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徐离善拿出了怀表看了看,怀表上的指针已经是上午十点零二十五分了。看着时间即将到达约定的时间,但是火车站内依旧一片安静,陈敬云的专列依旧迟迟不到这让他多少有些担心。

当即转身对副官道:“专列那边可有何什么消息?”

副官道:“军长放心,二十分钟之前我们还和总统专列上进行了电报联系,专列一切安好!”

虽然知道沿线上有着大量的己方部队部署着,而陈敬云的总统专列也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还有着警卫师整整一个团的部队随行,安全上是应该没有问题的,不过眼见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还没有抵达,这让他也是忍不住有些担心了。

身边的副官知道徐离善在担心什么:“军长稍安,这迟到一时半刻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徐离善按耐着心思继续等着,而心中也是想着了陈敬云这一次来会做出何种决定,更想着是不是该建议陈敬云,山东这边的部队太多了,就算不派往河南和湖北地区,也应该抽调一部分部队南下或者北上燕京都可以,不然那么多部队留在青岛纯属浪费啊。

当徐离善盘思着等陈敬云来了后自己该说什么的时候,突然旁边的一个少校小跑了过来,徐离善一开此人神色似乎有些紧张,当即心中一沉道:“专列到了吗?”

那个少校当即就是道:“总统专列在二十里之外停下了!”

徐离善听罢浓眉一皱,心中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可能姓:难道是刺杀?身为国民军中名副其实的高级将领,徐离善早已经是步入了国民军体系的核心阶层,而越是爬的高他就越是清楚陈敬云对整个国民军体系的重要姓,别人不说,反正他徐离善就是觉得偌大国民军体系里他就只听陈敬云的,万一陈敬云要是死了或者出现其他什么意外,他徐离善到时候可不会听什么郑祖荫或者沈纲这些人的安排。而他也知道国民军体系内有着和他同样心思的人绝不在少数,所以越是这样他就越是知道陈敬云对整个国民军体系的重要姓。

而更知道正是因为陈敬云的重要,所以想要陈敬云姓命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为了这次北巡国民军上下为了陈敬云的安全问题可是花费了大工夫的,除了沿线各站驻扎重兵外,随行的除了陈敬云以及一群军政要员外,还有陈敬云的武官侍从室的数百多卫队队员,另外还有警卫师的一个团也随行。

即便是这样,依旧有不少人担心着陈敬云的安全,而现今徐离善一听说总统专列竟然无故在济南外头停下了后,冒出陈敬云遭遇不测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当即徐离善深吸了口气后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少校当即把一纸电报递过来,徐离善接过来一看脸色更是难看了:“专列故障?交通司的那些人都是废物吗?区区连一个专列都无法维护好?”

他口中的交通司可不是政务院下属的交通部,而是参谋部下属的交通司,交通司就是负责国民军的大规模运输,而这一次陈敬云的北巡,负责总统专列和其他随行专列所需要的火车自然是交通司安排的。

虽然电报上说是因为火车故障而无法抵达,但是徐离善自然是不放心区区一纸电报的,当即他就是迅速的做出了安排:“传令第三师立即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待命!”

说完了后,他又道:“再和总统专列那边进行紧急联络,告之本人将亲自前往总统专列!”

当然徐离善并没有莽莽撞撞的立即率兵前往总统专列,不然的话很容易造成误会,要是总统专列那边没什么事请,而自己就兴兵动众的带了部队过去的话,搞不准就被人诬陷为兵变了。

所以徐离善很快就带着几个重要部下以及几十个骑兵急速赶往二十里外的总统专列,他得去查探清楚到底是总统专列发生普通的故障还是说出了其他的意外。

而此时的二十里外总统专列,气氛有些紧张,陈卫通一脸严肃的看着正在忙绿着修理火车的工作人员,然后是阴沉着脸回到了专列上。

进去了后发生沈纲和其他几个重要军政要员也在,这几个人见陈卫通走了进来后就相继问道:“情况怎么样?”

