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最爱三国小娘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吐鲁番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675 KB   上传时间:2013-11-29 20:01:15

  两相对比,所有人都明白卫家为何要倒霉了,有力不出力,有钱不出钱,不诛你诛谁,此刻是皇帝是在救朝廷,不是一时的义气,就算心中不服,事已至此,为长远计,只有如此,不得不压下心中的不满,默认结果。

  “赵岐、董昭拟诏书,写明河东卫家谋反、养匪、资敌、杀人、欺君罔上、不遵号令、霸占盐池、盗卖官粮八大罪状,罪诛九族,传檄天下。并立卫固为卫家正宗,承袭河东卫家。”刘协一棍将河东卫家敲死,挣扎的机会都不给。

  众人心惊,皇帝什么时候这么狠毒?

  第十八章大捷真相[本章字数:2252最新更新时间:2013-06-0723:20:22.0]

  情景倒回中条山大捷的前一天。

  天寒地冻,李乐龟缩在中条山的暖帐中,任凭羌胡左贤王帐下大将铁粘儿叫骂三四日,坚决不战。

  这日中午,得到老伙计杨奉答应助拳的李乐,叫嚣着跳出大帐点将统兵,要与羌胡一决雌雄。

  山谷中无法排兵布阵,将士们心情被主帅感染,除了跟着李乐正面迎敌的将士,其他将士全一窝蜂似的爬上山谷,意欲准备碎石等物,不料羌胡狡猾之极,一边在山谷中派人叫阵,一边派兵抢占山谷高地。

  羌胡大将铁粘儿高举着一柄铁杆对阵李乐,二将早已积怨颇深,甫一见面即刻刀来杆往。山谷狭窄,不利纵马冲杀,拼的全是一身蛮力,李乐做老大久了,一身筋骨实则外强中干,不到三合,就被打的心惊胆颤,本欲拨马回头,可又惦记杨奉援军,不得不硬撑着举刀厮杀。

  李乐与铁粘儿一接上手,抢占高地的李乐军士和羌胡偷袭将兵立刻捉对厮杀,但李乐兵士整日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哪里是整日吃肉喝奶的羌胡莽汉的对手,转眼间已经被杀死大半,剩下的一看不妙,早早滚入草丛。

  只可惜李乐草包,一心指望杨奉、董承救援,自己不想对策,若是在诱敌深入,然后一把火烧之,根本不用杨奉、董承策应,定能一举消灭羌胡。

  李乐发觉事态严峻,暗骂杨奉阳奉阴违,手上力道稍弱,登时被铁粘儿逼的手忙脚乱,明眼人一看可以看出,若是平原纵横厮杀,李乐断然不是铁粘儿十合之敌,但狭路之中,耍的是小聪明,玩的是冷不丁。李乐就是个中翘楚,手中大刀震退,抽冷子捅一下腰刀,却也不致当场扑倒。

  正在李乐准备撤退时,自山谷左侧涌出一杆大旗,上写“骠骑将军杨”五个大字,自山谷右侧奔出一骑,高举大旗一面,却是“车骑将军董”五个大字。

  李乐心头一热,杨奉还是讲哥们义气的。立时精神大振,死命劈杀了两刀,低头一看,虎口鲜血直淋,在此生命危机关头,却也顾不得许多,咬牙死拼。

  杨奉、董承刚一现身,羌胡后方突然奔出一队彪骑,约有两千众,领头一人年纪五十左右,生的满脸胡须,黑毛带卷,只一出场,就将羌胡骑兵的嚎叫声提升一倍,可见此人在羌胡士兵中威望极高。

  杨奉、董承不识此人,正要夹击攻击此人,后方由出现一队人马,也有千余人,却是从将领到兵卒,全是黑巾蒙脸,从肢体语言上断定是汉人。

  还未说明是敌是友,黑巾人已经冲着董承兵马杀来,那羌胡老将也是一言不发,挥兵攻击杨奉,这番厮杀全无章法,全是蛮力拼斗,不一刻,中天山的山谷血流成河,哀号遍地。

  李乐首先不敌,引兵退走,却被铁粘儿一杆打坠马下,乱刀砍死。李乐所部大多数都是韩暹的兵马,哪有心思替李乐报仇,唿哨一声冲中大山逃命。铁粘儿整顿兵马向山谷口的董承、杨奉杀来,二将无心恋战,依山据险,且战且退。

