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进男频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封玖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30 KB   上传时间:2021-06-19 22:18:46

  继续下去肯定不行。

  庆军等得起,沧州百姓等不起。

  叛军入城后,几乎将城中洗劫一空,他们从百姓那里抢来钱粮,大肆喝酒吃肉,又对良家女子行不轨之事,简直是丧心病狂!

  他们自诩替天行道,可实际做的事,同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没什么两样。

  如今城中多处变成废墟,百姓无家可归,无粮可食,凡此种种,亟待解决。

  眼下城池刚刚收复,捷报尚未传至京城,等朝廷回复还不知要等到何时。

  霍延索性送信回庆州,将沧州情况详细言明。

  楼喻立刻拟定了一个战后重建草案,写到回信里,在末尾签上名。

  正要装入信封,他突发奇想,从书架暗格里取出一个木匣。

  匣子里装的是一方精致小巧的玉印。

  这是霍延之前送他的生辰礼。

  楼喻在印底蘸上红泥,啪一下盖在信尾。

  信被快马加鞭送入霍延手中。

  战后重建计划内容不少,楼喻写了好几页。

  霍延本来还面容严肃地记下计划内容,等翻到最后一页,见到末尾的印章,眼中蓦然流露出几分笑意。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他自然希望那个人,一辈子幸福安宁。

  “统领,”李树掀帘而入,满脸喜色道,“殿下是不是来信了?信上怎么说?”

  霍延将前几页信递给他,却留下最后一张。

  “怎么不全部给我?”李树一脸纳闷。

  “你先照着前面去做。”霍延肃容叮嘱。

  他将最后一页纸折好,小心塞入衣襟里。

  楼喻写的计划还是比较详细的。

  战后重建,无非有几个方面。

  一是物资供给;二是人员安置;三是恢复生产;四是基础建设。

  物资供给方面,楼喻已经安排人手准备,不日就会送去沧州。

  至于剩下三个,得等朝廷回复后才能继续做。

  有庆州的物资援助,沧州幸存的百姓得以熬了好些天。

  年都过了,朝廷却迟迟未派出新知府,更别提救济粮了。

  在新任知府来之前,楼喻本来是不打算大动干戈的。

  可眼下这情况,又不能弃沧州百姓于不顾。

  朝廷等得了,沧州百姓等不了。

  楼喻左思右想,终于决定不再等下去。

  他携带大批物资以及匠人,领周满等一千府兵,从庆州赶往沧州。

  庆州界内没有大股流匪,沧州叛军被俘,自然也不会出现流匪,这一路上都很顺畅。

  庆军依旧在城外驻扎,只有小部分留守城内。

  楼喻到时,霍延正带人在城内清理残局。

  叛军烧杀抢掠,不少民居都被烧毁,独留一些断壁残垣,根本无法住人。

  就算日后重建,也得先收拾清理出来。

  这段时日,庆军的所作所为,沧州百姓都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他们入城后没有进行任何抢夺,他们从叛军手里解救了被欺压的老百姓,他们默默无闻地清理城池。

  因为这些,沧州百姓大多自发听从庆军指挥,同他们一起重建家园。

  说是重建,但如今沧州城内百姓十不存五,城外乡野遭受抢掠更加严重,不少百姓都逃离家园,说不定再也不回来了。

  能逃走的大多是青壮年,留下来的多是老弱病残。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重建怎么开展?

  总不能所有事都由庆军来做吧?

  他们天天也很忙的。

  城门被撞破,要换新的;房子被烧毁,要建新的;府衙被破坏,也得重新修缮。

  凡此种种,都需要许多原料和工匠。

  好在楼喻这次带来不少物资和匠人,可以提供短期援助。

  霍延快马赶到营帐,掀帘而入,就见到楼喻伏案写字。

  一阵寒风见势钻入。

  楼喻抬起头,眉眼皆生笑意:“你这仗打得也太快了,快来坐。”

  “殿下怎么来了?”霍延在他对面坐下。

  楼喻道:“我总得亲自来看看沧州城什么样子。阿蔚怎么样了?”

  “前几日沧王、沧王妃下葬后,他就一直待在府中。”

  霍延言简意赅,他对其余人并不没有太过在意。

  “等会儿我去见见他。”

  楼喻单手支颐,望着霍延,“朝廷下令沧州事务暂由‘韩昀’代理,在新任知府来之前,咱们还是可以做点事儿的。”

  “嗯,府衙相关书册我都整理好了。”霍延道。

  楼喻由衷感叹,霍延总是能提前猜出他的意图,并默默执行。

  他确实需要翻阅沧州府的一些文书及案册,了解沧州府各行各业的情形,才能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重建措施。

  “那就先去府衙。”楼喻兴冲冲起身。

  霍延问:“倘若到时候新任知府要与‘韩昀’交接事务,该如何?”

  “不如何。”

  楼喻已经考虑过了。

  朝廷之所以迟迟不能定下知府人选,可见有很多人不愿过来,愿意过来的又没有背景资历。

  如此,最终的结果无非有三。

  一是,朝廷故技重施,既然韩昀能够总管两州军务,那么郭濂也可以总掌两州政务。

  二是,朝廷最终决定派遣新任知府,但这个知府原本无权无势,只是个小人物。

  三是,有权有势又有胆量的人,主动请缨来当沧州知府。

  一和二对楼喻来说是有利的,在这两种假设下,他都可以顺利掌控沧州。

  三就有些棘手了。

  虽然真正的韩昀没死,但楼喻也不指望他能配合自己演戏。

  韩昀不出面,新任知府怎么可能看不出端倪?

  只要一封奏疏,楼喻所作所为就会暴露得彻底。

  但楼喻已经暗暗做了决定。

  “只要对方配合我重建沧州,我便与他井水不犯河水,要是不顾百姓生死,只顾着参我一本,那就……”

  余下的话楼喻没有继续说,霍延却听明白了。

  他不觉得有什么。

  要成大事,总是需要流血牺牲的,不管流的是己方的血还是对手的血。

  两人一同前往府衙。

  府衙大部分官吏都被残忍杀害,只有小部分正巧因外出办事,反而躲过一劫。

  在庆军的指挥下,小吏们仔细清理府衙各处。

  内堂是知府及一众官员的办公室。

  叛军洗劫后,这里书架桌椅倒了一地,有不少书册被撕毁烧毁,满室狼藉。

  眼下已大致恢复原样,只是有些被损毁的书册已经很难还原了。

  楼喻快速翻阅案册,稍稍了解了沧州的基本情况。

  沧州基本都是平原,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是以耕地众多,农业相对比庆州要发达。

  沧州同样靠海,但和庆州的区别是,沧州没建盐场,而是在海岸修筑了海运港口,是以沧州的造船业和海运业非常发达。

  有了对外港口,沧州的经济便富庶起来。

  楼喻几乎瞬间想到了沧州的用处。

  庆州而今生产出不少工业产品,若是想对外贸易,现在这世道,陆路运输不仅效率低还危险,走水路比较好。

  沧州有大船,有海港,他若能掌控沧州,便可将庆州的工业品运到南方换取稻米等粮食。

  南方偏远,稻米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而且尚无战乱,百姓应该有不少余粮。

  起义军大多在北方流窜,暂时也不会想着往南方去。

  他越想越觉得这条商路有戏!

  更何况,沧州耕地众多,土壤肥沃,他可以将沧州发展成一个粮食生产基地,为庆州的工业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后盾。

  他眉梢带喜,将这条思路分享给霍延,然后问:“你觉得如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1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4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进男频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