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士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雾十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77 KB   上传时间:2016-11-14 17:53:32

【我喜欢听。】卫玠听的真的很开心,觉得这是进一步了解拓跋六修的好机会,拓跋六修真的很少讲他的家人,卫玠也从未强迫拓跋六修讲过。但只要拓跋六修乐意讲,卫玠就很乐意听。对比了一下拓跋六修家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卫玠必须承认,卫家真的已经算是人口简单的家族了。

第113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三点都不友好:

见卫玠对他的家史感兴趣,拓跋六修就继续讲了下去。

索头部很对得起“鲜卑族里最强大的一支”这个称号,在拓跋六修的叔祖将索头部一分为三的时候,索头部就已经拥有了骑兵四十余万。

哪怕索头部搞内部分裂,也并没有大伤元气,反而在三个不同性格的首领的带领下,开始了突飞猛进的版图扩张。

其中尤以拓跋六修的伯父拓跋猗(yi)迤(yi,两个yi,没看错,这位伯父的名字是个萌萌哒叠字音)最为出彩,任用汉人为官,允许晋人迁移,与晋朝交好,病率军往西征服了二十余个部落,进一步扩大了拓跋鲜卑的威名。

拓跋六修的父亲拓跋猗卢也不差,拓跋猗卢善用兵,曾出兵并州,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很多部落,都赶到了云中、五原等地。后又西渡黄河,攻打并打败过匈奴和乌桓的不少部落。他兄长拓跋猗迤愿意用汉人为官,就是因为他的劝说。与晋朝划定了自杏城以北八十里至长城夹道立碑,分界而治的政治格局,并在短短五年间,收服了三十多个西方小国。(改编自度娘)

这对兄弟俩在北魏立国后,依次被追封为桓皇帝和穆皇帝。

从“恒”、“穆”这两个谥号里,足可以看出来后世对他们当世功绩的肯定。

【谥号还有讲究?】卫玠对此是比较茫然的,他只知道一般的开国之君会被称为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之类的。

【你说的那个是庙号。一个皇帝大致会有三种叫法,谥号、庙号和年号。晋武帝的谥号是武皇帝,庙号是世祖,年号太多我就不举例了,史书上比较倾向于称他为晋武帝。

【谥号是一个人死之后,后人给予他生平的评价。不止帝王有,名臣也有,你祖父的谥号就是“成”,曾祖父是“敬”,都是很好的词。简单点来说,谥号分褒贬,复杂点就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哀、幽之类的,一看就是贬义词,不用多说;晋惠帝虽然是个傻子,但他的“惠”却是不上不下的平谥,代表他比较平庸,没什么政绩;恒、穆则是褒义词,是美谥。

【以我父亲的穆来说,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贤德信修曰穆;德政应和曰穆;敬和在位曰穆;德化肃和曰穆;圣敬有仪曰穆;粹德深远曰穆;肃容持敬曰穆;容仪肃敬曰穆。

【你可以理解为,我父亲是个在后世眼中,相当厉害的首领。

【但对于我和我母亲来说,他既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个好丈夫。他娶她为妻,结两族之好,发誓会一辈子爱她。结果,没过几年,结婚的誓言尤言在耳,他却已经又有了“心爱”的人。】从一开始,拓跋猗卢对正妻存的就是利用之心,他喜欢她娘家的牛马,喜欢她娘家能够提供的骑马壮士,他喜欢她娘家的一切,除了她。

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拓跋六修的母亲,在明知道她的丈夫不是个东西,甚至最后为了让他心爱的小儿子上位,而毅然决然的废了她之后,她依旧爱着他。

说句实话,卫玠不太理解这种想法,他更倾向于君既无情我便休。

【我也不理解,但我大概知道为什么。】

拓跋六修的伯父和父亲,在历史记载里,都有一句容貌俊美的形容词。允文允武,又长得好看,还是部落首领,这样的人设,在特别爱美的魏晋时期,自然招人喜欢。

拓跋六修不是说“因为他母亲爱他的父亲,所以他父亲就必须也爱他的母亲”,但至少在他的母亲为了他的父亲付出那么多之后,他父亲应该给予他母亲最基本的正妻尊重,而不是说废就废,仅仅是为了扶妾的儿子上位。