  不料此时一匹斥候冲到羌胡老将身边,密语一阵,那老将眯眼转了几转,振臂一呼,羌胡兵卒退出谷口,自寻马匹向西溃退。

  余下黑巾将领焦躁不安,却不愿被杨奉、董承包夹攻击,也转身引兵随后撤退。

  杨奉、董承合并一处,也是惊疑不定,猜不透羌兵优势明显却主动退走的缘由,二将商议一阵,赶紧回到大营先行邀功,奏报中天山大捷,却瞒下那黑衣将领一事。

  二将心中疑惑,那黑巾人身段神情,竟是与一人甚为相似,正是前些时日被韩暹、李乐打败的胡才。但二将心有灵犀,胡才此人无大志,投降羌胡可能是为了报仇,所以才有羌胡一路势如破竹攻入李乐、韩暹大营,必定是胡才引路。

  而此刻羌胡退走方向,正是范先的地盘,如果羌胡有胡才相助,更能够阴范先一把。

  杨奉、董承二人都有一丝野心:韩暹没有李乐相助,实力大打折扣;能够与杨奉、董承抗衡的政敌就是范先。如果能够消弱范先的兵力,岂不是他们坐大,到时候兼并韩暹,压制范先,皇帝还不是乖乖听他们的。

  二人心怀鬼胎,赶紧打理战场,收缴李乐部众和辎重粮草,派出大量斥候,暗中监视韩暹和范先动静。

  却说羌胡老将乃是羌胡左贤王的舅父,名叫羌必隆,眼看杨奉、董承退入山中,骑兵失去冲杀优势,正寻机撤兵时,斥候来报,刚刚截获朝廷重要消息,解县一带的山贼不但劫掠大量食盐,且购买十万石粮草!

  一听就知道消息言过其实,但羌必隆深知无风不起浪,即便没有传说的这么多,但绝对令人满意。

  羌胡攻打县城没有良策,对于山贼流寇却很有经验。时值青黄不接,羌胡所图者,无非官职、钱财、粮草、食盐等等,此刻有众多的粮食和食盐,而且正在山贼手中,简直手边之物之物,羌必隆岂会坐视。立即派出两名亲随,传令铁粘儿、黑巾人撤兵奔袭解县山贼。

  大阳距离解县,快马不足半天时间,但羌胡骑兵刚刚历经了一场战斗,况且需要绕过中条山,由涑水河下游平原直扑解县,路途增加,于是在日落整体休息,补充给养。

  第二日,羌必隆传来黑巾人,黑巾早已揭下,正是胡才。胡才此刻一脸怒气,估计在怨恨羌必隆退兵一事。

  羌必隆安抚道:“胡将军的仇敌是李乐、韩暹,却跟杨奉、董承无关,铁粘儿已经为你杀了李乐,韩暹却非短期可杀,故先取解县一带的山贼,补充了粮草,再替胡将军报仇!”

  胡才缓解了怨气,答应替羌必隆探听山贼的食盐囤积所在,立刻索要战马百匹,安排百十名亲随先去解县一带打探消息,以为前站。

  胡才明着答应,暗中却安排亲卫队长,令其与山贼约定,里应外合偷袭羌胡。从羌必隆撤兵开始,胡才已经明白,他们的共同目标已经没有了,在羌胡的眼中,李乐、韩暹大营的破衣烂甲根本无法与十万石粮草相比。

  所以,等待他的,必然是兔死狗烹的结局。

  与其如此,不如先下手为强。

  如果能够联合山贼消灭羌胡,那么这些装备马匹,立刻能够组建一支两千人的骑兵!

  骑兵啊!

  胡才一阵激动,想起白波军起兵之时,啸聚十万之众,才有多少骑兵,不足千骑!如果有这么一支强悍的骑兵,加上在河东河内绿林中的名头,重振胡大将军的旗号岂不是指日可待?

  第十九章真正大捷[本章字数:2119最新更新时间:2013-06-0923:43:08.0]

  胡才命人联络山贼里应外合,准备东山再起,不料山贼没找到,却发现一支送粮队蜿蜒向解县北部区移动。这个情况迅速传到胡才大帐,胡才另立山头的愿望遂灭,不由暗叹一声“天不佑我”。

