君院、院内……”

卫璪却误会了下仆的意思,不等他把话说全,就已经身手矫捷的蹿了出去,风驰电掣一般,再没了踪影。——卫老爷子让他们从小到大、日夜不缀的习武还是有一些效果的。

“……晕过去的。没有人伤害二娘,是喜脉。如今已经被送回您院子里休息了。”

下仆只能对着卫老爷子把话补充完整,然后傻愣愣的看着卫老爷子道:“要、要把二郎君追回来吗?”

卫老爷子老神在在的坐在原地,抚了抚他花白的胡须,仿佛他从始至终就没有被吓到,只是淡然的道了句:“谁也不许去找他,也该让他吃个毛毛躁躁的亏了。”有些亏早吃总比晚吃强,“至于其他人,一律有赏。”

庾氏怀的可是嫡曾孙,卫瓘其实比谁都高兴,他没想到他真的活到了能见到卫家四世同堂,枝繁叶茂。

随着历史的不断改变,《晋书》能预见的未来越来越少了,但卫瓘却没有丝毫的惧怕,他在朝堂屹立多靠的是他的脑子,而不是金手指。有了他可以做的更好,没有他也不会让自己落魄。卫瓘只希望他能再多坚持几年,几年就好,等卫璪、卫玠成器了,他也就放心了。

至于儿子们……

卫瓘叹了一口气,他年轻时南征北战,根本没有时间教育儿子,也没有那么意识要关注下一代的成长。

最后的结果就是长子过于老实;嫡子成了文艺青年;尚了公主的那个至今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其他的儿子就更不用说了。反正没一个能入卫老爷子的眼。随着卫老爷子在朝堂上位置的根深蒂固,卫家的格局和眼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经今非昔比,曾经看着还算满意的继承人,就无论如何都不满意了。

幸好,孙子辈还小,让卫瓘有足够的时间调教。

卫璪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卫瑜和卫玠则会成为他的左臂右膀,一个务实,一个名士,一个能在官场上帮到卫璪,一个能在重文的环境里为卫家不断刷着名气。

其他小辈也会渐渐长大,让家族变得更加强大。

卫瓘一辈子的成就感加起来都不如这一刻大。

……

卫玠也知道庾氏怀孕的消息,虽然大家都觉得卫璪八卦,但实则全家消息最灵通的却反而是卫玠,毕竟他有作弊器。

我有六修有骄傲!

卫玠的小院离卫老爷子的书房比较近,他就想着顺路来寻卫璪,一起去卫璪的院子里看嫂子,顺便看看他未来的兄子。

结果,卫玠到的时候,却只看到了卫老爷子一个人坐在书房装淡定,他内心对家族的骄傲只有他知道。正愁没人说话,卫玠就撞上来了。

卫瓘笑了笑。

卫玠抖了抖,总觉得他祖父对他这么笑没什么好事。但是后退、假装自己没来过已经来不及了。

卫瓘表示二娘才被查出来喜脉,肯定要和王氏说些女儿家的话,卫玠暂时就不急着过去了。

对此,卫玠敢反对吗?

必然不敢啊,那是他祖父。如果魏晋是个网游,那他祖父绝对是世界BOSS级的人物,需要合全服之力一起刷,都不一定能打赢他的存在。

卫瓘招卫玠上前,爷孙俩坐在案几的两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桌子上摆着一堆卫玠爱吃的东西,这架势就是要长谈。

卫玠忍不住的开始回想,自己最近有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应该没有吧?

卫瓘笑眯眯的把卫璪的打算,简单的和卫玠说了一下。虽然在卫璪面前他吼的中气十足,但其实他对卫璪在没有任何金手指的帮助下,就能分析到这一步是很骄傲的。这眼光,这能力,不愧是他们家从小精心教育、茁壮成长的嫡孙,其他家根本比不上。

只是……

“你说就你阿兄这个性格,我敢让他上战场吗?”

容易轻信就是个致命的问题。所以,想法很好,奈何性格却不足以支撑如此大的“野望”。卫玠也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枣哥未来会成长到哪一步,但现阶段他是不适合的:“要是换阿姊去,还差不多。”

可总不能卫璪上任还带个妹妹吧。

诶?

为什么不可以?

先把卫璪派过去,等卫熠和裴修结婚了,再把裴修发配过去嘛!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枣哥+熠姐,这组合无敌了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5/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