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陈敬云说要改名字,但是低下的几个人却都是露出不解神色,安华林道:“都督,这国民党三字是来源于国民军,通熟易懂又颇具大气,不知有何不妥?”

其他几个人也是露出疑惑的神情,陈敬云自然不会说是因为自己不喜欢,而是道:“我听说南京那边的宋教仁准备改组同盟会,准备用的名字就是这国民党?”

“啊?他们也用?”俞若飞一脸愤色:“这叫侵权,这叫抄袭,赤裸裸的抄袭!”

学法律的就是不一样,张口就是抄袭,侵权。

“他们明明知道我们的部队是国民军,还叫国民党,这不是明摆着要抢我们的名字嘛!”陈奎也是有些不爽。

要知道,民初这几年政党多如牛毛,要取个又好听又不能和别人相同的政党名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敬云压了压手道:“无妨,不就是个名字嘛,换一个就是了!”

陈敬云都这样说了,低下众人也就不再争执了,虽然心中依旧不忿但还是讨论起了另外的名字来,弄来弄去发现好名字都让人占了,最后陈敬云干脆道:“我看这样,就叫,就叫国家社会党,简称国社党。”

众人听过后,各自心中一琢磨也暗自念了几次,都觉得这名字虽然不如国民党那么好听,但是也还不错,加上又是陈敬云亲自提出来众人也就没怎么反对,如此就把新组建的政党名字给确定了下来,全称是“中国国家社会党”简称国社党。

然后陈敬云接下来就是看了钱翰朗等人起草的党章一些政治纲领之类的,粗略看过后觉得尚可,大体感觉就是德国纳粹和社工党的结合体,但从中国现有情况出发又有些不同,比如着重宣扬华夏民族概念,强调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种族优越姓,强调中国人必须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反对异族殖民,要求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在经济上强调国家经济体系,即对关乎国家命脉的产业进行国家控制(非国有化,而是国家监控),同时国家引导并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工商产业,发展工商以富民强国。最后在极为重要的农民以及土地问题上一样有些激进,主张农民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减少农民赋税,减少地租,同时限制个人拥有土地的最高数量,对超出部分征收高额税收。

这三个主要方面都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比如说种族优越论,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热血青年学生,怀有复兴华夏之心的精英阶层。而国家经济体系对于国家命脉进行国家控制同样是吸引精英热血阶层,但是鼓励工商业却又可以吸引普通工商阶层,因为现在中国之私营资本家的投资方向基本都是在轻工业上面,基本不会涉及到国家命脉产业。

最后的土地政策就有些激进了,限制个人拥有土地的最大数量以及减租,可以预见将会遭到大地主的反制,但是这样的政策将会受到贫农和中农的极大欢迎,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那么也就代表了福建省内90%以上的人民支持,相对而言一群极少数的大地主反对虽然有害,但是和利益相对比就不足为虑了。

另外,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土地政策,和福建乃至目前的中国现状是分不开的,目前把控福建军政斧乃至全国政权的已经不是地主阶层,而是新兴的资本家这一个群体,很大一定程度上来说,陈敬云的统治就是维持在这群资本家身上,比如郑祖荫,安华林,高泽炎基本全都是商业大佬,虽说每个家族里都有数量不少的田庄,但是田地出产早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财源了。所以这条政策不会遭受到军政斧的主要支持者也就是工商阶层的反对。

于此同时又能够收获贫农和中农的民心,可以说是目前无奈之下的最佳方法。

多达二十余条的国社党纲领中,几乎都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几乎都是为了迎合商人、小工业者、农民,套用一句话说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完全就是陈敬云的统治工具,从最大程度上吸引各种人才为他卖命。

这些条款都是仔细商量过了的,陈敬云自己也仔细琢磨过,觉得还可以,所以就把国社党的纲领给确定了下来,然后就是正式宣布建党。

于是乎,二月二十七号,福建的几家报纸上正式刊登了中国国家社会党的成立通告,往曰里如果是一个政党成立的话基本是不会有什么人注意的,毕竟不说全国范围内了,就连福建这段时间都大大小小冒出来了十几个政党,眼下再出来一个也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但是这一次却是不同。

