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0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中国的核心战略外人肯定不知道,而且也很难猜的出来,至少曰`本人就是产生了误判,而这种误判也是让曰`本人有了对英美宣战的决心。

第七百九十一章 进军缅甸(二)

曰本人的初衷虽然只是进攻英国,但是他们考虑到美国不久后也会参战这一个可预知的事实,加上他们需要占领菲律宾来保障南下部队的战略安全,所以也是想把美国加入了宣战的行列。

当然了,曰`本人的心底里是没有和美国打到底的想法,按照山本五十六的想法,曰`本海军可以用战争的前期一举重创美国海军主力,从而取得制海权后,就和美国人谈判,到时候美国人和英国要对抗德国,不但要在欧洲和非洲投入兵力,而且还得在印度和缅甸方向和中国人开仗,到时候美国人面对中曰两国的庞大海军,根本没有一点胜算,届时曰`本提出和谈的话,美国是极有可能接受的。而一旦美国接受曰`本的和平协议,曰`本就能够获取这一场世界战争中的最大收益,甚至山本五十六认为,只要到时候英美承认曰`本对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的占领全,放弃一定已经占领的地区也是可以的,必要时候山本五十六甚至准备掉过头来联合英美对中国宣战。

不得不说,曰`本的算盘打的叮当响,中国陈敬云的战略构想也是一片美好景象,美国罗斯福也是幻想着在这一场战争为美国捞取最大的战争收益一举奠定美国地球霸主的地位,但是实际上会怎么发展,估计只有老天才知道了。

每个国家都为己方选择了自认为最优化的战略方向,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就是另外一会事了。

似乎为了刺激英国人以及给予曰`本信心,八月下旬,缅甸人民军刚攻克缅甸西部海岸的重要港口城市阿恰布,随即就是宣布了和中国达成了军事基地租界协议,缅甸共和国以每年十万华元的价格将阿恰布的一片港口区租借给中国,此地将允许中国部署海军船只以及空军和部分的陆军部队,而这一份军事基地租界协议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基地那么简单,而是中[***]队进入缅甸境内的一个借口,中国部署在越南的一个师当即就是出发进入了缅甸境内,所用的表面理由是通过缅甸境内抵达阿恰布军事基地进行部署,但是中[***]队正式进入缅甸却已经是事实。

而这种事实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几乎是当中国的这个师一进入缅甸境内,就是遭到了英国以及美国的严厉抗议。

丘吉尔更是在演讲中公开宣告,这是中国对大英帝国的主权侵犯,要求中国陆军撤出缅甸,并再一次宣称,英国绝不承认伪缅甸政斧和中国签订以及和其他国家所签订的任何协议,不管是中缅铁路合同还是阿恰布军事基地租借协议都是非凡的,侵犯大英帝国主权的行为。

为了阻碍中国进驻阿恰布,英国海军虽然暂时兵力不强,但是依旧派遣了数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前往阿恰布执行炮击任务,然后在舰炮的支援下登陆了数百士兵,向世人宣告阿恰布仍处于英国的掌控之下,伪缅甸政斧和中国签订的军事基地租借协议是可笑而不切实际的。但是这支舰队的持续力也是有限的,数天后舰队弹药消耗的也差不多了,面对缅甸人民军组织的数千军队的反攻,英军再一次主动撤退阿恰布。

随着中国正式派遣军队进入缅甸,外界认为中国对英国正式宣战并进攻马来亚地区甚至澳大利亚和印度的时间已经快要接近了,在欧洲以及亚洲局势一片黯淡之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太平洋北部的一艘军舰上正式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并对外正式公布。

这个大西洋宪章里头的大多数内容不值一提,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英美两国不承认‘任何和人民自由意志不相符的领土变更’当然直接看字面意思可以有些难以理解,同时下人们所能理解的话说就是:“英美不承认德国、曰`本在这场战争中所获取的领土!不管是德国占领的法国、波兰还是曰`本占领的印尼,他们统统不承认!”

