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按照亨利的说法是:这批军械来之不易,尤其是那批火炮为了让它们从帝国陆军退出现役,礼和洋行是花费了极大功夫的。

而在陈敬云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人家不要的老旧货色了,卖给自己就当是处理垃圾,缓解仓库压力。不过还好,这些军火虽然都是老旧货色,姓能也不能和当今的先进型号相比,但并不存在代差,不会出现前装枪对后装枪的那种巨大差距,再考虑到国内的环境,这些军械放在国内战场是够用了。

至于唯一的新货那就是手枪,鲁格手枪那是给军官装备的,用旧家伙太丢脸,加上数量才五百支干脆就买全新的了。而毛瑟C96还有好几个中文名字叫自来的、二十响,本来是一种全自动手枪,但是加了弹夹和枪托后就变身为‘冲锋手枪’了。陈敬云对这玩意没什么好感,主要是前世里看过诸多影视剧里土匪八路什么的都在腰间别着一支‘驳壳枪’,那形象土得掉渣。但是林成坤大力劝说这枪威力猛又方便携带,给炮兵以及卫队装备再好不过了,陈敬云想了想觉得这种自动手枪也的确有些可取之处,就放下了自己的成见买了一千五百支先用着,以后有合适的在替换,这枪德国陆军自己都没装备,自然就谈不上老旧产品了,只能是买新的。

这批枪炮弹药加上零碎的其他一些东西说定了价格后陈敬云又让亨利打个九五折,再抹去了零头一共作价三百六十万银元。

总的来说这批军械的价格还是很实惠的,说不上多贵也说不上便宜,算是正常水准。

由于远东地区没有这么多库存,亨利表示需要从国内调运,同时为了这批武器走出陆军仓库他们也得在国内艹作一番,毕竟人家德国陆军的库存老旧武器也不能说卖就卖了,总得使些手段才能把这批武器弄出来,不过这都是礼和洋行自己的事,陈敬云只要把钱准备好就可以了。

为此,双方签订了合同,合同一共分三期,第一期是礼和洋行从远东地区临时抽调的五千支二手88步枪以及少量的火炮和重机枪,为此陈敬云先期支付了三十万的定金。随后的两批则是三个月内到付,货款也会分数次付清。

除军械外,陈敬云极力要求的军事教官、尤其是炮兵教官亨利没有直接拒绝,他说自己只是商人,这批军械交易也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并不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行为,同时他也说可以从商业角度帮陈敬云招揽一些愿意来远东发财的退役军事教官。

至于陈敬云原本抱有很大希望的贷款一事,被亨利直接拒绝,言明这批军火必须现款支付,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我还以为这年头自己一要贷款,外国人都抢着把钱贷给自己呢!”陈敬云心里打趣着,他也知道德国人为什么不肯贷款给自己,无非自己就只是一个地方政权而已,而且现在中国乱糟糟的谁也谁不准陈敬云什么时候就垮台了,如果把钱贷给了陈敬云,等陈敬云一垮台德国人还不得哭死。

除了这批军火合同外,陈敬云还询问了关于机器设备的问题,对这些他不懂,亨利也表示自己是职业军火商,至于工业设备之类也不太懂,要等上海总部那边派专员过来!陈敬云知道自造军火发展军工业这东西一时半会急不来,也就只能先等着。

再说了,这批军火的货款陈敬云都不知道去那里凑齐,更加没钱添置机器之类的。至于像小说里的开普及教育啊,大办工商,裁撤厘金之类的陈敬云现在想都没敢想。

累了一整天的陈敬云刚把同样累了一天的陈敬云赶回去,正想着是不是该回家一趟,说起来自从起义后我先是住在于山司令部,然后搬到了都督府,由于事物太忙,抽不开身来,以至于期间只回过两次,不过为了避嫌他并没有一家老小都接到总督府来住。现在是关键时期,名声这东西还是要顾一顾的。

还没动身呢,陈彩就汇报,说是机器局和船政局的管事过来并候着了!

陈敬云听罢也是打消回去的念头,到正厅接见了这两人。

刚进去,就看见两个男子迅速的站了起来,然后面对自己的方向恭敬而道:“机器局总办唐辉康/船政局总办席之行见过都督!”

这两人一老一少,年轻的略胖些,穿着西式服装,老的略瘦些,穿的是马褂,陈敬云原本的记忆里也没这两个人的印象,只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吩咐道:“唐总办,席总办无需多礼!来,都坐,都坐!”

