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就是嘴馋,闲不住。”其中一个伤患嘿嘿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关于饮食禁忌,平日里医馆里的医官也有叮嘱,他们今日嘴馋,偷偷吃些,不料却被县令给抓了个正着。

  “胃口可还好?”罗用笑问道。只要胃口好能吃饭,一般也就没有什么大碍了。

  “好着呢。”他二人住在这医馆里养伤,吃饭便是跟这医馆里的人一起吃,除此之外,每日里另外还有几文钱的营养费,他们今日便是用这个钱买的米酒豆干。

  “酒也莫要多吃。”

  “哎哎。”

  “县令可要坐会儿?”

  “不坐了,我去新铺子那边看看。”

  “县令走好。”

  “好。”

  待罗用走后,这几人又坐下来继续说话。

  “罗县令可是常常过来?”

  “隔三差五便要过来一趟。”

  “他也很忙,寻常只是过来看看,很快便走了。”

  “早前这边医馆缺几味药材,还是罗县令托了那赵氏商行的人,从凉州城那边买来。”

  “啧,那价钱必定不便宜。”

  “价钱十分贵,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

  “我听这里面的医官说,早几年这罗县令刚上任那时候,这医馆里头总共就没有几样药材,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买来。”

  “这些年莫说别的,光是买这些药材,都不知填了多少钱财进去。”

  “……”

  说到从前罗用刚上任那时候的情形,这几人也是唏嘘不已。

  他们这边正说着,方才跟随在罗用身边的一名差役又折返了回来,拿过来两个纸袋,与那两名伤员一人分了一袋,道是县令叫他送来。

  “这是甚啊?”闻起来倒是十分香甜。

  “道是蛐蛐,乃是一种糕饼,晚些时候南北杂货那边要卖,今日先试做了一批。”那名差役言道。

  蛐蛐?这糕饼的名字也忒怪了些。

  虽是有些云里雾里,他们却也没有多问,待那差役走后,几人打开纸袋细看,就是一块块铜钱大小的糕饼,黄橙橙的颜色,闻起来亦是十分香甜,几人分食了几块,然后那两个伤员便把东西收起来,不肯再分了。

  这一袋糕饼分量也不算太多,他二人各自收好,偶尔嘴馋的时候便拿出来吃个一块两块的,并不舍得多吃。

  如此过了几日,那个被断木蹭烂皮肉的青年的妻子过来看望他,他二人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结婚却已有七八个年头,育有二子一女。

  这妇人体格颇为健壮,因为常年在地里劳作,整个人被晒得黑红,若是细看其面容五官,依稀还透着几分秀丽。

  两人在医馆里见了面,她丈夫便把那包糕饼拿出来与她吃。

  这妇人很是喜爱这种糕饼,一边推辞着自己身体好好的,不用吃这些个,一边忍不住又从那纸袋里拿了一块又一块。

  “你只管吃吧,我这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在这医馆之中有吃有喝,不差这几块糕饼。”那伤员就坐在一旁笑看着她吃。

  妇人见他丈夫如今身体果然大好了,心里很是高兴,这嘴里的糕饼也是异常的香甜,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糕饼,便是这个了。

  这天夜里,在距离常乐县不远不近的一个小村里,有那母子几人,正在屋子里偷偷吃着独食。

  “阿娘!你怎的会有糕饼?”三四岁的小女孩,正睡得迷迷瞪瞪的,被她兄长推醒过来,言是叫她吃糕饼,还当自己做梦呢,睁眼一看,果真竟有糕饼!可把小姑娘高兴坏了!

  “嘘!”妇人示意她小声着些:“你阿耶叫我于你们带回来,你们几个只管悄悄吃了,莫要出去多嘴。”

  “唔!”她才不会多嘴,婶婶上回还偷给阿姊煮鸡蛋吃,也不给她吃。

  这一包糕饼原本就不很多,他们阿耶这几日在城里吃了些许,他们阿娘今日也吃了些,这时候带回来,再分到三个儿女手中,每人也就不过几块而已。

  几个小孩就跟那小老鼠一般,手里捧着糕饼,一小口一小口细细啃着,不时还要嘻嘻窃笑几声,很是开怀得意的样子。

  “阿娘,这是甚糕饼啊?真好吃!”

