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鞠义很想击杀曹操,为沮授报仇雪恨,但鞠义并不怨恨曹操,两军交战,各安天命,沮授被俘,还不投降,被曹操处死也很正常,没什么稀奇的。

  鞠义怨恨得是袁绍,他认为大丈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实属正常,也很荣幸,但那只是指的武将,沮授算是武将吗?当然不算了,所以袁绍你兵败之后为什么不好好保护沮授呢,郭图、逢纪怎么不死呢?

  其实鞠义这么想有些偏激了,袁绍不是不想保护沮授,只是没顾得上而已。

  但鞠义却不这么想,他就是认为袁绍偏心,于是就出言讽刺袁绍几句,鞠义也就能讽刺几句而已,袁绍是主公,他还能怎么样,总不能杀了袁绍给沮授报仇吧。

  千不该、万不该,鞠义真不应该在这时候说丧气话,分明就是扰乱军心。

  袁绍呵斥鞠义过后,心中就开始琢磨了,现在能和曹操一拼的军队只有两个,一个是张颌的大戟士,另一个就是鞠义的先登营。

  大戟士有八千余人,先登营有一千人上下,无论是从哪方面考虑,袁绍都不会放弃张颌统领的大戟士,那么承担死拼虎豹骑的就只能是先登营了。

  袁绍领兵打仗确实不如曹操,但也只是不如曹操而已,就袁绍本身而言,能力并不弱,所以袁绍很快就做下决断。

  接下来的几天里,袁绍绝口不提突围一事,只是日夜指挥兵卒守城。

  曹操不想给袁绍喘息之机,所以也来不及打造攻城器械,只是建造了一些云梯,五万大军将荡阴县围的水泄不通,就立即开始指挥兵卒攻城。

  曹操一点也不顾及伤亡,反正袁绍的降兵多了,后方可以源源不停的提供兵源,死了一批再招一批就是了,还能节省饷钱。

  …………

  荡阴县城墙上,身穿重甲的大戟士依次排开,间距都在一丈上下。这些大戟士一个个身材魁梧,眼神冷厉,手中的长戟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横扫,锋利的戟刃如同钢刀一样划过一丈空间,斩断面前一切阻隔。

  这些大戟士每一次横扫,都会爆发出整齐的呼喝声,城墙上立即就会出现一道道血光。

  就算有兵卒侥幸用武器格挡住长戟,也会被大戟士巨大的力量震下城头。

  曹操看着这些大戟士的雄姿,就不住的皱眉,强!除了高顺的陷阵营,曹操还第一次见到这么强的步兵,如果不是这些大戟士动作缓慢,挥击的频率过低,简直就所向无敌了。

  但就算如此,这些大戟士在守城战中也是以一当十,所向披靡。

  想要打下荡阴县,必须除掉这些大戟士!观战的曹操心中暗道。

  想要在攻城战中击杀这些大戟士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采用人海战术,累垮这些人,曹操虽然不在乎伤亡,但却是没有那么多炮灰填这个无底洞。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野战中歼灭这些大戟士,曹操相信自己的五千虎豹骑能歼灭这些大戟士,顶多是伤亡重上一些而已。

  可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大戟士引出荡阴县呢?

  第一百七十一章虎豹骑VS先登营

  更新时间:2012-09-05

  曹操不愧是兵法大家,转眼间就作出决定,那就是攻敌之必救,袁绍的必救之处在那里,很显然就是邺城。

  邺城只有有兵卒两万,而自己却兵卒四万余人,再联合李重的三万兵卒,可以组成七万人的大军,完全可以威胁到邺城的安慰,曹操就不信邺城还有一支大戟士驻守,袁绍不回军也得回军。

  不过这不是曹操的主要目的,这只是曹操分析袁绍的反应而已。

  当然还要考虑粮道问题,曹操的打算很简单,就是用虎豹骑护送粮草,争取引出袁绍的大戟士,然后一举歼灭。

  第二天一早,曹操就拔营启程,直奔邺城而去,曹操的设想很好,但袁绍也不会被曹操牵着鼻子走,

  几乎在曹操大军一动的时候,袁绍就判断出曹操的意图,立即就作出应对之策,出城追杀曹操。

  曹操是步军护送粮草先行一步,五千虎豹骑断后。

  袁绍的追击阵型是鞠义的一千先登营为先,八百精骑在后,再后面就是张颌的八千大戟士,这是一个三段追击阵容,攻守兼备,剩下的就是普通的步兵了,这些兵卒的战斗力不高,千万别指望他们和虎豹骑硬拼。

  任谁看到袁绍的排兵布阵也都得竖起大拇指,说声高明,就是曹操也要赞叹两声,但这世界上不是谁用兵高明就一定赢的,有时候运气也能主宰一切。

  在距离荡阴县五里左右的地方,曹操一声令下,让夏侯惇令大部队先行一步,自己带着五千虎豹骑,两千步卒断后。

  曹操仔细看了看地形,此处的官道被积雪覆盖,但也有四五十丈左右宽的地势极为平坦,让兵卒再往两边探路,却发现积雪过膝,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在这种地形下,攻击力都会大打折扣。

