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无数朵洁白的伞花从天空中悄然飘落,除了大半径转弯的运输机群掀起一阵阵高空旋风之外,中低空风轻云淡,视线非常不错,实在是太适合空降部队训练了。

  是的,基本上可以当做训练来看待这一次远距离的空降行动了。

  在偷偷南下潜入葫芦岛地域的黄炜等三支小分队的指引下,四百多人的空降部队,非常顺利地降落在地面。驻守的少量守军看到天上的伞花下一个个天兵天将落下凡间,基本上都处于发愣犯傻的状态,丝毫没有作出抵抗的举动。

  甚至,一个刚好过境的郭松龄部后勤运输马队,居然正巧处于空降部队降落的中心区块,一枪未发就傻乎乎地向这些天兵天将投降了。

  从山海关过锦州向郭松龄输送军火弹药辎重的线路,忽然之间被北方军截断了。

  黄炜中尉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空降连居然是第一批降落的部队,马上接过指挥权,集结起部队,毫不客气地驱使大批俘虏疯狂施工,抢修前线防御工事。

  第一天北方军空降下来的部队只有区区四百多人,只要郭松龄反应迅速,调集附近的驻军合力,完全可以一口气吃掉这支孤军。

  但是郭松龄却是在第三天才得知这个至关重要的消息。

  运气站在了北方军这边。空降部队抢占葫芦岛的第二天清晨,意外跑到没有建成的破烂港口附近搜捕残敌的黄炜,居然在一处偏僻的角落,发现了一批封存的汽油物资。

  马上,黄炜直接从缴获的敌军辎重中拿出大批银元和粮食,雇佣了葫芦岛附近上千号民工,手挖肩扛,镰刀锄头齐齐上阵,居然在下午紧急修筑了一条简易跑道出来。

  也就在郭松龄得知后勤线路被截断的那会儿,从漠南紧急起飞的运输机部队,毫不顾忌地飞越热河上空,一股脑将六百多号陆军野战部队送抵葫芦岛。虽然漠南离葫芦岛距离十分遥远,就是亨得利佩奇运输机也只能完成单航程飞行,但是从葫芦岛意外缴获的汽油却解决了回程燃料的问题。

  直到第四天,晃过神来的郭松龄又惊又怒,才勉强调集了最近的几支部队,准备合力围歼这支截断了他部队生命线的孤军。但这个时候,猬集葫芦岛地区的北方军已经集中了一个半空降营和一个半步兵营的,超过二千四百人的重兵集团。

  甚至在接战之初,胆大的空降营指挥官,居然派出黄炜等几个空降连,接连在阵地前后设伏,不客气地吃掉了几股直头直脑冲过来的小部队。

  即使后来郭松龄部集结更多的士兵,但是面对大量装备迫击炮、步兵炮、重机枪、冲锋枪的北方军野战部队面前,几乎是一触即溃。

  新民城里,得知攻击葫芦岛的部队反而被击溃后,郭松龄两眼发黑,直接就晕了过去。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悠悠醒来的郭松龄,看到外面同样得知了消息的部队开始出现骚乱的迹象,就知道已经军心失控了。

  关键一击来自新民城北部,斥候终于发现了千辛万苦从黑龙江赶来参战的奉军吴俊升骑兵部队。

  仰头吐出一口血后,灰心至极的郭松龄,居然很光棍地放弃了自己的部队,带上自己的卫队,护卫自己和老婆,转身逃离了新民指挥部。

  失去指挥的郭松龄部,一阵惶恐之后,很快就向对岸的奉军投降了事,反正当年他们也是奉军的一部分吗。

  意外获得大胜的奉军,马上派出骑兵部队追踪逃亡的郭松龄。

  逃亡一天都没有过去,郭松龄和老婆就被追踪而至的奉军骑兵部队成功搜捕。次日,唯恐夜长梦多的张雨亭紧急下令,就地处决郭松龄夫妇。为了泄愤,张雨亭居然命令处决之后,必须暴尸三日方可入殓。

  等到巨流河战线上勉强收拢了投降的敌军后,才得知郭松龄被捕消息的少帅,静静地沉默了大半天,终于割舍不下昔日的情分,准备发出急电向老爹求情刀下留人。只是这个时候,郭松龄已经被处决,少帅唯有长叹几声罢了。