实际上这个大西洋宪章的主要条款都是虚话,它真正的作用就是向世人宣示,美国要站到英国这一边了,而且是准备参战了。

英美的这个大西洋宪章一公布,立马就是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拥护,尤其是那些被灭了国的,荷兰啊,比利时、自由法国。此外还有面临着战争的苏俄也是迫不及待的发表声明,苏俄赞同这一宪章。

不过话又说回来,罗斯福的这一份政治宣言更是刺激了曰`本,原本曰`本还只是以为美国是有极大的可能姓参战,但是这份宣言过后,曰`本是已经百分百肯定美国要和英国联手,如果曰`本和英国开战,那么美国百分百也会和曰`本开战的,所以原本只是作为备选的进攻菲律宾以及对美宣战已经是正式加入了曰`本的既定国策中来。

作为曰`本的镇国支柱,曰`本海军已经开始进行全面的训练,为了能够一举重创美国海军主力,曰`本海军已经是决定对美国珍珠港来一场超大规模的袭击,就和当年中国海军袭击曰`本佐世保一样,曰本人也打算给美国来一场袭港。对于曰本人的举动陈敬云自然是乐得其见的,甚至主动吩咐海军方面向曰`本提供了浅水航空鱼雷的技术,用于舰载机在珍珠港的浅水区里投放鱼雷,毕竟普通航空鱼雷投放后,是需要一个数十米深的缓冲过程,然后才会慢慢上浮,但是进行港口袭击的话,这种普通航空鱼雷是不能用的了,因为港口的水深普遍只有十来米而已,需要入水非常浅的鱼雷才能够发动攻击。

时间进入到九月份,缅甸人民军对毛淡棉发动了规模浩大的作战,英军虽然有着海军的舰炮支持,但是缅甸人民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后,硬是攻克了毛淡棉,并且首次成建制的歼灭了英国一个团的兵力,毛淡棉被攻克后,英军在缅甸就只剩下仰光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城市了。

在缅甸人民军逐渐掌控缅甸全境,正准备着对仰光发动最后攻势的时候,中国陆军也是通过快速行军进入了缅甸境内,当然这种进驻不可能直接在缅甸境内停留太久的,进入缅甸的部队然后直奔阿恰布,在陆军还没有到达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向阿恰布进驻,缅甸人民军在中国方面要求下,紧急在阿恰布修筑了一个小型的野战机场,以供中国空军的飞机降落,很快一个由两个战斗机中队以及一个轰炸机联队所组成的特遣联队就是降落到阿恰布,同时还有动用了多架次的运输机向阿恰布运输了一个空军空降连步兵。

此外,中国海军也是派遣了两艘驱逐舰以及数艘小型巡逻舰所组成的小型舰队小心翼翼的通过马六甲海峡,然后驶往阿恰布。

陈敬云这是要把阿恰布军事基地确定控制下来,英国人不承认就不承认了,但是好不容易才在印度洋地区取得这么一个军事基地,陈敬云是绝对不会就这么简单放弃的。

至于因此和英国爆发战争,陈敬云并没有太大的担心,只要中国一天不正式对英国宣战,那么英国就不太可能主动对中国宣战,至于贸易封锁,关系紧张之类的不值一提。

而中[***]队海陆空三军进驻缅甸的事实也是进一步证实了中国要对英国宣战的局面,此时中英两国虽然还没有彼此宣战,也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但是两国距离战争状态已经只差最后一步了。

中国的举动无疑又是极大的加大了曰`本人的信心,在他们看来,现在中国已经和英国事实上进入了战争状态,中国进军缅甸,英国人也是紧急抽调主力舰队组成了Z舰队从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奔赴亚洲海域,其用意已经是非常明显,那就是用来对抗中国庞大的海军,据守新加坡,阻拦中国海军主力通过马六甲海峡。

英国人的Z舰队,还得从英美两国的大西洋宪章说起,两国签订这一宪章后,丘吉尔向美国保证,英国将会在亚洲地区承担责无旁贷的任务,为了缓解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庞大压力,英国将会向亚洲派遣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舰队,这是一支由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所组成的特混舰队。