  转眼又想到一计,一边汇报羌必隆,一边派人将羌胡抢劫粮草的消息通知解县的卫将军范先。

  羌必隆大喜,从商队抢粮要比山贼手中抢粮顺利多了。立刻令铁粘儿带两千兵马去抢粮,自带两千人和胡才的八百兵卒随后掩杀。

  铁粘儿的两千铁骑出现在运粮商队面前,商队的假东家莫问早吓得浑身哆嗦,不待铁粘儿恐吓,已经满口答应运送到蒲阪,铁粘儿本想杀人立威,却是根本不用,猖狂一笑,调整好商队的路线,正要前进,前面闪出一支步兵军队,衣甲鲜明,刀盾晃眼,正中一面大旗,上写卫将军范,知道这是河东唯一嫡系部队的武将范先。铁粘儿不敢轻敌,拍马出战,口中大吼本前锋不杀无名之辈云云。

  范先队伍中应声奔出一员长脸大汉,名叫李纯,乃是范先刚提拔上来的中郎将,口中不甘示弱,叫道:“杀猪岂用宰牛刀!”二人厮杀一处,不到五合,被铁粘儿一杆砸下马来。

  众人大惊,细看铁粘儿手中长杆少说也有七八十斤重,再没人愿意主动挑战。范先冷笑,正要提马上前,铁粘儿早已铁杆一举,两千骑兵去潮水一般冲杀过去。

  骑兵对步兵占着速度和兵器之利,哪有在比将环节浪费时间!

  范先冷笑一声,刀盾兵迅速撤离,后边露出数十架战车,上面压着巨石,车与车之间捆绑了粗大的绳索,专绊马腿,冲在前面的马匹来势凶猛,收受不住,登时人仰马翻,早有范先的兵卒手持利刃剁去首级。

  铁粘儿大怒,寻到绳索坠地的机会,翻过绊马索,一阵乱砍。但第一批马匹翻到,第二波稍不注意就踏死同伴,大多数羌胡骑兵都减速勒缰,让同伴有机会站起来。铁粘儿意识道不妙,立刻传令收兵,恰在此时,范先后队的弓箭手骤然动作,漫天的箭矢落了下来,顿时又是一阵鬼哭狼嚎。

  铁粘儿一边躲闪箭矢,一边重整队伍,令预备队冲在前面,发动第二次进攻。

  殿后的羌必隆赶到,攻击范先的后部,却见范先根本不予理睬,只朝着铁粘儿猛冲,心中正感诧异,猛然听到背后一声怒吼,胡才临阵反戈,大刀兜头劈下,两个随从距离很近,慌乱之间手持狼牙棒抵挡,被胡才大刀劈死。羌必隆仓惶逃脱。

  羌必隆气急大叫:“胡将军,即便是杀了我们,范先也定不饶你!不如我们合伙灭了范先,其所属部众全部归你!”

  “范先一死,本将军距黄泉也不远!”胡才一边讽刺,一边磕飞两个狼牙棒,冲着羌必隆恶狠狠杀来。胡才部众仅剩的九百兵卒,却在如同临死前的野兽一般,追着羌必隆溃退的队伍狠命厮杀。

  羌必隆本来人数占优,胡才临阵反戈,瞬间杀了千把人,身边的只有一千来人,幸亏是骑兵,跑的快,胡才部众追不上。

  却说铁粘儿部将发现胡才骤然发难,羌必隆溃逃,一时间自乱阵脚,被范先趁势打杀了一阵损兵折将,等胡才回头夹击,方才明白过来,收拢部众仓惶追赶羌必隆,两军合在一处,不足两千人,意欲转身再战,见士气低沉,已知不可为,哀叹一声引残兵回东渡黄河回大本营。

  范先欲整兵再追,胡才道:“穷寇勿追!”范先许之,狂笑道:“胡将军好计策,你我二人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不料山中冲出一股土匪,狂叫着冲向分散打扫战场的兵卒,范先、胡才大怒,山贼太狂了,竟然准备杀官军,立刻整兵迎敌,部分兵卒来不及聚拢,被山贼瞬间切割成数块,围住厮杀。

  土匪算计范先、胡才人数不足,还是残兵,却忘了这是刚刚得胜之兵,气势正旺,岂容别人来抢夺胜利果实,而且还是素来小瞧的土匪,登时逼出莫大的勇气,紧跟在范先、胡才后边大力冲杀,不出半刻,已将土匪打的七零八落。