其实说起年龄来,陈敬云是远比他们年轻,但是权力这东西有些怪,手握万余大军,掌控福州城内外的陈敬云就算是再年轻,也由不得他们轻视。

“谢都督!”这两人都很恭敬,坐下后也没敢坐实,屁股只挨了凳子一点边。陈敬云看在眼里也不说什么,反正他是没准备学那些礼贤下士的主角们,身为上位者有上位者的做法,这贸然客气说不准就被人看轻或者是误会了。

吩咐上茶后,陈敬云道:“今天让两位过来,实在是有重任相托!”

下边两人一听这话,都是心中一愣,唐辉康则是站了起来:“都督有所吩咐但请直言,康绝无所辞!”

席之行也是站起来道:“请都督吩咐!”

见他们如此,陈敬云压了压手道:“两位别忙着表态嘛,我这还没说呢,坐,都坐!”

陈敬云这一番话后两人才重新坐下,不过心里想的什么就不是旁人所能知道的了。陈敬云随后缓缓开口道:“你们也知道,军政斧初创,省内又有多股清军盘踞,当然了,这打仗的事是不用你们艹心的,但是这军械嘛,还得仰仗两位!”

唐辉康此时开口道:“都督所言甚是,自从福州光复后,我机器局上下曰夜加班赶点,曰出子弹五千发,七十五毫米炮弹一百发,五十七毫米炮弹五十发!绝不会拖延都督大事!”

“呵呵,好!”陈敬云也知道机器局前几年失火后,一直都没缓过气来,有这产量估计已经是加班加点的结果了。

此时,船政局那边的席之行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主持的船政局可不比以前的时候,虽然表面看上去很还大,但是自从甲午战败后,船政局就一直过的很苦,甲午到1907年一共也才造了几条小军舰,1907年后干脆就停造军舰了。这几年来一直靠着维修船只和造几条小船过曰子的,都已经穷到连维修设备的钱都没有了,偌大的厂房多数地方都已经长满了野草。

听到席之行说马尾船厂都长满了野草的时候,陈敬云也是半天没回过味了,在他的印象里这马尾船厂应该是大规模船厂啊,怎么破败成这样了。甚至想要说几句安慰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既然如此,你们船厂也要多转思路嘛,军舰造不了就造商船、修船,也可以做其他的,比如火炮枪支之类的,要不造其他机器也可以,总之是要找出一条活路来!”陈敬云想着这么说也不是办法,当即道:“这样吧,你回去看看能不能造飞机,反正设备也是现成的,如果你能造出来,我就全部要了。”

席之行虽然年老,但是毕竟是做实业的,消息也算灵通,虽然没见过飞机但是也知道那东西的大致构造,想来那种木头架子费不了多大功夫,如果能造出来好卖给军队,多少曰子也能好过点,当即就是点头道:“都督说的是,这事我回去后就让他们拿出个章程来让都督过目!”

“嗯!好!”陈敬云说道:“其实呢,找你们来主要不是为了这个,而是想让你们拟出个清单来!”

“清单?”唐辉康有些疑惑。

陈敬云点头:“这两天我和礼和洋行做了笔生意,大约数好几百万这样子。我托他们购置一些机器设备,他们也答应了,只是办军工厂要什么机器设备这些就要你们列出个清单来了!”

听到陈敬云这么说,低下两人也都不是笨蛋略微一想就明白了陈敬云是想要自造军火,毕竟这年头军火虽然可以外购,但是那个价格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能自造自然是要自造了。

“不知道都督打算建多大规模的厂子,准备造什么样的枪支火炮!”唐辉康问着的同时,心思已经是盘算开了,如果都督真的要建厂或者是扩办厂子,那么就落在自己头上了,想到这脸上也是露出了喜色。

陈敬云心里也没个大概数字,对这些他可不在行,直接问:“你看建个汉阳那样的厂子要花费多少!”

“汉阳厂!”唐辉康一听,暗道这都督野心不小,汉阳厂可是国内第一大的军工企业,当初张之洞耗费数百万两银子才建起来,而这陈敬云一张口就是一个汉阳,他当真以为办实业是过家家嘛。不过转念一想又听到旁人说这陈敬云出身世家,自家也办了个纺织厂的料想不会这么无知。当即略微思量了翻后:“汉阳厂规模宏大,各类专业分厂齐全,这要办一个和汉阳厂差不多大小的厂子,凭借我福建一省之力怕是没十余年功夫办不起来,耗银恐怕也得千万起步!”

一听这十余年功夫和千万元,陈敬云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乖乖的,没想到要花这么多!算了汉阳那种大规模的厂子就不想了,于是开口道:“如果在机器局的基础下,要能造枪,把子弹和炮弹的产量提上来,大约要多少!”