小时候拓跋六修因为长的“丑”的问题,总有些自卑,觉得他一点都不像他爹的儿子,怪不得他爹不喜欢他。

长大后,拓跋六修却反而很庆幸,他一点都不想像他爹,无论是在容貌还是私德上,他都不想和他一样。那是一个自私到不可思议的男人,大概是一代天骄的日子过的太长了,让他得意忘形,看不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拓跋猗卢的那些功绩里,有多少是拓跋六修母亲的家族帮他完成的?又有多少是年幼的拓跋六修匹马上阵为他攻城略地拿下的?他通通都忘记了。

拓跋猗卢只记得在叔父和兄长死后,他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三部,成为了真正的索头部首领。英雄暮年,他老了,糊涂了,想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以为整个部落就可以这样任他肆意妄为。

于是,拓跋六修亲手杀了他,让他明白了他的那份自大到底有多么愚蠢。

当然,拓跋六修也很快就死在了自己的弟弟手上,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这些过去如走马灯一般快速的从拓跋六修脑海里划过,嘴上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卫玠说。他和他父亲之间早已经没有了什么亲情,只剩下了利益之争下图穷匕见的你死我活,很难看、很丑陋,他杀了他的父亲不是因为什么你为什么从小就不喜欢我这个长子,而是若他不动手,那么死的就是他了。

拓跋六修和卫玠就这么讲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淮南王也就这么看了半个时辰。

实在是有些煞风景,拓跋六修愿意告诉卫玠这些过去,也愿意去相信卫玠,但他不想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讲下去,这毕竟是一件十分私密、几乎可以说是剖开拓跋六修整个人给卫玠看的事情。

卫玠虽然不知道拓跋六修到底准备告诉他什么,却也是赞同拓跋六修不想有外人在场的心情。

所以,卫玠很是不耐的皱眉,走下凉亭,没办法再假装没看见淮南王,上前行礼,希望早早的打发了这个年轻的王爷。

如今站在凉亭下面的是淮南王,不是叔公汝南王。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那个淮南,晋惠帝的弟弟,一个生母是夫人,在晋武帝生前,却混的还不如楚王这个美人之子好的惨烈王爷。

八王之乱淮南王明明也参与了,却都没能排上号的那种惨烈。

楚王入京时,怕自己势单力薄,特意威胁,带上了淮南王这个小伙伴壮胆。结果……楚王就被这个平时不吭不响的弟弟,在关键时刻坑的挺惨。

淮南王也因此终于进入了朝臣的视野,赞其性格沉静刚毅,是个做大事的料。

卫玠对淮南王没什么感觉,秉承着一贯不与皇子王爷交好的原则,一直视淮南王为无物,只希望淮南王能早点走人,好让他和拓跋六修继续过清净的世界。

淮南王……却并不想走。

一是如今他皇兄有事,暂时不会传召他,他闲着也是闲着。

二是淮南王也有一个司马家的通病,喜欢亲近长得好看的人。这点不管是从晋武帝还是晋惠帝身上,都有不少史料能够证实。

淮南王也没例外。他之前被压抑的久了,一直不太敢表露心中所好,如今没了楚王,他才慢慢显了出来,对卫玠这种注定会成为全国第一美人的人,根本没有抵抗力。他倒也不打算对卫玠做什么,就是、就是忍不住的想亲近一二。

过于出色的外貌是卫玠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总是容易招惹狂蜂浪蝶,赶都赶不走。

卫玠的不耐烦表现的很明显。

淮南王却觉得美人连生气都生的这么好看,没话找话他也要赖在这里!

卫玠想报警,这里有个恋!童!癖!

