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_分节阅读_第222节
小说作者:大苹果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4 MB   上传时间:2013-11-13 18:18:49

  有人带头,顿时吼声如雷:“滚开,窝囊废。”

  “什么鸟知府,不为民做主,滚回家卖红薯。”

  宋庠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扬州百姓,前段时间开仓放粮的时候,大伙儿还在衙门口高呼‘宋青天’,怎地现在情形越来越好,大家在不虞饿肚子的时候,自己倒成了眼中钉肉中刺了,叫他始料不及。

  更让宋庠羞愧的是,欧阳修也斜了他一眼道:“宋知府,你话说的好没道理,皇上最爱听的便是百姓的心声,怎么会如你所言,不顾百姓的诉求,你且退到一旁休息吧。”

  宋庠羞愧欲死,掩面退下。

  第四七一章鸿飞渺渺

  欧阳修顺水推舟,态度恳切的倾听众百姓的心里话,请愿大会变成了控诉大会。

  欧阳修也暗自心惊,交到自己手中的案宗都有五六十份,自己本以为很多了,但其实只是冯敬尧和犯官们犯下罪行的九牛一毛,百姓们胆小怕事的居多,很多时候只要不是害的自己家破人亡,他们也不会破釜沉舟的去扳命,吃了些亏也就隐忍着不说;今日既然开了头,索性便全部说了出来。

  欧阳修吩咐身边的小吏穿行于广场之上,将案情一一登记,归拢上来之后,共计两百四十六件之多,厚厚的一大叠纸。

  欧阳修脸色难看之极,抖着这叠纸看着宋庠道:“宋大人,案子是你主审的,怎会有这么多遗漏的案情?”

  宋庠满脸通红道:“下官已经下了告示,要百姓主动来衙门告状申诉,谁知道……谁知道他们没有来呢?”

  欧阳修道:“身为一方主管,不善体察民情,倒怪起百姓没有主动坦白了;那些人在扬州城中作恶如此之多,命案数十,小案数百,但凡你稍微去民间走上一遭,岂能不知扬州城中民愤?显然你这三年的知府当的糊里糊涂,也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宋庠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虽不肯面对,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治事平平,不是个主政的料,治下这么多案子,自己却一无所知,实在是说不过去。

  “下官羞愧不已,下官这就上奏朝廷请辞终老,下官对不住皇上的信任。”宋庠恨不能大哭一场。

  “此刻可不是你撂挑子的时候,你的事以后再说,现在你需立刻将这些案件查实,本官要上奏朝廷,为平扬州百姓之痛,息扬州父老之怒,请求将这帮蛀虫就地斩立决,明日中午你必须要将这些案件统统查实附上。”

  “下官遵命。”宋庠背上冷飕飕的,看来到明天中午这段时间,自己怕是如厕喝水的时间都没了,两百多桩遗漏案件需要查实,虽然都是些不大的案子,但是也够他受的了。

  欧阳修不再理会宋庠,转过头来对着场上百姓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扬州府出了这些个败类,给诸位带来诸多苦痛,实是朝廷勘察不严之责,本官在此向诸位父老乡亲们致歉。”

  欧阳修团团拱手,百姓们纷纷道:“这钦差大人倒还有些人样,看样子也是个能为百姓做主的。”

  欧阳修道:“苦难过后,大家还是要过日子、讨生活,家中父母还需赡养,儿女还需抚养长大,所以请父老乡亲们也不必永远记着这些不开心之事,百姓安居乐业才是圣上所期望的;为了让大家能安安心心的过日子,本官决定将你们的意愿上奏皇上,请求皇上准许我在扬州府处决这些残害大家的败类,诸位说可好?”

  百姓们轰然叫好,群情热烈,有人自发的鼓起掌来。

  欧阳修示意大家安静,笑道:“很好,我会命人替你们写下请愿书,然后请诸位按上手印,这些都是要呈交给皇上的,诸位可要将手上的泥巴洗干净些,手印按得清楚些,兴许你们谁的名字被皇上看到,还会被皇上记住呢。”

  百姓们哈哈大笑,欧阳修不再迟疑,吩咐身边笔吏以扬州百姓的口气写下请愿书,当众宣读一遍,考虑到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些,便由小吏代写姓名,在姓名上按上鲜红的手印便算完成。

