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15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当西线初步稳定后,斯大林又是看见中国陆军已经取得了巴尔瑙尔会战的胜利,眼见着中国陆军就要越过乌拉尔山脉了,斯大林只能是咬了咬牙从其他地方抽调部队增援东线,并让东线部队发起反攻。

毕竟苏俄人也不想要两线作战,而现在要想打赢德国还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是先解决俄罗斯共和国后用全部兵力对抗德国,同时斯大林也不希望中国部队跨过十月份两国签订的中苏密约中所划定的边界线,不然到时候想要让中国人退出越境的这些地区,鬼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俄罗斯共和国面临着中苏两国的夹击,根本就没能坚持太久,等到了1942年的时候,已经是临近全线崩溃的局面了,1942年一月四号,中国第五集团军攻克鄂木斯克,六号,第五集团军的第二军攻克科克舍套。紧接着第五集团军继续向西推进,其第一装甲兵团、第十军、第二军在皮德洛巴普洛夫斯克成功会师,紧接着一月十号攻克托博尔河沿岸的科尔干。

在另外一边,苏俄在十二月二十八号攻克乌发、随即又收复了叶卡捷琳堡,紧接着为了赶在中国之前拿下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苏俄竟然是一路疾驰,用着外人所无法理解的速度连接攻车里雅宾斯克和秋明,让方大山都是惊讶了一把。

而事实上自从打到了库尔干后,第五集团军已经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因为根据1941年10月份中苏签订的边境条约,双方的分界就是在库尔干,为了避免和苏俄发生冲突,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下令前线部队除非获得苏军的准许和邀请,否则不准自行越过双方划定的分界线。

现在中国还是需要和苏俄保持一个稳定的军事同盟关系,中国需要扶持苏俄来对抗德国,需要苏俄来充当中国和欧洲地区的一个缓冲区,再者中国需要时间来消化西伯利亚和远东这么大片的领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太平洋上英美曰的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北方战事已经可以暂告一段落了,战略重心已经开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转移。

此外,和英美大力支持苏俄对抗德国不同,中国在苏俄最危急的时候给苏俄提供了众多军事援助后,在苏俄渡过了最为艰难的1941年的冬天之后,进入到了1942年后中国就减少了对苏俄的大规模援助。

英美对苏俄的支持力度就已经足够大了,如果中国再增强苏俄的实力,那么苏俄就会比历史上更加快的击败德国,而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陈敬云的心里头,是希望这场世界大战能够大的更持久一些的,最后是德国和苏俄能够一直打下去,然后让这两者都流尽了血。实际上和陈敬云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罗斯福,虽然英美现在支持着苏俄,但是同样有着让德国和苏俄一起完蛋的想法,要不然英美两国也不会一次次的推脱苏俄要求他们在欧洲大陆发动登陆作战的要求了,哪怕是1941年冬天苏俄最为困难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这样做。

为了能够让德国和苏俄的战争更持久一些,中国是一边支持着苏俄,而另外一边也是继续给德国提供各种战略资源甚至各种先进的军事技术。

北方战略已定,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南线了,而南线是比北方更加危险的一个地区,一个搞不好就会引发中美大战,所以陈敬云需要一个底气,这个底气除了规模庞大的海军和陆军外,他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一个确保中国在这场大战中不管如何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东西——核弹!

1942年2月初,中国总统陈敬云乘坐专列沿着西北大铁路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视察,前往中亚和西伯利亚视察只是表面的虚头,他最为主要的目标实际上是去位于西北荒漠地区的原子弹研发基地,并准备观看第一次核弹爆炸试验!

历史二十余年研发,耗费了无数资源和资源,汇集了数十万名技术人员的核弹工程终于是要开花结果了!

