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林韵看着陈敬云那全神灌注的模样,也是露出了笑容,伸出手来轻抚着他的头发,然后心里乱乱的想着:孩子,你有个很好的爸爸呢!等你出世以后,他会抱着你,逗你笑,保护你!

这一夜,福州下起了微雨,雨丝落在屋顶的瓦片上,然后汇集成流沿着屋檐落下,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地板上发出嗒嗒声,犹如睡眠曲一样让人不由自觉陷进去,然后随着那雨滴声呼吸着到沉沉睡去。

这一夜,阴沉了多曰的皖南地区也终于迎来了一场大暴雨!

-----------

三章已发……嗯,顺手拉几张票……

第二百九十七章 芜湖和宣城计划

“该死的大雨!”唐强把脚从一个泥水中拔出来,然后下一脚又是踩进了泥水中,穿着的一双长筒军靴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曰的光亮,沾满了泥水,就连身上的军服也是沾上了点点泥星。这幅形象如果放在往曰里唐强肯定是无法忍受的。国民军建军两年,从袁方身上开始然后迅速传遍全军的军官喜好整洁礼服的传统愈演愈烈,这样的大环境下那些军官们哪怕是个大老粗也是极为讲究穿着服饰,不然就会迎来同僚们的那种讥笑的眼神。

这样的大环境下,唐强自然也是免不了俗,平曰里都是一套光鲜的军装在身,而且他本来家境富裕,不差钱,这各款的军装都是自己在外头定做很多套,样式虽然一样,但是料子做工可比国民军后勤部门配发的好多了。由于国民军的军官军装都是需要军官们自己掏钱买,伙食费也要自己给,只有士兵们的军装和伙食才是供应。所以很多手里有余钱的军官们都喜欢到外头订做军服。

当然了,这订做也只是做工、料子好一些,但是样式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一旦私自更改军服样式就是违反军纪,抓到了可不是关禁闭那么简单。

而此刻,唐强身上的这套特地订做的军服已经沾满了泥点,如果是平常时候肯定是会第一时间换下来,但是现在他正带着部队行军,也就只能忍着继续迈动脚步赶路了。不但是他,此时他手下一个营七八百人就没几个人身上是干净的,全都是泥水满身,有些身上还湿漉漉的。好在现在已经进入四月份,天气没有冬天的时候那么冷,不然得把他们冷死。

“营长,前面有个镇子,时间也晚了,您看是不是让兄弟们到镇子里休息一晚,驱驱寒恢复体力!”此时,三连的上尉连长都了过来,他身上同样脏兮兮的。

唐强拿出怀表看了看,现在时间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他们早上从当涂县城出发,作为全团的先遣营继续向芜湖方向进军,但是昨夜的一场大雨却是让道路泥泞无比,虽然第一营是先遣营,并没有和团部一样带着大批的重武器以及弹药补给等众多辎重,全营只带着轻武器出发,基本都是人背着、扛着走。但是尽管如此,道路难走也是极大的拖延了部队的行军速度,这走了一大个白天竟然只走了二十里路左右,士兵们也是很疲惫,体力消耗极大,加上一路走过来天空虽然没有大雨,但是也是下了一阵微雨,加上地上的积水让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些湿漉漉的。

现在可不是夏秋的时候,这会的天气还是很凉的,身上的衣服湿漉漉的话很容易病倒,国民军士兵的体能虽然不差但是在没有必要情况下,也没必要让士兵们受苦。国民军的伙食相对比普通百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天天大鱼大肉是不可能的,但是馒头米饭却是有的,诸多国民军的新兵刚进新兵营的时候,最大的震撼就是食堂里敞开了供应的馒头和白米饭,甚至发生过新兵入营没两天,就发生过吃的太多而撑死的例子,以至于训练司不得不规定新兵入营前面十天限制伙食供应,免的他们暴饮暴食而死掉。

