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第294节
小说作者:报纸糊墙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18-12-20 16:05:49

  “另外还有一样宝贝,寻常人我是不舍得给他看的。”

  “是甚?”

  罗用这一回带白以茅去的是机器坊,机器坊后院有个不太显眼的屋子,罗用从自己身上掏出钥匙开门进去,又令人在门外看守。

  白以茅跟在罗用身后进去,一进门,便看到地面上铺着一条轨道,放眼望去,原来这间从外面看起来无甚稀奇的屋子,竟是占了一整排房子,而那条轨道便是从这头一直铺到那头,也不是寻常的木轨道,竟是铁轨。

  “便是这个宝贝。”罗用拍了拍铁轨上的一个车子模样的物什对白以茅说道:

  “那热力既然能造拉丝机等物,自然也能带动车辆在轨道上行驶,这一个车头,便能拖动数个运货的车厢,只可惜重量太大,寻常木头轨道承受不住,需得铁轨。”

  白以茅这时候已经被自己眼前所见和罗用的这一番话惊呆了。

  是啊,热力不似风力那般飘忽不定,也不似水力只能在沿河借力使用,这个热力乃是燃烧石炭所得,所以只要他们把石炭搬到车上,在车上烧起来,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那么这个力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

  “……你可听到我在说甚?”罗用那边说着说着,发现白以茅竟走神了。

  “啊?”白以茅一脸震惊又茫然的模样。

  “我说,你家人让你来这常乐县,自然希望你能做出一些政绩,只是你接手我这常乐县令之职,想要再有突破已是不易,我这段时日里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个宝贝能帮你了。”罗用说道

  “那我要如何做?”白以茅这时候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的状态。

  “你最好在任职期间,将常乐县周围的木轨道换成铁轨,再在当地推广这种烧火的车子,便称之为火车吧。”

  “要铺铁轨?”白以茅吃惊:“那得多少钱帛?”

  “省着点花,多攒攒,应该还是可以攒出来。”为了报答白家人的恩情,罗用这回也是操碎了心,连这花钱的去处都帮他想好了。

  如此这般,初来乍到的白以茅,还未来得及为自己即将接手常乐县这个大型造钱机高兴两日,便被一个名叫铁轨的阴影给笼罩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白家人:家里的年轻人出去外地当官,就怕他贪图享乐学坏了。

  罗用:没事,有我呢。

第413章 通渠

  眼瞅着这条雪灵渠马上就要修完了,施工队伍已经开到常乐县城外不远处。

  罗用这两日不忙的时候,时常便要过去看看,各式吃食送去不少,又带了长安城来的娘子过去指点厨艺,给干活的民夫们做了不少好吃食,那工地上热热闹闹的,每日里都跟过节一般。

  今年常乐县这片地方上,种金瓜的人十分多,金瓜价贱,罗用他们县衙里的人上街买金瓜,都是成车成车的买。

  长安城那边这两年流行一种金瓜饼的吃法,便是在每年金瓜与嫩玉米成熟的时节,将此二者蒸熟,和匀捣烂,再煎成一个个金黄软糯的金瓜饼,吃起来很是香甜,男女老少都爱吃。

  这种金瓜饼最早也是从阿姊食铺流传出来,早两年金瓜贵,那又小又薄的一个金瓜饼,也要卖到一文钱,这两年市面上金瓜多了,价钱也下来了,这一文钱一个的金瓜饼,也就越做越大了。

  常乐县城外面的这片工地上,这两日便是在做这种金瓜饼,离得近的几个村子里,不少小孩跑到这边来找自家阿耶,也跟着蹭点吃食。

  这一日罗用与杜构等人一同在工地上吃饭,夏彦便把这件事情对他说了,罗用回道;无事,就让他们吃吧,横竖也没几日了,只是那些小孩在工地上乱跑,你们施工的时候需得当心着些。

  也不全都是来蹭饭的,也有那送东西过来的,听闻工地上这两日在做金瓜玉米饼,附近便有农户担着玉米棒子过来的,也有送金瓜的,那富裕些的人家,常常都是成车成车地送。

  县城中的那些个商贾富户们,听闻这两日也在集资,说是要在通渠那一日,在城外水渠边办一场宴席,顺便也给罗县令饯行。

  盼了这么久的水渠,眼瞅着马上就要通了,这城里城外的百姓,人人都很高兴。

  在这当口,负责管理南北杂货的吴幼让人贴出通知,说是只要在这条水渠上做过工、名字被记录在工册上的人,在通渠那一日,每人都能到南北杂货来免费领取一份糕饼。

  这通知一贴出来,常乐县城中马上就炸开了锅,激动的人们飞快地将这个消息往周边地区疯传开去。

  也有人说那吴幼莫不是疯了吧,这雪灵渠的施工规模那般大,施工时间亦颇长,在这条水渠上做过工的数不胜数,别说是每人一份糕饼,就算是每人一块,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啊!

