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到了十月中旬,关羽手下已经有两万余兵卒了,更是赶制了一些大型的攻城器械,完全是一副转守为攻的架势。

  关羽当真是有恃无恐,现在濄水已经结冰了,虽然冰面还不结实,暂时不能行人,但也只是时间问题,按照现在的天气,不出三五日,冰面就会冻的很厚,通行人马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关羽就算打了败仗也不怕,随时可以撤军而走。而濄水对岸,刘备手中还有两万军队接应关羽,可以说关羽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关羽没有烦恼,李重可不一样。

  “这厮疯了吗?”李重在帐中气的连连拍打桌案,脸色阴沉无比。

  周瑜赵云等人相互对视一眼,全都低下头来、苦笑不已,他们真没什么方法对付关羽,正常人是对付不了疯子的。

  李重发了一通脾气之后,也靠坐下来,示意众人坐下说话。他也知道,这事怪不得别人,难道还能怪黄忠手贱不成,只能说大家遇到个难缠的对手而已。

  没有恭维的意思,关羽确实是个很难缠的对手,虽然关羽发疯一样纠缠李重,对整体战局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属于无用之功,空耗国力。但就局部战争来说,关羽没犯过一点错误,出营攻打李重也按部就班,先立足与不败之地。

  这也是刘备敢于支持关羽的原因之一,占据荆州、扬州的刘备现在就像一个暴发户,粮草无忧,根本就不怕和李重消耗国力,特别是在李重后续力不足的情况下。

  实际上刘备一直是个被低估的人,非常被低估,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书籍,还是游戏之中,都看不出来刘备有什么特别出众的能力。当然,文学影视作品中刘备多出来一个哭泣技能。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游戏中,按照一般的游戏设定,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都在九十分以上,属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反过来看刘备的数值设定就非常苦逼了,一般来说,刘备的各项能力值都不会超过八十的,个人魅力不算!

  刘备真的差曹操那么多吗?实际上不是的,刘备再战略布局,临阵指挥上比不上曹操,但刘备在政治上的能力绝对不差于曹操。

  这不是瞎说,刘备的政治能力非常强,甚至比曹操还要强,笼络人心就不用说了,大耳贼的哭泣技能不是吹的。识人之明刘备也有,提拔魏延,用张飞伐蜀,重用诸葛亮于弱冠之年,都能看出来刘备的眼光。

  在治理民生上刘备同样很有一套,在大多数时间里,刘备手中都没有太大的地盘,哪怕是占据了益州,刘备的地盘在三国之中也是最小的,但就靠这最小的地盘,刘备却能屡次主动出击,攻打曹操,可见其军事物资储备很充足。

  千万不要说什么刘备打仗靠的是暴敛横征,刘备有可能会做这样的事,但是就算你暴敛横征,也要有东西可以征不是,老百姓都是穷鬼,创造不出价值来,刘备就是再暴虐也没办法不是,可见刘备还是有能力让老百姓创造出价值来的,这就是能耐。

  现在刘备就是这个想法,富庶的荆州到了刘备手中只会更加富庶,供应十万人的军队常年交战不是问题,刘备就是想拖一拖李重的战略布局,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来治理江东。

  刘备这个想法不好说对错,但对于刘备来说,没有压力倒是真的。

  刘备可以打持久战,李重不行,河北中原久经战乱,百姓早就疲惫不堪了。所以李重必须要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下,最起码在建安九(204),李重是不打算发动战争了,他要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好好休养一下呢。

  无论是百姓,还是兵卒,都需要好好休养一下。

  现在刘备这么不开眼,李重真的怒了,诸侯一怒风云变色,李重的怒气更是让天下风云变动。

  既然刘备想要把自己拖在这里,李重不介意破罐子破摔,在此地和刘备来一次大决战,大不了建安十年也不动兵,多休养生息一年罢了,李重还年轻的很。

  在李重的一连串命令之下,大规模的军队开始向祏县聚集,其中规模最大的军队就是甘宁手中的一万五千水军。这一万五千水军是李重打算用来和刘备争夺大江下游控制权,驻守江都的。

  本来甘宁应该在明年春暖花开再南下江都,但现在李重急了,就先拿来充数用。此外,江东的凌操、韩当也带着一部分江东兵马,在孙瑜的带领下来到祏县,听从李重调遣,先找刘备算点利息。

  虽说江东兵卒一向不善于陆战,但这些兵卒都是由江东精锐,将领的亲兵组成的,战斗力绝对彪悍,再加上他们还要找刘备报仇雪恨,士气绝对没有问题。

  李重知人善用,也很体谅这些的基于报仇的心思,绝地不介意满足他们的要求,嗯嗯……好吧,必须承认,李重是想顺手消耗一下江东集体的实力,把他们派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当作炮灰使用。

