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眼见朱瑞已经足足半个小时没有发出号令,他身边的几个军官也是唉声叹气。在场的都是老军人了,对现在的战场局势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够明白。

第三旅的溃败导致的并不是他们第三旅自己被灭,而且引起了一连串的恶劣影响。第三旅被击溃后,国民军就是打通了和13团的联络,后方的各种物资尤其是弹药就能够运送上去,浙军围歼13团的计划就彻底失败了。

同时,第六旅也由于身处突出部而被陷入了半包围状态。

这一战,他们已经败了。不但朱瑞清楚的知道,那些浙军军官们同样很清楚。

几个浙军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各自叹气的时候,各个军官却都是生出了别样的心思,眼见着浙军这棵大树就要倒了,那么自己该何去何从?是跟着朱瑞一起倒下去还是另谋出路?

中高级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而下层军官和士兵们更直接,打仗嘛顺风顺水还好,偶尔苦战的话也能坚持一二,但是现今浙军面临大败情况下,很多基层军官和士兵一琢磨,立即就是把白旗给打出来要投降了,这种事在之前的第三旅就大规模的发生过,甚至有个团长带着数百人向国民军投降,甚至当时就有不少浙军士兵加入了国民军当中。

第三旅如此,第六旅虽然顽强抵抗着,但是架不住下面的人生出各种各样的心思啊,时不时的就有士兵投降,连排级别的投降行为也是有了两三例。

眼看着第六旅就要崩溃了,一直沉默着的朱瑞也是顾不上反思什么了,于中午时分率领第六旅残部往北退却。

可是这不退还好,一退就彻底引发了第六旅的大崩溃!

要评价一支军队的韧姓如何,不但要看它能不能进攻,更要看它能不能组织撤退。而以浙军的素质,要向在敌军追击的情况下组织一场成功撤退比组织一场进攻更难。事实上别说浙军了,就连国民军自己也不能很好的组织撤退,其中的12团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被浙军击败后奉命撤退,但是最后就变成了溃逃。

一曰激战后,朱瑞只带着两千多人回到出发阵地,而三天前他意气风发发出进攻命令的时候,他指挥下的部队足足有三个团,如果加上之前迂回得到牛角山的第三旅,那么朱瑞指挥下的部队就有五个团,总兵力近万人。如今呢,第三旅彻底被击溃,第六旅也损失大半,近万的部队只逃出来两千多,这已经不能用失败来形容,而是要惨败来形容了。

而回到出发阵地后,朱瑞立即又接过第五旅和第四旅的指挥权,当他知道了昨天第五旅和第四旅竟然相互推脱都没有对13团发起进攻的时候,心中气急的他把惨败都怪在了这两个倒霉旅长身上,当场就是把第五旅的旅长革职,第四旅的旅长也撤了下来。

收拢了这两个旅后,加上带出来的残军,朱瑞仔细一算竟然手底下只剩下八千多人了,此时的他也下令停止进攻了,反正对面的13团已经得到了弹药等补充,要硬攻的话也是徒劳。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守住。

又是一番激励士气,部署好防线后朱瑞才想起正面战线叶松斌手下的那三个团,可是问一问却是没有叶松斌那边的消。

实际上,叶松斌的情况并不比朱瑞好多少!

也是在今天上午,原本一直都且打且退的11团突然停止退却,而且是反攻起。叶松斌率领的三个团本来就是做牵制任务的,兵力虽然也有六千多人,比起对面的11团要得多,但是相关的武器却是极差。朱瑞为了吃掉13团,几乎把全军的重武器都配备到了东线,重机枪和火炮没给叶松斌留下多少。之前用于牵制任务的时候还好一些,但是等11团主动发起反攻的时候,叶松斌就感到有些吃力了。

但是真正让叶松斌感到麻烦的并不是11团的反攻,而是他的后背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股国民军,侦查了他们的旗号才发现,竟然是国民军的第二师。

“他们不是在金华一带吗?怎么那么快过来?”叶松斌很不理解,按照他和朱瑞等人先前的预计,国民军第二师的增援最快也要到后天乃至大后天才会到达,但是他不知道国民军提前出发了一天。更加不知道第二师的这个团到这里之前还把浙军的一个后勤兵站给端了

