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求推荐,求收藏!!!

  第三十七章入主广武

  更新时间:2012-06-24

  和陈琳详谈了一番,李重表示到了广武,一切民事都由陈琳负责,陈琳自然满口答应,连连表示必然尽心尽力。

  李重也没什么办法,虽然知道陈琳擅长的是文章华美,但也没有别的人可用,自己没什么治理一县的经验,太史慈还要统领军队,只能让陈琳赶鸭子上架了。

  其实李重有些多虑了,像陈琳这样的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物,要说把持一郡之地也许会有些吃力,但操持一县绝对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在九原休休整了两天,李重下令启程,一路上风餐露宿,到了三月初八,李重终于来到广武县外。

  李重来到城门口,看到来了上百人马,自然有看守的兵卒过来问话,看过李重的印信,兵卒急忙回到县报信。

  广武县在当时属于中等大小的县城,但和中原不同,城墙都是由砖石砌成,高达丈余,异常坚固,想来是为了防止异族侵略所建。

  不多时,广武县尉便带人来见李重,查过李重的印信,广武县尉急忙躬身施礼,引领李重进了县衙。

  为了体现官府的威严,县衙是有围墙圈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走进县衙,李重便一眼见到正堂,正堂的大门正对着南方,正是标准的南衙北宅建筑,迈步进了正堂,查看一番,县尉王申邀李重到便坐(相当于小办公室),给李重接风洗尘。

  落座之后,略一交谈,李重这才明白广武县的状况,自己上任并不是顶了别人的空缺,而是广武令一直都是空悬的,自上一任空缺,还没等朝廷派下官员,就爆发了黄巾之乱,县令就一直被眼前的县尉王申代职。

  听完王申的诉说,李重就觉得事情有些棘手,眼前的王申四十左右的年纪,正是壮年,李重不信他会甘心放弃放弃权力,陈琳能不能压制住他还是个问题,不行的话,只能暗地里除掉此人了。

  不得不说,李重经过几场大战之后,心肠狠辣了许多,动则就有取人性命的想法了。

  当然这是下策,只要王申安分守己,李重还是愿意留一个老人任是的,毕竟王申在广武县任职数年,想到这里,李重问道:“王县尉,以后广武的民事就由陈琳负责,你来协助于他,可否?”

  王申笑道:“自然听从大人所言,下官定当用心行事。”

  看到王申一副惟命是从的态度,李重稍感安心一些,王申是不是真心实意的辅佐陈琳,只能待日后分晓,现在就只能让陈琳见机行事了。

  于是李重问起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人口,这关系到他的兵源。

  王申对广武的大小事情了如指掌,立即就答道:“现广武共有户三千一百二十四,口一万二千七百一十三,壮丁两千二百四十五口。”

  “唔……”李重静下心思,暗暗盘算起来,他知道广武是个小县,但没想道人口如此之少,要知道汉代的官职只有户籍过万才能称为“令”,一般的小县则称为“长”。

  换句话说,李重的官职应该称为广武长,而不是广武令。

  但这只是个称呼问题,不用在意,关键是两千多壮丁能征集多少士兵的问题,是三丁抽一、还是五丁抽一,李重还没穷兵黩武到扫地为兵的地步,更何况,他也没那么多衣甲兵刃来装备这些士兵。

  “府库之内还有多少粮食?”陈琳管民事,自然要问自己关心的问题了。

  县尉王申闻言苦笑一声,有些尴尬的说道:“不瞒陈大人,府库之内只有千石粮食,铜钱早就没有了,现在杂役的俸禄都发不出来,剩下的东西,都是积年所置,您亲自去看就知道了。”

  陈琳闻言也低下头,沉吟起来,他现在都有点后悔答应李重了,还不如答应王当呢,最起码不用为粮食发愁吧。

  一想起李重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卒,陈琳就感觉后背发凉,他敢保证,自己要是不能让这些暴徒填饱肚子,马上就会被撕成碎片,吞进肚子里,粮食啊!粮食!陈琳用拇指顶着太阳穴,用力的按着。

  简单的说了一下广武县的情况,王申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重看到王申有话要说,便笑道:“王县尉有话请讲,何必吞吞吐吐?”

  王申左右看看,这才低声说道:“其实大人想要掌控广武县,最主要的是和张家搞好关系。”

  “张家,干什么的?”李重问道。

  王申慢慢说道:“张家的家主就是张彩、张文和,广武县最大的商家。”

  李重看了一眼陈琳,陈琳会意,问道:“不知这张家有何来历,叫王县尉如此忌惮?”

