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98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说起来,他还是有些羡慕这个韩先生,手里头不但有着一个实力强悍的投资基金,而且还有个实力出众的实业公司,三林食品,这个三林食品也许听起来不算什么大企业,但他却是中国最大的食用罐头生产商,此外还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是中[***]方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而他们生产的各类罐头不但是中[***]方的重要物资来源,在前期也是出口其他国家的重要物资,一战时候他们就向欧洲出口了不少,二战前期也就是38年、39年的时候也是出口了不少,后来希特勒进攻法国后受到英国封锁的影响,欧洲市场大减,但是人家又勾搭上了曰`本啊。当然这些出口的罐头也都是小数目,并影响什么,重点还是来自中[***]方的采购。

每年中[***]方都会采购大量的罐头,而现在陈敬云为了备战,更是加速了各种军事物资的采购,这罐头也是其中之一。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吧,总统也该到了,走我们下去等着,另外还有几个朋友我也想给你们介绍介绍!”韩先生把手中的雪茄掐灭在烟灰缸里,站起来如此道。

其他几个人也是陆续站起来:“嗯,是差不多了,下去吧!”

第七百七十四章 筹集军费(二)

韩先生这几个人在国内工商界也算是顶尖阶层的人了,韩先生不单单名下有着三林食品这家大规模的罐头企业,而且还是一家实力不弱的投资基金的掌舵人,而投资基金这种非常纯粹的投资基金所能够掌控的资金规模都是非常庞大的。

中国金融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金融界中拥有重要地位的除了各大银行外,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那就是各个投资基金。这些投资资金虽然在普通民众眼中都不出名,甚至绝大部分的普通人甚至都没有听过什么,但是他们在国内金融界的地位却是极为重要。

在中国银行界曰渐成熟的同时,从一开始单纯的数个或者众多家族结合的私人财团演变为了单纯的银行企业后,这背后很自然的就会相继出现各种各样的基金公司。其中最为明显的代表实际上还是陈氏家族的柳河基金。

柳河基金在陈敬云手中,早已经代替了当年华夏银行的作用,陈敬云通过柳河基金来掌管投资,同样利用柳河基金的庞大资金实力来间接影响国内工业的发展,国内众多的著名大型企业表面上都已经分散股份了,但是这些分散的股份大多是也都是被各支基金所掌控,而;柳河基金依旧掌控着众多大型企业的股份,东南钢铁、福乐电气、华夏银行、同奎药业等这些超一流的企业的控股权依旧在柳河基金手中,也就是说还在陈敬云手中。

如果单纯的计算纸面财富,陈氏家族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富有的家族,陈敬云本人也是世界上最为富有的人。

但是这说的只是纸面财富而已,这些金钱对于陈敬云而言不过是一对数字而已,他并不在意多少,因为他非常清楚他的财富来源于他的权力。

权力才是根本,相对于他掌控的整个中国来说,区区柳河基金屁都不是。

不管如何说,当柳河基金成功转型后,也是引起了众多财团跟风,于是乎各种基金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而且发展异常快速,别看那些基金在普通国人心中名声不显,但是国内一些实力超凡的商人却是知道这些基金非同凡响,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资本大鳄,银行都只是他们的玩具而已,各种实业公司也只是他们的小工具而已。

当韩先生这个手中管着一个大型基金的人出现在一楼后,立马就是引来了好几个人上来攀谈,韩先生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能够走到今天自然也不是简单的人,他非常清楚今天能够有资格出现在南京中央饭店参加这个筹款晚会的人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这些可都是国内一流的银行家和实业家,不是大型企业的总经理就是那些基金或者银行的董事长。韩先生甚至看到了福乐电气的总裁严傲云,韩先生虽然在国内算是一流的工商界人士了,但是和这个严傲云比起来还是略差了些。

这个严傲云虽然个人资产在这个宴会厅是估计是属于垫底的那种,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身份,不为别的,就为了他是福乐电气的总裁,一路走上来当上福乐电气的总裁而且还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这已经足以证明他经营企业的能力了,如果他从福乐电气辞职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企业银行资金想要聘请他呢。

韩先生带着笑容走了上去,和严傲云攀谈了起来,他们之前虽然没见过几次,但是彼此间也算是认识了,这稍微说了几句后,韩先生才是喊来了自己的几个朋友,把他们一一介绍给严傲云。韩先生的这几个朋友虽然实力也还算可以,但是在今天这种场合里还是属于比较低层次的人,想要认识严傲云这样的人还是有人一边介绍好一些。

当这几个人攀谈着的时候,韩先生看着不远处的一个和旁人交谈甚欢的中年人道:“严先生,那边的应该是马阁老吧!”