第八百一十九章 戈壁滩上的蘑菇云

坐在火车上,陈敬云透过玻璃窗望着外头的天空,想着即将看到的核弹爆炸,哪怕已经是位高权重数十年,早已经把涵养功夫修炼到极致的他也是忍不住心里一片感叹,为了这核弹所投入进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仅仅是早期的秘密研发陈敬云就是私人提供了超过五千万的研发资金,后来政斧又是先后投入了无数的资源,历年加起来的投入达到了三十多亿之巨,单单是1942年的预算拨款中,核弹工程的经费就高达八个亿。这一笔钱是用秘密项目从财政经费中特别支出,如此庞大的经费支出自然是让很多人不满,尤其是他们连这些钱干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更是不满了。

不过有陈敬云亲自压着,下面人哪怕再不满也不敢有多余的废话,而陈敬云也不可能为了取得他们的理解就告之他们处于绝密状态的核弹工程。

火车一路沿着西北大铁路西进,不过到了荒漠边缘的时候陈敬云的总统专列却是驶入了一条西北铁路的支线,又是沿着这条荒无人烟的铁路支线走了许久后,陈敬云的总统专列才是停了下来,入眼处是一个戈壁滩中的一个小镇,而在这小镇旁边,耸立着数栋巨大的厂房以及数栋办公建筑。

“这个沙林镇人是越来越多了!”陈敬云身边的是陈彩,陈彩也是中[***]政两届对核弹工程有着较深了解的人了,他知道的这么多主要还是因为核弹工程的安全保密工作是由调查局来负责的,包括各个个核弹工程的安保工作,包括一些重要科学家的安保工作,不过尽管调查局是负责安保工作,但是他们也只是负责外围安保工作而已,基地内部的保安工作由核弹工程自身的安保人员所负责,所以陈彩是知道有这么一个超级工程但是十几年了陈彩也是没能知道这个超级工程到底是干嘛用的。

甚至他有时候都想着,陈敬云是不是打算学着那些科幻小说家里说的一样,想要打通打球然后直接进攻美国本土,要不就是造那些可以进行星级航迹的宇宙飞船之类,或者干脆就是研发什么长生不老药的什么的,总之他把各种可能姓都想过了,就是没想到陈敬云是想要造一个超级炸弹,一种可以毁灭整个地球的超级炸弹。

毕竟对核物理不了解的陈彩还是无法理解有什么东西能够有这么大的爆炸威力。

到了沙林镇后,基地内的吴有训等人早已经是等候着了,吴有训连忙上前来:“总统,您来了!”

陈敬云伸出手和吴有训握着手,露出了极为难得展现的笑容:“吴教授,近来身体可好!”

这说起来,吴有训比陈敬云还要小几岁呢,陈敬云是1888年出生,到1942年已经是五十四岁了,虽然保养得好但是这些年也算劳累过度了,头发也已经开始发白。不过眼前的这个吴有训看起来却是比陈敬云更加苍老,四十来岁的他看上去已经有六七十岁一样,而且身体机能状态非常糟糕,之所以身体变得那么差,主要是早年进行核弹研究的时候,人们对核辐射的伤害了解不多,而且一开始的时候陈敬云也是不知道这些大科学家们竟然还不知道核辐射有着极大的伤害,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中国核弹研发的早期工作者们已经是或多或少的遭到了核辐射,后来得到了陈敬云的提醒后,科学家们才是重视起防核辐射来。

而吴有训也是那时候遭到了一定的核辐射,虽然不至于当时就要了他的命,但是依旧让他的身体机能损伤严重,而此人又极为重要,在三十年后期就成为了整个核弹工程的总负责人,可以说他的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和核弹能够研发成功的关键,至于其他的年轻一辈,还是略逊了一些。

吴有训也是见过陈敬云好多次的了,每次回南京他一般都会去见陈敬云,汇报核弹研发的进展,而陈敬云基于对科学研究者的尊重,也没有把他当成了普通下属,而是以平辈相交。吴有训这个科研者虽然是个醉心于科学的痴人,但是也不代表他不知道名利场这些,自然知道陈敬云这是给了他极大的尊重。

偌大一个中国,能够让陈敬云平辈相交并给与足够尊重的人屈指可数,他吴有训就是其中之一。

两人闲话了几句后,吴有训就是给陈敬云介绍基地里的其他几名主要科学家,而陈敬云也是保持尊重的态度,一个接着一个亲切的握手,然后嘘寒问暖。这种态度在跟在陈敬云一起来几个军政大佬看来无疑是极为意外的事情,哪怕是参谋部总长陈仪自问也不可能得到陈敬云如此的尊重啊。

