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罗用现在依然是教人算术,四娘五郎那两个最近比较闲,除了学算术,就是带带六郎七娘他们两个,五郎落雪后便不去小河村上学了,就跟放了大假似得,一天到晚地就看他四处晃荡,罗用也不管,小孩子家家的该放松就得放松。

  听闻今日要去水泥作坊那边吃卤味,罗用也挺乐意,挺久没吃着卤味了,他也怪想的,就是实在懒得做。

  先前许二郎兄弟几个也在考虑要不要做卤味,不过考虑到他们家这客舍总共就这么大,又不是处在什么繁华地段,目前这些菜品基本上也够店里的客人选择了,品种若是弄得太多,有些菜就不太好保证足够的新鲜度,容易发生囤积剩菜的情况,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下午的时候,罗用他们正上课呢,外边就传来了一阵阵的卤菜香,好容易熬到下课,罗用他们几个,各自抱上自己的饭碗就过去了。

  “三郎来了,你快来尝尝我们今日这卤水做得如何?”那边一个正和面做杂面饼子的妇人,见罗用过来了,便放下手里的活计,从锅里与他捞卤菜吃。

  只见她从锅里捞了捞,捞上来一大块猪肚,用筷子夹出来,又从旁边拿起一把剪刀,刷刷几下就把这一大块猪肚给剪成了一小堆细条,然后又用一把大勺子从锅里打了些许热汤,浇在上边,递给罗用他们几个。

  这猪肚这时候已经放在锅中煮了有两三个小时,被煮得也有几分软烂了,热腾腾地刚从锅里捞出来,吃起来着实很不错,那小半碗卤猪肚,几下就被罗家兄妹几人分吃干净。

  罗用也没把自己当客人,没让别人继续招呼,自己便从那锅里捞起了吃食,什么猪肠子猪耳朵的,想吃啥就捞啥,除了下水,锅里头还有不少豆干,这豆干卤起来滋味也很不错,另外还有冻豆腐,那冻豆腐吸足了卤汁,那卤汁里头又尽是用猪头肉猪蹄子熬煮出来的胶原蛋白,吃起来别提多美了。

  “多吃一些,我再与你们烫些芦菔叶。”那些妇人一再招呼罗家兄妹几个多吃,事实上以他们这几口大锅里头烧煮着的分量,罗用兄妹几个就算再怎么吃,根本也吃不了多少。

  那芦菔叶也就是萝卜缨了,切碎了放在加了些许卤汁的滚水里捞一捞,烫出来的萝卜缨青翠欲滴,吃起来很是爽口,无需再加油盐,因那卤汁之中原本便有油盐。

  这一日下午,罗家兄妹几个狠狠过了一把卤菜的瘾,待到工人们下工的时候,他们肚子里早已填满了,郑氏母女这一日的晚饭,自然也是从这边打回去。

  待他们回到了家中,烧起了火炕,天色也已经擦黑,兄妹几个肚子里吃饱饱的,甚都不想做,一个个都横热炕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打着哈欠。

  “阿兄,我要吃罐头。”一会儿,六郎那小子又说了。

  “还吃?”罗用笑问。

  “要吃罐头!”七娘那小丫头也在一旁起哄。

  “行,吃罐头。”罗用倒也不心疼罐头,从旁边的窗沿上抱了一个瓷罐下来,又取了几个陶碗,一人给他们分了一小碗。

  罗家这些小孩儿也是特别喜欢吃罐头,罗用前两日开了一个橘子罐头,一人给他们分了一小碗,剩下的便放在了窗台上,窗台这里既不会冷到结冰,也不会热到让食物很快变馊,倒是个放吃食的好地方。

