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烟云_分节阅读_第143节
小说作者:酒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3-04-19 14:24:47

  “这个,这个……”屯田使张素再度语塞。有关分发兵器给百姓,让各地民壮结寨自守,与官府共同应对危机的主意,岑参也向他提起过。但此举利弊互现,让人很难痛下决心。首先,库存的兵器属于军资,未经朝廷许可就下发于民间的话,主事官员要冒很大风险。其次。中原人素来乡土情重,凡在西域扎下根的,要么是退役老卒,要么是在原籍犯过事的凶横之辈。一旦手中有了兵器,说不定会生出什么祸端来!

  再次,若是放任安西镇被回纥人一步步蚕食掉,考虑到中原动荡,朝廷无力西顾的大前提,张素这个节度使未必有罪。可万一哪个汉家儿郎在安西竖起了反旗,无论叛乱规模是大是小,他张素可就都难逃治政无方之责了!

  最后一条乃重中之重,属于为官之秘决,只可意会,不堪宣之于口。若是一个久在官场沉浮的老吏,肯定会一眼看穿此节,不再让张素为难。然而王洵偏偏没有足够的宦海经验,行事也素来不受规矩所限。见张素迟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笑了笑,郎声道:“大人莫非也认为,胡人比汉人对大唐更忠诚?他们拿着兵器杀人放火依旧是忠心耿耿,万一汉人手中有了刀枪,肯定就会揭竿而起了?!”

  若是放在十年之前,张素说不定真敢借着台阶往下溜。毕竟李林甫就是以同样的理由,大肆提拔了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异族武将,同时施重手将王嗣业等汉家男儿压得无法抬头。可如今李林甫的坟墓都让皇帝陛下派人给掘了,素有忠诚之名的安禄山也打到了潼关之外。再敢寻同样的借口,可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不会,不会!”他用力揉着鬓角,搜肠刮肚找理由。王洵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耸耸肩,继续紧逼,“那大人是准备告诉王某,库房里突然又没了兵器。王某刚才可是记得,大人信誓旦旦地保证,存放兵器的仓库都是满的!”

  “不会,不会!”张素被挤兑得根本来不及转身,一边揉着额角,一边讪笑着回答,“采访使大人说笑了。按道理,整个安西的军械粮草,大人都有处置之权。张某不该在旁置喙才是。可此举乃最近数十年未有,一旦开了先河,恐怕……”

  “不妨。事急从权,张大人刚才还说过类似的话。”王洵笑着摇头,“发下去,顺便传令各地来自中原的百姓结寨自保。若是朝廷追究下来,王某自己承担这个责任,与诸位无关!”

  ‘你担得起么?你自己还前途未卜呢?!’众文武心中暗骂,纷纷上前,劝阻王洵不要一意孤行,“大人三思。那可是数万大人军的兵器。弩弓、长槊、破甲锥等,皆民间严禁持有之物!”

  “是啊。一旦落入宵小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不堪设想。还有什么比丢了安西,让我等蒙受丧师辱国之耻,更不堪设想的后果?!”王洵忽然动了气,眉头一竖,质问的话脱口而出,“这安西,乃几代大唐将士拼了性命打下来的,你我有什么资格将其送与外人?这疏勒,乃我大唐军镇重地,凭什么自家百姓被人欺负了,官府没胆子替他们做主,反而要强迫他们忍辱负重?如果连自家百姓都保护不得,朝廷养你我这些官员做什么?干脆直接把此地也送给回纥人算了,也省得你我日日被百姓戳脊梁骨!”

  他本来就生得魁梧,一怒之下,更是像座冒着烟的火山。宣威将军冯治、忠武将军吴贤等武将们心中有愧,没脸跟他对视。张素、苏寿等文官心中害怕,没勇气跟他对视。整个议事厅登时变得一片死寂,过了好半晌,才由岑参出面,笑着劝解,“明允不要这么急!张大人他只是小心谨慎而已。毕竟日后你返回大宛之时,这些兵器,也许还要派上大用场。”

  “如果疏勒丢了,我从哪往大宛返?!”对于岑参,王洵多少还会给些面子,将声音放低了些,笑着反问。“莫非我能从天上飞过去么?莫非回纥人会封了兵器库,等王某回来取么?”