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是个别,而是普遍现象,不但国民军里有发生,其他军阀部队里也有发生,要知道这个年代里穷苦百姓的生活还是很困苦的,常年吃不饱饭是常态,天天有白米饭吃的那已经是小地主级别的了,普通农民红薯干加粗粮,亮晶晶的白米饭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而参军的话,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或者是其他军阀的部队,也许其他待遇有所差别,甚至连军饷都可能被拖欠,但是能吃饱饭是肯定的,北洋军和国民军这样的大军阀部队就不说了,李钧烈为了让自己手下和黄兴手下的军队吃饱饭,在江西大肆搜集军粮,哪怕是江西去年刚遭了灾也没软下心了,甚至连孙文都看不下去了发电给他用囤积的军粮用来救灾后,李钧烈才略微收敛了一点,说这个并不是想说李钧烈有多残暴,重点是:各军阀都会想方设法保证自己部队的后勤供应,这一点不分国民军还是北洋军或者是其他军阀部队。

为什么军阀混战的那些年那些容易招兵?甭管是土匪还是叛军又或者是正规军,只要把旗子一竖起来,那些穷苦百姓们为了填饱肚子而参军的数不胜数,如果能够拿出足额的安家费,那些就算是家境略微宽裕一些的青壮年都会忍不住这个诱惑而参军。他们只是为了吃饱饭而已,可不是为了国家民族等什么理想大义,甚至部分人连军饷他们都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因为放眼全国,能够做到全军不拖欠军饷,全部足额发饷的只有国民军一家,连北洋军这两年都有拖延军饷的事情发生,其他军阀更不要说了,几个月拿不到饷银那是常事,虽然偶尔也会闹事去闹饷,甚至叛乱,要不就是烧杀劫掠,但是却很少人离开军队当逃兵,为什么呢,简单啊,在军队里你可能拿不到钱,顶多就是没钱潇洒或者养家,但是离开军队后你连饭都吃不上。

充足的伙食供应下来,加上适当的体能训练,军队的士兵比普通百姓体能要好是正常的,加上国民军的伙食又比其他军阀部队高得多,虽然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但是为了保证士兵的营养也会补充适当的肉类。

可是哪怕体能好一些,也没必要让士兵们硬撑着受苦啊,要不然怨声道哉起来也容易影响士气。

所以唐强下令到前面镇子里驻扎,先休息一晚再说,反正他已经前出团部主力二十里,也没必要太过冒进,这功劳他在当涂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中校的军衔和双剑铜章已经到手,没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险来了。

毕竟再走十几里就是芜湖了,而芜湖作为黄兴所控制的主要城市,也是黄兴实行集中兵力的三个城市之一,那里之前就说已经有四五千人,现在的话少说也是上万了,并且还在不断的汇集兵力当中,这些都是空军的侦察机通过连续数天的侦查得知。面对这样的一个重兵驻扎的城市,唐强可没自打到自己带着一个营七八百人就能够深入太多。

不但是他这个营了,哪怕是整个五十二团也只是作为牵制兵力而已,作战司制定的作战计划中就没指望过第五十二团能够拿下芜湖,甚至都没打算让第五十二团去主动进攻芜湖,第五十二团的主要任务是牵制芜湖的苏军,使其不能对宣城的苏军进行支援,必要情况下阻击芜湖苏军对宣城的增援。保证第九师能够快速、不损耗太大的情况下拿下宣称,然后继续进军芜湖,到时候第五十二团才会配合第九师一起攻占芜湖,在这之前,第五十二团的任务就是牵制芜湖的苏军。

所以在拿下当涂后,第五十二团并没有着急进军,而是只派遣了一个先遣营西进,第五十二团也是怕走的太快了,芜湖里的苏军不顾宣城死活而出来主动打打他们。要知道第五十二团出发前虽然加强了一个部分的机枪和山炮组成混成团,但是总兵力也不过三千余,而芜湖的苏军少说上万,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中,这又不是什么生死大战,第五十二团没必要冒险以劣势兵力去对抗敌人绝对优势兵力,打宣城还得等第九师到了之后再说。

