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曹操当然不用看天气预报,曹操只是想确定一下今天的风向,还好现在刮得的东南风,不怕李重顺势放火。

  第三百一十七章血肉为泥万骨枯

  还好现在是六月,天气炎热,曹纯领着数百兵卒赤裸着上身,站在激流之中,在汶水河底埋下无数木桩。***.***

  遇到深水处,曹纯更是亲自上阵,站在木筏上扶着木桩,激流冲击着木桩,力量极大,也就是曹纯这种级别的武将才能让木桩保持稳定了。就算是曹纯,为了对抗激流强大的力量,也肌肉虬结,腮帮子鼓起老高。

  “咚咚……”曹兵用大锤将木桩砸到河底,在上面绑上绳索、渔网、尖刀等物,这是防止兵卒下水破坏木桩的。众所周知,河水下层暗流激荡,水势无常,木桩上的渔网绳索会挂着钢刀来回舞动,兵卒在水下被缠上的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曹纯要做的就是用铁索将木桩连起来,拦着河面。

  手臂粗的铁索能拦住大多数小型船只,当然,事情没有绝对的,甘宁也有办法砸断铁索。

  具体办法是这样的,在木筏头放置一个炭炉,将铁索烧红烧软,再用大铁锤砸断铁索。但曹纯并不惧怕这种破解方法,原因很简单,用炭炉烧铁索的方法太慢了,而且准备的时间也太长。

  总体来说,就是甘宁和曹纯见招拆招,围着汶水浪费着人力物力,污染环境。

  转眼间过了午时,曹纯终于在汶水之中做好了防御工事,急匆匆的回来向曹操复命,曹纯非常清楚,带兵渡河也是一个苦差事,曹操现在能用的武将不多,一个人必须要干好几个人的活。

  见到曹纯回转,曹操立即组织军队过河。

  曹操的谋士都已经先行过河了,但人数太少,根本就不能再对岸建立一个坚固的据点。曹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派一支精兵强将过河,巡视汶水南岸有没有李重的伏兵。

  这绝对不是曹操多疑,李重偷渡汶水不是什么难事,真要在对岸偷袭曹操,曹操真就陷入绝境了。

  想一想,浮桥本来就不宽,也就在三丈上下,只能让十人并肩而行,李重都不用派什么精兵猛将,一个千人弓弩队就能封锁整个浮桥,用羽箭狗日曹兵挨个点名。

  掰着指头计算了一下,曹操苦笑着发现,自己多此一举了,现在能干这活的也就三个人而已,或者说自己也就能信得过三个人了,曹纯、夏侯惇、乐进。夏侯惇肯定是要留下断后的,相对比来说,曹操还是觉得乐进稳重一些。

  把乐进叫到身边,曹操给乐进调拨了两千兵卒,吩咐乐进在渡河之时第一个过河,过河之后立即沿着汶水上下游巡查,看看有无李重的伏兵。

  不厌其烦的交代完毕,曹操这才下令,布置防线,全军渡河。

  曹操的防御布置是这样的,夏侯惇统领五千人断后,在汶水北岸围着浮桥布防。如果在天空往下看,夏侯惇的防线正好是两个半圆,而浮桥的北端就是圆心。

  外面的防线距离浮桥南端大约有三百步上下,全都是由步兵组成,军阵的厚度大约是二十步上下。曹操没法用骑兵防御,骑兵需要冲刺的空间,这么短的距离,骑兵一个冲刺就冲到李重那边了,那就等着和李重的骑兵厮杀吧,这倒不是曹操怕自己的骑兵打不过李重的骑兵,关键是李重绝对不介意和曹操拼伤亡人数,曹操的骑兵已经不多了,实在是经不起这样消耗。

  所以除非李重派骑兵冲阵,不然的话,许褚带领的两千虎豹骑就是摆设。

  第二道防线全是弓箭手,大约有五百人上下,他们的位置并不太确定,大约距离步兵二十步。弓箭手属于机动力量,在步兵的保护下,他们可以任意打击冲阵的河北兵卒,属于高枕无忧类型的。

  但有一点也可以肯定,如果夏侯惇的军阵被李重冲破,这些弓箭手马上就会变成河北兵卒嘴里的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两层军阵之后,自然就是曹操的大部队了,他们由曹操指挥,统一渡河。