  “明允说笑了!”岑参被问得直喘粗气,退开半步,继续强辩,“局势还没糜烂到那种地步!真的到了那一步,不用你说,张大人也会令百姓结寨自保!”

  “王某不勉强你等!”王洵冷笑着看了岑参一眼,轻轻摇头,“后路不安,王某绝对不敢带弟兄们上战场。等宋兵马使到来后,让他带五千弟兄留在疏勒,协助诸位防御回纥人好了。反正中原那边兵多将广,未必就缺王某手中这一星半点儿!”

  “这个……..”闻听此言,屯田使张素等人立刻着了急。他们之所以对王洵一再退让,就是因为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腰杆子也跟着硬不起来。万一对方真的发了蛮,将大宛兵马使宋武留在了疏勒。届时安西之事,该由谁来做主?!对方可是带着整整五千虎狼!级别再低,说出的话来,也比手中没兵没将的人有分量!

  两害相权取其轻。严酷的现实面前,张素迅速作出了选择,“采访使大人切莫折杀我等。疏勒城再重要,又怎能跟京师相比?大人尽管放心去勤王,安西这边,就按大人的提议处置便是!”

  “多谢张大人成全!”目的达到,王洵立刻换了幅笑脸,客气地向张素拱手致谢。

  “不客气,不客气。让大人后顾无忧,是张某份内之事!采访使大人还有什么要求?!张某只要能做,一定竭尽全力!”屯田使张素打落牙齿吞进肚,笑着拱手相还。

  “有!疏勒城乃节度使行辕所在,岂能被弄得如此乌烟瘴气?!”王洵好像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分寸,立刻大声补充,“既然准备给百姓分发兵器,让他们持械自保。官府也别再忍着了。从即日起,整饬城内治安,凡有蓄意闹事者,一律当场拿下,按律治罪!”

  “此事,理当依从大人所言!”屯田使张素被弄得彻底没了脾气,拱拱手,笑着答应,“不过那些牧人也未必都是故意惹事。化外蛮夷么,举止自然粗鲁一些。将他们赶出城去算了,没必要过于严苛!”

  注1:演渡、遍城和蔚头,疏勒附近的几个小城。专门为便于战时互相支援所设,距离疏勒都很近。

  第四章 英魂 (八 下)

  第四章 英魂 (八 下)

  “是极,是极,张大人所说乃老成持重之见。西域诸胡生性粗鄙,不宜待之过于严苛。给他们留一丝情面,以忠恕之道慢慢教化,假以时日,其必能自省其过.,而后,而后......!”疏勒城镇守使苏寿是张素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刚才怕受到王洵的迁怒,一直没敢插嘴。此刻,终于瞅准机会,摇头晃脑地说道。

  在中原各地,很多‘老成持重’的官员,都习惯于地方豪强互相勾结。借助后者的力量,威慑治下百姓。虽然这样做对百姓们很不公平,但在上头看来,该名官吏的治下却是非常“稳定”。年末考评之时,难免要给个中上之选。同样的经验照搬到西域,自然是善待容易闹事的部落武士和牧人,严格约束其他百姓。反正后者受了委屈也很少闹事,顶多选择悄悄地离开,不会给官员们的政绩带来任何实质上的损害。

  这种经过几代人总结出来的为官之道,本应放之四海皆准。偏偏今天苏寿倒霉碰到的是铁锤王!只是轻轻竖起眼睛,王洵便将便他剩下的话给瞪回了肚子里,“王某却不敢这样认为。他各部牧人既然还是我大唐百姓,就少不得要遵守我大唐律法。若是在外边吃了亏,就以唐人自居,跑回来要大唐替其出头。行走在大唐国土上,却又寻找诸多借口,不受大唐律法约束。他还算哪门子唐人?!天底下哪有这般便宜的好事?!既然越能胡闹官府越要包庇,大伙一起胡闹好了!反正镇守使大人到头来只会惩罚吃亏的那个!”