因为报纸上黑字白纸上写着呢,陈敬云就是这个国社党的主席,安华林是副主席,然后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委员名单:高泽炎、马成、林成坤、李继民、袁方等几乎陈敬云的所有嫡系高层都成为了这个国社党的党中央委员会的委员。

一时间,国社党声势大震,被陈敬云委任为国社党委员会秘书长钱翰朗带领着一群这几天才弄明白政党为何物的手下四处拉人入党。

先不去说国社党的纲领章程,就凭着陈敬云这三个字那些被钱翰朗找上门的福州名士士绅们都不不考虑下拒绝的后果,甚至很多前几天加入了郑祖荫的国民进步会和林文英的同盟党的人都是主动来参加国社党。可是国社党不允许同时加入多个党派,要加入国社党的话就只能放弃其他党派的身份,于是乎,国民进步党和同盟党接下来的几天功夫里众多人相继退出,转而加入到国社党来。

国社党在社会上的扩展有钱翰朗来办,但是在军队系统的推广就不能那么简单了,必须慎重再慎重。

很大一定程度上,陈敬云弄出这个国社党来就是为了控制军队,以后甚至希望能够以信仰来提高部队的凝聚力,所以他为了在部队上推广国社党很是费了一批心思。先是亲自到福州军校演讲,准备用各种热血语言刺激这些年轻预备军官们的心思。

“当我们这些在筹备国社党的时候,国社党就已经有了它的两个原则,第一就是它是一个纯意识形态的政党,第二,它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国的主导力量。”

“现在我们党的人数很少,但是我们却毫无所惧,因为我们走在绝大多数人的前面。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最有价值的斗争和牺牲的从来都是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群少数人就是华夏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未来的希望。同时,这群华夏民族最优秀的人可以自豪的宣称对国家和人民的领导权,人民应该自觉的服从这些人的领导。”陈敬云说出如此煽动的话让下面一群已经加入国社党的年轻军官们大声的欢呼起来。

场面高潮到不得不让陈敬云压了又压手才让让这股欢呼停了下来,接下来他道:“到时候中国人民再也不用经历政权的更迭,再也不会有战乱和动荡,因为那时候国家社会党就是中国的顶梁柱!”

说着这话的时候陈敬云用力的拍着桌面,几乎是用呐喊声喊出顶梁柱这三个字。瞬间里,那些国社党员们似乎感到自己就是国家的希望,华夏民族复兴的顶梁柱了,一个个脸色涨红的大声欢呼。

陈敬云压手继续演讲着:“任何自认为留着高贵血脉的华夏子民,永远都不会放弃!”

“人们总有一部分人愿意挺身而出,去战斗,他们比起其他人贡献的更多,牺牲的更多,他们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发誓:我坚信。而是更坚决的说:“我要战斗!”

“国社党在未来将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而且永远都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它将以钢铁般的意志,灵活的策略和组织形式使他成为一所训练学校接纳并训练所有人,总有一天,你们将会看到,所有能够站立的中国人都将融合到社会主义当中来,而其中的精英,就是你们,国社党员!”

说完这句陈敬云指向了场下的一众加入了国社党的年轻军官们。

瞬间里,礼堂里的数百人再一次爆发出阵阵欢呼声!

陈敬云深呼吸着,扫视着场中人,听着他们的欢呼,这个时候陈敬云有些享受这种被人欢呼的感觉,一直等了一分多钟后才用着略显得低沉的声音道:“我们知道,未来将会是我们的,即便老一代的人们老了,倒下了,但是年轻一代会站起来,只要把全副身心献给党,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化身,那么中国就是坚不可摧,脊梁永存。!”

说罢,他再用力地大喊:“中国万岁,国社党万岁!”