最终,还是拓跋六修帮卫玠化劣势为优势,让卫玠趁势从淮南王口中问到了很多其他王爷的动静。楚王早早的退场,历史已经被该的面目全非,卫玠等人反而要更加小心,指不定哪里就有人会意外的半路杀出。

其中最需要提防的,便是赵王司马伦。

这位赵王和汝南王一样,都是晋惠帝的叔祖。但是赵王和汝南王不一样的是,汝南王当个辅政大臣就已经知足了,赵王却从一开始就瞄准的是皇位,一点身为叔祖的样子都没有,并不觉得自己和侄孙抢位置有什么不妥,野心大到没朋友,执政的能力却……

【好事没有他,坏事准有他。自以为聪明,其实也没什么脑子,全部倚仗着身边的奸臣孙秀在为非作歹,让司马家的天下差点变成了孙秀的天下。】拓跋六修给卫玠举了个简单的例子。

石崇与绿珠。

石崇是卫玠的好基友,历史上是贾谧的好基友,金谷二十四友,是西晋第一富,有个爱妾叫绿珠。绿珠在历史上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位古代美女了,四大美女没有她,但十大美女里肯定有她的位置。妩媚动人,又有才情,美貌闻名天下,让石崇十分自得。

孙秀一直想要绿珠,等司马伦势起后,孙秀就明目张胆的对石崇索要绿珠。也就是传说中的强抢民女。比小说还要夸张,小说里是当街抢未婚女性,这位孙秀却直接要抢别人的小妾。

小妾不是歌女,怎么可能随意赠送?更不用说,石崇对绿珠也是动了一些真感情的,更不可能让孙秀这般辱没。

最后的结局……

绿珠不想连累石崇,从楼上跳下自杀了。石崇及全家上下几十口人,最终也还是被杀死了,因为孙秀不仅要人,还想要石崇的泼天富贵。

能把一个脸谱化的反面角色,始终如一的演绎到这种程度的现实向人物,历史上真没多少。但孙秀绝对是个中翘楚。

从孙秀这样的幕僚身上,就足以看出赵王是个什么样的人性了。他在位的那短短的日子里,很是干了不少不是人的事情。并引发了后来真正的乱局,三王起兵。

所以,赵王是必须要重点防范的八王之一。

卫玠疑惑的看向拓跋六修,打听赵王的消息,问淮南王干什么?淮南王能知道多少?

【淮南王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但他却是赵王最大的政敌之一。】一物降一物,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虽然历史上的淮南王最终还是输给了赵王,但是如今有了卫家帮忙可就未必了,用好了,淮南王就是一把屠龙刀。

卫玠看淮南王的眼神一下热烈了不少。

淮南王:!!!美人终于注意到我了!

第114章 古代一百零一十四点都不友好:

虽然卫玠很不想承认他使用了“美人计”这种光听名字就知道很糟糕的计策,但他还是对淮南王用了。其实用了之后就会发现,也没那么糟糕,只要适时的给淮南王几个鼓励的眼神,连笑都不需要,想要的消息就已经手到擒来了。

脸这种东西在魏晋时期还真是占便宜。

卫玠再一次想起了以前听同学说过的话——颜值高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人间自有真情在,感觉全世界都对你充满了爱。

淮南王把他能告诉卫玠的,都告诉了,不能告诉的,也告诉了一些。

不得不说,淮南王大概真的和赵王有一种无法描绘的来自宇宙的缘分。明明两人的封底离的并不算是很近,但淮南王就是知道了赵王在封国闯的祸。

淮南王此次进宫的目的,便是对晋惠帝禀报赵王造的孽。

“叔祖这次真的是太过分了。”淮南王把他的所见所闻,毫无保留的都准备告诉晋惠帝,顺便也就告诉了卫玠一些。

也许会有人觉得淮南王这样做,有点上学时同班同学和班主任打小报告的嫌疑。但是,怎么说好呢,淮南王就是在明目张胆的打小报告啊,他没不承认。从楚王的事情上,淮南王就已经看清了一个形式——如今已经不是晋武帝的天下了。

