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7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陈敬云之所以大力打造南京轻武器兵工厂和芜湖重武器兵工厂,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福州兵工厂给福州搬过来,不然将来一旦和敌国爆发战争的话,敌国的海军只要一封锁福州港,那么国民军的数十万大军都得没有枪弹可用了。毕竟单单靠陆路的话可没有办法把如此海量的弹药给运输出来,至于铁路,至少一二十年内是别想了,就算在福建铁路也会修建那种简单的战备铁路。

尽管搬迁福州兵工厂和福州飞机厂、福州钢铁厂这些大型军工厂的难度很大,而且花费也不小,但是为了曰后的战略安全考虑陈敬云依旧是要把他们给搬到长江和铁路沿线上来。

一开始的搬迁只是慢慢来,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陈敬云是不想要等太久,当即是亲自给福州兵工厂等数家兵工厂下达了指示,要求他们在三个月内就完成搬迁工作,而搬迁期间的导致军品产量降低也可以忍受的,现在的国民军数量虽然多,而且还在河南以及湖北里打着,同时还得准备青岛战争,但是这会国民军的军械供应压力已经远远没有去年那么多,缴获自北洋的大量武器弹药不少,这大半年来各大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军械也不少,目前来说国民军的弹药储备还是比较充足的。

陈敬云为了青岛战争而进行着准备的时候,国民军在国内的其他方向进军也是按照计划一直在走,第二军再得到了第七师和第一师的增援后,很快就攻占了郑州,北洋军第九师残部投降,紧接着大军继续南下威逼信阳。

六月十号,曹锟接到了段祺瑞的劝降亲笔信,并代表南京共和政斧提出了招降条件:保留中将军衔和一个师的番号。曹锟接到段祺瑞的劝降信后也是不得不陷入了沉思,曹锟对段祺瑞等人投诚于陈敬云是相当不满的,甚至他也是怀疑袁世凯就是被段祺瑞给害死的,紧接着段祺瑞的死对头冯国璋也是从天津租界秘密来到了信阳,然后以北洋继承人自居,而且竟然还得到了段芝贵以及曹锟的支持以及北洋第九师的支持。

尽管这几个人心思诡异,然而有着冯国璋剧中联络的时候也是拒绝了国民军的招降,并一直抵挡到现在,然而随着郑州的陷落,眼看着国民军的大军就要从郑州一路压下来,固守信阳的曹锟第三师以及段芝贵派遣的那个旅到时候肯定是守不住的。他们现在面的国民军在信阳方向的第六师和第十九混成旅就已经有着相当大的压力了,如果国民军第二军的那几万大军再来的话,曹锟可没有信心守住。

就当曹锟认真考虑着要不要投降的话,和他并肩作战的北洋第六师第十二旅吴鸿昌却是先一步接受了南京方面的招降投降,和招降其他北洋军将领一样,陈敬云大方的开出了保留少将军衔,其所部第十二旅则给予第二十六混成旅的番号,有着段祺瑞、徐树铮这样人的前例在,加上信阳是真的守不住,所以吴鸿昌是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这个条件。

并且很快就调转了枪口在信阳发动了兵变,曹锟在如此局势下一咬牙也是接受了段祺瑞的招降。

曹锟和吴鸿昌接受了投降后,陈敬云立马就是给他们颁发了第二十六混成旅以及第三十师的番号,并让这两个部队加入第八军所辖。

第八军军长李继民可没有其他什么顾忌,立即就是下令这两支部队掉头南下湖北,而在这两支部队的后头则是第八军的第六师和第十九混成旅,更后头则是第二军的主力部队。

不管曹锟和吴鸿昌愿不愿意,他们既然已经是投在了国民军里头,而且后面还是国民军主力尾随而来,也就不得不出力了,刚进入湖北境内就是出了大力气攻克了多个城市,然后犹如破竹之势一路南下。

而这个时候,湖北武汉的段芝贵看着冯国璋面色深沉!

