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罗用见她这般,便也稍稍放下心来。别人怎么说那都是别人的事,但若是自己也跟着动摇起来,那就成问题了。

  那姓祁的县令在公堂之上那般训斥四娘,四娘毕竟年少,心智还未十分成熟,如此被人质疑否定,很容易就会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心理。

  无论以后他们罗家人将会如何,罗用都希望自家这些兄弟姐妹能够活得堂堂正正,活得恣意。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各人心中的情谊和欢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阿兄,我耍刀与你看吧。”

  “善,那便耍来看看,两年多时间不见,想来你这刀法应是长进不少。”

  “那是自然。”

第333章 收手

  两三日之后,长安城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坊间百姓纷纷传言,道是那恭王李博义指使捉钱人压榨城中商贾,又在长安城外强买土地,有人不堪其害,愤而诉诸官府,圣人闻之震怒!

  又几日,宫中便传出恭王李博义被削了爵位,夺了食邑,流放丰州的消息。

  寻常百姓不明就里,只当是长安城中少了一条害虫,不少人都觉得大快人心。

  世族大家们的态度就很微妙,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只要是稍微有些能力耳目的大家族,基本上都已经知晓这恭王李博义便是当日买凶夜袭罗宅之人,也知晓皇帝与罗用就这件事进行过一次面谈,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料到,这件事最后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

  大义灭亲?那都是戏书上的段子。对于眼下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家族就是家族,若是连自家人都不护着自家人,又如何能在这世间立足?

  尤其是这朝堂之上的九五之尊,处在一个那样的权利漩涡之中,李氏家族原本应该是他的依靠和后盾,也是他应该要竭尽全力去保护和扶持的。

  当今皇帝为了那罗家的事情治恭王的罪,虽合法度,却并不很合这个时代的情理。

  甚至在律法上还有这样一条:“亲亲得相首匿。”也就是说至亲犯法,家人可以相互隐瞒,官府不得追究其罪责,可见这个时代的亲情和家族观念之重。

  “倒是小瞧了那块棺材板儿。”消息传开以后,长安城中不少人如此叹道。

  事实上他们不仅小瞧了罗用,同样也小瞧了李世民。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至今已有十四五年,许多人大约都已忘记了,从前那个和将士们出生入死征战沙场的秦王李世民,忘记了这个人的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杀伐决断的将军,也是一个敢于身先士卒的战士。

  不管怎么说,经过这件事以后,长安城中这些世族大家们,终于也更加清楚地知道,罗用这个人在君王眼里的分量,同时也重新审视了罗用这个人的价值。

  对这件事反应最大的,当属李氏一族,听闻当日便有不少族人入宫去见了李世民,怒气冲冲地去了,然后又蔫头巴脑地出来了。

  不用说,肯定是皇帝跟他们说了恭王做下的荒唐事,这件事说来着实也是丢人,竟然买凶夜袭,意图杀害朝廷命官家里的几个小孩……他们老李家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啊,所以皇帝才令人去查了恭王府的钱财往来,给他安了这么一个罪名。

  最后,连这李家人也是默许了的,流放便流放吧,好歹还是丰州,不是像崖州那样的险恶之地,恭王做了那样的荒唐事,总该叫他得些教训。

  当然李氏一族之所以这么容易就服软,主要也是因为他们的家族原本就不算十分强大,若不是李氏父子当了皇帝,当下那些世族大家根本瞧他们不上。在李氏一族与李世民的关系中,李世民显然占据着更多的话语权。

  这一年正月的长安城,也是颇多动荡,在恭王流放之后,紧跟着便是长安县令上书请辞。

  先前在江南那边发生的事情,现如今已经在长安城中传开了,坊间百姓都把它当成笑话来说,现在别说是那些世族大家了,就连市井小民都很看不上他们祁家人。

  “……”

  “听闻那祁县令辞官了。”

  “就那五百两白银卖妾的人家,又能出了什么好笋。”

  “先把人打得没了活路,再来要挟别个心善的花五百两白银来买,我呸,真是做得一笔好买卖。”

  “也莫要把女子太不当人看!”