  曹操这么的动作肯定瞒不过李重,所以曹操一动,李重也立即做好攻击的准备,见招拆招,李重的是这样布置军阵的。

  李重的运气不错,昨夜驻守成县的高顺终于带着八百陷阵营赶回大营,给李重增添了几分攻坚力量。这几天以来,高顺一直没有参战是有原因的,无论如,李重也要留一些底牌,而高顺驻守的成县就囤积了李重一半的粮草,本来高顺应该和太史慈一起参战的,但曹操和李重交战的速度太快了,高顺竟然没有赶上博县的大决战。

  所以高顺麾下的八百陷阵营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战斗力,也是这次攻坚任务的主力。

  以八百陷阵营为班底,高顺带领三千兵卒攻击夏侯惇防线的西南角,也就是夏侯惇军阵紧挨着汶水上游的地方。

  同时周仓也带领两千兵卒和高顺对称攻击,也就是攻击夏侯惇军阵挨着汶水下游的地方。

  这是步兵队步兵的战斗,如果高顺能攻破夏侯惇的防线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攻不破夏侯惇的防线,高顺和周仓也要尽量拉薄夏侯惇的军阵,给骑兵正面冲击的大好机会。

  负责正面冲击的是太史慈,高览,赵云三人,他们各自带领一千骑兵,冲击夏侯惇军阵的弧顶之处。实在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选择这个地方了,要是攻击高顺和周仓攻打的地方,都用曹军动手,人家一闪开,哥几个就带着骑兵冲进汶水了。

  剩下的兵卒当然是由李重亲自带领,等着收拾残局了。

  申时,随着曹操开始指挥军队渡河,周仓和高顺也指挥部队前压,战场上响起震天的战鼓之声,震人心弦。

  咚……咚……咚……

  曹操浑然不顾李重的攻势,带着曹纯在浮桥北岸驻马而立,盯着人马嘈杂的渡河队伍,高声喝道:“伤兵先行,辎重次之,骑兵再次之,步兵后行,但有抢先渡河者,立斩不饶。”

  曹操说罢,策马闪开浮桥的通道,曹纯则带着二百虎贲军拔刀而立,钢刀寒光闪烁,逼迫渡河的军队严守军令。

  这不是吓唬人,真有人抢先渡河的话,曹纯的钢刀一定毫不留情,曹操早就有交代过曹纯,但有抢先渡河者,立斩不饶,没有人可以例外,就连许褚、夏侯惇等人也包括在内。

  随着乐进开始渡河,双方也打响了血腥的攻坚战。

  高顺和周仓带领着步兵,排列出密集的军阵,一步一步的走向夏侯惇的防线。

  距离夏侯惇军阵二十步,曹兵的弓箭手开始冲着河北兵卒泼洒箭雨,弓箭手并没没有统一的指挥,所以羽箭乱飞,犹如飞蝗。

  高顺和周仓前排的步兵立即举起盾牌,抵挡飞射而来的羽箭,一时间“夺夺……”的箭矢入木声络不绝耳。

  但除了前排的刀兵,后排的河北兵卒都是长枪兵,并没有盾牌护身,随着距离接近,曹军的羽箭开始给河北兵卒带来大量的伤亡,兵卒惨呼着倒在沙场上,但周仓和高顺显然早就有心理准备,随即就指挥身后的兵卒填补空位。

  两军相接,曹兵奋力刺出手中的长枪,河北兵卒则用盾牌顶在身前,死命向前推进,意图挤退曹兵,同时用钢刀在盾牌缝隙之间乱捅。

  几乎在眨眼之间,双方的兵卒就倒下一层,鲜血在地上到处流淌。战斗一开始就陷入白热化,兵卒伤亡人数直线上升。

  夏侯惇骑着战马在防线之内往来奔跑,声嘶力竭的呼喊兵卒抵抗,不时命令亲兵砍杀逃跑的兵卒。

  而高顺依旧没有指挥陷阵营动手,现在曹兵体力充足,并不是陷阵营出击的最好时机,高顺不想让陷阵营伤亡太大。

  随着步兵交战愈发惨烈,太史慈也按耐不住了,带着一千骑呼啸而出,正面直冲夏侯惇防线。

  骑兵冲阵,声势骇人,滚滚的马蹄声震慑人心。

  太史慈抢先动手,赵云和高览则冷眼旁观,不是他们不想上去帮忙,关键是战场太过狭隘,他们二人要是再领人动手,骑兵就没有迂回的空间了,实在是得不偿失,甚至都有友军相撞的危险,还不如车轮战呢。