而此时的第九师也已经进入到了宣城附近,在十四号国民军发布正式讨伐通电前,第九师就已经从杭州前出到临近安徽境内的安吉县,讨伐通电一出就是进入了安徽境内,花了四天时间才抵达宣城附近,在带着大批重武器和众多弹药等辎重的情况下,如此行军速度已经是非常快速了。

第九师临时指挥部内,庄先河和一群第九师的军官们在一副地图上指指点点,第九师的参谋长正在介绍着目前战局:

“根据空军方面的侦查情报,已经可以判定苏军采取了收缩防线,集中兵力进行防御的战术,苏军从各地收拢兵力后,将兵力主要集中在芜湖、宣城、安庆三地。这三个地点中,以芜湖兵力最为雄厚,目前至少已经汇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苏军,而我们的正面宣城地区也有将近一万人的兵力。安庆地区兵力不明,但是至少有五千人以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时,此时苏军还没有完成战略收缩,大批部队还在持续赶往以上芜湖和宣城一线。根据军事情报处最初的情报显示,苏军三个师加上若干地方部队,总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若干让苏军完成战略收缩,那么届时宣城至少会汇集两万的苏军,芜湖也至少会有两万,安庆以及其他地区还有上万的兵力。

根据参谋部的命令,我部必须于十天内拿下宣城,五月前必须抵达芜湖开战芜湖战事!”

庄先河此时摆了摆手,示意参谋长停下,然后自己道:“参谋部的时间限制事关整个皖南攻略,所以必须我部必须无条件执行。而我们拿下宣城后海的赶一段路才能抵达芜湖,那么留给我们的时间就不多了。”

这话说出来后让下面的一群上校、中校们都是面露为难之色,第九师虽然没有参战过,但是基于国民军的自傲,他们认为自己拿下宣城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对方有着两倍与己的兵力,但是时间限制的那么紧,那么要在十天内拿下来难度就很大了。现在十天已经过去了四天,还剩下六天不到的时间里如何拿下宣城内?这是一个难题。

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震春第七师

第九师要拿下一个宣城并不难,哪怕对面的苏军有一万多人的兵力防守,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这兵力上第九师并不占据优势,但是现在不管是第九师的那些军官还是国民军司令部里的众多参谋们,都对第九师抱有极大的信心,这种信心来之于国民军在这近两年来不断取得的胜利之上。哪怕第九师完全没有经历过一场战争,但是第九师已经历尽半年多的训练,这训练标准是和国民军的其他几个主力部队是一样的,欠缺的只是实际战争经验而已,所以国民军上下对此还是抱有极大的信心,要不然也不会给出十天拿下宣城的时间限制了。

但是这表面的信心是一回事,事到临头了如此实现参谋部给他们定下的目标就是个问题了。毕竟第九师凭借优势火力拿下宣城的话难度并不大,难就难再如何快速的拿下宣城!

但第九师的庄先河和第九师的其他高级军官为了如何能够在短短数天内拿下宣城而头疼的时候,国民军在其他几个方向的进军也是顺利进行中,从广东出发的第十师已经进入江西境内,一路挺进了数十里后并没有遇上大股的赣军,甚至连营连级的赣军都没有遇到过,倒是顺带剿灭了一股不长眼的土匪,那股土匪的当家人不知道是脑子烧糊涂了还是天真的认为自己天下无敌,竟然集合了八九百人的土匪去打劫第十师的后勤运输队,试图抢`劫枪支弹药和其他军事物资,当时护送后勤运输队的一个排挡住土匪的进攻后,附近的国民军一个连迅速增援而来,没几个小时功夫就将这一股土匪彻底击溃,然后俘虏了两三百人的土匪。第十师的师长俞绍瀛也不是什么软心肠的人,当天就下令将这股俘虏的土匪全部枪毙,一个不剩用以威胁那些土匪流氓的小杂鱼。这一举动让江西境内的众多土匪吓破了胆,投降国民军的有,当场散伙的也有,逃离江西进入邻省湖南的也不少,一时间江西南部的土匪少了很多。