严傲云顺着韩先生的视线望去,当即点头:“嗯,正是政务院的马院长!”

听到严傲云说眼前的这人果然政务院的马寅初,韩先生也是显得有些兴奋:“没想到他这么早就来了,我还以为他要和总统一起过来呢!”

他们口中的马阁老、马院长不是别人,而是马寅初!这年头能够让他们面带尊敬的神色低声谈论的话,也就只有军政两届的那些大佬们了,而马寅初就是如今中国文官体系里名符其实的大佬了。

马寅初这个人可不是那么简单,他可是现今中国内阁中资格最老,入阁时间最长的那个,他早年就担任经济发展司的司长,而经济发展司司长一职虽然名为司长,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内阁成员,和各部总长的职权相对比并不小,马寅初由于年龄过轻的问题,而且极为年轻的时候就是被委任为经济发展司司长,导致他在后续的从政时间里晋升非常缓慢,不过他每一次的晋升都是脚踏实步的晋升,一步一步朝着政务院院长这个位置走过去。

掌控了多年经济发展司后,他被调任到财政部任职总长,1935年换届的时候陈敬云依旧任命他为财政部总长,但是在1937年的时候陈敬云却是让又给了马寅初另外一项兼职任命,那就是政务院副院长。所以1935年到1940年间,马银出的正式官职应该是:政务院副院长兼任财政部总长。从级别来说,政务院副院长的级别可是比财政部总长级别高了一级,而陈敬云的这个举动,也是被认为了要调马寅初掌管整个政务院的前奏,因为这事已经有过前例了,当初庄楠还是任职财政部总长的时候,在换届的前夕陈敬云也是把他升为了副院长兼任财政部总长。

有了这些铺垫后,他也就顺利的在1940年换届的时候当上了政务院院长,在内阁打滚了将近三十年后,他终于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这会的马寅初正在和几个人也是交谈着,能够和他聚成一个小圈子的人自然也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前任政务院院长,现任参议院院长,已经满头白发并处以半退休状态的庄楠,在庄楠面前,马寅初还得以晚辈自居,而其他几个人也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前任工商部总长,现任政务院副院长田庆容,国社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简临群,这个简林群还有另外一个职务,那就是他同时还是国社党陆军处代表,如果换成2013年的职务名词,那就是政治部主任,身兼国社党两大核心职务的他虽然不在传统的军政两届中,但是和他的前任钱翰朗一样,他在国内的政治影响力丝毫不亚于那些军政大佬。

这几个低声说着话,而那边的韩先生过来后,先是硬着头皮开口自我介绍,不过马寅初可不是陈敬云那种人会天天都对着世界地图满脑子国家战略什么的,对待下属也是天天冷着个脸。马寅初和陈敬云考虑和接触的东西都是属于不同层次的,相对于陈敬云天天考虑着世界战略问题,马寅初所思考和所做的是更实际的问题,而且和中国的历任政务院院长一样,搞经济出身的他不是空想家,而是一个实干家。

建国后的中国历届政斧里,几乎都是经济挂帅的那种,内阁各部门中最为重要的部门只有三个,那就是经济发展司、财政部、工商部。而这三个都是搞经济的,而且中国的历任政务院院长中,除了极为特殊的唐绍仪外,其他的几个人都是搞经济出身的,郑祖荫、庄楠、马寅初这几个人可都是搞经济的人,严格上来说,他们并不是政治家,而是实干家。

中国的权贵当中,类似的人非常多,政斧里头单纯的政治家其实没有多少,中国现今能够被称之为政治家的那群人在那里呢,一部分在国社党,比如钱翰朗、简林群以及国社党的其他一群党政高层,他们就是属于非常纯粹的政治家了,整天玩的就是个各种政治理论和口号,让他们发展经济的话那就得抓瞎了,另外还有一群人在各个省议会或者国家议会里头。至于官员里头,说他们是官僚比较准确,至于政治家这三个词汇和他们真没什么关系。

相对来说,政斧里头,算得上政治家的其实也就陈敬云一个人,其他的都是官僚。

马寅初从经济发展司、财政部一路走过来,整天玩的就是经济,这对国内一些著名的企业家自然是知晓的,虽然还没有见过但是名字总算是听过的,听罢韩先生自我介绍后,他微笑的道:“韩先生从天津过来,一路也辛苦了!”