  屋里头点着一盏豆大的油灯,罗家兄弟姐妹几个这时候肚子里都吃饱饱的,身上也是暖洋洋的,围在一张炕桌边上吃着清甜清甜的橘子罐头。

  普普通通的一间土坯房子,如今倒也被他们住出了几分舒适来,火炕烧着,阵阵的暖意从炕面涌上来,灯光有些昏暗,罗用却也不嫌它太暗看不清,倒像是衬得这屋里头更暖了几分。

  家里这些小孩原本就睡得早,今日吃得餍足,这会儿就格外想睡一些,六郎七娘那两个小的,一边吃着罐头,一边就打起了哈欠。

  “吃完了簌簌口,赶紧睡觉去吧。”罗用催促他们。

  “阿兄,卤菜可真好吃。”七娘那小丫头这会儿还念着刚刚吃过的卤菜呢。

  “我知。”罗用才不接她的话,说下回阿兄与你们做,这卤菜做起来得有多麻烦。

  “阿兄……”那小丫头又喊了一声。

  “作甚?”罗用问她。

  “……”她却不说话,打了个哈欠,脑袋一垂,就打起了瞌睡。

  罗用看着好笑,却也不扰她,用一件外套把这小丫头裹一裹,抱到隔壁她们自己的卧室让她接着睡。

  现如今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四娘与七娘睡一屋,五郎与六郎睡一屋,罗用自己睡一屋,平日里无事的时候,那几个小的就总喜欢在罗用这边待着,特别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非得在这边待到睡意上涌了才肯回去。

  这几个小的一直待在罗用这边,自然就要把罗用的个人空间给挤压了,从前罗用还当自己挺重视这个,现如今看来,大约还是因为他从前并没有真正亲近的人。

第186章 合作

  罗家兄弟姐妹几个都睡下了,住在院子外边的郑氏母女这时候倒是还没睡,在屋里头点了一个小火盆,母女二人对坐在火盆两边编盖篮。

  夏收那时候,罗家麦田里收回来的麦秆,就堆在猪圈后边那一片石滩上,母女二人得闲的时候,就常常要去那边挑拣一些麦秆回来编盖篮。

  早前罗用也曾在那边石滩上种下一些石竹子,不过那石竹子长得慢,这会儿也还是那么稀稀落落的几根子,还死了好些。

  石竹子这东西不太好种,不过只要让它们把跟跟扎下去了,那后边就甚都不怕了,再冷的冬天再旱的夏天它们都不怕。

  她们编的这个盖篮,罗大娘她们那边有用,城里的客人过来买冻饺子和枣豆糕的时候,常常都是一篮子一篮子地买。

  于是这郑氏便常常会编些盖篮送过去,大娘也说要与她算些工钱,郑氏却是不肯要,她已经从罗三郎这里拿得了一份工钱,如何还敢要第二份。

  “阿娘,明日可要托人捎些吃食到城里?”郑氏长女一面分拣整理炕头上的那些麦秆,一面问她阿娘道。

  那罗三郎应是知晓他们常常要往城里捎些吃食,今晚水泥作坊那边烧了卤味,便给她们母女打了好些过来,她俩自己也是不怎么舍得吃,大多都留了下来,平日里吃的饭菜,常常都是汤汤水水的,也不好捎带,这卤味却是再好捎带不过。

  “明日一早我便去路口看看。”郑氏言道。

  “可要再买一些油渣包子捎回去?我看那许家客舍早上也有包子卖,进城的村人脚夫都要买来吃呢。”她那长女又问。

  “那是前一晚特意多做些,第二日上锅蒸一蒸便能卖。”郑氏说道。

  “我们可要买?”那油渣包子她近来也是没少吃,罗三郎他们有时候不做晚饭,全家人就都吃那个,她们母女两个也跟着吃那个。

  她记得从前阿娘给他们捎那油渣包子,家里那几个就都吃得特别香,隔好久还念叨呢。

  “无事买那个作甚。”郑氏却道:“你这年岁也大了,往后要多想想自己的事情,他们那几个多吃一口少吃一口的,又有什么妨碍。”

  “……”一听阿娘提这个,女孩儿便不吱声了。先前余阿婆也帮她探听过几个,最后却都没说成,不是她们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她们,自己的家境也就是这么个样子,真正又能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这个冬日你再凑合凑合,待明年开了春,我便与你裁一身新衣裳。”为了女儿能寻着一份好姻缘,郑氏也打算要花些钱财与她打扮打扮。

  “无事又买那些作甚。”女孩儿却有几分兴致缺缺的样子:“难不成因那一身衣裳,就能被人高看几分?”

  “你这年纪轻轻的,怎的这般认命?”郑氏叹道。

  “……”她那闺女便不再言语了。若是有的选,谁人不愿选个安稳像样的人家来嫁,只是以他们家这样的情况,又有什么好人家能够瞧得上她们?

