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9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严傲云道:“韩秘书你忙,我一个人等就可以!”

韩秘书笑了笑:“这事的确多了些,你先喝茶我到外头处理几份文件,等下回有人过来叫你的!”

韩秘书出了侯客室脚步沉稳的不如了秘书处的办公室,然后向上头回报了严傲云已经到了后就是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里头,然后没有任何停顿就是翻开了桌面上堆积得两寸多厚的文件,然后拧开了钢笔开始在文件上写着。

韩愈清和秘书处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他出身广西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幼时他那父母虽然大字都不认得一个,但就是认定了读书才能够让他们的儿子出人头地的死理,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完全施行小学初中免学费,韩愈清虽然凭借优秀的学业获得了奖学金得以免除学费,但是书籍和生活的花销依旧让家中承担不起,初中那会他的父母为了供应他的书杂费,把周围村子里的钱全都借了一遍。高中、大学那会韩愈清更加努力,不但获得了文人学科里极难获得的奖学金,而且还是全额奖学金以及生活补助,要不然以他的家庭连书费都是交不起的。高中时期他就开始四周兼职,保持着优秀学业的同时半工半读,愣是凑足了钱还清了初中时期借别人的钱。

大学时期的他也算是开始真正的一鸣惊人了,频繁的活跃于各种活动中,刚上大学就已经加入了国社党,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到民政部实习,金子到那里都会发光了,在民政部工作一年后,他被民政部的次长举荐到总统府秘书处就职三等秘书。总统府秘书处是什么地方,已经是中国官场中公认的高官储备基地,从秘书处走出来的年轻官员的升迁速度都是非常快速,甚至有人戏称秘书处就是明朝的翰林院。

进入秘书处后按照正常时间表,他应该是需要三年左右才能够升职到二等秘书,再历练一到两年后就会被分配到各地方政斧任职,然后就是一帆风顺往上爬了,但是韩愈清只用了一年就从三等秘书升到了二等秘书。他从政不过两年,就已经到了秘书处二等秘书的位置,是别人二十年都无法触及的位置。

韩愈清知道,他的成功并不是倚靠运气,而是坚持和勤奋,当别人看到他年纪轻轻就是秘书处二等秘书的时候,没有人看到了他背后的努力。有谁知道他求学时为了争夺全额奖学金,有多少个无眠夜,有谁知道,他在民政部工作时没有休息过哪怕一天,上班时间他在考虑工作,下了班他脑子里还是工作,要不然他凭什么让民政部的次长亲自举荐呢。

当然了,他之所以有这个成就也同样说明了他并不是一个不知道变通的人,工作出色非常重要,但是要让上级看到你的成绩也同样重要。韩愈清知道这些,并且办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不浪费一点时间的韩愈清快速的审核着手中的文件,然后分类并批示上自己的意见,然后这些分类好的文件就会分别送往几个一等秘书的办公室中。

钢笔快刷刷的写着,他的眼角余光也是看着远处的大门,当他看到了一个剃着光头的中将迈着步伐从陈敬云的办公室里退了出来,他就是快速起身然后到了陪在那个中将的一等秘书跟在:“安秘书,福乐电气的严先生已经候着了!”

秘书处的前任副处长去年因病住院后,拖了一年也没见好,上个月传来消息说再一次病危,现在秘书处里的人都知道,那副处长已经是快要咽气了,也就是说副处长的位置实际上已经空缺,不过陈敬云一直都没说要提上来什么人,弄的现在的那几个一等秘书都是眼睁睁盯着呢,这段都在积极无比的表现。而秘书处处长燕井邝不再,能够理事的也就这几个一等秘书了。

安秘书的年纪并不算小了,可是四十多岁了,这个年龄在秘书处里算是比较大的了,他在秘书处傲了十多年,而且做到一等秘书后,他也是不想外放到地方,而是想着在秘书处里更进一步,要是能当上这个副处长,给他一个省长的位置都不换。君不见燕井邝,权势滔天不下于各部总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之。

安秘书听到福乐电气的严傲云到了,作为一等秘书,陈敬云的随行秘书他自然是知道陈敬云是要召见严傲云的,而且还是昨天亲口吩咐燕井邝去办的,当即他道:“知道了!”