包括无敌号航空母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四艘V级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很快抵达新加坡,和英国海军原先部署在亚洲的部分老旧舰艇一道形成了英国海军在亚洲海域的主力舰队,代号为Z,这支舰队也就是Z舰队。

但是很显然这支特混舰队虽然已经不算弱小,但是在中国和曰`本海军面前,依旧显得弱小无比,这个时候由于德国已经把主要精力转向了东线,德国海军也没有能力挑战英国海军,所以丘吉尔决定继续加派战舰到亚洲地区扼制中国和曰`本的扩张企图。

第二次派遣的舰队阵容更加豪华庞大,包括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可怖号航空母舰两艘航空母舰,此外还有包含的厌战号这艘主力战列舰以及四艘一战时期的老式战列舰以及八艘巡洋舰以及驱逐舰。

这支舰队被称之为印度洋舰队,将会被派往印度洋,驻扎在科伦坡海军基地,和远东舰队也就是Z舰队相互呼应,成为英国海军掌控亚洲区域的绝对利器。

英国远东舰队和印度洋舰队加起来,航空母舰三艘、战列舰六艘、战列巡洋舰一艘、巡洋舰以及驱逐舰加起来十多艘。其中战列舰中的威尔士亲王号更是英国在三十年代后期建造服役的新一代战列舰。

第七百九十二章 中苏协议(一)

单纯比较战列舰实力的话,中国海军想要击败这一支战列舰队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全军出动估计也是两败俱伤的结果,但是现在可是1941年啊,战列舰早已经沦为了次要兵力,中国不用说,早就把航空母舰当成了作战主力,而曰`本和美国虽然还在争论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主次地位,但是却都是没有放松航空母舰的发展,曰`本的航空母舰力量在目前是仅次于中国海军的存在,美国都只能排在第三。不过中曰两国的海军航空兵优势顶多也就持续一两年的时间,等到了1943年,美国大批量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就会相继服役,届时美国海军可以轻易的短时间内追平中国海军的实力,超越曰`本海军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美国大量建造航空母舰,曰`本虽然跟不上这种步伐,但是不代表中国海军跟不上啊,相对于美国海军还要兼顾战列舰的建造,中国海军却是已经放弃了战列舰的建造,把全部资源都用在了航空母舰上,船台上十几艘大型的舰队航空母舰正在紧张施工中呢,动工航空母舰的数量可不必美国人少多少。

以后的事情暂时不去说,就目前而论,中国海军总吨位虽然还只是全球第四,但是它却是拥有了全球最大规模,拥有最多实战经验以及成熟体系的舰载航空兵,十二艘航空母舰的力量足以击溃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不过这只是陈敬云以及中国海军航空派的看法罢了,在其他国家的海军将领看来,中国海军的主力依旧是那四艘高速战列舰,以及少昊号和伏羲级这数艘十二寸舰炮的。至于航空母舰虽然也算主力,但是远远没有到达绝对主力的阶段。

而即便不算中国的庞大舰载航空兵力量,单纯分析中国的炮战舰艇,中国海军的实力也不弱,四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战列舰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高速战列舰了,炎帝级战列舰在三十年代后期经过改装后,把老旧的帕森斯直冲式蒸汽轮机换成了上海动力公司的最新高压冲动式蒸汽轮机,不但蒸汽轮机换了,而且燃油锅炉也换了,燃烧的效率会更好,换了动力系统后让炎帝级的动力大幅度上涨,加上炎帝级的船型原本设计就是作为高速战舰的,修长的身形让炎帝级的速度提升得到了保障,改装后速度达到了三十节。

此外还加厚了水平装甲的水平,火控以及雷达等电子系统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并且加装了大量的防空火力,可以说1941年状态的炎帝级战列舰和1921年刚服役时候的状态是两码事,最明显的就是吨位增加了,标准的排水量从四万吨直接增加到了四万两千吨。

舜帝级战列舰的改装也是类似,主要是提高速度,加厚水平装甲以及防空火力。为了改装这四艘战列舰,中国海军可是花费了巨资了,四艘加起来高达一亿多华元的改装费用都可以建一艘新的战列舰了。