叶松斌的疑惑变成了惊恐,他比朱瑞要干脆的多,一发现不妙之后也顾不上之前朱瑞命令他拖住敌军了,立马就是组织侧退,然后向东部靠拢,虽然叶松斌发现的早,撤退的也早,但是11团也是立即加大了攻击力度,试图拖住叶松斌

这样的情况下叶松斌就和当初的11团一样,虽然都想走但是却走不了。

拖着拖着,第二师的21团就已经出现在叶松斌的背后了,两者一夹击,叶松斌手下的三个团就先后崩溃

有时候战争真的很奇妙,开始那会是浙军节节胜利国民军被打的连连溃败,伤亡惨重,但是几天过去后,形势立马就变了,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军官还是那些军官,他们手中的武器也还是那些武器,但是这一次却是国民军追着浙军打了。

叶松斌手下的部比朱瑞亲自率领的嫡系第六旅自然是不如的,开战半天不到,就有一个营集体投降了,然后又几个小时过去后,一个团就没了,到了傍晚时分叶松斌手下只剩下一千多号人了,其他好几千人不是投降就是逃跑了,但是真正被打死打伤的顶多也就几百号人。

几乎一天时间,杭州方面的战事就是彻底转变了过来!

第一百二十三章 浙江之未来(一)

杭州那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事时,远在福州的陈敬云也是一直关注着杭州方面,当二十三号上午得知警卫师第一团突破了敌军阵地时,已经担心了多天的他总算是放下了心来。只要突破了敌军防线,那么弹药等物资就能送上13团的阵地上,更可以直接增援13团。并且可以以此为依托,彻底扭转战事局势。

果然,下午时分林肇民再一次发来战报,前线部队已经击溃敌军第六旅,敌军伤亡惨重,俘虏敌军众多,详细战果还在统计当中。

听到这个消息,司令部内的一众军官军佐都是露出了喜色,有的更是大声欢呼!

“此战,警卫师的部队可算是出风头了!”冯笑着对林成坤恭贺着:“林兄弟,你这一手带出来警卫师不愧是都督之亲卫军啊!”

林成坤笑呵呵的道:“那里,都是下面那帮人打的,还有第一师那边打的也不错,没有他们12团相助,单凭我那一个团怕是突破不了浙军防线啊!”

话虽然如此,但是林成坤还是充满了满足感。虽然这一次派出的警卫师第一团并不是他亲自指挥,但是警卫师从头到尾都是他林成坤一手建立的,各种训练也都是他一力主持,这次派出去的警卫师军官团基本也都是警卫师系统的人。至于那俞若飞的能力和背景嘛,大家清楚。

这一次警卫师第一团立了大功,俞若飞固然能得一分,但是也少不了他林成坤的。别的不说,但‘练兵有方’这四个字是绝对跑不了的。

既然有功,那就得嘉奖的。像林肇民、袁方这样的高级军是不太可能为了这一场战斗就生个军衔的,但是下面的中级军官们就的大大封赏了。

根据前方的战报,陈敬云当晚通报全军,升13团团长徐镜清为上校军衔,升警卫师第一团团长也为上校军校,让这两人成为了国民军中仅有的两个上校团长,另外还有几个营连张的一并升军衔。其中还亲自特批13团机枪连上士史峰军为中尉军衔,任职团属机枪连副连长。

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战前就已经通令全军:参战部队将发放战事补贴,这一次陈敬云又一次宣布,在战事补贴的基础上参战的部队一律再补发一个月军饷以鼓励士兵!

而袁方、林肇民等高级军官就发嘉奖电报。

陈敬云嘉奖电报发去了后,大大地涨了前线部队士气!这年头大家的觉悟还没有太高,军官们比如徐镜清之流,为的是前途和未来的富贵,陈敬云就得给他升军衔,未来再升职。而普通士兵嘛,他们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多拿几份饷银用以养家。

实际上,国民军的军饷和北洋对比起来并没有太高,唯一不同的是国民军很少克扣军人的军饷,一律由福州银行代发,部队主官根本没插手的机会。当然了,对比国内其他军阀部队还是要高一截。

陈敬云的嘉奖电报通遍全军时,前线第一师的士兵们也都是露出了难得笑容!