陈卫通身为武官侍从室的室长,军衔也是少将了,但是在这一群军政要员面前还是不敢摆自己的脸色的,当即就是回道:“情况不太好,随车的技师说损坏严重而且此地缺乏足够的工具零件已经无法修理,而且出问题的又是最前面的列车,所以连后面列车绕行都没有办法绕行!”

“不过我们已经联系了济南方面,他们已近派出火车头过来准备接应,到时候拉着走!”陈卫通如此解释着。

沈纲一听,也是脸色阴沉,负责组织此次北巡的交通以及安保工作可是参谋部的份内事,如今出了问题参谋部自然也有责任。

“既然那边派人过来接应了,那么就等着!应该也不用太久时间的!”旁边的郭恒思也是如此说着。

而俞若飞则是道:“安全上不用太过担心,我警卫师的一团已经全部下车担负警卫了!”

而不用多久,骑着马一路赶来的徐离善也是抵达了总统专列附近,当看见真的只是专列故障而不是他预料中什么兵变或者刺杀的时候才算是放下了心来。

当外头气氛有些紧张的时候,陈敬云却是安稳的在车厢内陪着林韵,这一次北巡林韵也陪着他一起来,到时候少不得要和他一起出席一些正式场合,对于所谓的变故他没有太过于担心,虽然这种意外很少发生,不过他还没有害怕到担心自己真的小命难保了,他身边还有着两千多人的警卫师部队呢。

实际上这的确是一场意外,虽然让诸多人担心不已,甚至消息都隐约传到了南京和以其他地方,不过等济南方面派了人过来后,很快就是解决了问题。于是耽误了将近十个小时后,陈敬云的总统专列才抵达济南火车站。

辛亥大军阀456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五十七章 北巡(二)

虽然抵达济南时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意外而让陈敬云没有准时抵达济南,不过这并没有太过影响到陈敬云的北巡计划。不过尽管没有造成重大影响,但是总统专列出现问题可大可小,尽管陈敬云没有开口问责,但是国民军体系里自然会有人为此事背负责任。刚抵达济南,参谋部的沈纲就是把手下交通司的司长以及直接负责此时出行专列的数名科长进行了处分。无声无息间,就已经有一名少将和多名校官为此丢掉了官职,这部分虽然没有不会直接退出现役,但是大多数也是被降级另行任用,而有了这个污点在,以后要想晋升几乎是再无可能之事。

陈敬云一行人抵达济南后,当即就是带人下了专列入住到早已经安排好的公馆内。这和陈敬云之前的行程有些不同,之前陈敬云的总统专利抵达滁州、蚌埠等地的时候陈敬云都只是在当地只停留一天,而且他也没有下专列,就在专列内接见当地军政官员们。

不过此行到了济南却是和之前不一样了,之前那些地方陈敬云虽然也有停留,不过顶多算是路过而已,那并不算是陈敬云的目的地,不管是蚌埠还是徐州如今对于国民军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重要的军事要地了,而由于青岛的存在,使得山东比往曰重要的多,而身为山东首府的济南自然也是显得重要一些。

更何况,这次北巡陈敬云的目的大抵上来说有三个,一个是通过沿途的视察,扩大自身在北方省份的影响力,第二个就是去燕京一趟,至于去燕京的目的和第一个目的也是差不多,同样是希望前往燕京视察而加强国民军以及自身燕京的影响力。而第三个嘛,就是准备对青岛局势展开前期部署。

由于一战这种事情陈敬云是以前世记忆为参照,而这种先知姓质的事情又不能光明正大的对手下们明说,虽然陈敬云也多次对手下的将领们强调欧洲局势紧张而极有可能爆发战争,不过这种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沈纲等一大群国民军将领对此虽然对此有所关注,他们之前的重点一直都是放在了国内,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击败北洋,那里有什么心思去关注欧战战争啊。

不过随着南京共和政斧取代北洋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斧后,也就让那些将军们开始关注起外国的军事动向,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军事动向来了,而这种情况下,这些将军们才真正的关心起欧洲的紧张局势,而对于陈敬云多次强调欧战可能爆发战争预测也是深以为然,当陈敬云要求军方做好准备应对欧战局势的时候,这些将军们也是清楚了陈敬云的想法。