  莫问眼看时机已到,挥手让急不可耐的徐晃和王海出战,谁知第一个冲出去的竟是顺亨粮行的掌柜安敦。

  虎贲营的兵器掩盖在粮草底部,一声号令,当场掀翻薄薄的粮草盖子拿起弩弓和断箭,稍一瞄准,照准山贼一通劲射。

  安敦抢过一杆长戟抡圆了,三丈内无人近身,挨着就死,在混战中如一架战车横冲直闯,就像龙卷风一般,冲到哪里就是一片东倒西歪。

  徐晃和王海暗自心惊,虽有心争强好胜,但有任务在身,瞬即冲到范先马前,一个砍马腿,一个劈人,不待范先反应,已经身首异处。

  这时再看安敦,夺了一匹战马,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冲向胡才,原来莫问准备射杀胡才,见安敦有意立功,派人传令安敦杀掉胡才。胡才见到范先身死,拨马就逃。安敦眼见不能追上,大吼一声,手中长戟甩出,百十米的距离外正中胡才后心,一下扎了个透心凉,尸身翻身坠马。

  吼声惊镇全场,众人回头时,胡才已经落下,唯有一杆长戟在尸体上摇晃,登时安敦带来的二百名精壮汉子哄叫出威震天地的喝彩声。

  莫问此刻也抢了一匹战马,借机登高一呼,凡范先、胡才残部,皆朝廷军队,诛杀山贼者一律有赏。

  号令传扬开去,胡才、范先的兵卒眼见主将身死,朝廷中又有徐晃、王海、安敦恍若天神,立刻听从号令高叫着攻杀山贼。山贼本已式微,又在徐晃、王海、安敦、范先残部、胡才残部合力诛杀,连跑都没有机会,不到半刻,已经折去大半,剩余一些手持棍棒和铁杆断刃之徒,心惊胆颤之余顷刻间跪成一片。

  收拢范先、胡才余部后,共计不到两千人,所幸马匹众多,莫问立刻让王海带一千人去安抚解县和猗氏两个县城,徐晃引兵一千直扑蒲坂,令安敦带人打扫战场,押解山贼和部分羌胡伤兵回安邑听候发落,自带百人,押着一名山贼头领直奔山贼老窝。

  第二十章杖释兵权[本章字数:2637最新更新时间:2013-06-1000:52:19.0]

  二月初,百官齐聚安邑朝堂,文武皆有喜色。

  徐晃出列禀告:“羌胡骑兵攻打解县,叛将胡才临阵反戈,与范先里应外合打退羌胡骑兵,不料山贼来攻,范先、胡才双双殉国,随后徐晃赶到,领虎贲营灭杀山贼。”

  众将闻听不由愕然,按照徐晃所说,朝廷什么也没做,功劳最大的反而是死去的范先、胡才二将,这个版本与三个战神版本相差也太大了吧!最重要的是杀人者不对啊!

  刘协却一言不发,不知意欲。但心中却跟明镜一般,这些都是刘协跟莫问商议好的,低调是王道。此刻朝廷正在风口浪尖上,哪怕一个小动作大家都看在眼里。若是拥有兵力,曹操、袁绍等人岂能坐视。明着不敢杀皇帝,但暗中使用的手段太多了。

  河东、河内、上党诸郡现在黄巾余贼猖獗,他们一旦不去剿匪,反去将匪赶往河东郡,对于河东郡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

  最重要的,皇帝名声早不好用了。就算皇帝有兵,最好的结局也是各诸侯不尊号令,据地为王,反正他们是万万不会放弃封地和手中的兵权。

  既然如此,那就低调再低调,让他们都掉以轻心,从而演一出天降奇兵,谋取最大的利益。

  徐晃继续汇报:在山贼老窝中救出白玉盐场的单峰和红梅二人。经审问,山贼首领供出幕后主使是河东卫家。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鸦雀无声,唯恐连累自己。能够坐在朝堂中的官员,哪一个不是鬼精鬼精,山贼被抓,让他说一,他不敢说二,让他说谁是主使,谁就是主使,栽赃嫁祸的把戏每天都在上演,不缺这么一出。

  刘协轻轻一笑,令人将山贼带上堂亲自审问,自然不假,叹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主动交代,死罪可免,略有薄惩就行,当庭杖责二十,以示惩戒!”

  山贼首领不知是计,估计莫问已经答应他免他死罪的话,登时欢欢喜喜扒了衣裤,不料施刑的老兄第一杖就打在山贼首领的脖颈,咔嚓一声脊椎断裂。二十杖打完,早已气绝多时。

  行刑的老兄跪下哭诉,此人不经打,二十杖就死了,刘协只得不摆手道:“按烈士抚恤吧!”

  这一下将两班文武惊的头皮发麻,这哪里是失手打死,这绝对是蓄意谋杀!山贼这一死,无疑将河东卫家的罪责盖棺定论,而且死无对证。

  百官低头不语,刘协轻轻道:“董将军、杨将军,两位爱卿不是上奏中条山大胜,羌胡残余士卒溃逃了吗?你们怎么解释这次羌胡大举攻打解县?”

