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因为这个过程相当繁琐,往返于离石县与南方地区,运输方面的费用也非常地大,于是罗用提出的合作条件是,每生产五个水果罐头,王家人拿四个,罗用只要一个,但是对方要帮他把东西运到离石县这里。

  这是一笔大买卖,罐头这个东西又是新鲜物什,先前并没有其他人做过,寻常人也很难想象,就那么简单弄一弄,那些水果啊肉啊的,果真就能放上几个月都不会坏?

  因为心中还有所疑虑,所以王家人就没有马上答应,罗用倒也不着急,他只是给对方留了两罐子自己这几日刚刚做好的肉罐头,让他们多放一些时日再打开查验,亲自确认过后,然后再来考虑水果罐头的事情。

  该办的事情办完之后,罗用独自一人赶着驴车往回走。

  从离石县到西坡村这条水泥路十分平整,驴车行在上面一点都不会颠簸,前边拉车的五对也比从前轻松了不少,步履轻快地踩在水泥路面上,发出哒哒哒哒的轻响。

  忽然后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罗用回头一看,就看到那几辆熟悉的马车又回来了,王博士等人在西坡村待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的马车罗用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早就认识了。

  跑在最前面的那一辆马车中,有人伸手撩起车前的布帘子,然后罗用就看到从那布帘后面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庞,这人不是乔俊林又是谁。

  罗用一看到他就笑了起来:“怎的又回来了?”

  乔俊林也笑着说道:“先生说有东西落在这里了。”

  车中的陈博士:“……”

  这回他们这一行人可谓是来势凶猛,在听闻罗用这里生产出来的罐头至少能放两三个月不成问题以后,他们一个个跟不要钱似得给罗用下单。

  这肉罐头可不便宜,罐头本身不贵,可那罐子贵啊,但是这些从长安城来的大郎君小郎君们显然没有把那几十文钱当一回事,再说那罐子还可以重复使用呢,就算弄坏了不能用,至少也还能把那一块杜仲胶给取下来,攒一攒,将来说不定也能做一双鞋底的。

  他们要得也是有点急,毕竟这一来一回的,又耽误了五六日,距离太学那边要求他们返校的时间愈发近了。

  之后那两天时间,罗用每天除了做罐头还是做罐头,大热的天,一天到晚围着灶台转悠,着实是又累又热。

  好在还有一个乔俊林过来给他帮忙,别人要来罗用也不让,这做肉罐头的手艺,他现在还没打算要传出去呢。

  “你歇会儿,我帮你看着火。”再一次把几个罐头放到锅里去蒸上以后,乔俊林对明显一脸困意的罗用说道。

  “那你帮我看一会儿,这火也不用烧得太大。”罗用也没客气,说着就往旁边的一张胡床上面爬,这大热的天,厨房这边的火炕是连着灶台的,这会儿肯定是睡不了,角落里倒是还摆了一张胡床,上边放了个矮桌,有时候他们家的人也在这边吃饭。

  说是让乔俊林帮着看一会儿,结果罗用这一闭眼,就彻底睡死过去了。

  乔俊林也没喊他,照着罗用先前做罐头的步骤,一锅接着一锅地蒸罐头做罐头。

  外头的天色一点一点暗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四娘往这边过来了一趟,见罗用正睡呢,便也没喊他,就是给乔俊林送了些饭菜过来,又说了他阿兄弟饭食在杂货铺那边的锅子里呢。

  现如今罗家院子这边已经不做生意了,但原先用来开杂货铺的那间屋子,依旧是他们兄弟姐妹几个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基本上做饭吃饭休闲都在那边,只有做大菜的时候才会来厨房,只有家里来了重要客人的时候才会去厅堂。

  外面的天色很快就完全暗了下来,乔俊林在灶台上点着一盏油灯,不紧不慢地烧着火,做着罐头。

  不时看一眼窝在胡床上正睡得没心没肺那家伙,不禁也觉得有几分好笑,平日里瞅着挺精明一个人,怎的竟像一个三岁小儿一般,说睡就睡,一睡下去就不知道醒了。

  其实罗用哪里是没心没肺,他平日里可没有出过这样的纰漏,该熬夜的时候,多晚也是熬过的,今日不过是因为乔俊林在这里,心里知道就算自己睡着了肯定也没什么事,所以才能安心睡觉呢。

  乔俊林这个人年纪虽小,但为人也是相当牢靠,跟白以茅那些个,根本都不像同龄人,事实上他们确实也不是同龄人,白以茅那几个里边就算是年纪最小的,也还是要比乔俊林大上一两岁。

  因为乔俊林就在这里,也知道他已经学会了这罐头的做法,还知道他在自己睡过去以后肯定会接手把活计做完,所以罗用才安心睡了。

  那一边罗用睡得安然,这一边,乔俊林心中也是同样的安然。

  原本总是飞速流逝的光阴,在这一刻仿佛又找回了它原本的步调,原本焦躁而又飘忽的内心,在这一刻也变得十分安定。

  乔俊林也说不上来自己对罗用是什么样的感觉,明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选择的道路也截然不同,为何偏又感觉是那样地相像。