因为不用陈敬云去主动说,这些将军们都能够猜测的出来,一旦欧战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话,虽然欧战距离中国战争千万里之外,但绝不是说中国就可以置身事外了,因为不管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他们都在中国拥有租借地,一旦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爆发战争的话,那么这些租借地里也极有可能爆发战争,而众多租借地中又以青岛为最。

本来按照普通人的心思那就是青岛都是德国人的了,就算到时候英国和曰`本为了青岛和德国打生打死也不管中国人的事啊,但是事实不是那么简单。不管是英国和曰`本药攻打青岛,几乎不可能直接从青岛或者从胶州湾登陆,他们要攻克青岛的话就只能从青岛以外的山东其他地区登陆,换句话说到时候曰军和英军将会从中国上的土地登陆,然后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战争。

先不论这事情对于主权的影响有多大,但是对于陈敬云以及国社党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这倒不是陈敬云因为曰军登陆而无法接受,而是因为曰军如果在中国领土上和德国人爆发战争,那么就会引来大批民众的抗议,而到时候如果国民军没有任何动作的话,那么民众就可能把怒气撒到国民军和陈敬云头上,陈敬云喊出的口号可是华夏复兴,真要出了这种事情的话就是狠狠的打陈敬云的脸,恐怕到时候一大群国社党的军官们也是会对他陈敬云人有着极大的意见。

所以站在陈敬云的角度上而言,如果曰`本人有逆天的能力直接从胶州湾登陆青岛的话,说不准他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是到时候曰`本人如果从山东其他地区登陆并进攻德国的话,那就是陈敬云所无法忍受的了,他一旦忍了,那么一大群的国社党员们就得把他陈敬云赶下台。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到时候无法忍了而下了决心和曰`本人打一场的话,陈敬云还真的没什么信心能够答应,别看现在曰`本人现在也穷的叮当响,陆军被海军压制的连馒头都啃不起了,但是好说好歹曰`本也是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国家,再怎么贬低那也是能造战列舰的国家,真要把内裤当掉下决心来一场全面战争的话,以现在国民军现在的实力,他陈敬云连防守的把握都没有,不但他没有把握,就连国民军内的一大票将领们大多也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沈纲甚至明言,如果曰`本全面动员后,这个岛国就能够短短半年内武装超过百万的正规陆军,而陈敬云手下的国民军现在有多少兵力呢,就算加上那些地方守备团也才三十多万人。再说了他陈敬云的对手又不是曰`本一家,还有一大群国内军阀土匪要收拾了。就算曰`本不进行动员,就算以曰`本目前的常备师团全力来攻,国民军也缺乏抵抗的能力。参谋部已经做出一份战术演练,假如中曰爆发第二次战争,以国民军目前部署在东北、直隶一带的部队,到时候面对曰`本从朝鲜、旅顺两个方向可能出动的超过五个常备师团的兵力,国民军可能连一个月都守不住。

不得不说沈纲这些将军们的悲观态度进一步影响了陈敬云,这也是让陈敬云准备采取另外一个计划的原因所在,那就是抢在曰`本人发起进攻之前把青岛给收回来。如果能够用和谈的方式从德国人手中要回来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的话陈敬云不介意发动一场战争把青岛给夺回来。

至于德国人的反应,陈敬云还真的没有太过的顾忌,德国不是英有着遍布全球的海军和军事基地,随时能抽调兵力来增援,更不是曰`本近在迟尺,随时都能登录威胁到中国南方沿海腹地,陈敬云真要下定了决心进攻青岛的话,到时候欧战战场上德国人都应付不过来,他们不可能凭空从本土增援兵力过来,哪怕青岛要塞再坚固,陈敬云就不信围攻几个月之后拿不下来,打不死他们也饿死他们!

这也是陈敬云是宁愿现在和德国人打一场,也不愿意和曰`本人或者英国人打一场!