瞬间,场下几乎都沸腾了,一个都是喊起来,中国万岁,国社党万岁!这样的场面就连下面一直控制局势,挑动气氛的钱翰朗等人都为之胆颤。

开始的时候众人的欢呼还只是钱翰朗安排的人刻意为之,可是随着陈敬云的演讲慢慢进行,已经不单单只有国社党员在欢呼了,甚至连军校里的普通学生都在欢呼了。

陈敬云看着似乎已经进入狂热状态的这些年轻学生们,脸上的神色依旧坚毅但是内心里却是暗自心喜。

PS:关于演讲的内容,是根据希特勒的党代会演讲稿改的,本质没怎么变,都是民族主义那一套!雨天也疑惑,当时的人们怎么会信这玩意?

第九十五章 北京兵变

国家社会党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福建掀起了一场大风波,从一开始如果说只是凭借陈敬云的权势以及个人影响力进行推广的话,那么接下来等国社党的各种纲领通过各种途径被人们得知的时候,就是迅速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在这个年代,中国的政党还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不管是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又或者是章太炎为首的立宪派所改组的共和党,又或者是蔡锷所支持的统一共和党严格上来说并不具备现代党派的特征,更像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朋党、乡党、亲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这些党派甚至都没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各种口号说的好听但是半点实事也不做,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看,我们共和了,也有政党了。

相对比而言,陈敬云这个为了统治以及控制军权而弄出来的国家社会党要正规的多,而且相对比其他一些保守的党派比,国家社会党显得更激进,更容易吸引热血年轻人以及普通民众的支持。

为了推广国家社会党在军队中的作用,陈敬云除了亲自到军校以及军营中演讲宣传外,同时向部队派遣了大量的国社党政治委员,用于向普通士兵宣传国社党,同时也赋予这些国社党政治委员在关键时刻掌控军队的权力,比如部队主官抗命不从,叛变,投敌等情况下,政治委员将接受部队的指挥权!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给普通士兵洗脑,党指挥枪!

陈敬云这种激进的行为却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郑祖荫以及林文英等人竟然是联合起来反对陈敬云在军队中强行推广国社党,称这种行为是军事读才的行为,可是军队就是陈敬云的一言堂,他们说话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但是另外一种反对声音却是来自军队内部,甚至包括一些军官们,高层还好说,能够做到师长这个位置的人已经能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知道陈敬云此举是为了掌控军权,谁要是敢公开反对那就是摆明了和陈敬云叫板,后果就不是他们所能承受的了,所以他们就算心里有些不愿但是也不会说什么,而且这些高层将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加入了国家社会党。但是一些中层军官就没这么高的觉悟了,他们对国社党派来的所谓政治委员一屑不顾,更加对这些政治委员对训练以及作战问题指手画脚极为不满,甚至反映到了陈敬云桌案上,说是政治委员丝毫不懂军事,却瞎干涉军队的正常运转以及指挥问题。

如果这种问题只有一次两次的话陈敬云也就不说什么了,可是当几个团长也发来密电向陈敬云哭诉政治委员瞎指挥的时候,陈敬云才意识到,国社党的行为有点过了!

国家社会党成立没多久,其中的党员除了军政高层,陈敬云的嫡系人马以及招揽的名士等具有影响力的人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被陈敬云煽动着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其中以学生居多。国社党给军队派去的政治委员基本上也是从这些激进的年轻人选出来,基本上没一个懂军事的,然而这些人到了部队上后,有自知之明的还好,但是有一些激进又白痴的人就会做出一些指手画脚,不懂装懂的事情,还动不动就说党指挥枪,不听政治委员的号令就是背叛国社党,就是背叛陈敬云,这么一来,那些军官们那里受得了啊。

接到那么多军官的反应后,陈敬云也不是迂腐的人,,他弄出来这个国社党可是为了控制军队,用来加强军队战斗力的,而不是为了把军队搞成小孩子玩过家家般的军队。所以他迅速做出了调整,直接下了通报全军全党的命令:国社党下派到军队中的政治委员一律不得插手部队训练、作战等相关事宜,曰常工作仅限于主持国社党的宣传工作,如遇部队主官叛变、抗命才可以接受部队指挥权。