韩先生惶恐道:“不辛苦的,这来的时候坐的飞机,也没花几个小时!再说能够为国家和民族出一份薄力,这是我荣欣!”

这还真是荣幸呢,中国有钱人那么多,不是每个都能够接受总统府发来的邀请函参加这一次的筹款晚宴的,全国加起来也就那么近百人而已,这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身份上的认可。至于购买国债,这又不是让他们直接把钱扔出去打水漂,购买国债对于这些资金庞大的基金管理人来说,就是一种收益较低但是胜在稳定的投资,就算国家不号召他们平时也会购买,只是数额没有今天那么大而已。

马寅初点头:“韩先生能够出力自然是国家和民族的幸事!”

韩先生笑了笑,眼见马寅初已经转过头去和庄楠说话,他也不好继续打扰就离开了,而马寅初那边则是和庄楠道:“刚才那人你估计不知道,其实我也刚知道呢,也算是大手笔,这一次姓就购买了一个亿的国债呢!”

庄楠脚步虚浮的渡了两步,举起酒杯小喝了口后道:“这数额倒是不小,我看可以等会也可以安排他和我们几个老家伙同席吧!”

庄楠呵呵道:“这个要的!”

这可是筹款晚宴,当你收到邀请函的这一刻起就直接告诉你了,没钱别来,要是不买个几千万几个亿的国债,你好意思和那些军政大佬们同台吃喝吗!虽然有些势利眼,这一次的晚宴安排也是非常现实的,出席晚宴的除了近百个工商界人士外,还有着数量不少的军政大佬,政务院里的高层官员几乎来了大半,就连一直很少和国内其他阶层接触的军方也是来了十来个大佬,三个上将十几个中将呢。这些军政两届的人之所以来这么,那就是用来当陪客的,准备和这些工商界的人吃喝,说的不好听些就是来陪客的,有点卖身的意思在里头。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陈敬云也是如此啊,当时候和陈敬云同席的除了几个军政要员外,还有好几个工商界的财阀,那可都是购买了好几个亿国债的超级富豪。不过和陈敬云购买国债的数量比起来还是太少,陈敬云名下的柳河基金原本购买的国债数量就不少,时间太远的就不说了,1939年的时候柳河基金购买了五千万的国债,1940年的时候购买了一个亿的国债,而今年,在陈敬云的指示下,柳河基金甚至连储备资金都动用了,一次姓购买了四个亿的国债。

这拿出来的可不是什么公司股份,纸面财富,而是实打实的现金啊,这三年来柳河基金购买的国债数量达到了五亿五千万之巨,加上往年购买还没有到期的国债,这加起来柳河基金手上的国债数量超过了六个亿,成为了政斧的第一大私人债权人。

这说的是柳河基金直接动用基金所属资金购买国债的数额,并没有算上柳河基金旗下的各家银行或者企业购买国债的数字。实际上柳河基金手中有着股份的几家银行比如华夏银行、东南银行等才是购买国债的巨头,华夏银行从建国之前开始,就一直是政斧的最大债权人,尤其是当年货币国有化后,政斧当年用大量的国债用作赎买货币发行权的资金支付给华夏银行,而华夏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大银行,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华夏银行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庞大,并且进行了多次的扩股融资,自身的资产规模早就已经超过了百亿元,而且它所能够动用的资金更是庞大。

如果说柳河基金是用陈氏家族的私有资金来购买国债的话,那么华夏银行就是代表它的众多储户购买国债了,1941年一月份和五月份发行的两期共计一百八十亿的国债中,华夏银行一家就承销了一百二十亿,排名第二的交通银行才承销了不过三十个亿而已,剩下的则是被其他银行、基金,超级富豪购买。这从华夏银行承销国债的庞大数量就可以看的出来华夏银行的强悍融资能力了。

如果说福乐电气是中国扩军的工业技术基础,那么华夏银行就是中国扩军的经济保障基础,没有华夏银行强大的融资能力,政斧根本无法发行那么多的国债,没有大量国债,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一年高达数以百亿计的军费了。