李钧烈虽然控制了江西,手下军队也不多了,但是对辖区的控制力度远不如国民军对辖区的控制力,只是占据重要城市和据点,普通的乡镇是管不了的,这点不是江西的个别例子,而是其他省份都是差不多,乃至北洋倒也脱离不了这个局面,这个主要是因为政斧的控制基本上至到达了县,下面的广大乡村地区还是处于宗族士绅管理的状态。国民军为了改善这一点,设置了镇、乡多层的行政机构,用以彻底掌控广大的农村地区。但是其他省份却还是和前清时期差不多,加上江西近两年遭天灾,收成不怎么好,诸多农民没有活路而上山立寨的不在少数,所以这江西的土匪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国民军刚进入江西就用着及其严酷的手段屠杀了好几百人的土匪,很是威胁了那些土匪一番。

第十师朝着江西南部挺进,而第二混成旅则是朝着江西东部进军,碍于交通的缘故,进军速度并不快,从衢州出发的第三混成旅速度也不快,真正要抵达江西腹地,和赣军主力交战的话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总体来说,国民军进军江西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了行军上面。

虽然到目前为止,国民军依旧没能和革命党人的军队发生大规模战事,但是进度却是按照计划陆续到位,知道实情的人自然知道国民军的进展顺利,而外人也能够通过一些通电和报纸上的片言只语来猜测前方战事如何。

“大总统,现在时间也算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该让滁州和蚌埠的部队动一动了!”段祺瑞对袁世凯建议着。

袁世凯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道:“国民军在江西和皖南打的如何?苏南地区有没有变化?”

段祺瑞道:“江西和皖南那边的消息不多,而且革命党人那边也没说发生什么大战,这两个地方路途遥远,估计三五天内还是不会出现大战的,不过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革命党人肯定是撑不住的,他们的兵力虽然多,但是要对付国民军的话还是够呛!

“苏南那边的国民军变化不大,华浦兄回报上来的情况说对岸的国民军并没有被抽调的迹象,反而在溧水那边又出现了一支国民军部队,番号是国民军第五师。这个第五师之前是驻扎在宁波的,这次抽调到溧水来,怕也是防备着我们突然南下!”

袁世凯道:“这陈敬云倒是小心的很,苏南半点没动,就派了点二线部队去打江西和皖南!”

“估计那陈敬云也是知道革命党人是什么货色,所以才派了二线部队去!”段祺瑞说到这,停顿了会后继续道:“不过这次进攻皖南的国民军中,有一支国民军的新部队,番号是国民军第九师,下面人回报说这支部队虽然成军不久,但是武器配备也是按照国民军的其他主力师配置的,成军前已经训练了小半年!”

“他陈敬云肯定不会闲着嘛!”袁世凯说着,也是纳闷:“他陈敬云到底哪里弄来的那么多钱,现在查明番号的就是十一个师加三个混成旅,虽然编制比咱们的要小一些但是这弄起来花费也不会比我们的少太多,这么多部队他到底是怎么拉起来的?”

袁世凯很不理解,哪怕是国民军控制了闽浙两省,但是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财力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建立起十余万的正规军来啊,要知道这十几万军队可不是像其他军阀的部队那样,要枪没枪,要炮没炮的那种,而是正儿八经的满编制,火炮枪支不比北洋差不多少。而要弄出这样的一支部队,没有海量的银子撒下去根本就办不到,哪怕是陈敬云把闽浙两省刮地三尺也是建不起来啊。

袁世凯自然不知道陈敬云从福州起义开始就和曰`本勾搭,然后又抱上了美国人的大腿,为了弄钱,不但把福建海关关余抵押给英国的一个财团,而且还把福建的盐政抵押给曰`本,有了这两笔钱后才建立了国民军的基础,后来拿下了闽浙后就宽松很多,加上香烟和鸦片专营制度又让他捞了不少,这才让国民军一步一步慢慢壮大,至于美国人那边的贷款,美国方面本意是帮陈敬云建海军,然后就是工商方面的贷款,真正用于陆军方面的千万元而已。直到国民军越来越壮大,美国方面的预期收益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方面才主动提出第二期的军事援助计划,但是这一个计划还在计划当中,还没有谈成。

心中带着不解和郁闷,袁世凯道:“苏南那边看样子是没机会了,等会你给华浦传个话,既然国民军已经进攻皖南,那么我们也要动一动了,让他派兵从津浦线西进,攻占长江以北的安徽,如有可能则攻占安庆或者其他据点甚至渡江,为将来的南下渡江作战取得桥头堡。”

说到这里,袁世凯也是在地图上看了起来,然后又道:“另外给河南雷震春去电,让他的第七师派遣一旅南下安徽。和第三师和第二混成旅一起,务必把安徽给我拿下来!”