  此外陈留的太史慈也稳定下局势,再次给李重派来五千援军,太史慈不光能给李重派来一些援军,还能派出一支骑兵南下,骚扰一下扶乐县等地,切断关羽和许昌之间的联系,这个举动并非无用之功。

  在时间内,关羽和许昌失去联系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许昌和关羽长时间失去联系,就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可预料之事。

  比如说新郑的曹仁,曹仁确实不敢轻易对许昌用兵,破坏城池的军事计划,现在曹操的整个战略重心都在益州上面,为了益州之地,曹操连陈留、许昌和虎牢都放弃了。但是,这只是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关羽真的露出致命破绽,曹仁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曹仁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如果,如果……李重在濄水打的刘备屁滚尿流,全军覆没,太史慈再截断关羽的归路,曹仁就会立即出兵接应太史慈,彻底绞杀关羽这个劲敌,夺回许昌……

  第三百七十三章诸侯怒血流千里

  恼羞成怒的李重展开了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这也间接影响了刘备的军事计划,到了现在刘备也觉得自己有些玩儿过火了,但刘备也不能退缩,只能陪着李重一起发疯了,于是马超、陈到、文聘、诸葛亮等人也都齐聚濄水,准备和李重展开一场大战。

  几家欢喜几家愁,李重和刘备这种毫无节制的战斗成全了曹操,这种天下掉馅饼的好事简直让曹操简直做梦都要笑醒,这次他终于可以全无顾忌的攻占益州了。

  于是曹操里给新郑的曹仁下令,命令曹仁和夏侯惇接管司隶校尉的防御工作,自己带着一万兵卒取道汉中,前去支援夏侯渊。

  时间进入十一月,已经是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濄水冰冻三尺,人马通行无碍,刘备也将大军渡过濄水,兵卒超过三万之数,与李重对面相持。

  当然,刘备也不是吧部队全调动过来,濄水南岸也留着一支兵马驻守呢,这是刘备留着撤军殿后的军队。

  与此同时,李重也完成大军调动,大营之中聚集了近五万人马。濄水北岸一共聚集了八万多兵马,这些兵马每日都要操练阵型,鼓乐齐鸣,弄的濄水附近嘈杂不堪,真是天上飞鸟绝迹,地上走兽无踪。

  不是李重和刘备空耗军力,光练不动手,实在是这些人马来自四面八方,没有一点配合经验,甚至有一些将领还相互不认识呢,总需要磨合一下。也不是说没配合过就没办法打仗,但刘备和李重都想稳妥一些罢了。

  十一月十一,后世的光棍节,李重出动四万大军,向对面的刘备大营压去。

  李重选择主动进攻是有原因的,首先双方的人马超过八万,却没修建什么坚固的营寨(主要是天气太冷了),所以说进攻和防守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主动进攻一方,在排兵布阵上还要占据一点优势。

  比如说李重主动进攻,就拥有战场纵深的优势,可以随意布置兵马,造成人多势众的假象,而刘备就不行了,防守一方是不能乱动的,就说阵地大小一项,刘备就差了许多。而且数万人聚集在一起,显示不出人数多来。

  当然,防守一方也有天然的优势,到底谁吃亏、谁占便宜,还要打过才知道。

  李重这边的主帅是周瑜,李重自己倒十分清闲,施施然站在周瑜身边,表情轻松无比,一副看戏的样子。

  能者多劳,这就是李重的真实心思,如果不是生存压力,刚穿越那会儿,李重都有混吃等死的心思了。

  如果是李重这个废物指挥军队的话,他一定会把四万大军分成三部分,中军、左右两翼,而且中军一定是步兵和弓箭手混编,两翼骑兵护卫,这是最中规中矩的打法。但周瑜不一样,周瑜在指挥能力上要比李重强得多。

  周瑜采用的方法是步骑混编,四万军队完全成为一个整体,成半圆形的包围阵型。

  在超过五里长的漫长战线上,李重的军阵缓缓前行,兵卒手中黑色军旗遮天蔽日,随风舒展,咧咧作响,如同一层层黑色的潮水,在洁白的雪原上席卷而来,看的刘备的兵卒股栗不已。

  此时看到了才的军队漫山遍野而来,黑压压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刘备也有些后悔没有主动出击,刘备的军事水平在这个年代不算拔尖,随意摆出的军阵也是中规中矩,中间步兵防御,两翼骑兵压阵。

