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火帝国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深海带鱼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3 MB   上传时间:2014-06-04 12:16:23

  正在这个时候,从南面发起进攻的另外一个北方军步兵师,也完成前沿突破,顺利占领南面的城垣工事,德惠日军全面溃败已不可避免。

  但是日军的决死顽抗依然超出北方军的预计。

  尤其是在没有退路情况下,据守德惠的日军师团直接采取了自杀式攻击。突入城内的四个步兵营遭到了疯狂反击,差点全军覆没。迫使北方军紧急投入总预备队第三个步兵师进行增援,连夜苦战之后才击退了日军最后的反击。

  城垣的突破只是噩梦的开始,北方军再一次见识了日军的疯狂。

  整整两天两夜的血战之后,北方军才终于肃清了德惠日军残部,那些即使断了腿也要躲在坑道里打冷枪的日军士兵,大多数是直接被炸毁的坑道掩埋了事。

  除了少数残敌从东面溃逃以外,关东军一个师团近两万人的兵力在德惠被全歼,其重伤员不是自杀了,就是拉上一颗手榴弹扯着上去救助的北方军一起报销了。以至于后来,北方军严令禁止一线官兵救助有敌意的日军伤员。

  这个有没有敌意就很难判断了,战场上总不能傻乎乎去谈心后再开打吧。

  加上阻击长春日军援军的伤亡,北方军付出了超过九千四百多人的伤亡,所幸日军的6.5毫米子弹神奇般的穿透性救了很多北方军官兵的性命,要不然阵亡人数就要远远高于受伤人数了。

  比较好的一个变化,日军那些死脑筋中居然也出现了投降分子,这可是稀罕事情呀。

  恼羞成怒的关东军总部竭尽全力,才掩盖了一个师团被歼灭的事实,对外宣称师团框架尚存,马上即将重新补充完毕,然后继续北上复仇雪恨。

  但是作为德惠战事失败的借口,关东军总部立即将矛头指向步兵的武器。坦克、飞机、大炮已经指责得太多了,总要在找出一些新的借口出来。

  6.5毫米口径枪械的杀伤力问题马上成了新的众矢之的。

  日本军工企业刚刚推出一款非常有新意的机枪,也就是歪把子的改进版,九六式轻机枪,将原来的弹仓装填改成了更实用的弹匣供弹。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九六式轻机枪是一挺装上了长长刺刀的轻机枪。

  这完全符合日本步兵的武士道精神,本应受到陆军部队的欢呼雀跃。

  只是意外发生了。来自关东军的强烈指责,使得这挺奇葩般的刺刀轻机枪居然被陆军作战部队冷落了。

  迫于陆军的强大压力,东京大本营立即宣布加大九二式重机枪的生产力度,加快将野战部队的大正三年式重机枪换装下来。

  九二式重机枪是大正三年式重机枪的变形,抛弃了那种坑爹的6.5毫米口径,而是改用了更有威力的7.7毫米口径子弹。

  其射击精度竟比大正三年式还略高,被日军称做除了重量偏大以外没有任何缺陷的重机枪。战场上碰到这种重机枪,号称枪响人亡绝非夸大

  此后,日本军工企业就停止继续研发6.5毫米口径的轻重机枪,转而使用7.7毫米口径。

  但是日军步兵大量配备的6.5毫米口径三八大盖,显然不能完成改变了,以至于日军作战部队中也开始同时存在三种口径的弹药,步枪的6.5毫米,轻重机枪的7.7毫米,以及手枪的8毫米,加大了后勤补给的混乱。

第一三六章 艰难防御

  东三省战事才停息了没几天,马上就炮声隆隆又大打出手了。

  丢失了德惠的日本关东军,孤注一掷集中三个师团,在加强一个坦克大队的情况下,大举北上进攻姚南,誓死报仇雪恨了。

  根源在于德惠赢得并不轻松。

  虽然攻下了德惠,但是高桂滋军团大伤了元气,主力的三个步兵师被迫转入休整补充,还要分兵镇守海拉尔和黑龙江省,整个军团除了一个没有完成整编的装甲师,已经失去了进攻能力。

  北方军同样伤亡不小的消息,很快就落入了关东军特务机关的耳中。

  在评估了战损报告后,关东军总部立即下令,抽调长春和奉天各一个机动师团,集中到四平后组成三个师团另加一个坦克大队的作战军,沿着四平至姚南的铁路大举北上,准备一举捣毁北方军南下的前进基地。

  奉天的关东军总部,作战参谋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数据,北方军和关东军的战力比大致是二比一,要想对抗关东军一个师团,至少要出动两个北方军步兵师,而吃掉关东军一个师团,没有三个北方军的步兵师是难以完成的。

  那么一次性出动三个师团的兵力,北方军没有九个步兵师的兵力,是无法啃得下这块硬骨头的。

  但是在日本人的情报中,主要负责东北作战的北方军两个军团,好要安排不少兵力需要负责黑龙江、热河等地的驻守,可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大概是五个,至多是六个。