  一直弄到天黑,共得了近万百姓的联名,欧阳修吁了一口气,本以为百姓们会畏惧按手印之类的事情,没想到居然如此踊跃,看来真的是对那些人痛恨的狠了;欧阳修心里也明白,经过此事之后,自己在扬州百姓心中加分不少;他忽然想起皇上曾跟他说过的一句话来:百姓就像小猫小狗,你对他们好,他们也自然对你百依百顺;你若惹恼了他们,他们绕着你走还算是轻的,一个不好便会狂吠龇牙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即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免被咬的遍体鳞伤。

  当晚,欧阳修请来苏锦,当着他的面奋笔疾书,写下奏章,洋洋洒洒近万言,将扬州吏治之事尽数禀报,并着重渲染苏锦的功劳,以及扬州百姓的愤怒之意;随着奏章附上的是数十起大案的案卷卷宗,以及诸多证据口供,最后殷切请求皇上核准之后下旨,准许自己在扬州就地将一干犯人处以极刑,让百姓们安安稳稳过个好年。

  完事之后,欧阳修将奏章装入牛皮囊中,交给苏锦道:“明日午时,会连同宋知府所整理的一批案卷一同送往京城,此奏章我可以交给你保管,这样你可以放心了,本官不会在其中动什么手脚的。”

  苏锦明白欧阳修决心已下,此时自己再做些戒备之态,那可实在是有小人之嫌了,苏锦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给欧阳修行了三个大礼,道:“欧阳大人活命之恩,下官没齿难忘,因下官鲁莽,将大人也牵扯其中,心中着实不安;大人若是心中有忐忑,现在反悔还来得及;犯不着为了下官担负这天大的责任。”

  欧阳修扶起他道:“你没有错,本官仔细想过,当日若是本官处在那种情形之中,也会和你做出同样的选择;今日亲眼目睹扬州百姓的悲惨遭遇,本官也着实的心惊,扬州吏治**,御史台亦难辞其咎,总是稽核勘察不当,才有今日之祸,本官理当和你共担其责。”

  苏锦道:“吏治之事非一日之功,上下齐力才可尽其功,大人也无需自责;这奏折下官断不敢拿走,下官也要回去将扬州粮务之事总结上报给三司大人,不过有一事还需请大人示下,军粮之事是否要知会三司大人一声呢?”

  欧阳修笑道:“你以为呢?”

  苏锦道:“隐瞒他不好,告诉他更不好,下官的意思是,先不告诉他,以后待事情平息之后,再寻机告知。”

  欧阳修道:“你是怕三司大人知道之后,平白担了干系是么?”

  苏锦老老实实的回答:“不知者不罪,若是三司大人知道了不管,岂不是同大人一样,被我拉下水了;我想等一切尘埃落定,再慢慢透露给他,到那时,危险会小很多。”

  欧阳修微微一笑,端茶送客;两人心照不宣,正是相位争夺之时,对晏殊而言,眼不见为净是最好的,待相位到手,那又是一番情形了;或许此事永远都不告诉他,晏殊也不会怪罪。

  次日午时,三人六骑飞驰出扬州城直奔西北汴梁城而去,离新年只有半月时间,时间非常紧迫,所以欧阳修严令三日内赶到京城,将奏折呈报,所带的三匹空马也是为了在路上调换之用,加之路上数处驿站中亦有官马换乘,若顺利的话,两日两夜当能赶到京城。

  信使出发之后,苏锦信守诺言,将陈老根和手头上其他官员的自供状移交欧阳修,同时着手开始搜捕失踪已久的龙真。

  一连数日,在城中挖地三尺,却没见到龙真的丝毫线索,龙真仿佛人间蒸发了一半,渺然无踪。

  提审沈德章也没有任何收获,沈德章只是承认命令手下的提刑司衙役们小心伺候龙真,并且对他的自由也不太加以限制,至于那夜为何龙真突然走脱,沈德章也不知情。

  苏锦于是又提审一直看守龙真的几名衙役,衙役们说,当天傍晚,龙真赏了他们每人一贯大钱,打发他们去窑子里快活快活,明日再来伺候便可,这样的事又不是第一次,提刑司沈大人也嘱咐了,不必看守的那么严,所以便都一哄而散了,也不知道龙真去了哪儿。

  苏锦既郁闷又担心,龙真能跑到哪去了?扬州城中管制如此严密,他能插了翅膀飞了不成?

  第四七二章墓中人

  龙真当然没长翅膀,他也没能逃出扬州城;本来他都没打算离开小石桥的那所宅院,要不是他突然得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的话,他还打算就这么一直待在小石桥的宅院里,看看苏锦到底会拿他怎么办?