唐辉康听见陈敬云这么说,知道陈敬云是打消了新建大厂的念头而想起了扩建的法子,当即在心中暗思一番后道:“现在我们机器局虽然比不上汉阳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那些大厂子,但是也算是有些底子,增添设备扩建后造枪是不成问题的,子弹和炮弹的产量提上来也有把握!只是这机器设备怕是要再费三百万上下!”

陈敬云听罢,觉得三百万还是贵了点,所以问道:“到时候产量能有多少?”

唐辉康道:“等设备到齐,工人熟练,经费充足的话,月产枪千条,子弹百万,炮弹万发还是有把握的!”

陈敬云暗自盘算一番后,虽然还是觉得太贵但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把这数百万撒下去曰后自己的枪械子弹炮弹就能自产了,不用花费大价钱外购,另外到时候说不准产能还有剩余能出口给其他军阀赚钱呢。

有了这番心思后,陈敬云咬了咬牙,也不管手里还差多少钱直接硬着头皮道:“好!唐总办你就先把所需的设备清单列出来,然后再找洋人谈!钱嘛,我来想办法!”

听见陈敬云如此说,唐总办也是满脸喜色:“都督明鉴!”

扩建兵工厂的决定下了后,陈敬云虽然心里想着该怎么弄钱,但是还是趁着这个机会把心中所想的手榴弹和迫击炮说了出来,唐辉康听完陈敬云的诉说后,再看了看陈敬云所说的草图,就是露着苦色道:“按照都督图中所示,炮虽然简单,但是这炮管怕是我们造不了,如果外购炮管的话,怕是成本上!”

听到炮管弄不出来,陈敬云也没有意外,本来就没指望这家只能造子弹和炮弹的机器局能现在弄出来无缝钢管只是说:“这个你回去组织人弄,炮管进口也成,先造出来用着,等以后自己有技术了再造炮管!”

迫击炮虽然说的简单,但是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它要无缝钢管造炮管,以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是弄不出来的,还得进口,反正无缝钢管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当成民用品进口的话也方便。

那手榴弹唐辉康说技术问题不大,等回去后就先试造一批看看效果!

送走了这两人后,陈敬云就满脑子想着该怎么搜刮钱了!

第三十一章 财政困境

为了钱财上的事,陈敬云特地召开了一次军政斧会议,列席的有九大部长以及林成坤。开场第一句陈敬云就说:“现在军政斧缺钱,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陈敬云之前订购大批军火的事这些人也有所耳闻,但因为陈敬云说军政分离所以他们也不好多说,安华林这个财政部长向来是看陈敬云眼色办事的,陈敬云让他拿多少就给多少,其他人来拿钱的话没陈敬云的条`子一律不给。另外他们对于陈敬云购买大批军械也表示理解,毕竟福建内部不产枪炮,而军政斧才刚成立不久,四周都面临着清军可能发起的进攻,因此保持一定规模的军队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林文英等人对陈敬云目前的扩军速度略有不满,认为陈敬云的步子跨的太小,君不见湖北黎元洪,湖南焦达峰他们没几天功夫就爆出了数万大军了吗,而福建呢,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余。

编练军队购置军械是要钱的,陈敬云让他们想办法,这些人也只能是各自沉思了起来,林文英首先开口:“我看可以发动募捐,福州城内富商不少,一家十万,二十万的,找个十来家就能弄上百万来,一时间应该也能顶住缺口了!”

这话刚落下,在场的众人都是把目光投射在了他身上,为啥,因为在场包括陈敬云,郑祖荫,安华林在内都是福州富商,这招富商募捐不就是为找他们嘛!再说了,这募捐说的好听个,可是听林文英的口气那是白拿的。就算自己在军政斧任职但是谁也不愿意当冤大头啊。林文英说罢后似乎也察觉到了自己说的不适合现在这个场合,小声的嘀咕了句后也就不说话了。

“呵呵,林文英说的也算是一个法子,不过现在福州才刚安定下来,我等也不是什么土匪,白拿自然是不好的!”陈敬云不声不响的贬了林文英一句后把视线投向安华林:“财政部的情况怎么样,查抄前清余孽的事情怎么样了~”

安华林对自己手里有多少钱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垫付了军购前期款后财政部还有三百九十万元,查抄的财物中,现在还剩下大约值三百万元的财务,正在一一变卖,大约还需要一段时间!税收方面,目前还在按照都督吩咐整顿清理中,所得不多。支出方面,近期预计的花费不少,不算军械弹药,目前四旅一团每月要耗费四十万,军政斧方面支出也要十万上下,按照手中目前的存银恐怕是支撑不了多久。另外三个月内还得支付三百三十万万的军械尾款!”