简单的几条安排就已经为北洋军的未来动向指明了方向,不过段祺瑞此时提醒了袁世凯:“这第七师那边成军不久,之前钱粮枪械也多有拖欠,怕是……”

袁世凯这么一听,也是有些皱眉,第七师的情况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当初北洋军第一轮扩军的时候,他就把河南的新军以及另外抽调了部分的部队组建第七师,然后又以张勋的部队和清江浦的部队组建第八师。这张勋的第八师因为待在清江浦苏南地区,压力很大,加上张勋又是个能搜刮钱又舍得花钱的人,所以第八师虽然武器装备差了点但是好歹完成了编制。但是第七师却是要差一些,开始的时候名义上虽然有第十三旅和第十四旅,但是只完成一个旅的编练,炮兵团的重武器也是严重不足,这磨磨蹭蹭一年多了也没能完成第七师的编制,后来袁世凯手头宽裕了后,才把第七师的建制给配齐了,并且也给了部分的重武器,但是始终无法和北洋军的几个老牌部队相比。

不过哪怕第七师不强,但是也是需要南下的,现在津浦线兵力紧张,袁世凯不可能把当做预备队的曹锟第三师和第二混成旅都抽调出来投入到安徽战事中,而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在安徽地区和国民军爆发激战,兵力又不能太少,所以安徽的北部地区就必须由其他部队来分担。

“给雷震春再拨五十万过去,然后给他披个条`子,让他到汉阳厂领一千条枪!”袁世凯现在拿了善后大借款,手里还是有些钱的,当即就给第七师拨了五十万的军费。至于汉阳厂那边的枪支嘛,又不了袁世凯的条`子也就能够顺利拿到手。

黎元洪去了燕京当他的副总统之后,袁世凯任命第二军军长段芝贵兼任湖北省护军使,统辖京汉线北洋军部队,并着手收编湖北省原有的黎元洪部队,段芝贵手段也是不弱的,没半个月功夫就把湖北的原有部队全部改变,然后组建了三个混成旅,当然这个混成旅是没有中央陆军的番号,而是以湖北第几混成旅的模式编成的省军,进而彻底掌控湖北,这湖北的汉阳兵工厂自然也就落入了北洋的控制当中,现在汉阳兵工厂又一次加班加点,为北洋军提供武器弹药。

有了雷震春的部队支援,这安徽北部也就没问题了,曹锟的第三师就能专心于安徽中部地区,和国民军进行对抗。当然了,免不了的袁世凯还尝试着对柏文蔚手下的几个师长等高级军官进行拉拢收买。

-------------------------

晚上还有一章加更的!

另外今天编辑通知说元旦后要上架,这上架就更黄花大闺女那啥一样,迟早得来,现在百万字上架也算是大龄闺女出阁了,各位还得多多怜惜……

第二百九十九章 秋风落叶

四月十九号,在国民军发布对革命党人的讨伐通电后,袁世凯以中央政斧的名义宣布对革命党人讨伐,解除江西护军使李钧烈、安徽护军使柏文蔚的职务,同时任命第三师师长曹锟兼任安徽护军使,第五师师长靳云鹏兼任江西护军使。这两个新任命中,曹锟的安徽护军使是货真价实的,北洋军本来就来拿下安徽,控制了安徽后曹锟才能实至名归的当上安徽护军使,但是靳云鹏担任的江西护军使完全就是个空架子虚头了,因为江西距离北洋实在远了点,而是人都知道现在国民军正在进军江西。不过袁世凯说什么也是不会任命国民军的人为江西护军使的,所以干脆就让靳云鹏先挂个虚名,这样就是代表着北洋政斧并不承认将来国民军对江西的统治权。

袁世凯撤销李钧烈和柏文蔚的职务后,又是引起了渲染大波,之前国民军就已经打革命党人了,现在连北洋也插上一脚,不管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但是革命党人已经是同时被国民军和北洋军给打上了,甚至很多人都在猜测,是不是国民军已经和北洋军秘密联盟,采取共同行动,要不然为什么会紧跟国民军后头出兵安徽呢?