  他料定苏锦绝不敢对他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自己的身份摆在那里,别说苏锦是个粮务专使,便是京城的大员,谁想动他也需要掂量掂量。

  人人都知道,禁军名义是皇上的嫡系亲卫,更何况自己的后面还有枢密院撑腰;杜衍可不是好惹的,自己名义上是跟随苏锦办差,实际上是在帮杜衍办差,打狗也要看主人,苏锦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小石桥的囚禁的日子过的相当的滋润,他的自由其实也并没有被限制,他不但可以想干什么便干什么,甚至就算他出城逃走,沈德章也不会阻拦,沈德章甚至还暗示过龙真,他随时可以自行决定何时回京。

  不过龙真可不会就这么逃走,就这么跑回京城的话,反倒给苏锦留下把柄;丢了粮食确实是不该,但是决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也很充分,雪后又是夜晚,敌众我寡,那时候的退却叫做战略性撤退;而现在要是逃走的话,性质便不一样了,专使大人和马军士兵们都在扬州,自己就这么跑回京城,那就是正宗的畏罪潜逃,孰轻孰重一望而知。

  而且他留下来不走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要暗中的监视苏锦的行踪,最好能抓住苏锦的不当之处,为未来的反击收集证据;龙真料定这个毛没长齐的少年肯定有纰漏可钻,粮务这么大的事儿,就算是朝中的老油条们前来,也会顾此失彼,何况这个苏锦。

  龙真乔装打扮,终日在城中亂逛,希望能发现什么对自己有用的消息;然而消息不来则已,一来就吓得他差点ni毛了ku子。

  那日沈德章跟他喝酒闲聊,酒酣耳热之际话题不免谈及这位粮务专使苏锦;龙真长了个心眼,故意说苏锦有些本事,自己因雪后耽误运粮,他还是将扬州城的事态居然缓和了下来,自己倒有些佩服他云云。

  不料沈德章大笑之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居然半遮半掩的道出了个惊天的秘密。

  “你道苏锦有什么通天的本事不成?庐州的粮食没运来之前,他哪来的粮食赈济百姓的?”沈德章压着嗓子道。

  “怎么?他的粮食不是从商家征集而来的么?”

  “龙指挥,你太天真了,商家有粮食还至于闹饥荒么?”沈德章摇头笑道。

  “难道是官仓中的粮食?不过这些没什么,灾荒之年,动一下官仓也无可厚非,他是粮务专使,有这个权利。”

  “哈哈哈。”沈德章大笑:“官仓有粮,宋知府不知道赈济么?何至于让扬州城hun亂到那种地步?”

  龙真愕然道:“那他从哪儿搞的粮食?莫非他会变戏法不成?”

  沈德章神秘一笑道:“兄弟我不便说,您也不用问了,知道了反倒没有好处。”

  龙真猛然一惊道:“难道是军粮?”

  沈德章道:“我可没说,你自己猜的,与我无干……”

  ……

  那天的酒席散后,龙真真的害怕了,龙真无暇考虑沈德章不知出于何种目的透lu了这个消息给自己,龙真所担心的是苏锦是否真的动了军粮,难道他不要命了么?不过沈德章绝不会拿这样的事来开玩笑,虽然他表面上吞吞吐吐没有明说,但那样的语意,便是傻子也知道他其实是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龙真头皮发麻,苏锦连军粮都敢动,这是个胆大包天不守规矩的疯子,这样的人又怎能指望他忌惮自己的身份;自己还神兜兜的以为自己有护身符,在疯子面前,就算自己举着免死金牌也没用。

  赶紧逃!逃回京城,不仅是干系自己的安危,而且动军粮的事情一定要赶紧禀报上去,带着这样爆炸性的消息回京城,不但不会被认为是畏罪潜逃,反而是大功一件。

  于是初八那天傍晚,他精心的安排了一番,给了几个看守赏钱,要他们自行快活去,明早再来伺候,同时将自己好好的打扮了一番,逃跑这种事只能一次成功,一次不成功的话,以后便再无机会了;虽然他前几日曾去城門处偷偷的瞄过,城門口的盘查并不算严,但是谨慎起见,他还是忍痛剃掉了胡子,拿着面粉将自己的脸涂得雪白粉嫩,偷了左近农家晾晒的一套女子衣衫,打扮成一个fu人模样。

  而且他还特意在屋内点着了蜡烛,在外人看来,这屋子里的人一直都在。

  不得不说龙真的小心是有必要的,苏锦其实一直都派人盯着龙真,他的一举一动也都在苏锦的掌握之下,若不是那天傍晚即将进行大的行动人手奇缺,盯梢的几名厢兵也不至于被潘江给拉走,而龙真也就没有逃走的机会了。