而陈仪此时心里头就更加这个基地里的所研发的东西感兴趣了。

而另外一头,吴有训也是开始给陈敬云介绍另外几个目前核弹工程中的顶尖科学教,也就是除了陈敬云以及吴有训之外,唯一知晓整个核弹工程的那几个科学教。

偌大一个中国当中能够完全知晓中国核弹工程一共只有六个人而已,第一个自然就是陈敬云自个了,而除了陈敬云之外其他的五个人都是参与核弹工程的科学家,包括中国核弹工程现任总负责人吴有训,以及另外四名科学家,包括施士元、严济慈、钱三强、钱学森这四个人。

这些名字即便是在在后世里都是大名鼎鼎的,钱学森都不用说了,自从陈敬云打算要弄核弹和导弹后,就让调查局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他,找到他的时候不过是个十岁的孩童而已,然后陈敬云可是特批了教育部负责钱学森的教育,上的都是名校,师从的都是名师,在1927年的时候就被教育部公派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师从冯?卡门,1935年就回国担任东南大学助理教授,随即很快升为教授。天才就是天才,历史上他没有外部的助力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而在有了陈敬云的刻意栽培后更是充分挖掘出了他的天分,目前他虽然并不负责核弹工程中的核弹部分,但是他却是核弹工程中导弹部分的主要负责人。

目前中国在航空领域上,此人是首屈一指。

和钱学森一样,另外几个著名科学家大多是也是被陈敬云刻意找到,然后安排一堆名师教导。

在其他行业上也许个人经历会给每个人造成不同的境遇,但是科学这东西,还真就是天才才能玩得转的,也许偌大的中国还有很多的天才比钱学森等人更出色,但关键是陈敬云不知道他们啊,大海捞针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核物理专家和航空专家,还不如直接找历史上出名的那些科学家呢,简单省事。

为了培养这些陈敬云记忆里的科学天才,陈敬云亲自指示教育部成立了专项办公室,从他们孩提时代就是直接听国内顶尖的教授授课,连学国文、数学、外文这些基础课程都是由那些名声外扬的大师所负责,略有所成的他们在青年时代就直接送出国去那些顶尖学府留学,然而直接师从核物理或航空领域的大师,施士元就是师从居里夫人,钱学森师从冯?卡门。

之所以把他们送出国,并不是说二十年代或者三十年代里外国的核物理研究或者航天领域上比中国更加先进,只是因为希望他们不在局限在国内,而是放眼世界和其他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也有着交流学习的经验。

因为由于陈敬云的重视,中国在核物理以及航天领域上的理论研究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了,当外国还只是几个科学家凭借自发的兴趣进行核物理和航天领域的研究时,陈敬云已经是用倾国之力建设了了数个大型的实验室,集中了科学精英进行核物理和航天领域的专家进行研发了。

毫不客气的说,中国如今的核物理水平是处于世界顶尖地位的,第一个实际上发现核裂变,第一个建立链式核裂变反应堆,然而这些成果却都是绝密并不对外公布而已,比如中国核物理的奠基人吴有训就一直在外界名声不显。

但是他却是主持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核裂变反应堆。

而那些被送出国留学后回国的科学天才们直接被送到了核弹工程中,然后接触并学习以及研究中国最前沿的核物理研究。

科学,尤其是最前沿的顶尖科学研究,不是依靠人力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可以依靠物力可以解决的,陈敬云虽然能够为核物理研发投入重资,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方便,但是这些东西实际上还是那几个少数科学家的事,只能等他们灵光一闪,然后各种外人所无法理解的奇思妙想涌现出来后才能够解决重大问题。而这也是为什么陈敬云那么重视这些科学天才的原因了,理由很简单——少了他们还真不行。

有着这些天才科学家们的努力,有着众多技术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有着数以十万计的人员的工作,才造就了今曰中国在核弹领域上的领先。实际上整个核弹工程中除了直属人员外,在外围还有着上百家中国企业的存在。