  卷起关内外无数烟尘的一时豪杰郭松龄,从此就烟消云散。经此内讧一役,奉军实力大为衰弱,被迫全部撤出了关内势力范围。

  因为北方军的强势介入,日本人根本没有意料到郭松龄叛变居然如此虎头蛇尾,以至于一时措手不及,没能在这场短短的评判战斗中展现关东军的强悍战力,未能对结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奉天城里的张雨亭马上翻脸不认账了,借口日本人没有及时援助,推翻了当初所做的所有约定。但是为了防止撕破脸皮,张雨亭亲自带了五百万元,向日本关东军有关高层一一答谢。

  日本人阴沉着脸收下了这笔所谓的谢礼,没有多做口实。但是原本只是部分特务机关和基层少数强硬分子日夜叫嚣的暗杀张雨亭计划,第一次在关东军高层中有了不少赞同声音。

第三十七章 北伐救冯

  同样的待遇,奉军大帅张雨亭拿出五百万元向北方军表示谢意。自然,这笔钱是用大洋支付的,不是东三省内那种泛滥成灾的奉军军票。

  接到命令的高桂滋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很是干脆地收下来从奉天城里紧急送来的大洋,指挥南部军团和海参崴的驻军,陆续开始收拢部队。半个月不到的时间,所有增援奉军的北方军部队,或用飞机运输,或是转乘中东铁路,全部撤离了奉军地盘。

  看到北方军这么直截了当地撤出了奉系地盘,倒是让张雨亭狐疑了好长时间。这也难怪了,同样收了五百万大洋却出工不出力的日本关东军,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始终没有在撤军问题上作出实际动作。

  不过现在正忙着整编投降的郭松龄部,张雨亭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寻找借口催促日本人了。

  大量的投降士兵需要被拆散,不少中高级军官更是要勒令退役,恢复被战火毁坏的城市和交通线,都需要大笔资金。忙得焦头烂额的张雨亭,被迫将大帅府里的不少资产拿出去变现,又卖掉了很多名下的田地房产,才勉勉强强撑过了这个难关。

  为了敛钱,张雨亭突发奇想,向声名远扬的理财专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咨询,能否如同北方军政府一样大量发行军政府债卷,或者干脆大规模超发军票。

  王永江闻言大惊失色,急忙劝阻这种有可能摧毁东三省经济的短视行为。

  他苦口婆心地向张雨亭建言,北方军政府地域宽广,军力强悍,据闻不仅人口接近七千万,每年创造的财富规模也高达近七亿元,几乎三倍于东三省,十几年积累下来社会财富已经足够消化掉军政府的巨额债务。

  而奉系军阀掌控下的东三省,虽然也有三千万人口,但也就是这三四年间学习北方军政府的做法,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大规模兴建铁路三千多里,才勉强振兴了东三省经济。只是现在还是时日甚短,根本没有多少底蕴可以支持奉军大规模超发军票。

  无奈张雨亭已经为缺钱伤透了脑筋,迟疑了一段时间,终究还是没有听从王永江的建议,决定向东三省发行大量军票,以弥补军费不足的问题。

  民国十五年春,奉天的张雨亭挂在账上的军费开支已经超过七千万元,远远超出了治下岁入的支撑能力。

  苦谏无效的王永江终于对张雨亭的恣意妄为失去了耐心,眼见好不容易出现好转迹象的东三省经济重新走向崩溃的边缘,心灰意冷之余,干脆辞去了公职返回家乡。

  果不其然,毫无章法滥发军票的后果马上就体现出来,短短几月时间,奉军军票和大洋的兑换比值从当初的二兑一,骤降至五兑一以上。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被迫接受军票的东三省民众财产瞬间缩水一半以上,民不聊生的局面又一次出现在白山黑水之间。

  也是非常意外的,因为所有人都在拼命尽快用光自己手中的军票,抢购各种生活物资,导致奉天城里乃至南满都是货物奇缺。

  原本死皮赖脸拖延撤军的日本人,一夜之间发现街面上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只能从朝鲜半岛远距离输送过来,耗时耗钱。关东军司令部被迫决定,马上将从朝鲜借调来的两个师团赶紧送回原驻地,后勤压力实在太大了。