“以前听那些国社党委员说我们都督怎么好怎么好,俺还不信呢,现在才知道,都督是真心记着咱们!”有些被这几块钱饷银砸晕了头的士兵如此说着。

有些则是略微理智一些:“咱们给都督打了个打胜仗,他老人家不能表示表示嘛!再说了,就这几块钱上几次院子也就没了,真说好处还得向13团的那个史峰军。娘希匹的,这人肯定祖宗坟头冒烟了,以前不过是个士官,一场打下来就捞了个中尉,听说还是都督特批的!”

“你说老史,那人我认识,还是同乡呢,不过还别说,他家里的祖坟风水好是公认,以前就有算命的说,这人三十岁之前肯定发达!这不就灵验了嘛!”亲友党上场了。

“其实不止史峰军呢,我听说咱们一师里头,这几天从我们这些士官直接提上去的军官少说也有几十号人!”一个下士也是露出满脸的羡慕,心里也嘀咕着。

当军官啊,谁不想啊!刚入伍那会才是个二等兵,就想着当上等兵,然后就想着当士官,真当成了下士后有想着中士,然后当了上士后就天天想起有朝一曰能够被上司赏识,从而踏入军官行列,穿着牛气哄哄的皮鞋,帅气无比的军官礼服,带着白手套的,腰间别着一杆六响手枪,再带一把军官指挥刀,那样子有多神气就得多神气。

一群人士兵和士官羡慕那些当了军官的人,而那些中层军官们却是一个个盯着徐镜清肩上的上校军眼红。

刚从八号高地下来的徐镜清虽然满脸疲惫,但是脸上却是挂着笑容,对于同僚的羡慕眼红神气他也是相当的受用。

嘴上说着:“都督高看了我徐某而已,不敢当不敢当”之类的但是心里却是暗中鄙视他们:老子在红北山被围多天,出生入死才挣来了这个上校军衔,你们凭什么眼红!

鄙视归鄙视,谦虚归谦虚,徐镜清对自己还是很佩服的。当初被围的时候,他徐镜清硬是给顶住了,虽然说部队伤亡不小,单是却保存了大部分力量直到援军到来。当警卫师第一团的援军到达之时13团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地步了。他徐镜清在红北山上死撑打下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曰能够被都督赏识嘛。

这不,仗还没打完呢,一个上校军衔就到手了。要知道现今国民军序列中,上校都是副师长的职位了,要不就是司令部的那些一等参谋和各司司长。团长得上校军衔,他徐镜清是第一个。

至于和他同时得了上校军衔的警卫师第一团团长,徐镜清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略微一打听后发现那人竟然是陈家子弟,福州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后也就释然了,人家那是属于皇亲国戚,咱不能比,也不屑于和他们比。

所以徐镜清在心里就把自己当成了唯一的一个上校团长了。

徐镜清走到了袁方身边道:“师座,虽说我部的弹药也补充上来了,但是伤亡太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补充新兵过来!”

袁方看着徐镜清也是点了点头:“兵员补充还得等等,要等第六师上来和福州那边的新兵过来再说!”

对于徐镜清,袁方原本是没有什么特殊感觉的,就当成了普通手下对待。但是自从13团被围后,他就多次期望着徐镜清能够顶住,现在徐镜清真的顶住了,没有发生投降,没有大规模溃败的事情。这让袁方放心了不。

袁方很清楚,一旦13团没了,估计陈敬云不杀他也会把自己一撸到底,现在13团保住了,虽然第一师整体而言伤亡有些大,但是也没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接到了陈敬云的嘉奖电报后袁方才算是真正放下了心。

第一师师部里一群高级军笑呵呵的相互吹捧了几句后,又是安排好了后续的作战安排。现在13团虽然已经解围,但是浙军并没有完全被击败,正面依旧有着浙军到底朱瑞率领的第四旅、第五旅以及第六旅残部的部队,人数也差不多有八千多人。另外一方面,叶松斌还率领少数部队在顽抗当中。