  “先前见他那般审案,便觉此人不好,如今看来,他们祁家的家风便是如此。”

  “家风不正,即便族中出了那一两个高官又有何益。”

  “……”

  外面的风风雨雨对罗家姐弟并没有什么影响,罗用久不回长安,如今难得回来了,四娘她们几个得空便要围着他转。

  姐弟几人现如今便生活在白府这深宅大院之中,很少出去行走,五郎六郎也不去县学了,而是跟着白家子弟一起上了他们的族学,四娘与七娘也跟随白家那些小娘子们一起上学。

  罗用这一日从外面回来,四娘她们都还没有下学,只有麦青蔫蔫趴在院中,于是他便向麦青招招手:“麦青,过来。”

  “汪呜……”麦青抬头看了他一眼,哼哼了两声,并不动弹。

  “你不过来?”罗用在自己袖子里摸了摸,摸出一条细细长长的红色物什:“你真的不过来?”

  “……”麦青不吱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不过来拉到。”罗用说着便在那物什上面一咬一撕,然后就自己坐在那边一口一口吃了起来:“我还说趁着七娘她们不在,给你吃一回独食呢,你不吃就算了,我自己吃。”

  “汪!”麦青睁大了眼睛,这个味道好像有点特别香的样子。

  “我说你也别太难过,豆粒儿那性子比你可招人待见多了,它这会儿下了阴间,阎王老爷一个看顺眼了,说不定还能封他个地狱神犬啥的当当,以后哪天你也下去了,说不定还得靠它罩着,它当老大,你就当个跟班。”罗用坐在廊下的台阶上,一边嚼着火腿肠,一边对着这条大狗碎碎念。

  “汪!汪汪汪!”麦青汪汪叫唤起来。不知道是对跟班这个设定很不满,还是对罗用几口就把火腿肠咬了大半根很不满。

  “你要吃啊?那你早不说,你看我这都吃没了。”罗用说着把最后一口火腿肠塞到嘴里。

  “汪汪汪!汪汪汪汪汪!”麦青很是恼火!这都什么破主人啊,这么不靠谱,没看它正伤心着么,竟然自己一个人全吃了!

  “没有了,说没有了就是没有了。”罗用说着又在袖子里掏了掏,果然没有了,又在怀里掏了掏,也没有,最后他又在另一个袖子里掏了掏,然后从那里面又拿出一根火腿肠,慢动作一样,一点一点拿出来:“咦,怎么这里还有一根?”

  “汪!”麦青一个猛扑过去,就把罗用扑在了地面上。

  这丫叼着那根火腿肠走到旁边的角落里趴着啃,一口啃下去,就闻着味儿了,还尝到了一些香香咸咸的滋味儿,再咬一口,还是这样,再咬一口……这是什么油纸,怎的这般难咬开。

  “拿过来,我帮你剥啊。”罗用自己拍拍灰尘又坐了起来,托着下巴看那只傻狗咬火腿肠。

  “汪!”麦青一只爪子按着火腿肠,转头向罗用汪了一声,显然是在警告他别打这根火腿肠的主意。

  “啧,你都咬成那样了,谁稀的吃?”这也太看不起罗用了。

  “汪汪!”麦青显然不相信他,又冲他汪汪了两声,然后继续埋头啃自己的,啃得颇高兴,大尾巴都甩起来了。

  罗用见麦青这般,不禁也笑了起来。

  转眼距他回到长安城也快有一个月了,恭王已被处置,长安县令也辞了官,他们罗家人也差不多可以收手了,至于跟这件事可能有牵涉的其他家族,一时却是动他们不得。

  事实上罗用暂时也不用去动他们,皇帝这时候正盯着这些人呢,他们罗家势单力薄,在这件事情上,不妨先退一步,把战场留给上面那些大佬,等他什么时候攒够了资本,再冲进去杀他几个来回。

  再过几日,罗用便要回常乐县去了,他如今毕竟还是常乐县令。

  唐朝这时候的官员虽然也有任期一说,但是像常乐县那样的偏远地界,任期往往都很模糊,路途实在太过遥远,也没什么人愿意去,像之前的谭老县令,他就在常乐县当了许多年县令,最后还在那地方安了家。

  这回一去常乐县,罗用便不知道自己还要在那里待上几年,按照他先前的想法,只要把政绩做出来,应该待个三四年的就能回来。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李世民这个人虽有善于纳谏之名,也颇有胸襟颇能忍耐,但他也有相当记仇小心眼的一面,又是个当皇帝的,权利又那么大,万一他到时候想想还是觉得不太高兴,随便叫罗用在那边陲之地多待个几年,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四娘他们,罗用决定就先托付给白家,白家人很沉得住气,他们现在就是稳中求进,打算在李治上台以后再赢一把大的。