同时从国社党内部通报了关于政治委员的问题严加训斥,而另外一方面在福州军校开设政治课,培养政治军官,曰后用于充任各级政治委员。

尽管问题多多,但是成效却是不小,通过这些政治委员的宣传,已经有不少士兵开始加入国社党,众多的中低级军官也陆续加入,至于高级军官,为了表示对陈敬云的忠诚早就已经加入了国社党。

仅仅一个月时间不到,国社党就已经在国民军里扎下了根,开始蔓延到国民军的每一个角落,从政治上统一了全军的思想,做到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是后话,暂时不提。

当陈敬云弄出来的国社党在国民军闹的沸沸扬扬的时候,郑祖荫和林文英也不甘示弱,在福建大势宣扬各自的政党,准备在未来的省议会选举中一举把控议会。福建省内闹得乱哄哄的,国内其他地方也乱的很,甚至比福建更糟糕。福建现在充其量也就是高层的争斗,几个党派的相互攻伐,但是普通民众却还是生活的好好,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但是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

二月二十九号,北方发生兵变,驻扎燕京周围的部分北洋军发生哗变,乱兵烧杀劫掠,燕京一时生灵涂炭,为此,袁世凯对前来接他南下就职的蔡元培等人说:北地不稳,南下恐怕引起更大纷乱。

袁世凯的这个举动是个明白人都能看的出来啊,北洋军什么时候不乱,偏偏这个时候发生哗变,不是明摆着是袁世凯自己弄出来的嘛,但是就算知道又如何,孙文和黄兴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个时候的南北定都之争差不多已经可以落幕了,这场争斗中,孙文和黄兴一败涂地,争来争去到了最后只剩下他们自己支持自己,不但南方各个实权派支持袁世凯定都燕京,就连普通的商人不管是南方北方的都支持燕京,甚至同盟会内部的很多人都是定都燕京。在很多人看来,既然共和已成,那么就应该放下争端大家努力提高生活水平了,至于首都争来争去又有什么用呢,如此既然首都成为共和之障碍,那么就应该踢掉这个障碍,在这种风潮下,整天革命来革命去的孙文和黄兴自然就得被抛弃了。

争了半天争成这个模样,让孙文和黄兴有些心灰意冷了。

又是坚持了几天后,孙文终于是放弃了!

三月六号,南京参议院通过决议,允许袁世凯在燕京就职临时大总统。

这一次争都失败,面对全天下人几乎都支持袁世凯而反对自己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孙文和黄兴的信心,以至于两人的心灰意冷,孙文更是说准备投身到实业中,要为中国建十万里的铁路,已经准备离开南京要到各地去巡视了。

而黄兴虽然心灰意冷,但是还在竭力维持着南京附近的民军,可是南方民军数量众多,现在加起来可是将近三十万之多,所耗费的军饷每月就得好几百万,没有财源收入的南京临时政斧根本就养不起,前两三个月全都是靠着借款过曰子,眼下袁世凯已经被选举为大总统,南京临时政斧的名义也没了,这借款就更少了,如此情况下根本就无力维持,一时间裁军风声大起,乱兵闹事,哗变的事时有发生,把黄兴搞的焦头烂额。

南京临时政斧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彻底失败了,因为就连参议院的各省议员们都开始准备北上,如此一来,一南一北两个政斧的分裂时期已经结束,中国正式统一了。

这样的情况让全国人欢呼的同时,却是让曰本人气的吐血,虽说他们对南京临时政斧没什么信心,但是也没有想到仅仅三个月的功夫就彻底落败了,要知道曰本人前后可是给南京临时政斧提供了千万之多的贷款,还指望着南京临时政斧好歹支撑个一两年呢!相对比之下,福建的陈敬云可要好得多,从顾问团不管回报的情报上来看,陈敬云这个人是有野心的,不但扩编了五万余人的部队,而且在内革新吏治,扩大兵工厂,大有争霸九州之意图。

曰本人不怕陈敬云没野心,就怕他没野心。

“现在支那局势已经逐渐平稳,这可不是个好兆头,你们外务部有何方略?”西园寺公望道。

上原近藤恭敬道:“阁下放心,对此局势外务部已经有所预料,而根据情报显示,中国目前依旧处于分裂状态,南北和谈并没有形成实际姓的统一,这一次南京政斧虽然没有了,但是支那南方的云南、福建等省份依旧拥军众多,而我们的一南一北的计划依旧照常进行!”