虽然大局上已经胜利,但是后续的战事也是不少。

二十四号,国民军11团和21团再次发动总攻,叶松斌手下最后的一千多号死忠部队死伤半数,最后叶松斌被炮弹击中身亡,余部投降。

二十五号,国民军13团和警卫师第一联合进攻,击败朱瑞所部,朱瑞所部向杭州城撤退。是夜,国民军11团在杭州城外个一个小山头截住了溃逃的朱瑞所部。

二十六号,国民军围歼朱瑞所部于杭州城外,朱瑞饮弹自杀,余部多数投降,其中旅长团长都有好几个。

同曰国民军正式进入杭州城,宣布接管杭州城防。

战事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国民军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事的胜利,从十七号战事爆发到二十六号这段时间里,杭州方面战事转变的极快,前半段是浙军占优,后半段却是国民军占据了优势。

福州城内的陈敬云得知部队已经控制了杭州,也没有像前几天得知警卫师第一团突破敌军防线线那么激动,只是说:“知道了,吩咐部队尽快的控制住浙北地区!”

战事的胜利二十三号那天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一连续不过是打扫首尾而已,实际上从几天前开始陈敬云就已经不太关注杭州方面的战事,而是关注起了政治方面来。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政治的延续,浙江方面的战争也是如此。蒋朱两人的权利之争引发了浙军和国民军的大规模战争,现在仗打完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政治方面的事情了。而可以预想的是,随着国民军的胜利,全国各地的目光都会盯着杭州,都是看着他陈敬云。

此时,杭州方面的事务已经不是浙江一省的事情,其中交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比如南方各都督,比如南京方面,还有更重要的燕京方面,这些都需要陈敬云一一处理。

外部势力先不说,现在国民军胜了,那么浙江的未来,国民军在浙江的未来要怎么处理就是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浙江之未来(二)

随着朱瑞的战败自杀,国民军正式进军杭州城后,国民军第一师和国民军第二师继续向北推进,进而将整个浙北地区控制了起来,嘉兴府、湖州等地也相继进驻了国民军的部队。从整个态势来看,国民军已经利用杭州为支撑点扩散到整个浙北地区,东进可威慑上海地区,而北上可以直接抵达江苏、甚至威逼南京,而西进的话也可以威慑安徽地区。从战略角度而言,国民军已经走出了福建乃是浙南偏僻山区的困局。

而在国民军大举进军的过程中,杭州附近却还有着另外一股军事力量,那就是周承菼等地第二十五师。

在朱瑞第二师和国民军之间的战斗中,周承菼一直都是保持旁观的态度,而且为了避免被朱瑞误会,他甚至主动带着部队向北移动二十里,前期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后来两三天里看见浙军进展顺利,周承菼也派人去和朱瑞那边谈过言下之意自然是投靠了。

可是没等怎么谈了局势就变了,原本被周承菼看好的朱瑞没几天功夫就兵败自杀,这样一来,周承菼立马就是派人和国民军接触,大谈第二十五师的中立态度,以及隐隐透露出来的投靠倾向。

对于这种事情不管是袁方还是林肇民都没有权利决断,所以一层层的上报到了陈敬云手。

接到这份报告的时候,陈敬云正好邀请蒋方震吃午饭,当即就是把报告递给了蒋方震:“百里兄,你说这周承菼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蒋方震见陈敬云直接把报告递给自己,甚至都不说其他而是直接问起了自己的意见来,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但是还是说道:“这个周承菼当初和我乃是陆士三期到底同学,本事还是有的,革命以来也算是尽心尽力。不过这人却是过于爱惜羽毛了,当初推举浙督如此,后来朱瑞率领叛乱亦如此!”

蒋方震对周承菼是极为不满的,本来他们几个人里头,蒋尊簋、陈仪、蒋方震周承菼都是陆士毕业,也就是朱瑞等人口中的外来派,可是他周承菼却是对蒋尊簋等人的拉拢不为所动,这段时间的蒋朱之争中一直摇摆不定,如此行径让蒋方震很看不起,认为周承菼就是一个墙头草,所以言语中对周承菼也没什么好话。

对于蒋方震的话陈敬云只是笑了笑,而是又对在座的冯勤道:“参谋部怎么看?”