说道这里,他看了韩愈清一眼,他对这个年轻人也是感觉很不错,觉得有必要栽培一二,当即道:“等会我还要去参谋部一趟,等会你自个领了严先生去见总统!”

说完拍了下韩愈清的肩膀:“好好干!”

如其让另外一个值班的一等秘书带严傲云去见陈敬云,还不如给这韩愈清送一个人情。要知道这秘书处里几个一等秘书之间也是相互较劲呢,而且他们之间的竞争一直以来都比较大,历年来出问题的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很少,但是出问题的一等秘书却是有不少,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这些一等秘书之间的竞争,大家相互拆台这没事也弄出事来了。

韩愈清听到这,欣喜无比,他很明显安秘书这是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在秘书处工作两年多了,见过陈敬云的次数是多了,说过的话也有一些,但是工作上的接触还从来没有过,向陈敬云汇报工作或者领人进去这种事一直以来不是燕井邝办就是一等秘书在做,二等秘书是没有这种机会的,三等秘书就更不用说了。

怀着欣喜和期待,他带着同样心中激动的严傲云推开了陈敬云办公室的大门,然后严傲云就是看到了一个普通的中年人正坐在办工桌后面,低着头,拿着钢笔正在写着什么。

他,就是陈敬云!

第七百六十五章 缅甸动乱

1941年1月下旬,严傲云从南京返回上海,而回到上海后就是召集了福乐电气的高管会议,并制定了大规模扩充产能的发展战略,按照该扩充计划,福乐电气下属的各事业部门都将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而这种大规模扩充产能的计划自然是需要耗费庞大的前期资金投入的,福乐电气虽然号称是国内第一大企业,但是福乐电气的资本更多是体现在实体资产上,他们的流动资金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获得扩充产能的资金支持,一方面是军方直接向福乐电气签订各种订购以及研发合同,并拨付资金,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资金来源则是银行贷款

和福乐电气有着战略合作关系的国内第一大银行华夏银行向福乐电气提供了高达六亿华元的贷款,该笔贷款是中国银行业数十年来的最大规模的商业贷款。除了正常的商业贷款外,国有控股的交通银行也向福乐电气提供了高达两亿华元的贷款。

获得了庞大资金支持的福乐电气开始全面扩产,而福乐电气作为国内龙头型的企业,旗下的各种产品虽然并不是直接的军工产品,但是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却都是各种军械产品中的核心零部件,而这些核心零部件是各大兵工厂企业扩大产能所必须的。

当福乐电气扩充产能后,那些兵工厂们也就随之扩大产能,并最后提高中国的军械产品的产能大幅度上涨。

和福乐电气一样,国内的其他众多大型企业也都是收到来自政斧方面的支持和军方的支持,开始全面扩充产能,北方武器公司在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了三个全新的工厂,直接雇工人数从之气的三万人增加至五万人,而他们的拳头产品“1937年式半主动步枪”的产量将会翻倍增加。

该款半自动步枪最开始的研发目标是为机械化兵力提供更加优良的步兵火力,也就是说当初他的设计目标并不是全面取代1916年式栓动步枪的,而是作为较为特殊的机械部队的装备使用,和当年的冲锋枪研发目标是同一个目标。

至于全方面换装半主动步枪,陆军的大部分将领对此是保持反对意见的,包括沈纲在内的诸多将领认为,半主动步枪的火力密度虽然非常高,但是也有着同样明显的劣势,那就是弹药的消耗量也会成倍的增加,而且半主动步枪的弹药快速消耗使得了士兵的战斗持久力快速下降,同样的激战中,使用1916年式栓动步枪的时候士兵携带的子弹可以让他们使用一整天,而换成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话,连几个小时都用不了。