这四艘大改装后的战列舰从战斗力上来说,已经是全球最为顶尖的行列,甚至很多三十年代期间服役的英美一些战列舰都无法与之比肩,英国人刚服役的威尔士亲王号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了,才三万五千吨的排水量竟然只装备了十四寸四十五倍的舰炮,,堪称世界造舰史上的奇拔,真要打起来,估计中国海军的少昊号都能把他揍趴下,更不要说各国海军中一水的十六寸舰炮的主力战舰了。

四艘战列舰,加上中国海军中四艘大型巡洋舰,这八艘主力舰在诸国海军看来才是中国海军的真正精华所在,而很明显英国海军之所以调集这么多战列舰来,主要还是为了对抗中国的这八艘主力舰。

英国海军向亚洲方向派遣主力舰队,所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引起一阵阵舆论反响而已,他还直接影响了各国的战略决策,中国方面暂且不提,却说曰本方面,曰`本方面认为如果一旦英国海军的印度洋舰队和远东舰队汇合的话,那么将会给中曰两国海军带来庞大的威胁,尤其是给中国带来庞大的威胁。

“现在中国海军已经把他们的第一战列舰队已经调往南海,现在他们的四艘战列舰已经全部在南海海域。加上他们的大量航空兵力量,他们要挡住英国海军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中国海军能够把英国海军封锁在马六甲,那么我们就能够腾出手来进攻美国海军了!”

山本五十六道:“虽然我们已经和中国签订了密约,但是事关战略协同,还需要和中国方面进行商讨!”

曰`本和中国两家的海军实力都不算弱,不过他们同时面对的也是英美两家海军,所以按照曰`本海军的战略,他们一家独资对抗英美海军自然是不现实,当曰`本对美国海军发动袭击的时候,中国海军必须牵制住英国海军的这支庞大舰队。

眼看着战争爆发在即,为了进一步增加曰`本人的信心,陈敬云大手一挥就是答应了曰本方面的请求,不但把四艘战列舰都调往南海,而且航空母舰也是调遣了六艘之多,使得中国海军在南海海域的兵力达到了六艘航空母舰以及四艘战列舰,此外少昊号、伏羲号这两艘大型巡洋舰也都是伴随主力舰队进驻南海。

如此庞大的海军兵力别说防守了,就算是进攻新加坡啊夺取马六甲都是足够了,而中国海军主力南下的举动足以牵制英国的远东舰队和印度洋舰队。此时曰`本海军也是能够抽调几乎所有的兵力,准备对美国海军来一场超大规模的袭击,一举奠定曰`本海军对美国海军的战略优势。

1941年的9月份,中曰两国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两国的实际举动以及之前的密约看来,中曰两国可以说已经是同盟关系了,而中曰两国的民间宣传中,中曰联盟的呼声非常高,亚洲人是亚洲人的口号也是频繁出现,甚至有一些激进的亚洲主义者喊出了中曰合并的口号。

中曰两国的各自的战略需求让两国进行了高度合作,这种合作不但体现在资源供应以及经济市场开放上,还体现在军事配合。同时还有一些军械物资的供应,中国甚至向曰`本提供不少的风冷航空发动机,以提高曰`本的各型主力战斗机的产量。

就当中曰进入了蜜月期的准军事同盟关系后,中苏的外交谈判也是进入了最后阶段。

“现在苏俄人的处境已经是越来越惨了,按照这样势头下去,估计不用冬天到来这莫斯科都得丢掉了!”顾维钧皱着眉头道:“不过即便如此,苏俄人还是非常强硬,拒不承认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合法占领权,而且也不会承认我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合法占领!”

陈敬云道:“谈判的难度我们一开始就是知道的,不过也别在意,现在苏俄人已经快到绝境了,这几个月来,他们损失了至少三百万以上的部队,各种技术兵器损失巨大,不但西线权限溃败,东线也是连接溃败,鄂木斯克和秋明都已经被俄罗斯共和国相继占据,我看不用多久就能够达到乌拉尔山脉了!”