  周瑜令旗一挥,赵云率领一支骑兵越阵而出,直奔刘备的侧翼扑去。

  随着周瑜抢先出手,先声夺人,千百面战鼓一齐擂响,震天的鼓声响彻旷野,震得空气都颤抖起来。

  周瑜动手,刘备也跟着做出动作,后排的弓箭手立即射出漫天箭雨,向赵云的军阵激射而去。

  尖啸声中,河北骑兵纷纷被射倒在地,战场之中顿时飘散出一股血腥之气。

  紧跟着,甘宁、周泰、凌操、韩当率领步兵狂奔而出,直冲刘备的中军,而刘备军中的陈到、文聘等人也出阵迎敌,濄水大战终于拉开序幕。

  甘宁四人都没骑马作战,而是和普通的步兵一样,手持盾牌,身披重甲。他们的任务是正面冲击刘备中军,用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压迫刘备中军,迫使刘备无力做出反击。

  几个人之所以不用战马,是为了更高的防御力,指挥兵卒更方便一些,毕竟他们还需要经常接到周瑜的军令。他们没有狙杀敌将的任务,在每一队混编兵卒之中,都有一小队弓箭手,这些弓箭手处于军阵的最中间,被严密保护起来,而对付敌将的工作,就是由这些弓箭手来完成的。

  陈到和文聘刚在军阵中露头,混编军阵之中就升起十余束羽箭,奔着二人军旗所在轰杀而去。没错,就是轰杀这个词,在周瑜的指挥之下,弓箭手射出的羽箭就像炮弹一样,采取面积杀伤战术,而且由于羽箭集中,点攻击能力也非常强。

  这十余束羽箭至少有三四束射中目标,逼的文聘和陈到手忙脚乱,就连军旗都被射的千疮百孔,破烂不堪。

  不是陈到和文聘武艺不高,实际上在真正的战场之中,并没有敢于无视乱箭的人,就算吕布、赵云这样的武将也不行。

  确实,一些武将武艺很高,有敏锐的感觉,有超强的爆发力,能拨打激射而来的乱箭,但是,你能拨打几次。

  在两名高手对战之时,高手经常能手腕一抖,刺出千百道枪影。看似壮观,可这千百道枪影也是有先有后的,大多数都是虚招,为了迷惑对手用的,并不是同时刺出十余枪,天下间没有那样的武功,不然的话,武将岂不是可以一次就刺死好几百小兵了。

  但乱箭不一样,乱箭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武将只能依靠超强的爆发力将兵器挥舞的风雨不透。

  但就算吕布这样的超级猛将,连续拨打十余次羽箭以后,也会变成一只软脚虾。

  躲闪更是无稽之谈,就算能感觉到危险又能怎么样,战场上那里没有危险。所以说想要在战场上保住性命,靠的还是重甲。

  但就算身披重甲,也要靠运气的,倒霉的话,被一支羽箭穿透铠甲缝隙而死也很正常。

  所以文聘和陈到刚一露头,就被激射而来的羽箭逼了回去,两个人急忙下马重新穿了重甲再战。

  当然,像赵云那样一击即退的不怕。

  略一耽搁,两队兵卒就绞杀在一起,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在甘宁四人的带领下,河北兵卒层层推进,转眼见就杀的荆州兵卒节节败退,在身后留下一地断臂残肢。

  轰……“更大的声音响起,这是夹在在军中的投石机开始发威了,李重的军阵之后又一些投石机,都集中在贾逵手里。当然,这些投石机主要是用来威慑,恐吓敌军用的,指望它们一石头砸死刘备不太现实。

  短暂的交锋过后,甘宁四人杀到刘备的中军,展开更加惨烈的厮杀。

  在数里长的战线上,双方犬牙交错,逐处厮杀,争夺每一寸土地。李重的步兵像重锤一样,轰击着刘备的军阵,狂奔突袭的骑兵就像一柄柄尖刀,突袭刘备军阵的薄弱之处,占据渐渐陷入微妙的平衡之中。

  这很正常,很少有双方乍一交战,就有一方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出现,除非双方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

  主帅要做的就是在这微妙的平衡之中,寻找对方军阵的破绽、弱点,寻求一点突破,最后迫使敌军崩溃。

  周瑜就是这样做的,每一次、每一处交锋,周瑜都会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然后做出调整。比如说轮换攻击的兵卒,尽量保持兵卒的体力,比如说看到对方有弱点没来得及处理,立即派优势兵力围攻,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等等等等。

  相比周瑜的层层调度,刘备越发感到吃力了。

  一开始还好,双方都是生力军,兵卒的战斗力相差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兵卒的体力开始下降了,刘备也要被迫轮换兵卒。没错,刘备轮换兵卒是被迫的,因为周瑜是主攻一方,刘备要根据周瑜的军队调到来做出应对之法,调动自己的兵卒,分配战斗力。