  看那南北杂货的态度,却是一点都不似做伪,这两日他们便从县中以及周边地区买了许多米面粮食,那运货的牛车,动辄就是几十辆,有时候那车队都能从他们铺子一直排到城外去。

  又两日,吴幼便让人在南北杂货前面的小广场上搭起了一个高高的草棚,令人将做好的糕饼堆砌在那草棚之中。

  只见那山一样的糕饼堆,见风就长一般,一日里一个模样,每日里都比前一日更高更大,他们还环绕着这座糕饼山搭建了楼梯和走廊,每日里都有南北杂货的员工运货堆货上上下下,糕饼山下的大人小孩们仰着脖子望着眼前这一切,仿佛做梦一般。

  “那一包糕饼,至少也得有个一二斤吧?”

  “肯定不止一斤。”

  “那一个油纸包,便是一斤半,不多不少。”

  “果真?你怎知晓?”

  “我外甥女说的,她就在这个铺子里做工,这两日天天都在打包糕饼。”

  “便是早前刚生完孩子那一个。”

  “正是。”

  “……”

  “听闻那里面有好几种糕饼,整整齐齐地码放好,再用油纸细细包起来,里外要包两层,外头再用那彩色的白叠花线捆扎好,弄得十分仔细。”

  “……”

  那些个士族郎君们向往的多是好山好水好景致,但是对于常乐百姓来说,这世间怕是再也没有比这一座糕饼山更好的景致了。

  如今这片小广场上,每日里都是人头攒动,很多人被这一座糕饼山吸引,来了便不舍得走,有人千里迢迢坐着木轨马车过来凑热闹,有人坐在南北杂货楼上的小食店里,一边吃着各色小吃,一边看着楼下的热闹景象,与身边的亲朋好友说说闲话,亦是难得的好时光。

  最近整个常乐县中都很热闹,有专门过来这边看水渠的士人、官员、僧人、道人,有来这边做买卖的商贩,还有很多冲着热闹和吃食过来的闲人。

  为了发展常乐县经济,往年罗用也曾通过很多手段聚拢人气,但从未有哪一次像这次这般热闹的。

  很多小孩子还不清楚这条水渠对于常乐县的意义,也不知道这两日城中为何突然这般热闹起来,只觉这几日像过大年一般,翁婆耶娘都是格外和善,与他们做新衣裳,还与他们买好吃食。

  成群结队的小孩在这城里头瞎跑瞎逛,然后又成群结队跑去到南北杂货前面的那个小广场上,看着那一座又高又大的糕饼山,心里头美得不行。

  这一座糕饼山所费颇多,吴幼这个店长刚刚上任没多久,自己做不得主,乃是经过罗用首肯。

  这个活动虽然烧钱,但是好处也很多,除了给民夫们发福利,还能推动通渠这一日的热闹氛围,增加仪式感,让当地人对这条雪灵渠、对罗用,留下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甚至是在多年以后,还能有人对这一场通渠仪式的盛大繁华念念不忘,口口相传,在当地成为佳话。

  另外,这其中还有一定的宣传目的,常乐县这一间南北杂货虽说主要做的是胡商们的生意,但是当地市场同样不可小觑。

  经过这段时日的观察,吴幼发现常乐县这个地方的人,即便是乡下农户,大多也都有些积攒,但是这间南北杂货开张以来,到他们铺子里来买糕饼的乡人却十分罕见。

  也许是长久以来的节俭生活习惯使然,消费这个概念对许多乡人来说还很生疏,想要让他们建立起某一种消费习惯,前期就必须要做出一些引导,比如说折价促销,亦或是免费赠送。

  等他们吃过几次南北杂货的糕饼,并且觉得十分好吃难以舍弃,有些人慢慢的就会开始打开自己的钱袋子了,然后这种消费逐渐成为习惯,到南北杂货去买糕饼,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就会变成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吴幼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在乡人眼中很高端很遥远的一种消费,逐渐培养成他们的日常消费。

  事实上,就目前来说,常乐县辖下各村镇,至少三成以上的家庭是具备这种消费能力的,随着白叠花种植以及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多人家富裕起来。

  对于那些现下还比较贫穷买不起糕饼的家庭,这一次的免费赠送,至少也可以在他们心中种下一点念想。

  这份念想是美好的,也是可以创造价值的,无论是对于这些贫穷的人们,还是对于南北杂货来说。

  转眼便到了通渠这一日,一切都仿佛做梦一般。

  城中许多百姓天不亮便起来了,听闻昨日便有人上山,分别将山上几个分流的出水口堵住,让水流顺着雪灵渠一路流淌下来。

  在这条雪灵渠途经的几个村子处,都建有数尺高的低矮水坝,这些水坝能拦截流水,在那一段水渠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水潭,方便当地人取水。