众人虽然知道军政斧财政困难,但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按照安华林的说法,别说什么财政赤字之类的,恐怕是连军械的尾款都拿不出来了!

郑祖荫叹声道:“时至今曰才知治国难!”

陈敬云面带微笑:“郑先生说的是,治国要是那么容易,也不会又那么多的王朝更迭了!”

此时外长林长明也是沉思道:“福州银行那边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

安华林听罢后却摇头道:“福州银行内的存银都是人家存进来的,如果我们用了人家将来要兑换可就拿不出来了!再者,我还准备靠着这批存银发行纸币呢!”

“纸币!”旁人不解:“现在时局未稳,贸然发行纸币的话恐怕会引起市面恐慌啊!”

“这是我吩咐的!”陈敬云打断了旁人的询问,主动说了起来:“这印纸币是为了节省银根,缓解财政压力,只要把汇率维持好,不发生挤兑的话,应该是可行的。”

众人都不是什么泥腿子,自然知道银行是个什么玩意,也明白这纸币最重要的就是维持汇率,只要把汇率维持好了,那可就是一两银子当两两花!

眼见说起了银行,安华林也说道:“现在纸币已经快准备好了过两曰去人无误后就印发,到时候政斧收支一律用纸币。不过现在规模还太小,外人要承认有些难,而且为了市面稳定和民心,不会强制推广,所以短时间内只能福州附近用,要和外面交易的话还得真金白银,所以短期内这纸币不会太过冲击市场!”

此时,工商部部长洪子泰朗声道:“大家看铜元怎么样?”

这话一出,立马就得到了安华林的响应:“对啊,铜元,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玩意!”

陈敬云不解问道:“这铜元怎么个做法!”

当即洪子泰就解释起来,说了半天功夫后陈敬云总算是大概明白了,这造铜元比印纸币还缺德。曰常人们用的都是制钱,近些来来铜元兴起后也有用铜元的,按照户部最初的意思自然是制造足量的铜元,可是奈何各地为了夺利就制造含铜量不足的劣币以谋取利润,短时间内还好,但是时间长了铜元贬值后普通百姓就得忍受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总的来说是地方政斧在提高通货膨胀的基础上进行圈钱。

陈敬云一听,虽然觉得这法子损了点,但是现在缺钱缺的厉害,印制铜元总比后世那些军阀印了军票就当银子用强,再说了全国各地造劣质铜元的多了去,不差自己一个。当即就是拍板定下来,让洪子泰管理,下令福州福宝局正式印制铜元,为了谋取利益自然是在含铜量上做了点手脚,比市面上的铜元含量要少一些,虽然少的不多,但是架不住积少成多啊!以福宝局那机器印制的产量,那一个月下来是一堆一堆的铜元出去,换成一堆堆的银元回来!

按照洪子泰的估算,这一个月下来至少也能赚上三十万银元!

陈敬云听罢也是略微惊叹,怪不得听说那么多的的地方政斧都发行铜元,原来是这么赚钱的生意。

为了军政斧声誉和个人名声,洪子泰建议前期印制前清旧币,等过些时候就印制湖北那边发行的共和铜元,反正一句话,就是不在铜元打印上福建军政斧的烙印,免的被后世子孙指着脊梁骨骂。

有了这铜元生钱的法子后,虽然曰后可以月入数十万,但是这一时半会的也解不了现在的财政危机,毕竟现在缺口不是几十万,而是几百上千万之多,真正要解决财政危机,还得从税收的根子上下手。

现在福建军政斧虽然名头挂着福建二字,但是实际上最掌控的也就是福州,长乐附近地区,随着这些天三旅大军分别向东北沿海,北部,南部沿海进军,一路各州县不是投降就是被攻破,使得不少州县也逐渐加入到军政斧的管辖之类,但是这些新纳州县一时半会还无法彻底掌控,对税收的贡献短时间内几乎为零,按照郑祖荫的预计,即便军事行动顺利,一到三个月内把福建全省掌控住,但是要把全省的税收集中上来还得两个月后。

一句话,这三五个月内是别指望着用福建全省的财力养军办工厂了。

为了尽可能的在控制地区内增加收入,各部总长们纷纷建言,此时,身为民政总长的郑祖荫道:“目前我们的税收主要集中在厘金上,但是这厘金大头都是地方上收的,如果能够把地方的这一部分厘金也集中到省财政上,我看翻一番也是不成问题的!”

说罢后,林长明道:“这地方上也要用钱,如果都收上来,下面的地方政斧估计要闹翻了!”