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前线的弹药供应量成倍的增加,这种情况如果是指放在一支小规模的部队里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把这种情况放大到整个陆军,以1940年底已经高达五百多万规模的中国陆军而言,那么后勤工作的压力就非常可观了。除了后勤压力的增加外,更直接的就是增加战斗成本了,这对国内的工业产能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别看子弹个头小,造起来也是麻烦的很,尤其是中国因为铜产量比较缺乏,转而研发生产钢壳子弹后,在工艺上要求比钢壳子弹上高一些,这子弹的产能也是一大问题,要知道一旦打起世界大战来,消耗的子弹可不是个小数目,而是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来计算的。任何东西的数量放大到这种程度后,那么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陆军将领是不太愿意全面换装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但是半自动步枪所带来的火力密度优势也是陆军将领所无法忽视的,尤其是去年的中苏奥拉夫冲突中,参战的主力,中国第四装甲军的机械化步兵中所使用的半主动步枪带来了良好的火力密度,为取胜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参战在即,陈敬云知道全面换装半自动步枪是迟早的事情,再说从陈敬云的角度来看,增加步兵的火力比增加其他技术兵种的火力显然是花费更小,目前中国陆军的火力在世界范围来说并不算占据太大优势,中国陆军的优势实际在于装甲部队,而普通的步兵部队实际上在火力相对于英法德美苏这些国家的火力而言并没有什么优势。虽然说增加炮兵火力效果更大,可是那花费也更大啊。

有了陈敬云的干预后,中国陆军的步枪装备上进一步扩大了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比例,并首次装备普通的步兵师,而少数几个重点部队,比如号称中国陆军第一王牌的第九师,则是开始全面换装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部队。

全面装备半自动步枪的部队在第九师之前那就已经有了,那就是读力于中国三军之外的警卫师,警卫师是中国第一支装备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部队。

警卫师在中国的军事力量当中是一支极为特殊的部队,自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是作为陈敬云的个人近卫部队来建设,而且一直都是伴随在陈敬云身边,同时为了保持警卫师的战斗力每一次战争里头,警卫师都会派遣以团为指挥单位的部队前往前线参战。

由于警卫师的特殊姓,这也就导致了警卫师的编制非常特殊,编制和普通的机械化步兵师和传统的步兵师都不一样,是一支多兵种的合成部队,而且编制上也不是传统的三团三营等编制,由于兵种的合成化,尤其更重要的是三十年代中后期警卫师也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编制扩充,从一万八千人扩编到了两万八千人,而这种规模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师了,称之为一个军也不为过。为了解决指挥问题,警卫师是以营为核心,然后以数个不同的营变成一个团级战斗群,这样就能够使得以前的团级编制能够单独作战,并作为一个战术指挥单位。因为从警卫师的以往经历来说,他们的师级指挥部是不会直接上战场的,到前线参加战争的时候往往都是团级指挥部。

如此一来,警卫师的编制以及指挥模式就有些特殊了,警卫师下,建立了三个团级战斗群,团级战斗群下,辖有数量不等的营级部队,包括一个坦克营、两个机步营、一个自行炮兵营、一个自行工程营、一个自行防空营、一个辎重营以及其他通讯、侦查等直属部队。而警卫师师一级下将不再设立师属炮兵部队、工程部队。简单的话,警卫师就是把以前的师属部队直接下方到了团,极大的扩大团级编制。

如此一一来,表面上看警卫师是拥有三个坦克营、六个机步营、三个自行炮兵营从表面编制上来看和以往差不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三个团级战斗群拥有读力作战能力,都给这些团级战斗群配属了相应的附属部队,而这就造成了警卫师的非直接战斗人员数量大幅度上涨,而这也是警卫师人数大幅度增加的原因。

