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16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实力还并不强大的苏俄远东游击队,没有选择硬碰硬的阵地作战,决定重新撤回游击队的大本营雅库茨克,避避风头。

  临走前,苏俄游击队指挥官秘密拜访了港口的陈世英舰队。

  随后,苏俄游击队当初俘虏的一百三十多名日军,被活生生塞进了还没有彻底解封的冰窟里。

  日军援军抢先毫无士气的白俄军队,冲进庙街。

  在日本驻庙街领事馆残骸中,日本人意外搜出很多格林炮弹壳。日军指挥官略一思考,就愤怒地指挥陆军围住了港口,所有火炮都朝向了港口中的中国军舰。

  苏俄游击队根本没有37毫米格林炮,而远东地区只有中国舰只是大量装备这种笨重的格林炮的。

  陈世英自然是坚决否认。

  随后,又有人发现了被冻死在冰窟里的日本士兵。日军指挥官更是雷霆大怒,一边向撤退的苏俄游击队疯狂追捕,一边紧急向正在谈判的苏俄特使提出强烈抗议。日苏两方正在进行秘密谈判,而且就快达成协议了。

  这些被冻死的日本士兵,明显是被俘虏的人员,自然是曾经落入苏俄游击队手中的那一批士兵了。

  只是很奇怪,最后搜上来的日军冻死在冰窟中人员远远超过二百多人。

  苏俄方面很快发来确信,经过证实,攻入庙街的那支游击队只抓获了一百三十多名日军俘虏,并且保证将处决作出进攻决定的游击队指挥官和下令将俘虏扔进冰窟的游击队政委。

  那就稀奇了,剩下的七十多号日军是怎么被扔进冰窟的,难道是他们自己跳下去不成。日军怀疑的目光,自然盯住最近的一支敌视军队陈世英的舰队。据说曾经有人看到中国军人在港口一带的冰面上出现过。

  庙街的中日双方马上进入新的对峙。

  但是在庙街的日军最终没有下令开火,北京政府积极的外交斡旋终于起了作用,美国人出面调停了,而且为了掩饰和苏俄的谈判,日本人也不能过分刺激在庙街的中国小舰队。

  最关键的,北方军稳定了藏区形势后,将南部军团也调到了蒙古东部边境,对海拉尔的日本驻军构成了威胁。日本人只好将远东地区的兵力,大肆抽调补充到海拉尔。

  北方军的东部军团在赤塔一带和日本十二师团为主的日军部队对峙,南部军团则在海拉尔西部和日本第二十三师团为主的日军部队对峙。

  北方军不好过,日本人也不得安宁。

  东北王张雨亭接到了陈安不客气的一封亲笔信,虽然依旧让日本军队利用中东路调动如常,但是却拒绝了日本顾问提出的奉军准备参与对蒙作战要求。

  在伊尔库茨克,十余万白俄临时政府溃兵被北方军截留了下来,而和苏俄达成协议的捷克军团等外国干涉军则开始摆脱苏俄东方面军的纠缠,经过北方军的防区向着海参崴退去。

  民国九年春季的时候,苏俄东方面军部队进抵伊尔库茨克西面,终于暂停了继续进军的脚步。苏俄方面,还没有做好跟北方军等干涉军全面作战的准备,日本人又借着庙街事件在谈判桌上大肆敲诈而没有签订日苏秘密合作协议,无奈之下只好停止前进,防止发生冲突了。

  也在这个时候,北京政府和日本人的谈判也终于有了初步结果,无论是否是中国舰队暗中支援了苏俄游击队,作为舰队负责人陈世英必须免职接受军法审判。日本人就是要一个结果,除掉碍眼的陈世英。

  借着春暖冰融的时机,陈世英的小舰队生活冲出了港口,进入黑龙江内河。始终找不出足够理由的日本人,没有作出炮火拦截的疯狂举动。

  几天之后,陈世英被北京政府派出的宪兵逮捕,并交付军事法庭审判,罪名是罔顾军令。一切程序都走了下来,没有给自己辩护的陈世英被军事法庭判处开除军籍,并处以有期徒刑。日本代表旁听了所有审判过程,满意的离去。

  相比那两个倒霉的苏俄游击队指挥官和政委,陈世英已经非常幸运了。

  审判结束后,陈世英改名陈季良继续在海军服役,丝毫没有到所谓的监狱去服刑。也不算是改名了,季良原本就是陈世英的字。当年的北洋军阀一班兄弟上下一运作,瞒天过海之计就被甩了出来,顺利地蒙混过关。