  日本人猜对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

  北方军在东北作战的高桂滋军团和邓宝珊军团,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步兵师真的只有五个而已,但是还有两个装甲师因为一直没有完成编组而没有赋予师级番号,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华丽地忽视了。

  按照德国国防军的铁三角制设想,装甲师主要的编组是三个坦克营、三个掷弹兵营和三个摩托化炮兵营。但是德国军工企业生产的坦克一下子没有这么多,只好减少一个坦克营,增加一个掷弹兵营了。

  而北方军中坦克倒是足够,没有削减坦克营的数量。可是阶州大本营没有合适的装甲运兵车,以至于掷弹兵营只能是摩托化掷弹兵营了。

  使用毫须装甲车开路,欧宝重卡运输步兵在后的摩托化掷弹兵营,与全部使用装甲运兵车突击的装甲掷弹兵营相比,战斗力相差得可不是一点两点。

  缺少拥有足够机动力的装甲掷弹兵营,才导致了北方军装甲师迟迟未能成功组建。

  很有意思的是,北方军的装甲师坦克营中,原本应该装备三个中型坦克连,并加强一个主要负责侦查的轻型坦克连。但是北方军只列装了LT-35一种款式的坦克,导致了坦克营实际是四个专司进攻的坦克连。

  这种模式的奇特变动,同样发生在步兵师的炮兵团中,原本是三个轻炮兵营,加强一个重炮兵营,结果因为没有合适的150毫米榴弹炮,导致干脆配备了四个105毫米榴弹炮轻炮兵营。

  四平至姚南的四姚铁路南段。

  原本负责牵制四平守敌的邓宝珊军团一个步兵师,很快就被突进的关东军临时作战军盯上了。

  步兵师指挥部,外面是枪炮轰鸣,里面是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上校师长已经焦头烂额了,三个师团围着他一个步兵师打,无论是火力还是兵力上都吃了大亏。

  轰隆一声巨响,一发不知从哪里打来的日军105毫米榴弹砸在指挥部附近,指挥部上面的横木都是一阵晃动,悉悉索索尘土飞扬直下。

  上校呸得吐出一嘴的尘土,对着电话就是破口大骂,“丢了?阵地丢了,你跟我打什么电话?他妈的,自己怎么丢的,自己怎么夺回来。预备队都用光了?我给你当预备队好不好?”

  旁边突兀插过来一句话,“这么毛毛糙糙干什么?”

  上校心中一惊,赶紧抬头看去,马上立正说道,“长官好。”手中还拎着电话,一时来不及放下了。

  赫然是军团司令官邓宝珊直接跑到正在交火的前沿阵地了。

  邓宝珊皱了皱眉头,“我带了三个步兵营过来,当做你的预备队,马上投进去吧。”

  “是,长官。”上校顿时眉开眼笑,真是雪中送炭呀。

  紧急的增援命令马上就下去了。

  拉开一张椅子,邓宝珊就在地图边坐了下来,慢里斯条地说,“说说打得怎么样了?”

  指挥部里本来喧哗的声响,立即安静了许多,作战参谋们声音都轻了下来。

  抓起一支红铅笔,上校赶紧给自己的长官比划着解释。

  “我师正面由六个步兵营构筑了前后两道阵地,还有三个步兵营是预备队,不过现在都填上去了。关东军有三个师团在进攻,压制火力比我们多二倍,步兵也非常凶猛,打得非常幸苦。”

  选择了一下措辞,上校继续说道,“四天下来,很多步兵营阵地已经岌岌可危了,好几次出现第一道阵地丢失情况,马上都被反击拿回来了。刚才第三步兵营的阵地,被日本人用坦克集群进行大规模突击,又丢了阵地,兵力伤亡很大,向我拼命呼叫援军。”

  邓宝珊马上追问,“坦克集群?”

  “大概是一个坦克大队,三十多辆八-九式坦克。我们步兵营只有一个反坦克排二门37毫米反坦克炮,根本挡不住。”

  “太少吗?”

  “是的。一门反坦克炮在战场上,往往是还没打完十发炮弹,就被坦克反击摧毁了。两门反坦克炮,根本顶不了多长时间。反坦克炮手和机枪手,是伤亡最惨重的岗位了。”

  “空军部队的支援呢?”

  “前两天支援压制效果非常有效,但是第三天起就事故频发,摔了很多架。加上日军师团明显加强了防空火力,飞机损毁也是非常厉害。我们的斥候部队,几乎一天要出动很多次,抢救跳伞的飞行员。”

  “怎么回事?”邓宝珊奇怪了。

  少校回答,“我问过临时机场,说是地勤人员连日连夜超负荷工作,吃不消了,必须降低支援强度进行轮番休整。”

  哦了一声,邓宝珊沉思了良久,然后才说,“你的步兵师还可以顶几天?”

