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郎君?你们是从何处来?肥皂要不要?我家有肥皂卖。”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跟在他们这个长长的队伍身边跑前跑后。

  “羊绒有么?”有个脚夫问道。他也是看这个地方穷成这个样子,心想羊绒的价钱说不定会很便宜,待领了那六十文辛苦钱,自己说不定也能买得一些。

  “羊绒都被我们城里的商贾收走了,长安城那边的郎君要呐。”那小孩见有人搭理他,顿时缠得更紧了,口里喋喋不休道:

  “肥皂也不是时时都有的,我阿耶前两日出城,刚好从几个牧民那里收得一些,还未出手呐,你们若是能出得起价钱,便卖与你们。”

  “肥皂也有人来收?”那脚夫好奇道。

  “羊绒和肥皂总是有人收的。”那小孩咧着嘴,笑嘻嘻说道:“肉干要不要?我们这里的肉干最便宜了。”

  “羊皮呢?”旁边又有人问。罗三郎那边不是要做羊皮靴子,若是有价钱便宜的好羊皮,收一些回去应也是合适的。

  “羊皮我们县里的公府也收呢,言是圣人要拿它们与将士做靴。”那小娃娃吸了吸鼻涕,回答说。

  “甚都有人收,怎的你们这个地方还这般穷?”有个口没遮拦的,这时候直接就问了。

  “……”那小孩用自己的手背抹了一把鼻涕,说道:“那有什么办法,我们家住在城里边,又没有地方放羊。”

  “那倒也是。”说话的人也是有几分不好意思,于是便道:“我们现在身上没钱,等到时候拿了工钱再去看看你家的肥皂和肉干吧。”

  “哎,好嘞,我整日就在城门口这里,你们到时候来这边找我就行。”那小孩高兴道。

  从凉州城那边过来的赵家人马,前两日已经到了这宁朔县,这时候他们这个从离石县过来的队伍一进城,马上便有人过来与他们接头。

  顺利交接完了货物之后,这一次过来的所有脚夫,各自都拿到了自己的那一份工钱,按先前说好的,每人六十文,除了几个路上不小心把罐头给摔了的,其他人一文钱都不少。

  摔了罐头的那几个,每个罐头按二十文钱来扣,对于脚夫们来说,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一笔钱了,但实际上根本连本钱都没有扣回来,主要的损失还是由赵家商队自己承担。

  脚夫们也都知道好歹,大伙儿都觉得这赵家的商队不错,挺厚道,不与他们这些穷苦人为难,将来赵家人若是还找脚夫,这回过来的许多人,肯定还要报名。

  接手了梨子罐头的那些人,第二日便从宁朔县出发,一路西去凉州城。

  而这些从离石县过来的脚夫们,则要在县中歇够两日,休整并买货,这两日的一并费用也都是由赵家人负责,两日后与他们一起回离石县的赵家人,又比原先多了好些。

  这些人原本是计划留在宁朔县接货,分批把离石县那边生产的梨子罐头运去凉州城,不过这回接头以后,他们也知道赵琛改主意了,除了第一批这些梨子罐头,后面的罐头要等到最后所有罐头都做好了,再一起运回去。

  这样一来,他们这些人与其在宁朔县干等,倒不如去离石县帮忙。

  离石县这一边,在罐头作坊旁边,原本占地面积挺大的那个租车行,这时候就可怜巴巴地被挤到一旁去了,好些车子连个遮雨的地方都没有,夜里就用草帘子盖一盖,挡挡露水。

  不过罗三郎也说了,他们那梨子罐头的作坊也就眼下这时候忙一点,待忙过了这一阵,恁大的一个水泥广场就都空下来了,到时候还不是随便他们用,所以这几个租车行小老板心里也是很乐意的。

  “你怎的又把这物什拿出来了?赶紧收起来吧,莫要弄丢了才好。”一个小老板对他一个同伴嚷嚷道。

  前些时日那赵大郎要运梨子罐头,自己没有木车,便从他们这边租车,总共租了七十辆车子,谈好的租金是三百文钱,不过在取走那些木车之前,赵大郎需得付给他们三贯钱做定金,届时他们的车子若是丢了或者是坏了,他就得照价赔偿,从定金里面扣。

  那时候赵大郎到自己马车上找了找,没有那么多铜钱,于是他便从身上摸了个银疙瘩出来丢给这几个小年轻:“收好了,这块白银可不止三贯钱。”

  “这回不摸个够本,下回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

  “瞧你那点出息。”

  “你说,咱这买卖,还得是要跟这种大雇主做啊,一次就能得个三百文,多省心。”

  “他们用车的时日太长了,太费车子。”

  “那倒是,听闻关内道那边的路也不好走。”

  “路太差,车子坏得快。”

  “啥时候他们那边也修水泥路就好了。”

  “早晚也是要修的嘛。”这时候突然有个声音插了进来。

  几人转头一看,见是罗三郎过来了。

  这两日赵琛他们从外边收回来的梨子越来越少了,罐头作坊这边要裁员,那些雇工个个都不想走,罗用今日这是专门过来安抚人心的。

  “三郎!”