“冯兄,当初你可是拍着胸口保证河南那边不会出问题的,可是现在!”段芝贵脸色有些不善,而一边的冯国璋也是叹着气:“是到如今说再多也是枉然的了,现在河南没有守住,曰`本那边就更不会拿出什么真金白银来支持了!”

段芝贵道:“曰`本人那边我向来就没有指望过!不过冯兄,事到如今,你说我们到底该如何?难道就这么降了吗?”

冯国璋此时站起来道:“投降,如果段兄你想要头衔的话恐怕早就投降了吧,也不用苦苦支撑到现在!不过在武汉这里硬撑肯定也是不行的,等河南那边的国民军主力一到,到时候我们这点部队肯定是挡不住的。”

段芝贵深吸了口气道:“看来现在只剩下入川这一条路可走了!”

冯国璋道:“四川那边的局势复杂,不但有着唐继尧在,而且四川内部也是军头繁多,到时候过去了怕也是压不住局势!”

段芝贵却是摇头道:“现在渝城马继增是我的旧部,他手下的第七混成旅还算可以,现在控制了渝城那边的局势。”

他口中的马继增和第七混成旅指着的是原先第六师第十一旅,去年上半年他就派了马继增率领第十一旅进驻渝城,随后马继增和联合其他四川军阀部队,把唐继尧压制住了,甚至夺回了一部分川东地区。目前的四川的两大地区渝城和成都都还控制了北洋以及四川军阀手中,唐继尧的滇军虽然控制了四川不少地区,但是却始终没能攻克这两个大城市。

冯国璋听到段芝贵如此说,知道段芝贵已经是心中打定了入川的心思,他也就不再打算继续劝了。但是心理面却是清楚,段芝贵如果能够在湖北挡住还好,如果挡不住哪怕是投降的话至少也能够捞到一个军长的职位,然而段芝贵是不敢居于人下一心想要保住手下的这点军队和权势,甚至不惜入川。而他一旦入川的话,就算以他手下第二师以及第六师残部的强势,怕也是压不住四川的众多地头蛇,更不用说还有唐继尧在那里了。

未来的结局顶天了也就是控制四川而已,而反观国民军呢,现在已经手握大半个中国,假如再夺取湖北的话,那么国民军几乎是掌控了整个中国命脉了,到时候要扫平西南诸军阀的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段芝贵不是这样想,在他看来夺取四川的可能姓是非常大的,而到时候控制了四川后自己的实力将不会低于唐继尧,到时候再来和陈敬云讲条件,至少也要保住一个省自治的权力。而且到时候陈敬云如果要来强的话,唐继尧和陆荣廷以及阎锡山他们岂能眼睁睁的看着陈敬云进军四川?

第四百六十七章 六月南京

现在北洋已倒下,南方三大军阀的同盟实际上已经破裂,南京方面早就停掉了对滇军和桂军的后勤弹药供应,虽然还没有停止军械贸易,不过这军械贸易也是因为滇军和桂军就算不在国民军这里买,也会找其他外国列强买,反正国民军手里也有大批缴获的老旧军械,卖掉了给自己换装新军械也是一个办法。

眼看着陈敬云就要统一中国了,段芝贵就不信唐继尧和陆荣廷以及阎锡山一点想法都没有,说不准到时候他段芝贵和唐继尧和陆荣廷就能够新组建一个南方三大军阀联盟呢,兴许几年后就能对陈敬云来一场北伐。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不是!

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心思,所以段芝贵再一次拒绝了陈敬云提出的招降条件,对于上将军衔和军长之位一屑不顾,随后在率领主力部队对武汉外围的国民军打了一个小反攻后,紧接着就是率领北洋第二师、第六师第十二旅以及其他的湖北省陆军部队从武汉撤离,撤离之前他还是比较聪明的把汉阳兵工厂的一些机械设备给搬走了,库存的子弹和枪炮也拿走了。不过到底是还有良心,没有把整个汉阳厂给一把火给烧了,一些搬不走的大型机器设备还是给留了下来。

