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进男频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357节
小说作者:封玖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30 KB   上传时间:2021-06-19 22:18:46

  楼菱和梁霈的消失,确实就是南方部族联盟所为。他们不仅劫了这两人,还绑了屏州和陇州的知府及其家眷。

  新皇登基,各州要员都得回京述职,屏州和陇州知府也是回京途中被劫的。

  楼喻冷笑一声:“这是要造反?”

  “如果要造反的话,可能就不仅仅是绑了。”霍延温声安抚道,“他们想要独立,但不想跟朝廷硬碰硬。”

  楼喻不解:“会不会太天真了?”

  绑架朝廷命官,还想朝廷对他们和和气气的?

  “他们对朝廷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并非天真。”

  楼喻颔首:“如今他们手中有人质,又擅于躲藏,咱们该如何破解?”

  霍延笃定道:“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我,好吗?”

  “好。”楼喻紧紧握着他的手,“一定要平安归来。”

  “嗯。”

  九月廿一,霍延亲率兵马,轻装简行,赶往南部三州。

  彼时,江波的“商船”正停在占州码头,他们凭借豪气阔绰的姿态,受到当地富绅的热烈欢迎。

  船上载着大量的玻璃品、丝绸、棉布等货物,当地商户都想分一杯羹。

  商人的消息渠道广,江波等人试图通过他们打探到三州部族的消息。

  而从这些商户的态度来看,他们根本不屑于朝廷的管辖,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当地部族的统治。

  那些部落族长从不不轻易露面,导致他们一点有价值的信息都收集不到。

  这件事,着实不太好办。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收之后,各地州府战后重建工作都已完成。

  虽然秋收后国库增补了不少,但各地的建设还是让财政大幅度缩水。

  楼喻翻着财政部的报表,开始思考该如何赚钱。

  大盛谁最有钱?

  非世家大族、豪商富绅莫属啊!

  那么,如何将他们手中的钱变成国库里的钱呢?

  楼喻找来礼部尚书郎平和吏部尚书薛齐。

  “朝廷与北境互市,已是板上钉钉之事,互市监的官吏可定下了?”

  虽说公市一年只开三次,但每一次互市的交易额都是巨大的,互市监需要筹划很久,且互市之后,还得处理后续事宜,算不上清闲。

  所以,互市监的存在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薛齐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互市监已闲置将近四十年,以前有经验的官吏都已年迈,无法继续胜任,但年轻的官吏又毫无经验,微臣担心他们挑不起大梁。”

  两国公市,可不是开玩笑的。

  楼喻说:“总得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届时返聘那些有经验的长者担任互市监的顾问便可。当然,互市监官吏的选拔以通晓两国语言的优先。”

  “臣遵旨。”

  楼喻又问郎平:“互市也算是一种外交的方式,郎爱卿可知,以前的公市,朝廷是如何确定私商名额的?”

  公市的交易者,一般包括双方认可的法定人员、政府官员及私商。

  法定人员大概扮演监督的角色,政府官员代表的是朝廷,私商则是贩卖货物的豪商,一般以皇商居多。

  能够参与公市,对商户来说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而且一次交易就能成千上万,谁都想得到这个名利双收的机会。

  郎平回道:“私商以贩卖茶、布帛、粮食等为主,盐则是由朝廷盐运司负责。”

  “以往参加公市的茶商、布商、粮商都是什么人?”楼喻问,“他们是根据什么入选的?”

  郎平一一说明商户信息后,说道:“这些商户向朝廷申请,并奉上样品,由朝廷根据样品质量确定名额。”

  楼喻垂眸。

  这其中的某些灰色交易肯定少不了。

  那些商户挤破了头想搭上朝廷这条线,不可能不给孝敬,而这些孝敬恐怕都入了官员手里,国库啥也沾不上。

  楼喻便道:“咱们换一种方式。”

  “知会那些申请的商户,让他们每人交上一份竞标书,竞标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商品的优点、成就、月销售量以及参与公市的计划等等,竞标书交由……先交给朕吧。”

  唉,朝廷还缺个商部啊。

  郎平明白了:“微臣遵旨。”

  二人退离后,楼喻又叫来吕攸,开门见山道:“朕想让工部改良一下大盛现有的马车。”

  吕攸忙道:“请陛下赐教。”

  “马车侧壁开窗,并用帘子遮挡,兼透气、看风景、遮风挡雨、避免窥视等功能,但即便这样,还是很不方便。就拿冬天来说,冬日寒风凛冽,左右和前头的车帘必须遮捂严实,这样一来,既不透气,又扫了看风景的雅兴,对不对?”