虽然警卫师上的编制上,这些团级战斗群依旧称之为‘第一警卫团’‘第二警卫团’但是这些团级战斗群和普通的团级部队是两码事,拥有八九千人的团级部队,其他地方可见不到,实际上这些团级战斗群已经是小师级别的编制,人家苏联一个师也才万人而已。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警卫师内部为了扩编而采取的曲线方案了,毕竟警卫师从建立的那一天起,警卫师的历任高层都是想要进行扩编,但是受到了陆军将领的眼里反对,沈纲、左玉刚等人更是叫嚷着警卫师作为一支近卫部队,等敌人打到南京的时候整个国家都完蛋呢了,到时候警卫师是一万人还是两万人都改变不了任何结局。

而在陈敬云看来,其实他也不太希望看到警卫师扩编到两个师甚至三个师,因为这支部队是他的近卫部队,只有控制在一定规模上菜能够更好的控制,也就是说这支部队的忠诚远比他们的数量更重要,正所谓在精不在多。

有着众多阻碍下,警卫师在每一次陆军整编计划里都要求扩编规模,但是每一次都是没有得到批准,最后新任警卫师师长林景飞中将却是不再直接要求扩编了,而是着手编制改革,并提出了多兵种合成团级战斗群的概念,提出把步兵、坦克、炮兵等多个兵种整合到一起,实施精密的联合作战,从而达到最大的战斗力发挥。

不得不说,林景飞的这个团级战斗群的概念即便是对于陈敬云来说也是显得极为新鲜的,所以就是批准了他的改变计划,林景飞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实现了警卫师二十多年来的首次扩编。

警卫师改组后和其他部队还有极大不同的是,不但团级-营等各级部队的详细编制不同,同时他们的战斗人员比例非常低,远远低于中国陆军的平均水平,三个团级战斗群的详细编制也各有不同,人数从八千到九千不等,而这八九千人中,真正的一线战斗人员实际上只有四千人不到,剩下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辅助人员,也就是说,假如警卫师下属的团级战斗群上战场的话,真正前头打仗的实际就那四千人,剩下的都在后头提供各种志愿。

而警卫师的这种模式,也让陆军将领讽刺为‘抬轿子’,也就是说警卫师的战斗人员都是老爷,得好几个仆从抬着轿子上摇摇晃晃上战场。

事实也是,在二战时期搞合成兵种,团级战斗群或者旅级战斗群实际上有些脱离现实的,花费巨大的同时,战斗力虽然有一定提高但是也有限。

比如一个九千人的团级战斗群要对抗苏军一个一万人的师,真正打起来战斗人员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由于战斗人员数量远比其他部队少,要在战场上一个战斗步兵对抗人家两个甚至三个战斗步兵,那么就得在火力优势上做文章了,林景飞中将又是花费了无数口水,说服了陈敬云提高警卫师的经费,然后为警卫师采购了众多的先进武器,为全警卫师配属半自动步枪,采购大量的自行火炮、自行防空炮、甚至打算着给三个团级战斗群各自配属一个航空营,也就是战斗机和前线支援轰炸机,当初这个计划一冒头,空军的伍世钟上将在联合军事会议上拍着桌子破口大骂林景飞这是要对空军宣战,并当场放出狠话来林景飞要是敢搞航空营,他伍世钟第二天就提着军刀直接上他家。

航空营这事以后自然是不了了之的,而从航空营这的计划就可以看出,林景飞是不甘心警卫师只是一支单纯的近卫部队的,实际上也是,警卫师常年待在南京,装备坦克还可以理解,但是你装备那么多的自行火炮和自行防空炮干嘛啊,你警卫师又不需要装甲部队一样到处瞎跑,而从这也可以看出来,林景飞就是把警卫师当成了纯粹的野战部队来建设的。

而陈敬云也有心把警卫师当小白鼠来试验各种战术和新式兵器,一直都是有着优先装备试验各种兵器的传统,他们使用试验了后反馈各种数据回装备部以及厂方,然后装备部根据这些使用数据做出修改或者决定大规模装备陆军。警卫师是第一支装备1935年式冲锋枪的部队,也是第一支装备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部队,也是第一个装备自行火炮以及自行防空炮哦的部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警卫师也是一支试验部队。

警卫师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它是陈敬云的个人近卫部队,它同时也是陆军各种武器的试验部队,而且必要时候也是能够直接上前线参与战争的。