  为了避避风头暂时闲居在北京的陈季良,忽然接到了当初曾在庙街雪中送炭的几个年轻华侨的拜访,随手递上的是北方军陈安的亲笔招揽信。

  当初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支持力度,以及后来始终相安无事,接到亲笔信的一刹那,陈季良终于开窍了。

  几天后,陈季良郑重回复北方军,鉴于北方军政府现在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军舰,他就是去了也无法发挥作用,如果陈安能够提供一条新式的驱逐舰,陈季良将自己上门服役于北方军。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陈安敬佩陈季良是条汉子,立即答复就如此定下了。

  北方军现在的海军力量薄弱的可以,应该将只是一只内河航队而已。不要说其他海员,就是海军最高指挥官王洪巽也没有在大海上驾驶过船只,跟别提北方军水师还没有真正的军舰了。

  虎子带着人手悄然回到了大本营,随身只带了一张地图,上面标示了在托木斯克北部的一个无名小山。

  在这次不可能完成任务中,表现出了游击战天赋的黄炜,被派往了伊尔库茨克。有些老迈的尤登尼奇上将已经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伊尔库茨克,接过了耶维奇手上的所有权利,利用自己的旧部下对滞留在这里的十几万白俄临时政府残军进行整编。黄炜的任务,就是教授其中的一支部队如何打游击战,利用当年苏俄中国团的训练手法整训白俄的部队。

  尤登尼奇的名字已经响彻远东地区,声望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高尔察克,毕竟整个远东七八百万人口中,居然有近两百万人是利用老头的名义请北方军帮忙解救过来的。尤其是据说有二十五万人按照高尔察克的命令过贝加尔湖,结果彻底失踪之后,好不容易迁徙到远东的军民唯一能相信的就是尤登尼奇上将了。

  相比这个曾经在远东服役过的上将,远东本土势力谢苗诺夫就是一个渣滓,除了抢劫捞钱根本什么都不会。

  在彼得格勒屡败屡战的尤登尼奇出现在远东的消息,并没有引起莫斯科的重视。按照计划,莫斯科忽然向世界宣布,应劳动人民的号召,远东共和国正式成立,首府放在雅库茨克。

  随后让莫斯科那批大佬们傻眼的事情发生了,在伊尔库茨克的尤登尼奇突然发布声明,他将履行俄罗斯军人的神圣使命,暂时军管远东共和国,担任最高执政官。

  所有西方列强都看糊涂了,尤登尼奇究竟代表那边说话呀?苏俄刚宣布的远东共和国,怎么他就自认最高执政官了。

  但是远东地区那些刚逃脱契卡毒手的军民,却立马向连衙门都没有尤登尼奇最高执政官表示服从了。有些异议的谢苗诺夫,在已经开始整训的十几万尤登尼奇白俄军队压力下,急忙首先表示赞同。

  为了这个横空出世的远东共和国,陈安利用贷款的方式一口气支援了尤登尼奇二十万人的军火装备。

第二十二章 伏击作战

  即使是春天,西伯利亚荒原的北部依然有着足够多的地方始终被白雪覆盖,因为地面的温度不足以融化其下的坚冰。

  踩着有些松软的泥土,有些疲惫的瓦西里背着莫辛甘纳步枪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是他的苏俄游击队战友。在政委同志的号召下,昨天他们成功的袭击了白俄军的一个小镇,消灭了至少一个排的白俄军,还缴获了大批军火弹药。

  为了防止被援军合围在小镇,今天一大早政委同志就带着他们循着小路撤离镇子,准备返回远东游击队的总部雅库茨克。

  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补给点,那里还有大批留下来的麋鹿和马车,可以让他们舒舒服服地坐到雅库茨克,否则光靠走路那是十天半月才可以完成的艰难路程。说是马车,实际上使用的不是马匹,而是麋鹿。这东西在这种冰天雪地里,远比马匹更好用。

  想到小镇里那几个华人看到麋鹿的震惊样子,瓦西里就觉得好笑,麋鹿怎么会被华人叫成四不像呢?真是奇怪,不过看在华人家中的所有粮食都在自己的背囊中了,瓦西里还是非常心满意足的。

  咔嚓一声,瓦西里迈出去的右脚忽然踩断了一个枯枝,更糟糕的是枯枝下面居然是一个硕大的土坑。

  只觉的天空忽然一阵旋转,哗啦啦一下子,瓦西里扑面就栽进了土坑里面,几根削得笔尖的木桩瞬间出现在瓦西里的眼孔之中。

  瓦西里只来得及将自己的双手往下一扑,接着是一句惊恐的“不”,扑哧扑哧几声响过之后,就成了一个奇怪的形状扭曲倒在坑里,几根尖锐的木桩从他的背上捅了出来。很快,鲜血浸满了这个并不是很深的土坑。