  “此话当真?”那几个小年轻俱是一脸兴奋。

  “自然。”罗用点头。

  “听闻这一路过去,可是远得很。”一个小年轻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你想那么多作甚,能修多远修多远便是。”罗用笑着说道。

  从离石县去往凉州城的这一条路,又长又远,道路又难走,往来的商贾也不很多。

  罗用就想着,若是能把这条路修好一些,走的人说不定就会多起来了,届时往来于凉州城也会便利许多,到时候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就可以赶上一辆马车,到凉州城去看望二娘她们。

第181章 漠然

  罗用的那些弟子们近来在外面办水泥作坊,经营得也很是不错。

  倒也不是在每个村子都要办一个水泥作坊,几个村子办一个就够了,附近村子里的村民都可以过来这边买水泥,也可以到水泥作坊去干活。

  这些村子里的村民大多都采取的用石灰石膏或者是劳动来抵水泥钱的方式,这样一来,最终就会多烧出来不少水泥。

  这些水泥大多就被罗用卖给了周边那一带的富户,若是遇到一些地方的富户们购买能力比较差的话,那他们就只好把这些水泥运到别的地方,或者是干脆运到离石县城去出售了。

  这么一段时间下来,现如今离石县周边的许多村子都修起了灌溉系统,还铺出来不少水泥路,村民们并不怎么需要花钱,罗用他们这边多少也能挣一些,如此一来,倒也可以算得上是互利互惠了。

  从离石县到凉州城那边,若是也能以这样的方式修路过去的话,罗用自己便也不需要另外在掏什么钱出来,而且参与的人多了,这条路修起来也会比较快。

  目前,从西边过来的胡商,过了凉州城之后,通常都是往东南方向走,一路往长安城去,若是要去洛阳苏州扬州等江南地区,基本上也都是从长安那一带经过。

  现在他们如果能从凉州城到离石这边横向再修一条路出来,大致与长安那边那条路平行,就能给很多北边的商贾带来便利,毕竟整个北方地方也很大,只有那一条大路是很不方便的。

  从凉州城一直往东边走,渡黄河过孟门关,过了孟门关以后,就是皇帝陛下说好了要修的那一条水泥路了,到时候从他们这一边去长安城,去江南地区也都比较方便。

  所以如果罗用他们可以把从凉州城到孟门关这一条路修出来的话,也就是说,这一条水泥路是可以一直从凉州城通往长安城的。

  “啧,这么一来,以后从南边那条路走的人怕就要越来越少了。”造孽啊……罗用叹气。

  “修路总归还是好事。”赵琛笑着说道:“届时这条路两边以及塞外那些商贾若是要下江南,走这条路就最是便利。”

  罗用说要修路,最高兴的莫过于赵琛了,他们赵家眼下已经盯上了这个罐头买卖,离石县这边的梨子罐头远远不够填满赵家人的胃口,他们还想要南方的各种水果罐头。

  说起来,眼下这个季节,南方的橘子也早该成熟了吧,不知道王金怀那边的橘子罐头做得怎么样了。

  王金怀这时候却是遇到了麻烦。

  先前他们王家人在淮南道一片地方上收购蚕丝和绢布,因为给出的价钱比较不错,当地许多织户和商贾也都愿意把丝绢卖与他们,原本双方关系也是比较融洽的。

  然后今年夏天,王金怀带着从罗用这里拿走的那些杜仲胶,领了一些人手,一路奔到南方去烧瓷罐收水果做罐头,赶在夏季结束之前,做了一批桃肉罐头出来,原本是打算把这些罐头分成两批,一批运往洛阳等地销售,另一批运往西坡村送给罗用,那些都是罗用该得的分成。

  结果他们的那一批桃肉罐头最后却一罐都没能运出去,当地豪强有意为难,想要强买那些罐头,不卖罐头可以啊,你们这些人也别想从我修的这条路上过。

  好在王家这些年在南方经营得也还算不错,好歹也算是有些声望,那些人倒也不敢做得太过,并没有强抢伤人。

  王金怀遣人回离石主家求助,结果离石这边安排过去的人,却也并不得力,沟通来沟通去,到最后也没能把事情办成,眼瞅着今年的橘子也过季了,他们近日又生产出不少橘子罐头,却同样都是一罐都运不出去。

  最后想想实在没办法了,再不把罐头运出去,罗用那边怕是要以为他们失信。他们之间原本就有过一次不愉快,这一次若是再出纰漏,将来怕是再无合作的可能。

  于是王金怀便让人带了一封信去找马四郎,央他相帮。那马家除了长安那边,现如今主要就是在山南道那一带发展,王金怀在淮南道,虽不在一个道,离得却也不算太远,快马加鞭,几日便也到了。