  就好像一片竹林之中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棵竹枝,在那泥土之下,也许他们的某一条根茎却是相连的……

  第二天天还没亮,罗用醒过来的时候,乔俊林已经离开了,在厨房靠墙的位置,摆了好些加工好的肉罐头,那一个一个的陶瓷罐子摆放在地面上,让罗用想起自己从前在老乡家里看过的被摆了满地的西瓜。

  眼下这个季节,原本应该正是吃西瓜的时候,只可惜他们这里并没有西瓜,整个中原地区好像都没有,这个时代真是要啥没啥,但是看在有人肯帮自己熬夜干活的份上,罗用觉得没有西瓜吃也是可以忍耐的。

  这一日,乔俊林他们就要再次出发了,罗用给那些订货的人一一出了货,又收了钱帛之后,再一次把他们送到了村口。

  看着那少年人上了马车,看着那几辆马车带着他越跑越远。

  不知为何,二娘她们才走了没多久,罗用便要常常挂怀,总觉得她走得太远了,又有太长时间没有收到她的音讯。

  然而对于乔俊林,无论他走多远,又有多长时间没有音讯,罗用都不曾有过什么担心。

  因为乔俊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风雨,他总能走过来,无论又过去多长时间,等到下一次相见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的,永远都是最初的那一个倔强少年。

  少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曾经那一段无助的时光看做不堪。

  却不知那些不堪被人记在心中,永远为他保留着一份柔软。

第165章 肉罐头

  在离石县当地,马王两家是数一数二的大商贾,若论在长安城那边的人脉关系,王家不及马家,但若是要论财力,王家目前是要胜于马家的。

  罗用现在最大的债主就是王家,撇去最初的那一场矛盾不提,这两年他们相处得还算不错。

  当初西坡村修路的时候,王家也是认捐了挺长一段道路的,后来长安城那边出了那么一档子事,离石县当地商贾富户皆是力挺罗三郎,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舆论上都给与了罗用很大的支持。

  虽然相对来说,罗用还是与马家人走得近些,但是这一次这个罐头买卖,考虑到马家人的市场主要是在长安城,南方那边还处于正在开发中的状态,于是罗用便先去找了王家人。

  听闻马家人这一次打算开发南方的市场,也有想要与王家合作的意愿。

  上回那马四郎与王家的王金怀等人一同南下收购杜种树的种子,结果被困山中,一行人在那一段时间相互扶持共度难关,谈人生谈理想,也曾说了许多肺腑之言,于是这一次回来以后,马王两家的关系也在飞快地升温中。

  那一日罗用去王家的时候,那王家的当家人待客十分热情周到,但是在罐头生产这件事上,始终没有给个痛快话,因为这家伙并不相信真的有办法可以储存水果几个月不腐不坏。

  几日后,那王金怀从南方回来,听闻他伯父说了这个事,当即就十分重视起来,因为当初那件事,他们王家与那罗三郎始终隔着一层,事事都落在马家后头,现如今那罗三郎难得自己找上门来,就算是笔亏本买卖,他们王家也没有往后退的道理。

  再说了,那罗三郎果真会做亏本买卖?

  王金怀扯了扯嘴角,五个罐头里面就得有他罗三郎的一罐呢,他都不怕,他们王家这边怕什么?

  “难得遇到这样的机会,伯父因何要往外推,不过是个小小的罐头生意,即便是亏,咱们王家莫非还能亏不起?”王金怀对他这个伯父说道。

  王金怀虽然只是现任当家的堂侄儿,也是他们这一辈中最得力的后生,按照家中其他几个叔伯的意思,隐隐也有培养他成为下一任当家的意思,但他这个堂伯父却还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家主之位,这两年,王家内部的矛盾也是日益激烈。

  在矛盾激化的同时,王家在江南那边的生意却又开展得十分不错,王金怀他们这一支也已经在江南那边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在离石老家这边,还处处都得听他这个堂伯父大当家的话行事。

  “你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礼仪?在江南那边,当侄儿的便是这般与叔伯说话?”那王当家指责王金怀对自己不够敬重。

  “倒是我一时心急,还望伯父莫要见怪。”王金怀也是个能屈能伸的,当即拱手赔罪道。

  “既是一时心急,我又如何会怪你。”王当家摆摆手,说道:“我也并非就说不想做这个买卖,这不,罗三郎也留了几个罐子下来,让我们先验看一下这罐子是否果真那般灵验。”

  王金怀听了他这一番话,心中不满更甚,经商一事最最讲究时机,莫不说还有一个马家在一旁虎视眈眈,单单就论这个水果罐头的买卖,一旦误了时节,今年还做的什么罐头,平白又要再等一年。