开战的这几个月里,苏俄的情况比外界想象的还要糟糕的多,三百万的部队损失,超过一万五千辆的坦克以及自行火炮损失,各类火炮损失超过八万门,飞机达到了八千架。可以说把苏俄的军事实力已经歼灭了大半。

在东线,俄罗斯共和国的兵锋已经直抵乌拉尔山脉,如果说东线还有一个乌拉尔山脉可以为苏俄取得一定的缓冲时间,那么在西线就彻底悲剧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地区几乎用着无以伦比的速度丢失着,西线的苏军在开战的这几个月里除了向后跑还是向后跑,根本就无法阻挡德军的攻势,德军几乎用胜利行军的模式一路东进,没有遭到任何有力的阻挡,现在已经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已经是直奔莫斯科而去,并在七月份就占领了至关重要的斯摩棱斯克,等到了九月份,德军中央集团军已经是发动了规模浩大进攻莫斯科战役,试图一举击溃苏军最后的抵抗,占领莫斯科。

可以说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苏俄已经是处于了频临崩溃的边缘,就当西线连接溃败的时候,苏军却是还因为东线面临着俄罗斯共和国的进攻而无法抽调东线兵力回防西线。

等到了这种时候,苏俄终于是承认他们信仰的那些主义并不能挽救苏俄,低下了他们看似高贵的头颅,违背了他们所信仰的主义向万恶的资本主义中华帝国伸出了求援之手。

而此时,中苏两国的谈判正式进入了实际阶段,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苏俄方面首先表示,苏俄承认中国在中俄南京条约中所收回的领土主权,并承认中国目前所控制的部分中亚地区的主权,也就是哈萨克的西部地区。

但是这对于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历尽了无数次国际谈判,从谈判桌上为中国争取了众多利益的顾维钧再一次发挥了他的谈判本色,直接用着强硬无比的语气道:“为了保障中国之战略安全,为了保障亚洲地区人民之和平发展需求,中国必须把战略防线维持在里海至乌拉尔山脉一线!”

当顾维钧说出了这话后,对面的苏俄代表直接掀桌而去!

面对苏俄代表愤怒离去的背影,顾维钧却是没有丝毫担心,反而是优哉游哉的点燃了一支雪茄。谈判嘛,就是狮子大开口,不管先要不要得到,先把要求放大了说,至于最后能够谈成什么样,那是以后的事情。

再说了,现在苏俄的局势那么紧张,苏俄人比自己急!

顾维钧实际上非常享受这一次的谈判,搞外交这么多年了,但是占据这么多优势的谈判还是头一回,这种趁火打击的滋味真的很爽!

第七百九十三章 中苏协议(二)

苏俄驻南京大使馆内,莫洛托夫脸色深沉的坐在宽大的沙发上,而旁边的几个苏俄外交官员同样脸色不太好。

“这些中国人欺人太甚,不但要吞并已经侵占我国的领土,而且还要吞并西伯利亚和远东以及中东地区,这可不是几万几十万平方公里,而是好几百万平方公里啊!如果答应了中国人的条件,我们俄罗斯数百年来的向东扩张的努力就会化为泡影!”苏俄驻中国大使潘友新语气带有愤怒。

作为苏俄驻中国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员、情报人员,潘友新在苏俄的高层中也是难得的中国通了,对于中国的各方面了解的非常透彻,他的意见也是苏俄处理中国事务上的首要建议,如此的他自然非常清楚的看见了中国谋图向北扩张的想法。

“他们此番提出这等要求,用以是非常明显的,不但要占领我国众多领土,更重要的是想要把北方战略方向维持在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他们的这个战略想法已经是多次公开提出过了,以往的时候他们是借助新西伯利亚伪政斧,通过扶持他们把战线维持在西伯利亚和中东地区,试图通过分裂我国来换取他们的北方战略安全!”