  吕攸深有所感:“确实如此。”

  “那就换一种设计。”楼喻将自己列好的要求递给他,“将遮帘换成玻璃,问题迎刃而解。新马车既要美观大方,还要舒适方便,具体要求朕已列明,工部照着造就行。”

  吕攸不解:“陛下是想更换御驾?”

  楼喻摇首:“新式马车设计成功后,以庆州商人名义,高价卖给达官显贵。”

  他就要赚有钱人的钱!

  吕攸:“……”

  他不由道:“陛下,新式马车若受欢迎,那些匠人会仿造的。”

  “他们没有玻璃。”楼喻道,“就算他们能买到玻璃,成本也会非常高昂。”

  玻璃制造工艺目前还掌握在庆州玻璃窑厂内,这些都属于楼喻的私产,他现在又是皇帝,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敢打玻璃窑厂的主意。

  玻璃窑厂没有继续扩大规模,目前还属于奢侈品范畴,除庆州百姓,其余普通百姓很少能买得起。

  楼喻计划将庆州的工厂变成官营工厂,从而为国库赚钱。

  但还没到时候。

  扩大规模,需要建设厂房、招收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等等,这些都需要慢慢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在玻璃普及之前,就先薅一薅高门大户的羊毛吧!

  “还有,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提上日程了。”楼喻交待道,“你先传令各个州府衙门,让他们实地考察各州水利状况,再汇总到中央,工部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可是陛下,修建水利设施耗资巨大啊。”

  不是吕攸不想干,而是国库不允许。

  “朕知道,朕没让你现在就干,什么事都得提前做好计划,否则等国库有钱了,再想起来搞不就迟了吗?”

  “陛下英明,微臣受教。”

  楼喻做事喜欢未雨绸缪,而且先弄清楚各州状况,才能估算出财政支出,才能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赚钱!

  不管干什么都需要钱,楼喻现在已经钻进钱眼里了。

  不过再缺钱,他也不会苦了自己。

  楼喻大多数时间都在勤政殿处理政务,可是勤政殿的门窗皆用布或纸蒙住,光线比较昏暗,经常白天工作时还得点上蜡烛。

  再过几个月便是过年,新年新气象嘛,皇宫上下全都得换玻璃窗!

  这件事就落在将作监头上。

  将作监的监令以前是在庆州当管事的,叫葛峰。

  他对庆州的一切事务熟得不能再熟。庆州一些新厂房,有不少都是他指挥建成的。

  换玻璃窗,不过小意思!

  皇城有很多宫殿,所有的宫殿换下来是一件大工程。不过现在皇宫里就几个主子贵人,将作监率先为广德殿、勤政殿、养心殿、寿康宫、长乐殿更换门窗。

  匠人们训练有素,技艺娴熟,很快完成主要宫殿的门窗更换。

  大臣们明显感受到了差距。

  他们一天下来,基本会在四处打转,一是广德殿,二是勤政殿,三是公衙,四是自己家。

  前两个地方全都光线明亮,可衙门和府宅依旧昏昏暗暗的。

  有人不由跟左右两相提议。

  “杨相啊,您看衙门里黑魆魆的,待久了对眼睛不好,您能不能跟圣上提一提换门窗的事?”

  杨广怀道:“以前都是这么过来的,玻璃贵重,全部更换劳民伤财啊。”

  “怎么就劳民伤财了?”有人不解,“听说这玻璃就是庆州工厂生产出来的,有些还运往南方贩卖。”

  “宫里都还没换完,你难道想越过陛下去?”范玉笙在旁冷冷道。

  那人:“……”

  就是提一嘴嘛!

  亲自体会到玻璃窗的明亮舒适之后,京城的上层贵族迅速掀起了玻璃热。

  以前庆州的玻璃品基本都运向南方,所以玻璃之前尚未进入京城老百姓的视野中。

  有皇宫打广告,世家大族们纷纷效仿。

  他们派人去打听,得知玻璃价格极为高昂,不少人便有些退缩。

  那么贵,一套换下来得多少钱啊!

  可家底丰厚的不在乎钱,他们就图个享受。

  很快,庆州玻璃厂的盈利呈指数上升,积攒了一笔极为庞大的资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1页  当前第3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7/4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进男频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