  正在行军的游击队马上有了反应,所有人迅速向两旁的山林散去。

  几名战友飞快的趴在了土坑旁边,大惊失色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紧急搜索个把小时后,丝毫没有找到任何袭击线索的苏俄游击队,只好将瓦西里就这么安葬在那个土坑里面。有识货的游击队员认出,这是猎人使用的简易陷阱,只是为什么会装置在小路上,就不知道了。

  难道仅仅是一起意外?带队的政委来不及继续思考,赶紧招呼队员们加快进度赶到补给点再说,已经被拖了一个多小时了。

  太阳下山前,这支游击队终于赶到了补给点。闻闻空中的气息,似乎有着浓重的血腥味道,政委有些奇怪地看着补给点。

  中间是几堆篝火,上面好似架着木架着,烤着什么野味,几个俄罗斯人正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翻滚着。

  马上,一股烤肉的香味传了过来。所有游击队员顿时一阵欢呼,啃了一天干粮,早就饥肠辘辘了。

  补给点营地的外围是一大批被屠宰的麋鹿残骸,鲜血弄得到处都是。

  难怪到处都是血腥味,政委马上恍然了。

  “同志们,我们今天晚上可以加餐一顿了。”政委转过头来,对着自己的队员高兴地大吼一声。还没有说完,政委的瞳孔瞬间放大了,队员的身后忽然从掩盖着白雪的土堆里钻出一群白衣白帽的人影,手上提着一种短短的枪械。

  刚想喊出敌袭的命令,才摸到自己腰间的左轮手枪的政委,刹那之间就被打成了筛子,不仅是他,所有还在欢呼的游击队员瞬间都被疯狂的弹雨笼罩了??????

  半响之后,完成伏击的士兵中,走出几个,掏出鲁格08手枪,逐一检查游击队员是否全部被击毙,剩下的人员警惕地蹲守在四周,连忙给自己打完了子弹的MP18冲锋枪换弹匣。

  换上新的弹匣后,几名俄罗斯大汉,赶紧溜到中间一位身材略小的军人那里,敬佩地说道,“指挥官,下步我们该怎么办?”

  伸手拍去伪装服上的冰雪碎屑,黄炜抬起头来看了看天空,“根据他们的口供,应该没有其他部队今天会来汇合了,布置明暗哨警戒,我们撤到营地的左边山林里宿营。”

  俄罗斯人没有任何不满的表情,马上回答,“如你所愿,指挥官。”

  黄炜站了起来,将自己的MP18背在了身后,然后对着远处的山坡用力挥了挥手。很快,对面山坡上也有人挥了挥手。

  半夜时分,黄炜带着人手缩进了山林,那个实际上已经伏击了三批游击队员的补给点里,依然还有几名抽中了下下签的俄罗斯人在倒霉的守着篝火。

  也难说倒霉,在山上宿营的伏击队员可是都没有享受到温暖的篝火。

  大个子抱着一挺改成了7.62毫米口径的麦得森轻机枪,蹿到了黄炜的身边,“头,那些老毛子身上总是有股狐臊味,快熏死我了。”

  旁边的小个子轻笑了起来,顺手把自己的MP18挪了挪位置,“不要说他们了,你的臭味,我三里外就可以闻到。”

  黄炜瞪了小个子一眼,“少罗嗦,赶紧休息,你看人家老二就稳重多了,早就睡着了。”

  刚说完这句话,瘦削男翻了一个身子,“头,睡不着呢,今天你又不准我开枪,太无聊了。”

  黄炜也傻眼了,个个都是精神着呢。

  这是一支由北方军负责训练的游击作战小分队,尤登尼奇上将负责抽调白俄军精锐,北方军负责出教官,而且是采用直接实战训练的方式。

  苏俄远东游击队的威名非常显赫,控制了东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而且在远东地区非常活跃,甚至曾经袭击过远东重镇海参崴。庙街一战后,在远东地区横插一脚的尤登尼奇显然意识到这个最大的麻烦。

  于是,北方军在尤登尼奇的请求下,抽调了一批有游击战经验的官兵,和尤登尼奇的精锐组成联合小分队,一边训练,一边就地清剿苏俄游击队。

  在鄂木斯克和托木斯克苦待了大半年的黄炜,立即被抽调到了其中一个小分队。显然是为了配合黄炜更好的发扬自己的作战风格,当初在中国团的三名手下一并被派给了黄炜。

  今非昔比,在耗子手下能够熬过大半年的黄炜,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阶州训练大营中所能教授的技能战术。虽然因为体质的问题,黄炜遗憾地不能参加那支神秘的作战小队,但是耗子却顺手教了不少实用的招数,足够他在所谓的精锐士兵之中独占鳌头了。