  王申端起酒杯,抿了一口,这才说道:“要说张家两位大人不一定知道,但冀州甄家二位大人总听说过吧?”

  陈琳略一思索,便笑道:“莫不是太保甄邯……的甄家。”

  王申拱手道:“陈大人果真博闻强记,下官佩服。”

  李重听得一头雾水,这个甄邯是什么人啊?但他也没问出口来,反正陈琳知道,到时候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要是甄邯,没几个人认知道,但甄家有一个人却在历史上声名远扬,那就是魏明帝的妻子,甄洛。甄洛真正出名的原因,就是他的小叔曹植为她写了一篇洛神赋,传说曹植对自己的嫂子心存爱慕,所以才写下了这一脍炙人口的篇章。

  不管怎么说,甄洛算的上中国古代的大美女。

  “张家和甄家有什么关系?”陈琳问道。

  王申嘴里吐出两个字来:“联姻!”

  “呵呵……”李重笑了两声,问道:“张家的势力很大吗?”

  “很大!”王申点了点头,用手一指西北的方向,说道:“张家和那边的关系密切,广武所有的皮货、盐铁生意里都有张家的影子。另外,张家有私兵二百余人,各个弓马娴熟,不可小觑。”

  李重也皱起眉头,自己现在手下的兵士才二百余人,而张家的武装力量竟然不逊于自己,真是难办,虽然自己在大义上,能压制住张家,但听王申的意思,现在的广武县已经在张家的控制之下了,真要斗起来,自己不一定站到上风。

  第三十八章张彩设宴

  更新时间:2012-06-24

  又交代了一些杂事,王申起身告辞,说道:“大人路途疲惫,先休息几天,调养好身体才是正理,下官告辞了。”

  陈琳起身相送,一直送到大门,陈琳这才回转。

  县衙的后面就是居所,陈琳和太史慈都没有家室,就暂且住在后宅。

  王申本来给李重安排了一些杂役,但李重怎么敢用这些人,谁知道端上来的酒菜里是不是下了毒药,于是将这些人打发回去,叫几个亲兵过来伺候。

  想了想,李重又给陈琳安排了两个武艺高强(矬子里面拔大个)的亲兵,生怕自己唯一的谋士发生什么意外,当然这里面也有监视的意思。

  来到李重的客厅,三个人坐下喝茶,都是自己人说话没有什么顾虑,陈琳首先说道:“不知道王申提到张家是何用意,我们一定要尽早查知才是。”

  太史慈点头称是。

  李重却冷笑一声,沉声道:“我不管王申是何用意,但又一点可以确定,广武必然有张家的存在,而且张家的实力必定不小,但是广武县必须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李重的声音,其他人,只要听从就好了。”

  太史慈问道:“难道张家还敢反抗朝廷不成?”

  李重用手指敲打着桌案,慢慢说道:“张家当然不敢反抗朝廷,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难保他们不会反抗我。”

  “为什么?大人会侵害到他们的利益吗?”太史慈接着问道。

  陈琳笑道:“太史将军,这个还用说吗,大人要招兵买马,必须要有钱粮,钱粮从哪里来,自然是广武县的赋税了,不提张家的生意是不是见不得人,光他蓄养私兵,就是和大人争夺兵源啊!”

  “原来如此,多谢陈大人提醒。”太史慈冲着陈琳一抱拳,恭声说道。

  “不敢当!”陈琳急忙回礼,他知道,自己现在还算不上李重的心腹,自然不敢托大。

  李重倒没想那么多,王申说过,张家主要是和塞外异族交易,塞外的战马,中原的粮食、盐铁,那一种都能让李重垂涎三尺,他能不想分一杯羹吗?

  “这件事先放一放,等到管亥等人到了再说,你们也都累了,快些休息吧。”看着天色以晚,李重说道。

  太史慈和陈琳两个人也感觉有些疲惫,于是退出客厅,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李重一直睡到日上三竿,这才起床洗漱,来到门外一看,太史慈和陈琳居然也刚起床,三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吃罢早饭,太史慈去看手下的兵卒,陈琳带人前去查看府库,李重便在府中休息。

  不多时太史慈便回到县衙,他手下的兵士早就累坏了,根本不能再行操练,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战力,太史慈前去军营只不过是查看一下人数罢了。