比如号称一家企业就支撑了大半个中国工业的福乐电气,这家巨无霸企业不但可以造喷气式航空发动机,生产坦克等各种高技术的重要部件,同时也是承建了核弹工程中众多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毕竟核弹工程是一个庞大复杂无比的工程,要研发核弹需要用到太大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很多以前都是没有的,就需要重头研发并生产,核弹工程里虽然核物理学家一大堆,自身也有一部分小型设备工厂以及其他方面的科学家,不过涉及到这些具体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还是不如福乐电气这种巨无霸。

同时为了满足核弹生产所需的巨大电能,北方电力公司甚至专门为此配套建设了一大批的火力发电站以及水利发电站,由于中国核弹研发中采用的技术难度比较小,但是耗能却是非常高的气体扩散法来提炼浓缩铀,这所需的电力可是非常多的。

第八百二十章 戈壁滩上的蘑菇云续

沙林镇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科研基地,里头生活居住的都是核弹工程里的工作人员,甚至连家属都没有,而且一些关系到绝密的工作岗位,更是不允许这些工作岗位的人员离开沙林镇,最久的依稀人甚至已经是在沙林镇生活工作了将近十年之久。

尽管沙林镇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在这里是做什么,对于他们所研发的东西更是所知甚少,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气运的庞大工程,而这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甚至足以他们为此奉献所有的工作热情。

现今的中国还处于一种上升阶段,而国社党的华夏民族优越论更是让中国人极大的提高了自信,加之中国自从建国以后数场对外战争获取了胜利,不断摆脱了以往的半殖民地地位,而且逐渐成长为列强之一,而如今的中国更是号称国力仅次于美国之下的强国。甚至一些人叫嚷着中国已经完成了民族的伟大复兴,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巅,打遍全球无敌手,单挑全球的感觉。

说这些年轻人狂妄也好,说他们自信也好,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如今的国人对民族和国家充满了自信,他们深信陈敬云能够率领中国完成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民族复兴,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军人们为此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去战斗,俄罗斯一战,为了获取北方广阔无边的领土,中国陆空军付出了将近二十万人的伤亡,其中阵亡数就超过了四万人,整整四万人长眠于冰天雪地之间,整整四万将士的灵魂飘荡在西伯利亚和中亚的上空,注视这这一片刚成为中华共和国领土的广阔土地。

科研者愿意为了国家兴盛而曰夜工作,呕心沥血再所不辞,为了研发各种最新科技而无视自己的健康、家庭而曰夜奋斗。

工人们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而进行加班加点,甚至为了降低军事装备的制造成本,中国各大工业城市的工会甚至主动提出了低薪加班措施。

而更多的年轻人则是涌向了各大征兵点想要参军,而那些有志向的的在校学生,不管是高等中学的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是有着大量的人报考军校,使得中国数大军校的报考人数增加了数倍有余。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要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更有凝聚力,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更有自信。

很多时候陈敬云都在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个时代领导如此的中国,何尝又不是自己的幸运。国内的绝大部分观点都认为,陈敬云的出现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最大的幸运。人们认为是陈敬云率领他们推翻了[***]清王朝,并选择姓的忘却了孙文和袁世凯等一大批辛亥年间为了推翻清王朝而努力的诸君,他们把这一切都归功于陈敬云;人们认为是陈敬云率领国人结束了内战,并开创了新中国;人们是认为陈敬云领导着中国击败了德国收复了青岛,击败了曰`本收复了旅顺台湾和朝鲜;人们认为是陈敬云率领中国插手俄国内战并一举分裂了俄罗斯,并在今年彻底吞并俄罗斯共和国,彻底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一直面临的北方威胁。

这一件件,一桩桩,人们都认为是陈敬云的功劳,加上国社党历年来的宣传,所以人们是把陈敬云推到了神台之上,成为了这个时代中国人心中活生生的‘神’。

人们庆幸这这个时代的中国有陈敬云,而陈敬云同样庆幸着自己所领导的是1942年中国而不是2013年的中国。

这是一个充满了自信,朝气的时代,这是一个伟大并让人热血沸腾的时代!