  “这,这......”疏勒城镇守使苏寿闹了个大红脸,喃喃了半天,才颤抖着向王洵施礼,“采访使大人说的是!苏某受教了!”

  “不敢!”王洵向旁边避了避,不接受对方的致谢,“我不是教训你,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想当初,王某只带着六百余弟兄翻越葱岭,不到三年,却替大唐收服了近千里国土。治下军民增加到了三十余万,凭得便是‘一视同仁’四个字!”

  即便对王洵再不服气,这份战绩却是明摆着的,谁也无法否定!一时间,众人纷纷抬头,恭听他介绍经验。目光扫视四周,王洵顿了顿,继续说道:“大宛那边,十里一城,百里一国。大小部落不知凡几。若是王某对任何部落,都要区别对待,就不用再整军与大食人争锋了。光是累,也得累吐了血。王某没那份耐心,也没那份本事。所以只给了所有人一句话,愿意遵守我大唐法度,缴纳我大唐赋税者,便是唐人。王某必以唐人待之!否则,趁早滚远远的,别在王某面前碍眼!”

  “好!好一个“愿意遵守我大唐法度,缴纳我大唐赋税者,便是唐人。””话音未落,几名武将已经抚掌喝起了彩,根本不在乎张素黑紫的脸色。

  也不怪武将们忘了原本的立场,数十年来,大伙向来在西域横着走,几曾像现在这般,都被人骑到头上拉屎了,还要处处忍让?!说实话,不是大伙不给你张素面子,实在是人家采访使大人做得更痛快,更得人心。

  屯田使张素此刻真是有苦说不出。论官场争斗的经验和手段,他比王洵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奈何对方就是个愣头青,天不怕地不怕,无论你如何出招,他只是一锤子砸过去,横冲直撞。这让文官出身的他,又如何应对得过来?!

  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是王洵对手,张素只好找人帮忙。转过头以眼角的余光暗示岑参,希望他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谁料一向软弱听命的岑参却在关键时刻溜了号,双眼望向了王洵,脸上写满了赞赏。

  “老子不管你原本来自突厥、突骑施、铁勒还是大食,生活于我大唐的土地上,便得遵守我大唐律法。愿意遵守我大唐律法,定时缴纳赋税,在老子眼里他便是唐人!”王洵伸出一根手指,再度大声强调。“你在外边受了马贼劫掠,我大唐军队替你出头。你在当地受了豪强欺凌,我大唐官府替你主持公道。至于你在家里念什么经,供哪路神仙,悉听尊便。王某懒得管,也没功夫管。可是如果你连我大唐法度都不愿意遵从,就别在老子面前说什么部落风俗,什么教派信仰。给老子滚远远的去,愿意去哪去哪里。老子治下,还真不稀罕你这几根烂葱!”

  “善,此言甚善!”非但老行伍们拍掌叫好,几个城府稍潜的文职幕僚,也忍不住替王洵大声喝彩。太解气了,安西镇早就该这么办。在我大唐土地上生活,就得遵守我大唐律法。否则,愿意去哪去哪,老子不稀罕你们这几根烂葱!

  屯田使张素见此,知道人心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这一边。赶紧以手拍案,对王洵的说法表示支持。“采访使大人之言,真的让老夫耳目一新。若是采访使大人年前便已经回来就好了,也省得老夫被这些牧人弄得焦头烂额。受教,受教。老夫这就下令,整肃疏勒,不,整肃安西各地治安。凡在我大唐国土上讨生活,就给老夫遵守大唐律法。否则,休怪老夫对他们不客气!”