  董承、杨奉赶紧跪下辩解:“羌胡阴险狡诈,定然有后续兵马!”

  刘协冷冷道:“胡才引羌骑复仇,为何隐瞒不报?若非他在解县临阵反正,此刻孤已成亡国之君?”

  董承、杨奉登时大惊,慌忙说当时只见一个黑衣人在羌胡将领身边,相隔太远无法看清云云。

  刘协认可了二将的说辞,叹道:“既然如此,那就略施薄惩,杖责二十吧!”话一出口,将董承、杨奉吓的面色苍白,刚才的当庭打死山贼首领,哪个不懂其中内情!皇帝看似年少无意,实则阴险无比,立刻振奋精神叫道:“皇上,我等忠心为皇上守护南门,天日可鉴,请皇上明察,饶恕微臣!”

  刘协沉默半响,道:“爱卿忠心可嘉,孤也不忍心惩罚,可是有错不惩,恐以后难以服众,不知二位认为该如何处置?”

  董承、杨奉看看朝堂两旁威风凛凛的御林军和虎贲营,还有传言中一柄斧削砍百人的猛将徐晃,惊惧渐深,董承暗想他怎么也是个国戚,皇帝肯定不会一棍敲死,当即先道:“微臣自觉杖责不足以责臣之过,臣自降三级,请皇上恩准。”

  杨奉暗骂董承,事到临头先脱逃,然而董承临阵倒戈,他孤家寡人更难独撑,偷眼求救韩暹却无反应,只得道:“臣也愿自降三级!”

  董昭首先反应过来,好一招离间计,一句话瓦解了二人的联盟,同时减弱了二人的官职。抬头看去,三公九卿似乎也恍然大悟,低头暗惊。

  “众爱卿以为如何?”刘协将皮球踢到朝堂。三公九卿以及百官一阵腹诽,自己想整人就整呗,还拉大家下水。杨彪首先附议,有人带头,众人都为董承、杨奉“求情”。刘协顺势道:“既然如此,那就以你所言,夺董承、杨奉将军职,宣董承为太尉司马,杨奉为太尉左曹,即日上任。”

  二人大惊,这哪里是削官夺职,这是赤果果地夺兵权!

  “晋升徐晃为定国将军,接掌董承、杨奉军营,大司马张杨引三千兵马助徐晃就职;王海为镇羌将军,领军驻守蒲阪、解县,到任之前,引军去河东盐池严查私盐情况。大将军韩暹驻守大阳,回去多派兵马到中条山一带收取李乐屯田!”刘协轻巧巧将董承、杨奉的权力完全剥夺。却气的董承、杨奉差点吐血,脸上却还要装作感恩戴德。

  董昭眼看董承、杨奉脸上变色开始有些担心,听到张杨、王海的调配后突然眼睛一亮,董承和杨奉只有三千兵马,如果张杨协助,王海在河东盐池策应,韩暹堵住黄河,整个将董、杨二将的军队包了饺子,就算二将的部下有异议,估计连反抗的勇气都没。

  真是阴险啊!董昭如是想。

  韩暹在朝堂上一句话都不敢说,唯恐皇上给他来一棍。韩暹退出朝堂抹了一把冷汗,再不敢停留,飞一般带领亲兵奔回大阳。这次朝议,当初的一个将军,唯有他保留了兵权,但最不敢妄动的就是他了,北边有徐晃、西北有王海,东边有张杨,唯一的出口就是黄河,但渡过黄河哪有他的安身之地,曹操和李郭二将哪一个他都惹不起。

  看来要蛰伏下来表表忠心了!

  朝堂上仍是热议一片,董昭先将解县大捷进行檄文,将功劳安在范先、胡才身上,朝廷不过是捡了一个便宜。以此应对各个强大的诸侯。私下对二人的家属进行了表彰。

  此刻的张杨、徐晃和王海,却早已离开朝堂,按照刘协的安排迅速布置兵力。临出朝廷,刘协暗暗盯了莫问一眼,莫问一句话都不说,随着徐晃离去。徐晃是猛将,此刻未成熟,莫问却是奸计百出,而且够阴够毒,冤杀百十口人眼睛都不带眨的,有这个人跟着,徐晃接掌董承、杨奉大营,十拿九准。

  莫问此人阴狠毒辣,只能呆在后台,坚决不能浮出水面。这也是刘协不让他在解县大捷中不显山不露水的用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5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最爱三国小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