  但曹操也没有办法,现在积雪还没有融化干净(荡阴县在黄河以北,所以温度要比官渡寒冷,具体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温差,蜘蛛也不清楚,但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温差,积雪融化之后地面就会十分泥泞,效果差不多的,读者就不要较真了,两千年前的天气,蜘蛛是在是查不到!),换个战场也是一样的。

  不过四五十丈的开阔地面也够虎豹骑冲击了,曹操相信,在虎豹骑冲击的道路上,无论是大戟士还是袁绍的精骑,都会被碾成肉泥。

  曹操绝对相信虎豹骑的战斗力,统领这只精锐的大将,也就是别部司马,是曹仁的弟弟曹纯曹子和,虽然曹纯声明不显,但曹纯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武力绝不在曹洪之下,更难得的是曹纯此人治军严谨,极为善战,好学问,礼贤下士。

  可以这么说,曹纯的综合素质在曹营之中绝对能排进前五名。

  而这只虎豹骑的编制极为完善,其中有一千重骑是为虎骑,这一千铁甲重骑就是弓箭兵的杀手,人马披甲,羽箭不入,骑士手持长矛,专门负责凿穿敌阵。

  另外四千为豹骑,人人手持百炼钢刀,负责往来冲杀。

  虎豹骑的兵卒当然不用细说,自然是各个百里挑一,胆气过人之辈,可以这么说,这些普通的兵卒换到别的部队,做个伍长、什长绰绰有余。

  另外还要提一下,虎豹骑的副将、也就是骑督,是曹洪的侄子曹休曹子烈,曹休的武艺兵法虽然不如曹纯,但也不差太多。

  所以说虎豹骑的战斗力,忠心都有保障。

  “呜……呜……”一阵狂风掠过,卷起漫天的积雪,向来路涌去。

  曹操看了一眼被狂风吹得咧咧作响的军旗,忽然放声大笑道:“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一方,所以我们此战……必胜无疑!”

  曹操麾下的兵卒立即跟着大喝道:“必胜……必胜……”

  渐渐地,七千兵卒一起整齐的喝道:“必胜……必胜……必胜……”雄壮的声音穿透茫茫狂野,震得积雪都要跳动起来,这种声音带来一股莫名的气势,激得人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提刀和敌人厮杀一番,一抒胸中豪气。

  呼啸的北风戛然而止,一抹青色出现在地平线上,袁绍的追兵终于到了。

  一千先登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人人背着一张漆黑色的劲弩,和界桥之战不同,先登营的将士并没有拿着刀盾,而是人手一只长枪。

  先登营的身后就是袁绍仅有的八百精骑,再往后,隐隐可见一只雄壮的步兵缓缓而来。

  鞠义一声令下,先登营的兵卒立即取下劲弩,拉开弩弦,将一支支乌光闪闪的弩箭装填完毕,随即排成数排,列出四十丈宽的方阵,缓缓向曹操虎豹骑逼近。

  与此同时,虎豹骑在曹纯的喝令下也列出攻击阵型,虎骑在先,豹骑在后。

  四百步的距离,鞠义猛的一挥手,先登营兵卒的脚步轰然而止,一支支弩箭遥指虎豹骑。

  曹纯回头叫道:“子烈(曹休)吾先冲破敌阵,子烈待我冲到敌阵之后,随后厮杀。”

  曹休点头应道:“末将遵命。”

  “儿郎们,随我杀敌……”曹纯怒喝一声,纵马而出,曹纯身后的重骑早就憋红了眼睛,齐声怒喝,紧跟着曹纯杀了出去。

  一千重骑鱼贯而出,马蹄滚滚,声音好似春雷阵阵。

  二百步!

  “嗡……”数百根弩弦一起颤动,发出出撕裂空气的爆响,数百只弩箭尖啸着扑向曹纯的重骑。

  “不好……挡箭……”曹纯只觉得射来的弩箭眨眼间就到了眼前,当即厉喝一声,拼命挥舞手中的长枪,拨打弩箭。

  但曹纯身后的重骑并没有曹纯那样的反应速度,大多数人都下意识的抬起手臂,护住面门,而不是去拨打弩箭。

  在他们的印象里,箭矢是不需要抵挡的,身上的铠甲足以挡住这些箭矢。

  但是,现实确实残酷的,虎骑的铠甲确实能挡住大部分弩箭,但其中绝对不包括鞠义的先登营!