  “大人虚怀若谷,王某亦好生佩服!”见对方彻底让步,王洵也不为己甚,拱拱手,以示自己赞赏之意。

  到了此刻,屯田使张素索性也豁了出去,反正铁锤王已经把局势捣成一团浆糊了,不在乎让他多捣几锤,“大人还有什么指教,尽管一并说出来,老夫立刻安排人去执行!”

  “指教倒是不敢。几点浅见而已!”王洵笑着接过话头,将自己另外几处看不惯的地方一一道出。

  一个窟窿也是补,两个窟窿也是漏,张素干脆让步到底,凡王洵所说,一切都表示遵从。两个人配合默契,很快便将所有表面能见到的问题处理完毕。看看时候已经不早,疏勒镇抚使苏寿笑着上前,提醒酒席已经准备妥当。随即,由岑参头前领路,大伙紧随其后,簇拥着屯田使张素和采访使王洵,浩浩荡荡杀向了节度使衙门后院。

  后院有处大厅,原为封常清给凯旋将士庆功所用。此刻,倒还没来得及被重新定位,依旧保持着原先的格局,只是内部装潢变得华丽了许多,也儒雅了许多。

  在这种充满书卷气的地方吃酒,身边又坐得全是陌生人,王洵当然不可能放开胸怀。张素等人也提不起太高兴头,只是不愿缺了礼数,惹客人怨恨而已。倒是宣威将军冯治、忠武将军吴贤等一干武将,因为王洵先前那几句掷地有声的话,心中对他大增好感。频频举起酒盏,上前请求对饮。

  王洵心里担忧封常清,草草喝了几杯,便找了个由头,询问起后者的下落。谁料不提封常清的名字还好,一说道封常清的名字,屯天使张素立刻开始大声叫苦,“封老将军被撤职之事,的确冤枉。全天下哪个不知道?!就这疏勒城中的军民士庶,闻讯之后也是个个义愤填膺。可长安距离此地有上千里路,什么消息传过来,事情都已经成了定局。我等即便想要替封老将军说几句公道话,也无法及时上达天听!”

  “诸位大人能有这个心思,想必封帅知道后,也会非常感激。”王洵站起身,四下团团拱手,“该说的话,王某一定会替封帅说。但眼下最要紧的是,封帅的情况怎样了。被夺职之后,朝廷还有没有继续为难他?!”

  “这个……”张素苦着脸,连连摇头,“我们哪里知道啊。朝廷的最近一份邸报还是四个月之前的,之后便音讯皆无。弄得眼下整个安西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可仔细一深究,又全是捕风捉影。不信你问岑大人,他一直盯着此事,他心里最清楚!”

  “的确如此!”岑参点点头,低声补充。“上一批邸报,还是去大宛传旨的那位钦差带过来的。从那之后,便再没有任何邸报发下来。”

  见岑参与张素二人的话语基本一致,王洵便知道自己不可能从对方口中得到什么有价值消息了。皱了皱眉,将目光转向刚才向自己敬酒的冯治,“将军从河西来,那边可有什么确切消息?”

  “嗨,甭提了!”冯治咧开嘴巴,露出半口焦黄的牙齿,“也是谣言满天飞,正式消息一个没有。包括长安,谣传中都不知道被叛军攻破多少回了!”

  “我们北庭那边,更是如此。”没等王洵将头转向自己,忠武将军吴贤便主动汇报,“都护府最早被裁撤掉,把弟兄们多年的心血,都拱手送给了回纥人。说是为了确保其不趁机作乱,可那回纥人的肚子,是轻易能填饱的么?”

  原来全都是又聋又瞎。王洵心中暗自腹诽!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退而求其次,“那长安的情况到底如何了?潼关呢,此刻还掌控在朝廷手中么?”

  “应该还在吧!”抢在所有人之前,岑参非常积极地回答。“没有正式邸报,商队也没过来。但纷纷民间谣传,郭子仪又攻入了河北,史思明招架不住。安禄山担心老巢有失,不得不再度从前线抽调精锐回援史家父子!至于这传言有几分是真,岑某也不敢保证!”