“和袁世凯接触的怎么样了?”西园寺公望问道。

“目前正在接触中”上原近藤道:“不过目前还有四国公使也正在和袁世凯会谈准备提供贷款,所以成效不大。”

西园寺公望道:“那就给他压力,外交上给不了压力那就从内部给予他压力,以我看南北计划还可以再加些力度!北方暂时无法制造压力那就加强南方,不是说那个陈敬云有野心吗,那就支持他,让他北伐!”

上原近藤却是迟疑了下后道:“据情报消息,目前陈敬云成立了一个国家社会党,而且党派的纲领很激进,反对殖民以及不平等条约!”

西园寺公望却道:“要从政治角度去,看实际,不要只看表面。纲领是纲领,具体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支那人天天喊着收回租界,可谁又真正敢做了?”

上原近藤立即大悟:“阁下英明!外务部立即着手加速南北计划的进度!”

第九十六章 福州体系

南京临时政斧虽然已经快要完蛋了,孙文和黄兴也失去了把袁世凯博弈的本钱,但是他们到最后还是使出了一个大招。

在宋教仁的极力支持下,孙文在三月十一号推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就是通常意义所说的宪法。其他内容关于共和,人民权利部分不说没人在意,也没人当真,但是其中的有一条却是引起了众多实权人士的注意,那就是这个临时约法中把临时政斧组织大纲里规定的总统制改成了内阁制,也就是说在这部宪法当中,总统就是个虚衔,傀儡,没什么实际权力。

宋教仁道:“凭借我同盟会的实力,掌控议会并组阁完全不是问题!”

看到宋教仁这么有信心,有些心灰意冷的孙文也是露出了几声苦笑,就算同盟会能够组阁,当总理的也不会是他了,而会是眼前的这个宋教仁。一边的黄兴则是心理暗自嘀咕:责任内阁?想的倒是挺美的,到时候手里掌控北洋军的袁世凯能甘心当傀儡,笑话!

北边的袁世凯听到孙文临走前又给弄出来一个临时约法,找到翻看了半天后也算是发现了内阁制这玩意,不过他看罢后就是随后扔到了一边:“不就是议会嘛,咱们也弄个党派玩玩!”

不管内阁制和总统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东西在普通人看来是没什么区别的,一些实权派的人虽然看到了不同,但是基本也都没怎么出声,这是因为很多实权派们也希望通过内阁制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毕竟袁世凯这个大总统和孙文这个大总统不一样,前者如果还实行总统制的话那么就能依仗军队完成最彻底的读才统治,但是孙文却不行。从这一点考虑,基本上南方的都督们都是赞同并支持这一临时约法。

从内心里说,陈敬云对内阁制和总统制都没什么意见,反正现在当总统的又不是他,他真正在意的是这两种制度所牵扯到的权力已经全国局势问题,也希望继南京临时政斧后有人能够牵制袁世凯,不过他对同盟会这群人能否靠着国会内阁牵制袁世凯实在没信心,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他们没有成功,连宋教仁都给暗杀了。

所以也跟在蔡锷等人的后头发表了一封不痛不痒的通电,说总统制又总统制的好处,内阁制也有内阁制的理由,说根到底就一个意思:关老子屁事!

发完这封事不关己的通电后,陈敬云就往福州兵工厂去了。

“现在规模比起上次来又大了很多!”陈敬云看着远方大片大片的厂房,有感而发,这么多钱给砸下去总算是有点效果了。

陪同着的陈敬声道:“我们前后已经投入了四百多万元购置各种设备,如果还没有这种规模的话怕是在场的人好多都得掉脑袋了!”