  先登营的弩箭都是精铁所制,穿透力极强,二百步的距离,再加上虎骑前冲的速度,顿时射的虎骑人仰马翻。

  一波箭雨下来,虎骑落马者超过二百人,更悲惨的是,重骑兵只要跑起来就别想停下,所以由于躲闪不及被自家人马绊倒的骑兵不在少数,还没等曹纯下令,又是一波箭雨袭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战况焦灼

  更新时间:2012-09-05

  “噗……噗……”箭矢穿透铠甲的声音络绎不绝,兵卒的惨叫声也此起彼伏,曹纯回头一看,差点没心疼的吐出血来,一千重骑能站在地上的已经不到二百人了,眨眼之间就有八百重骑丧失战斗力,自己如何向主公交代。

  不过曹纯到底心志坚定,知道指望这二百来人冲击敌阵是没有一点机会了,急声叫道:“向两边分散……”

  残余的兵卒立即向两边闪去,同时拉走死了主人的战马,一些摔伤的兵卒也艰难的爬起来,奋力离开此地。

  第三波弩箭倒了,曹纯的二百虎骑立即倒下一大半,要不是这些重骑向两边移动,站位比较分散,这一波箭雨就能让这些重骑全军覆没。

  而此时,虎豹骑距离鞠义的弩阵已经不足百步,但这百步的距离就像天堑一样难以逾越。

  曹纯看着身边的几十骑兵,眼睛几乎要冒出火来,嘴唇也咬出血来,他都有点恨自己,为什么反应那么快,没死在这里。

  “轰……”曹休的四千轻骑也出动了,风驰电掣一般冲向弩阵。

  豹骑出击的命令是曹操下的,而不是曹休的命令,曹休早就看呆了。

  事情是这样的,鞠义一共射出三轮箭雨,大约射出一千三百余支弩箭,平均每个人射出一支多弩箭。

  鞠义的先登营一共有一千余人,不到一千一百人,但其中总有一些人素质高出常人,弩箭上弦的速度比较快,多射出一支弩箭,这些弩箭就是射向曹纯那向两边逃跑的二百重骑的。

  射完这些弩箭,先登营兵卒手中的弩箭就变成空弩了,里面并没有箭矢。

  从虎豹重骑冲锋到覆灭写起来慢,其实时间很短,再加上于距离比较远,曹操并没有看到陷阵营将士换弩箭的情景,曹操很自然的认为先登营的兵卒就有一千三百余人。

  众所周知,弩箭威力大,射程远,稳定性高,但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没有连续发射的能力,所以在压制力上,弩箭比不上弓箭,听说过连珠箭,没听说过连珠弩吧。

  到了三国后期,诸葛亮发明了连弩,也就是常说的诸葛连弩,但是这种弩箭却牺牲了弩箭的穿透力。

  至于后世所说的诸葛连弩威力大、射速快,那纯属吹嘘,真有那种威力的东西不叫连弩,叫机关枪。

  可以这么说,要是拿诸葛连弩射普通的兵卒还行,要是对付曹操的虎骑,恐怕一个人都射不死。

  接着刚才的话题,曹操判断出鞠义的先登营弩箭正在发射的间隙,当即就下令冲锋。

  曹操的战机选择一点问题也没有,唯一的失误就是错误的判断了先登营将士装填弩箭的时间。

  在生死战场,一秒钟的时间都可以决定胜负。

  大约在豹骑骑兵距离弩阵五十步的时候,速度最快的先登营将士已经将弩箭装填完毕,随着弩弦响动,二百支弩箭转眼间就将尖啸飞出。

  这二百支弩箭射的不是人,而是战马,五十步的距离,战马的皮肉2根本阻挡不了弩箭的穿透力,随着一阵战马的嘶鸣声,上百名骑兵轰然倒地,溅起一大篷积雪,遮掩住双方的视线。

  冲阵的骑兵速度骤降,在曹纯(正好赶上)、曹休的指挥下向两边散去,打算绕过中箭的同伴冲击敌阵,至于两侧的地形不好,叔侄二人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但鞠义也不是孤军奋战,先登营身后还有八百精骑呢,袁绍也不是傻子,一声令下,八百精骑立即分成两队迎上虎豹骑。

  四队骑兵在雪地上轰然相撞,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紧接着就是一阵腥风血雨。

  曹操的虎豹骑对付先登营不行,那是因为没有短兵相接的机会,并不代表这些兵卒战斗力低下,反而虎豹骑的战斗力异常强悍,一阵刀锋入肉的声音,袁绍的骑兵纷纷落下战马。

  战场上血肉横飞,不时飞起人头断肢,血腥恐怖到极点。

  曹纯被鞠义打的七窍生烟,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砍杀起来势如疯魔,所经之处无不披靡,吓得袁绍的兵卒纷纷退让。

  “杀杀杀……”曹纯怒喝连连,拼命挥舞着长枪,斩杀周围的敌人,却忽然感到浑身一轻,仔细一看,前方已经没有了敌人。

  “呼……”一轮冲杀下来,曹纯也感到有些气力不济,急促的喘息几口,就要整理队形冲击先登营的弩阵,可曹纯刚顺过气来,就听到“嗡……”的一声,心里霎时一凉。

  曹纯对这种声音刻骨铭心,当即就在自己面前洒出一片枪影,磕飞无数箭矢,身后又响起一连串的惨叫声。

  袁绍的八百骑兵虽说打不过曹纯的虎豹骑,但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至少争取了一些时间,鞠义趁着这个时间指挥陷阵营后退百步,并且重新将弩箭上弦,甚至还有时间观察一下战况。

  曹纯这边没啥说的,四百精骑死伤大半,残存的骑兵也被虎豹骑分割围拢起来,全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