  不仅日本人感受到了东三省的困窘局面,奉天城大帅府的张雨亭更是日夜难眠。

  没钱了,没粮了,该怎么办?那就只能是抢了。胡子痞性上来的张雨亭,当即决定再次出兵入关,夺取富饶的京津地区。

  郭松龄兵败之后,先是告密后是坐壁上观的冯玉祥趁奉军一时也无力南下之机,仰头大笑三声,连忙挥军东进,重新占领京津地区,算是奉军内讧唯一的受益者了。

  重整后的奉军既然要南下,必然要跟占领京津的冯玉祥部大战一场。而此时的奉军,实力正处在非常衰弱的时候,根本无力独自承担对冯军的作战。

  好在冯玉祥既然喜欢做反复小人,得罪的人更是多了。奉军特使马上化妆南下,找到盘踞在两湖一带舔伤口的吴子玉。一腔怒火未能发泄的吴子玉,看到张雨亭主动做出低姿态的亲笔信,当即拍板联合攻打冯玉祥。

  看来吴子玉对冯玉祥叛变的愤怒,是远远超过直系和奉系之间的矛盾。

  一拍即合的直奉两系,马上行动起来。奉军将刚刚初步整编的十二个旅十万大军大举入关,吴子玉则调集辛苦训练成的四个师近五万人北上河南直扑京津地区。

  奉军的编制是张雨亭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痛定思痛,决定参照北方军的编制,将原本的师改为旅。奉军的编制中,与北洋旧制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步兵团的编制中,多了一个直属的迫击炮连。

  因此,奉军每旅辖步兵三团,再加上炮、骑各一团,以及辎重营等附属部队,兵力超过八千人,实际火力不亚于北洋旧制的一个师。步兵团下辖三营十二连,再加上直属的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机关枪连,每步兵连下辖三排九班共一百二十六人。

  而正统北洋出身的吴子玉依然采用北洋旧制,以师为平时建制单位,每师辖二个步兵旅四团共十二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下辖四连加附属兵力共六百五十九人,再加上师直属的骑兵团、炮兵团、工兵营和辎重营。只是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马匹,吴子玉的直军骑兵团虽然号称是团,实际则是营级规模。

  所以现在的直军每个师只有十八个营,而不是北洋旧制要求的二十个营,总兵力也只有一万一千多人而已,略低于当年的一万二千多人。

  与矢志报仇的北上直军以及气势汹汹南下奉军不同,猬集在京津地区的冯玉祥部却是一日三惊。

  号称有十三万人马的冯玉祥部,因为冯所担任的西北边防督办职务,也被称为西北军。但是西北军拉开的阵型实在太长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冯玉祥称兄道弟的功夫实在是过于厉害,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所部一个师一万二千多人,居然是西北军作战序列里面最西边的驻军,也是编制最完整、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驻守榆林的井岳秀师情况有些特殊,军械弹药都是从兰州直接购买的,远不是冯玉祥其他部队或是靠苏联走私,或是四处搜罗,或是高价从阎老西那里买来的次品质量可以比拟的。不仅如此,榆林驻军最早的一批骨干力量,甚至是当年北方军临时驻守陕北部队代为训练出来的。

  而西北军的地盘,还有绥远、察哈尔、河北以及京津地区,都需要大量驻军控制各地政权,真正驻守京津地区可以用来正面对敌的反而不过五个师六万多人。

  不过得到了苏联人支持的西北军,除了井岳秀部在北方军的影响下毫不留情地镇压了亲苏俄势力之外,其他部队都采用苏俄练兵的方式强化了士兵政治教育。因此衣衫虽然褴褛,军械也许破旧,弹药基本不足的西北军,战斗力依然非常不错的。