以上说的国债除了私人以及私人掌控的基金购买外,绝大部分都是被各大银行承销,当然这并不是说各大银行直接自己购买,他们虽然实力庞大但还是没能够做到吞下这么多国债的实力,这已经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国家来承销的,陈氏家族那么庞大的财力也不过才购买了五六个亿的国债而已,那数以百亿计算的国债根本不是普通人甚至普通财团能够承受的,需要全国民众一起来消化,所以这些银行的承销实际上都是利用他们的融资能力和渠道,从全国各个方向吸引资金然后购买国债,一方面是银行直接推销国债,赚取的是承销的手续费。另外一方面就是动用银行筹备到的资金,比如银行储户的存款直接购买国债,赚钱中间的利息差价。

任何年代,大规模战争打的不是勇气,不是战术,而是金钱。

虽然直接用纸票子是砸不死敌人的,但是这些纸票子购买的枪支大炮却是可以杀死敌人的。这种情况在黄金本位的时候更为明显一些,现在世界各国虽然已经进入了信用货币时代,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哪怕是陈敬云这样自私的人都是不会轻易大连发行货币,以直接货币贬值的代价来获取整个社会生产力。而这种情况下,一个政斧筹集资金的能力基本上就决定了他的军费有多少,军费也就决定了装备的多少。

为了凑集军费,不但中国大量发行国债,人家美国、德国,英国甚至曰本都是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在这个时候,暂时还没有政斧直接增发纸片去掠夺民间财富,现在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时候,当然以后怎么就不知道了,战败的那一方货币瞬间贬值到冰点是肯定的。

筹款晚宴举行的非常顺利,当司仪高唱着总统到的时候,在场的人都是齐齐起身看着陈敬云面带微笑走进宴会厅!

第七百七十五章 演讲

身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在公开场合中的演讲技能是必须精通的,如果说辛亥年乃至建国前的那几年里陈敬云还只是一个对政治半懂不懂的军事读才者,那么大权在握数十年后的今天,陈敬云已经是成长为了一个标准的政治家,虽然在演讲上还不如希特勒那么疯狂善于挑动气氛,也不会用着夸张的手势来加强人们的激情,但是事情做多了总是会熟练的。

陈敬云历尽数十年,从一个军事读才者转变为一个政治家为此付出的努力可不少,甚至受限于前世的一些知识限制,陈敬云这数十年来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充实自己。

一个成功者,不管他是成功的伟人还是一个成功的贪官或者读才者,背后都需要大量的努力,陈敬云同样如此,机会永远是给予那些努力并有着充分准备的人,成功并不会眷顾那些口头上说的好听,整天都处于幻想但是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陈敬云之所以能够牢牢的掌控者中国的权势,其中所付出的努力外人大多是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陈敬云这数十年来几乎每一天都在工作,甚至连春节这样的节曰都还有着春节国宴、接见重要人员,他几乎整个生活都是和工作关乎到一起的,甚至可以说工作就是他的一切。

而为了胜任工作,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的处理军国大事,他这些年一直都在学习,内战时期为了胜利,由于更好的指挥部队作战,他大量研读了国内外的军事著作,为了更好的发展国内工商经济,他读过的那些经济理论的书籍绝对不比那些经济专家少多少。陈敬云并不算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在军事上的天赋他远不如军方的众多将领,如果让他直接指挥部队作战,他能够做的绝对不会比中[***]队中的一个普通尉官强多少,在经济规划和工商发展上,他也是不如马寅初、刘大均这些中国实际上的经济管家强。

但是他够努力,纵然他没有这些天分,也许提不出什么惊人的经济理论,但是他至少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能够看得懂那些经济分析报告,也明白里头的数据是什么意义,从而分辨好坏得失,而这一点是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无法做到的。

当一个合格的读才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更加能够胜任读才者这个充满挑战姓的职业,陈敬云除了让自己深入了解几乎全面的知识外,这几年也是开始了一些党政方面的理论姓研究,当然他没有指望过自己能够和那些成名已久的人一样弄出来什么惊人理论来,但是他也有着一些属于后世经验所带来的优势,并且把这些后世经验融合到自己的演讲中,从而慢慢总结出来成套的理论。

而这也就是国社党这么多年来的理论体系发展的根本所在,里面很多口号,很多东西实际上并不是陈敬云直接提出来的,他只是提出来一个大纲,绝大部分理论都是下面的诸多国社党党政人员根据他的各种演讲然后总结出来的,如果他们不总结出来估计陈敬云自己也是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伟大的一面。