潘友新的这番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中国之前一直执行的北方战略算不上是什么秘密,分裂俄国,插手俄国内战都不过是为了北方安全的战略线向西推进而已,以求绝对的保障国内地区的安全,对于中国来说那怕是在中亚和西比利亚地区炮火连天,也比在国内开战强得多。

“只不过现新西伯利亚伪政斧脱离了中国自行进攻我们,到时候不管是我们胜利还是伪政斧那边胜利,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将会出现,而这种情况是中国人所无法接受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找上我们进行谈判了!”潘友新继续说着。

莫洛托夫看着眼前这个潘友新一眼,心中对这个潘友新有所不满,他作为苏俄的社工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苏俄在中国最为重要的的外交官以及情报机构指挥官,完全是愧对他的少将军衔,这么多年来在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几乎等于零,哪怕是去年中国和苏俄签订和平协议,那也是莫洛托夫亲自出马才谈成的。

莫洛托夫并没有说话,脸色深沉的太已经没有了心思去指责手下人办事不利,作为这个时代苏俄最为重要的外交家,莫洛托夫的眼光远比其他人长远,看问题也更加透彻,他何尝看不出来中国的用意,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苏俄还有能力去拒绝吗?

莫洛托夫的国际战略眼光无疑是长远而足够高的,1939年的时候,正式因为他和德国签订的互不侵犯让苏俄占领了大半个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甚至为后面发动芬兰战役取得了基础,同时也直接鼓动了德国发动了对法国的战争。为苏俄获取了大量利益的同时也争取了不少的时间,要不然1939年苏德就因为波兰能够打起来了。

1941年上半年,莫洛托夫被斯大林委任苏俄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苏德战争爆发后,莫托洛夫又任职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现在的莫托洛夫在苏俄国内的地位绝对是排的进前三的那种,属于苏俄绝对决策层。

这种情况不但莫洛托夫如此,在其他国家大多也如此,负责外交事务的人一般都是位高权重,并且是国家的决策层。

中国的顾维钧同样如此,顾维钧虽然没有像莫洛托夫那样身兼国防委员会的副主席之类的职权,他的职位只是非常单纯的外交部总长,但是他却是政斧体系中第二个可以参与最高层战略会议的官员,陈敬云召开的战略会议中,除了陈敬云外,政务院方面就两个,一个院长马寅初、第二个则是外交部总长顾维钧,剩下的就是三大军种的头脑,比如陆军沈纲以及海军关时杰和空军的伍世钟,而其他人哪怕是同样身为上将的左玉刚都是没有资格参与这种核心战略会议的。

如果说和平时期中国政务院中的财政部总长一职是属于核心高层的话,那么战争时代的外交部总长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些了。

在苏俄国内有着重要地位的莫洛托夫自然不是来中国旅游的,他来中国之肩负着苏俄兴亡的重大责任,他争取让中国出兵俄罗斯共和国,给予苏俄资源援助。要争取到这些就是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他现在所郁闷的就是,中国人要的代价太高,甚至超出了他来之前和斯大林商定的底线。

在来中国之前,莫洛托夫和斯大林就已经商谈过,并且定下了这一次谈判的底线,那就是苏俄可以承认中国收回前清时代割让给俄帝国的那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甚至远东地区也是可以做出一定的退让,但是这绝对不包括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

“他们是不愿意看到我们倒下去的,哼,两个俄国才是他们需要的,如果我们倒了下去让东方的伪政斧统一了俄罗斯,对于他们来说一样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就算是我们不和他们进行谈判,估计他们也是会出兵远东和西伯利亚。”这是斯大林的想法,不过斯大林有着这个想法的时候,莫洛托夫提醒了斯大林。

“对于中国人来说,出兵远东和西伯利亚是肯定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什么时候出兵,如果我们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中国人完全可以等我们失败了,伪政斧又立足未稳的时候直接出兵,届时伪政斧的兵力也是绝对无法抵挡中国兵锋的,到时候他们一样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时间对于苏俄来说,比中国重要,现在苏俄的西线战场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莫斯科战役已经开启,德国人的台风计划启动后实施的非常顺利,其所属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连续突破了苏军的多道防线,苏军在莫斯科外围部署的多道防线彷佛就跟纸糊的一样,苏军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已经被德军包围在维亚济马地区,距离被彻底围歼已经不远了,而这两大方面军被包围的消息传到莫洛托夫的耳中,就让他更加绝望了,一旦这支主力被歼灭,就几乎可以宣告着莫斯科门户大开,德军的兵锋就可以直接抵达莫斯科了。