  “阿娘,待王老大那些人再回来,到时候我便与他们一同去往凉州城吧?”过了一会儿,女孩儿突然又说了。

  “你去那边作甚?你又不会织毛衣。”郑氏吃惊。先前她还嫌自家闺女太认命,这时候听她要去凉州城,心中却又是十分地不愿,恁远的地方,若是出了什么事,她在这边怕是连知晓都难。

  “听闻那罗二娘在那边做豆腐呢,她们若是肯要,我便去帮她们做豆腐。”阿娘说得对,她现在还这般年轻,不应这么早就认命了,是好是歹,总该挣上一挣。

  “……”这回换郑氏不说话了。先前她为了养活这一家子,也挣过一些不体面的钱粮,虽说是无奈之举,终究还是叫这个家里的名声败坏了。

  罗三郎能不嫌她们,叫她们母女住在这院子边上,每日挣下几顿吃食些许钱财,便已十分难得。

  现如今她又想借此地的人气,给自家闺女寻个好姻缘,倒是有些贪心太过,她闺女这般大了,住在这院子外头,成日与那罗三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着实也是给人添了许多不自在。

  可那凉州城啊……

  若果真叫她去了那般远的地方,今生可还有相见那一日?

  时间又过去几日,这一日清晨罗用刚刚蹲在自家院前的水沟边刷完牙,就见那郑氏往他这边走过来,像是有话要说。

  现如今罗家院里也有洗衣池也有水沟,不过罗用还是习惯了每天早晨蹲在自家院子外边刷牙,吸一口外边的新鲜空气,再叫那凉风吹上两下,整个人就清爽了。

  那郑氏原本想与罗用说她闺女欲往凉州城的事,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开口,自己与他们罗家做工,做的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活计,工钱一文没少拿,饭菜一口没少吃,平白又要给主人家添这许多麻烦。

  “可是有事?”罗用也是有些不解,这郑氏向来是个干活多说话少的,平日里说话也是利落,有甚说甚,怎的今日这般支支吾吾?

  那郑氏想了想,到底还是把她闺女的事情给罗用说了。

  罗用听完她的话,也没有马上答应,先前过去的殷大娘便是那般情况,现如今这郑氏的长女,家里又是这样的情况,罗用担心同时给罗二娘安排两个这样的人过去,与她们在凉州城的名声会有什么妨碍。

  “一时却是不知她那边还要人不要,我观你那长女年岁也大了,不若先叫她在许家客舍帮忙,将来二娘她们那边若是要人,她过去凉州城以后马上便能上手。”其实罗用还是想把她安排到别的地方去,只是眼下这时候却是没有必要与这郑氏多说的。

  他想搞连锁店,肯定不止开凉州城那一家,这郑氏的长女既然有心想要离开离石县当地,将来安排她去别的地方做活便是,像她这种干活也勤快又愿意出远门的年轻人,对他们的连锁店来说也是可以培养的苗子。

  平白又给自家闺女谋得了一份不错的活计,那郑氏又是欣喜又是羞愧,工钱什么的她也不问,在她看来,即便是没有工钱也是无碍的,只要那罗大娘能稍微拉拔拉拔她,自家这闺女将来的日子便也是不愁。

  先前倒是她想岔了,一心只想为家中这几个女孩儿谋一份好姻缘,却不曾想过,若能谋得一份好差事,即便是身为女子,即便是因她这老母被人说两句闲言碎语,又有甚大碍,总比嫁进那些瞧不上她们的人家,整日看人脸色过日子来得强。

  郑氏的长女去到许家客舍那边,也与林二嫂等人一般,每日便是洗菜切肉剁馅和面擀饺子皮包饺子,整日又忙又累,她却觉得比先前自在许多。

  罗用也与罗大娘说了此事,他们往后若是计划要在别处再开食铺,像林二嫂她们那样拖家带口的,就不怎么合适,郑氏长女这般的,倒是可以培养看看,像她家这般情况,罗用也算是帮助她们一步一步走出困局了,在忠诚度上,应是要比后面招来的人更高一些。

  罗大娘也知晓罗用还打算在别处开食铺,若无意外,下一个店铺应是会开在那长安城。

  这一家长安城的店铺,罗大娘有心想要自己亲去经营,心中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忐忑,她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几次西坡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在长安城那样的大城市经营好一家食铺。

  “在那长安城中开铺子,本金着实不低,每日若是做不了那么多的买卖,怕是还要亏钱。”罗用对她说道:“既然要做那样多的买卖,自然就要多几个人手帮忙,不若你便从现在开始,早早寻摸几个合适的帮手。”

  “依你看,我可经营得了那样的铺子?”罗大娘从未去过长安城,对那样的大城市也没有什么概念,罗用倒是去过两回,于是这时候便问他的意见。

  “依我之见,阿姊若是不去那长安城闯荡一番,着实也是有几分屈才。”罗用笑着说道。

  “屈个甚的才?”罗大娘笑了起来。不过听罗用这么一说,她心里便也踏实多了,三郎既是这般说,应就错不了。

  事实上,罗用也没打算让她们自己在外面开铺子自己闯荡,长安城的这一间食铺,他计划也要跟凉州城那边差不多,先找一棵大树靠一靠,挨着别人家的客舍搞个小门面先卖着,将来能不能独立出来经营,将来再说。