  运只比袁绍的冯玉祥,没有轻易服输,鼓足勇气指挥西北军和南北夹击的敌军进行了一连串的接触战,企图一举击溃前锋,拖延时日以待转机。

  但是显然,在实力过于悬殊的情况下,先是被奉军先锋部队击败,然后又在吴子玉的进攻下连连丢城失地,西北军的形势忽然之间就完全恶化了。

  这个时候,当初只是在冯玉祥身上下了一招散棋的苏联人坐不住,他们不能坐视这颗北方的有力棋子被其他军阀消灭。于是,中国亲苏俄分子马上得到布尔什维克国际指示,立即采取各种方式援助西北的冯玉祥部。

  在广东政权中兼职的亲苏俄分子马上行动起来,号召革命政府趁北方大战时机,组织力量进行北伐,完成祖国一统大业。

  利用黄埔学生军为骨干,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强大势力,正准备向更高位置攀登的蒋介石心动了。

  在各方势力不约而同的推动下,广东政权东拼西凑,正式组建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骨干的北伐军八个军十万人,由蒋介石任总司令,开始挥师北伐。广东政权提出的北伐策略非常有意思,“打倒吴子玉,联络孙传芳,不理张雨亭,”估计是苏联顾问亲自审定的,离间分化之计已经用到了极处。

  当时的形势是,广东政权北伐线路有两条,一条是西边北上,挡在前面的就是直系的吴子玉部,另外一条是东边北上,挡在前面的就是曾经在直系皖系奉系都混过一段时间的孙传芳部。

  从方略上讲,吴子玉部作战凶悍,且有汉口兵工厂之助,并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而孙传芳部则战斗力稍差,江南制造局也破坏严重难以保证弹药补给,尤其是他们所占住的都是富庶的江浙沪一带,理应成为首先选择的北伐目标。

  但是,事在人为吗。在有心人的策划下,北伐军首先选择的是吴子玉所部直系军队。

  正在亲自指挥进攻冯玉祥的吴子玉,忽然听到北伐军挥师直扑自己老巢的时候,就如惊天霹雳炸在自己耳边一般,差点就懵了。不会吧,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悲催的吴子玉被迫放下前线作战指挥权,赶紧返回汉口部署迎敌。

  得知北伐军出动的消息,冯玉祥顿时春风满面,大手一挥,连忙誓师改称国民革命军,毫不廉耻地颠倒黑白,宣布响应北伐军号召,正式出兵配合作战,仿佛前面的连战连败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只是人倒霉了,喝茶水都塞牙。刚高兴了没几天的冯玉祥,马上就接到了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

第三十八章 意外挑衅

  冯玉祥手下有着所谓西北军五虎将,张之江就是五虎将之首。具有陕北刀客个性的张之江,有着一身好武艺,打起仗悍不畏死,加上很早就投奔了冯玉祥的起家部队第十六混成旅,虽然指挥作战能力并不出众,但是在西北军中资格最老。

  最搞笑的是西北军的首脑冯玉祥是一个会随时改变信仰的人物。号称基督将军的冯玉祥,是正宗的美以美长老会教徒,半点不含糊。可真的信不信,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比起南边的蒋介石,冯玉祥则又虔诚多了,至少他的西北军里是真的有教堂。

  而蒋介石的所谓基督教信徒,肯定是半信半疑,至少当初入教是为了讨老婆。

  非常诡异的是,西北军和苏联人勾搭上了以后,接受了不少亲苏俄派人物的所谓士兵政治改造,却始终没能将西北军中的教堂给拆除了。

  至于冯玉祥,一边非常肉麻地向帮助整训西北军的亲苏俄派人物表示忠诚于布尔什维克,将认真履行保卫苏联的神圣使命。一边私下里和自己的亲信说,“曾听说他们清党之事。每员都经严密的考察,凡言语行动有不合,即被洗刷,结果被洗刷者占全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被洗刷的有由岸上跳河自杀者。”显然是怕得要死。

  既然西北军里有教堂,那么就要有主教了。结果就是西北军中指挥不擅长,资格却最老的张之江做了大主教。

  西北军中做工作的亲苏俄派头头叫柯庆施,嫉恶如仇,当然这个恶是指所有他看不习惯的一切事物和人物。比如大主教的张之江,尤其是张之江居然还有着小老婆。这种土匪恶霸的典型代表,就更要坚决斗倒了,柯庆施就是这么做的。他的上司来头很大,直接听命于布尔什维克国际,这个上司的名字叫王明。