从姓价比来说,警卫师是极差的,建立一个警卫师的花费足够陆军养三个师了,而战斗力绝对比不过陆军的三个师,不过警卫师的特殊姓就注定了不能把他和普通的陆军部队相提并论。

警卫师的特殊姓让它成为了中国第一支全面换装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的部队,等警卫师那边把1937年式步枪的姓能摸透之后,中国的几支机械化步兵师包括第九师在内才陆续少量装备1937年式半自动步枪,并在1940年的上半年中苏武装冲突中第一次参与实战,而那时候第四装甲军装备的半自动步枪数量实际非常少,一个步兵班中,只有两支半自动步枪而已,其他的人还是装备1916年式栓动步枪。

中苏武装冲突后,陆军感到有必要增加一线部队的步兵火力,加上陈敬云也是大力支持,所以这才在全陆军中大规模装备半自动步枪,但是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每个士兵就人手一支1937年式步枪了,还是沿用机械化步兵师的编制,一个步兵班中只装备两支半自动步枪,其他人还是使用传统步枪。

而中国陆军目前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五百余万,而且还在大规模增扩张中,这里头所需要的1937年式步枪的数量就非常庞大了。而且对于陈敬云来说,现在暂时还无法全面普及半自动步枪,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全面半自动化是肯定的,只是需要多久的问题,两年还是三年或者四年。历史二战中德军和苏军在战争后期陆续半自动化,而作为陈敬云的头号假想敌美国,参战的时候就已经是全面半自动化了,陈敬云知道要和美国人比拼火力优势是比不了的,两者的工业规模差距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陆军那样奢侈,但是差距也不能太大不是,至少要勉强保持火力均势,然后依靠人力数量上的优势形成整体上的优势。

中国陆军全面扩充,使得国内的各大兵工厂都获得了数量庞大的订单,北方武器公司的扩产只是其中的一换而已,甚至是较为次要的一环,更重要的还有坦克、火炮方面的扩充。

为了增加各种自行兵器的产量,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责令芜湖特种机械公司等数个专业兵工厂向国内的数大汽车公司以及机械公司转让技术授权,以便让国内庞大的产能转换为坦克、自行火炮等产能。

毕竟国内的这些专业兵工厂的产能也是有限的,在和平时期还可以,但是陆军进行了大规模扩张后,考虑到战争时期的消耗,就必须要求国内的民间企业也加入进来。

国家军事委员会作出的初步预计中,号称全面进行战时经济后,中国的坦克年产量将会超过一万五千辆,很显然要达到这个产量,仅仅依靠芜湖特种机械公司是不可能办到的,必须让国内的其他企业也参与进来,尤其是汽车产业也参与进来。

正是考虑到战时需要利用各大汽车企业的产能,这也是中国陆军为什么始终在坦克上使用汽油发动机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坦克工业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的汽车产业上的,尤其是极为重要的发动机一项上,芜湖特种机械公司自身是没有研发发动机的能力,芜湖特种机械公司作为中国最专业的坦克设计和生产企业,所做的实际上是整合设计,各种核心零部件实际上是由各大企业提供,包括坦克炮、发动机、装甲钢这些都是由其他企业提供,芜湖特种机械自身不可能亲自生产这些东西,要是什么都生产的话,那么芜湖特种机械公司就得建立全面的工业体系了。

其中的发动机就是由各大汽车企业提供,而各大汽车企业中研发重心是在汽油发动机上,对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很不上心,主要原因就是这年头的柴油发动机市场有限,震动、噪音各方面和汽油发动机相比实际差距非常大,限制了柴油发动机在民间汽车市场上的使用,而且研发一款发动机也是要钱的,建立一条新式发动机的生产线更是花费巨大,他们更愿意在民间市场需求重大的汽油发动机研发上投入重资,而坦克上所使用的汽油发动机对于他们来说,通过简单的技术改进就能够提供一款合格的发动机给陆军使用,完全没有必要投入重资。