  这是王洵唯一听到的好消息,虽然很可能是捕风捉影。“河西那边呢,有没有听说什么消息。哥舒翰将军不也驻防在潼关么?他还兼任着河西节度使之职,以安稳军心民心计,也应该往治所送点什么回来吧?”

  “嗨,说来话长!”从河西调过来的宣威将军冯治又是报以一声无可奈何的长叹。“河西军的几个管事的都督,都被分散到各地去了。就连高书记这种投笔从戎的书生,都被按了个团练使的头衔,发往了淮南训练民壮去了。好像唯恐我等勾结起来,趁机作乱一般!弄得整个河西镇变成了个空架子,光留下了个名。即便哥舒大将军又信送过来,事实上也没人能接收…….”

  “我们北庭还不一样?!”没等冯治把话说完,吴贤抢着开口抱怨,“都护府裁撤之后,程都督本人被调到河东,跟郭子仪搭伙去了。麾下的众将们,却是东一个,西一个分散派遣,谁也不让挨着谁!”

  “还不是受了安禄山那厮的牵连!”有人拍着矮几,大声抱怨。

  “都是安禄山那厮给害的!”有人大声附和。

  “可不是么,朝廷原来对姓安的那么信任,他都胆敢造反!也难怪陛下,嗯,嗯,呜呜,……”有人喝高了,借酒壮胆,把矛头直接指向大唐天子李隆基。话说到一半,立刻被朋友用肉块将嘴巴堵住,噎得上气不接下气。

  他的话虽然没说完整,在座者却心里都明白。长安城中那位皇帝陛下,是因为安禄山的叛乱伤了心,所以对所有节镇都开始疑神疑鬼。眼下受到波及的不止是河西、安西和北庭,连岭南、广南这些与河北根本不搭界的南方节镇,都被朝廷找借口分拆得支离破碎。

  如此一来,倒是彻底杜绝了各镇节度使当中,有人试图步安禄山的后尘。只是各路勤王兵马,却愈发变成了没头的苍蝇。各路大军表面上兵强马壮,实际上却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战局,扑灭叛乱,才怪!

  王洵心里对局势的糜烂程度早有准备,却也没预料到情况居然严峻到了如此地步。如果安禄山能被及时击退还好,念在驻守安西多年,劳苦功高份上,封常清也许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如果仗越打越窝囊,以朝中那些官员和皇帝陛下的个性,少不得又要推一个人出来遮盖中枢无能的事实。

  最好的替罪羊,莫过于封常清。想到这儿,他心里忍不住悄悄地打了个冷战。屯天使张素等人不会把一些消息掩盖住,故意不让我知晓吧?岑参呢,以他的为人,不应该…….

  第四章 英魂 (九 上)

  第四章 英魂 (九 上)

  无论答案是哪个,很显然,在此时此地,他不可能获得与封常清相关的任何准确消息!屯田使张素这厮或许没本事对付回纥人以及疏勒附近的各大部落,却凭着丰富的官场经验,将留守安西的文武官员,都拉拢到一起,揉捏成了铁板一块。王洵若是想在铁板上打开一个缺口,至少得花费数月到半年时间。除非王洵真的动用武力。

  直接动用手中兵马,接管疏勒城,强迫张素等人交代真实情况。那和造反,还有什么区别?而除了武力之外,王洵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云姨、白荇芷和紫萝都在长安城中,他在路上每多耽搁一天,几个女人就要多承受一分被叛军掠走的风险。包括朝廷封常清的处置,大宛都督府的军队抵达长安的时间越迟,对结果的影响肯定也就越小。

  想到此节,王洵只好无奈地笑了笑,冲大伙举起酒盏,“真没想到,局势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王某眼下,恨不得肋下长了翅膀,立刻飞到潼关去!这样吧,王某明天休息一日,后天一早就启程出发。等宋兵马到了,让他继续使带着大军在后边慢慢赶。有关沿途补给的事情,就拜托给诸位。王某先走一步,哪怕是单枪匹马到了潼关,也能早杀几个贼人,回报陛下的知遇之恩!”