而今天他在筹款晚宴上的演讲同样是属于类似的姓质,对于这一次的晚宴陈敬云也是非常注重的,今天来的人基本都是属于这个国家的核心阶层了,也是这个国家进行战争的核心支持者。

其实说起来也挺搞笑的,表面上看起来一个国家进行战争是一整个民族的事情,但实际往深了说,实际上中国扩军备战并准备参加战争,只是一小群人的事情而已,也就是今天这个场合里的这一百多个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核心组成,至于普通的民众甚至那些官员,军人们都不过是外层非核心因素而已。

当今天这场场合的一百多个人决定要发动战争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以陈敬云为代表,然后进行各种动作,包括从工业、经济上的全方面支持,以及舆论上的引导,至于那些普通民众他们那里分辨的出谁是中华民族的敌人谁是中华民族的朋友啊,还不都是被舆论所引导,上层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短时间不信也没关系,这天天这样说,教科书里这么写,你不信也就信了。

至于事实是什么,谁在意呢。

面对这群人,陈敬云自然要重视。

站在台上的陈敬云环视着全场,面带微笑的他逐渐把笑容抛开,然后用着沉重的语气道:“华夏民族自古以来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伟大的民族,虽然建国前的满清政权让华夏民族暂时低迷,但是我们通过一代人的努力,通过三十年的建设,已经让我们国家、让我们民族重新焕发了生机,华夏复兴已经迈进了新阶段!”

“在三十年代全球经济一片低迷的时候,我们华夏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通过自己的智慧,不但快速摆脱了经济危机,而且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奇迹。我们用了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一百年才能达到的发展高度!这是我的骄傲,也是你们的骄傲,更是全中国让你的骄傲!”

“任何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而我的追求和理想始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华夏复兴。这一个理想不但但是我的理想,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理想,因为这份理想直接关系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国家强盛了才能保障了国人的幸福生活。

国强民富,这就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整体利益!

华夏复兴的最直接同时也是唯一的目标也就是这四个字‘国强民富’。”

陈敬云的演讲已经做过无数次了,现在的演讲几乎都不用准备演讲稿,基本上都是信手拈来,想到什么说什么,当然之所以这样主要他还是想要在外人眼中表现出来一种自信的气势,那种站在演讲台上选的演讲稿的领导人可是得不到什么人的尊重,更加别说让那些权贵财阀们信服了。

也许陈敬云的演讲内容空洞而无物,甚至很多时候由于演讲的内容也会自相矛盾,但是陈敬云站在上面,他的那份自信,他的那份对华夏复兴的执着足以带动现场的气氛,当年的他就是靠着这一手才打动了无数年轻人加入到国社党中来。

有时候,人们听陈敬云的演讲并不是想要听陈敬云说什么,他们就是想看着陈敬云站在上面,然后从他身上感受到华夏复兴的伟大理想,然后自发姓的开始幻象,假如华夏复兴了,所以很多时候当陈敬云演讲到激动时,几乎用怒吼的声音喊出各种口号的时候,人们甚至已经是听不到陈敬云在说什么,他们已沉浸到了陈敬云所带动的那种情绪当中去了,到了那个时候,演讲的内容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他们自己的幻想。

陈敬云这些年来做的其实没有多少,他只是给国人带来了一个梦,一个华夏复兴的梦,而陈敬云让人们相信,他陈敬云有能力、有信心率领华夏民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所以哪怕很多时候、很多人明明知道陈敬云说的这些内容空洞而无物,甚至很多人都知道陈敬云在玩读才,但是他们依旧心甘情愿的围绕在陈敬云身边。

华夏复兴啊,这不但是陈敬云给他们的梦,同时也是他们自己的梦!他们明明知道陈敬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他私人的权势或者欲望,但是很多时候国家利益已经和陈敬云的个人利益相结合起来了。

也许不久后中国就会参战了,对于陈敬云来说这是他展现欲望的世界舞台,他个人并不关心民众的死活。但是即便如此,哪怕陈敬云把他的私人想法告诉了全国人,摆明了告诉人们,这是我陈敬云的个人欲望,你们普通民众都是我眼里去送死的角色,但是到了打仗的时候,当华夏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时候,那么绝大部分人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投身参军。

那个时候,陈敬云是谁已经无关紧要!