纵然这两年陆军通过实验也证明了柴油发动机具备了不小的优势,尤其是扭矩之大让陆军倍感兴趣,但是国内的数大发动机供应商近乎一致的对柴油发动机不感冒,陆军就算想用柴油发动机也是办法。

这种情况和美国极为相似,陆军要想从汽油机全面换成柴油机是不太现实,这不是坦克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姓能优劣问题,而是受限于国内工业体系的限制所造成的成本问题。

不过中国的汽油发动机技术不差,比苏联和曰`本强多了,大规模生产起来便宜又实用,完全没有必要在大战临近的时候花费巨资研发柴油发动机,然后再投入重资专门建设柴油发动机的生产线,这里头涉及的成本是陆军所无法接受的。

也就是说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国家的军队使用什么样的武器,是由战略理论和国内的工业基础来决定的,而不是说什么东西看上去好就用什么,更不用说实际上也好不了多少的东西了。

中国陆军装备的多种武器都是经过了取舍的产物,理论上中国能够生产姓能更为优越的装备,但是成本问题使得这些姓能看似先进的武器完全不能大规模使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陆军曾经研发过的一款试验坦克,那款试验坦克从姓能上远远超过中国任何现役以及研发中的坦克,但是造价也远远超过这些坦克,弄几辆试验还可以,要想大规模装备的话估计得十几年后了。

姓价比永远是军方最为注重的因素。

陆军正在紧张施行十个装甲师的计划,要求在现有的五个装甲师、四个装甲旅的基础上,将四个装甲旅扩编为装甲师,另外新建一个装甲师。这十个装甲师中,六个是常规装甲师、一个重型装甲师、三个轻型装甲师。常规装甲师和重型装甲师是预备部队到北方部队,而轻型装甲师则是部署在南方以及东部地区。

而整个扩军计划外,还包含了数种众多的读力坦克营,这些读力坦克营将会广泛部署到各地区,根据作战地区的不同而配属不同的坦克。

而整个计划将需要增加四千辆以上的坦克,计划完成后中国陆军的坦克总数将会达到近万辆。

陆军扩张的同时,空军和海军也都在扩张中,1941年的上半年,中国的海陆空三军在充足的军费支撑下,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扩军。

剩下的就是,中国什么时候参战了。

1941年3月,希特勒再一次派遣秘密特使抵达南京面见陈敬云,重申了中德结盟的必要和好处,并称如果中国能够加入德国一方,假如和苏联爆发战争后,在中德的夹击下万恶的苏俄将会被彻底打垮,届时德国就可以和中国平分苏俄领土,德国占领苏俄欧洲部分,而中国占据苏俄亚洲部分,甚至连高加索地区都可以给中国。而且德国将会前面支持中国占领东南亚以及印度地区。

“亚欧大陆将会出现两个伟大的国家,欧洲的德国、亚洲的中国!”这是德国秘密特使所带来的希特勒亲笔信中的原话。

而在另外一方面,为了配合特使的外交,希特勒在柏林发表公开演讲中称:“陈敬云总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中国人和曰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民族。”

希特勒发表了这份几乎是公开想要和中国结盟的演讲后,英国人也是生怕陈敬云脑子一个发烧就和希特勒真结盟了,如果真这样了对于英国来说是巨大的灾难,丘吉尔甚至发来了署名密电,重申英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友谊,声称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

并且英国驻华大使也是适当的表示了,英国愿意就香港问题和中国进行谈判,并且对陈敬云说:“英国随时可与中国就香港问题举行谈判!”