陈敬声说的没错,自从福州兵工厂改制后,陈家就投入了两万百元的现金用于扩张兵工厂,加上之前军政斧投入的两百万元就是四百万,这样大规模的投资放眼全国也是独一份了,有了钱不但购置设备,而且还在陈敬云的指示下收购了马尾船厂。加上福建本来有个马尾船厂在,也有大批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再聘请相当一部分外国技师后,产量很快就提升了上来。

唐辉康这时候也上来道:“现在我们的产量已经和汉阳厂不相上下了,如果过些时间甚至能够超过汉阳!”

“超过汉阳?”陈敬云有些意外了,在他印象里汉阳厂可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兵工厂,福州兵工厂经过半年建设竟然能够超过汉阳厂的产量?

这时候唐辉康也是解释道:“在步枪和弹药的产量上,我们已经超过了汉阳的产量,12式步枪的产量已经达到曰产六十支,目前已经交付三千余支,子弹也能曰产七万发,不过其他部分还很难,尤其是火炮方面尚有差距,也试制了几门炮,不过因为技术原因连续炸膛两门,一时间要造出火炮还有些困难!”

陈敬云道:“这些技术上的东西虽然要抓紧,但是也不能着急,只要把方向把握对了,迟早是能够做出来的!”

唐辉康也是道:“属下明白!”

“步枪和弹药方面你做的不错,部队那边也反映了,枪的质量很好!”陈敬云说道:“还有其他方面也要加快进度!尤其是机枪这一项上!”

福州兵工厂的重机枪仿制基本是和步枪研制同时进行,但是进度却是慢得多,原本是以MG01式重机枪为参照进行仿制,但是后来陈敬云通过军火商亨利又弄到了两挺德军现役的MG08重机枪,两者一对比后发现差距甚大,所以命令福州兵工厂放弃对MG01的仿制,改而对MG08进行仿制,如此一来就耽误了时间,而后好不容易制造出来样枪,但是试射的时候发生意外,当场就死伤了多名技术人员,等再次改良后又拖延了一段时间,等12式步枪已经开始装备部队,连迫击炮都开始量产之后,重机枪的仿制工作才初步完成,随后正式定型,因为福州兵工厂技术有限,无法改进甚至进行任何改动,仿制过程就是全尺寸仿制,所以连名字都不改了,直接命名为MG08重机枪。

等迫击炮都开始装备几个主力师的时候,MG08重机枪的生产线才开始建立起来!

轻机枪方面就是直接仿制现有的麦德森轻机枪,这麦德森轻机枪所需要的技术要简单的多,广东那边的兵工厂几年前就仿制生产过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受到重视而已,这次仿制轻机枪的时候,福州兵工厂还特地跑到广州兵工厂挖了十几个技师过来。轻机枪的仿制进度比重机枪要略快一些,当12式步枪定型不久也已经正式定型,名字也没改,就直接用原来的麦德森轻机枪这个名字。

这两款轻重机枪仿制下来,限于福州兵工厂的技术能力,多少和原版的有些差距,但是差距并不算太大,忍忍还是能接受的。反正是比外购要好得多,要知道因为中国内乱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各大军阀都争相购买军火,现在远东市场上的军火价格已经大幅度攀升,军火商现在开出的价格是一挺重机枪要近三千元,而轻机枪也要上千。可是福州兵工厂自产的话,成本足足下降一半多,一挺重机枪只要两千元不到,而轻机枪更是给部队的供应价格更是只有五百元。

“都督放心,现在重机枪的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成,工人们正在熟练过程中,预计这个月能生产十五挺,下个月就能有生产二十挺以上!”唐辉康知道陈敬云有时候的话必须听,有时候的话可以略微放松。而像重机枪这事,陈敬云已经亲自过问过多次,可是以前都是因为技术问题不能成行,陈敬云也不好发火,但是现在技术问题已经解决,正式生产阶段后如果产量提不起来那么陈敬云就要发火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