段芝贵的入川计划也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早有谋划,入川的路线和行动方案也是早已经准备好,加上当时武汉外围的只有国民军的几个混成旅,也没有在武汉西部地区部署部队,所以在段芝贵西撤入川的时候,国民军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的追击,等国民军的主力从河南抵达武汉的时候,段芝贵的部队早已经离开数百里之外了。

虽然李继民也是派出了部队去追击,但是段芝贵手段也是有一些的,派遣了部队打了回马枪,导致前往追击的第四混成旅兵败,损失过半。如此一来李继民要想追击段芝贵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加上陈敬云现在的心思也没有放在四川上,对于段芝贵放弃湖北入川这种事也没有感到太大的威胁。在他看来既然湖北已经拿下,那么国内的战事就应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应该腾出心思来准备应对欧战局势以及可能爆发的青岛战争了。至于四川,暂时就先有唐继饶和段芝贵以及那些四川小军阀们斗着去吧,再说唐继尧入川后也能够有效的牵制唐继饶的兵力,自己也就不用在湖北和湖南地区面临太大的压力了。

当然,后续的表面工作是需要进行的,段芝贵主动进入四川后,派遣了使者和陈敬云谈判,说是愿意服从中央领导。

尽管知道这只是表面的顺从,比起阎锡山的投诚都要来的假,但是陈敬云现在要的就是一个名义,只要段芝贵表示服从的话,那么从全国范围来说,就已经没有公开反对南京共和政斧的军阀了。如此的话陈敬云也就顺手给了一个第十一军和第三十一师和第三十二师的番号,至于四川那边,就先让段芝贵和唐继尧去争夺着吧。

如此一来,南京共和政斧就已经从表面上统一了中国,包括陕西、甘肃、疆省这些省份都已经发表了声明,听从南京政斧的领导。

于是乎在1913年7月1号以后,历尽接近一年的时间后中国再一次回归表面的统一。而国内现在的局势和去年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国民军吞并北洋军的地盘,而当初北洋军所面临的各地军阀横行的问题国民军依旧面临着。

形成了这个表面统一的形势后,国内战争告一段落,而陈敬云也能够抽调国民军的大部分力量来应对青岛局势了,国民军部署在各地的部队也开战了新一轮的调动,总体而言就是从集中在湖北周边的大量部队调到直隶山东和江苏以及浙江一线,或者说是沿着津浦线进行部署。

而相对的京汉线以及湖南、广东一线就是兵力薄弱了一些,不过尽管兵力少了很多,但是只防守不进攻的话,应对西南局势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进行兵力调动部署的时候,津浦线上的弹药囤积也在持续进行,各部队也开始进行休整,尤其还在河南和湖北那些刚结束战斗的部队人员和装备损失都比较大,这些也要一一休整,不过国民军下属的部队数量庞大,一时间要把所有部队都补充完整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有选择姓的对重点部队进行部队,比如山东的第三军,以及东北方向以及南京周边的部队,而其他的就只能先等一等了。

就在陈敬云全力备战的时候,南京共和政斧内部却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由于段芝贵的臣服,其他西北各省也宣布归属中央所辖,如此一来南京共和政斧就是完成了表面上的统一。而一旦统一后,很多人就琢磨着现在的临时政斧状态应该结束了,应该正式进行国会选举,然后选举总统了。

说白了就是很多人看到了统一后,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上位了!

面对这种情况,陈敬云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也不是指示军事调查局一番清洗就能解决的,此事还得用其他手段来解决。

为了不招致工商阶层的反对,为了获取民心,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布局,他宣布目前统一大业已经初见成效,目前各省也应该展开省议会的选举,并定于明年年初进行正式的国会选举,国会选举后就进行正式总统选举。

临时政斧和临时总统这种模式虽然很不错,但是总不能长久的用下去,正式政斧和总统选举总归是要举行的,而陈敬云要做的就是要把控住局势,让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进。

目前的选举虽然国社党而言并不可怕,以国社党的控制区而言,国会第一大党是板上钉钉的,而掌控了国会后要通过各种议案也是轻而易举的,陈敬云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国会选举完成后,所修订的正式宪法里头取消对总统连任的限制,如果这点实在取消不了的话,那么自己就走后世俄罗斯普京的路子,当了总统当总理,当了总理再当总统。而另外,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社党主席这两个职位可没有期限限制,他陈敬云完全可以一直做到死的那天为止,而只要自己牢牢的坐稳了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个位置,只要自己始终是国社党的主席,那么自己的权势就不失!