  太史慈一动手,夏侯惇立即大喝一声,命令军阵弧顶之处的兵卒两边分开,给许褚留下出兵的缺口。

  许褚也毫不犹豫的带着一千骑兵迎战太史慈,两人都知道,此次交手绝对不会出现缠斗的情况,所以都把马速提到极致。

  两队骑兵闪电般的撞击在一起,各种各样的声音夹杂在一起,轰然而起,天空飘洒出一片腥风血雨,残肢断臂,兵刃铠甲,漫天乱飞。

  令人牙酸的声音响过,两队骑兵绞杀在一起,双方的兵卒就就像下饺子一样,一个接一个的掉落马下。

  几个呼吸之间,两队骑兵对冲而过,太史慈和许褚毫不犹豫的调转马头,再次冲击。又是一阵人马嘈杂之声,寒光闪闪,腥风血雨掠过,太史慈和许褚回到各自的军阵之前,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两个人身上都是鲜血淋漓,铠甲上沾满了碎肉。

  战场中间像被绞肉机犁过一样,到处都是人马残骸,森森血肉,一片赤红之色,也不知有多少兵卒惨死在这一轮冲杀之下。

  不等许褚回过气来,赵云带着一千骑兵越阵而出,再次冲击夏侯惇的军阵。

  第三百一十八章一将无能累千军

  许褚回头看了一眼,咬着牙顶了上去,他不能退,指望二十步厚的军阵挡住骑兵冲击太不现实了。

  这一次许褚骑兵冲击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眼看着许褚的骑兵被赵云的骑兵退后了十余步,整个军阵为之一缓,双方这才绞杀在一起。

  不要小看这几十步,这几十步的距离可以决定胜败,可以决定生死

  许褚的骑兵刚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全力爆发之后,身上的肌肉还在颤抖、酸疼,不少骑兵都处在脱力状态,只能勉强迎敌。战马也是一样,许褚骑兵胯下的战马也没恢复过来,几乎被赵云骑兵的战马一撞,就四蹄不稳。

  在赵云的带领下,河北精骑红着眼睛,埋头突进,硬生生在许褚的骑兵队中间杀了过去,将敌军一分为二。

  拨转战马,赵云带着剩余的骑兵直扑被分开的敌军,没有任何阵型,完全是以碾压的姿态杀了回去。

  赵云不整理阵型,一心快速厮杀回去,许褚手下的骑兵更没机会整理阵型。确切地说,许褚的骑兵都没办法整理阵型,赵云依照:柿子就挑软的捏!这个战场无上法则,冲击的是没有许褚坐镇这支队伍,也是人数比较多的一个队伍。

  就像砍伐稻草人一样,赵云带着河北铁骑汹涌而过,斩飞了无数头颅。

  在看许褚手下,已经不到一百人了。

  最开始许褚是带领一千人出站的,和太史慈一场惨烈的火拼之后,双方的伤亡人数差不太多,都剩下七百人上下。死伤三百人已经不少了,想一想,两队骑兵冲锋两次才用得着多长时间,就死伤了三成人马,依照这个速度下去,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两千骑兵就会死的干干净净。

  赵云两个来一共屠戮了六百敌军,可以说大获全胜了。

  许褚则孤孤单单的咱在沙场之中,身后跟着数十名盔歪甲斜的骑兵,不少人身上还带着血迹,一眼看去,真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感觉。

  “踏踏……”急促沉闷的马蹄声再次响起,高览带着一千骑兵由慢到快,扑向许褚的一百骑兵。

  “唾……”许褚吐出一口血痰,冷冷的看着高览,举起手中的钢刀。身后的骑兵默不作声的排好阵势,握紧手中的刀枪,曹操的这些骑兵也都是十里挑一的悍卒,一个个悍不畏死。

  就在这时,夏侯惇忽然带着一千骑兵呼啸而出,高声喝道:“仲康闪开,夏侯惇来也……”

  许褚答应一声,带着数十骑兵回转军阵,将战场让给夏侯惇。

  高览其实并不愿意带兵冲阵,刚才太史慈和赵云带兵力拼许褚,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横冲直撞的姿态,换句话说,就是有点拼命的架势。别看太史慈和赵云武艺高超,真要被一不小心被撞下战马,一样九死一生,在骑兵对冲之时,个人武勇的作用压制到最低限度。

  和许褚的残兵交战还好一些,一见到夏侯惇带着生力军出来,高览心里更加紧张了。说过无数次,高览这人心思素质不怎么好,完全是一流武将里面的奇葩,说实话,不少人都怀疑高览是怎么把武艺练到如此地步的。

  将乃兵之胆也,高览心怯之下,气势自然就不那么猛了,这种胆怯的情绪瞬间就蔓延到全军。

  同时,兵卒也将这种负面情绪传给朝夕相处的战马,导致战马前冲的速度变慢,士气更加低落。

  夏侯惇久经沙场,什么场面没见过,一看高览的军阵速度,就知道高览怂了,当即再行打压高览的胆气,隔着三四十步,夏侯惇就厉声喝道:“高览……可敢与夏侯惇一决胜负!”