  但是,差距也就是这样形成的!刘备能调动九队兵卒不出差错,而周瑜能调动十队兵卒游刃有余,刘备就有一队兵卒必输无疑。这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双方的指挥极限不是一个枯燥数字,而是各方面的差距。

  周瑜再次大规模的调动兵卒,赵云、黄忠、魏延、周仓等人都带着骑兵越阵而出,轮番冲荆州军阵的右翼。

  刘备的右翼主将是马超,马超训练、统领骑兵的能力不用多提了,这是刘备军阵之中攻击力最强的一点。但攻击力最强,也就相当于防御能力最弱,骑兵本来就不是站着挨打的兵种。

  这就是周瑜想要看到的,用强大的攻击力,逼的马超不得不主动出击。

  骑兵对冲是极为惨烈的局面,马蹄卷起一蓬蓬积雪,飘散在空中,再被鲜血染红,一名名骑兵就像穿梭在幽冥血海之中一样。

  …………

  不分卷了,麻烦,还要起名!

  第三百七十四章周瑜会出晕招吗?

  一蓬蓬血花飞溅,一声声惨叫响起,骑兵相互撞击、砍杀,在雪地上留下无数具残缺不堪的尸体。

  马超确实十分厉害,发出一声声怒吼,手中长枪连连挥舞,发出呜呜的破空声,杀得荆州骑兵不住的落马身亡。

  特别是马超手下的凉州兵卒,更是悍不畏死,不少凉州步卒就跟豹子一样凶猛,直接在地上一跃而起,抱着河北骑兵摔落马下,这就是以命换命了,在地上翻滚就是被马蹄践踏而死、骨肉为泥的下场。

  所以马超在赵云、黄忠、魏延、周仓四人的轮番冲击之下,竟然也能勉力支持下去,看的周瑜赞叹不已。兵卒的体力、配合、武艺可以训练,但兵卒的亡命血性是无论如何也训练不出来的。

  荆州兵卒不行,河北兵卒也不行,在华夏大地,也只有连年征战的凉州才有这种悍勇民风,这是一代一代人沉淀下来的风骨、血性,一想到自己手下的江东老爷兵,周瑜就觉得孙策输的真不冤。

  但马超也只是能勉强支持一段时间而已,荆州的骑兵数量少于河北兵卒,赵云四人可以轮番冲杀,马超却做不到。就算人能坚持下去,战马也不行,所以在赵云四人展开第二轮攻势的时候,马超派人向刘备求援了。

  刘备也看到侧翼的情况有些不妙,但刘备不是吗差马超,他只是个旁观者而已,并不清楚马超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

  当马超派人来求援的时候,刘备终于知道,自己必须要给马超派援兵了。

  刘备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将手中的预备队派出去,也就是刘备手中的五千兵卒,但这五千兵卒派出去,刘备就再也没有后备力量了,所以刘备不怎么敢动用这些人。要知道,现在才刚开打没多长时间,战局刚刚陷入中段,还远远没到收尾的时候。

  可如果要从中军和左翼抽调兵卒支援马超,刘备又害怕中军和左翼压力过大,现在这两个军阵情况也不太好。

  就在这时,刘备身边的诸葛亮提议道:“主公,莫不如先在中军抽调兵卒支援马超将军,万一中军支持不住,再支援中军也不迟啊。”

  “也好……”本来刘备就倾向于这种意见,听到诸葛亮也是这个意思,刘备立即点头大营下来,派了两千兵卒前去支援马超。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还是很重视的,虽然刘备认为,诸葛亮战场经验浅薄,用兵也过于中规中矩,但诸葛亮毕竟是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优秀生就算算不上名将,但也绝对不会庸才、废物,要做到不出差错还是没问题的。

  这两千兵卒都是手持大盾长枪的精兵,当然,就算是在精锐的步兵也挡不住骑兵冲击的,他们的任务只是给马超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罢了。

  实际上诸葛亮提出的办法确实没有什么差错,刘备的两千援兵一到,马超立即让马岱带领这两千人组成一个严密的军阵,挡在凉州兵卒之前,抵挡河北骑兵的冲击。

  马超也是没办法了,他只有牺牲这些人,来给自己争取休息的时间,凉州兵卒确实悍勇,也不怕河北骑兵,但马超却没有后备兵源,这些兵卒死一个,就少一个,这些兵卒是马超最后的依靠了。

  反之,荆州兵卒死伤多少个马超都不心疼,反正刘备有钱,死光了再练就是了。就算没有感情因素,马超也会选择抛弃荆州兵卒的,如何取胜,这是一个大将的必须功课,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顶多马超事后假惺惺的流几滴眼泪罢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英明神武的名将、君王、伟人背后,是无数普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代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