  要说在长安城那边,马家倒是经营得不错,不过今年都入冬了,那马氏兄弟都没有从南方回来,想来应该还是在忙那占城稻的事情呢。

  说起来这人也真是不经念,罗用这边刚想那马氏兄弟怎的还不回来,那兄弟二人就坐着马车从南方回来了,前一日刚到离石县,第二日就给罗用送来一大麻袋稻谷,言是他们今年秋里用占城稻的种子与当地农人换来的好稻谷。

  那占城稻种植方便,产量也比较高,但口感确实也是比不上南方一些稻谷,若不是为了果腹,肯定还得吃这些好吃的稻谷。

  “后边还有好些呢,牛车走得慢,过些日子才能到,这些稻谷三郎你先吃着。”马飞阳那小子今年晒黑了不少,整个人也瘦了一些,瞅那精神头倒是好得很。

  “人来了就好,还送什么东西。”一想到自家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了,罗用的心情也是不错。

  “三郎何需见外。”那马四郎言道:“多亏了三郎那些占城稻稻种,我马家才能在山南地区站稳脚跟。”

  罗用一听,可以啊,这才一年时间就站稳脚跟了,要知道在眼下这个年代,很多地方的人都是特别排外的,尤其是在那些被时人称之为南蛮的地方,不过山南道的话,应也不算太南就是了。

  马家兄弟这一日倒也没有在西坡村多待,毕竟是刚刚从南方回来,家中长辈肯定也想与他们多说说话,还有这一年时间他们在南方那边的经营,也需与家里报备。

  那兄弟两人走了以后,罗用的脑筋就活络起来了,一来是关于食铺的事情,二来嘛,就是鹅绒制品的推广了。

  这几个月以来罗用可没少收购鹅绒,后院那边堆了老多,现如今也差不多到了该要出手的时候了,刚好眼下又是冬季,若是错过了这一季,怕就要再等上一年了。

  但是鹅绒这个东西,若是只加工成鹅绒枕头这一样,推广起来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没有配套不成系统嘛,要搞单兵作战的话,就凭这鹅绒枕头,战斗力稍微还是太弱了一点。

  罗用想了想,从打谷机作坊那边请了几个木工做得比较好的匠人过来,又在自家后院腾出一间屋子,大约说了自己的要求,请他们为这个房间打制一些家具摆设。

  这样的活计对这几个长安城来的匠人来说,根本也没有什么难度,他们从前在长安城就没少做这个,更何况罗用要求的是比较简洁的风格,并不注重精雕细琢,几人合力,应该很快就能把这个活计做出来。

  罗用叫他们在旁边几个空屋做工,自己又喊了几个弟子过来,先是在屋里头砌了个火炕,然后又弄了一些土水泥过来,把墙壁和地面都给抹过一遍。

  另一边,罗用又组织了几个他那些弟子家里的女眷,请她们用洁白的绢布和鹅绒做了床垫和大被子,两件寝衣,数个鹅绒枕头以及坐垫靠垫。

  在眼下这个年代,时人并不把被子称为被子,而是称作衾,穷人用布衾,富人用锦衾,倒是少有用素色绢布做衾的。

  而寝衣这个东西,原本被人称之为被,长约一身半,后又被人称之为小被,大被则为衾。

  待那间屋子装修好了以后,罗用就把这些羽绒制品全都抱了进去,几条大被子大睡垫,铺的铺盖的盖,另外还有木榻上到处都放了好些。

  罗用这回定做的木榻是带靠背的,榻面上还铺了一层厚厚的鹅绒垫子,四角都用绢布带子系在木榻上,固定得好好的,轻易不会移位,靠背以及扶手处同样都固定上了白胖胖的鹅绒垫子,乍一看就跟个雪白柔软的沙发无异,人往上面一坐,身边再垫上俩鹅绒靠垫,到处都软绵绵的,就跟坐在云朵上面一般。

  像这样的木榻,罗用做了三个,环绕着一个茶几摆放,那茶几上除了茶具,还按时人煮茶的习惯,备下的一些煮茶用的食材。

  待到所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罗用便让人带话到县城那边,请马氏兄弟到家里来做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