  夏侯惇武艺高强,中气十足,声震全场,就是“隆隆……”的马蹄声都不能掩盖分毫,高览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

  高览和夏侯惇两个人都在军阵的最前面,必然会有一次交手的机会。

  首先做出动作的是夏侯惇,夏侯惇在马上稍稍探起上身,将长枪端到身前,迎风晃动。这个动作没什么杀伤力,但其中的含义却不以言表,这种大开大合的姿态就是说:高览,来吧,咱俩一招定胜负。

  双方的距离转眼间接近到二十步,高览暗叹了一口,向旁边一拨马,错开了夏侯惇的攻击路线。

  这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高览改变冲锋路线,为高览马首是瞻的河北骑兵也跟着改变了路线。

  于是两队骑兵冲锋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夏侯惇依旧一往直前,正面冲击高览的骑兵队,但高览的骑兵却有点侧身迎敌的意思,在战斗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这是致命的危险。

  当然,我们不能埋怨高览贪生怕死,贪生怕死是人类的本能,你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将领兵卒都视死如归,那是不可能的。

  夏侯惇冲着高览嘲笑一声,一马当先杀入河北骑兵的军阵之中,在双方的气势此消彼长之下,夏侯惇的兵卒爆发出强劲的战斗力,刹那间就将高览的骑兵一截两段,钢刀呼啸,斩杀了数百河北精骑。

  一个冲锋过后,高览很悲哀的发现,跟在自己身后的骑兵只有二百余人了,剩下的骑兵已经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下,正被夏侯惇带人大肆残杀。

  可以这么说,李重自从组建骑兵以来,这是败的最惨的一次。

  高览羞恼之下,也不回转厮杀,竟然奔着夏侯惇的步兵冲杀而去。

  一个冲锋过后,高览距离夏侯惇的步兵军阵只有上百步,骑兵全力冲锋,几个呼吸的见就可以到达,这不是声东击西,也不是围魏救赵,同样,这是一个错误决定,如果夏侯惇的步兵能稍稍抵挡高览一点时间,夏侯惇回兵冲锋,就可以两面夹击高览的骑兵队。

  后果显而易见,骑兵被人在后面突袭,很少有翻盘的可能。

  没等高览冲到夏侯惇的步兵军阵前面,一蓬乱箭呼啸而来,如同飞蝗乱空,落入高览的骑兵队伍之中,射的河北兵卒人仰马翻,夏侯惇也放弃追杀另一队河北骑兵,掉头杀了回来。

  高览拼命拨打箭矢,冲到夏侯惇步兵军阵之前,纵马舞枪,刺死了数名曹兵。夏侯惇在后面看的真切,高声喊道:“谁也不许撤退,如要放高览一兵一卒进去……全军处死!”

  高览陷入险境,赵云和太史慈自然不能做视,二人对视一眼,各自带着数百骑兵疾驰而出,想要解救高览。

  也就在这个时候,汶水上游忽然升起滚滚浓烟,甘宁带着五百兵卒乘木筏顺流直下,前去烧毁汶水上面的浮桥。

  数十个木排顺流而下,上面堆满了点燃的干草硫磺,转眼之间,火焰就布满河面,直奔浮桥流去。

  但曹操早就命令曹洪拦住河面,甘宁顺流放置的木排全堆积到浮桥上游二百步处,木排层层叠叠,火势冲天,热浪袭人。甘宁见事不可为,呼喝一声,带着五百兵卒直奔汶水南岸而去,想要偷袭液晶渡过汶水的曹兵。

  曹操先渡河的兵卒都是伤兵和辎重队,真要被甘宁冲杀,立即就得全军崩溃。但很可惜,曹操技高一筹,早就派乐进带领两千兵卒巡河了,还没等甘宁到达汶水南岸,乐进就带着一千兵卒严阵以待。

  很搞笑的是无论甘宁还是乐进,都没有远程攻击能力。

  于是两队人马一个在水中,一个在岸边,陷入大眼瞪小眼的状态。甘宁眼珠一转,心中盘算,李重的兵力本来就占据优势,那自己也就不用去主站场凑热闹了,还是把乐进牵制在此为妙,看样子乐进手中怎么的也有上前兵卒,真要是僵持下来,自己还是赚到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