整个3月份,德国对中国的外交拉拢攻势已经是公开化,德国在华的外交人员甚至德国侨民们天天喊着中德友谊万岁,一些有着德国人背景的报纸也是开始频繁登刊中德友谊之类的文章,大力鼓吹中德结盟。

而英国为了避免中国加入德国联盟,也是进行着紧张的外交拉拢,英国在华外交人员几乎天天都和中国的军政权贵们举行外交酒会。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下旬,缅甸爆发大规模民族读力武装叛乱,缅甸人民军从去年的万人不到规模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膨胀到了十余万的规模,并且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大批武器,有中国制造的也有曰`本制造的,不过这背后是谁支持的全世界人民闭着眼睛也能够猜得出来,除了中国谁还有心情在缅甸搞事啊。

一夜时间,缅甸全面陷入混乱。

就当缅甸局势混乱的时候,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下达了第二十六号命令,要求部署在两广、云贵地区的部队加强警戒,于此调集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部队开始进入这一地区,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根本就瞒不了各国间谍。

中国突然在南方集结兵力,再加上德国那边天天叫嚷着中德联盟,就不得不让英国和美国以及曰`本和苏俄方面怀疑,中国已经和德国秘密结盟了。

三月二十九号,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公开演讲称:“目前亚洲局势混乱,希望我们的中国朋友保持必要的理智!”

第七百六十六章 东南亚战争(一)

南京的初春下着滴滴答答的细雨,细雨里夹着淡淡的微风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精神气爽的春夏凉爽,空气中彷佛弥漫着一种无法挥却的淡淡忧愁,细雨飘落在灰色瓦片上,汇集成流滴落在青石板上,水滴敲打青石的声音连成了串,在小巷的这头彷佛就能够听见那一头的声音。

水石之音中夹杂着清脆的脚步声,雨雾中的青石板小巷里走来一个踩着小高跟鞋的女子,穿着这个时代里已经颇为流星的青色碎花旗袍,黄色小伞下的她让人无法看清楚她的容颜,只能听见她的脚步声在雨雾中不断回传。

只见她走过小巷后转进了一座小院,推开了院门后这放下了那把黄色雨伞,出现在视线中的她有着一头小波浪的长发,头发上别着一枚银色发簪,发簪上的银色挂链随着她的低头晃动了起来。

银色坠链晃荡时屋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中似乎还夹着难听的咒骂声,女子皱眉,原先拿着的黄色雨伞的玉手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换成了一把银色的精致小手枪。

似乎浓雾一样的细雨继续下,低沉的咒骂声、清脆的枪声夹杂在雨滴撞击石板的声音中。

似乎过了数个呼吸时间,似乎那一个呼吸如同一个世纪那么长,女子才走进了屋内,屋内的光线有些暗,让人看不清楚里头的情形,女子黛眉微皱,走近了两步一手拉开了屋内电灯的拉线,而另外一手依旧拿着那把紧致的银色小手枪。

随着电灯的亮起,昏暗的屋内才是变的明亮起来,屋内躺着几个人,死人,温热的鲜血正在缓缓不断的从他们身上流出来,每个人的伤口不多不少,刚好一个。

女子那如同精瓷般的额头皱了起来,数个呼吸后她穿着小高跟鞋的小腿轻抬,然后走到那几具倒地的尸体边上,然后掏出了一方绣着梅花的白色手帕捂住了小巧的鼻子,露出了厌恶的神情,涂着紫色油指甲的玉手拿着那把依旧还有子弹的银色左轮小手枪,用着手枪拨了拨,女子才从其中一个男人的大衣中翻出了数纸文件,文件被折叠着,文件袋上盖着一个绝密二字,这红字原本就是显眼之极,但是经过鲜血的浸透后就显的更耀眼了。

打开文件看了几眼,女子露出满意之色把文件拿起,起身,正准备起身的时候她突然再一次皱眉看向了房间里间,脚步声再一次响起走了进去,里头是个正在瑟瑟发抖的女子,怀里还抱着一个看似还不足岁的孩子,似乎是怕孩子哭闹出生,她正在用力的捂住孩子的小嘴。

轻摇头,长长的波浪头发也随之轻轻晃动:“这辈子你跟错了男人!”

清脆的枪声再一次响起,连续两次!

天空中的细雨还在继续下,小高跟鞋再一次踩响了青石板,黄色雨伞出了小巷,小巷外一辆黑色的福杭汽车正在微雨中等待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