  “理应如此!”屯田使张素巴不得王洵立刻就滚蛋,立刻举起酒盏大声回应,“采访使大人尽管放心赶路。大军的粮草补给,老夫保证不会出任何问题!”

  “眼下潼关那边,局面应该是兵多将少。正缺明允这种智勇双全的宿将!”岑参也不希望王洵留下来趟安西军这潭子浑水,笑了笑,低声许诺,“你尽管放心走,后面的事,岑某以性命担保,决不会出任何问题!”

  “那就拜托岑兄!”难得岑参表现出几分担当,王洵冲他举了举酒盏,将盏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岑参脸上的表情也忽然郑重了起来。缓缓站起身,双手将酒盏捧到唇边,“不敢说有劳。岑某尽自己应尽之责而已!届时若是做不到,当自领军法,决不会让明允找到头上来!”

  说罢,也将酒盏中的酒水干尽了。冲着大伙亮了亮盏底,直挺挺跪坐回原位。

  “爽快!”宣威将军冯治、忠武将军吴贤等武将轰然叫好,纷纷举盏,向王洵保证,“若是采访使大人有用得着在下出力之处,尽管说句话。在下定然竭尽全力!”

  “对,采访使大人尽管放心去杀贼。后路交给我们这些老家伙!”

  “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跟叛军拼命是不成了。帮你凑凑军粮,安排一下补给,总也能干得来。你放心走,疏勒这边有我们!”

  转眼之间,酒席中原本僵硬的气氛,便陡然浓烈了起来。王洵见此,少不得又要跟大伙再干几盏。然后众人互敬,互捧,花花轿子人抬人,一轮轮喝过去,宾主之间最后倒也落得个尽欢而散。

  待回到张素为大伙安排的临时住处,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王洵不顾满身疲惫,命亲卫将心腹将领们召集到一起,低声说道:“形势恐怕比咱们预先估计的还要危急。有些事情,大伙最好提前有个准备。子陵,你连夜派人去给宋将军传令,让他全速跟上来。到疏勒城后,立刻找屯田使张素兑现补给。粮草、辎重尽量带足,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必要时,可以采取非常手段。我估计,过了这次,安西都护府这边咱们就再也指望不上了。”

  “沙将军,你立刻派人回大宛给黄将军送信,就说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要对安西这边寄任何希望。所有麻烦都需要他们自己解决,如果实在支撑不下去,就放弃柘折城,把兵马全带到俱战提。利用俱战提临近药刹水的地利优势,力争替大唐保留一个砸葱岭之外的落脚点!齐横,你带一些礼物,私下去安西军大营,看看里边还有没有咱们白马堡的老弟兄,如果有的话…….”

  “诺!”“诺!”众将在白天时,已经感觉到周围的情况不太对劲。纷纷抱拳领命,满脸郑重地回应。

  “万俟,你今夜去找程记在疏勒的分号,通过他们探听有关中原和封帅的所有消息,无论传言是真是假,都给我一并汇总过来。”给几个心腹将领都安排下了任务,王洵又将目光转向万俟玉薤和几个刀客出身侍卫。“老储,你去看看老齐的家人。顺便找找当年一道走镖的兄弟,他们活动范围广,耳目也最为灵光!”

  “诺!”“诺!”万俟玉薤和储独眼也拱手领命,转身出门去执行任务。目送着众人的背影离开,王洵转过头,将最后的注意力放在了一直默不作声宇文至脸上。“说吧,我知道你有话要跟我说。别憋着了,再憋,烟就从脑门上冒出来了!”

  “二哥!”宇文至未开口,眼睛先红了起来,“不可能。他们不可能一点儿跟封帅有关的消息都不知道。张素那厮显然在撒谎。岑参那厮也在帮忙一道糊弄你!那厮八成是被人收买了过去,否则不可能所有跟咱们熟悉的人都恰巧不在,整个安西军偏偏只留下他一个!”