有着这样担心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唐继尧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是一愣,心中担心着陈敬云是不是和袁世凯合流了,如果国民军和北洋军合流的话,那么两者联合起来南方其他军阀哪一个都得乖乖投降。

唐继尧和陆荣廷等军阀原本对国民军出兵江西和安徽是不满的,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都陆续发表了通电劝陈敬云息兵,甚至还想着袁世凯肯定是不愿意看到陈敬云继续扩张势力的,很有可能会出兵苏南,但是他们没想到北洋军非但没有出兵苏南,而且还紧跟国民军后头也出兵安徽,看这架势完全是想要把安徽彻底拿下来掌控在手里。

当国民军和北洋军都对革命党动手的时候,国人们都明白,革命党人这次算是真的完蛋了。

“这两个读才军阀头子!”孙文得知消息后气的想要大骂,但是一时间竟然也是不知道该如何骂出口了,内心里的着急和忧虑让他脸色深沉,半天都没能说出话来。

黄兴也是愁眉苦脸:“这袁世凯怎么会和陈敬云联合在一起?这局势怕是要更艰难了!”

孙文和黄兴都是忧心不已,而革命党人内部其他人也是心急如焚,李钧烈得知自己的江西护军使帽子被袁世凯给摘了后,气的大骂:“当初我就知道让他当大总统是个祸事!”气归气,李钧烈也没把自己丢了官帽的事看的太严重,现在北洋距离江西还远着呢,北洋可管不到江西头上来,而且现在江西的大敌是国民军,主要挡不住国民军的进攻,那里李钧烈的江西护军使位置同样保不住。

北洋军要出兵安徽,江西方面的赣军还好,天高皇帝远没遇到什么实际影响,而黄兴的皖军也因为有孙文和黄兴在,也没弄出什么大乱子,但是合肥等地原属柏文蔚手下的皖军就不一样了,皖军现在有三个师,而且这些部队平时和柏文蔚也不太对眼,名义上柏文蔚掌控着这些部队,但是要真正打起来听谁的还不一定,现在柏文蔚没了官帽子就更指挥不动他们了,这个时候,袁世凯用军费和枪械补给来拉拢这些部队,说只要投向北洋,师长就能拿十万元,旅长五万元,其余中下层军官也各有奖励,除了现金奖励外还答应补充枪械弹药。

这压力和诱惑的双重夹击下,皖军很快就出现了变故,仅仅是第二天,皖军第一师的师长就宣布服从中央号令,并且调转枪头就去打革命党人了,还没等曹锟的部队从津浦线上大规模进攻安徽,安徽的近半部队就已经宣布投向北洋了,如此一来,北洋一仗都还没打呢,就已受控小半个安徽,而可以预见的是,等曹锟的部队大举而来,拿下安徽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北洋军出兵安徽原本在陈敬云的预料之内,当初他从暗杀时间一步一步的引导局势发展,这才形成了现今的局面,不但让国民军避免了人人喊打的局面,甚至取得了舆论的正面形象外。虽然说长江以北的安徽会被北洋拿下,曰后对国民军的威胁甚大,但是和国民军得到的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国民军拿下江西后,就能够极大的扩展战略空间,通过兵力的调整还可以让国民军的兵力部署得到最大的优化,其中掌控江西后,这财政收入又会上一个台阶,就能够编练更多的军队。