  那些人昨天上山处理分流的出水口,以目前的水流大小,经过一个晚上的积累,在相继填满上游几个水潭以后,预计今日应该能流到常乐县城外面。

  这一日,很多人早早来到水渠边上等候,而这条水渠果然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先是一些浑浊的带着污泥草屑的水流,沿着渠道一点一点浸润了河床,同时也浸润了岸边许多人的心房、眼眶。

  然后渐渐的,流水越来越清澈,缓缓顺着渠道流淌,在这秋日阳光下,清凌凌发着光一般……

  有人忍不住走到下面的水渠边上,伸手摸了摸那些清凌凌的水流,那手一放下去,只觉一股透心的清凉舒爽,掬一捧来饮,甚是甘甜。

  这便是从那大雪山之上流下来的雪水啊!

  感慨感动之后,便是整日的狂欢。

  有人在水渠边上设宴,有人跑到城里去领糕饼,这般多的人,原本以为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结果那南北杂货却出动了许多人员,不到半日工夫便把所有糕饼按照名册分发完了。

  许多人便抱着糕饼在这城里头看热闹,这两日常乐县城中来了许多商贩,还有人请来了那杂耍的班子,唱歌跳舞的伶人歌姬,各色商品货物,各种表演,看得人眼花缭乱。

  县衙那边亦贴出公文,为庆祝雪灵渠通渠,连续三日解除宵禁,让众人尽情游玩,又叮嘱众人注意自身以及财务安全。

  不仅宵禁解除,就连城中许多作坊都放假了,之后这三日,他们便都不干活了,整日里只管游玩闲逛。

  对于绝大多数常乐人来说,他们毕生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盛大的节日,这般热闹的景象。

  欢庆过后,便到了罗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这时候众人心中快乐的余韵还未消去,面对这场分离,也并没有显得特别伤感。

  百姓们依依不舍地将罗县令送到木轨车站,有人上前说些惜别的话,那些个不会说话的,便伸长了脖子远远地看着。

  看着他们一行人上了马车,前前后后好几辆车,天色还未亮透便走了,道是要赶去长安城赴任,这些时日以来为了这条雪灵渠,着实有些耽搁了。

  马蹄子踏在木轨道中间哒哒作响,那一辆辆车子沿着木轨道滑出去,不多久便行得远了,消失在一片灰茫茫的天地之间,不见了踪迹。

  直到这时候,有人才后知后觉地抹起了眼泪,引得其他人也难过起来,擦擦泪水,众人陆续散去了,稍晚些时候,该上工的还上工,该做买卖的还做买卖。

  在常乐县城外面的一片山岗上,听闻罗县令他们的队伍,今日一早要从这条木轨道上过,有些乡人早早便等在了这里。

  等了好些时候,先是听到一阵马蹄声响,然后在那一片戈壁与田野之间,远远看到有几辆马车顺着轨道过来了,那些马车之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从他们这片山岗下面的木轨道上驶过,一辆又一辆……

第414章 外甥女

  这次与罗用一同回长安的,除了衡致阿枝等人,还有罗二娘。

  罗二娘在河西发展了这么些年,现如今她手头上有资金有技术,还有三家经营良好的作坊,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她这时候回长安,自然就是为了开拓中原那边的市场。

  二娘是罗用的阿姊,白以茅都能知晓的事情,二娘自然也很清楚。

  按照罗用的说法,那镜铁山铁矿储量极大,到时候那么多铁矿石被开发出来,往东边若想卖往中原,便要翻越焉支山,加上路途遥远,运输成本极高。

  往西若是想卖往西域各国,铁这个东西又很敏感,轻易不能出关,郭孝恪肯定也不敢那么干。

  所以说,在这个铁矿开发出来的前期,主要的销售市场便是陇西当地。

  陇西总共就这么一片地方,人口少,消费能力也比较有限,大量铁矿石冲击市场,若是不出意外,当地铁价很快就会降下来,这也使得铺设铁轨成为可能。

  而郭孝恪真正挣钱的时候,便是这条铁轨铺好之后,火车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投入使用,使得运输能力大大提升,运输成本得以降低。

  到时候他们这边的铁矿石便可以运往凉州等地,甚至销往中原,那运输一事,横竖只要烧点石炭便可,又不需花费那许多人力物力,石炭这物什伊吾那边便有很多,就在郭孝恪管辖的地界上。

  待到那时候,陇西这边许多物产便都可以经由这一条铁轨输送到陇东乃至中原,这其中便包括罗二娘在常乐县那两家作坊的产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21页  当前第2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4/3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南北杂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