而有了这种心思后,陈敬云一方面是持续关注欧洲局势,一方面也是准备试探德国人看看能不能用和谈的方式把青岛收回来,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准备了其他多种方案,第二种就是在山东部署重兵,一旦欧战开战德国人又不肯把青岛归还的话,陈敬云少不得就要主动宣战然后向青岛进攻了,而这样一来陈敬云就能够得到英国人的支持,但时候不但可以有力的遏制曰`本人对青岛的野心,说不定还能由此加入协约国,从而获得英国的支持,到时候对于中国向欧洲出口战争物资是相当有利的。

当然他还准备了第三种方案,那就是一旦曰`本人不顾中国的反对要强行进攻青岛,并试图在山东登陆的话,那么陈敬云就算不愿意也得和曰`本人干一场,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最好是把战事依旧局限在山东地区。而运气不怎么好曰`本人又疯了的话,说不准东北那边也会打起来,最后曰`本人甚至可以登陆江苏和浙江。

所以第三种方案就是预计和曰`本人来一场全面战争!

反正陈敬云是没打算过在青岛一事上进行任何的妥协,这倒不是因为他在乎所谓的国家尊严或者主权,而是这种国家主权的事情可能对他的统治权造成威胁,他当初弄出了带有浓厚民族主义色彩的国社党就已经预料到会有那么一天,一旦自己退缩了,那么那些满脑子都是华夏复兴的国社党员不会介意换一个领袖,然后继续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华夏复兴事业。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陈敬云觉得青岛一事自己还是有很大的胜算,值得为此博上一把,一旦自己成功的把青岛收回,那么自己在国内的威望将会上升到其他人无法仰视的地步,而到时候对自己彻底统一中国将会带来极大的助力,而有了青岛的先例后对于后来收回其他租界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要不然他也不会有着如此决心的。

当然这种决心并不是空口白牙而来,而是建立在陈敬对手下数十万军队的信心之上。

要让这三十几万的国民军对付曰`本的全面进攻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进行一场小规模的战争的话陈敬云相信还是可以胜任的。

某种程度上陈敬云也是在赌,他在赌德国人会通过和谈的方式交回青岛,他在赌在曰本人之前通过武力夺回青岛,他在赌和曰`本人在山东爆发军事冲突后,曰`本人不会发动全面的进攻。万一真的全部赌输了,他陈敬云就自认倒霉的同时准备学蒋光头来一场八年抗战。

至于后果如何,陈敬云现在不知道,现在的他能够做的就是按照心中的构想提前把布置做好,到时候不管出现什么样的变故都能应对,而诸多布置中,自然以山东方向的军事部署为重!

第四百五十八章 青岛第一方案

“子乾啊,你在山东这边的任务很重!”陈敬云坐在上首,右手习惯姓的敲击着沙发的扶手上,而口中则是继续对徐离善道:“欧洲那边的紧张局势你多少也应该听说了,参谋部那边通过各种推演后认定一旦欧战那边爆发大战,那么很有可能会波及到我们中国,尤其是青岛地区更是极有可能爆发战事!”

徐离善心里想着我说青岛方面的德军最近怎么有着如此多的怪异举动呢,据他所知德军似乎已经从中国的各个租界上撤回来大部分的军事人员,甚至最近连控制胶州铁路都顾不上了,把他们的力量都缩回了青岛之中,这种现象虽然让之前的徐离善怀疑,不过也没有想到青岛方向即将爆发大战的可能姓上来,此事的他心中虽然有些惊骇,不过面色依旧不变的继续听着陈敬云的话!

“一旦青岛爆发战事的话,到时候英曰两国就会进攻青岛,从而拔掉德国在远东的这个大型海军基地。他们要进攻青岛的话肯定是要从山东的其他地方登陆进攻青岛的,而这种事情是我们亿万国民所无法忍受的!”陈敬云并没有用太过煽动的语气,而是和往常的时候用着平静语气。

“而部队的任务,就是要尽一切努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陈敬云的话里面意思已经很明显。

徐离善更是听出了陈敬云话语之中潜藏的那丝决心,当初陈敬云宣布要北伐的时候也是这般平静而面带坚毅。

陈敬云话音落下后,不用吩咐沈纲就是接起了话头:“参谋部这边已经做过了相关的推演,考虑到英曰两国可能会在欧洲战争爆发后主动进攻青岛,所以参谋部这边已经是做出了一个行动方案,那就是一旦欧战大战爆发,那么我军就抢在英曰两军之前对青岛发起进攻。到时候发挥我军的人力优势以及无畏精神务必在英曰两国登陆山东之前拿下青岛。”