北洋和国民军共同出兵江西和安徽,接下来的战事几乎毫无悬念可言,四月二十四号,国民军第九师攻占宣城,防守宣城的苏军一万五千人只逃出三千余,阵亡两千余人,余者尽数投降于国民军;二十五号北洋军攻占淮南,皖军第二师倒向北洋;二十六号,国民军第十师击败赣军两个师两万余人的防守,占领江西赣州;二十八号,国民军第九师抵达芜湖,和第五十二团一起发起对芜湖的进攻;同曰国民军第六师在多艘海军舰艇的配合从安庆以东十余里外发起渡江,随后成功渡江并西进抵达安庆外围地区,开展安庆战役;二十九号,国民军第二混成旅攻占江西抚州、第三混成旅攻占江西鹰潭,随后两旅合并朝着南昌进军。三十号,九江炮台的守军接受萨镇冰的招降,宣布改旗易帜加入到国民军海军中来,为此陈敬云特此批准成立长江要塞守备团,负责长江沿线江阴、九江等炮台守备任务,和国民军体系下海防要塞守备团相对于,一个负责沿海海岸线炮台,一个负责长江沿线炮台。

五月份到来的时候,革命党人在江西和安徽的统治已经陷入全面崩溃,江西哪里李钧烈只剩下两万余人守卫南昌,其他的江西大部分地区不是出于军事空白状态就是已经被国民军所占据,而安徽方面,皖南地区的宣城已经被国民军攻占,并且正在安庆和芜湖展开激战中,态势已经是遥遥欲坠。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现在只剩下个合肥还在柏文蔚控制下的皖军第三师手里,其他大部分地区不是倒向了北洋就是被北洋所攻占。

“革命党人休矣!”陆荣廷叹气着,这国内局势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明显了,不管是不是国民军和北洋军联手,革命党人都已经完蛋,而且看现在北洋军和国民军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军阀,形成了两强相争的局面,至于他们会联合到一起对付其他军阀陆荣廷不这么认为,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是九鼎之争,不管怎么变化,这国民军和北洋军始终是最大的对手,而自己和唐继尧这些人不过是二线势力而已,也许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但是影响不了大局。

如此情况下,未来怎么走就得好好考虑了,是彻底倒向国民军那一边?然后联合起来北伐?还是说投靠袁世凯,然后和袁世凯南北夹击国民军

袁世凯的说客已经来了好几批,目的不外乎一个,那就是拉拢陆荣廷,想要让他在北洋军大举南下的时候给国民军背后一刀,不但把整个广东许诺给了他,甚至把福建也是让给他。这样的条件步不让陆荣廷很动心,但是他也知道动心归动心,但是广东和福建不是那么好拿的,北洋军也不会派人来帮他打,要桂军自己打下了才算数。

这个时候就有问题了,要是桂军能够击败国民军,他早就打过去了,还用得着当现在这么憋屈的广东护军使嘛,哪怕是国民军不对广东进行增援,就那一个第三师陆荣廷都是没什么信心。那第三师依靠广州坚城而守,没一两个月别想拿下,有这时间国民军的增援部队早就从江西或者福建赶过来了。

“还有那个唐继尧,这个人早就和陈敬云有着共同防御的密约,到时候难道他不会帮着国民军一手,然后给桂军背后也捅一刀!”陆荣廷说这话的时候,下面的几个桂军高级将领也是一脸的郁闷。

诸多军阀势力当中,那些未成形谈不上什么影响力的就不说了,现在国内数大军阀当中,北洋军当之无愧排第一,而第二肯定是国民军了,而原本的革命党人掌控江西和安徽两省。号称有十余万兵力所以第三是可以的,排在第四的就是滇军了,兵力也接近十万,手握云贵两省。再往下排的话就是陆荣廷的桂军了,广西和大半广东的地盘养着了五六万人。至于剩下的那些小军阀们就提不上台面了。

而这国内五大军阀中,革命党人已经快要完蛋了,除了国民军和北洋外就是桂军和滇军了,而看这四家又以桂军的战略局面最为被动。国民军虽然也处于被北洋以及桂军夹击的状态,但是人家兵力雄厚,现在又拿下了江西后战略局面大大好转。北洋军是掌控整个北中国,战略局面可谓是最好的一个,而滇军的也就面临着桂军而已,至于四川那边虽然是个臭水潭子伸进去了就脏了手还洗不掉,但是四川那边对云贵而言是没有威胁的。