  “你们阿耶说这糕饼好像是叫做蛐蛐。”

  “蛐蛐?”

  “阿娘,这蛐蛐真好吃!”

第410章 真没钱了

  在常乐县这个地方,读书人还是很少,就算是在差役队伍中,很多人也都是大字不识几个。

  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全靠说话,声音的模仿,这种模仿很容易产生偏差,因而才有三人成虎的说法,所以这个年代的百姓,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模糊的,不确切的。

  他们这里所说的蛐蛐,其实就是曲奇饼干,这些年在长安城那边,无论是阿姊食铺还是南北杂货,都没有停止对新产品的研发,并且时常交流。

  这曲奇饼干在阿姊食铺和南北杂货均有销售,阿姊食铺自己不做,直接从南北杂货那边拿货,能省不少事。

  不止是曲奇饼干,罗四娘这回安排过来的这些人,他们会做的吃食可多了去了。

  另外,罗大娘这一次也安排了几个人过来,让他们先到这边看看情况,听从罗用的安排,若是这里的条件成熟的话,便要在常乐县这边开一间阿姊食铺的分店,若是条件还不成熟,那就让她们先在南北杂货做工,待过两年再做安排,横竖她看这常乐县的发展形势,应是不会太差。

  罗用让这几个阿姊食铺的人,直接在南北杂货二楼的休闲食品区占了一片地方,开了一间阿姊食铺,牌匾都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也都做得差不多,就等开张了。

  因为楼下的铺面足够大,二楼这个休闲食品区同样也很大,除了阿姊食铺,还有各种卖糕饼的卖卤煮的卖浆饮的,地方十分宽敞,铺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稀疏,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广场。

  这个小广场上面有盖,四周却没有墙,只有半人高的水泥栏杆,各间铺子另外隔出铺面,铺中摆有桌椅。

  另外还预留出来一些空地,将来若是还有其他食铺入驻,便可在这些了空地上砌墙,隔出铺面,这些都是提前规划设计好了的。

  眼下这些空地便只是用水泥砌了一些胡床,摆上草编的坐垫,供人闲坐休憩。

  常乐县这地方不比长安城中,一年四季人气都很旺,这里是有淡季和旺季之分。

  行商们一般都是在夏秋时节途经常乐县,冬季里又有那白叠花和羊绒的买卖,加上这两年许多牧民都来他们这里卖活羊,所以冬季也比较热闹,相对来说,春季最淡。

  于此同时,楼下的铺子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开张前的准备,眼下时间已经进入夏季,多耽搁一日,便要少做一日的生意。

  为了给这间分店的开张做宣传,罗用的弟子们早早便让那些高昌商贾、伊吾商贾带出话去,言是这间南北杂货开张头十日,所有商品一律九折销售。

  他们甚至天不亮就去到城外卖鱼的那个早市,道是南北杂货这间铺子七月初一便要开张,开张第一旬九折促销,让那些卖鱼人将消息传到合河戍、百帐守捉等地。

  在常乐县当地,以及周边的敦煌晋昌这些地方,这个消息更是人人皆知,不少农户都等着开张那一日去买个轧棉机。

  也有那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一次采买动辄就是成车的货物,九折促销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能省下不少钱财。像常乐县产的各种酱料,都是固定价格出售,买得再多也没有什么优惠,一般也就是多给几勺作为添头。

  待到农历七月初一,盛夏已然过了大半,暑意稍退之时,南北杂货这家店如期开张了。

  一大清早便有不少人等候在铺子外面,待到店门一开,便蜂拥而入,至于店门口外面的开张活动热闹景象,却是无暇观看,只管奔着自己要买的物什去了。

  虽说这新铺开张的促销活动要足足做够一旬,但大伙儿也怕有些紧俏的商品早早便要断货,像那轧棉机,早前便是常常断货。

  一进铺子,入眼得便是那一排排一人多高的货架,一排又一排,仿佛看不到头一般,每个货架上都摆满了货物。

  每一种商品都有标价,那标签上有品名有价格,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当年从西坡村流传起来的那种数字,另外还有汉字、突厥字,以及粟特人文字。