  “伯父若觉此事不够稳妥,不若先让我来做做看,这两年我们收购绢布的几个江南小村,刚好便有水果。”王金怀强行压下心中不满,和颜悦色地对他大伯说道。

  “唉,年轻人就是心急,竟是连这几日都等不得。”他大伯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你要做便做吧,做好了对我们王家也是功劳一件。”

  万一做得不好,那么到时候王金怀在家中的支持率自然就会有所下降。

  王金怀出了厅堂,让仆从给他备马,上马的时候,他回头又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家大院,唇角泛起一丝嘲讽。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这个堂伯父心里的那点盘算,盘算来盘算去,还不都是为了给他儿子争家财争地位。

  他却不知,以王金怀父子几人这几年在江南地区的经营,就算是脱离了王家大院,他们在南方照样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买卖。

  现在已经不再是王金怀等人需要依附于王家大院,而是这个家族需要他们这些得力的后生们共同来支撑和发展。

  可笑他那个堂伯父到现在还没能明白这个道理,满心满眼,就只看得到眼前这个王家大院。

  王金怀打马来到西坡村,罗用接待了他,两人相谈甚欢,然后传说中的大反派与棺材板儿就决定要一起搞罐头生意了。

  作为罗用在给他们提供杜仲胶的代价,王家人每做五罐水果罐头,就要往罗用这边送一罐。

  但这只是第一年而已,等到第二年第三年,王家他们那边自己也会有杜仲胶出产,他们家庄园里现在可是也种了不少杜仲胶种子下去的。

  再说都不用等到自家的杜种树苗长起来,他们说不定就已经找到其他杜仲胶货源了,皇帝就算再怎么控制,也总还是会有一些漏网之鱼的。

  所以在之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他们就会有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罗用自己花钱从王怀金那里收购水果罐头,当然这个价钱肯定是低于市场价的。

  双方签订了一份契约,王怀金每年要给罗用供应多少个罐头,每个罐头的分量,以及价格,都写得清清楚楚的。

  这种合作方式与当初罗用从赵琛他们那里买羊绒的时候很相似,那时候罗用教会了赵琛制酱的手艺,然后就让对方多跟自己做了两年羊绒换腐乳的买卖,在羊绒价格飞涨的情况下,赵家人依旧坚守着当初的承诺。

  希望这一次,王家人也能得守住他们之间的这一份约定。

  之后几日,王金怀便留在西坡村学做水果罐头。

  离石县当地,在这个季节也没有什么水果,除了一些野果子,最常见就是酸杏,这酸杏着实很酸,若是不经过蒸煮直接食用,一般人都吃不消。罗用猜测这个年代的人吃水果都喜欢蒸熟了再吃,很可能也与这个年代的水果普遍都还比较酸苦有关系。

  与二十一世纪相比,眼下这时候的水果十分稀少,而且品种普遍都不太好。

  但是如果只是用来做罐头的话,其实对水果的品质要求并不太高,因为在蒸煮的过程中,水果里面的酸性物质会受到破坏,所以吃起来也就不会太酸。

  为了增加酸杏罐头的甜度,他们还试着在罐头里放甜枣,效果比较不错。

  如果是在南方产甘蔗的地方,可以直接榨一些甘蔗汁下去同煮,口味定然要比放甜枣更好一些。

  王金怀学会了这做罐头的方法,带走了罗用手头上现有的所有杜仲胶,然后又去薛记制陶坊找了薛翁,从他那里借走了一个薛家的后生,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奔南方去了,预备是要大干一场。

  而另一边,陈博士几人紧赶慢赶,总算在学校方面的要求时间内赶到了长安城。

  这些人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那些同窗同僚们送土特产。

  “先前给你写信说西坡村的东坡肉好吃,你不是说我吹牛,得,这回叫你也尝尝看。”

  “什么,这么长时间早就坏了?你自己先打开来看看嘛。”

  “不会开是吧,没事,我帮你开。”

  “怎样,这种吃法从前没见过吧?”

  很快,这些从西坡村过来的罐头就在长安城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以吃过这种罐头为荣,那可是从西坡村过来的东西啊,这大热的天,搁罐子里放了好些天呢,不仅一点都没有坏,滋味还很不赖,比起长安城中那些出名的酒肆饭铺,亦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价钱太实惠了,你们听没听说,恁大一份焖羊肉,在他们那里才卖几文钱。”

  “口味着实是不错。”

  “他们那里的角子更好!”

  “我倒是听说凉拌菜好吃,两三文钱就能买好大一盘了。”众人关注的重点,无外乎还是价廉味美。

  这一日,皇帝陛下邀请自己手底下几个大臣一起游园赏景话家常。

  游过一番之后,众人在一个石亭中小坐,又有侍女捧了茶果点心上来,大伙儿一边吃点心一边闲聊,席间,就有人提起了肉罐头的事。

  “那从西坡村来的罐头,果然就有那般好吃?”有人问到。

  “倒是不错,我儿子与一个去了离石县的学生素来要好,这回他便也得了一罐,我尝了几口,滋味确是不错。”旁边一人回答道。

  “你儿子拿的是个什么罐头?”马上就有人追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