  不过陈琳倒是带回来一个消息,广武张家确实如同王申所言,家资千万,

  就这样,一连过了三天,县尉王申来见李重,声称张彩邀请李重赴宴。李重也想见见这个广武县的土皇帝,于是带着太史慈、陈琳前去赴宴。

  王申和张家的一名子弟引路,一直来到张家门前,只见张家中门大开,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满脸笑意,中年男子的身后还站着一些人,看穿着打扮,估计也是广武县中有些身份的人物。

  中年男子一见到李重便疾步迎了上来,躬身说道:“草民张彩见过李大人,今日能请到张大人,真是蓬荜生辉。”

  张彩身形高大,面容十分英挺,年轻时候一定是个美男子。

  李重也露出一副笑容,双手虚托道:“张先生不比多礼。”

  寒暄过后,张彩给李重介绍了在场的人士,和李重猜测的一样,这些人都是广武县的乡绅。

  进到厅堂,李重环视四周,心中暗叹,张家的府邸要比自己的县衙都要宽敞大气,要论奢华,李重的县衙和张家比起来,就跟猪窝没什么两样了。

  客厅地面上铺的都是柔软的毛毯,踩上去如履云端。厅堂两边摆放着数十精美的青铜灯具,上面点着蜡烛,照的室内如同白昼。

  桌案的两端也是刻着兽纹,极其华美。

  李重坐在主位,王申和张彩在两边相陪,身后的侍女手持酒具站在身后,李重看了一眼这些侍女,发现这些侍女长的十分秀丽,心中暗骂一声浪费,硬生生转过头来。

  饮宴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互相吹捧的言辞,什么大人英明,定能领导广武人民发财致富,步入小康社会之类的废话,李重酒经沙场,说这些客套话自然不在话下,也随便捧了这些人几句。

  一时间宾主融洽,气氛十分热烈。

  酒过三巡,李重起身,想要找个地方方便,张彩立即站起身,跟了出来,派了个侍女引路(红果果的勾引啊)。

  李重知道张彩有话要说,出来之后便跟着侍女而行,来到一处静室。

  张彩早就备好了茶点,见到李重前来,挥手让侍女退下,请李重坐下饮茶。

  “张先生有事请讲?”李重也不打算和张彩绕弯子,他已经有管亥一到就铲除张家的想法了,也没有和张彩比拼耐性的心思。

  张彩并不说话,反而从怀中拿出一张礼单,双手递给李重,张彩笑道:“此次大人上任,广武乡绅莫不欢欣鼓舞……捐上好战马五十匹,军帐五十顶,钢刀百柄,粮食千石,望大人笑纳。”

  李重扫了一眼礼单,发现自己还是不认识几个字,便放下礼单,闭目沉思起来,张彩这份薄礼太过厚重了,价值几乎跟自己敲诈糜家的一样了,张彩拿出这份厚礼到底想要自己干什么呢?难道是怕自己的实力不够,铲除不了这些奸商?

  “无功不受禄,张先生但请明言。”李重淡淡一笑,将礼单放到案几上。

  “那我就讲了。”张彩给李重添上一杯茶水,慢慢说道:“那就不瞒大人说了,其实我们这些商人和胡人交易,风餐露宿……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但是利润微薄,仅能糊口……但朝廷的税税赋极重……”

  “我日你全家!”李重终于明白张彩什么意思了,不就是想拉自己一起走私吗?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三十九章狼狈为奸

  更新时间:2012-06-25

  张彩说完话,便紧盯着李重的脸色,生怕李重翻脸。张彩虽说胆大包天,但还不敢公然和大汉朝廷作对,他这些话说的也是模棱两可,叫人抓不到把柄。

  大汉这些年虽然说风雨飘摇,但犹自积威不灭,这些不法商人内心里还是相信大汉会回到正途的,所以他们不敢做的太过分。

  但李重可不一样,他知道大汉完了,连回光返照的机会都没有了。大汉的利益,在李重眼里一文不值,自己能捞到好处才是王道。

  李重端起茶杯,慢慢的送到嘴边,无意识的喝着。张彩就安安静静的跪在在一边,静等李重发话。

  过了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李重这才慢慢吐出几个字:“所有的利润……我要五成。”

  “什么?”张彩听的目瞪口呆。

  他也经历过不少县令,这些县令中有贪婪的,但说话也是遮遮掩掩,可也没像李重一样,张口就要五成利润。这李重还是朝廷官员吗,比奸商还奸商啊,不是说他十分忠义,和曹孟德孤身追击董卓吗?难道传说是假的。

  直接就和商人讨价还价,这是何等的不要脸啊!

  张彩愣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只见他苦笑道:“大人,五成太多了,不瞒你说……”张彩又是一阵哭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