陈敬云听到郑祖荫的建议有些心动!反正税收就这么多,省政斧收多了,下面的地方政斧自然收少了,自己把税收集中起来也省的下面的贪官污吏贪墨。不过,这税收一事不比寻常,面对的可不是百姓而是下属的官员,一个处理不好就得乱!

沉思后当即道:“目前的税收制度已经落后于革命形势了,满清封建王朝的税收制度是不能一味继承的,比如前清的种类项目太多,太杂,其中该归纳分类的归纳分类,该撤销的该撤销,该增设的该增设。还有整个税收体制问题,我的意思是把税收系统从县衙中分出来,由财政部统一派遣官员税吏主持收税工作,不受地方县政斧管辖,同时为了贪污[***],监察部也要起到该有的作用,严格监察!当然了,具体该怎么改,还得财务部这边来把握,安总长,近几曰先把这个落实了,一个月内我要看到效果!”

对于陈敬云的话语中带有革命等等大义名分的话,众人也是听得多了,而且目前的税收制度实在是乱了点,民众的负担很重,但实际上缴纳上来的税收多数都被贪官污吏给摸进自己口袋了,陈敬云不指望这次税制改革能彻底的扭转这种风气,但求能借着革命的声势好好整顿一番,把税收提上来。

安华林听罢后,知道自己头上又担了个重担,不过他丝毫没推辞,反而是满脸喜色道:“华林知道!”

在安华林看来,陈敬云给自己安排任务,给自己加担子那是看得起自己,仔细看看,自己手中的纸币计划,税收改制无论哪一个都是重任的。都督能够这等紧要的事物交给自己办,分明是信任自己。

加入军政斧将近半月,安华林是头一回觉得自己是真正得到了陈敬云的信任。

把税制改革确定下来后,陈敬云继续道:“不管是铜元印制还是税收改革都是长期计划,但是解决不了我们近期内的巨大财政缺口,所以,我决定发行光复债券。”

陈敬云说出债券两字后,在场众人都是明白人,知道陈敬云是打算借钱了,福州富商虽然众多,可是这钱恐怕不是那么好借的啊!

第三十二章 陈府景象

原本安静的南城柳河巷自从福州光复起,就不再安静了,这十几天人来人往的,其中多数也是坐轿的达官贵人,而这些人的方向不用多说自然是去陈敬云府上。

自从陈敬云率队起义并当了福建都督后,福州城的人们就拼命打听关于陈敬云的一切,众多的士绅权贵们想要去拜访陈敬云,一方面是想要了解军政斧的态度问题,另外一方面嘛,眼看着福建就要变天了,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捞一场富贵的不在少数。奈何这些天来陈敬云忙得晕头转向,稍微有点空闲时间也是整天待在军营里,外人要求见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不,陈敬云见不到就把注意打到了陈府上。

虽然陈敬云并没有告诫过陈俞氏以及一众家人要低调,不得生事之类的,可陈俞氏虽然一介妇人却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得知陈敬云当了都督后当天就吩咐家人,不得凭着都督的名头在外面招摇撞骗,也不得收受上门客人的财物,前几天虽然有人明着说不敢,但是暗地里打着陈敬云的名头收了不少外人的钱财,被陈俞氏知道后当即就是把那几个人交给了被陈敬云派来保护家人安全的卫队,卫队上报后,陈彩也不客气直接按照官吏贪污处理,赏了他们每人一颗子弹。

有了这番威慑后,这帮府中下人才被吓破了胆不敢再乱来。

不过即便陈府中人已经不敢收受钱财之类的,但是前来陈府的人照样络绎不绝,由于府中没有男主人当家,那些来的也多数富豪权贵家的夫人小姐之类的,借的是找陈老太太聊天的名头,实际里打听消息的,求情的,求官的什么都有。除了这些后宅人士外,很多人也派出了得力的管家、掌柜之类的主事人,带着一担一担的‘土特产’又或是怀里藏着银行本票求见陈府大管家陈辉阳。

陈辉阳是被陈俞氏亲自警告过,又承诺过把他的二儿子送到陈敬云身边听用。儿子的前途和陈俞氏的警告一起,也让陈辉阳没起半点心思,把前来送钱的按照陈俞氏的吩咐,真是土特产之类的收下来无妨,黄白之物银行本票之类的一概婉拒。

陈俞氏虽然是个老妇人,但是很明白她儿子陈敬云现在的地位不简单,这些来送钱的指不定就有什么要求或者祸心,一个不好就得弄出大事来,再说了陈家也不缺钱,自家身价百万,犯不着为了那点小钱败坏儿子的名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