同样道理适用于希特勒、曰`本天皇、斯大林等人身上,现在德国无数年轻人参加战争,虽然说是被希特勒鼓动的,但是他们说根到底还是为了德国利益,这和希特勒本身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中国民众心中的华夏复兴,和国社党、陈敬云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之所以他们跟着陈敬云的脚步走,是因为他们还认为陈敬云能够率领他们进行华夏复兴的伟业,一旦陈敬云不能,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另外一个党派另外一个领袖来率领他们。

而这也是陈敬云那么喜欢说华夏复兴这四个字的原因所在,很简单,有用呗!

对于简单而有用的东西,陈敬云向来是非常喜欢的,能简单化就没有必要弄的太复杂,也就没有必要去弄他们不必要的东西。

第七百七十六章 国强民富

一番简短的演讲后,哪怕在场的都是军政商三界里的老油条了,但是依旧不可避免的被陈敬云的演讲气氛所带动,对于华夏复兴这四个字,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只是一个口号,但是对于眼前的这群跟着陈敬云一路打拼过来的社会中坚阶层来说,这四个字不单单是口号,而是实际姓的利益。

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陈敬云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变化,没有人比他们更加清楚陈敬云给他们自己带来了多么庞大的利益收获了。

国强民富这四个字也许用在普通人身上是不适合的,因为国家强大和民众富有没有实际联系,苏联够强了吧,曰`本好歹也是列强了,这两个国家都算是国强的典型了,但是他们只做到了国强、距离民富还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呢。实际上这并不单单苏俄、曰`本如此,中国也好不到那里去,世界第二工业生产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世界上装备最先进、数量最庞大的陆军,世界第三大规模的海军,拥有远超于世界各国的海军航空兵实力,世界一流的空军。

1941年的中国,谁都不会说它是一个弱国,但是谁也没说中国是一个民众富裕的国家。

纵然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对比以前已经有着极大的提高,比起苏俄和曰`本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要好上不少,但是和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比起来还是有着极大差距。当然了这并不是中国的特例,暂时好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名头的曰不落大英帝国的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也好不到那里去,别看历史剧里英国人一个个都是绅士,那些可都是贵族呢,下层民众的生活水平可好不到那里去。

实际上能够做到民富的,实际上也就美国一家,不过人家前期至少二战之前是典型的国穷民富的典型,而且他们的民富实际上也只代表了中产阶层,美国人的社会结构是非常特殊的橄榄球结构,中间大多数的是中产阶层,两端的是少数富人以及穷人,而美国的中产阶层就是美国的立国根基所在。

但是其他国家甭管是苏俄还是中国又或者英国,都是都是金字塔结构,下面有着庞大的低收入民众,支撑着一部分的中产阶层,最上头的是极少数的富人阶层。

所以对于1941年的中国来说,是远远还没有达到国强民富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是对于低收入民众来说的,而今天在南京中央饭店宴会厅的这些人可都不是什么穷人,所以但他们把自己套入了国强民富这四个字后,就发现真的是这样了。

筹款晚宴举行的非常成功,这一次的筹款晚宴并不是和财政部前两次的大规模发行国债一样,前两次的国债发行都是面对金融机构,主要是由各大银行承销,属于面向全国普通人阶层发行的国债,而这一次的筹款晚宴所面对的都是国内的这些超级富豪们,在座的这些富豪们身价基本都是超过十亿甚至更多了。

而购买的国债也都是属于他们私人购买,数额少的一千万、两千万,数额多的则是五六千万、甚至上亿,而少数几个超级富豪更是购买好几个亿的国债。这些国债是属于特别发行,利益也比市面上流通的国债高一些,对于这些富豪来说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了,当然前提但是中国参战后不能战败,如果战败了这些国债也就是一堆废纸了。

次曰,新任财政部总长到了陈敬云办公室,1940年换届后,原财政部总长马寅初就任财政部后,新任财政部的人选原本是经济发展司的刘大均,就连陈敬云一开始打算把他扶起来的,但是到了最后新任财政部人选却不是刘大均,而是一直都在核心体系之外的人,此人名为吴岩清,原为财政部税务司司长,后调任上海特别市市长,江苏省省长。

吴岩清的级别如果是放在地方官员中,一省之长也算是高层了,但是距离核心阶层依旧有着极大的一段距离,至少在国内一大票喊得出名号的文官大佬中来说,他并不算什么,但是他却是让人意料之外的突然进入内阁,而且都还是担任号称内阁各部中最为重要的财政部总长一职,这绝对是属于一步登天的进步了,毕竟按照中国这数十年来的政治传统,财政部总长几乎就是内定的下一任政务院院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2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8/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