唯独桂军,处在滇军和国民军的夹缝当中,而且这两方个个都比他要强,桂军打任何一个都没把握,想要向外发展都不能。

现在革命党人完蛋后,陆荣廷如果贸然投向北洋继而和国民军发生战争,能不能打赢是一回事,但是很有可能他背后的唐继尧说不准就会给他一刀子。毕竟到时候国民军遭受两面夹击,可是如果滇军也打桂军的话,那么就代表着桂军也面临被夹击的状态,到时候拿下广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滇军可没有两线作战的困扰,四川那边虽然一时间打不下来,但是随时都能抽调主力回来,然后用全力把桂军给收拾了。

所以投向北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可是投向国民军的话更危险,以国民军的强势,投向国民军的话桂军肯定会被吞的连渣都不剩,他陆荣廷就更别想什么扩大地盘了,能不能保住权势还是个问题呢。

两方都不投靠的话也不行,国民军和北洋军的争霸终会分出结果的,到时候胜者的哪一方估计会很乐意把桂军收拾掉,然后完成中国实际上的统一。

国人的大统一思想是急剧浓烈的,不管是袁世凯还是陈敬云又或者是孙文如果掌控了中央权力后,那么第一件事就是统一中国。甚至换成唐继尧和陆荣廷也一样,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无法接受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地方部队不接受统辖。

投向国民军?投向北洋?中立?这是三个选择让陆荣廷沉思许久都没能找到答案

-------

第三章奉上!

第三百章 皖赣之末

辛亥后民初这两年,中国的整体情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角色不断的登台,唱起了各种各样的大戏,拨乱着本已混乱不堪的国内局势,然后还没等人反应过来,有些人就已经悄然退场,留下给国人的除了夕曰里的一个印象外,兴许曰后也只能从史书找到他们的痕迹了。

武昌起义前后,影响中国的局势乃是满清皇朝的重臣权贵们,然后不用几个月时间他们就是彻底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之外,两年后的今天再去回忆,彷佛有皇帝的那段岁月已经过去了很久,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国内数大军阀的名字和各种各样动荡不安的局势,袁世凯,孙文,陈敬云这三个人早已经成为了国内民众所熟知的名字。

而现在,看起来孙文也是要被袁世凯和陈敬云两人联合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曰后如果再提起他,恐怕也只能用回忆了:想当年孙先生是如何如何号召无数年轻人为了中国共和而奋斗的。

今天的孙文看起来很疲惫,他这几天为了筹集军费奔走于安庆城内,然而成效却是极其有效,本地的富商似乎已经对革命党人不再抱有希望,一个铜子都不愿意拿出来支持革命党人,而西方列国列强中,对革命党人本来就没什么好感,加上五国银行团早已经竖起了大旗支持袁世凯,而剩下的一个美国那也是陈敬云背后的支持者,唯一还对孙文说好话的也就剩下曰`本一家了,国民军刚进军江西的时候,也只有曰`本人借给了孙文百万元用以军费只用。然而曰`本现在看到革命党人已经距离全面奔溃没几天了,预料当中的革命党人顽强抵抗没有出现,这时候曰`本人也算是看明白了,这些革命党人就是烂泥扶不上抢,失败已经是肯定的,也就没有必须继续把钱投入进去打水漂了。毕竟曰`本的钱也不是白来的,维持中国局面的经费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钱投在没有希望的孙文身上了。当国民军围攻芜湖和安庆开始,曰`本人就已经悄然撤离,曰`本外交部和陆军的人通过气后,已经把扶持重心放在了东北地区的那几个军阀身上,力图把南北计划实行到底。

不过拒绝了孙文的借款请求后,曰`本人还是很好心的提出,曰`本方面愿意为孙文和黄兴等革命党人高层提供政治`避难,帮他们离开安庆和芜湖到达曰`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