  这一间南北杂货开在陇西,除了兼顾本地市场,另外主要便是做西域各国商贾的生意。

  在眼下的西域各国之中,最通用的便是汉语和突厥语,而之所以会标示粟特人的文字,便是因为他们这个群体在商道之上极其活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客户群。

  当一些人还在为这一大片的货架以及无数的货物震惊目眩的时候,另一些人这时候已经推上购物车,寻找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去了。

  像这种仓储式商场,不能少了购物车的帮助,这里的购物车分两种,一种是轻便的以红柳条编织为主体的推车,另外还有一种更大的拖车,用来搬运重物。

  推着购物车继续往里走,在前面靠墙的一排货架上,长长的一排,全部都是卖的羊绒制品。

  众人虽然知晓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开得很大,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她们那个作坊究竟能做多少种花样款式,这时候见到这么多款式这么直观地被摆在货架上,看得人眼花缭乱,很是震撼。

  和羊绒制品相邻的,是一排卖面巾的货架,不远处则是卖糕饼的货架,这个铺子里的糕饼多是用油纸包装好的糕饼,听闻还比较经得住放。

  负责这个货架的售货员手里捧着一个食盒,从里面取出各种糕饼,请过往的顾客品尝,前面有一个顾客尝过几块,在问明了这些糕饼的保质期以后,便在自己的购物车里装了满满一车各种口味的糕饼,令仆从先行推去结算,他自己另外还要去看其他物什。

  要说生意最火爆,还属那片卖轧棉机的区域,那里摆放着各种大小型号的轧棉机。

  最小的就是一个小木箱模样,盖上盖子挂在肩上就能拿走了,最大的比打谷机还要更大几分,需得好几个人一起出力才能抬得动,这么大的轧棉机,轧起白叠花来肯定非常快,很多人心动,奈何价钱太高,买不起。

  除了轧棉机,这里面还卖打谷机、燕儿飞、木轨马车等等,甚至还卖锅炉,那一个大锅炉摆在一片空地上,四周设了栅栏,人们只能在栅栏外面围观。

  听闻他们常乐县去岁冬日差点停了沼气,后来便是因为造出了这种锅炉,才挺了过去。

  这个锅炉的价钱也很贵,寻常人也就看看热闹,买是万万买不起的,也就是一些富户商贾们,琢磨着要不要趁眼下有折扣,先买一个回去放着。

  有些人是看看就走了,有些人则在那里合计盘算,又有一个专门的售货员在那里讲解这个锅炉的用法用处。

  “这锅炉可是烧的石炭?”有人询问道。

  “正是,石炭便可。”

  “不能烧柴草?”

  “柴草不好用来烧锅炉啊,热量达不到,烧的人也太累,你看这个锅炉吧……”

  “这又要去买石炭。”

  “听闻那伊吾的石炭,这两年涨价不少。”

  “我又不识得那卖石炭的,不知该去寻谁,也怕被那黑心的商贩给骗了去。”

  “晋昌敦煌都有那卖石炭的,不若改日我们一起去看看。”

  “诸位若是要买石炭,常乐县便有一批,县令正在筹钱修水渠,早前买来的那些石炭,眼下便要低价出手卖了去。”

  “果真?因何我等竟不曾听闻?”

  “诸位去县衙询问一下便知晓了,也是这两日刚放出来的消息。”

  “多谢!”

  “嗨,客气个甚,诸位郎君再考虑考虑这个锅炉啊,九折销售机会难得,待那沼气池技术普及开来,这锅炉迟早都是要买的啊。”

  “既是迟早要买,你眼下这般着急卖货作甚?”

  “哈哈哈!店家早前为了建这个铺面,与那阿姊食铺借了许多钱财,眼下正着急筹钱还债呢!”

  “听闻上面那层地板用了许多精铁?”

  “可不是,建房那阵子,我们好多本地人过来瞧热闹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