  龙真郁闷躲在城門不远处的暗影里看了半天,亲眼看见几名城外百姓耽搁了时间嚷着要出城,却被守城的士兵几个大耳光扇的找不着北,捂着脸咒骂着跑了回来,这才死了心;这是宵禁啊,也就是说晚上一个人也别想出去了,看来城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龙真东南西北四城跑了一圈,四城皆是如此,今晚是出不了城了;龙真决定暂且返回小石桥的宅院,总不能一夜在外边这么晃荡,当他回到小石桥附近的时候却差点又ni毛了ku子,他亲眼看见苏锦和那个叫马汉的伴当从自己住的院子里走了出来,不用说,苏锦这是来提自己的,这里也不能呆了。

  目送苏锦和马汉骑马离去之后,龙真不知所措起来,这回既逃不出去,又不能回小石桥,想找个客栈栖身又怕官兵搜查,最后他想到了沈德章,他要去沈德章哪里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辗转来到东門大街街口,刚一lu头,龙真的下边再次湿了,东門大街上数百官兵密密麻麻吵吵嚷嚷,押着十几个垂头丧气的人正迎面走来;龙真一眼就看见走在中间的沈德章,这厮披头散发,嘴巴上还留着血,好像被人痛殴了一顿,周围的都是身穿厢兵服饰的士兵,显然沈德章被拿了。

  龙真的第一感觉便是:苏锦这个疯子要杀人灭口,为了掩饰军粮之事,所有知情的人都被拿下了,当然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否则苏锦为什么会跑去小石桥找自己呢?恐怕就是这个沈德章漏的口风。

  龙真恨得牙痒痒的,暗骂一声:活该!迅速的遁入黑暗中。

  龙真清楚自己的处境,这个时候只要一lu头,便再无活命的机会,只能先藏匿起来寻找机会,夜间北城火光冲天,喊杀声如雷,他也无暇去理会了,此刻将自己躲的严严实实才是正经,可没闲心去看什么热闹了。

  龙真穿大街走小巷,往东南角的偏僻之地走,西北角正喊杀声震天,自然是哪里越热闹离那里越远为好。

  天可怜见,龙真的选择是正确的,越往东南,房舍越是稀少,都是些破陋的茅屋,显然住的都是些贫苦的百姓;但是龙真知道,苏锦知道自己逃跑,接踵而至的便是全城大搜捕,此刻万不能跟任何一个人接触,根据自己当差的经验,只要有人烟之处,官兵便会来翻个底朝天,所以哪怕是孤零零的一座小草房杵在那里,龙真也绝不考虑躲进去;这是反侦察的经验,龙真庆幸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兵,总算能够利用这些经验逃过一命。

  深一脚浅一脚的来到一处长着稀疏林木的小土坡中,龙真眼前一亮,这里是绝佳的躲避之地,满眼是大大小小的坟茔,夜风中满目招魂纸幡刷拉拉作响,但龙真丝毫不在意,这里正是他活命的风水宝地。

  龙真像个鬼魂一般在馒头般的土坟之间来回走了数遭,终于选定了一处老坟,看坟头的小树和枯草也知道墓中人死了几十年了,除了累累白骨,怕是什么都落不下了,龙真抽出匕首不费多大力气便在墓碑后挖到了墓門。

  搬开墓門堵着的青石,在等候墓xue内浊气被风吹尽的间隙里,龙真还不忘对着墓碑拜了几拜祷祝道:“龙某若非走投无路,也不会来惊扰尊驾,尊驾泉下有知,祈请莫要怪罪,只要渡过此劫,龙某必会来帮尊驾重修坟墓,你家后人我也必查访出来,赠予厚金。咱们先挤一挤,挤一挤吧。”

  远处传来阵阵喧哗之声,龙真扭头望去,城中火把流动似乎像是在满城大搜捕,龙真不再犹豫,扭着身子,像只土拨鼠一般,缩进墓xue之中。

  第四七三章一语点醒

  折腾了两天没有丝毫龙真的讯息,苏锦相当的担心,此人抓不到终究是个隐患,更何况去往京城的信使出发之后,欧阳修就不断的向苏锦打探龙真的消息,从他急迫的神情可以看出,欧阳修显然知道龙真的重要性。