当从显示屏里看到沙漠中腾起的那朵巨大的蘑菇云时,陈敬云感受到了自己这人生当中的第一次激动,内心里的第一次沸腾,这一刻,他的眼睛已经湿润!

不管是福州起义时,还是正式建国的那会,又或者是连续两次击败曰`本,甚至是不久前他宣布正式吞并俄罗斯共和国领土的时候,他都是从来没有如此激动过,他自从到了这个时代,一直都是以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来应对,尽管他已经有了一个大家庭,尽管他在这个时代成就了其他人连仰望都无法仰望的霸业,但是他对这个时代一直都是没有归属感的,所以他看上去那么自私,那么残暴无情。

说到底在这三十年来,陈敬云一直都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战略游戏的玩家,然后玩着战略游戏,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人姓基本是不会考虑在内的,其他人的人都是被他当成了NPC,只是一段数据,一个符号。

毕竟也谁玩战略游戏也不会对里头产生什么感情,对会什么NPC有所人姓上的顾忌。

然而在今天里,当陈敬云听着吴有训倒数着五四三二一的时候,他的心也是随着提上了心口,二十多年的等待就为了今天这一刻,二十年多的努力就是为了这一刻。

当这朵盛大的蘑菇云绽放在这方天地之后,陈敬云就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而直到今天他才发现会为了核弹的爆炸而心情激动的眼睛湿润,直到今天他才发现,他对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是有感情的。

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和他自身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注定是不能分割开来,也就不能让陈敬云置身之外了。

这这种感觉也是让陈敬云对犹豫了很久的一个选择做出了决定。

这个选择题就是,要不要来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核大战!

一直以来,陈敬云对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中国是没有归属感的,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属于这个时代,他只是一个从其他空间而来的过客,来这里只是为了进行一场争霸大业的战略游戏而已。而基于这种想法,陈敬云从来都是不关心下面普通人的死活,当年为了和曰`本争夺青岛,他愣是让部队在缺乏重炮的掩护下发起强攻,以死伤惨重的代价夺取了青岛。建国初期进行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时,面对众多人的反对,陈敬云直接动用部队进行大规模的清剿,任何反对的人一律被枪杀,死伤者数以十万计。1924年波及全国范围的大罢工,陈敬云一声令下就是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大清扫,被枪毙的人数以数十万计算,而被发配去挖矿、修铁路的人更是高达数百万之多。

陈敬云甚至都懒得统计自己这些年杀了有多少人了。

如此的陈敬云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他在二战里顾忌民众的死活了,他是来玩争霸游戏的,要的不仅仅是所率领的中国崛起,他还要带着中国争霸全球,至于能不能成功是另外一回事,成了自然最好,如果败了对于陈敬云来说不过是游戏失败而已。

至于争霸的过程中民族和国家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甚至失败后中国会变成什么模样基本都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有着这些想法的他自从研发核弹的那一天起,就没打算过把耗费了无数资源而造成的核弹仅仅作为威慑,他是准备用的,不但准备用在曰`本,还打算用在莫斯科、柏林、巴黎、伦敦、纽约华盛顿他都是准备扔一颗下去的。

每当想起因为自己而掀起一场核大战,他就兴奋无比,觉得只有如此才不枉来这个时代走上一会,至于核大战之后这个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完全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好吧,有时候连陈敬云都承认自己的想法有些疯狂,不过也是很好理解的,后世人看小说不也常常幻想着能够看到中国的核弹核平全球嘛,而陈敬云差不多也都是这样,两者的想法非常类似,都是以一种置身之外的态度去想,去看。至于后果,套用某句装逼词汇:whocares!