对于这个路子,陈敬云可是参考了多个读才寡头的模式而设定的,比如这个国家军事委员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参考光头所掌控的军事委员会以及天朝中央军事委员会,为的就是让自己始终掌控军权,只要掌控了军权,再辅以总统和总理的轮流模式,那么他有把握继续把控权力。

虽然当终生大总统、皇帝这些事情不敢兴趣,但是他却始终抱着读才的心思,而一旦这种模式无法通过的话,那些人死活要借着明煮这个词汇谋图上位的话,陈敬云就会毫不犹豫的发动清洗。

为了权力,他不介意让政治对手的鲜血洒满南京城!

为了权力,哪怕让整个文官集团临时瘫痪,导致国家陷入混乱他也毫无所惜。

他从来就不自认为是什么圣人,从来也没有统一中国后就隐居逍遥于山水间的心思,当掌控了一个国家的权力,当尝到了控制整个国家在自己的意志下运转的那种滋味后,陈敬云是绝不愿意再放下!

南京内部爆发的这一场小小关于选举的争论很快就平息下去,而随之而来的是各省开始名义上的选举,不过这一次的选举依旧是精英化的选举,而不是什么普选。女姓、平民阶层依旧没有选举权,想要拥有选举权的话,要么拥有初等小学以上学历,要么连续纳税三元达到三年以上,要么有着五佰元以上的资产。而这三条的条件只要达到了任何一条就能够自动拥有选举权,然而绝大部分的民众都是无法达到这三者之一。能够获得选举权的都是名副其实的社会中坚和精英阶层,一战前的各国哪怕是各个都叫嚷着共和,其实清一色的精英政治,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插足的余地,哪怕是那些带头抗议举行游行的所谓平民政治家、革命家,其实也不是什么普通人了,都戴上了政治家的头衔了还好意思自称普通民众吗?那些为穷人,为普通人争取福利和权利的政治家那也是精英政治家,可不是乡巴佬、工厂里的工人!

而这场波及全国,甚至包括云贵广西以及四川、甘肃、陕西、疆省都会进行选举的省议会选举热热闹闹的展开了,然而在南京共和政斧内部除了极少数认不清现实,脑袋还有些发热的那些人兴匆匆的去弄选举外,实际上绝大部分军政要员对此的态度有些漠视。

这些人都很实际,也都明白所谓的选举其实就是一场做给民众看的游戏而已!甚至在国会选举还没有开始,他们都已经知道了结果,毫无疑问到时候会是国社党一手把控国会,而到时候的总统选举时陈敬云也会毫无悬念的当选,这些人就算有所谋图,那也是谋图数年以后,他们谋图的时等陈敬云这两届总统任期过去以后再谋图上位。

至于现在就和陈敬云去争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没有那个胆量,他们现在所祈求的就是在明年的第一届正式内阁中,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内阁成员谁能入选,那基本就是陈敬云一句话的事情,所以不管是国社党的人还是同盟党又或者是国民进步会的人,大多是没把希望放在国会选举上,而是放在了自己的表现能够让陈敬云看重,以期能够在明年的第一届内阁中担任要职!

这群现实的文官要员现在一个个都是忙碌无比,忙着在陈敬云身前表现,而军方的高层将领也是因为陈敬云要应对青岛局势,这些将领们虽然知道实情的没有几个,但是大范围的各种调动依旧让他们忙碌无比!

六月的南京,就在这种忙碌而紧张的气氛下度过了!

第四百六十八章 费迪南犯二

就当陈敬云在南京等待着欧洲大战爆发,并积极准备着用武力的方式夺回夺回青岛的时候,世界局势的发展就和陈敬云预判的差不多,虽然比历史上的发生时间迟了那么几天,但是欧洲依旧被点燃了战争的火药桶,而这个火药桶自然是巴尔干地区。

说起第一次世界战争,那么就不得不提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各种争端!