  苏锦不得不编造各种理由来拖延,但欧阳修何等的精明,他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对苏锦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起来,并限定苏锦三日内必须将龙真交到他手上。

  这三天的期限是有讲究的,从苏锦抓捕冯敬尧和扬州犯官那天算起,到三天的期限结束正好八日,如果龙真逃了,在没有马匹的情况下,雇车赶路正好需要八天才能到京城;走路的话那便不消说了。

  三天后若是苏锦还交不出龙真的话,那很有可能苏锦擅动军粮的事便已经由龙真上奏给朝廷了;欧阳修当然不能跟着苏锦一起死,三天时间一过,他会立刻进行补救,将苏锦的事情马上快马上奏,以刚刚查实为名将自己置身事外。

  而前番所奏的将犯官就地处决的奏章虽然到了皇上手中,但谁也想不到这是自己跟苏锦商量好的杀人灭口之计,即便苏锦咬出自己,自己也可以用中了苏锦的奸计为由推脱;总而言之,补救过后最坏的结果是查办不力,但决不至于跟苏锦一起送命。

  苏锦何尝不知道欧阳修打得主意,他不怪欧阳修会出尔反尔,此事确实是关系到别人的生死,欧阳修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硬是被自己拉上了贼船;苏锦也很郁闷,本以为只要下狠心在城中强力搜捕,龙真插翅难逃;现在也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漏子,居然找不到这家伙了,怎能怪欧阳修恼火反悔。

  无论如何,搜捕还要继续,苏锦跑遍四城城门,仔细询问查看了从初八到现在的所有出入城记录,记录上显示,不管白天夜晚,所有出入城的人员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和搜查,按照潘江的说法:除非龙真翻越城墙坠出城去,要想从城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混出去,绝无可能。

  苏锦宁愿相信他额说法是对的,他现在对龙真是何事逃脱已经有些吃不准了,那晚龙真的房中的蜡烛只能燃烧一个时辰,这一点确凿无疑;但是蜡烛是不是就是龙真点燃的呢?会不会是别人点燃了蜡烛,而龙真早就已经逃的无影无踪了呢?

  初八之前,四城的检查松散的很,龙真只要稍微乔装一番便很容易混出城去,若是如此,自己将城中就算用篦子篦一遍,也别想找到这个人了。

  不过苏锦很快否决了这个猜测,因为看守的衙役交代了,当天傍晚龙真还给了他们钱银让他们去找乐子,由此可见,龙真逃脱的时间便是在初八的傍晚之后。

  为了验证那几个差役所说的话的真实性,王朝马汉等人提着鞭子将几个人打得死去活来,几名差役本来就没做,所以结果可想而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但是这样一来,苏锦反倒放下心来,既然不是衙役们跑回去点燃了蜡烛作伪装,只能是龙真自己了;也即是说龙真九成九还在城中某处;或许躲藏在某个百姓家中的壁柜或者是地窖里,连那些人家自己也不知道;官兵搜查说起来是掘地三尺,可是就这么点人手,这么大的城市,也不过是大致的搜索几遍而已,遗漏之处自然还有很多。

  苏锦为此事急的茶饭不思,晏碧云看着心疼,中午特意精心亲自下厨烧了几个拿手好菜让苏锦开开胃,派人去请苏锦去悦来客栈吃饭,可是哪有心情吃饭,又不好驳了晏碧云的面子,坐在饭桌上夹着菜肴食而不知其味。

  晏碧云柔声道:“饭还是要吃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总不能饿着肚子犯愁吧。”

  苏锦忽然神经质般的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搂住晏碧云转了几个圈,晏碧云不知所措,在一旁伺候的小穗儿和小娴儿以为苏锦失心疯了,唬的小脸都白了。

  苏锦的疯癫还没算完,撅着油乎乎的嘴巴在晏碧云的唇上乱亲,笑道:“晏姐姐真是神人,一句道破玄机,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晏碧云挣扎捶打着苏锦,红着脸道:“放……放奴家下来呀,怎地这般的不庄重,吃个饭还吃的这么轻狂。”

  苏锦哈哈大笑道:“我就轻狂了,怎么着?晏姐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晏碧云被苏锦的双臂快勒的喘不过气来,嗔道:“想出来什么啊,你说的话奴家一句也听不懂。”

  苏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硬是按着晏碧云坐在他的腿上,晏碧云羞愧欲死,连连使眼色要小穗儿和小娴儿上来帮忙,小娴儿毫无义气的扭屁股走人了,小穗儿想了想,也跺脚闪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0页  当前第2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4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