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武夫当国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14-05-14 22:54:26

  正好日本公使馆现在被切断了各种资源,日置义索性不对外也不对内做出任何回应,只等待着辽东战场传来一些好消息。在这一点上,他与旅顺司令部还是有几分默契。

  ------------------

  【30式步枪也被称为三十年式步枪,(日文称为三十年式小铜)是日军在甲午战争后为了应对村田二十二式步枪性能严重落后,在参考了13式步枪,18式步枪和22式步枪后,最终确定的6.5毫米口径的新型步枪。于1897年(明治三十年)定型。此后又研制了卡宾型,(枪管缩短,供骑兵使用)和海军型。该枪的主要优点是所用的6.5mm子弹射程远,穿透力大,发射时无烟无焰很隐蔽,而且后坐力较小,便于射手发挥极至水平,实战射击精度极高。不过这种枪发射的6.5mm子弹弹头长径比大,击中人体后不至于发生翻转造成附带伤害,在命中人体非重要部位的情况下,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比其他子弹小。30年式步枪是38年式步枪的前身,其外观区别是30年式步枪不带防尘盖。】

  第91章,坚守阵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营口西南城区却依然被炮火点燃的烈焰照得通亮。

  日军第二舰队持续整整一个白天的炮火轰击,保守估计打出了近三千发炮弹。营口一大半的城区都陷入火海之中,滚滚乌烟与滔天的火光在天空绘织出一副惨烈的境况。

  白天的时候,碍于持续炮火的压制,官军和老百姓们无从下手进行抢救,直到傍晚日军舰队停止轰击之后,这才陆续展开搜救和善后工作。好在在几天之前,统X战司令部已经下令尽可能疏散西南城区的老百姓,虽然疏散的力度并不大,许多老百姓也都认为中日不会开战,导致仍然有许多人逗留在这边,但是毕竟尽量避免了重大损失。

  到下午汇报到司令部的炮火损耗统计当中,西南城区损失最严重的还是房屋,人员伤亡情况尚且不明确,但初步估计也不会太严重。

  袁肃在营口东北郊区设置了安置区,分出了一部分军用帐篷给老百姓们安身,后续的救援物资也都正在由奉天输送到这里的途中。

  统X战司令部周边地区已经加强了警戒力量,经过日本海军的炮轰,西南城区在今明两天时间里都会进行撤空,到时候失去了西南城区的缓冲地带,一旦日军开始部署登陆作战,统X战司令部将会面露极大的威胁。

  参谋室内,所有军官都聚精会神的忙着手头上的工作,侍从官忙碌的穿梭在参谋室和电报室,将一封封翻译好的电文送抵到相关的长官手中。

  袁肃在听完杜预汇报今日一战前线发回的伤亡统计之后,眉宇渐渐拧成一个“川”字。

  上午的战斗自然最猛烈,下午的时候日军因为尝到了一些苦头,进攻的态势和节奏都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一些。中午十二点时发来的伤亡统计是阵亡一百二十余人,受伤撤离火线者近四百余人,而现在听到的汇报却是阵亡人数上升到三百五十余人,受伤撤离火线者更是达到一千余人。

  “这才只是第一天战斗,战斗人员竟损失一千三百多人,我们还是防守的一方,这伤亡的程度实在太严重了。”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袁肃意味深远的说道。

  “料想日军的伤亡也不一定能好到哪里去,常言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更何况我们还是占据有利的防守位置,肯定不会让小鬼子好过。”杜预安慰的说道。

  “最好是这样,但是我却觉得不一定。看看伤亡统计,受伤最多的是在南边的主阵地,倒是阵亡最多的却是在西南侧翼阵地。一旦日军能突破我们的第一道堑壕,进入阵地展开白刃战,那时候反而是我们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守住阵地。主阵地的阵亡人数低,意味着日军根本没有强行组织突破,而是依赖炮火进行打压,所以他们的伤亡情况已经是有限的。”袁肃忧心忡忡的分析说道。

  “唉,司令,不管怎么说,前线的兄弟们可是已经尽力了。”杜预无奈的唏嘘道。

  “我自然知道兄弟们已经尽力了,可是现在的战损情况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想。盖州防线就这么一万多人,才一天就打掉了一千多个作战单位,这接下来还怎么守得住?”袁肃语气凝重的说道。

  从战术层面上来说,防守部队确实具有火力和防御上的优势,但是从战略层面上来说,防守部队却是处于被动状态。一旦修筑好防御工事,就必须坚守在防御工事周边来进行作战。并且为了防备从不同方向渗透的可能性,还要预先设计一道足够长的防线,且在作战过程中驻守在这条防线上的其他部队不能轻易调动。