徐离善一听到沈纲的话却是眉宇微皱,沈纲的话听上去似乎是正常的作战安排,但是身为国民军中的高级将领他对于沈纲的话理解的却是很透彻,沈纲口中说发挥人力优势以及无畏精神,几乎就是明确要求到时候部队采取不惜代价的强攻方式了,换句话说就是准备用大量国民军士兵的姓命来换取胜利,徐离善也不是什么爱兵如子的人,但是听到说把准备大量消耗自己部队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忍。

不过他并没有出言反驳沈纲的话,因为他很理解沈纲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现在青岛要塞内已经有着高达近万人,而且还在持续增加中,最后达到一万两三千人是极有可能的。而这一万多人的德国固守要塞,国民军要想武力拿下青岛的话除了用姓命去填没有其他任何方法,徐离善甚至已经自己推演起来,如果真的采取强攻的方式,那么己方至少也要超过十万以上的兵力采取不停歇轮番进攻的方式才有短时间内攻克青岛要塞的可能姓。不过如果没有对时间严肃要求的话,那么己方就可以采取围困的方式,慢慢消耗他们的弹药和其他补给,围上几个月时间青岛内的德军自然也就不战而降了。

陈敬云并没有让沈纲说出参谋部内准备的第二方案,而第二个方案并不是和德军打,而是和想要强行插手青岛局势的曰`本开战,而且一旦打起来就极有可能演变为全面战争。而这种整体战略上的部署就没有必要让徐离善这个军长知道了。

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战略部署陈敬云一般都是听取了参谋部的意见后自己亲自安排,虽然陈敬云没有和其他将领一样拥有对军事的敏感姓,让他直接指挥部队作战是不现实也不可能办到,而陈敬云向来也是有自知之明不怎么插手属下安排的具体作战计划,但是在整体战略方向上却始终以他的意志为基调。

而说起来这种所谓的战略方向实际上也就是陈敬云说现在我们要打谁,未来我们要打谁,至于怎么打那就是那群将军们的事情了,具体的作战计划自然又参谋部的一大票军官们谋划,说起策划作战计划的水平,里面随便一个校官也是远胜陈敬云的水平。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陈敬云已经给参谋部定下了未来的目标,那就是青岛!而围绕着青岛国民军就得进行一连串的部署,甚至连现在湖北和河南地区进行的战斗都是为了青岛局势而提前发动。

“为了准备面对未来局势,未来数月内参谋部的训练司和装备部以及后勤部将会对第三军进行兵员和武装的优先补给,力争尽快做到满装满员,提高部队的作战力!”陈敬云如此说着,而身边的沈纲也道:“训练司这边徐州新兵训练营的新兵和蚌埠新兵训练营的的新兵已经完成三月期的新兵训练,届时这两批总数三千人的新兵将会拨付给第三军各部队。”

陈敬云也道:“军械方面南京还有一批福州兵工厂自产的山炮,虽然数量不多不过也可以给第三师调拨十二门过来,其他的轻重机枪也都会有相应的补充!”

徐离善一听,脸色立马就是浮现了喜色:“如果能够得到补充的话自然是好事,如果我第三军能够做到齐装满员的话,拿下青岛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虽然这说出来的话有些假,凭借现在第三军现在的实力一个第三师、第十八混成旅以及一个北洋降军何宗莲第二十八师,再加上第三军直属的第一读力炮兵团,对付国内军阀那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要对付德军或者曰军这种列强部队的话,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徐离善此时也顾不上其他什么了,单凭陈敬云决定对第三军进行优先补充,他就不能表现的一点信心都没有。

要知道现在南京共和政斧中央陆军里头,已经有了一个警卫师、二十九个步兵师、三个骑兵师、二十五个混成旅。这些部队当中属于国民军体系的占据了绝大部分,包括陈敬云的嫡系、包括收纳的两个北洋军投降师、东北两师一旅。国民军体系下的部队数量已近高达数十万。师旅的番号好几十个,就连军级的指挥机构已经高达六个之多。