  马家人这一次着实是押对了筹码,将今年的所有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占城稻的推广一事上面。

  开春那时候刚刚来到南方发展,初来乍到的也挺不容易,现如今的形势却已然是别开生面。他们在当地推广的占城稻,不仅成熟快耐干旱耐贫瘠,坡地上就能种植,而且产量还颇高,在山南道当地,一年还可以种植两季。

  王金怀让人送信过来的时候,正是马家这边第二季稻子收获的时候,马四郎心情很好,再想想他们马王两家同是从离石县出来,以后也都要在南方这边发展,相互扶持一下,总比单打独斗强。

  于是他便邀上当地几个有头有脸的,赶上几辆豪华拉风的大马车,一路上一边玩着,一边就往淮南道那边去了。

  这些人一出面,原本态度强硬打定主意要为难王金怀到底的那一方豪强,态度立马就放软了,一群人吃吃喝喝皆大欢喜,关于罐头那事,便再也不提了。

  几日后王金怀再谴人运送桃肉罐头和橘子罐头往北边走,果然就没有再受到任何阻拦。

  “幸得四郎相帮。”事情总算解决了,王金怀这时候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金怀兄何需见外,你我乃是同乡,出门在外自当互相帮扶。”马四郎笑着说道。

  “唉……”王金怀摆摆手,叹气道:“我这一时怕也帮不上你什么,将来有什么用得着的,你尽管开口便是。”

  马家人这一回着实是押对了宝,这才刚刚在山南道发展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又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只是寻常商贾世家而已,竟然就能请得动那些人物出面。

  别看他们这一路吃吃喝喝玩玩的,好像挺愉快,其实陪吃陪喝陪玩一点都不容易,马四郎的这个人情,他王金怀记下了。

  事情解决了之后,马四郎便也不在淮南道多待,今年的稻子收回来以后,他们马家人紧接着就要进入下一年的战略部署,正所谓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眼下哪里又是可以闲逛蹉跎的时候呢。

  马四郎回他的山南道,王金怀这边也分批把这一年制得的罐头全部运了出去,然后紧跟着,他又把之前囤积的丝绢也全部都运走了。

  他原本还想连同家人仆从,以及一些七零八碎的物什,全部打包带走,从此再也不回这个地方了,他很想搬离此地,到别的地方去发展。

  他王金怀在此地经营发展几年,自问虽算不得什么菩萨一般的人物,但至少也是诚信经营,与当地的丝绢买卖带来了许多便利。

  没想到这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在他们当地却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一句半句的公道话,这件事对他王金怀来说,好比是被人当面打了一个大耳刮子,既羞且耻。

  然而他最终也没有搬走。

  夹着尾巴灰溜溜逃跑,并不是他王金怀的作风。

  其实在最近这几个月,王金怀时常也会在心中反省,究竟那些人为什么会对他的遭遇会表现得如此漠然。

  在过去那几年时间里,他对于当地人的遭遇和苦难,是否也是同样的漠然……

第182章 橘子罐头

  牛家乃是离石县中的一个寻常商贾,做的是粮食生意,也很少到离石县以外的地方去做买卖,主要就是从当地农户那里收些粮食,卖与外地来的粮商。

  另外在他们的店铺里,也有卖一些南方来的大米之类,也卖饴糖大酱腐乳这些用粮食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

  牛家人本着小富即安的精神,一直安安稳稳地经营着他们那一家粮铺,这些年下来没什么大的发展,但是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差池。

  前两年因那罗三郎等人的关系,来他们离石县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牛家人顺势又开起了一家客舍,现如今眼瞅着这家客舍也经营了有两三年了,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是改善了不少,慢慢的手头上也有了一些积攒。

  今年夏里,先是那罗三郎言是要造打谷机,后来长安城那边又传来那样的消息,一时间,离石县中群情激奋,他们牛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力量,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却也并没有退缩,能动用的关系都动用起来了,该表态的也都表态了,另外又拿出一部分自家积攒的钱帛,送到西坡村借与那罗三郎造打谷机之用。

  这钱虽说是借,他们却也并没有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能收回,要在河东道当地,每个村子送一台打谷机,这么大的支出,大伙儿都觉得没个三年五载的,那罗三郎应是缓不过来。

  后来皇帝又派了那么多工匠带着精铁过来,到眼下这时候,估摸着大半个河东道的村子都已经被他们送了个遍,还有一些离得实在太远的,这会儿约莫还没有轮到,大约要等到明年开春。

  入秋以后,农人们收完了庄稼,又交完了这一年的赋税,眼瞅着便要入冬了,这日子一日冷过一日,许多人家纷纷也烧起了火炕。

  听那些从南边过来的商贾说,在靠近长安城那一带,圣人今年发了徭役,先前他说要修一条水泥路到他们离石县这边,这时候果然就开始修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