  也就是说,辽东防线上现在有七万人的部队,面对六万人的日军部队本来是可以做到一换一甚至二换一的伤亡比率,可实际上这七万人的部队却是分散在整条防线上。日军集中兵力针对一个据点发起突击,在没能百分之百获悉日军动向之前,其他据点的部队是不敢轻易进行增援或者反守为攻。

  杜预深知这其中的道理,他叹了一口气,又说道:“前几日有小道微言传,日军是打算在十天之内攻入鞍山。如果我们能坚守十天,说不定在气势和外交方面能给他们造成打击。”

  说到气势和外交这两个方面,袁肃多少还是有一些希冀。

  他到现在为止仍然坚信日军是不敢贸然将这场战争升级,不管“十天攻取鞍山”的谣言是否属实,但是由此也能看出旅顺司令部确实希望速战速决。只要能够坚守辽东防线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这场战争的胜负基本可定。

  这时,杜预似乎想起了什么事,立刻又说道:“司令,刚才北京发来电文,说是下午的时候英国驻华公使和法国驻华公使发表了联合声明,与今日日本对我部发动进攻有关。”

  日本向中国不宣而战,这件事原本就是违反国际公理,更何况现在欧洲局势正处于战争状态,日本此举对整个协约国来说都有重大的外交影响。英法两国做为协约国阵营的领军角色,自然不会对此事坐视不理。

  不过不管怎么样,袁肃对西方列强是不抱有任何希望,只是轻描淡写的问道:“是吗?他们都声明了什么?”

  杜预叹了一口气,语气不好的说道:“英法两国驻华公使显然是在袒护日本,北京外交部私底下告诉我们,其实英法是为了顾全协约国大局,所以表面上把责任推卸到我国身上。但是又据一些内部消息透露,英法两国驻华公使在今天下午两点钟时紧急招见了日本驻华公使,似乎是责备日本方面轻举妄动、破坏大局。”

  袁肃没有看过外交部发来的这份电文的原文,不过从杜预口中犹是得知目前国际外交的情况,不用多说,英法两国肯定会为日本的行为来做掩护。但是实际上英法两国肯定不会希望辽东战争继续扩大下去。

  顿了顿之后,杜预又补充的说道:“外交部还说,英国驻华公使专门送来一封手信,表示只要大总统允许英国介入,英国方面是很愿意出面调停辽东冲突。”

  袁肃冷笑了一声,随即问道:“大总统可有回复?”

  杜预摇了摇头,说道:“目前尚且可知,不过相信一旦有最新的消息,北京那边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的。倒是段总长今天一连发来三封电文,全部都是敦促我们坚守阵线,切不可让日寇挺进寸步。”

  袁肃表情坚定,语气更是充满不可动摇的意味,说道:“就算不用段总长提点,我也绝对不会退让半步。稍后回一封电文到陆军部,就说战线虽紧,但我部一定寸土必争。只需要中央能确保各项驰援物资准时、准量派送到位即可。”

  杜预应道:“是。”

  ----------------------------

  【编辑已经再三催促了,今日若能申报大封成功,那便还有努力的希望。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的成绩不佳是不争事实,好的地方和坏的地方我都会认真总结。新书已经进入筹备阶段,一定会汲取教训,严肃对待每一段落,争取能够恢复到大军阀的成绩。

  这本书必然会有一个比较连贯性的结尾,有始有终嘛,个人码字生涯可不能有太监的污点,呵呵。

  显然,这本书让许多读者大大们失望了,我表示很抱歉。无论如何,还恳请各位读者大大们能够行行好,坚持支持到本书完本,无比感谢。】

  第92章,强猛攻势

  经过第一天的进攻,日军意识到辽东防线上的中国守军的确是精锐部队。不仅武器装备十分精良,堑壕的布置和防守据点的选择,也都具有科学性。

  不得不说,他们强攻一天并没有占得半点便宜,唯一的便宜也仅仅就是第二舰队利用远程火炮轰击营口,对营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针对盖州中国阵地的进攻,虽然曾经一度逼近西南阵地向中国军队发起了白刃战,可到底还是被击退回来。

  战后统计伤亡情况并不好看,抢攻阵地时损失了两百多名士兵,受伤者更是超过了五百多人。仅仅一天的进攻就付出了接近一千人的伤亡代价,这还真是极大的创伤了第五师团众将领的信心。

  似乎一切都出乎站前的预料,只能说从一开始就低估了中国军队的防守能力。

  在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进行总结和检讨之后,第五师团司令部并没有因为第一天的进攻受挫而感到沮丧。做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官,他们就是要具备在逆境中依然能够沉稳应战的素质,绝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重新调整了进攻思路,又再三对下属各级作战单位传达了不可轻敌的教训。日军于次日清晨一次性集合两个步兵联队,转变进攻路线和火力压制的方向,以昨日作战的两倍兵力全部压到盖州防线西南阵地上面。