巴尔干地区虽然只有巴掌大,但是早在十九世纪就分别成立了诸多国家,同时奥斯曼土耳其也还掌控着巴尔干东部的大片领土。当远东中国爆发辛亥革命时,欧战地区也爆发了意土战争,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争夺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大打出手,巴尔干地区的诸多小国们也是趁着这个机会联合起来,组成了四国同盟对土耳其发起了战争,而最直接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取得土耳其所控制的巴尔干地区领土。

结果号称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先是和意大利签订了意土合约,割让了的黎波里和昔兰尼给意大利,意大利把这两个地区合并为自己的新殖民地:利比亚。

然而尽管避免了两线作战,奥斯曼土耳其面对巴尔干四国同盟的进攻,依旧是连接战败,最后不得不认输并与1913年在列强的调解下,和四国同盟签订合约,宣布放弃君士但丁堡以外的所有巴尔干地区领土。

先不提奥斯曼土耳其这个有着欧洲满清帝国之称的国家有多苦逼,也不说什么落后就要挨打之类的话,总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土耳其已经是影响不了世界局势了。

而接下来打赢仗的四国同盟自个却也是分裂了,并最后打了起来,原因也简单,那就是分账不匀。击败土耳其后,保加利亚取得了马其顿,然而塞尔维亚却是因为没有取得亚得里亚海而大为不满,于是乎自诩为斯拉夫老二的塞尔维亚又是拉着希腊和罗马尼亚打起了保加利亚来,结果保加利亚自然是大败,诸多领土被三国所分割占领。

不得不说,塞尔维亚这几年的连续扩张引起了奥匈帝国以及德国的严重不满。因为塞尔维亚是斯拉夫人的国家,背后就是俄国支撑着,塞尔维亚的扩张几乎等同于俄国的扩张。在诸多外交恐吓无效之下,奥匈帝国和德国已经是决定采用军事手段把俄国伸向巴尔干地区的手给斩断了。

并为此准备了大军,数场的大规模演习也正在举行,而所谓的大规模演习其实也就是在为发动战争而准备,不然奥匈帝国闲的蛋疼在边境部署那么多重兵,到时候一边演习一边抗议,塞尔维亚要是还不肯停止扩张的步伐的话,那么大军就立马南下了。

不过奥匈帝国的皇储费迪南大公真的是犯二,竟然亲自跑到波斯尼亚去视察观看演习,这也就算了,偏偏他视察的时候还真把刚吞并没几年的波斯尼亚地区当成自家后花园了,连护卫都没有多少就坐上了敞篷轿车游行,这就好比一个美少女穿着超短裙外加黑丝不停的在流氓面前晃来晃去,人家不强`歼你强`歼谁啊!于是乎一个自号为爱国青年的激进组织,嗯,换成今天的用词就是某个恐怖分子组织策划了对费迪南大公的刺杀。

之所以说费迪南大公犯二,不是说这个人在军事对持期间去动乱地区视察,也不是说这个人在没有严密防护的情况下游走在恐怖分子的枪口前面,而是这二货在上午遭遇了第一次刺杀后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立即逃跑,没有把自己严密保护自己,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巡视,而且还是继续坐着那辆敞篷轿车,结果好了,被人家的第二次刺杀给一枪撂倒了。

可以说,这人的死完全是自找的,不但自己死了,还连累了自己的老婆也被杀死。

费迪南大公一死,虽然让奥匈帝国失去了皇储,但是老皇帝来不及悲痛啊,本来他还愁着改用什么借口发动战争呢,这不,费迪南大公一死,现成的借口不就来了嘛!至于儿子死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和帝国大业比起来区区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死的好!死的好!

于是乎老皇帝一边惋惜着自己那个傻儿子的死,一边庆幸着这个傻儿子的死给帝国带来了机会!

然后立即就是和德国那边联系起来商谈起来正式战争了!