  对于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大家族来说,一二十年的等待,仿佛也不算什么很大的事情一般。罗用没有对他们提及李世民的寿数,他们这些人看起来也一点都不着急。

  ·

  另一边,刑部的郑侍郎这一日写了一封亲笔信,令人送回荥阳本家。

  今日他在街上偶遇离石罗三郎,那罗三郎听闻过自己先前因为他的事情呵斥过几个口出狂言的小子们的事情,对他似是很有好感,硬是说要请他吃酒致谢,郑侍郎想了想,便也答应了。

  席间两人聊到陇西那边的现状,这两年的发展,还说了说郑侍郎家里都做些什么营生。

  荥阳郑氏那是正经的世族大家,时下的五姓七望之一,士族中的士族,大家中的大家,不过他们家族的营生,主要也就是一些田厂织造之类,这些大家族的兴旺依靠的,大多还是朝堂政治上的博弈。

  罗用却说没有钱帛处处都难,他这一次回长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花用出去不知多少,他们荥阳郑氏一族要养活那么大一家子人,又要培养后生,又要经略朝堂,这其中的开销,想来很是可观。

  君不见那龙榻之上的九五之尊都要为户部的库银发愁,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该挣钱的时候还得挣钱啊。

  这郑侍郎听罗用满口钱帛地说着,颇觉有几分好笑,这长安城中的士族子弟们,不管有钱没钱的,哪一个不是强撑门面,何人像罗用这般,这么俗这么直白。

  “郑兄若是信得过我,不若趁早经营几个铁矿,将来必定可以生财。”在这一顿酒快要吃完的时候,罗用这般对他说道。

  郑侍郎也不是个傻的,今日他与罗用分明不是偶遇,而是对方有意要寻他,此时又说出这样的话,不知是为了感激自己先前仗义执言,还是他有要与自己结交之意,或者两者兼有。

  对这罗用,别的事情不说,要论挣钱的能力,那他还是很信得过的,于是他在回到自己府上之后,当即便修书一封,令人送回本家。

  只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叫他想不通的问题。

  罗用叫他经营铁矿,定是因为他认为铁价能涨,但铁价因何能涨呢,总不能因为那些个针坊,针坊才能用掉多少铁……

第334章 留下

  这一日小朝快要结束的时候,皇帝随口问吏部的几位官员:“那罗用回常乐县了没有?”

  那几位官员被他问得一愣,圣人在早朝之上询问一个七品县令的事情,着实也是很少有,不过近来长安城发生这么多事情,他们对罗用这个人也颇关注,于是当即便有人回答道:“并未。”

  “眼瞅着就要开春了,还是叫他快些回去,督促春耕,莫要耽误了农时。”皇帝说道:

  “你们跟他说,他的那些弟弟妹妹放在长安城中丢不了,那罗四娘现如今也算是我的半个侄女儿,往后自有我照应着。”

  “喏。”这些官员面上拱手应喏,心中却是思绪万千。

  皇帝这个话里头,怕是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敲打警告朝中某些人,叫他们不用乱打歪主意,另一个嘛……其实也是在告诉罗用,他那几个年幼的弟妹,还得留在长安城中,不可带走。

  也是,像罗用那样的人物,若不是还有家人留在长安城中,皇帝大约也不能放心安排他去陇西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距离突厥吐蕃吐谷浑又都很近,还有那么多胡商往来。

  若不是有这些家人留在长安城,也不说投敌,他哪一日若是一个不高兴,棺材板性子一上来,自己在西域那边弄个小国出来,那可咋整。

  下朝路上,这些官员们三五成群地往宫外走去。

  “那县主府可修缮完毕了?”

  “并未。”

  “我看那县主府就算修好了也用不上,罗家那几个姐弟,应是打算在白府长住了。”

  “前两日圣人还与白翁问起那罗四娘的近况。”

  “倒像是真把她当了侄女儿。”

  “……”

  “白家人这回倒是在皇帝面前讨了个巧。”

  “白家近来消停得很。”

  “不知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