  根据前线各小队指挥官的描绘和估算,盖州防线西南阵地的战场容量最多只能提供两千人的攻防。而日军之所以集中两个步兵联队将近四千人的兵力,其目的就是要采取轮流进攻的战术,不可防守的中国部队任何喘息的机会。争取一鼓作气撕开西南阵地的缺口。

  不仅如此,原本在营口东部海域上的第二舰队,也改变原有火力压制的作战计划,抽调了“磐手”号重型巡洋舰、“周防”号战列巡洋舰奔赴盖州西部海域,增援第五师团的炮兵部队,从侧面压制盖州防线西南阵地的中国军队。

  只不过因为盖州西部海域暗礁颇多,而且中国军队阵地的角度极不理想,所以海军火炮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第二舰队没有直接压制盖州的原因之一,只有大型战舰的主炮才能达到覆盖中国军队阵地的射程范围,与其抱着中奖的心态来浪费主炮炮弹,还不如把炮弹倾泻到更能一目了然的后方。

  早上七点钟,深秋的北方天色刚刚朦亮。

  第五师团吉川炮兵联队调整炮口方向,率先向盖州西南方向发起了炮击。

  随着陆军炮兵部队的开火,在海面上的两艘日本战舰主炮也紧随其后的开始进攻。

  炮弹如同雨点一般,大把大把的落在盖州西南郊区,甚至还有几发榴弹飞跃阵地上空,落在了盖州城的近郊。爆炸声翻天覆地,整个大地都为之震动,滚滚硝烟冲破了清晨了晨雾,几乎都有了遮天蔽日一般的气势。

  十分钟后,中央陆军第二师的炮兵部队觉察到日本炮击的方向,立刻从正南方向预设的日军据点发起还击。只不过日军的侦查系统要远远优势于中国军队的侦查系统,再加上防守一方的阵地是固定位置,因此日军的炮击显然要比中国的炮击打击地更为精确。

  然而,第二师炮兵团并不在乎浪费炮弹,对于他们的作战思路而言,相反就是要用粗放式的大范围覆盖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北洋政府为了此次收复青岛一事,自然是舍得下足血本,不仅军事经费上毫不吝啬,在物资供应上更是大手笔。

  正如日本人所担心的那样,中国打这一场仗是以全国之力来付出,而日本方面则最多只能以驻华部队来应对,而且还要竭尽所能避免战争扩大。这就好比一个肆无忌惮的人,与一个处处掣肘的人交手,哪怕前者再贫弱,乱拳也足以打死老师傅。

  中日双方的对炮足足持续了四个钟头,比起昨天的炮火要多了好几倍。

  盖州防线西南侧翼阵地的土地几乎被削去了整整一层,好几段战壕遭到严重毁坏,尤其是昨天晚上才刚刚抢修的那几段,现如今直接被炸成了一滩烂泥。

  等到了下午炮火渐渐消停,士兵们跌跌撞撞的从掩体中钻了出来,纷纷向寻找各自的作战岗位。与此同时,日军步队也开始向阵地发起了一轮汹涌的冲锋。

  两点钟时,一封电文从盖州紧急发到了营口统X战司令部。

  通讯是在接到电文后,匆匆忙忙跑到参谋室转交到杜预手里,杜预又连忙跑到袁肃跟前,语气凝重的说道:“司令,盖州侧翼阵地要守不住了,三团要求增援。”

  袁肃脸色还能保持冷静,他自然是对于日军的攻势早有心理准备,一天比一天更强那是不用多想的,有经验的作战部队是善于总结每一阶段作战的情况。他接过电文快速的掠过了一遍,随即问道:“在盖州城内的预备队呢?”

  杜预说道:“二十分钟前赵旅长已经来了电话,六营、九营还有第二师的两个警卫营全都压上去了。小鬼子今天可是动真格的,全部都咬在西南阵地上。”

  袁肃赫然皱紧了眉头,心头跳动的速度明显有了加快,他长叹一口气,咬着牙说道:“开打才一个小时,六个营的兵力居然还坚持不住,反倒向营口这里要援兵?赵山河他是饭桶吗!他奶奶的怎么守的!”

  杜预跟着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袁肃迈步走到参谋室的地图台上,看着几个参谋官在地图台上标记最新的战况位置图。按照目前从前线发回的作战信息,日军显然是集中了一大半的步兵部队,并且是把所有火炮都瞄准在盖州西南这边。

  沉思了一阵之后,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作战思路太过保守,以至于处处让日军占尽优势。显然在这个时候必须有一些大胆的设想,这样才能将这场战争拖延下去。昨天的一战根本不算什么,今天才是真正应证了日军彪悍的战斗力。不可否认,正面对战中国军队还是大有不如的地方。

  如果还是要这样硬碰硬的消耗下去,别说以本钱来拖时间,只怕把本钱全部搭进去了也未必能拖得住日军进攻的步伐!