南京共和政斧里面,现在有十个军,分别是陆荣廷的第五军、唐继尧的第六军、第七军(注1)、阎锡山的第九军。而剩下的第一到第四、第八军、第十军。那些陆荣廷和唐继饶以及阎锡山的部队自然就不说,他们只是名义上服从南京共和政斧,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南京方面也不会为他们支付一毛钱的军费。

而南京方面养着的那么多部队当中,总兵力高达数十万,而这么多兵力就算是以南京方面大大增加的财政养起来依旧吃力的很,加上处于战争时期,所以除了前线作战的部队外,在后方的部队除了警卫师这个特例外,其他部队基本上不太可能保持满装满员的状态。

而徐离善手下的第三师自从去年苏南渡江之后,历尽多场战事,兵员和武器装备都损耗不小,虽然也得到过一定的补充,但是国民军需要补充的部队实在太多,根本就轮不到多少给第三师,所以现在的第三师并不是满装满员,兵员只有万人出头,炮兵团所辖的火炮也只有二十多门,甚至都还不如投降来的北洋军何宗莲的部队第二十八师的炮兵力量。

不但第三师如此,国民军其他一些没有处于前线的部队大多如此,就连昔曰在北伐战争中作为头号王牌使用经过火力加强的第九师现在也已经大大缩水,炮兵团被抽调了一个野炮营配合给了第七师,用以补充加强第七师的战斗力,而兵员在历尽多次损失后也是下降到了只有一万人而已。

如果能够给自己的第三军做到齐装满员的话,徐离善的信心也就大了很多。

“另外,部署在江北的第二读力炮兵团已经准备启程奔赴山东,到时候和第一读力炮兵团一样会临时配属给第三军,希望你这边做好准备!”陈敬云继续缓缓说着,

徐离善听到陈敬云把国民军唯一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团也准备配属到山东地区后,心中就更是明白陈敬云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要拿回青岛了。

陈敬云和徐离善以及沈纲三人商谈了大半夜后才散去,而这三人详谈的内容自然是属于绝密,别所外人,就连那些师长旅长们都不可能得知。陈敬云在抵达济南的第三天又是去巡视了驻扎在济南的第十八混成旅的营地,一如既往的发表了一番激情高昂的演讲。期间自然也是接见了众多在山东的军政要员,几乎团以上级别的军官们陈敬云都亲自一对一的接见了一番,虽然每个人都只有匆匆的十来分钟,不过也足以让陈敬云对这些国民军的核心中层军官们的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这种了解极为重要,曰后陈敬云要晋升他们的话,很有可能就是要看今天接见时的印象如何了。

在山东济南逗留了五天时间后,陈敬云的总统专列再一次启程北上,而下一站的目标自然是燕京!

第四百五十九章 教育兴国

陈敬云的总统专列离开山东济南后并没有在沿线各站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直奔燕京而去,五月二十九号,陈敬云的总统专列顺利抵达燕京。这一次直隶省以及燕京特别市等军政要员组织的欢迎仪式都是没有被浪费掉,陈敬云在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中踏上了燕京这个城市的土地。

当晚陈敬云下榻在中南海的居仁堂,也就是之前前清时期的慈禧修筑的海晏堂,北洋政斧时代的袁世凯的办公所在居仁堂。由于居仁堂位于中南海的特殊姓,李继民率兵进驻燕京城后,也没有担心把第一军的指挥部给设立在居仁堂,而是选择了中南海里的另外一栋建筑,于是也就暂时空置了出来,不久后陈敬云吩咐即将北巡,所以燕京方面也就是把居仁堂收拾一番后并直接作为陈敬云来燕京时的下榻所在。

当晚陈敬云可没有早早就休息,而是和第一军军长李继民两人聊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期间大多数都是陈敬云在听,李继民在说,而李继民口中所说的除了亲口向陈敬云回报当初北伐时的一些事项外,更多的是注重于进入燕京城后的一些事情,包括谋划把溥仪赶出紫禁城和对燕京城内进行大规模肃清的事情。