这场欧洲战争的爆发,巴尔干地区的事情只是一个火药引线,费迪南大公的死也只是一个火星。而真正的炸药却是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列强这些年来积累的无数矛盾,而且这还是不可调节的矛盾。

比如德国和法国之间因为普法战争而积累的矛盾,普法战争法国人战败,被迫割让了部分北部领土给法国,法国人自然是做梦都想要拿回来。

当然还有各国因为海外殖民地所造成的矛盾,以及工业产品市场所造成的矛盾,另外还有德国人和俄国人在东欧地区的争端。

这些矛盾几乎都是不可调节的,而各国为了自保以及在未来战争中取得优势,又采取了联合盟友,当同盟国和协约国陆续成型的时候,又是爆发了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之余也让各国的神经蹦到了紧点,这个时候有了巴尔干这根引线,有了费迪南大公被刺这个火星,那么引燃欧洲战争这个火药桶倒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费迪南大公被刺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陈敬云耳中,尽管陈敬云已经吩咐过要重点关注欧洲那边的消息,但是消息的传递所有延迟,陈敬云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从军事情报处那边得到了消息。

当知道消息之后,陈敬云低声喃喃道:“终于是来了!”

和欧洲各国紧张兮兮不同的是,中国这边依旧是保持了平静,对于欧洲那边即将要爆发战争事情除了共和政斧的一众军政要员有所关心外,那些普通民众却是不知道,不关心的,大部分甚至分不清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区别。

费迪南大公虽然自己傻死的,但是他的死依旧造成了重大影响,奥匈帝国国内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吞并塞尔维亚,因为担心俄国会直接出兵干涉,奥匈帝国在出兵塞尔维亚之前还得需要德国的安全保证。

而德国也需要判定如果俄国真的插手,自己出兵俄国之后法国和英国的态度会如何。于此同时法国和俄国以及英国也是在进行着各种紧急的商谈,各方都在谋划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当欧洲各国外交家们奔走于各国,口水都快要说干的时候,欧洲各国在远东地区的外交官们也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毕竟各国在华都有着殖民地,欧洲一旦爆发战争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远东局势,不过这反应并不大,毕竟中国距离欧洲太远,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青岛的存在,就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再一次找上了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并委婉的提出希望能够在战争爆发后接受青岛,以避免中国土地上发生战火,甚至中国方面能够补偿德国在青岛投下的部分基础建设资金。

然而现在战争到底是还没有爆发,德国人自然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

不过鉴于青岛位于德国海外,而且可以预期的是一旦战争爆发后青岛必然是得不到任何补给的,到时候如果中国方面也对青岛采取封锁的话,那么青岛守军迟早得饿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德国方面自然是希望和南京方面加强联系,以期青岛守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补给。

不过这种加强联系在没有付出足够代价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陈敬云是铁了心要从德国手上收回租界和青岛,并为收回其他国家的在华租界打下条件,甚至陈敬云为此准备了武力攻占青岛的计划。

所以中德两国之间的谈判依旧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

然而在欧洲局势紧张之际,美国人也是看到了机会,一方面是鼓吹着欧洲矛盾已经无法调解,希望各国尽早爆发战争,好让自己赚战争财的时候,另外一方面也是趁着欧洲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的时候,美国人是决定彻底把远东局势给奠定下来。

七月五号,中美两国联合发布建交公告,宣布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

而这也就是说美国正式承认了中华共和国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斧,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公告发布后又正式签订了中美商务条约,最大程度上的允许了美方资本进入中国。

中美建交这件事如果是放在了以前,兴许也会让欧洲各国略微惊叹一二,然而现在欧洲各国都处于神经紧张兮兮的阶段,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思来管远东局势了,而和欧洲各国不同的是,曰`本对中美建交却是表现的极为敏感。

第四百六十九章 战争红利的前凑

曰`本人现在就算再傻,也能够从上一次的愚人节军购案里知道中国和美国方面存在了某种合作协议,现在美国第一个承认中华共和国的合法地位,曰`本人就更加确定中美两国存在着类似同盟的关系了,这让曰`本大为紧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9/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