  “这我知道。我已经发现岑参像换了个人般。他以前说话没这么瞻前顾后。”王洵知道在宇文至心目中,封常清无疑相当于另外一个父亲,点点头,尽量用缓和的语气来化解宇文至心中的焦虑。“你也别太着急。张素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换光。当年从白马堡跟着封帅前来安西的,可不止咱们几个。再说了,程老掌柜他们生意直通长安,手中也不可能没任何咱们有用的情报。还有刀客们,他们三教九流都有交往,耳目最为灵光。咱们把几方的消息综合起来,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找到后又能怎样?”宇文至急得搓手跺脚,恨不能立刻找个人痛打一顿以发泄心中的焦灼,“万一朝廷已经把封帅给杀了呢?你还能造反不成?万一潼关已经被攻破了呢,咱们这万把人,你是带着去送死,还是返回大宛去?”

  “胡说!不要尽说些没边际的话!”王洵心里一紧,说话的语气随即变重,“你都是副都督了,怎么嘴上还是没把门的?!朝廷怎可能杀掉封帅?封帅的老上司高仙芝还在,周老虎、李元钦、段秀实他们也在,朝廷怎么着也得顾及一下他们的态度!况且眼下咱们安西军是抵挡安禄山的两大主力之一,这节骨眼儿上杀了封帅,朝廷就不怕弟兄们撂挑子么?傻瓜才会做这种自掘坟墓的事情!”

  “这…….”宇文至被问住了,揉了揉眼睛,垂首无语,。

  王洵的几句话都问在了点子上,不由得他不服。封常清虽然正式主管安西军的时间不长,却甚得将士们的拥戴。在军中威望丝毫不亚于前任主帅高仙芝。而封常清本人,又跟高仙芝有着过命的交情。朝廷因为战事不利迁怒于他,剥夺的官职和爵位可以,算是‘有理有据’,大伙无法替封常清开脱。但想要封常清的命,恐怕就得先问问安西军众位弟兄们答应不答应。

  “你太关心封帅的安危了。关心则乱,所以把一切都往最坏处想!”看到宇文至可怜巴巴的模样,王洵忍不住又出言安慰。“我今晚没给你安排差事,就是想让你静一静。下去睡吧,别再疑神疑鬼的了。这里距离长安还有好大一段路,即便咱们想替封帅鸣不平,也不是在这里。啊!”

  “嗯!”宇文至点点头,顺从地转身往外走。一只脚出了门口,却又突然将身体转了回来,在半空中扭得宛若一棵风中的胡杨树,“二哥,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哪句?”王洵心脏又是一抽,笑着反问。

  “如果,如果朝廷真的谋害了封帅,你会怎样?”宇文至的脸瞬间暗了暗,又瞬间开始发红。“你会给封帅报仇么?二哥!”

  “废话!”王洵抬起腿,狠狠给了宇文至一脚,“这不是废话么?如果真的有人害了封帅,我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也得杀了他给封帅殉葬。滚去睡觉,少胡思乱想。要不要我发誓给你,好吧,苍天在上,我,王洵王明允对天立誓…….”

  “那倒不用!”宇文至立刻眉开眼笑,一边揉着屁股,一边阻止,“二哥你不用发誓,我相信你能做到。我走了,你也早点睡!若是万俟玉薤他们打听到什么回来,甭管多晚,都别忘了派人去叫醒我!”

  “滚!”王洵又骂了一句,笑着掩住房门,把宇文至和几个当值的亲卫,都关在了门外。对着金碧辉煌的寝帐,他忽然觉得一阵头晕目眩。身体一软,后背贴着房门,缓缓地蹲了下去。

  “如果,如果朝廷真的谋害了封帅,你会怎样?”宇文至的话回荡空旷的屋子内,宛若野兽在咆哮。“你会给封帅报仇么,二哥?”“会么……,会么……,会么……”

  第四章 英魂 (九 下)

  第四章 英魂 (九 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烟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