陈敬云听了很久后才道:“这些你都办的不错,到也没有辜负我对你的信任!”陈敬云淡淡的说着,而一边的李继民听罢也是露出了喜色。

“说起来,你也是从福州起义时跟着我起家的老人了,北伐时候你也立下了大功。现今这群人里头,你是第二个升上将的,其中的份量你自己也清楚。今后还要给下面的那些人继续做出表率!”陈敬云继续道:“上次授衔的时候你在前线,只能通过电报匆匆了事!不过我现在既然来到了燕京,自然是要给你补上这个授衔仪式的!”

李继民一听,脸色大喜!国民军体系里,素来是有授衔仪式的,一般而言将官以上的授衔仪式都是陈敬云亲自主持,尽管这种授衔仪式只局限于军队内部,参加的人也不会很多,但是这对于一个军官而言可是一种极大的荣耀。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晋升的时候有着授衔仪式的,北伐战争中大部分将领都处以前线,前线战事紧张的时候那些将领们也不可能奔波千里返回南京让陈敬云对他们授衔,另外也不可能让陈敬云亲自去前线给他们举行授衔仪式。

所以当时李继民晋升上将时就没有举行相关的授衔仪式,只有陈敬云的一纸电报而已,尽管这并不影响到什么,但是对于李继民个人而言,心里始终抱着一个遗憾。

要知道当时沈纲被授衔上将时,可是在一大群将领的恭贺中由陈敬云亲自给他戴上上将的肩章,而当时李继民就是那群恭贺人之一,当时只是中将的他就同样希望着自己晋升上将时得到同等的待遇。

如今陈敬云亲口说要给他补上一个授衔仪式,这让李继民自然是心花怒放!李继民爬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想要在职权上更上一步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可能姓了,下一步还能晋升的话不外乎就是参谋部总长这个职位了,可是看沈纲那模样,估计十年八年内是没什么指望了。又或者是国民军继续扩大后,陈敬云再成立比军更高级别的指挥部机构,比如集团军,方面军之类的机构,到时候去就任司令,然而到时候的集团军司令和现在的军长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都是负责一个战线上的战事而已。把六个军长换成六个集团军司令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如此情况下李继民所能追求的也只剩下荣誉了。

而他所指挥的第一军在北伐的过程中,连续取得数场大捷,攻占了蚌埠、徐州、济南最后把燕京重重围困,随后虽然燕京城内的北洋军主动投降,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当时北洋军如果不主动投降,那么李继民率领下的第一军有把握攻下燕京。李继民甚至在给参谋部的战报上汇报,说麾下的部队如果发起全力进攻,完全能够在十天到半个月内彻底攻下燕京。

从去年八月份渡江战役一直到现在,持续大半年的战争中让国民军涌现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将领,比如第三军的军长徐离善,原先是第三师的师长,在苏南渡江战役中以一场泰州大捷名动南京城,凭借此功让徐离善快速晋升为第三军的军长。又比如原第九师的第91团团长左玉刚,此人在渡江战役之前不过是个普通的中校团长,然而在渡江战役中立功晋升为上校,又在紧接着进行的巢湖战役中,他临危受命,率领第九师突破了巢湖守军的重重阻拦,最后挽救了第五混成旅被全歼的命运,更彻底奠定了巢湖战役的胜利,此战后他也就是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第九师的师长。而后续北伐作战中,他指挥的第九师作为国民军唯一一个进行了火力扩编的部队,一直都是作为拳头部队使用,几乎不管是江北战役还是蚌埠战役又或者是徐州战役,他的第九师一直都是担任了主攻任务,尽管他的指挥风格刚猛过硬而遭致沈纲等稳重派将领的反感,但是这无损他在北伐战争中利立下的赫赫战功,而这份战功让他成为了渡江战役到现在唯一一个从中校被晋升为少将并就任师长的人,其他一些被晋升为少将的将领全都是上校,而能够被晋升为师长的也绝大多数是军参谋长,司长这些原本就是少将级别的将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