  仔细琢磨了一阵,上校果断地回答,“三天。加上新到的这三个步兵营,我们至少还可以挡住三天。但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反坦克炮。过了三天,一旦伤亡过半,步兵师就很难摆脱敌军追击了。”

  几发炮弹又落在了指挥部附近,M35钢盔上又是一层覆土,邓宝珊说了一句文不对题的话,“你的指挥部太靠前了。”

  上校苦笑一声,“我们原来摆的是进攻态势,谁知道会被用来防御了。”

  邓宝珊只是点点头,没有继续言语。

  当天下午,军团总部提请大本营同意,下令将步兵营所辖反坦克炮增加到三门。虽然增加反坦克炮后,对只有五十人的反坦克排造成巨大的人手压力,但是依然受到了一线部队的热烈欢迎。

  正在四平北方作战的步兵师,优先得到了大批反坦克炮,和从其他几个部队调来增援的反坦克炮手。

  同时,从后方基地调来的大批地勤人员,通过火车或是运输机,整批整批地往前线输送,大量补充人手匮乏的作战机场。

  事实上,德国人的地勤标准就高多了。大致是每个飞行大队,拥有五百名左右的地勤人员,从实际效果看都已经有些臃肿了。

  北方军空军总部经过研讨后,决定将原来的标准提高一倍即可,而不是照搬照抄德国人的机场地勤编制。整编后的地勤人员,按照一个双机编组一个地勤班的模式扩编,大致是每个飞行大队二百五十人左右。

  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却有效避免了德国空军地勤那种人浮于事的现象。

  只是这样一来,空军的队伍就需要进一步扩大了,一个完整的空军联队除了庞大的机组人员,还有七百五十多人的地勤保障队伍,加上负责基地外围安全和防空任务的部队,几乎相当于两个步兵营的人数了。

  加大培养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规模,再次成为当务之急,总不能以后出现有飞机却没有飞行员的闹剧吧。

  空军才是北方军最大依仗所在,阶州大本营知道这一点,关东军总部也清楚这一点。

  沿着四姚铁路北进的关东军临时作战军,不仅加强了防空火力,关键位置都摆上了一个中口径高射炮中队,二门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对北方军的飞机威胁还是非常大的。

  更在于,关东军一开始就飞快地锲入北方军的阵线,宁可不计伤亡,也要形成犬牙交错的交战状态,使得能够He-123轰炸机找不到足够合适的轰炸目标,即使后方日军的补给线也是隐蔽得够好,防守得够密。

  看到如此的作战态势,邓宝珊也觉得十分棘手了,真是油盐不进呀。

  日本人打得是拼人命消耗的打算。

  北方军政府合格的后备兵员,绝对没有明治维新后一直高速发展的日本这么多。即使是拼成一比一的战场交换比,日军就会占据明显优势。

  在东三省战场上,即使是三个北上的日军师团全部阵亡,只要能够消耗掉同样数量的北方军野战军团部队,关东军就是胜券在握了。

  假设这种战略态势形成,到了年底,得到国内补充的关东军依然可以保持七个师团十五万的兵力,而北方军在东三省能够投入机动作战的却大概只能维持一个军团九万多人的兵力,显然将处于劣势地位。

  至于伪满洲国的二十万伪军,日本人和北方军都选择忽略了,除了个把部队战斗力不错以外,其他伪军部队都只擅长防御或是欺压老百姓而已,实在谈不上有什么野战能力。

第一三七章 装甲师进攻

  三天很快过去了,日军的疯狂攻击,使得第一道防线已经彻底失守,甚至第二道防线都在动摇之中。

  昨天就已经伤亡过半了,甚至包括后来增援的三个步兵营。

  想到三天的承诺,步兵师的上校师长咬着牙,没有蹦出任何一句撤退的命令,所有直属部队都拿着枪上去了。

  现在已经到了第四天,心急如焚的上校看到一旁稳坐如山的邓宝珊,脸色挣扎了一阵,终于还是没有提出撤退的请示,转身拿上一支索米冲锋枪,准备到前沿去了。

  “你现在是指挥官,不是一线步兵,”邓宝珊慢里斯条地开口,“已经不用去了,再有十分钟,我们的反击就要发动了?”

  “反击?!”上校愕然,什么时候反击的部队已经部署到位了?

  就在同一时刻,占领了第一道防线的日军,正集结部队,准备对第二道防线发起总攻,彻底歼灭这一支顽抗的北方军步兵师。

  日军一名大队长,带着自己的步兵大队,提前进入了血迹斑斑的破损战壕,等待上级发起总攻的命令。

  零零散散的机枪声不时响起,所有人都弯着腰急匆匆走过,大量的日军士兵抱着三八大盖坐在战壕里,显得十分拥挤。

  大队长拿着望远镜,仔细地看着远方的北方军最后防线,硝烟比较重,不时有炮弹砸落的火球爆起。

  眼皮突然一跳,大队长惊愕地发现,从硝烟当中出现几辆黑乎乎的大家伙。

  有坦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9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火帝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