  在不停地摩擦和斗争之后,恶从胆边生的张之江终于受不了了,居然在一次柯庆施恶意批判之后,恼羞成怒地放弃了部队的指挥权,结果无头苍蝇一般的部队在大好形势下,被已经没有大帅吴子玉指挥的直军一次反扑打得稀里哗啦。

  张之江不仅做武林高手在行,做大主教也是非常称职的。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溃败,被副官们好说歹说回到指挥岗位的张之江,当场就傻眼了。眼见局势无法控制,张之江居然干脆懒得重新指挥,而是镇定召集信徒向主祈祷祈求奇迹。

  那天上帝大概意外打了瞌睡,西北军华华丽丽地就被直军击溃了。

  侥幸逃了出来的张之江,知道自己惹了大祸,非常实诚地向昔日的拍胸脯老大冯玉祥做了检讨。

  气得一佛升天的冯玉祥,在比张之江更早溜掉的柯庆施小人先告状之下,居然下令张之江如同奴才一般在地上罚跪了四五个小时。感觉自己得了奇耻大辱的张之江,回到自己残部后,连夜收拾家伙,逃离了西北军。

  西北军的五虎将之首,更是大主教的张之江居然逃离了军队,本来就陷入下风的西北军士气瞬间就崩溃了。

  后来才清醒过来的冯玉祥,没有完成萧何夜追韩信的壮举,张之江是刀客出身,昔日又受过北方军严格的军事训练,几下子就逃出好远了,枉是辜负了冯玉祥的苦心。

  面对局势糜烂的结果,冯玉祥终于发火了,与苏联的亲热关系产生了一丝深深的裂痕再也无法弥补。

  原本以为西北军难啃的奉军,居然尾随着西北军溃散的部队,轻松之极地占领了京津地区,马上开始大肆劫掠物资,停止了继续追击西北军残部的行动。奉军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自然不愿再徒劳损失兵力了。

  而在吴子玉南下迎战北伐军后,北上的直军已经准备转入防御状态,结果一次意外的突击却彻底击溃了张之江的部队,随后又是西北军的自己溃散。大喜过望的直军,顿时士气大振,主动发起了追击,将仓惶西逃的冯玉祥打得如丧考妣,直到被抽大烟的蒋世济部队死死挡住为止。

  在南方正打得攻势如潮的蒋介石以及在江浙看戏的孙传芳,都完全没有预料到冯玉祥西北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失败了,一下子全都措手不及了。

  北伐军立即加大攻势,争取给予吴子玉的直军以更大的打击,以支援逃亡的西北军残部。而孙传芳再接到吴子玉要求派兵南攻以策应的请求后,连忙口头答应下来,实际动作却刻意迟缓得要命,他是打定主意要让直军和北伐军两败俱伤了。

  蒋介石出手更狠,马上就是一大笔巨资砸了下去,将还有一个看戏的军阀阎锡山拉了过来,怂恿晋军大举出动,援助西北军,共抗吴子玉。

  死死卡住直军追杀冯玉祥的蒋世济,依然是陕北刀客出身。事实上,他的部队人数不多,训练也差,但是却让没有吴子玉亲自挂帅的直军主力围攻了月余也奈何不得。

  蒋世济是一个大烟鬼,他的部队都是双枪兵,右手拿汉阳造,左手拿大烟枪。蒋世济的部队只要抽起了大烟,就再也无所畏惧,前方炮声隆隆,战壕里点烟自若。当时几乎所有的军阀都痛恨自己的部队里有人抽大烟,碰上一个可以和自己士兵一起抽大烟的指挥官也算是绝品了,因此蒋世济的部队军心居然稳定得很。

  任凭直军连弩狂涛,我自巍然不动。啃得大牙门牙都快掉光的直军主力,被迫停止了进攻的脚步,给了正准备逃往陕北榆林的冯玉祥以残喘之机。

  一辈子只占小便宜的阎老西终于出手了。

  三个师的晋军拎着醋葫芦风尘仆仆赶赴河南,与冯玉祥的西北军会合,准备合兵向直军发起进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