尽管苏军在前线拼命抵抗,但是失败的命运依旧无法避免,德军用着让人惊叹的战斗力直接突进到了图拉,然后在维亚济马地区包围并歼灭了苏军的的西方方面军以及预备方面军,苏军损失的兵力超过六十万人,只有少数残兵突围了出去。

维亚济马战役不单单是德军的辉煌胜利,更是直接推动了苏俄在中国的谈判桌上屈服,如果苏俄在之前还企图着依靠莫斯科外围防线来挡住德军进攻的步伐,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是彻底绝望了,德军的前锋部队距离莫斯科已经仅仅数十公里,莫斯科的红场上都已经可以清晰的听见莫斯科郊外的隆隆炮声,负责莫斯科防务的朱可夫已经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妇女和儿童都被强制要求参与防御工事的修筑,甚至连冬宫都修筑了防御工事,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苏俄人的困境让他们失去了任何的选择权,只能是被动的接受了中国提出的要求,顾维钧端着酒杯和莫洛托夫碰了碰酒杯,然后道:“祝中俄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莫洛托夫依旧是一脸职业外交家的微笑,但是微笑中眼神里的那丝苦涩却是没有太多人能够看见。

在苏军的西方方面军以及预备方面军在维亚济马战役中德军围歼后,十月十二号,中国和苏俄签订一系列协议。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和苏俄确认两国边境线的解决协议’也就是‘中苏边境协议’

中苏边境协议中,规定两国以北冰洋鄂毕湾向南方延伸,沿着鄂毕河到达托波尔斯,继续沿着鄂毕河的左支流托博尔河南下到托戈尔斯克,然后再向西南的里海方向延伸,经过恩巴河抵达里海的沿海曰拉雅克萨。(PS:如需直观了解,可查看本书群共享的地图)

由于以上的边境分界线并不是以乌拉尔山脉为准,这让中国的一大群军方将领,尤其是陆军将领很不满意,因为那一群的陆军将领说,乌拉尔山脉就是最好的防御屏障,只要掌控了这里几乎不但可以保障国内安全,而且可以随时以乌拉尔山脉为依托出兵俄罗斯西部地区,可谓是居高临下,战略优势极为明显。

但是这样的战略优势人家苏俄又不是看不到,苏俄虽然情况很不秒,但是他们也不愿意以后要冒着随时都要防着中国跨过乌拉尔山脉进攻他们的腹地。

对于苏俄人来说,乌拉尔山脉就是防御中国大军的最重要屏障,如果没有了这道屏障斯大林睡觉都睡不安稳。

陈敬云见苏俄人死活不同意,加上眼看着冬天就要到了,一旦冬天到来后苏俄人就会缓过气来,到时候德军进攻莫斯科几乎也就化为泡影了,到了那个时候想要苏俄人接受自己的边境划分线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直接指示顾维钧,接受了苏俄人提出的第二方案,也就是不以乌拉尔山脉以及乌拉尔河到里海为基准,而是以鄂毕河以及恩巴河为基准划定分界线。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太平洋上的烟火

对于苏俄来说,这一份边境分界线无疑是奇耻大辱!但是让苏俄人之所以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最为重要的自然就是苏俄已经频临灭亡,现在的苏俄急需中国出兵俄罗斯共和国,这样的话苏俄就能够从中亚以及东线地区抽调至少上百万的兵力回援西线,让苏俄不再两线作战,这可是关系到生丝存亡的事情,那怕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都是必须的。

而另外一方面,中苏划定的这些边境线里,现在全都是掌控在俄罗斯共和国手中,也就是说现在苏俄人是用不属于自己的现有利益让给中国,丢的是面子,但是他们自己并不会从手中实际上拿出什么东西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