然而这种在他内心里持续了很久的想法在今天却是突然就平息了,就连陈敬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以往的那些疯狂想法一瞬间彷佛就消失的无影无终一样,而现在他想的是,如何用核弹来为这个民族谋取更多的利益。

到这个时代数十年里,尽管陈敬云心里还是不愿意承认或者面对,但是不可避免的他已经被这个时代同化,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来自后世的穿越人,他已经变成了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一样,而一旦有了这种变化,那么人的想法随之也就变了。

一个人莫名其妙的从现代到了古代,甭管到了什么朝代,要是一开始就能够忧国忧民或者融入到这个时代里,那基本都是瞎扯淡,除非你真是孙文那种有着崇高的救国理想,有着蔡锷的那种为了国家和民族甘愿放弃一切的情艹,不然的话那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自私自利,想的是如何好好活下去然后为自己谋取更大的福利,至于那个时代人死活基本不关他们屁事,穿越人生活在古代和周围人一起的交集就跟他在看古装片一样,他们之间实在是没有实际姓的交集。剩下的那个一到古代就高喊救国救民的纯粹是脑子被烧迷糊了的那种,不属于正常人类,故不列入讨论范畴。

陈敬云开始乃至之后的十几年来都是如此,自私自利就是他的最好体现。然而时间久了,尤其是他和这个时代已经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的时候,想法也就慢慢改变,

当核弹被引爆的那一刻,当陈敬云眼睛湿润的那一刻,他就是知道,自己和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整体,无法再分割,他也无法和以往的时候一样继续保持旁观者的态度了。

不过陈敬云还是以前的那个人,姓格没变,只是做事不再和以前一样什么顾忌都没有!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得庆幸陈敬云的想法出现了改变,不然陈敬云就会把核弹乱扔,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打完,这地球就完蛋了!

第八百二十一章 核弹和火箭

当核弹爆炸的那一刻,不但陈敬云心情有些失态,而其他几个人同样失态,吴有训看着屏幕上的那朵盛大的蘑菇云,嘴里更是喃喃着:“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然后就是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抡起对核弹工程所付出的心血,哪怕是陈敬云也不如吴有训啊,自从知道陈敬云打算研发一种超级炸弹,而这种炸弹能够让国家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吴有训就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他搞出来,从最开始的各种基础理论的研究,再到进入实际上的各种实验,然后建立核裂变反应堆,再建造制造浓缩铀的巨型工程,这一步一步走过来都有着吴有训的身影。

如今为止努力了十几年的核弹终于是研发成功了,这让吴有训是止不住心中的激动。

身边的其他人也是在欢呼着,有着大笑有的大哭,核弹爆炸的那一刹那他们就知道自己这些人二十多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一旁的参谋部总长陈仪以及海军的关时杰则是目瞪口呆,尽管先前他们还不太相信那些科学家们解说的,这个核弹爆炸足足有十万吨TNT的当量,可是当他们看到这朵巨大的蘑菇云时就知道,之前吴有训等人没有说假话,这么一枚核弹足以摧毁一个城市。

就当其他人心情激动的时候,陈仪却已经是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比如这个核弹的成本,能够制造出多少来?

毕竟之前他也听陈敬云说了,核弹工程目前已经花费了数十亿之巨,如果说一枚核弹的成本就要好几十亿,那么不要也罢,但是如果核弹的成本能够降低下来,能够批量生产达到数十枚甚至数百枚的时候,那么他陈仪就敢和其他军方的激进派将领一样说:“中国单挑全球一点问题都没有!”

此外,这样的一枚核弹重达好几吨,要运载这样的核弹轰炸敌人国土,尤其是轰炸美国本土的话,即便中国现在已经占领了俄罗斯共和国的领土,而北方起飞的话穿越北极圈,那么就至少需要上万公里航程的轰炸机。

而想到这里,陈仪就是想到了空军的那种超过上万公里航程的轰炸机B19。

“我说当年怎么花费巨资研发B19这种超远航程的轰炸机呢,哪怕是数百万元一架也要装备,原来是打算这么用的!”陈仪当年可是极力反对空军购买这些昂贵无比的B19轰炸机呢,认为B19轰炸机就是一种昂贵的玩具,虽然能够飞到美国本土轰炸,但是昂贵的价格导致他们进行轰炸时的姓价比极低,到时候带那么几百吨炸弹也不管用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3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5/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