  “马上电话联系赵山河和田文烈,让他们从南边和东边抽调兵力驰援西南,绝不可能让小鬼子打开这个缺口。另外,联系第二师师部,将营口这边的第五旅调到盖州去增援。”一念及此,袁肃果断的下达了命令。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先稳住盖州的战况。

  盖州并不是不能丢,而是不能丢的这么快!盖州防线一旦有了缺口,整个防线很快就会分崩离析。盖州是营口前沿阵地,一旦那里沦陷了,接下来火线就会直接推移到营口。

  事实上营口这里是极其不易防守的地方,因为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日军手里,海陆一旦展开夹击,只怕这里沦陷的要比盖州更快。所以无论如何,是绝不可能在开战的第二天就把盖州这个前沿阵地给丢了。

  杜预接过袁肃的命令,让一名侍从官赶紧去接通电话。

  --------------------------

  【求收藏,求收藏,求红票,求红票!~~~~~!!!】

  第93章,大胆之举

  “再发电报到鞍山,让张作霖的十七师看准时机,亦可主动出击。不要老是蹲守在鞍山,小鬼子的部队大部分已经集中在盖州这边了,辽东半岛中部地区一定有不少空子可以让我们钻一钻。”袁肃又说道。

  “可是,司令,旅顺那边的日军还有一个十八师团没有动呢?”这时,一名参谋官赶紧提醒的说道。

  “既然他现在都没有动,短时间之内显然也不会动。十八师团是日本拟定用来进攻青岛的部队,此次第五师团贸然向我们发动进攻,其目的无非就是向对我们施压,以期阻止我们通过外交手段收复青岛。他们以为只要能够达成目的,到时候十八师团还会继续前往青岛完成原定的任务。所以,十八师团一时半会肯定不会搀和辽东这边的作战。”袁肃分析的说道,这一点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当然,一旦日军发现辽东这边的战争陷入困境,到时候肯定还会被迫调出十八师团,甚至更多的部队来投入这场战争。不过这也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自然就是要趁日本人“自我感觉良好”之际好好钻一把空子。

  “知道了,我这就去安排电文。”杜预没有质疑袁肃的决定,点头答应了下来。

  “再给我安排加密电文发送到陈公台的师部,给他一天的时间,让他拿出一个进攻丹东的作战方案给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袁肃再次下达了命令。

  听完袁肃的这项命令,参谋室的众人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惊愕。

  之前让驻守鞍山防线的十七师伺机先发制人,这已经需要承受极大的风险。现在居然还要让哈达碑防线的中央陆军第十师主动制订出击丹东的作战计划,这不仅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甚至完全颠倒了攻守双方的位置。

  当然,并不是说战场上不能变通,相反战场上最需要的就是变通。只不过攻守双方的位置一旦发生颠倒,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还要考虑对政治和外交上的影响。英法两国已经挑明立场会在大局上支持日本,这会儿西方列强还能在私底下教训日本,敦促日本尽快结束战争。可中国军队主动扩大战争规模,弄不好就会触怒西方列强,到时候的后果只怕会不堪设想。

  更何况丹东又是衔接辽东到朝鲜的重要交通要地,不管打得下来也好,打不下来也好,对中国目前的战况来说都不见得有任何好处。或许日本驻军疏忽对丹东的驻防,第十师发动偷袭能够一举攻占这里,可之后日军从朝鲜和旅顺轻易的便能抽调部队发起反击。等到了那个时候,那就相当于招惹来更多的日军投入这场战争。

  单单一个第五师团已经够让辽东防线吃不消了,等十八师团、十九师团甚至二十师团一股脑的全部一拥而上,单凭区区七万人的部队,还怎么可能守得住?

  “司令,这样太冒险了吧。不说其他,就说万一闹大了,日军的十八师团直接投入作战,很快就能抄了哈达碑和鞍山的后路,对我们来说大有不妥啊。”一名参谋官赶紧劝说道。

  “是啊,虽说日本人现在不敢贸然扩大战事,可我们也犯不着得寸进尺。就算要占这个便宜,也应该是循环渐进才是。这一下子就打到丹东去,对中日双方的处境可是一点余地都不留的呀。”另外一名参谋官也急忙附和着说道。

  袁肃是很清楚他身边这些参谋官的资质,连自己的嫡系都是一些欠缺实战经验的人,至于其他参谋官要么是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这里没多久,要么是临时从下面提拔上来。不能说这些人一点能力都没有,只不过是这些人的能力需要得到提炼。

  参谋官的担忧都只是出于片面因素的考虑,从正常的思考模式来说,的的确确有道理。但是战争如同风云,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并且领导战争的人还需要深入局势背后来看待局势,就如同拨开拨开云雾一样。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目的偏偏就是为了颠倒攻防双方的角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武夫当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