  作为专门追踪和伏击苏俄游击队的白俄特战分队,其配置也是相当奢侈和有效的。只有五六十人的小分队,不仅拥有独立的无线电台,一半兵力配属麦得森轻机枪和莫辛甘纳步枪以压制和狙击,另一半兵力配属9毫米口径的MP18冲锋枪以近战和伏击。甚至为了加强火力,还加了一门轻便的迫击炮。

  为了统一子弹口径,麦得森轻机枪改成了莫辛甘纳步枪的7.62毫米口径,原本十分阴人的七发俄式左轮手枪也换成了同样使用9毫米口径子弹的鲁格08手枪。

  鲁格08式手枪,是德意志帝国陆军采用的世界上第一把制式军用半自动手枪,使用9毫米鲁格子弹,弹匣容量8发,全重0.8千克,主要用于50米之内的近距离自卫。

  而同样使用鲁格手枪弹的MP18冲锋枪在150米有效射程之内,简直就是人手一把重机枪,足够将火力圈内的任何生物扫成筛子。

  黄炜等人缀着一支苏俄游击队的尾巴,直接跟踪到了这个补给点营地,随后就用MP18冲锋枪横扫了这个营地。在疯狂的火力面前,拉一次枪栓放一枪的莫辛甘纳步枪顿时成了悲剧。

  只是更悲催的是,这支小分队的白俄军指挥官居然过于靠前指挥,结果被自己队员的冲锋枪子弹给误击了。指挥官意外身亡后,教官黄炜只好接管了这支小分队的指挥权。

  结果就是黄炜充分发挥了中国人的诡道兵法战术,派出几个人手给分别赶来的游击队添堵迟滞他们会合的时间,最终接二连三地伏击了三支游击队。

  打光了子弹不要紧,明天早上就有飞机过来空投弹药物资,这是小分队无线电台的最主要作用了。

  打游击战吗?北方军还真不信邪了,在这种火力配属的小分队面前,轻火力的苏俄小分队根本不是对手,大规模的队伍则交给后续的白俄军大部队处理。

  整个远东地区,估计至少有三四十支同样规模的白俄军特战小分队在追踪苏俄游击队,所有特战小分队的最终目标,都是雅库茨克。

  而远东地区的苏俄游击队,按照白俄军的估计,真正的骨干大约只有一万多人左右,基本上没有重武器。

  只要被白俄军特战小分队盯上了,即使不能完成伏击任务,至少也是双方同归于尽的结果,那个MP18冲锋枪近战的火力实在太猛了。大个子手中的麦得森轻机枪,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开火过,全都被黄炜手中的MP18包圆了。

  如果不是觉得没有莫辛甘纳步枪,就难以压制更远射程的敌军,黄炜恨不得全体小分队除了轻机枪外,全部配置MP18冲锋枪,实在是太好使了。

  可惜因为和M1911手枪口径不符,北方军没有在自己的部队中列装MP18,这让很多见识过冲锋枪凶猛火力的北方军官兵大呼遗憾。

  不过这也正好撇清了白俄军特战小分队和北方军的关系,北方军没有参与对苏俄部队的作战,这是军政府义正言辞对外界说明的。

第二十三章 战前演习

  进入夏季的时候,借助北方军大量援助的载重卡车,白俄远东共和国的尤登尼奇上将亲自指挥一支完成整编的白俄军团四万九千多人,向苏俄远东共和国的首府雅库茨克发起进攻。

  在赤塔和伊尔库茨克一带,还有耶维奇负责继续整编的两个多军团兵力正在集结。外贝加尔地区,谢苗诺夫的部队勉强同意了接受尤登尼奇领导的远东共和国改编的命令,被缩减成一个军团左右。

  据守雅库茨克的苏俄守军以游击队为主体,在遭受白俄特战分队大规模追踪伏击之后,有经验的老兵损失惨重。为了防守雅库茨克,苏俄远东指挥官进行了疯狂扩编,但也只搜罗到三万多人,其中近万骑兵,火炮更少,不过十来门而已,但是却非常稀罕地拥有十余架没有武装的双翼侦查飞机。

  远东地区,苏俄势力如果失去了游击战的优势,就完全不是尤登尼奇的对手了。

  北方军的前线机场没有覆盖雅库茨克,那里实在太遥远了。黄炜带领的白俄特战分队,在远离雅库茨克的时候就停止了进一步的伏击作战,头顶上已经出现苏俄的侦查飞机在转悠了,伏击的主场优势又回到了苏俄游击队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