这本应该是个很简单的道理,晋武帝死了,晋惠帝登基,很多事情都要变了,但偏偏皇室里那些被晋武帝惯出了毛病觉得皇帝老大我老二的王爷们并不这么觉得。

不少人都和楚王一样,还陷在晋武帝生前的荣光里。觉得无论自己做了什么,皇帝都应该无条件的纵容。就拿楚王挑拨汝南王和卫瓘关系这件事情来说,楚王的使计手段那么糙,他就真的不担心暴露吗?是的,他不担心。因为他完全不觉得暴露了能如何,在晋武帝时期就是如此,不管他们出了多大的纰漏,捅了天大的篓子,晋武帝都不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的。

这点可以参考前半生以和晋武帝拍桌子叫板为己任,这样了都能全身而退的妹夫王济,以及被晋武帝亲自下场支持着斗富的国舅爷王恺。

晋武帝对家人的护短,是大部分帝王一生所罕见的。这位司马家的皇帝,一辈子的刻薄,都好像只用在了他亲弟弟齐献王一个人身上,他可以纵容自己的叔父们倚老卖老,可以大方的给自己的异母弟大把的食邑和封地,可以宠儿子宠的无法无天,唯独纵容大臣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往事不提,只说晋武帝晚年见对亲戚子孙的这份纵容,正是这种无底线的对家人的优待,才导致了如今王爷们空前高涨的野心,和与实力不匹配的贪婪。

也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们信心,觉得晋惠帝也会和晋武帝一样,会继续纵容他们。

楚王的被软禁,却实实在在打了这些王爷们的脸,晋惠帝用雷霆手段震慑了整个朝堂,也顺便对皇族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如今是他当家,而他和晋武帝不!一!样!

以上,仅来自于淮南王的个人脑补。

这个明显想的有点多的淮南王,甚至把自己皇兄年轻时的表现,理解为了装疯卖傻。是啊,不装疯卖傻怎么保住太子之位?父皇日渐老迈,儿子却年富力强,父皇又怎么会不心生忌惮?叔父齐献王到底是怎么死的?还不是因为朝臣请立皇太弟,势力太大,给晋武帝造成了一种威胁,实在是没有办法容忍了,才发生的惨剧吗?

皇兄那个时候还斗不过父皇,自然要韬光养晦,等耗死了父皇,皇兄就终于收起了他老好人的态度,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这才是司马家的继承人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淮南王觉得自己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英明决断,在别人还没醒悟的时候,他醒悟了;在别人还没回神的时候,他回神了;在别人还没明白“不老老实实就要被收拾”的时候,他明白了!

他毫不犹豫、旗帜鲜明的选择了站在晋惠帝一边,而赵王就是他投诚的诚意!

赵王在他的封地上到底干了什么?

这就还要从赵王同学的履历表说起了。

在还是曹魏的时期,身为司马懿的庶子,赵王被封了安乐亭侯,后来成了东安子,任谏议大夫。

西晋被禅位后,成为皇族的赵王就被封了琅琊郡王,后改封赵王。历任平北将军、安北将军等。

晋武帝晚年一系列的军事调动时,也有赵王的一笔,他被改任征西将军,镇守关中。

“关中”是哪里?就是“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和北萧关(金锁关)。也就是现代的陕西省中部,西安(长安)、咸阳、宝鸡等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天然的地势屏障,易守难攻,在战国时代就有着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

对于西晋来说,最重要的是关中在生活着不少的少数民族,民风彪悍的那种。

元康四年秋,秦雍两地的氐族和羌族就造反过一次,氐人齐万年称帝,与当时匈奴族的侵犯遥相呼应,民族进一步加剧,给西晋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人不会无缘无故的造反,民风彪悍的少数民族也是。

氐族和羌族当时的造反,就是因为赵王处事不公,逼反了羌族和氐族。历史上也有这一出,卫老爷子曾借潘安只口示警过晋武帝,并且暗中派人监视过赵王,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这件事情发生。

只不过历史上这场历时五年的的战争,在这个平行时间因为卫家的介入,规模小了很多,在短短不到一年间就已经结束了,没有对关中造成太大的伤亡和经济倒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3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1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名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