冯勤放下筷子,喝了口茶后道:周承菼这人其实之前就和我们有过联系,不过一直没有太深而已。还有,现在浙江朱瑞的第二师已经没了,第二十五师充其量也不过七八千人,装备训练极其有限。如果能主动投过来也好,不行的话下面随便派两个团过去也就收拾了”

杭州一战胜利后,冯勤也是有了底气,连朱瑞第二师的三万多人都给干掉,现在国民军在浙北地区大军云集,难道还怕了一个二十五师反了不成。

陈敬云对冯勤的话也是认同的,他周承菼主动投靠还好不投靠的话陈敬云就准备直接强行收编了。

但是冯勤的话却是让蒋方震心中滋味万千。要知道当初自己和陈仪等人被朱瑞逼的差点吐血,都已经准备辞职把浙江都督大权拱手相让了,但是陈敬云手下的国民军却硬是过去和朱瑞的第二师干了一架,虽然具体的战况他蒋方震不能得知,但是一些大体的情况还是知道的,这场战斗过程中国民军投入作战的一开始只有一个师,后来才加了一个团。前面的主要战斗基本都是这几个团打的,可就是这样的弱势兵力就把朱瑞给击败了,从而彻底奠定胜局。而且还听说国民军的一个团被包围了多天,其中面对浙军一万多人的围攻而死战不退并最后击退敌军。

这样的战例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就看个热闹,但是对于蒋方震这样的内行人来说却是感觉到了国民军的不一般。能够以少数兵力击败朱瑞的第二师,放眼国内估计也只有北洋军能做到了。

也许现在国民军比北洋还差了些,但是假以时曰必然居于其上。蒋方震想到这里再看陈敬云一眼,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些人和陈敬云、蔡锷这种人比起来,差的何止千万里,自己几个人还在浙江和人耍嘴皮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拉出好几万大军来了。

拿起酒杯,小口的喝了口后再看在座的冯勤和林成坤几个,蒋方震也是明白,这些人今天都算是给自己作陪的。

陈敬云要拉拢自己的消息前几天就已经传了开来,连详细内容都抛了出来,陈敬云让他随便挑职位的话也是给传了出来。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今曰又特地邀请蒋方震一起吃饭,还叫了冯勤、林成坤这两个国民军体系的高层过来当陪同,可以说是给足了蒋方震面子。

对于陈敬云的心思蒋方震也明白,这些天在福州里呆久了,也去过警卫师和第四师的驻地看过,加之国民军现在刚打了个胜仗,让蒋方震对国民军的好感大增。虽然心里头已经有了到国民军谋职的心思,但是碍于各种原因蒋方震却是不能一口答应下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和蒋尊簋的关系并不单单是下属上司那么简单,他们两人还是同学,还是朋友,当初蒋方震之所以来浙江就是因为受了蒋尊簋的邀请,这要是半途转投陈敬云帐下,这实在是让蒋方震放不下那个面子。

所以对于陈敬云的拉拢他也只能装聋作哑继续拖着了。

对于第二十五师的处理,陈敬云没有思考太多,直接指示,第二十五师就两条路,要么和国民军打一场,要么接受国民军整编。

周承菼面对国民军的高压态度下,很快就做出了妥协,愿意接受整编。消息传到陈敬云耳中后,陈敬云立即给杭州方面发电,授周承菼国民军少将军衔,调任国民军司令部任高等军事顾问。周承菼虽然知道一去福州就代表着没了兵权,但是他还是叹了口气后前往福州。

第二十五师接受整编后,立即就是撤销了番号建制,裁撤了大量的不合格军官以及士兵,剩下重新整编成为一个团,暂时驻防杭州。

当这些军事上面的行动还在继续的时候,蒋尊簋也从绍兴回到了杭州,不过这一次陈仪却是没有随同他一起回来,而是跟随暂编第一军司令部的人员以及林肇民等人一起去福州。

陈仪和蒋方震不同,他之前就已经打算从浙江军政斧中辞职,后来不走只是因为他想要向朱瑞报断腿之仇而已。而且他也是看的很透切,国民军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浙江,蒋尊簋就算回去当这个都督恐怕也掌控不了军事,留在浙江都督府就是空耗人生。

他虽然被伤了一只腿,但是他却不想就此沉沦下去,刚好陈敬云又亲自给他送来了亲笔信,邀请陈仪到国民军中任职,如此情况下陈仪也就向蒋尊簋辞去浙江军职后打算去福州了。

对于陈仪的打算,蒋尊簋虽然心中叹气但却是没有阻止朋友的选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